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2024-05-17 22:41

1.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思想性、教育性、工具性极强的基础性学科。语文课堂教学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突破“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巴、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整合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教育先知孔子早已指出: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孔子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揭示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产生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
如笔者在教学《孙权劝学》时,先用投影展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二成语,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播放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演播的长篇评书片段《三国演义———孙权劝学》,让学生在精彩的评书欣赏中理解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此时,教师点拨:吕蒙由最初的吴下阿蒙到令人刮目相待,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经过欣赏评书片段理解了课文的中心内容,这一问题又将学生引入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话匣子也就打开了。有的学生认识到吕蒙由昔日的吴下阿蒙到令人刮目相待,关键在于学习,不学习就不会提高自己。有的学生谈到自己不学习,也就是吴下阿蒙,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得像吕蒙那样虚心学习。也有的学生谈得更深一层: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要好好学习,并要做到终身学习。
又如:教学科技性说明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事物的特点,从结构到功能、用途等,更直观、更逼真,使复杂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学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传统的方法往往是停留在教师对字词和内容的讲解赏析上,比较抽象乏味。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展现“隐逸高洁”的菊花,“典雅富贵”的牡丹,“亭亭净植”的莲花,这一幅幅形象逼真、特点鲜明的画面,将学生带入所设置的情境中,引起学生诸多想象和审美情趣,领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感。
又如:在《望天门山》教学中,“天门”的形象,“开”和“回”是怎样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的,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依照课文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巧妙设计情景图:在图中,巧妙地将两座山绘成门样,两山夹缝中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这样运用物象直观形象,由文到图,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山青水碧,红日白帆的意境中,让学生理解了“门”、“开”、“回”的意义,从而准确恰当地理解了课文。这样既能解疑窦,又启蒙昧,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右脑的直觉形象思维得到较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由于问题的设项和启发易于多样化和综合化,易于知识之间的渗透和条理化,把左脑的抽象逻辑性与右脑的具体形象性相结合,这样就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思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春》一文,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成“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四个多媒体演示片断,同时请同学给每个片段撰写一二百字的解说词,然后一边演示一边请有关同学朗诵解说词,再对照课文内容做出评议。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文字概括能力,使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远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极大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教者轻松、学者乐意,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2.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蠡县育才初级中学,河北 蠡县071400)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095-01
摘要: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和资源,为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如何利用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的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它那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一直受到老师们的关注。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资源
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和资源,为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应用先进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感染力,使教育信息从多种渠道去刺激学生的大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调用过来,充分享用资源,更有效更快速地实现信息的交流,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而如何利用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的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它那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一直受到老师们的关注。我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上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现主要针对语文课堂教学谈几点意见: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向学生展示一些利用多媒体电脑制作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进行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或者是煽情的演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教《阿房宫赋》这一课时,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出示阿房宫的实景图,让学生身临其境,不由得想进一步了解宫建在哪儿呢?为什么最后被一把火烧了呢?在学生连连的赞叹声中,在学生好奇的追问中,老师再开始新课的教学。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比如讲《看云识天气》之前,先向学生展示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云朵,以及各种飘浮的云彩与天气的关系,同学们在这样的情景世界里,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云彩有极大兴趣,为下一步学习课文打了坚实的基础。朗读课文时,配上优美的音乐,甚至插入动态的画面或一段剪辑好的录像课件,可以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影音材料,再现课文的场景和意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使原来觉得枯燥无味的文字,变得兴趣盎然,这种效果是单纯朗读课文无法比拟的。学生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利用音效播放出来学生自己朗读的效果,一定能引发学生极大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课堂情境,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使课文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在学生方面,勾画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虚拟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卷,从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情画境,它带给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享受,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准确理解。如教师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春》时,不失时机地展示一幅幅风和日丽、山青水秀、草长茑飞、百花争艳的江南之春的景色,一定能将学生带入那美妙的境界里,让学生感知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和春的生机。又如讲《送元二史西安》一诗时,可以用萨克斯曲《送别》配乐。曲中描绘的意境与《送元二使安西》恰有异曲同工之感,让人产生联想,情不自禁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现代教育技术能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枯燥的文字内容形象生动化,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如说明文的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把简单的文字说明变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像再现于学生面前。如初中课文《故宫博物院》一文,介绍的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建筑群——故宫,课文对故宫的几大建筑作了介绍,但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参观过故宫,尽管文字的介绍形象生动,同学们还是难以弄清它们的结构和相互关系。我们通过CAI课件的帮助,带领学生随着镜头“游览”一次故宫,参观一下实物照片,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课文是如何进行说明的。再如讲解冰心老人的《观舞记》时,先让学生观看印度舞的一个片段,让舞蹈者那轻盈的舞姿,美妙的旋律、娇媚的装扮等异国文化风情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学难点也就顺利突破了,由此可见,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给予相应的特殊政策,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创造过程。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在课堂上通过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流”“自由讨论”等学习形式,积极主动探索发现要掌握的知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也得到充分的发展。整个课堂中,学生主动地展开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其口语交际能力、创造能力也得到提高。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进行自学,这时计算机成为一位诲人不倦的辅导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帮助和关心学生个体的学习,学生不懂可随时提问,计算机立即作答并予以指导,提问不拘形式,不管难易,学生消除了通常教学中存在的顾忌和害怕心理,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计算机还可以做到个别对待,因材施教,给学生充足的教学、信息资源,让学生去分析、整理,改过去的积累知识为发现知识。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广大教师应顺时代发展的潮流,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己。

3. 语文学科如何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媒体设施技术、教育心理技术、教育信息和传播技术、教育管理技术、教育系统技术和教育计划技术的有机综合。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应用,可以全面促进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生角色、教育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变革。
一、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促进课程 内容及形式的变革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能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和高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人类的阅读方式、书写方式、计算方式都与过去大为不同,从不同途径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成为对学生的第一素质要求,这就要求课程内容作相应调整,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课程体系方面,现代教育技术能根据教学和学习需要,组织结构性强的课程内容,满足对知识相关性、连续性、重复性的要求,使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在传统课程中受到实验设备、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开展的活动课程,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完全可能实现。
  现代教育技术还使综合性、创新性和决策性的内容增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不受学科限制的众多、新奇、快速的信息,它包含了各种综合性的信息和技术,因而课程必须提供给学生学会判断、决策和创新的机会,促使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
  其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丰富了课程内容的存储表现形式。传统的课程内容主要以用抽象的文字、图表符号作为载体的教科书为中心。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息的传播、存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各种视听材料及多媒体教材的出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不但为学生认识外部世界提供了具体生动形象的观察经验,而且还提供一种近似的模拟环境,使学生与模拟外部世界直接发生作用,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丰富、深化和扩展了学生的直接经验范围,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和坚持精神,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系统设计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的层次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能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系统的结构,促进教学内容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用现代信息手段分析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多要素、多个环节的系统化、综合化和最优化。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还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系统分析方法来找出社会需要与学习者目前状况之间的差距,确定学习的需要,分析学习者的具体特征和初始能力起点,从而确定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充分重视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及时调整培训目标,改革课程内容,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
二、 促进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一方面,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信息的储存密度增大,教学信息传递的速度、规模增强,教学信息的检索变得极为方便。从时间角度看,信息社会迫使每个人必须终身接受教育,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教育终身化、个体化创造了最佳条件。从空间角度看,地球上任何有技术装备的角落都可以同步地以多媒体形式从世界各名牌大学、博物馆、大图书馆获取各种信息资源,教学形式将不仅是课堂、板书、讲解、课本、习题、考试,而更多的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支持下的一种个体或群体的交互。教学程序由单一课堂讲授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智能方法为教育者选择各种模式、方法进行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法,有利于改革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方式方法。例如教师要进行多媒体教学,就必须掌握各种媒体的特性、功能,并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需要去选择、设计、评价和组合运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现代教育系统技术不但注重分析学生的认知风格特点,还注重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学经验,使教育者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优良的态度情感,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三、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师生教与学模式的转变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角色转换。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习信息的占有者。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和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主要信息源,教师传递信息的部分职能被现代媒体替代了,教师不仅是现代教育中教学信息源的提供者、传授者、传播者,而且是现代教学媒体(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者、创作者。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学生将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主动地进行学习,由知识的被动。受者和记忆者,变为利用学习资源进行主动学习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就使得学生更具有学习积极性。

语文学科如何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4. 现代教育技术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哪些变化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空,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internet上发布的信息包罗万象、充满时代气息,几乎囊括各领域、各学科的最新内容和成果。在教育网站上还存储了大量的学习信息、习题讲解、疑难解答和优秀教案等内容。因此,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极大地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语文学习如果仅仅依靠教科书、教者、参考资料等信息,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信息技术则体现了最强的网络优势,搜集更多的语文信息资源,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实现了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互动,实现资源的共享。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存。

5.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李亚(蠡县育才初级中学 ,河北 蠡县 071400)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000-01
摘要: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和资源,为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如何利用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的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它那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一直受到老师们的关注。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资源
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和资源,为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应用先进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感染力,使教育信息从多种渠道去刺激学生的大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调用过来,充分享用资源,更有效更快速地实现信息的交流,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而如何利用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的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它那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一直受到老师们的关注。我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上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现主要针对语文课堂教学谈几点意见: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向学生展示一些利用多媒体电脑制作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进行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或者是煽情的演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教《阿房宫赋》这一课时,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出示阿房宫的实景图,让学生身临其境,不由得想进一步了解宫建在哪儿呢?为什么最后被一把火烧了呢?在学生连连的赞叹声中,在学生好奇的追问中,老师再开始新课的教学。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比如讲《看云识天气》之前,先向学生展示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云朵,以及各种飘浮的云彩与天气的关系,同学们在这样的情景世界里,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云彩有极大兴趣,为下一步学习课文打了坚实的基础。朗读课文时,配上优美的音乐,甚至插入动态的画面或一段剪辑好的录像课件,可以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影音材料,再现课文的场景和意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使原来觉得枯燥无味的文字,变得兴趣盎然,这种效果是单纯朗读课文无法比拟的。学生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利用音效播放出来学生自己朗读的效果,一定能引发学生极大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课堂情境,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使课文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在学生方面,勾画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虚拟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卷,从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情画境,它带给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享受,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准确理解。如教师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春》时,不失时机地展示一幅幅风和日丽、山青水秀、草长茑飞、百花争艳的江南之春的景色,一定能将学生带入那美妙的境界里,让学生感知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和春的生机。又如讲《送元二史西安》一诗时,可以用萨克斯曲《送别》配乐。曲中描绘的意境与《送元二使安西》恰有异曲同工之感,让人产生联想,情不自禁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现代教育技术能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枯燥的文字内容形象生动化,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如说明文的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把简单的文字说明变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像再现于学生面前。如初中课文《故宫博物院》一文,介绍的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建筑群——故宫,课文对故宫的几大建筑作了介绍,但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参观过故宫,尽管文字的介绍形象生动,同学们还是难以弄清它们的结构和相互关系。我们通过CAI课件的帮助,带领学生随着镜头“游览”一次故宫,参观一下实物照片,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课文是如何进行说明的。再如讲解冰心老人的《观舞记》时,先让学生观看印度舞的一个片段,让舞蹈者那轻盈的舞姿,美妙的旋律、娇媚的装扮等异国文化风情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学难点也就顺利突破了,由此可见,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给予相应的特殊政策,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创造过程。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在课堂上通过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流”“自由讨论”等学习形式,积极主动探索发现要掌握的知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也得到充分的发展。整个课堂中,学生主动地展开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其口语交际能力、创造能力也得到提高。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进行自学,这时计算机成为一位诲人不倦的辅导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帮助和关心学生个体的学习,学生不懂可随时提问,计算机立即作答并予以指导,提问不拘形式,不管难易,学生消除了通常教学中存在的顾忌和害怕心理,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计算机还可以做到个别对待,因材施教,给学生充足的教学、信息资源,让学生去分析、整理,改过去的积累知识为发现知识。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广大教师应顺时代发展的潮流,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己。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6.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当中的运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顺应现代学生学习的心理,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学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把现代的信息技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载体,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改进,使其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够优化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中保障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解说,学生被动地听讲,学习活动完全教师来掌控,课堂的主体偏向于教师。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到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地、生动地学习。
  
  (二)丰富教学内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文章,板书重点。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制作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促进课堂师生的互动。新课程倡导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实际应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民族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要从阅读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讨论。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利用信息技术把学习内容制作成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学习内容。其次,由教师引导,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和评价整个学习过程,对于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总结。
  
  具体来说,在解读一篇小学语文课文,首先要从课文的朗读入手。通过朗读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在进一步的理解其中的内涵。要了解其中的内涵先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教师要制作出最能够体现课文内容的课件,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拓宽教学内容。并结合课文内容把学生分为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信息技术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制作一个资料集。然后,由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对本组搜集和掌握的内容进行汇报,这样能够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课文内容。最后,评价总结,在各小组汇报完之后由教师和各小组学生对其进行评价,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更深的理解。
  
  例如小学语文课文中的一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进行篇文章阅读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显示周恩来简介,同时要配上一些画面和背景音乐,来体现出周恩来为国家而鞠躬尽瘁,在民族面临重大困难时挺身而出,而他离开我们这个世界时没有留下一个后人和一分财产,但他却深深地留在了人民的心中。在学生对周恩来有了一些了解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时给学生提出问题,要其在阅读中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对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并品析。在对文章题目进行解读时,教师可以把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背景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听读来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精读课文,并让学生把文中能够体现出“中华不振”的词语给标注出来,之后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指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不振”,通过插入一段实例进行说明,讲述一个妇女的亲人在外国租借被汽车轧死,它寻找中国警方帮助讨回公道,结果不但没有讨回公道反倒被警方训斥了一番。教师把这段文字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然后由学生分组朗读。通过形象的文字画面与其切合的背景音乐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运用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中的应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教育技术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发表了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对教育技术作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义,反映了对教育技术最新的看法,即“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可以看出:在这个定义中,将“学习”放在核心位置,表示教育技术的研究围绕学习进行,学习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提出了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是两个研究对象,其中学习过程是指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涉及的是“人” ;教学资源是指进行学习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涉及的是“物” 。 
  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是教学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元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要求教学的方法、手段、模式、媒体要不断地发展变化。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语文学习发生变化
  现代教育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必然对语文课程产生影响,而最终要引起语文课堂教学基本因素的变化。

  (一)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手段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始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利用灯光投影仪用投影和演示的方式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和密度;利用录音机、电视机等媒体辅助,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直观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很多人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语文教学步入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CAI)阶段。随着计算机制作课件的工具的增多,人们制作的课件愈加丰富,但多是演示性的,缺少交互性。不少课件代替了教师的板演,甚至抑制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依然没有完全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真正的有机结合。尽管如此,探索计算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大大地推进了语文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尤其是语文教育观念的变化,使古老的语文教学逐渐融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之中。
 
  (二)加大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力度
  20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其他几个“辅助”(辅助管理、辅助设计等)相比,发展比较缓慢。这与“辅助”的观念不无关系。教育的真谛是育人,任何一种教育方式方法的改进,任何一种教育工具的采用,归根结底都是为育人服务的。当前,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正从方方面面涌进人们的生活,迅速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生存、学习、工作的条件,它在教育中的作用绝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更不能长期沦于次要的辅助地位。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面向未来的“跨越式”发展,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重新认识。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加大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力度,对语文学科来说,就意味着必须完成如下任务: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来解决语文“课堂教学”所难以解决好的问题;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语文课程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中的应用

8.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思想性、教育性、工具性极强的基础性学科.语文课堂教学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突破“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巴、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整合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教育先知孔子早已指出: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孔子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揭示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产生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
如笔者在教学《孙权劝学》时,先用投影展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二成语,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播放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演播的长篇评书片段《三国演义———孙权劝学》,让学生在精彩的评书欣赏中理解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此时,教师点拨:吕蒙由最初的吴下阿蒙到令人刮目相待,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经过欣赏评书片段理解了课文的中心内容,这一问题又将学生引入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话匣子也就打开了.有的学生认识到吕蒙由昔日的吴下阿蒙到令人刮目相待,关键在于学习,不学习就不会提高自己.有的学生谈到自己不学习,也就是吴下阿蒙,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得像吕蒙那样虚心学习.也有的学生谈得更深一层: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要好好学习,并要做到终身学习.
又如:教学科技性说明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事物的特点,从结构到功能、用途等,更直观、更逼真,使复杂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学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传统的方法往往是停留在教师对字词和内容的讲解赏析上,比较抽象乏味.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展现“隐逸高洁”的菊花,“典雅富贵”的牡丹,“亭亭净植”的莲花,这一幅幅形象逼真、特点鲜明的画面,将学生带入所设置的情境中,引起学生诸多想象和审美情趣,领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感.
又如:在《望天门山》教学中,“天门”的形象,“开”和“回”是怎样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的,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依照课文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巧妙设计情景图:在图中,巧妙地将两座山绘成门样,两山夹缝中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这样运用物象直观形象,由文到图,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山青水碧,红日白帆的意境中,让学生理解了“门”、“开”、“回”的意义,从而准确恰当地理解了课文.这样既能解疑窦,又启蒙昧,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右脑的直觉形象思维得到较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由于问题的设项和启发易于多样化和综合化,易于知识之间的渗透和条理化,把左脑的抽象逻辑性与右脑的具体形象性相结合,这样就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思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春》一文,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成“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四个多媒体演示片断,同时请同学给每个片段撰写一二百字的解说词,然后一边演示一边请有关同学朗诵解说词,再对照课文内容做出评议.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文字概括能力,使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远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极大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教者轻松、学者乐意,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