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寿命与遗传有关系吗?

2024-05-23 16:40

1. 人的寿命与遗传有关系吗?

从进化论观点出发,如果任何一种生物个体寿命无限延长,那对该种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猴子生活在森林里,食果子为生。如果它们一个个都长生不死,同时又不断繁殖,那么,要不了多少世代,地球上所有森林都将挤满猴子,果子被吃得精光,最后各个个体将同归于尽。而森林的灭亡又将破坏着生物圈的其他环节,引起连锁的恶性反应。这种灾难之所以不会发生,是因为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都获得一种遗传特性,这特性规定出一种极限,一旦到达这种极限,生物就停止生长,衰老死亡,从而把各个体的寿龄限制在一定限度内。这就是每种生物都有一定自然寿龄的根据。
寿命是自然界一切生物固有的生存过程。一切生物都具有一定的自然寿命,其寿命长短因类而异,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中医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在母腹中即已决定。如张景岳说:“夫人生器质既禀于有生之初,则具一定之数,似不可以人力强者。第禀得其全,而养能合道,必将更寿;禀失其全,而养复违和,能无更夭;”徐灵胎也说:“当其寿生之时,已有定分焉。所谓定分者,元气也。视之不见,求之不得,附于气血之内,宰乎气血之先。其形成之时,已有定数。”
中医文献在肯定存在天年、定分、定数之类客观规律的同时,也指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如张景岳对《灵枢》所云“天年有定数”的解释是:“所谓天定则能胜人,人定亦能胜天也”。人之所以能胜天,关键在于养生有道。
最近有的科学家提出设想:人的寿命好似一个平面三角形的面积,而影响人寿的因素,就是“寿命三角形”的三条边。如果把一个人的寿命比作是三角形的话,它的底边就是父母遗传因子(先天所赋予的),另外两条边则是后天环境的因子。三角形的三条边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如果一个人有父母赋予的长寿遗传因素,其“寿命三角形”的底边就长;如果后天衣、食、住、行、精神、气候、地势等环境因素也都对他有利,则两条邻边也长,他的“寿命三角形”面积就大,这就意味着他会长寿。反之,“寿命三角形”面积越小,寿命也就越短。
“寿命三角形”的底边很重要,人类中存在着长寿家族和短寿家族,其遗传因素是很明显的。比如,在我国广西巴马县的53位长寿老人中,有31人的亲属是长寿者。同样,在短寿家族中,遗传因子也很明显。如有一种魏纳尔综合症,其症状为头发灰白(或脱落)、白内障、硬皮、呈早衰状。此症具有遗传性,能带来短寿,一般发病后两?三年人就会死亡。当然,遗传因子并不是寿命长短唯一因素。三角形的两边——后天环境、调养等因素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是说,先天禀赋因素对人的寿龄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养生有道,也可弥补先天禀赋的不足。因此,在研究长寿过程中,先天因素、后天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

人的寿命与遗传有关系吗?

2. 遗传因素对人类的寿命有什么影响?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遗传性疾病二三千种,发病率占一般疾病的20%。在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15%。一般来说,凡长寿的家庭,其子女的平均寿命都较长,而短寿家族,其后代平均寿命较短。我国现行的婚前男女体检,婚后优生、优育制度,就是为了排除遗传因素,保证后代健康长寿的重大措施之一。
有人将人寿比作一个三角形面积,遗传因素是三角形的底边,社会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是另外两边。底边遗传因素比较稳定,若欲延长寿命,则应着力于其他两边的延长,使后代逐步达到较高的寿龄。

3. 遗传因素对人类的寿命有哪些影响?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遗传性疾病二三千种,发病率占一般疾病的20%。在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15%。一般来说,凡长寿的家庭,其子女的平均寿命都较长,而短寿家族,其后代平均寿命较短。我国现行的婚前男女体检,婚后优生、优育制度,就是为了排除遗传因素,保证后代健康长寿的重大措施之一。
有人将人寿比作一个三角形面积,遗传因素是三角形的底边,社会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是另外两边。底边遗传因素比较稳定,若欲延长寿命,则应着力于其他两边的延长,使后代逐步达到较高的寿龄。

遗传因素对人类的寿命有哪些影响?

4. 影响寿命的因素是遗传因素吗?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遗传性疾病两三千种,发病率占一般疾病的20%。在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15%。一般来说,凡长寿的家庭,其子女的平均寿命都较长,而短寿家族,其后代平均寿命较短。我国现行的婚前男女体检,婚后优生、优育制度,就是为了排除遗传因素,保证后代健康长寿的重大措施之一。
有人将人寿比做一个三角形面积,遗传因素是三角形的底边,社会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是另外两边。底边遗传因素比较稳定,若欲延长寿命,则应着力于其他两边的延长,使后代逐步达到较高的寿龄。

5. 除遗传外,人类寿命的长短,会被人的其他行为方式改变吗?

除了遗传,人的行为方式决定着寿命的长短。而长寿与人的行为方式有两种长期被关注的理论。一是吃七八分饱更长寿,二是体温较低能增加寿命。现在前一个理论得到较多的研究结果证实,而第二个理论也在得到研究的验证。而且两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今天,人类进化的最终结果是,正常人的体温平均是37摄氏度,而体温过高和过低人都不能承受,因此人属于恒温动物。但是,有人怀疑37摄氏度是否就是人的最佳温度,尤其是在寿命与体温的关系上。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就寿命而言,37摄氏度也许不是最佳温度,而36.5摄氏度可能更好。把小鼠的正常体温降低0.5摄氏度,它们的预期寿命最高可增加20%,这相当于人增加了7~8年的寿命。



这个结果提示,人的血液温度低一些可能延长寿命,但是,需要找到安全的降低血液温度(即体温)的方法。进行这项研究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斯克利普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布鲁诺·康蒂认为,从他们的研究结果来看,现在人们普遍适应的37摄氏度并非最理想。
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知道,饮食比正常小鼠低三分之一热量的小鼠寿命要延长40%,这个结论也适用于其他哺乳动物。与此同时,饮食少(主要是饮食中的热量少)三分之一的小鼠或哺乳动物的体温又会下降0.5摄氏度或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低体温有助于延缓衰老,还是低热量饮食简单地导致了低体温呢?要弄清直接的因果关系是比较难的,因为无论环境温度怎样,哺乳动物维持着恒温。为了找到其中的奥秘,康蒂的研究小组利用遗传工程的方法降低小鼠的体温。他们使用一种称为分离蛋白2的基因,这种基因能把通常细胞线粒体制造化学能的任务转化为促使线粒体释放能量,并以散热的方式体现。
把这种基因植入小鼠大脑下丘脑和靠近该区域感知和控制体温的一群脑细胞中,这些细胞群类似于自动调温器。植入的基因能有效加热自动调温器。结果,就让大脑误以为身体温度较高而发出降温指令,使得小鼠的身体降温0.3~0.5摄氏度。
而这种降温对雌鼠和雄鼠的寿命影响是不一样的。降温后雌鼠的预期寿命延长20%,而雄鼠只延长12%,而且小鼠似乎生活得很健康,直到它们死亡。因为,它们并非只是简单地延长了衰弱的老年时期,而是过着有质量的健康生活。
这个研究证明,限制饮食的抗衰老效果是与低体温相联系的。其中的原理可能是,低体温延缓了新陈代谢和身体其他副产品的产生,如自由基。而自由基是损害细胞和促使细胞衰老的元凶。由此,也使得细胞的寿命延长,因而增加了寿命。
而现实的情况是,有的人希望长寿,但不愿意挨饿,限制饮食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件痛苦的事。这个研究则提供了一种不痛苦的选择,即温暖大脑的基因疗法,结果让大脑指令全身降低温度。但是,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在伦理上人们能否接受这样的治疗,以及在实践中治疗能否成功是另一回事。



比如,从进化上来看,37摄氏度被视为人类和其他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最佳温度,因为这被视为生物化学反应的理想温度。而降低温度到36.5摄氏度会使人和哺乳动物长寿,但为什么自然进化不选择这样的理想温度呢?所以,可能的答案是,低温不是理想的选择。因为这一温度不能使动物拥有后代和传递基因的能力增强。
所以,尽管康蒂等人研究中的小鼠是健康长寿的,但这种降低了体温的小鼠可能会产生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低温有选择优势,进化早就促使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这么做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得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少吃或吃低热量食物与低温增加寿命的现象。少吃和低温固然可以长寿,但是否会有其他的健康问题还难说,而且一般人也做不到。
另一方面,个体之间温度并非相同。有的人温度可能低于37摄氏度,这是否也是他们长寿的原因?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另外的研究来证实。

除遗传外,人类寿命的长短,会被人的其他行为方式改变吗?

6. 寿命是由遗传决定的吗?

寿命在一定程度上和遗传因素有关,但是生活伴侣对寿命的影响比家庭遗传因素更为重要。人类寿命的可遗传性并非是15%-30%之间,而很有可能是低于10%,真正会影响寿命的,反而是生活伴侣。
生活伴侣是和你一起的生活的人,许多人会选择和自己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人,这种价值观要么是一起延长寿命,要么是一起缩短寿命。热爱健身的人会选择和喜欢运动的人在一起,有着不良习惯的人也会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人一起。
因此只要坚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等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可以克服基因上的缺陷的。也就是说,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决定寿命长短的关键因素。

扩展资料
女性长寿的可能性会更高:
2010年,美国有8万名百岁老人,其中85%的人为女性。专家推测包括体内的雌激素和规律的月经会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女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除了雌激素的保护作用,专家认为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导致了女人比男人长寿的现象。  
1、女性更安全:女性多从事文秘、医学、文艺、教育、家务等低风险职业,早死和残疾的风险低于男性。  
2、女性更讲卫生:更喜欢洗澡、洗头、洗脸、洗手、刷牙和重视饮食卫生,减少了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会。  
3、女性爱哭和唠叨:哭泣不但能够舒缓心理压力,而且泪液可以及时排除体内的毒素。经常唠叨等于随时进行心理宣泄,相当于经常性的自我心理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寿命是由遗传决定的吗?哪些习惯可以延长寿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长寿能遗传?这十类人有望活到100岁

7. 人的寿命有遗传因素吗

寿命是有遗传基础的。最有说服力的是对双生子(同卵双生)的调查。有人统计60-75岁死去的双胞胎,男性双胞胎死亡的时间平均相差4年;女性双胞胎死讯相差仅2年。而普通同胞因年老而死亡者平均相差9年之多。有1例有趣报道,同卵双胞胎姐妹,一个嫁与大农场主为妻,生有众多孩子;另一个当裁缝勉强糊口,孑然一身。可是,姐妹俩相继在26天内同死于脑溢血。

当然,寿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人类的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政治生活。寿命是人口质量的主要方面,延年益寿是人们的共同愿望。按照科学家的推算,人的寿命应该在150岁以上,事实上现在人类的平均寿命确实在不断延长。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也正在逐渐跻入世界的长寿队伍之中。

人的寿命有遗传因素吗

8. 人的寿命会受到遗传因素影响吗?

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其中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就是其中之一。



具体来说,能够影响一个人寿命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影响一个人寿命的首要因素。
有一些长寿者,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的条件并不优越,但却依旧能够长寿,而且他们家族的先辈和后辈都很长寿,其中的原因,就是遗传因素在起作用。
2,生活环境。
一般来说,生活环境更优越的人,更容易长寿。
但是,这个“生活环境”并不是指那种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而是指对身心状态有好处的绿色环保的环境。
3,生活条件。
一般来说,生活条件更优越的人更容易长寿。
但是,与生活环境的因素相同,如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不做运动,这样的生活状态就很难长寿了。
4,情绪。
情绪是决定一个人状态的重要因素。
情绪乐观的人,心情更舒畅,于是就更容易长寿。
如果整天愁眉苦脸,心事重重,那就很难长寿了。
5,心态。
心态决定人的状态,进而对人的寿命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心态积极乐观的人,更容易长寿。
心态消极,遇事悲观,这样的人很难长寿。
因此,人的寿命长短,是受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自己才有可能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