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道德经》第二章

2024-05-19 17:24

1. 相对论——《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也。皆知善,斯不善也。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是也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志,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以此弗去。
  
 《道德经》第二章很唯美,讲的是世界万事万物中存在的辩证关系——相对论。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是相对的,所以彼此才有分别。看别人都觉得“非”,看自己便认为“是”,是非就相应而生。自以为可就说可,自以为不可,就说不可。只看到别人的“非”,没有看到自己的“非”,所以总以为自己“是”,别人“非”,这种自己是、别人非的观念是对立的。所以是非之论随生随灭,变化无定。用我的指头去比别人的指头,对我来说别人的指头似乎有什么不对;若用别人的指头来比我的指头,对别人来说我的指头又有些不对了;若用那匹马做标准来比这匹马,那匹马又为“是”,这匹马又为“非”。因为有了人行走,才有了道路,因为有人的称呼,所以才有了名字,而所谓对与不对的观念,还不都是人为的?
  
 要明白天下没有一定的是非,万物没有穷尽,时间没有止期,得失没有一定,始终也无处可寻。所以大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由远接近,不会只偏看一出处的。所以圣人能超脱是非之轮,而明了自然的大道,并且深知“是非”是相应而生,“彼此”是相对却又没有分别的。

相对论——《道德经》第二章

2. 【老子论道】12 《道德经》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处世观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意译】
  
  
 老子告诉大家:处世观。
  
  
 芬芳的五色使人眼花缭乱;
  
  
 嘈杂的五音使人听觉失灵;
  
  
 繁杂的五味使人味觉无味;
  
  
 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
  
  
 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单单乐于感官的享乐。所以要有所做,有所不做,要有所选择。
  
  
 【感悟】
  
  
 老子通过前面的论述,到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他处世的原则和方法,即他的处世观。这一章老子用列举的方法,哪些是不可做的事,哪些是可以做的事,归纳出处世观。
  
  
 1.老子的处世观
  
  
 (1)不可做的事:看那些使人眼花缭乱的缤纷五色;
  
  
 (2)不可做的事:听那些使人听觉失灵的嘈杂五音;
  
  
 (3)不可做的事:尝那些使人味觉失去感觉繁杂的五味;
  
  
 (4)不可做的事:做那些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的纵情猎掠;
  
  
 (5)不可做的事:得那些使人行为不轨的稀有的物品;
  
  
 (6)可以做的事:得那些使人维持生计的必须物品。
  
  
 你做到了,做可做的事,遵循规律的事,不做不可做的事,违背规律的事,你就是圣人(圣君)。
  
  
 2.为人处世要知道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要知道做什么,不做什么,你才能成为圣人(圣君)。
  
  
 3.老子的处世观:不搞极端,不求奢侈,复归于朴素自然。
  
  
 4.老子通过揭露权贵们奢嗜的生活,要抛弃奢嗜的生活,回归朴素的生活,不要只追求物质生活,更要追求精神生活,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就会使人欲望大增,从而走向堕落。
  
  
 5.从小教育孩子: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逐渐形成他的处世观,最终形成老子所说的不搞极端,不求奢侈,复归于朴素自然的处世观。

3. 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木怀山:
  
  
 读出自己的道德经
  
  
 木怀山:
  
 用出自己的道德经
  
  
 木怀山:
  
 书写自己的道德经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木怀山:
  
  
 《道德经》以道开篇,
  
 有无皆为阴阳一体。
  
  
 木怀山:
  
 从生到死,复活再生。
  
 宇宙本体,言文不表。
  
  
 Seven:
  
 [玫瑰][玫瑰][玫瑰]
  
  
 木怀山:
  
 在二元对立的物质社会中生存,纠结矛盾和分裂是难免的。
  
  
 木怀山:
  
 小说《巴黎圣母院》中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出什么是真正的美丑。
  
  
 木怀山: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善恶在一念之间。
  
  
 木怀山:
  
 关键是自己,如何保留一份真情实感,去承担去经历。
  
  
 木怀山:
  
 朴素的本自具足,守住本心,自然不争的道性。
  
  
 木怀山:
  
 大道阴阳相生、互相转化,就可以心没想,事也能成。
  
  
 Seven:
  
  
 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的道德经
  
  
 Seven:
  
 老子的《道德经》智慧来自哪里?
  
  
 Seven:
  
 如果我们普通人认定《道德经》是高纬智慧
  
  
 Seven:
  
 老子的智慧来自大自然
  
  
 Seven:
  
 大自然的智慧来自更高纬的设计
  
  
 Seven:
  
 道德经云,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Seven:
  
 天外有天,顺道而上,我们就在提升自己
  
  
 Seven:
  
 世间所有学来的知识,都不是智慧
  
  
 Seven:
  
 智慧原本都在
  
  
 Seven:
  
 这是本具自足的自性
  
  
 Seven:
  
 如果,放下,消除,贪嗔痴慢疑,过了这个坎儿,之后会是什么
  
  
 Seven:
  
 守静笃
  
  
 Seven:
  
 自然链接高纬智慧,一切问题都自然有答案
  
  
 石家庄新生活化妆品诚招加盟(陈):
  
 静能生慧
  
  
 Seven:
  
 所以,很多人都有经验,知道和做到之间距离,有多远
  
  
 格式化:
  
 空生静,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从容生活,有何不可至,不可求
  
  
 Seven:
  
 多远的距离就是我们修行的路程
  
  
 Seven:
  
 蚂蚁迷途,它们活在一纬的世界,看到的就是平面的视角
  
  
 Seven:
  
 我们人类,看到蚂蚁的问题是不是觉得特别容易解决,只是因为我们在三维空间
  
  
 Seven:
  
 仰视和俯视,只是角度和高度不同
  
  
 同样问题的难易,显而易见
  
  
 Seven:
  
 道可道,非常道,难以名状
  
  
 从易经角度也有解读
  
  
 Seven:
  
 无极生两仪(阴阳)
  
  
 Seven:
  
 三才四象五行六爻七星八卦九宫十方
  
  
 Seven:
  
 一切大道的规律都已经被设计好规则
  
  
 Seven:
  
 所以才有“天在做,人在看”的说法
  
  
 Seven:
  
 智慧还有更高,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不可企及
  
  
 Seven:
  
 其大无外
  
  
 Seven:
  
 其小无内
  
  
 Seven:
  
 回归我们本身
  
  
 Seven:
  
 不用自卑,因为宇宙全息
  
  
 Seven:
  
 都是“一”,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体思维
  
  
 Seven:
  
 三千面相,都是一体,如果有不同,那是因为我们都有分别心
  
  
 Seven:
  
 《道德经》也说,天得一,以清
  
  
 Seven:
  
 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Seven:
  
 太阳没有分别心,总是发光发热,滋养万物
  
  
 Seven:
  
 我们的痛苦郁闷,也都来自分别心,
  
  
 Seven:
  
 如何修?入道法门很多,也都是分别心
  
  
 Seven:
  
 如果修的一颗,如如不动的心
  
  
 Seven:
  
 这是一种境界
  
  
 Seven:
  
 我们应该有我们活着的目标
  
  
 Seven:
  
 禅定,入静,守静笃
  
  
 Seven:
  
 做学的一切知识也都是实现目标的渡船和工具
  
  
 Seven:
  
 一切不为我所有,但,一切皆可为我所用
  
  
 Seven:
  
 立鸡蛋,是工具
  
  
 Seven:
  
 学习《道德经》也是工具
  
  
 Seven:
  
 所以,我个人的觉知是,《道德经》不是来学习,而是来链接的。
  
  
 Seven:
  
 静下来,频率对上,智慧自然显化
  
  
 Seven:
  
 而《道德经》,为何没有人,时空,事,物,般的讲故事
  
  
 Seven:
  
 全然揭示大道自然运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Seven:
  
 它不是迷信,集合,社会,自然,哲学的综合智慧
  
  
 Seven:
  
 道家也是在《道德经》的基础上而创立
  
  
 Seven:
  
 谓之帝王之学,值得大家好好感悟
  
  
 Seven:
  
 所以,我们每个人不管如何解读,都没有对错。
  
 放下这颗分别心,关注自己的意识认知,就会不断提升能量
  
  
 Seven:
  
 用出来,才是学道,学到!
  
  
 Seven:
  
 所以我们都是幸运之人
  
  
 Seven:
  
 这个场,是我们大家的,共振,链接,交流,就会热这个场,悟道更精进
  
  
 Seven:
  
 学到是自己的,不共振只是各自不同的选择而已
  
  
 云淡风轻~张书云:
  
 今天的都是干货[抱拳][强][强][强]
  
  
 Seven:
  
 大家多多分享,有了“没有对错”的认知,彼此交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Seven:
  
 因为,分享,就有了链接,链接是同频,同频了才能能量双向共振,吸收,转换,使用,提升,改变
  
  
 想想看,我们活着。
  
 除了改变,除了成长,还有别的啥好做的。
  
  
 
                                          
 Seven:
  
  
 的确,能行动,链接,流动的都会助生能量
  
  
 Seven:
  
 我们一天天的花几分钟持续的读《老子》,在群里共振,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一体,都在提升,用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在事上去修
  
  
 Seven:
  
 去修自己那颗“如如不动”的平常心
  
  
 Seven:
  
 还会急吗?
  
  
 Seven:
  
 还会受外物影响吗?
  
  
 Seven:
  
 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当下意识能量的各自选择
  
  
 Seven: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Seven:
  
 整明白这个通道,就在这个大家共同的场能引领下,一起持续读,感悟下去,收获,也是自然天成。

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4. 《道德经》第二章 相对性

【一】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二】模型
  
 第一章的模型描述的是无有的循环。当有产生之后,内部就又分了各种相对的东西。所以第二章的模型对应的就是其中阴阳相对的特性,比如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等,这些都是相对的概念。所以当我在察觉这个“有”的时候,就要能够从阴阳相对的角度来同时看待。在第一章的察觉是要从无有的整体来看待这个无有循环的过程。而在有的发展过程中,自己也是要从阴阳转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变化过程,阴阳的相对性无时无刻不在其中作用着。所以就是要从统一的角度来系统的察觉这种相对性才能够不致片面。
  
 【三】应用
  
 在具体的应用中,比如自己要能够看到生死是统一的,成长与衰老也是统一的,福祸也是统一的等等。这种阴阳相对的统一性无处不在。比如当下自己的这种没有开心的感觉和开心也是相对的,所以当我在清理当下的状态的时候我想自己能够恢复到喜悦的状态。还有我觉得当下的自己各方面都不够精进,但这也是相对的,当下的状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空性的,存在着变化的可能性。所以就是充满信心的来看待之后自己可能的变化。
  
 而圣人正是看到了这种相对性,所以以无为之事、不言之教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无为也就是不掺杂杂念思虑的行为方式,内心自然会指引人有着最合适的行为,然后也不用通过言语来教别人,而是把自己的行为展现出来。这样无为、不言也就是超越了这种相对性,可以说是绝对的为人处事的方式。也因此他们有创生事物的能力却不占有,因为有的东西也会失去。他们有作为的能力却不依仗,因为也可能会失去。他们可以去促成事物的生长,却不去主宰,因为生长的对象也终究会灭亡。他们会有所功劳却不居功,因为看到这个功其实是内在的根本力量的作用。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能够始终与大道同在。

5. 《道德经》•道

       在《道德经》里,道包括天道和人道两个部分。
  
        天道讲什么呢?以天为形象,讲万物的本源、宇宙的规律、人生的信仰。人道讲什么呢?《道德经》是用形象来让大家悟道的。那老子给我们一个什么形象,让我们理解人道部分的内容呢?
  
  
         各位,我们走在道上,什么事最重要?大家按照这个形象去理解,甚至都可能有自己的新的领悟。因为形象是大于思想的,可以通过这一个形象,大家领悟出不同的内容。可是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内容,以下几个方面是共同的、主要的。
  
  
        第一个,你走道首先掌握的是什么?方向和目标,没有方向那就叫作迷路,没有目标那就叫作流浪。所以走在道上,第一个问题是方向和目标。
  
  
         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古往今来走道都属于交通,交通得有规则,大家得守这个规则。不守规则,那不就乱成一锅粥了吗?在规则的基础上,我们去讲什么呢?去讲人生的境界。
  
         所以走在道上第二个问题,就是规则、境界。顺序不能动,你不能把境界排在规则前面。你如果说“我境界高,我违背了交通规则你不要惩罚我”,不可以,在规则面前大家一律平等。
  
  
         第三个是什么呢?只要是道就有边界,道外边往往就是深沟、深渊,到这儿不能再往前闯了,再往前闯就面临大的问题、大的危险了。
  
         最近这一段时间,德国哲学家尼采的那句话很流行,叫“你凝视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凝视着你”,遇到边界你再往前闯,就出这样大的问题,大的危险了。
  
  
          第四个,就是速度问题。速度快好还是慢好呢?都不好,适中最好。
  
           大家看二十四章开头这八个字,我觉得这个对咱们中国人有很好的警钟长鸣的作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企就是踮起脚尖,谁踮起脚尖能站得长久啊?把脚板放下来,脚踏实地,不要老跨着跑,你跨着跑,肯定最后上气不接下气,稳定才能致远。
  
         所以速度的问题告诉我们,脚踏实地,稳定致远,路虽远,行者常至,多好。
  
  
         当然,大家还可以从这个走道里边,领悟出自己最关心的内容。我再说一遍,形象大于思想,大家都可以有自己对这个问题的领悟。

《道德经》•道

6. 《老子论道》23《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得微道&陈少毅
  
 
                                          
 
                                          
 
  
  
 第二十三章、道的遵循法则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意译】
  
 这一章给大家简单讲讲有关自然规律的遵循法则。
  
 狂风不过刮一个早上,暴雨不过下一个整天,狂风暴雨是谁造成的呢?是天地。天地都不能长久地遵循它的规律,还经常违背规律而发生狂暴,何况于人(君王)呢?所以,遵循道的规律的人才是得道的人。(老子告诉我们遵循道的规律是一件很难的事,人经常会违背道的规律,但是要经常修正。使人生大多时候要遵循道的规律,遵循自然的规律。)
  
 得道的人等同于有道,得德的人等同于有德,失德的人等同于失德;大家都是得道的人,当然得到道会感到很高兴;大家都是得德的人,当然得到德会感到很高兴;大家都是失德的人,当然失去德很高兴。(失去德的人)就是信用不足的人,这样的人多了天下还有什么信用可言,天下就会大乱。
  
 (老子通过论证最后的出,为什么当时社会上都是不讲信用的人。)
  
 (道的遵循法则是天、地、人所有的道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包括人在内,不能违背。这里老子为后面“道法自然”打好了基础。)
  
 【感悟】
  
 本章老子通过天地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人也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君王更要遵循。
  
 1、天、地、人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
  
 2、人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有德。就是积德。
  
 3、有道才能有德,有德之人,才会有信用。
  
 4、遵循道的规律、遵循自然的规律是一件很难的事。人经常会违背道的规律,但是要经常修正。使人生大多时候要遵从道的规律,遵循自然的规律。
  
 5、遵循道的规律、遵循自然的规律是一件很难的事。人经常会违背道的规律,但是要经常修正。使人生大多时候要遵从道的规律,遵循自然的规律。
  
 6、从小教育孩子有遵守公德,遵守法规,遵守纪律,比如小的时候就让他养成讲卫生,不乱扔东西,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纪律等等良好的习惯。

7.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心得体悟:
  
 《道德经》第2章主要是讲人因心灵品质的不同,有了格局和境界的高低,这是有层次的。
  
 主要体现在思维层次不同,看待事物的视角不同,造就了语言、行为和结果的千差万别。
  
 二元对立的思维,有了你,有了我;三元思维,有了我们;四元思维,从过去和未来看现在。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活法,不同的人生。
  
 心念念念……
  
 当然这一切的核心是由心灵品质的层次决定的。
  
 发善心,种善因,得善果;
  
 发恶心,种恶因,得恶果。
  
 世界是一面镜子,每个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关系中看见的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影。
  
 心灵品质越高,内心越充满美好,他眼中的世界越美好,他现实生活也将一片美好。相反,心灵品质越低,内心就会被自私、邪恶等负面情绪和想法填满,他的眼中的世界越不好,即使一切再美好也如生活在地狱一般。
  
 提升心灵品质,开发心灵宝藏,建设好心灵家园,人生幸福圆满。

《道德经》第二章

8. 《老子论道》20《道德经》第二十章

陈少毅   分享
  
 
                                          
 
                                          
 
  
  
 第二十章、治国的措施和标准二
  
  
 【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sì)母。
  
 【意译】
  
 紧接上一章,老子讲论证了治国的三个措施,这一章老子论述了治国的第四个措施。
  
 治国的第四个措施
  
 杜绝过去崇尚玩弄技巧、计谋学识的人,而崇尚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这样人民才能做到放弃忧患的心。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些措施呢?)
  
 应诺服从的与呵斥抗拮的,相比较能有多大差别?
  
 美丽的与丑恶的,相比较又能相差多少?
  
 圣人(圣君)所畏避的,百姓就不能不畏避,百姓就是嘴上答应了,可是心里也是不会服从中央统治的,这样做不是很荒唐吗?
  
 (以下老子通过一个祭祀的场景给大家描绘被愚弄的百姓,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来说明自己的四个治国措施,对这两章做了总结。)
  
 众百姓,就像是帝王祭祀时的祭品(猪、牛、马),只有到每年春天祭祀大典时才能登上祭台。
  
 (众百姓还在高台享受的时候)唯独我在众人流中感觉不到多大心里的快乐,就像一个婴儿时的孩子,颓丧失意的找不到归宿。
  
 众百姓都好像很快乐、很高兴,而唯独我为他们感觉到担忧和遗憾。
  
 我这颗愚人的心啊!总感觉(众百姓)愚昧无知的样子。
  
 众百姓好像自己感觉他们生活在光明之中,只有我感觉他们生活在黑暗的之中;众百姓好像自己感觉他们生活的很明白、很清楚,只有我感觉他们生活的愚昧、浑噩。
  
 众百姓就像大海一样波纹纡缓摇动的样子,就像风一样在天上漂泊起伏的样子,永无止境。
  
 众百姓都好像自己有所作为,而只有我感觉他们像个愚昧顽钝不灵活的鄙师。
  
 我之所以有独立于众百姓的这种感觉,是因为我把众百姓贵遵为生我养我的母亲。(体现了老子崇高的爱民情怀)。
  
 (这两章老子总结出了四个治国的措施和标准,但是最后概括出治国的标准: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是最高标准)。
  
 【感悟】
  
 老子通过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两章的论述,总结出四个治国措施和标准。
  
 1、老子给君王总结出四个治国措施和标准:
  
 四个治国措施:
  
 (1)、杜绝过去崇尚的圣人,而崇尚品质高尚的人;
  
 抛弃过去崇尚巧智(奸诈狡猾的慧智)的人,而崇尚那些勤劳智慧的人;
  
 这样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
  
 (2)、杜绝过去崇尚仁者的人,而崇尚上德的人;
  
 放弃过去崇尚义者的人,而崇尚有慈爱之心的人;
  
 这样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
  
 (3)、杜绝过去崇尚技巧的人,而崇尚勤劳致富的人;
  
 放弃过去崇尚只知道追求利益的人,而崇尚知道感恩回报的人;
  
 这样社会上将不会有抢夺盗窃的贼人。
  
 (4)、杜绝过去崇尚玩弄技巧计谋学识的人,而崇尚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
  
 这样人民才能做到放弃忧患的心。
  
 四个治国标准:
  
 恢复自然华丽,还原原始质朴;私心是否减少,欲望是否降低。
  
 2、老子给君王总结出最高标准:以民为本,为民服务。
  
 3、好的君王是把百姓当做自己的母亲,而不是当做祭祀的猪狗,用完了就扔了。
  
 4、体现了老子“以民为本”的为民思想。
  
 5、告诫君王不要把百姓当做祭祀的猪狗,用完了就扔了。
  
 6、体现了老子为民担忧的心情:百姓被愚弄,自己还很高兴,当时的百姓是多么的愚昧。体现了老子的爱民情怀。
  
 7、形成了老子“人性本善”的思想
  
 老子根据“相对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它的思想模型,分析善与恶这一对的两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从出生开始,人都是善的,没有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开始产生了欲望,为了满足欲望开始了争斗,由于争斗逐渐形成了恶。从小到大,这一对的辩证关系,根据老子的思想模型,选择小是上策,根据老子两对的思想模型,选择小善是上策,因此老子得出了“性本善”的思想。《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和老子的思想相同,这可能是老子的思想渊源。
  
 8、通过这几章的讲解大家会发现,读《道德经》一定要注意,老子那个年代的写作方法是形象思维方式,就是只把要讲的各种元素罗列进去,而没有总结和结论。和我们现在的逻辑思维方式不同,当时的人可以看懂我们现代逻辑思维的人就很难读懂。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比如老子要告诉我们什么是水果,老子那时的方法是:苹果、葡萄、芒果、哈密瓜。如果老子要告诉我们什么是蔬菜,老子那时的方法是:黄瓜、芹菜、南瓜、西红柿。我们现在的逻辑思维的人就不知到老子在说啥,但实际上老子讲的清清楚楚。这就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别。形象思维是给大家一幅图画,比如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读完马致远的这首,你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一幅一幅的画面,一幅一幅的动画。这就是我们古代的思维方式。
  
 9、对孩子的教育,要时刻注意培养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慈爱的心,这样你的孩子才能走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