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财政政策

2024-05-15 00:34

1.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等。其种类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具体而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这将会直接增加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而推动股价的上涨。——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这将会直接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刺激企业增加投资,提高产出水平,改善经营业绩;同时还可以增加居民收入,使其投资和消费能力增强,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此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也趋于上涨。——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国债发行规模缩减,使市场供给量减少,将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增加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往往使财政支出扩大,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供给增加,从而改善企业经营业绩,推动股价上扬。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社会的总需求,将刺激经济发展,而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则在于调控经济过热,对上市公司及其股价的影响与扩张性财政政策所产生的效果相反。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财政政策

2. 分析宏观经济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3. 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所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关于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所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以下是我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表现形式分析的论文范文,欢迎前来阅读查看。
         如今,我国经济虽然快速发展,但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考验和问题,这其中既包括特大地震!旱涝灾害等自然灾害,也包括国际金融危机等经济灾害"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对众多不利因素,但在宏观调控和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艰难地挺了过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们不难发现,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因此,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政策必须尽快做出选择,并进行调整.
         一、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体现
         要了解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表现,有必要对财政政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所谓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所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为提高就业的整体水平,减轻不利因素带来的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通过对财政政策的定义可知,我们要深入理解其内涵必须对其基本构成有所了解"构成财政的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收入和支出,其中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两种收入方式,支出则主要包括转移支出和政府的购买两种支出方式"其中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是其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国家采取稳定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支出与政府购买不同,不同之处在于转移支出主要是政府施行社会贫困救济,福利的一种支出方式.
         二、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表现形式
         通常财政政策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紧缩性财政政策,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当经济出现过热现状,通货膨胀呈现上升趋势时,则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伴随着政府减少支出,或是增加税收的措施"而当经济出现萧条,失业明显增加的趋势出现时,为了社会稳定,国家则会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政府的行为不同,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中,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会采取增加财政支出或减少税收等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措施"总之,无论是在紧缩性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在其中进行的宏观调控最终是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尽最大可能减少经济波动,并减少对国家经济的损失.
         三、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采取财政政策对宏观调控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使得经济结构在短期内做出有利调整,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货币政策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拉动经济的增长"因此,财政政策的积极实施对刺激社会需求带来积极影响,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所以说,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表现效果
         首先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包括就业情况,物价情况,经济增长以及收支平衡四个方面"首先,我国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依然不是很乐观"自08年5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逐月回落的趋势,政府在防止大面积的通货膨胀方面做出的很大努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虽然如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依旧在高位运行着,仍不能掉以轻心"其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部门出口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导致市场格局发生转变,企业利润下降,因此这种经济回落状态必须引起重视"第三,我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很不乐观"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中小型企业相继关门,生存压力增大,因此造成就业难的现象"最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收支格局必然出现多级分化的现象"造成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回落"综上我国经济形势下,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财政政策取得的效果有所不同"就拿我国经济萧条时期和经济过热时期来比较,财政政策所表现的效果是不同的"对经济形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会保持和促进经济总需求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可以有效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对保持社会的安定带来积极影响.
         五、就财政政策对宏观调控的建议和措施
         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宏观经济的理论策略,为保持经济能稳定快速的发展,因此对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最有效途径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而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
         首先,增加劳动人员的工资,提高工资收入,只要人们手中有钱不仅能缓解当前物价上涨压力,还能促进人们的消费,进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其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措施,增加对低收入人群和地区的财政帮助,有利于社会的整体稳定.
         第三,增加对基础建设等的投资,包括对铁路等的投入要增大,这是拉动内需最为有效的途径.
         第四,对农业来说,加大补贴,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最为广泛的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有利于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
         最后,调高个体税收起点,尽可能降低利息税,施行大规模的减税措施.
         通过以上的所有措施,我国经济会在最短时间实现健康稳定地增长.
         六、结束语
         综上可以看出,财政政策对我国宏观调控还是很有帮助的,认清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政府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尽可能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尽量减少波动带来的损失,使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作用         一. 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分析
         (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但财政的这种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更大。在中国,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财政政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往往因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使其效果打折扣。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特定的体制原因,中国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是几乎没有“挤出效应”的。
         (二)“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相关部门看来,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既能防止通货膨胀又能防止通货紧缩的政策,即适中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主要原因倒不是我们名义上采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实际操作时违其原意,即货币供应量仍加速增长(积极货币政策的最重要表现),相反,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的并不是很快,相比之前20%以上(甚至30%左右)的年增幅,这些年M2的增幅一直稳定在15%以下,是名副其实的“稳健”;但近些年来我国的M2/GDP越来越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迅速增加,粗略估计当前为2左右,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而且,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八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五次。
         二.理论界关于我国经济财政政策的走势分析:
         (一)尽快淡出的观点
         即逐年增大的财政风险给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令人担忧,积极财政政策应尽快淡出。
         (二)步步淡出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是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反周期财政措施,要求控制债务规模、压缩赤字的宗旨不能放弃。积极财政政策不能长期坚持,淡出是必然趋势,但需要一定的条件。
         (三)型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要适时适当地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方式和重点,根据国家财政状况的许可程度,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对市场的补充作用,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四) 持续的观点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陈东琪最近牵头完成的《我国财政赤字政策的走向选择》报告提出了新的观点。报告认为中国财政收支的黄金规则是:赤字只能为公共投资、社会保障基金和重点公共服务领域融资,这几项赤字合计最高不应超过当年GDP的5.5%,建设国债最高不超过GDP的4%。按照这样的财政赤字规模和国债规模建议,我国发行国债还有很大的空间。
         三.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一)影响宏观管理平衡
         1998年第四季度,我国开始实施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至2003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0亿元,主要用语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弥补了政府投资资金来源不足,建设了一大批多年想建设而没有能力建设的大型水利,交通骨干网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为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同时国债占GDP的比率增长势头迅猛,1980年还仅为1%,1990年为4.8%,1995年为5.6%到1998年已上升到8.2%,根据中央国债登记与结算公司数据,截至2003年12月,国债余额为17490亿,加上央行2003年金融运转报告中的政府外债余额482.57亿美元,这一数字已经是2003年GDP的18.4%,这一数字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由于长期的国债投资,必然带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促使投资的增速不仅超过GDP的增速,而且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超过消费的比重,这就使国民收入中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不协调,从而影响宏观管理的平衡。我国历年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积累占国民收入中30%的比例是合适的。它既不会带来通货膨胀,也不会带来通货滞胀。但目前积累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将近40%,影响了积累与消费比例的协调。所以长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带来宏观管理上的难题。
         (二)影响消费需求相对不足
         由于积累投资占GDP的比重过高,消费需求的增长就受到影响,就会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带来不利。例如,2001年上半年消费增长率,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不足40%。与此同时,还应看到,消费率的下降,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导致了农民和城市居民弱势群体的出现,从而拉大了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差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以基尼系数为衡量标准,已经达到了0.4的警戒线。这就直接影响有效需求的扩大,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三)增加中央财政负担
         由于连续多年发行国债,国债余额已从1998年占GDP的比重只有10%,上升到2002年的18.3%,快要达到国际公认的20%警戒线。不仅如此,我国的国债偿还不像有些国家债务由中央和地方分级负担,而是多集中在中央,债务由中央财政负担。所以推行持续的财政政策,极不利于中央财政的收支平衡。
         (四)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财政制度的改革
         由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基本上偏重于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使长期未解决好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化,更影响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另一方面,由于国债的投入基本上是政府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是国有资本,这就削弱了民间资本的投入,从而使得拥有民间储蓄达7万多亿元的资本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掘民有资本
         的发展空间,使投资主体多元化。
         (五)积极财政政策会导致“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特别是当假设就业较为充分的情况下,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对产品及劳务的需求增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就随物价上涨或减少,可用于投资的货币量即减少,而货币的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引起利率上升,结果导致私人投资水平下降,随着投资减少人们的消费也减少,可以看到增加政府支出的同时也挤占了私人的投资和消费。假设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则增加政府支出会完全地挤占私人的投资和消费支出,这对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六)积极的财政政策通常是扩张性政策,是“赤字政策”,其结果会导致财政赤字上升和国家债务增加
         为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多支出点,资金从哪儿来?我们可以从未来的收入中透支出点,这就要发国债,但是发行国债要还本付息,一年年未还清的债务累积成债务净存量,债务净存量所要支付的利息又构成政府预算支出中很大一部分,为偿还国债政府会增加税收或用本国产品偿还外债利息,这必然会导致下一代人负担增加,特别是在充分就业时期,增加公债不能使资本形成,反而引起投资下降,也对公民造成负担。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干预经济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有很多过度依赖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教训。赤字政策是一项短期政策,但他不能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国债投资手段还会增强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作用,效率也差,而且容易产生腐败,而且国债的偿还能力总是有限的。
         四.纠正上述不利因素的对策探讨
         (一)提高认识
         在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自1998年以来已快五年,尽管成绩显著,但带来的问题不少,应当引起重视,一定要看到我国连续数年发行的国债,占GDP总额比重已逼近国际警戒线;还债的任务主要是靠中央财政。这就要求我国的财政政策,从积极的财政政策框架中跳出来,变成适度的稳健的财政政策。所谓适度,就是要通过综合性的财政决策实现既不增加中央财政负担又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消费需求的目标。只有这样去认识和处理问题,才不会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长期实施的政策。
         (二)要充实提高
         根据我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今后在继续实施这一政策时:一是在国债投资的方向上要充实提高,既要在适度扩大发行国债筹集资金用于拉动投资需求、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要使投资最大可能提高城乡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使消费占GDP的比重得到提高,以扩大消费需求,抑制通货滞胀。二是在发挥财政政策功能上,进行结构性调整。有人认为减税是调整财政政策功能的一个方向,应当抓住时机进行。我们认为:当前按照我国的国情,不适宜采取全面减税的措施。这是因为我国税制以间接税为主,而间接税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再加上我国的税收水平并不很高,只达到国际中等水平,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结构还极不合理、投资机制不完善、通货紧缩仍然存在的形势下,如果全面减税,不仅会加速企业盲目投资,带来经济结构更加失衡,而且一旦在价格竞争的市场上商品出现更多的积压,将会带来更为严重的通货滞胀,但这并不等于说税制不应该进行适当调整。我们认为,一旦时机成熟,就应当尽快改革和完善增殖税、企业所得税。
         (三)要配套实施
         为了拉动经济持续增长,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应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还必须实行配套的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防范金融风险,保证宏观经济运行有足够有效的资金,因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国内外实践也已经证明:无论是抑制通货滞胀还是制止通货膨胀,实行配套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十分必要的。
         五.结论与建议

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4. 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

 1、宏观经济背景: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受当时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的局限,国家相关部门往往采取“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经济由过热一下子陷入过冷。这种热与冷的转换,好像是快速行驶中的急刹车,经济过热是消除了,但又面临着如何启动经济的问题。热与冷的骤然交替,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决策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做到既要为经济过热降温,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过热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2、相关措施: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1、宏观经济背景:宏观经济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相当大的比重来之于外贸出口,进而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民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把宏观政策的定位转为扩大内需方面。 国内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变化,经济存在振荡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险。上次调整的力度过大,虽然通货膨胀得到治理,实现了“软着陆”,但宏观调控的惯性下滑,加之外部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度降低。为此国家不得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从1998年起,为缓解通货紧缩,保证经济增长,中国实行近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拉动内需;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于防范金融风险,并与财政政策相配合。这样的政策组合在通货紧缩,经济景气度较低的情况下,保证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具体措施: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为目的的“双松”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发行国债;大规模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投资力度;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工资,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扩大转移支付;实施财政赤字政策。 1、宏观经济背景:2004年年初,承接上一年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同时信贷规模增长偏快,消费价格指数高位运行,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大。其主要表现为:央行每月发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在2004年的头四个月比同比上涨了6.3%、7%、8.3%和9.3%;油、电、煤、运全面紧张和基础原材料价格也大幅上涨。狂飙的价格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也反映了上游行业的热度。这主要是由投资膨胀造成的。这年开始的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开始了新一轮“政绩工程”的基建投资热潮。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带来严重后果。由此可见,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以鼓励投资为主要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通货紧缩的态势也在逐渐淡去,宏观财政政策也应相应进行调整。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财政政策转型的决定,宏观调控由“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过渡到“双稳健”模式。2005年近一年的实践表明,财政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均为稳中偏紧,总体上配合较为协调。2、具体措施:从财政政策来看,2005年财政预算赤字由3198亿元减少到30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由2004年的2.5%减少到2005年的2%;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额由1100亿元减少到800亿元,减少了300亿元。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也反映了财政政策的稳健取向。2005年1~6月,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6392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4.6%,高于经济增长率5个百分点。此外,财政支出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2005年1~6月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教育支出分别实现了同比22.6%、21.4%和17%的快速增长;全国实施粮食直补的29个省份安排粮食直补资金预计也会实现13.8%左右的大幅增长。财政政策在总量上向中性回归的过程中着力调整了支出结构。货币政策总体上也属于稳中偏紧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提高存贷款利率等灵活多样的货币政策手段来适当控制银行信贷投放的规模和速度。同时,与产业政策结合,控制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贷款来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经济增长发生温和反弹。虽然全球需求水平仍将保持疲软,我们依然认为经过2012年第四季度的经济触底,2013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将恢复到8.6%,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8.1%。由于大量新项目上马,基础设施投资将获得新的动力。同时,受益于住房销售的回暖,房地产投资正趋于平稳。此外,消费支出仍保持活力。以上多方面因素的结合将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反弹。通货膨胀保持温和。相比2009年的V型复苏,这次的经济增长反弹会更加温和,经济仍将继续在潜在经济增长水平之下运行,并抑制通货膨胀回升空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将保持宽松。基于未来温和的通货膨胀预期和2012年经济触底反弹的判断,我们预期2013年央行将保持利率水平不变(之前预测利率水平下调25个基点)。预期在2013年央行将主要通过逆回购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我们预测下调的幅度为合计100个基点)等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M2的增速在14%左右。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出需要继续扩大,同比增速可能超过16%。2013年将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要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强农田水利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自主创新对结构调整的带动 ,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生态建设。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发展海洋经济。要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外贸结构,完善稳定出口政策,积极增加进口,抓住机遇推动企业走出去,支持内陆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重要商品市场供需平衡,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规范市场价格和收费秩序。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和农村改革,抓好科技、教育、文化、行政审批等领域改革。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强化社会服务和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5.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的作用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政府依靠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参与也为稳定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的作用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的作用         利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学原理
         1.西方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启示
         西方经济学家尝试了多种方法治理通胀问题。凯恩斯学派在治理通胀过程中采取降低有效需求的理论,认为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投资和消费,降低需求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控制通胀压力。新古典学派认为要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配合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证经济平稳发展。
         西方国家在治理通胀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上世纪经济波动时期普遍采用压缩总需求的方法来治理通胀,一方面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效果。其中运行效果较好的是美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灵活的“松紧”搭配的政策取得较为有效的成果,特别是在滞涨时期,美国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控制政府支出、消减赤字等,重视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抑制通胀。
         2.我国采用财政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我国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来应对通胀压力,对缓解国内通胀压力导致的经济下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为维持经济的平稳发展,适当合理的运用财政政策对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1)财政政策的运用有利于在短期内调整我国经济结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对国内商品的需求状态来调节经济发展效果。对于国内出现的较高通胀压力,政府可以采用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的结构性调整,在短期内有效的改变商品市场供应,淘汰一部分落后产业,积极推动前沿产业的发展,对加快经济合理化调整和持续稳定长期发展具有较高的影响作用。
         (2)综合运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和适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既可以抵御通胀压力,又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有利于政府实现在新形势下的双赢目标。一方面紧缩货币政策可以有效降低国内需求水平,另一方面扩张财政政策可以适度的提高国内居民的社会需求,当两方面的力量相平衡的时候既可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又可以达到抑制通胀的目标。
         (3)财政政策可以对货币政策实行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进行弥补。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出现资金流通困难,更加促进经济的萧条,损害经济运行的动力。然而如果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例如对企业进行税收上的优惠和补贴,则可以有效的对其产生的不利方面进行弥补,帮助企业降低损失。
         更多利用财政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的理论分析         (一)西方国家治理通胀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西方经济学对通货膨胀的治理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凯恩斯经济理论认为,在治理通货膨胀时,要采用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控制过热的投资和消费需求,降低经济增长率,减轻通胀压力。新剑桥学派则反对用紧缩政策、压低就业的办法来治理通胀,主张更多地注重财政手段治理通货膨胀。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抑制通货膨胀需要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进行适当的松紧搭配运用,配合实施收入政策和劳动政策。现代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减少通货增长率就是医治通货膨胀的唯一办法,政府采取“单一规则”控制货币供给量,就能有效地防止通货膨胀。供给学派认为,要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增加供给,运用减税、减少对企业活动的限制等刺激生产力的方法同时解决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
         西方国家反通胀的实践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西方国家占有明显统治地位的上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基本都采用压缩总需求的方法来治理通货膨胀,其中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利率、控制信贷、控制货币供应量和流通速度等,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削减财政赤字和增加税收等。上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在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并存的“滞涨”局面中逐步放弃了单纯依靠抑制需求治理通胀的政策,开始采用主动遏制通货膨胀的手段,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也不再是一味从紧,两者的组合也更加灵活。80年代美国政府就以供给学派的理论为指导,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与宽松的财政政策“松紧”搭配的政策,一方面减少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实施减税措施,当经济走出滞涨后再实施削减财政赤字的政策。这一系列措施帮助美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基本摆脱滞涨。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则高度重视物价的稳定,变治理通胀为积极预防通胀,治理通胀同样采用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上控制公共支出、削减赤字,重视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供给抑制通胀。
         西方国家治理通胀的实践经验主要有:一是治理通胀要重视采用更加主动的政策措施,既要尽力减轻通胀的负面影响,也要积极从源头化解通胀压力、遏制通胀蔓延,在一些情况下,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是实现这些调控目标的重要工具;二是在保持各种政策协调配合打出“组合拳”的同时,也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地加大某些调控政策的实施力度;三是政策的制定也要注意着眼长远,着眼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而不应仅仅是应急之策,注意在治理通胀同时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在治理通胀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之间寻找平衡点。
         (二)我国利用财政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国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应对通胀压力。从紧的货币政策是世界各国治理通胀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缓解当前通胀压力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结合当前通胀压力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分析,从紧货币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难以有效解决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更是难以在短期内有针对性地调整供给结构;二是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较长[3],在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传导阻滞,政策效果难以在短期内有效显现;三是抑制输入型通胀压力效果不明显,通胀压力在全球不断蔓延的今天,一国的货币紧缩政策难以完全抵御输入型通货膨胀;四是过度紧缩可能削弱实体经济的活力,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失业率攀升,经济下滑;五是在经过多次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之后,这些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和余地已显狭小。相比之下,财政政策在应对当前通胀压力中则应具有一定的优势:
         第一,财政政策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的外部时滞短、指向性强,在强势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中效果更加明显。在治理供给不足引发的通胀压力时,财政政策可以在短期内直接、有效地改善短缺商品的市场供给,抑制过快的结构性物价上涨,同时也可为其他调控政策充分发挥作用,争取更多的时间。
         第二,财政政策可以在抵御通胀压力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实现“压通胀”和“抓增长”之间的平衡。受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影响,今年我国净出口的增速可能会大幅下滑。在外需受到抑制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扩大内需弥补外需求不旺对经济增长的拖累。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稳定并刺激社会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
         第三,财政政策可以有效弥补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从紧的货币政策可能对中小企业融资造成更大困难,“误伤”经济实体,损害经济运行效率。实施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政策,最大限度消除从紧货币政策产生的负面影响,帮助因实施从紧货币政策而受到影响的企业渡过难关。
         近年来,中国财政收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再次达到30%以上,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具有相当强的实力和较大的政策回旋余地应对可能会持续时间较长的通胀压力。因此,短期内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依然有待观察的情况下,更多利用财政政策应对通胀压力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的作用

6.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宏观调控主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并为市场机制有效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50多年里,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走过了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中国总体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靠计划手段来实现综合平衡,大多是采取行政性措施。与此相适应,中国财政运行特征主要表现为依附指令性计划的管理模式,尽管财政政策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政策工具的使用及其功能作用的发挥都受到了当时计划体制的束缚。在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初的10余年里,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方向转变的过渡阶段,总体上实行的是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即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政府在对经济的管理中开始有意识地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中国财政也开始注重利用各种政策工具调控经济,逐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特别是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后,中国政府在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吸收国内外财政理论的研究成果,逐步实现了财政调控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方式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方式转变,中国财政政策调控体系日臻成熟,调控效果也越来越好。
         稳定完善宏观调控         “2016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已提高到60.5%”“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规模”“严肃查处地方违法违规举债或担保行为”……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全国人大会对2015年中央决算报告决议和审议意见的报告。
         报告显示,2016年,国务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适度扩大总需求,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防范财政潜在风险。
         财政政策积极有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
         报告显示,一年来,以减税、增支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发力,其中简政放权、正税清费,为企业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自今年5月1日起,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
         ——全面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同时严格落实收费基金目录清单制度,开展涉企收费清理规范专项检查,强化举报查处、问责机制,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
         ——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对大部分资源品目实行从价计征,并按照清费立税原则,全面清理涉及矿产资源的收费基金,取缔地方违规设立的各种矿产资源类收费基金项目。
         与此同时,着力改革农业投入体制机制;创新对企业的支持方式;完善教育投入机制,促进教育公平;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技创新;研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力度,创新机制,支持扶贫攻坚。
         以扶贫为例,2016年,中央预算安排661亿元资金投入扶贫领域,较上年增长43%。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规模的同时,政府还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开展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并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力度。
         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央地权责划分稳步开展
         2016年8月,国办印发《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作为实施指导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该指导意见明确了改革的总体要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原则、改革任务、保障措施、改革时间表路线图等。
         改革关键看落实。就在2016年,财政部已会同有关部门稳步推进国防、国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2017到2018年,争取在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到2020年,基本完成主要领域改革,适时制修订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研究起草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推动形成保障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
         与此同时,政府致力于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并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年初到位率。报告显示,2016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已提高到60.5%,专项转移支付数量已由2013年的220个大幅压减至2016年的94个,压减率达57%。
         此外,县级财力保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从2016年起,将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的分配由奖补并重调整为以补为主,2016年中央预算安排2045亿元,比上年增加267亿元,增长15%。
         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防范债务金融风险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一直是国内外舆论关注热点。“开前门”构建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堵后门”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发行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国务院始终致力于打造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全链条”。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各地累计发行置换债券44131亿元,占全年发行规模上限55000亿元的81%。目前来看,置换债券发行平稳有序,大大缓解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降低了利息支出。
         除积极稳妥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外,国务院还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量,切实做好“三个不能突破”;严肃查处地方违法违规举债或担保行为;科学安排债券发行节奏,规范开展债券发行工作。
         以严查地方违法违规行为例,财政部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多措并举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包括组织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核查地方人大或政府违规提供担保承诺情况,启动对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或担保等情况的专项核查工作等。

7.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又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者主要是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来刺激需求和消费,扩大就业,增加投资,从而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   至于货币政策嘛,就是通过央行来调整利率,准备金率,贴现率。来促进GDP的平稳发展。嗯,大概就这样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8. 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关系?

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考虑国外市场的话还有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汇率和外贸政策等)
而财政主要是指政府的一系列行为,如购买商品和劳务、进行转移支付、征税等等。你可以顾名思义,就是和经济有关的政府行为,政府的收入主要是税收,支出是购买商品劳务和转移支付。
而在现在,财政更多的是直接与政府的收入支出相联系,比如,管这些钱的就是财政部等等。
在经济学史上的传统观点认为,财政收支平衡才是最好的状态,因此政府应该尽量保持平衡,比如,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应该是一个预算周期内平衡(一般是一年),而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平衡。
凯恩斯提出了功能财政的思想,他认为财政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应该为宏观调控的目标服务,而不必拘泥与对于收支平衡的追求,如果经济衰退,就应该大力扩大支出,即使赤字也在所不惜,而在繁荣时期,就应该有所盈余。总而言之,凯恩斯认为,财政要服务于宏观调控的目标,需要它赤字就赤字,需要它盈余就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