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驰汽车出让控股权,终成造车新势力第一位出局者

2024-05-16 12:04

1. 绿驰汽车出让控股权,终成造车新势力第一位出局者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只要站在风口之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就在几年前,在国内诸多利好政策的扶持下,造车新势力风起云涌,一时风头无二。几乎每家新势力车企都在PPT里畅谈如何颠覆现有的汽车行业格局,那些数十上百年的品牌在他们眼里都像纸老虎一样"吹弹"可破。
没想到这么快风口就过去了。整体车市持续低迷,国家扶持政策滑坡,造车新势力们举步维艰。
就在近日,曾经是造车新势力一员的绿驰汽车,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迫不得已,绿驰汽车选择"卖身"续命,出让60%的股份给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国投)。据悉,此次股权变更已经完成。河南国投已经正式入主,并拥有控股权,成为绿驰汽车的实际控制方。随之而来的,公司名称亦由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更名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驰汽车)。

出让控股权委身他人 绿驰的蹉跎岁月
根据天眼查系统显示,在股权变更前,深圳九州汇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绿驰汽车的唯一股东方,拥有100%控股权,注册资本近13.5亿人民币。2020年3月6日,绿驰汽车已完成股权变更,投资人新增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认缴资本近20.2余亿人民币,获得60%股权。
此次变更,河南国投已经成为绿驰汽车新的实际控制人,原绿驰汽车的股东方及运营主体已经退居次席。事实上,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出现这种状况的企业。

与绿驰同时期的蔚来、小鹏、威马等同行者已经逐步走上轨道,绿驰却在打拼几年后委身他人。这番遭遇实在令人不胜唏嘘。
曾几何时,绿驰也曾经雄心勃勃,志向高远。2018年,时任绿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的王向银曾表示,绿驰汽车将通过联合制造(代工)、自主申报、购买资质三条渠道并行的方式获得造车资质。

绿驰汽车也在2018年6月对媒体宣布其宏达的产品规划,产品平台就有三个,分别命名为CC、M、S三个平台;产品层面更是将以半年推出一款新车的业界高速度投放市场。
2019年5月,绿驰汽车曾与长安宣布合作,用已经退出中国的长安铃木闲置产能为绿驰汽车代工。联想到绿驰汽车此前曾宣布将于2019年6月正式上市首款紧凑级SUV车型,此番合作声明给人的感觉是铁板钉钉,绿驰的新车肯定会很快面世。
打脸的是,实时今日,此事仍无下文。相反,关于其新一轮融资迟迟没有发布消息,这也引发了业内的高度关注。由于没有车型上市,也谈不上什么上规模的营收,绿驰只能靠融资生存。诸多尝试无果,绿驰汽车只能"卖身"续命。
"洗牌"从人事开始
绿驰汽车集团创始人兼CEO则是业内人士王向银。王向银的汽车职业生涯主要在福田汽车,从1999年至2016年的17年间,王向银先后担任福田汽车执行副总经理兼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福田汽车副总经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2016年,王向银脱离福田汽车后,创立绿驰汽车。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变更前的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册资本为13.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汽车科技专业领域内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销售汽车等方面。

诡异的是,仅仅三年之后,王向银却挂冠而去。根据资料显示,2019年3月,绿驰汽车高层发生变动,绿驰汽车集团创始人兼原CEO王向银向董事会递交辞呈,绿驰汽车集团原常务副总裁任亚辉接棒王向银任绿驰汽车CEO,成为绿驰汽车的实际控制人。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创始人出局的情况非常罕见,尤其是动辄数十亿投资的汽车行业更是闻所未闻,其中的冲突非"不可调和"四个字可以形容的。
我们只要盘点下绿驰汽车曾经爆出的剧情就略知一二:2018年,绿驰汽车与"金星"超级轿跑项目设计公司----意大利I.DE.A不欢而散,后者公开宣称绿驰汽车欠款2700万欧元;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加劲爆的大股东中能东道以出售以"原始股"的方式非法集资;更加诡异的是,绿驰汽车竟然上演与中能东道大股东"分手"的戏码,真真假假,外人不能辩也;当然,绿驰汽车资金链断裂、拖欠工资不发的信息更是频频传出。

可以佐证的是,绿驰汽车预计投资55亿元的江西九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自2018年6月22日签约落户之后,一直处于平整土地的状态,至今仍未取得进展。
事实上,有接近绿驰汽车的相关人士向"Nice好车"透露,从今年初开始,绿驰汽车的相关业务已经基本停摆,内部核心班子实质上已经处于解散的状态。这就是说,在被河南省国资控股后,核心团队已经"出局"。

据媒体报道,"中国汽车观察"也向长安汽车相关人员求证接下来双方代工合作的进展,但长安汽车对此消息不予置评。
事实上,造车新势力的生死淘汰赛已经吹响倒计时的铃声。绿驰汽车在关键的融资进度、技术研发、生产资质以及交付运营方面,都无实质性突破性成绩。这不仅仅大大晚于竞争对手,更是让自身陷入生死边缘。
更重要的是,大众、广汽、长安等传统燃油车的强手转型新能源的速度非常快,技术相对成熟的新能源车型已经快速上市,同时国家新能源政策补贴却大幅退坡,这些因素让绿驰汽车的处境更是艰难。
尽管河南国投携资入场,但绿驰仍可以说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出局"的企业,因为绿驰的核心团队的解散,也因为迄今为止,绿驰仍未有真正的量产车上市,更遑论未来要面临的生产、交付以及运营难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绿驰汽车出让控股权,终成造车新势力第一位出局者

2. 造车新势力绿驰汽车关停,曾被质疑骗局

 造车新势力绿驰汽车关停,曾被质疑骗局
                      造车新势力绿驰汽车关停,曾被质疑骗局,事实上,早在2020年,绿驰汽车就被曝拖欠员工薪水,公司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造车新势力绿驰汽车关停,曾被质疑骗局。
    造车新势力绿驰汽车关停,曾被质疑骗局1    绿驰汽车,听过没?路上看见过一辆吗?你可能听过这个名字,但是在路上肯定没见过。因为它一辆车都没卖。
    不过,这家造车新势力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近日,一封名为《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被曝出,其中显示:造车新势力绿驰汽车被吊销营业执照。
    处罚原因为: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这意味着这家一辆车还没卖出的造车新势力将退出历史舞台。
    
    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 2016年8月成立,注册资本约33.66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曹季远,经营范围包括汽车科技专业领域内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等。绿驰汽车算是国内第一批涌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造车新势力。
    2018年1月份,绿驰发布了首款纯电动豪华轿跑车天王星。
    2018年6月,国家级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绿驰汽车正式签署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绿驰汽车将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路径,对九江中部生产基地进行建设。其整体规模为占地106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规划产能20万辆/年,一期建成后可达10万辆/年的标准,总投资达55亿。
    
    2019年5月,绿驰汽车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绿驰汽车与长安铃木联合制造达成一致。
    随后绿驰汽车被爆出资金链断裂、拖欠工资等等。
    2020年,河南省国资控股接手绿驰汽车。出资20.1986亿元认缴绿驰汽车60%股权。
    2021年初,绿驰汽车的相关业务基本停摆,内部核心班子实质上已经处于解散的状态,公司核心团队不断的遭到清洗。
    2021年4月,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表示受理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造车新势力绿驰汽车关停,曾被质疑骗局2    一辆车都还没有卖出去,这款新能源车就倒下了……
    5月17日,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 原因是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 
    事实上,早在2020年,绿驰汽车就被曝拖欠员工薪水,公司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号称融资100亿 
     曾被认为是新能源最稳的车企 
    公开资料显示,绿驰汽车成立于2016年8月,创始人兼CEO为王向银,也是国内最早一批涌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造车新势力。
    据了解,王向银在汽车行业里面是个名人,他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博士学历,而且曾担任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泰汽车集团总裁。
     在2016年与中能东道、中能资本等投资方合作,成立了绿驰汽车集团 。因为创始人是科班出身,并且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所以绿驰的起点比其他很多汽车企业要高,也很被看好,曾被认为是新能源最稳的车企。
    在公司的成立后,绿驰汽车一直以来都十分低调很少发声,至于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里就是流出“王向银辞职”的谣言。随后就到了2018年,绿驰发布了首款纯电动豪华轿跑车天王星,并在日内瓦的大型车展上亮相,之后不过又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最后这款车型并没有投入市场里。
     创始人出走 
     烧光100亿?仍未量产 
    2019年4月, 绿驰汽车高层发生变动,原CEO王向银因身体原因向董事会递交辞呈,绿驰汽车集团原常务副总裁任亚辉接棒王向银任绿驰汽车CEO。 
    新任CEO是制造业管理出身,绿驰在当时也被传出将在任亚辉带领快速推进新车量产进程。车型规划方面,绿驰汽车曾先后发布天王星、金星和绿驰M500三款概念车,其首款量产车型M500一度被认为会在新CEO上任当年的广州车展上发布, 但截至目前,绿驰并未量产过任何一款车型。 
    
    绿驰汽车曾表示,经过首轮、B轮、C 轮总计约100亿元的融资之后,将会于 2021-2022年完成上市。然而事与愿违,2020年,绿驰汽车就因资金链等问题被曝出公司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员工薪水被拖欠,此前承诺的首款量产车也迟迟不见踪影。
    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大批新能源企业陷入欠薪停产危机,当年就连理想汽车的李想,也被称为“2019年最惨的男人”。同样,绿驰汽车也没能幸免于难。
    在长期亏损导致资金断裂背景下,绿驰汽车在2020年3月“卖身求生”,将60%股权以20.1986亿元价格出让给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河南国投”),后者成为实际控股方,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变更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但国资入主后,绿驰汽车并没有多少声量和动作。对外释放出的消息仍旧是欠薪和公司陷入瘫痪状态,内外传闻压力下,CEO任亚辉曾在公司群里表示,“就是没钱了,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去求投资方。”
    而河南国投等来的也是绿驰的破产消息。2021年4月,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受理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今年以来 
     多家造车新势力倒下 
    蔚来汽车的李斌曾说,没有200亿,不要来造汽车。
    2020年12月,烧光李嘉诚投的51亿长江汽车进入破产清算。
    据IT桔子统计,2020年新能源造车死亡的企业名单中,还包括经历过6轮融资最终无奈破产重整的博郡汽车,以及烧光84亿未造出一台量产车的拜腾汽车等
    今年以来,随着“蔚小理”已经成功实现毛利率转正,但是造车新势力却加速倒闭。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先后传出三家造车新势力企业破产、拍卖的消息。
    曾经以“BBBA”自居的北京宝沃,破产一事在4月末有了新的进展;曾被称为“上饶明珠”的汉腾汽车,几乎也在同一时间传出破产重组的消息;烧光56亿却只造出“老年代步车”的赛麟汽车,即将于5月 30日公开拍卖。
    造车新势力绿驰汽车关停,曾被质疑骗局3    又一家造车新势力被淘汰出局。
    近日,绿驰汽车被传出营业执照遭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的消息。启信宝显示, 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一批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企业做出吊销营业执照处罚,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即绿驰汽车)出现在处罚名单中。
    
    据悉,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登记主管机关对违法企业作出的最高处罚, 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应当停止经营活动,并办理注销登记。
    上述信息还显示,当事人的债权债务依法由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清算组负责清算。当事人应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启信宝显示,绿驰汽车共涉及201起司法案件、76个开庭公告、190次法律诉讼、127条限制消费令、71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至今未交付一辆车 
    公开资料显示,绿驰汽车成立于2016年8月,创始人兼CEO为王向银。据了解,王向银曾在福田汽车工作17年,有着较为丰富的从业经验。他曾为绿驰汽车制定了“打造智能移动生活运营商”的.战略定位,并在意大利都灵设立定制车型制造基地。
    2018年,绿驰汽车首款纯电动豪华轿跑车天王星亮相。彼时,绿驰汽车计划在2019年6月投放首款紧凑型SUV产品,11月投放首款4座微型车产品与中大型轿跑,2020年上市2座微型车,9月上市紧凑级轿车,2021年2月上市小型SUV,5月上市大型SUV,8月上市MPV车型。
    
    同时,在2018年6月,绿驰汽车拟投资55亿元,建设年产2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工厂,随后由于缺少资金,生产基地一直处于场地填方及平整阶段。2019年5月,绿驰汽车牵手长安,获得长安铃木闲置产能的使用权,然而却迟迟没有缴纳使用费。
    在资金方面, 2019年8月,绿驰汽车曾表示,经过首轮、B轮、C轮总计约100亿元的融资之后,绿驰汽车会于2021年~2022年完成上市。然而事实上,绿驰汽车的B轮融资还未浮出水面,但其早已“易主”。
    在长期亏损导致资金断裂背景下,绿驰汽车在2020年3月“卖身求生”,将60%股权以20.1986亿元价格出让给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后者成为实际控股方,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变更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不过,国资入主后,绿驰汽车并没有多少声量和动作,对外释放出的消息仍旧是欠薪和公司陷入瘫痪状态。而在2021年4月,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受理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但截至此刻,绿驰汽车并未交付一辆汽车。
     优胜劣汰将是常态 
    绿驰汽车成立的2016年正是不断涌现新造车企业的时期。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威马汽车、奇点汽车、前途汽车、爱驰亿维等一大批新造车企业也是在这前后几年间涌入市场。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包括传统车企和新进入者一度达到480家。
    随着各路玩家的涌入,新能源汽车赛道逐渐转为“红海”。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三家企业在这场比拼中暂时拔得头筹,2020年及此后,三家公司毛利率集体实现转正。但在这个过程中,新势力中也不乏一众失意者,“破产”“欠薪”“资不抵债”等字眼常与它们联系在一起。
    
    今年4月13日,云度汽车的股东之一——海源复材发布公告称,因为资金链断裂,云度汽车于2022年2月开始已处于停产状态。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云度汽车资产总额为16.52亿元,负债总额高达16.82亿元,负债高于资产。而这种高负债的状态,云度汽车已持续了5年。
    有的是在新造车企业塑造品牌、量产交付的过程中“销声匿迹”。还有一部分新造车企业倒在了量产前夜, 例如绿驰汽车、拜腾汽车、奇点汽车等,从成立至今仍未实现一辆车的交付。而博郡汽车和赛麟汽车等早已被淘汰出局。
    但也有一些造车新势力在努力重回大众视野。5月3日,前途汽车创始人陆群公布其母公司——长城华冠与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Mountain Crest Acquisition Corp.签署正式合并协议,预计2022年底完成重组合并上市,届时前途汽车将作为长城华冠的重要资产组成部分赴境外IPO。
    东方证券研报称,疫情时代将改变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竞争格局,“疫情前不同新能源车企大多能享受新能源车销量高增长的市场红利,疫情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将影响新能源整车市场格局,部分产品及技术实力不强的新能源车企将被加速淘汰。”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当依靠融资续命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一旦融资出现问题,这些企业很快就会被淘汰。未来,可能也会不断有“造车新新势力”出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进出出”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优胜劣汰也将会是常态。

3. 河南国资入主绿驰汽车,是“挣扎求生”还是“无奈出局”?

2019对于造车新势力们来说是一个转折之年,随着补贴的退坡,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积极性下降,许多造车新势力厂家在交付出货之间,就已经出局。如果说从2016年开始是造车新势力一拥而上的的黄金时期,那么2019年开始就是由盛转衰优胜劣汰的转折之年。

近日,“E车汇”获悉,由于经营不善和资金链断裂,日前,作为造车新势力的绿驰汽车已经“卖身”,并在本月已经完成股权变更。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驰汽车)的股权架构中新增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国投)为股东,注册资本由约13.47亿元变更为33.66亿元,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变更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国投正式入主,并持股60%,成为绿驰汽车的实际控制方。
“卖身”国资成为造车新势力第一家
2020年3月6日,绿驰汽车已完成股权变更,投资人新增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本次股权变更后,河南国投认缴出资金额约为20.2亿元,持股比例为60%,成为控股股东方,而深圳九州汇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0%。

通过天眼查显示,河南省人民政府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了绿驰汽车的控股权,而国资入股造车新势力并成为控制方,这还是第一家。
数据显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册资本为13.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汽车科技专业领域内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销售汽车等方面。

作为此前的唯一控股方,深圳九州汇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只由3人共同出资构成,分别为曹瀚元持股67.5%,刘安持股30%,北京金色领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5%。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由九州汇联控股期间,成立四年时间,绿驰汽车却没有进行过一次融资。回看同为造车新势力车企蔚来的创始人李斌所说,200亿造车只是个门槛,而绿驰汽车只依靠公司注册资本的13亿元人民币究竟能够做到哪步,确实值得商榷。
此外,针对于网上流传的,河南国投由中美能源(香港)有限公司间接持股,中美能源(香港)有限公司的实际投资人和绿驰汽车的实际投资人实为一家,本次股权变更并未出现实质性变化得消息,“E车汇”也进行了查证,根据股权穿透可以看到,河南国投企业是河南省属国有企业系,其中有平顶山发改委资本。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国资。

所以此次绿驰汽车的疑似实际控股人确实为河南省人民政府,而并不是中美能源,此次股权变更是绿驰汽车“卖身”给了国资。
高光之后再无音讯
据粗略统计,国内浩浩荡荡的新势力造车大军大约有40多家。但是至今新势力造车大军中仅有蔚来、威马、小鹏、哪吒、等10余家完成了交付,其中大部分是处于PPT造车的阶段。
而回看绿驰汽车的造车历史,2018年可谓是其最为高光的时刻。

2018年1月,绿驰企业战略发布,首款轿跑概念车发布、首款量产SUV发布。
2018年6月,绿驰汽车九江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正式签约。计划在九江经开区投资55亿元,兴建年产20万台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一期建成后可形成年产10万辆整车的厂房,二期建成后可实现年产20万辆整车。
同样在6月,绿驰汽车曾对媒体宣布,未来绿驰汽车将会推出名为CC、M、S的三个平台,以半年推出一款新车的速度投放新产品,并于2019年6月上市首款紧凑级SUV车型。

在2018年,时任绿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的王向银曾表示,绿驰汽车将通过联合制造(代工)、自主申报、购买资质三条渠道并行的方式获得造车资质。
然而进入到2019年,显然其未能按照规划上市新车,而绿驰汽车高层却发生了大地震。
2019年3月,绿驰汽车高层发生变动,绿驰汽车集团原创始人兼CEO王向银向董事会递交辞呈,绿驰汽车集团原常务副总裁任亚辉接棒王向银任绿驰汽车CEO,成为绿驰汽车的实际控制人。成立三年创始人放弃绿驰,这背后的含义值得深思。

去年5月,绿驰汽车曾与长安宣布合作,用已经退出中国的长安铃木闲置产能为绿驰汽车代工,让人本以为新车面世有望,但至今未有下文。随后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绿驰汽车拖欠数月工资未发,资金链断裂等消息,而位于九江的生产基地仍旧处于平整土地的状态,至今仍未取得进展。
有接近绿驰汽车的相关人士向“E车汇”表示,从今年初开始,绿驰汽车的相关业务基本停摆,内部核心班子实质上已经处于解散的状态,在被河南省国资控股后,核心团队已经“出局”。
而作为代工厂的长安方面,“E车汇”也采访了相关人员,但尚未得到正式回复。

回看绿驰的发展路径,与众多所谓的“PPT车厂”有着许多共性的问题。融资稀少甚至没有,但谈起发展前景却是动辄几十亿投资,产能几十万,世界各地都要建厂。此次“卖身”河南国投,或许是绿驰汽车在大环境之下的无奈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河南国资入主绿驰汽车,是“挣扎求生”还是“无奈出局”?

4. 新势力绿驰汽车变身国资企业,河南国投持股60%

3月25日,小编从天眼查查询获悉,造车新势力绿驰新能源于今年3月完成股权变更,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河南国投”)出资约20.2亿元正式入主绿驰汽车,持股60%成为绿驰汽车的实际控制方。

绿驰汽车注册资本也由13.47亿元增加至33.66亿元,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名称由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变更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股权变更完成后,目前绿驰汽车由深圳九州汇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深圳九州”)100%股权变成河南国投持股60%,深圳九州持股40%。
据悉,河南国投成立于2017年12月,河南经济技术协作集团持股65%,是其控股股东;河南省中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5%。而河南经济技术协作集团是河南省人民政府100%控股的公司,即此番河南国投出资入主绿驰汽车,也让绿驰汽车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被国资控股的企业。
绿驰汽车成立于造车新势力最活跃的2016年,由华泰汽车集团总裁王向银创立,初始投资方为中能东道、中能资本和中能东道(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1月,推出首款轿跑车型概念版天王星,但从成立至今,绿驰汽车至今未有量产产品下线,反而陷入投资方非法集资、创始人王向银离职、欠薪不发等传闻。如今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3月9日起被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三次列为被执行人,仍陷入8条法律诉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绿驰汽车是哪个国家的?

吕赤汽车属于中国,吕赤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定位为智能移动生活运营商,旨在通过开发更多高品质新能源汽车,为用户创造更高品质的出行生活,满足用户需求。绿驰线上的天王星超级轿跑车系列是一款纯电动跑车,前后双发动机驱动,最大520KW的超大功率和900NM的扭矩来自generate,辅以超低的0.3阻力系数,百公里加速仅需3.5秒,百公里制动距离36米。此外,天王星还是一款续航能力超强的新能源轿跑车。它采用大容量、高能量密度液冷动力电池组和超薄线圈冷却结构,并配备了仅重260kg的全铝车身,赋予了它强大的续航能力,在NEDC综合工况下可完成690km的恒速和500km的超长续航里程。

绿驰汽车是哪个国家的?

6. 绿驰汽车“卖身”河南国投,成造车新势力“出局”第一家?

在延续了两年的汽车大市场下滑后,2020年的汽车市场更加艰苦。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诸多车企原有的计划,也让那些本就徘徊在三四线垂死挣扎的传统车企加速淘汰,而同样的,造车新势力也不好过。

近日,“中国汽车观察”独家获悉,由于经营不善和资金链断裂,作为造车新势力的绿驰汽车已经“卖身”。并在本月已经完成股权变更,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国投)正式入主,并持股60%,成为绿驰汽车的实际控制方。而公司名称也由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更名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驰汽车)。
出让60%股权
根据天眼查显示,此前,深圳九州汇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绿驰汽车的唯一股东方,注册资本13亿余人民币,拥有100%控股权。而在2020年3月6日,绿驰汽车已完成股权变更,投资人新增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资20余亿人民币,获得60%股权,成为绿驰汽车实际控制人并正式更名。河南国投入主绿驰汽车,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被国资控股的企业。

2019年的汽车市场并没有从2018年的负增长中回血,诸多车企都经历了异常艰难的一战,而这种艰难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尤为明显。外部环境的新能源补贴退坡,融资趋冷,传统车企不断的新品投放,竞争日趋白热化。而企业内部的产品、服务、现金流等问题也让“活下去”这个目标变得异常艰难。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获得资金“回血”才能够真正的“活下去”,但对于绿驰汽车来说,显然不在其中。
在2018年,时任绿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的王向银曾表示,绿驰汽车将通过联合制造(代工)、自主申报、购买资质三条渠道并行的方式获得造车资质。

绿驰汽车也在2018年6月曾对媒体宣布,未来绿驰汽车将会推出名为CC、M、S的三个平台,以半年推出一款新车的速度投放新产品,并于2019年6月上市首款紧凑级SUV车型。去年5月,绿驰汽车曾与长安宣布合作,用已经退出中国的长安铃木闲置产能为绿驰汽车代工,让人本以为新车面世有望,但至今未有下文。且B轮融资迟迟没有消息。面对这样的残酷现状,绿驰汽车只能“卖身”于国企了事。
已被“洗牌”?
数据显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册资本为13.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汽车科技专业领域内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销售汽车等方面。
绿驰汽车集团创始人兼CEO王向银从1999年7月至2016年,在福田汽车集团任职的17年里,王向银先后担任福田汽车执行副总经理兼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福田汽车副总经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等职务。后在2016年脱离福田汽车后,创立绿驰汽车。

不过在2019年3月,绿驰汽车高层发生变动,绿驰汽车集团原CEO王向银向董事会递交辞呈,绿驰汽车集团原常务副总裁任亚辉接棒王向银任绿驰汽车CEO,成为绿驰汽车的实际控制人。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绿驰汽车可以说经历了所有造车新势力的“坎”:2018年,绿驰汽车历经几番波折,首先与意大利I.DE.A不欢而散,继而和中能东道大股东上演“分手”戏码,并曝出以出售“原始股”的方式非法集资;随后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绿驰汽车拖欠数月工资未发,资金链断裂等消息。而最重要的是,其至今产品仍处于试制车阶段,未能上市。

同时,去年也有媒体曝光,绿驰汽车预计投资55亿元,自2018年6月22日签约落户,在江西九江兴建的年产20万辆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仍旧处于平整土地的状态,至今仍未取得进展。
有接近绿驰汽车的相关人士向“中国汽车观察”表示,从今年初开始,绿驰汽车的相关业务基本停摆,内部核心班子实质上已经处于解散的状态,在被河南省国资控股后,核心团队已经“出局”。

而作为代工厂的长安方面,“中国汽车观察”也向相关人员求证接下来的进展,但长安汽车对此消息不予置评。
业内人士认为,绿驰汽车无论是从融资进度、生产资质、新车的研发以及实际交付时间等方面来看,已经大大晚于竞争对手,再加上新能源补贴逐步退坡,这些因素对于绿驰汽车的前景都非常不利。尽管有着河南国资的进入,但核心团队解散,量产车迟迟未能上市,绿驰汽车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已经可以说是率先“出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车市下行,绿驰汽车高调入局,是搅局者还是门外汉?

金星概念车,真的只是一款概念车
估计不少人为提一下是绿驰汽车旗下亮相日内瓦车展的“金星”概念车,从公布的数字来看,这款车的确性能先进。无论是胜过燃油车的续航里程还是极短的充电时间,似乎如今困扰蔚来、威马这些造车新势力的电动车核心问题根本不复存在。金星的整体性能,甚至都优于量产的特斯拉车型。


但实际上呢?仔细想来,一款概念车,无论造型再怎么前卫乖张,各方面性能数字再怎么亮眼,最先要过的一关是如何迈过量产这道关。搭建完整的供应链,通过各类质量控制措施来确保最终按时交付车辆的质量,其难度之大,是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的企业所不了解的。更何况,绿驰汽车从未向我们交付过实际产品。对于“金星”的后续车型,除非有强大的外力支持,否则决计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量产交付。
产品投放速度较快,渠道与服务如何跟上
从产品投放规划来看,绿驰汽车自首款车型上市之后,每隔6个月就会有一款全新车型投放市场。先不论未来绿驰的制造以及工程团队是否拥有很强的体系能力来支持如此高密度的产品投放,光就其市场营销团队来说,如何来进行产品的投放宣传,给到经销商什么样的商务政策支持,如何来训练经销商的销售和售后业务能力,都是待解的难题。

即使绿驰汽车打算抛弃投资较高的经销商4S店模式,按照笔者的经验,无论是完全依赖线上销售加线下体验中心的模式,抑或是类似于采用大幅降低经销商准入门槛采用加盟店的模式,主机厂的投入与培训都是很大的工作量,需要大量的时间与资本的积累。这些,从有限的报道上来看,绿驰汽车并未给我们答疑解惑

   不过,对于电动车推广来说,核心问题仍然在于技术。比如续航里程焦虑,极冷天气的电池性能问题,三元锂电的安全问题等等各类普罗大众事关切身人身安全的问题。我们还是以特斯拉和国内其他造车新势力来做一个对比。在新车型发布之外,特斯拉对于无人驾驶技术、超级充电技术的发布每每都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特别是其全新研发的无人驾驶芯片,更是从性能上大幅超过传统的汽车芯片巨头英伟达的产品。而蔚来、爱驰、天际等在新车发布之外,各类聚焦在纯电动动车使用痛点的技术解决方案,也通常会引起各方的热议。这点,绿驰汽车尚未有好的idea贡献给我们。光是一款会秀数字的概念车,在当今新车层出不穷的环境里,其新鲜度或者说保鲜度,已经远远不如往昔了。


写在最后:
对于绿驰汽车来说,笔者还是希望你们前进的脚步可以放缓一点。先集中精力做好一款有竞争力的车型,总比向市场投放了一堆基本雷同,没有特色、没有竞争力的车型要好很多。哪怕暂时没有很多黑科技的核心技术,还是需要对于很多看不见的地方,例如质量控制、渠道建设等投入重金。毕竟车辆的安全事关消费者的人生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味追求新车型的推出和交付,一旦终端销售遇冷,会让本就捉襟见肘的融资将会以最快速度消耗完,即便可以找到新的资本输血,那最终也会成为银行的坏账,浪费社会宝贵的资源,成为全社会买单的产物。

车市下行,绿驰汽车高调入局,是搅局者还是门外汉?

8. 河南国投成绿驰汽车最大股东

从2018年开始,国内车市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情况。进入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国内本就低迷的车市变得愈发冷清,这对所有市场参与者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对造车新势力而言,它们比以往更接近被淘汰的门槛。
为了“活”到最后,造车新势力一直在寻求多方力量的支持,有些车企想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还有些车企想得到地方政府帮助……来自企查查资料,绿驰汽车日前发生股权变更,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河南国投”)已正式入股绿驰汽车并持有60%的股权,成为绿驰汽车最大的股东。
与此同时,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也更名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绿驰汽车”)。

牵手国资
与蔚来、小鹏、威马等车企相比,绿驰汽车在业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都不高。公开资料显示,绿驰汽车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册资本为13.5亿元(人民币),创始人王向银曾担任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8年,绿驰汽车被曝出和意大利I.DE.A设计公司不欢而散。当时,I.DE.A公司CEO Morali曾公开对媒体表示:“我们怀疑整个绿驰汽车项目是骗局。”2019年3月,绿驰汽车高层发生变动,绿驰汽车原CEO王向银向董事会递交辞呈,绿驰汽车原常务副总裁任亚辉接棒成为绿驰汽车CEO,同时成为绿驰汽车实际控制人。两个月后,有自称为绿驰汽车员工的网民在贴吧爆料称,遭遇公司欠薪并被公司高管移出工作群。
吊诡的是,绿驰汽车在融资方面迟迟没有进展。绿驰汽车曾计划在2018年完成20-30亿元的B轮融资,但是此次融资并不顺利。一位业内人士曾对《电动大咖》表示:“造车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绿驰汽车仅靠自有资金很难撑到最后。”

近日,绿驰汽车在融资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只不过获得这笔资金的代价非常高。企查查官网显示,绿驰汽车注册资本由13.5亿元变更为33.66亿元。绿驰汽车注册资本变更的背后是河南国投认缴出资金额为20.2亿元,同时获得绿驰汽车60%的股权,而深圳九州汇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则为40%。

至于河南国投,公开资料显示,河南国投的大股东为河南省经济技术协作集团公司,持有河南国投65%的股权;而河南省人民政府则拥有河南省经济技术协作集团公司的股权,这意味着此次实际控股绿驰汽车的是国有资本。
事实上,国有资本进驻造车新势力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河南国投掌控绿驰汽车60%的股权还是第一次,同时绿驰汽车也成为第一家被国有资本实际控股的造车新势力。
前途未卜
有业内人士称,绿驰汽车虽然获得国有资本的帮助,但是仍未摆脱“出局”风险。
一位了解绿驰汽车内部情况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2020年初开始,绿驰汽车的相关业务几乎都处于停摆状态。”

目前,绿驰汽车首款车为基于旗下M平台打造的一款紧凑型纯电动SUV车型(内部代号为“绿驰M500”),该车曾先后经历几次跳票,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关于首款车投产方面,绿驰汽车曾与长安铃木签署了联合制造协议,预计后期将由长安铃木为其代工。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曾保持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于去年7月开始下滑。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景气、疫情以及资金困境,是目前大部分造车新势力不得不面对的三座“大山”,它们会改写新能源市场格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