股市上涨,国家经济下跌怎么回事?

2024-05-17 19:42

1. 股市上涨,国家经济下跌怎么回事?

经济一直跌跌不休是由其产能大周期决定的。过去,由于地方政府缺乏有效预算约束、房地产处于长景气区间,相伴而生的是重工业产能野蛮扩张,在盈利和预算软约束的制度驱使下,实体企业有很强的资本开支意愿。然而,在新常态下,财税改革和反腐纠偏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人口结构老龄化、婚龄人口见顶和过剩供给压制房地产新开工,重工业产能由不足转向过剩再转向去产能。漫长的去产能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青黄不接抑制企业资本开支,如果缺乏中央稳增长的增量改善,经济总需求下降是必然趋势。
但经济总需求下降对市场而言并非噩梦,投资应摒弃唯GDP的旧思路,不应过于担忧投资减速。事实上,经济总需求的下降反而从流动性和企业盈利两个维度支撑了市场的上涨。
我们在过去的报告中曾系统性梳理过流动性对市场上行的支撑,地方、开发商和产能过剩企业无效资本开支被抑制,其资金需求萎缩是本轮市场飓风的暴风眼。首先,资本开支收缩给实体带来了通缩压力,为央行货币政策宽松打开了空间,尽管近期市场的强势延缓了货币宽松的时间,但在实体经济下行的高压下,这种宽松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其次,经济下行导致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严重收缩,央行释放的流动性无法依赖银行投入到实体,货币传导机制受阻,金融实体流动性冷热不均,但却通过融资抵押和伞形信托等方式为二级市场提供了增量资金;最后,资本开支意愿下降实现了居民部门的资产重配,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和刚性兑付被打破使得过去沉积于房地产开工和地方基建的资金在两融和伞形信托加杠杆的煽风点火下涌入股市。
经济总需求收缩,企业盈利却能支撑市场上涨,看似不合理的背后其实也存在着合理的因素。当全社会总需求处于扩张区间,供不应求使得企业利润上升和库存下降,对未来乐观的预期导致企业纷纷举债追加投资和扩张产能,此时的企业经营目标是盈利最大化。但是,当全社会总需求回落而企业过多的产能投产之后,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企业债务堆积和库存上升,对未来预期的悲观使得企业纷纷减少举债和缩减产能,收入端的压力会使得企业致力于成本最小化。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收入端不出现剧烈的下行,企业对成本端的压缩和控制还是能够支撑企业盈利。
中央潜在加杠杆的能力和中国“走出去”战略可以支撑企业收入端不出现剧烈下行。目前中国经济杠杆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近120%,远高于90%的国际警戒线,地方政府杠杆率增速过快,但中央政府的杠杆率不到30%,有很大加杠杆的空间,未来中央政府主导的高铁、核电、机场等基建投资项目将是稳增长的主力军。此外,伴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利用国外对基础设施的需求缓解国内行业的产能过剩,未来企业的资本开支可能不在国内,经济总需求虽然下降,但企业利润却不一定会下降。
全社会总需求的渐进收缩给企业利用成本端的压缩提高盈利创造了空间,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降低采购成本、削减营运成本、控制库存成本和降低财务费用等措施压缩成本。以产能过剩最为严峻的钢铁企业为例,由于铁矿石投资决策滞后于钢铁,钢铁行业资本开支力度最大的时候矿石才刚开始扩产能,钢厂和矿石产能扩张周期错配使得钢厂面临越来越有利的低成本输入。尽管钢厂已面临越来越弱的房地产和基建越的需求,但在采购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以及主动库存去化的推动下,钢铁行业的利润仍有望创三年新高。

当前制约企业成本端下降的是企业财务费用高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症结并无好转,实际利率高企继续蚕食着企业的盈利,这也预示着未来货币政策依旧会保持宽松基调压制企业高企的资金成本,而资产证券化大力推进将通过增强信贷类资产的流动性,使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好地作用于信贷资产利率上。因此,当前的货币宽松并非是重走旧增长模式的老路,致力于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并非带动增量债务,在房地产库存高企、反腐和地方官员债务考核约束的高压下,无论是货币宽松-房地产销售好转-房地产投资上升还是货币宽松-预算软约束部门融资扩张-基建投资扩张的传导机制均正在失效。
因此,等经济变“好”的时候股市反而可能变“坏”。以房地产和地方基建投资为代表的旧增长模式反弹会对央行货币政策构成紧约束。紧货币和实体信用饥渴消耗基础货币推升无风险利率,居民资产配置行为会从权益折返至信贷类资产。此外,在产能过剩沉疴难愈、劳动力供给和财务费用的紧约束下,全社会的总需求扩张还真不一定能改善企业的盈利。

股市上涨,国家经济下跌怎么回事?

2. 股市暴跌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股市持续暴跌,会带来什么连锁反应?

3. 实体经济崩盘会有什么后果?股市一天就跌了600点,再过三天就可以跌回两千多,如果跌回两千多,失业率

1,不要把股市看得太重,中国的股市被定义为圈钱股市,是上市公司的提款机。
2,中国股市牛长熊短,在中国股市历史上跌幅比这大的比比皆是,在2007年就出现过股指跌停板,也就是绝大部分股票全部跌停板。
3,股市下跌,老百姓的钱蒸发了,对上市公司没有什么影响,对实体经济也没有什么影响,中国股市又不是没有经历过崩盘,经济照样发展,企业照样圈钱,苦的还是股民。

实体经济崩盘会有什么后果?股市一天就跌了600点,再过三天就可以跌回两千多,如果跌回两千多,失业率

4. 中国股市暴跌为什么没引起经济大萧条

楼主,美国当初暴跌后引起了一系列的经济反应,严重影响了生活,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导致的,很多西欧国家的观念就是“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当国民信贷出现危机时,后果可想而知,冰岛就是例子。

中国股市暴跌,也许你觉得无关,是因为我国经济政策和国际接轨得还不算非常密切,政府有能力干预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对策,同时,我们传统的消费观念是“存今天的钱办明天的事”。不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浪潮中,没有哪个国家能真正幸免。中国不像韩国、日本等国那样与国际金融联系紧密,但中国的实体经济却和美国、周边国家联系非常紧密,其他国家的消费能力下滑,必将影响中国实体经济的成长和发展。而且,中国经济大萧条很可能来临。

美国投资家吉姆.罗杰斯说:中国将经历一次严重的经济萧条,就像当年的英国和美国一样,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路上升的, 19世纪的美国经历了十五次经济危机和一次内战,1907年的美国整个经济几乎破产。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其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也担忧的指出在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经历了一次毁灭性的崩溃之后,中国是不是下一个即将崩塌的神话?

国内的许多人士也有这样的忧虑,搞市场经济,不可能不经历经济萧条。在不久的将来,当然谁也无法预测具体时间,或许就在人们感觉最好的时候,中国可能出现经济萧条。

我国的投资、出口和消费都存在令人担忧的的问题,我们应该记住教训,90年代中期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在长达十五年的强增长之后发生的,经济的强劲增长一直掩藏了潜在的问题。面对更高的薪水要求、更高的技术要求,更多的贸易壁垒,更多的汇率问题,更高的能源消耗,更大的贫富差距,更高的房地产费用和污染的环境,那么更多的增长能力将来自于那里?

5. 王家春:股市最终跌破600点不可思议吗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预测:本轮熊市的终极底部在600点以下,也就是下跌90%以上。关于预测的基本方法和逻辑,可参阅《再谈中国股市终极底部的空间和时间》一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本文撇开抽象的估值原理,单从比较贴近人们直觉的层面,谈谈本轮熊市最终跌至600点以下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本文是为了迎合人们“直觉”而做的补充论述。
本轮熊市将下跌90%以上,这种结论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从全球股票市场的波动历史和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来看,是完全有可能的。国内股市的历史还比较短,在海外股市运行史上,达到或接近90%的大调整出现过多次。例如,在1929-1933年的大衰退中,美国股市的累计调整幅度达到了90%;香港在1974年的股--灾中,最大跌幅超过91%;日本1990年代初爆发的经济金融危机,尽管只是一个国家的危机,但股指最终调整幅度也达到了80%;1990年,台--湾股指在8个月内跌去80%;亚洲金融危机前后,泰国股指最大跌幅超过85%。
日本1990年代的经济金融问题只是一个国家的局部问题;1929-1933年的大萧条也主要是美国和欧洲国家的问题。而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后所出现的经济金融问题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表现为全球性问题,而且美欧目前所面临的经济金融问题实际上比1930年代更加复杂、更加严重。如果我们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险恶程度是“百年不遇”的,那么就应当有勇气去想像A股市场的最终跌幅是否也会达到乃至超过90%。
从表面看,中国经济似乎“平安无事”,但实际上隐藏着严重的危机,明年或后年很有可能“硬着陆”。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对欧美的出口将全面下滑,这对于过于依赖出口且过于依赖欧美市场的中国经济来说,将构成严重的冲击(实际上,全世界大部分出口都直接或间接地以欧美市场为目的地)。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中国房价泡沫的严重程度超过了1929年的美国和1989年的日本。可以推论,中国房价泡沫破裂对经济和股市的冲击也将超过历史上的美国和日本。目前,中国房价下跌的拐点实际上已经形成,最迟在2009年下半年将会出现全国房价普跌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比重的大幅度上升所引起的信贷萎缩,很可能导致中国经济运行硬着陆。银行的大部分贷款都是以房地产为抵押的,包括工商企业贷款和外贸贷款。因此,企业和居民偿债能力下降和房价泡沫全面破裂对银行资产质量和信贷投放能力的冲击,将是极其严重的。最终,很多银行不仅将出现巨额亏损,而且将形成负的净资产。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股和整个股指的重挫难以避免。
在房价泡沫破裂的冲击下,花旗集团等美英银行股的最大调整幅度已普遍接近或超过80%。与美英的银行股相比,中国上市银行的股价调整幅度远不够充分。中国房价泡沫全面破裂的风险在上市银行的股价调整中远未得到充分体现。远期而言,我们预测,中国上市银行股价的累计调整幅度可能达到或超过90%。
有不少人很看重中国居民消费的增长潜力,并认为这可以支撑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我们认为,支撑消费增长的是以居民购买力为基础的“有效”消费需求,而非纯心里层面的消费欲望;财富分布与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过高房价对居民购买力的过度消耗与透支、股市大幅度调整所导致的居民财富严重缩水、通胀对居民财富和收入的侵蚀、社--会保障体系的薄弱等等一系列问题,将对未来的消费增长构成严重制约。
也有不少人很看重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并认为这是中国不至于发生大型经济危机的支撑。确实,我们有“傲视”全球的、堪称“世界工厂”的规模庞大的中低端制造业。但是,我们不能忘了,中国的制造业实际上是以为美欧“打工”为导向的,美欧的需求下降了,中国制造业也就不再是什么优势了。实际上,美国1920年代、日本1980年代也都是当时的“世界工厂”,但这种优势到了尽头反倒成为大调整的主要动力之一。
不少人对中国政--府以货币或财政手段抑制经济和股市下滑抱有过高的预期。我们认为,面对大级别的经济和股市波动,政--府阻挡不了大的趋势,顶多只能减缓下滑的速度(世界经济的运行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一点);而且,从最终结果看,这种干预未必是好事,有可能使经济和股市恢复均衡的时间拉得更长。
更重要的是,不能把政--府看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圣人”。既有市场失灵,也有政--府失灵。政--府对经济和市场“病情”的误判,以及“药方”的误开,可能使问题和危机变得更加严重。这与医生给患者看病是一个道理——面对前所未有的新病症,或新老病症混合的综合症,医生不仅可能误判病情(例如,把“非典”误判为肺炎或重感冒),而且未必治得好,甚至也可能把病情弄得更糟。
从货币政策效应方面看,2009或2010年,在经济“硬着陆”征兆明显显露的情况下,央行很有可能大幅度降低贷款利率。这似乎能够刺激投资需求,而实际上刺激效果极为有限。首先,在“硬着陆”已经成为普遍预期的情况下,企业对市场需求和投资收益的预期明显下降,对投资风险的预期却显著上升,即便降低贷款利率也难以对其投资愿望构成有效刺激。其次,经济“硬着陆”的预期也会促使银行体系全面转入“惜贷”的状态。再者,大幅度降息的结果是银行息差的急剧收窄,这一负面效应和经济减速、房价下跌等因素引起的不良贷款比重上升等因素一道,对银行体系的信贷投放能力构成沉重打压,甚至可能导致信贷萎缩。当经济形势坏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凯恩斯所说的“流动性陷阱”,低利率的刺激将彻底失效。从大级别的经济波动历史来看,经济下滑阶段的情形无不如此。
从财政能力和压力方面看,未来1-2年,在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过程中,企业和居民的纳税能力都将显著下降,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也将相应降低。就应对通胀而言,如果不进一步放开粮食和电力等基础价格,政--府就必须对生产者进行持续的、大量的补贴;如果放开基础价格,政--府对企业和居民的补贴面则更广。只要通胀存在,财政就必须增加一块补贴性支出。尽管前几年中央财政显得较为宽裕,但由于大型国有银行剥离的几万亿不良贷款的处置损失(净处置回收率可能只有10%左右,损失只能由中央财政买单)尚未消化,中央财政实际上处于比较严重的“隐蔽性赤字”状态。过去很多年,地方财政在本质上是“土地财政”。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萎缩,而且很可能继续萎缩,在这种趋势下,很多地方政--府就会出现财政危机。由于涉及到地方政权的稳定,对此中央财政必须伸出援手。还必须一提的是,中国目前的房价泡沫堪称世界历史之最;而银行贷款,不论是企业贷款还是居民贷款,大多以房地产做抵押;在房价泡沫破裂的过程中,会有一批银行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对此,政--府也是必须出手相救的。由于存在上述一系列问题,期待政--府用大搞公共工程的办法抑制未来的经济下滑是不现实的。尽管可以搞赤字,但赤字占财政收入和GDP的比重都是有“警戒线”的。如果中央财政奋不顾身地救企业、救百姓、救地方政--府、救金融机构,而且大搞公共工程,那么,它最终很可能陷入难以自救的境地。
也有不少人相信,中国政--府或国企能够不断买入股票,从而维护股市稳定。这种想法其实有些天真。首先,动用财政预算内资金进场买股票所蕴含的风险远不止于“赔了怎么办”,在决策程序上也远不止于从财政部到国务院再到“人大”,很难想政--府最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其次,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包括金融类与非金融类)进场买股票,光靠自己手中的钱,那是杯水车薪。汇金可以向中央银行融资,而非金融类国企向谁融资呢?哪个银行敢“正正规规”地贷款给企业买股票?第三,在目前和未来的严峻形势下,国务院不可能、也不应该出台银行资金直接入市的政策,因此商业银行也赤膊上阵买股票是不可能的。第四,从表面上,中投和汇金的资产规模很庞大,但其中真正可以用来买股票的现金资产并不多;由于在海外市场屡屡失手,中投的资产质量也正向“不良化”方向快速演变。第五,汇金、投资者保护基金之类的机构,很可能由于进场买股票的时机选择不当而被“深套”;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有勇气源源不断给它们贷款吗?这样做所引起的货币膨胀加剧等后果,难道央行就不担忧、不害怕吗?所以,对股市投资者而言,绝不能把政--府和国企入市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
跌至600点乃至更低的位置,相当于股指回到1992和1994年的低点附近。人们在直觉和情感上可能会本能地抵触这种预测结果,甚至可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到底是不是天方夜谭,时间自会给出证明。

王家春:股市最终跌破600点不可思议吗

6. 现在中国经济现状不错,为什么股市还是跌跌不休?

一是股市目前在扩容过程中。
二是2007年至2008年的暴涨暴落对股市打击很大,调整需要时间。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运行在自由市场经济的情况之下。
中国目前还处于中央统一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过程之中,
尚有大量的资本掌握在政府手里,还未投放到市场中。
所以中国股市被称为政策市。政府资本指向哪里,哪里就繁荣,并非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已经从以前表面上的数字,逐渐过渡到了人民生活的实质性的提高。
我很赞成你现在中国经济现状不错的看法。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7. 中国股市险恶啊,有没有更好的投资门路?

嗯,中国股市险恶有没有更好投资?目前来说的话,股票是现在各种投资方式,嗯,最佳的一个没有之一,比如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b to b现在基本上是一地鸡毛,相当一部分人的资产已经进去已经缩水了,然后房地产房地产的话,现在目前房价正在下滑阶段,尤其是那一帮子在高价买入的房子的人现在基本上资产折了10~%20%之间,如果要炒房子的话,根据套数不同多加一套的话,就增加10%的亏损,然后,现在目前来说的话是还是平坦期,至于是以后的房价往上涨还是往下跌的话,那就不好说了。因为你要参照着国际房价来去去考虑,现在上海和北京的房价已经进入了全球前10和纽约压伦敦的这些房价的,已经是不上相下,现在已经是进入了合理估值。至于往上涨还是往下跌,那要看政府的选择或者是经济方向的选择,不过目前国内来说房地产行业的话是政府选择大一些。
然后再说说理财理财的话,就是你有投入多少就是盈利多少,目前理财大部分是在10~%5%之间,也就是一年1000 1万块钱的话,你可以盈利400块钱到500块钱之间,你想一想吧。
然后传统的黄金黄金自从2013年的时候,这个从高点跌落下来之后,基本上将近有三年来说没有涨,一直在1100美元至到1350美元之间徘徊,基本上炒黄金的人都没挣到钱。
然后最后一个是期货还有现货,嗯,当年这个算你狠,逗你玩,还有这个动力的这个翻天覆地的涨,你应该可能了解一些,那基本上是霍家。让你倾家荡产的一些游戏,比如这个2017年年初的时候,当时的黄金期货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直接跌落将近60%,然后从最低点又涨到最高点又整整涨了100%。然后还有苹果期货这都是国内的现货,基本上就是我碰到相当一部分的人。
所以说目前来说的话,国内的股票依然是含情脉脉的,因为退出机制不是特别的完善,你只要是投入进去,如果你有长时间的号还有这个完善的资金管理的话,基本上来说的话很难亏钱的。

中国股市险恶啊,有没有更好的投资门路?

8. 最近全球股市为什么都下跌啊?

最近跌有三大原因“其一是 欧洲债务危机恶化 二是 澳大利亚等升息、提高税率 其三还有中国4月的PMI增长低于三月,国际预测中国需求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