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缺口

2024-05-20 15:20

1. 社保基金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缺口

中国社保基金有缺口这种说法是很片面的。
1、政府方面指的缺口是指由现收现付制过渡到部分积累制的过程中,需要支付给已经退休人员的资金从统筹账户和财政指定部分中支配过来的钱是不够的,因此多数省份动用了个人账户里的钱,这会成为政府的一笔隐性负债。
也就是个人账户的钱现阶段可能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数字背后可能并没有那么多钱。
2、但是政府方面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来满足现在缴费的人的养老金支付,也就是等你老了之后,政府会根据你个人账户上的数字给予你实际的待遇支付,数字背后的钱还是会坐实的。
3、缺口存在是过渡期的必然现象,国家层面为了应付这种缺口,已经启动了中国社保基金,预先运作这比资金以备不时之需,这种保障力度是毋庸置疑的,国家是托底人,大家该享受的待遇还是会得到满足的。
因此,缺口指的是现阶段缴费人的一种顾虑,而一些没有真正了解情况的人,导致劳动者很迷茫。

社保基金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缺口

2. 社保基金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缺口?

中国社保基金有缺口这种说法是很片面的。
1、政府方面指的缺口是指由现收现付制过渡到部分积累制的过程中,需要支付给已经退休人员的资金从统筹账户和财政指定部分中支配过来的钱是不够的,因此多数省份动用了个人账户里的钱,这会成为政府的一笔隐性负债。
也就是个人账户的钱现阶段可能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数字背后可能并没有那么多钱。
2、但是政府方面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来满足现在缴费的人的养老金支付,也就是等你老了之后,政府会根据你个人账户上的数字给予你实际的待遇支付,数字背后的钱还是会坐实的。
3、缺口存在是过渡期的必然现象,国家层面为了应付这种缺口,已经启动了中国社保基金,预先运作这比资金以备不时之需,这种保障力度是毋庸置疑的,国家是托底人,大家该享受的待遇还是会得到满足的。
因此,缺口指的是现阶段缴费人的一种顾虑,而一些没有真正了解情况的人,导致劳动者很迷茫。

3. 社会保障基金是否有很大的缺口

缺口是有的,不过专业人士看起来就是杞人忧天的说法。
官方一点的,人社保,新华社都在提缺口,可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社保基金缺口是什么东西,然后一顿数据分析,分析完之后,社保基金缺口几十亿,都不知道他们的数据打哪儿来的。
一些学界的也是尽出馊主意,和稀泥,其实认识不到事情的本质。
一小部分比较有水平的学界人士,他们比较清醒,知道中国社保体制虽说从现收现付制过渡到部分积累制,但是政府的操作模式和现收现付制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还是用现在劳动者交的钱去养活退休劳动者,中国的经济增长相对稳定,这种模式本身是没问题的,等现在劳动者退休了又能得到下一代劳动者交的钱养活。问题就出现在,搞的个人账户上的钱,各省政府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弄,拿出来用了怕还不起,不用的话,养老金支出高,这就导致了在模棱两可的状态中感到压力山大,老是觉得收支不平衡,收不抵支的情况。
学界也没有给出最好的建议,导致了这种状态。老百姓他不懂这个道理,就觉得是政府挪用自己交的养老金,再加上一些人瞎bb,导致大家都觉得,缺口很严重,发不出钱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社会保障基金是否有很大的缺口

4. 社保缺口

      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社保基金的开支压力日渐增大。统计数据显示,社保基金早在2013年就已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且实际赤字规模逐年扩大,因此,对财政补贴收入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      2020年,全国仅有6个地区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差额为正,收不抵支已成为普遍现象。尽管中央调剂制度暂时缓解了地区间的“贫富不均”,但由于整体养老金结余的萎缩,未来的养老金支出缺口靠“劫富济贫”的调剂制度很难持续,未来养老保险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将日益严重。      现有的改革方案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基本上依赖财政预算拨付弥补开支。虽然养老金并轨改革将在2024年结束过渡期,但改革前入编职工的养老待遇构成的支出存量,仍然需要财政兜底。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虽然覆盖人口最多(5.4亿),但其获得的财政支持规模却大大小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到的财政补贴3134.6亿元,而同期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分别为6271.3亿元和5448.4亿元。因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群的实际养老金发放水平远低于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      一、老龄化导致社保基金开支压力逐年增大      2014年,我国15-64岁劳动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0.16%),其后逐年减少,2020年劳动人口同比减少1.99%,2011年至2020年,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从74.4%降至68.9%。与此同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增速与占比却快速攀升,占总人口比重从9.1%提升至13.5%,十年增加了55.2%。
      从区域数据来看,山东、四川、重庆、上海、辽宁、江苏及安徽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当前老年人口抚养比均超过20%。从增长率来看,最近十年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最快的城市为地区为上海、山东、浙江、河北和黑龙江,升幅都超过了8个百分点。
      二.社保基金收支缺口不断扩大,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度逐年上升      自从2013年开始,社保基金就已出现收支不相抵的情况,之后赤字规模逐年扩大,2019年,收支缺口1.07万亿,2020年受疫情影响,扩大到2.35万亿。从2013至2020年,社保基金累计结余的规模总计增长110.6%,同期财政补贴规模增长185.1%,社保基金对于财政补贴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财政补贴占社保基金总收入的比例为27.7%,比2013年上升7.2个百分点。
      三.基本养老保险连年收不抵支是社保基金赤字的主要原因      从结构看,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构成。养老保险在社保基金的运行中起决定性作用,2020年,扣除财政补贴收入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差达-19216.9亿元,占社保基金总计缺口的92.9%;从财政补贴比例看,全部社保基金财政补贴中,70.7%流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从细分账户来看,其中企业职工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度分别为20.4%、74.5%和39.1%。
      未来,社会老龄化叠加经济增长放缓,将进一步加剧养老保险的入不敷出。一方面,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将导致保费征缴收入规模缩减,养老保险赡养率持续下行;另一方面,政府为了减轻企业负担,2019、2020年陆续出台的一系列社保降费、缓缴与免征政策,增支叠加减收,进一步加大了社保收支缺口,使得社保基金运作更加依赖于地方财政转移与中央补贴。      1.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自给自足的能力在不断下降      202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广东(544.5亿)、北京(204.7亿)、云南(15.3亿)、西藏(13.9亿)、新疆(4.2亿)和湖南(2.4亿)6地的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有盈余,其他地区都是入不敷出。
      2020年首次出现收支不相抵的地区共计16个,其中山西、安徽、广西、河南、海南、贵州、陕西、甘肃等8个地区往年结余稳定增长,当前的亏损主要归因为疫情的暂时性影响;重庆、四川、江苏、福建、江西、宁夏等6个地区的结余已有增速持续放缓的趋势,上海和天津的基金可持续性已落至警戒线以下。      此外,河北、吉林、湖北、浙江、内蒙古、山东等6个地区多年收不抵支,其累计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基本均位于警戒线下。青海、辽宁和黑龙江3个地区的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已穿底或接近于穿底。      2. 人口老龄化导致中央调剂制度杯水车薪,职工养老主要依赖财政补贴      2018年,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引入中央调剂制度。从2020年的地区转移变化看,中央调剂制度部分缓解了部分地区入不敷出的窘境,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上海、山东、河北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继续援助外地省市的能力缺乏可持续性,福建、江苏和浙江的养老保障基金财力也趋于萎缩,可见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区域调剂不是长久之计。
      2020年,全国职工养老基金的财政补贴收入总计6271.3亿元,其中披露全省/市口径数据的 21 个地区财政补贴收入占当期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比重的中位数水平约在 23.3%,北京、广东、上海和山东对补贴的依赖程度最低,占比均未超过1%[1]。而内蒙古、重庆、吉林等省份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性最高(图6)。
      另一方面,从参保人群的结构看,各地职工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同样不容乐观。目前共8个地区参保赡养率[2]低于2,在黑龙江、吉林等地接近1,这意味着每个在职职工平均都将承担一位退休老人的实质赡养责任,这种赡养压力将随社会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而持续增大。
      此外,由于当前我国职工养老名义上实行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但实际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资金普遍混合使用,大量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随着退休者占参保人群的比例持续上升,目前现付现结的养老保险基金将面临更大的支付风险。      3.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缺口也是财政补贴的巨大黑洞      2014年养老金改革前,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职工保险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付,与企业职工养老形成制度和待遇均截然不同的双轨制。2014年养老金并轨后,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基本相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但从实际缴付和支出情况来看,并轨改革推行近7年后,流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总量和占比不降反升,2018年至今补贴规模增长1426.4亿元,占收入的比重从29.9%提高到39.1%。2020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分别相当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0.45倍和0.35倍,但财政补贴收入为后者的0.85倍。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支出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度远高于企业职工。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难以与财政脱钩的主要原因在于过渡养老金的计算办法。2014年前入职并尚未退休人群的养老保险采取补低限高的规则,实际发放待遇远高于收缴;而改革前已退休人群仍直接依靠财政拨付领取养老金。因此,虽然养老金名义上将在2024年结束过渡期,实现企事业单位职工完全并轨,但实际上改革前入编职工的养老待遇构成的支出存量,仍然需要财政的兜底(详见附录)。      2020年的数据显示,财政补贴在绝大部分地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收入中占比超过30%。目前有结余数据的16个地区中,有12个的结余仅相当于当地1-4个月的支付水平。可见目前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一旦脱离财政补贴则无以为继。
      4. 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基本上靠政府的财政支出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面向农民、灵活就业人口等不适用于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群,目前覆盖5.4亿人口,是覆盖人口最多的基本养老保险[3],但其收支规模均远不及职工和机关养老保险。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总收支分别企业职工养老的0.16倍和0.09倍,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的0.36倍和0.25倍。过去十年中,财政补贴收入占比从63.8%提高至74.5%。但其获得的财政支持规模仍大大小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到的财政补贴3134.6亿元,而同期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分别为6271.3亿元和5448.4亿元。因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群的实际养老金发放水平也相应低于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
      注释:      [1] 仅披露了省本级口径数据地区中,福建的财政补贴占比较低。      [2] 参保赡养率:参保在职人员/参保离退休人员。      [3] 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2020年参保人数合计4.6亿.

5. 医社保 因什么产生资金缺口

《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继续通过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做好准备(6月28日新华社)。社保资金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期关于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领取养老金话题又将社保资金缺口问题推向一个新的热点。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非常悲观的态度,认为养老金缺口非常之大,此前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出到2013年我国养老金缺口竟然高达18.3万亿元之巨。另一种是较为乐观的思想,认为养老金缺口并不是那样骇人听闻,近期内也无需延迟退休年龄,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全可以补足未来养老金缺口。笔者持第二种态度。从远期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缺口问题终究会暴露出来。但是,养老金缺口暴露期到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经济基础、经济实力以应对。从现在起可以开始重视和逐步采取措施应对是正确的,但过于慌乱甚至危言耸听只能是自己吓自己,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将影响到百姓消费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目前,养老金的现状是,2011年结余1.9万亿元,各省都在为结余巨额养老金如何保值增值而想出路。众所周知,出路之一是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一句话,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特别是养老金无近忧但有远愁。远愁的“远”,人社部负责人的话语是指10年、15年以后的事情。对于解决养老金缺口的“远愁”,我们现在就应该着手,做到未雨绸缪。笔者对此持乐观态度。多策并举、多渠道筹集资金是解决社保资金缺口的有效措施。财政资金是补充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关键。欧美国家财政资金少则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用于社会保障资金。如果我国财政资金20%用于社会保障资金,那么,每年至少在2万亿元以上。可以说解决了社会保障资金的大头。应该加大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资金的力度。通过完善国有股减转持相关政策、做好国有上市公司追溯部分的国有股份划转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持力度,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庞大的国有资产是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的强大经济后盾。国企包括金融企业上缴红利充实到社保资金里是一个有效渠道。笔者初步计算,国企包括金融企业每年净利润在4万亿元以上,按照15%上缴红利,就可以每年至少充实社保资金6000亿元。通过社会力量充实社保资金。开辟发行彩票公开募集社保资金,鼓励企业公司和个人捐款筹集社保资金,以及通过举办一系列公益性活动筹集社保资金等。社会力量和社会活动充实社保资金的潜力非常之大。发挥专业机构投资增值作用充实社保资金。主力军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截至2011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8688.20亿元。而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为2845.93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40%,比同期的通货膨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这部分增值是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的生力军。发达国家社保资金很大一块是通过保值增值充实和解决的。总之,对于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缺口问题从思想上应该高度重视,但也不必过于悲观和敏感,通过多渠道筹集和运作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医社保 因什么产生资金缺口

6. 社保基金到底有没有缺口,为什么很多企业还是按最低交费?

社保基金到底有没有缺口,为什么很多企业还是按最低交费?我们国家的社保基金到目前看来,在全国范围之内的总体运作,现在是收超过支的,并且每一年的结余全是有所增加的,所以说总体范围内看来,养老基金是没有缺口的。它其实是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结论,所以说才达到这样的一个结余不断增长的要素。

例如全国每一个省区,经济比较繁荣的,成份收支相对而言全是比较不错的,而且收大于支。同时每一年全是在不断的划拨央企单位的经营利润,那样根据划拨央企单位的经营利润也在不断地冲,是我们社保基金的结余。加上每一年大部分社保基金都进行合理的投资,根据社保基金的有效投资年化收益和收益率相对而言或是比较不错的,基本都是超过5%~10%上下这样的一个水准,因此这一系列的措施,都确保了我们社保基金有一个比较冲盈的结余。

自然随着将来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重,将来老年人口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说社保基金的缺口,社保基金的收入支出压力,可能进一步的突显。甚至在去年的养老金精算报告之中明确提出,假如说按照现行的制度和方式再次派发,大家养老金的待遇,可能在2035年上下养老社,保基金便会耗光,这是一个事实的难题,所以说即将改革社保制度都是刻不容缓。
其实改革社保制度最核心的一点就在于延迟退休。根据延迟退休就可以有效的将离休老龄人口变化变成适龄劳动力人口,从而减少领到退休金人口的总数,提升劳动力的人口的总数,这样的一个方法可以有效的得到处理,自然大家参与社保的过程,那样有些企业单位它会依照最低水平来缴纳社保也是决定社保收支不平衡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说社保税改之后,那样大部分是不允许企业单位这么做,一定要严格根据自身职工个人的实际工资,来创建社保的交费规范。

7. 万亿社保资金缺口如何补

《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继续通过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做好准备(6月28日 新华社)。
社保资金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期关于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领取养老金话题又将社保资金缺口问题推向一个新的热点。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非常悲观的态度,认为养老金缺口非常之大,此前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出到2013年我国养老金缺口竟然高达18.3万亿元之巨。另一种是较为乐观的思想,认为养老金缺口并不是那样骇人听闻,近期内也无需延迟退休年龄,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全可以补足未来养老金缺口。笔者持第二种态度。
从远期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缺口问题终究会暴露出来。但是,养老金缺口暴露期到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经济基础、经济实力以应对。从现在起可以开始重视和逐步采取措施应对是正确的,但过于慌乱甚至危言耸听只能是自己吓自己,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将影响到百姓消费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目前,养老金的现状是,2011年结余1.9万亿元,各省都在为结余巨额养老金如何保值增值而想出路。众所周知,出路之一是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一句话,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特别是养老金无近忧但有远愁。远愁的“远”,人社部负责人的话语是指10年、15年以后的事情。
对于解决养老金缺口的“远愁”,我们现在就应该着手,做到未雨绸缪。笔者对此持乐观态度。多策并举、多渠道筹集资金是解决社保资金缺口的有效措施。财政资金是补充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关键。欧美国家财政资金少则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用于社会保障资金。如果我国财政资金20%用于社会保障资金,那么,每年至少在2万亿元以上。可以说解决了社会保障资金的大头。
应该加大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资金的力度。通过完善国有股减转持相关政策、做好国有上市公司追溯部分的国有股份划转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持力度,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庞大的国有资产是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的强大经济后盾。国企包括金融企业上缴红利充实到社保资金里是一个有效渠道。笔者初步计算,国企包括金融企业每年净利润在4万亿元以上,按照15%上缴红利,就可以每年至少充实社保资金6000亿元。
通过社会力量充实社保资金。开辟发行彩票公开募集社保资金,鼓励企业公司和个人捐款筹集社保资金,以及通过举办一系列公益性活动筹集社保资金等。社会力量和社会活动充实社保资金的潜力非常之大。
发挥专业机构投资增值作用充实社保资金。主力军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截至2011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8688.20亿元。而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为2845.93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40%,比同期的通货膨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这部分增值是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的生力军。发达国家社保资金很大一块是通过保值增值充实和解决的。
总之,对于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缺口问题从思想上应该高度重视,但也不必过于悲观和敏感,通过多渠道筹集和运作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万亿社保资金缺口如何补

8. 如何弥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长期缺口

如何弥补社保资金的缺口?有专家建议,把国企红利和净资产增量的适当部分,以社保预算基金的方式集中起来,每年可以筹措数千亿元的资金。这样就可以在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为社保基金提供重要支持,也可以更好地体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在新形势下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承担的职责。 

  对此,张展新认为,在现实条件下,用国企利润反哺民众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此外,扩大缴费人群范围,将更多农民工纳入社保体系;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实行男女退休同龄等方法来缩小社保资金缺口,也仍有空间。 

  专家建议,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多支柱社保体系,以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以养老体系为例,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金采用现收现付制,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障的老龄化风险和基金投资风险,确保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第二支柱的补充养老金采用积累制,个人承担老龄化风险和基金投资风险;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储蓄有多种灵活方式,比如在投资商业养老保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承接老龄化风险。多支柱体系将风险分散到政府、企业、家庭等多个主体,不仅可以减轻国家负担,也能增强保障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做大社保储备基金的规模,是社保体系的重要一环。已成立10年多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由中央政府筹集的全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主要用于弥补我国人口老龄化时期养老金收支不足。10年来,全国社保基金的筹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最初的资金来源是中央财政预算拨款,此后部分彩票公益金划拨给社保基金会。2009年6月,经国家批准,将上市公司国有股的10%划归全国社保基金转持。据国资委近日发布的数据,"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已减(转)持83.94亿股国有股给社保基金会,发行市值达58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