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经济形势为何?

2024-05-06 03:18

1. 现在的经济形势为何?


现在的经济形势为何?

2. 现在经济形势怎样的呢?

当今世界基本上还是一超多极共存发展的现状!在当今世界,形势是不容客观的,而且我们应该是建立在经济的体系下来发展!现在全局的局势都很模糊,不是很清晰。像美国的经济,直接影响着全球!次贷危机,华尔街神话的破灭等等一连串的事件,导致我们全球的经济都面临危险!这个是很难预测,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效应是多少!无法估量!美国的霸权主义,世界范围内的乌烟瘴气,战争,带给我们困惑,不能理解!我们中国,虽然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但已经结束了,一切又回到平静!我们现在又出现毒奶粉事件!我们中国怎么了!其实像中国,俄罗斯,美国,欧洲这些都是最有实力的!我觉得像日本,英国这些亲美的国家,他是不能独当一面的!美国,没有再一个美国的资本主义国家了!虽然现在美国还是独霸,但这个局面会在未来十年有所改变的,毕竟世界不是他的,是属于全世界!我们的世界怎么那么多晦气在漂浮!世界的形势该何去何从。很难说!各国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什么我们不能联合起来,完善我们的世界!非要打打杀杀!各国的边界,美国怎么那么多闲功夫管那么多国家的事情!美国还想像5、60年代那样,任他指挥,不能的啦!现在局势很紧张,真的很紧张。我希望美国能处理好“世界警察”的形象。不要去做无为的工作,俄罗斯,他是不会轻易放过美国的!我希望各国都要看清现在的紧张局面,不要把世界的局面越搞越糟!大家都希望生活在和平美满的年代!希望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大家要和平的站在一起处理问题,不要不顾后果,一直向前冲!

3. 为什么说现在的经济形势不是很好呢?


为什么说现在的经济形势不是很好呢?

4. 如何看待今后的经济形势呢?

总的来看,上半年国内以及国际经济受疫情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各国采取不同程度的封锁措施,发达经济体和新型市场经济体一同进入经济收缩期,陷入衰退。IMF对2020年全球经济预期由早前预估下降3.0%,进一步下调到下降5%左右,预计全球经济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大概要到2022年前后。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是大萧条以来的首次。1,关于国际经济形势。总体上,5月份全球经济没有明显起色,复苏前景甚至恶化。到6月份,持续衰退预期比5月份预估更严重,从IMF不断下调全球经济预期就可得到基本的判断。

IMF在6月24日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中分析,对于新冠肺炎感染率下降的经济体,上半年经济活动在封锁期受到严重冲击,供给潜力遭到严重破坏,生存下来的企业加强必要的工作场所安全和卫生措施,大大降低了生产率。对于仍在努力控制感染率的经济体,封锁状态持续时间更长,对经济活动造成更大影响。IMF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上半年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比预期更为严重,预计复苏将比之前预测的更为缓慢。世界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不确定的复苏。

2,关于国内经济运行情况。由于疫情期间实施不同程度的社交隔离措施减缓了经济活动,对供给端、需求端、金融端造成了全面挑战。企业和居民现金流的突然中断、对未来不明朗的预期以及国际供应链的不畅,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同时受到冲击,经济仍处在下行状态。从趋势上看大体延续一季度态势,即同比下降,环比向好,相对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经济正处在恢复中,各项下行指标在收窄,有的指标由负转正,呈现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业态危中见机,逆势增长,加快孕育和发展。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运行指标来看,1-5月份,工业增加值(-2.8%,)降幅较1-4月份收窄2.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降幅收窄2.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6.3%)降幅收窄4.0个百分点。从5月当月数据看,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连续2个月实现增长,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0%,今年首次由负转正。最新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0%荣枯线以上,并比上月提升。

从新动能新业态来看,数字经济、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加快发展。1-5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比1-4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比1-4月份加快2.6个百分点。5月份,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集成电路圆片、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均在70%以上。

尽管上面一些指标出现积极变化,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月还有不少指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主要指标累计数据仍在下降通道。疫情冲击损失尚未弥合,经济还未回到正常水平。有些积极变化,只是相对于糟糕时,糟糕的不那么严重了,实际上还没走出糟糕的处境。有些逆势增长的指标,虽然代表了一种趋势和前途,但还处在量的积累阶段,目前尚不足以弥补经济的缺口、扭转经济下行的方向。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积极的因素,增强信心,保持定力,一方面始终要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主动作为。

5.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今年上半年是7.4%,从中可以清楚看到经济增速在由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
这其中有近几年人口结构变化、工资成本上升、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规律性原因。有全球经济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常态慢增长,以及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减弱,外部需求增长速度出现趋势性下滑,但经济还是保持不错的。
第一: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应对外部冲击、巍然屹立的关键。
第二:有工业主导型经济逐步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结构性原因。这些趋势性变化,是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使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判断依据。
第三:经济增长速度的因素,有利于我们全面、科学、理性地认识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从中把握规律,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一些人所担心的就业问题却并未出现。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6.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周期,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显现。中国房地产行业总量大、产业链条长、涉及范围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过去5年,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22%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5个百分点左右。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中国住房的需求峰值约为1200-1300万套,并在2013年基本达到,自2014年房地产市场进入量价齐跌的调整期。不可否认,未来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将继续减小。

  2、产能过剩的局面尚未改变。制造业过剩产能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截至10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已经连续32个月下降,已经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连续31个月负增长的记录,并将继续下跌一段时间。与亚洲金融危机时不同,当时是包括居民消费价格在内的价格全面下降,本次主要是工业品价格下跌,表明中国的产能过剩并不是需求不足引发的,更多地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的结果。大量资源固化于产能过剩行业,抑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

  3、地方性债务负担增加。经过几年的大量举债,地方政府进入偿债高峰。与此同时,在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放缓的情况下,要稳定经济增长就只有增加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要求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公司继续向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融资,一方面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和财政风险,一方面由于相当部分新增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影响了其他行业的资金供给。

  4、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产能过剩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缺乏利率弹性的部门的巨大资金需求拉高了资金成本;房地产市场回调和部分理财产品违约风险上升,导致金融机构和企业流动性偏好提高;银行理财产品、电子金融等金融产品及影子银行等市场化融资渠道分流了部分资金。金融资本“避实就虚”,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水平降低不能有效传导到资本市场,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民营投资意愿与中小企业生产活动。

  5、财政金融风险加大。与房地产调整、产能过剩、政府性债务相关的金融产品违约风险开始暴露,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增大,实体经济的问题开始向财政金融领域传导。融资难融资贵也导致部分地区非法融资的现象抬头,个别地区还十分严重。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传导,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导致财政金融风险上升。

  6、企业进入去库存阶段。2013年底美国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各国对世界经济普遍持乐观态度。今年3月份中国推出的“微刺激”政策也增强了企业的信心。但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国内经济仍处于下行阶段,因而制造企业将面临去库存的较大压力,这将会对2014年四季度和2015年上半年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资料来源: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1206/112045259.shtml

7.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存在哪些问题

展望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提振社会各界信心,宏观调控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
  一、宏观经济运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世界经济延续缓慢增长态势
  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情况有望好于2013年,增长格局逐步由新兴经济体主导转变为发达经济体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总产出
2013年增长2.9%,2014年增长 
3.6%,提高0.7个百分点。一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延续复苏态势。美国实施产业结构升级、出口倍增计划、页岩气革命、绿色发展等众多刺激经济增
长、改善经济结构的战略措施,宏观经济逐步走出低谷,房地产市场明显好转、私人消费增长回升,社会消费与投资信心增强,2014年经济增长有望延续复苏势
头,总体形势好于2013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所缓解,德国经济增长强劲带动整个欧元区向好,国际资本回流欧洲市场,出口竞争力回升,2014年欧元区
经济有望实现微弱增长。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刺激下,仍将保持温和增长态势。二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动能疲弱。当前金砖四国经济增长出现分化,资源型国家增长
迟缓,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结构性矛盾突出。2014年在增长放缓、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三者叠加下,部分新兴国家金融乃至实体经济可能出现危机,成为世界经济
中的不稳定因素。三是影响全球经济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新的增长动力尚不明朗,美国等国家货币政策存在退出可能,世界贸易投
资格局变化方向不确定,全球债务风险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区域动荡给世界经济带来不稳定性。国际环境整体有利于中国经济稳步运行,但新兴经济体减速将对外需
造成一定冲击。
  (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综述
  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要素禀赋情况发生变化,经济领域呈现出若干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央经济会议针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长期与短期特征、问题,提出中长期改革方向与2014年宏观调控思路。政策取向将显著影响今年宏观经济走势与结构调整取向。
  “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是2014年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表示将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立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的主体地位;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同价同
权;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等。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将深刻影响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中央工作会议全面贯彻了新时期改革的精神,一是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力量,减少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干预,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
贯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中,没有将“宏观调控”放置首位,显示出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决心。二是更加注重政策的连续
性与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推进利率与汇率机制改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定力将进一步增强,只要经济处于合理运行区间,政府将主要通过改革的思路来完善宏观调控。三是更加注重释放
有效需求,强调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改善消费环境,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鼓励民间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
平,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四是更加注重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六大任务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保证
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都体现了转方式、调结构的理念,并提出了重点领域具体推进措施。五是更加注重化解和防范经济领域的问题与风险,针对产能过剩、财政金融风
险等问题,工作会议提出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通过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制度建设解决债务风险等措施。
  二、2014年基本经济走势
  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分析和2014年中国经济政策导向,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从经济增长速度看,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会加大经济下行的压力,而释放改革红利、基础设施投资和库
存回补因素将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国家信息中心开发的经济景气系统显示,至2013年11月,包括广义货币、财政支出、固定资产计划投资额、汽车产量、
粗钢产量、产成品库存、美国先行指数在内中国综合先行指数已连续22个月处于平稳态势,先行指数一般领先工业等指标约6个月,表明经济2014年上半年仍
会延续2013年下半年走势,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7.5%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9.5%,继续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
  内需结构有所改善。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略低于2013年。投资内部结构呈现一定变化,制造业产能过剩降低工业企业投资意愿;开工面
积连续两年增速较慢和部分地区销量迟滞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长;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和领域扩大有利于服务业投资提速。政策导向继续支持基建投资稳步增长,
一方面国家允许平台公司发行部分债券对“高利短期债务”进行置换,加大债务重组力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延长还款期限,确
保不出现“半拉子”工程;另一方面,政府鼓励资金投向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城镇化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这将有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平稳增长。预
计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左右。消费需求基本稳定,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有所放缓,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而信息消费、社区
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会显示较大潜力,严格公务消费对抑制餐饮等消费的滞后影响基本消失,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左右。
  外需拉动作用增强。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增强,欧元区经济出现改善迹象,日本经济在强力政策刺激下步入复苏轨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压力减小,
中国对发达国家出口将有所好转。由于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贸易保护主义依然严重,大国货币政策和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变化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出口难有大的改
变,国内需求减弱使进口增速难以加快,2014年进出口将增长9%左右,预计贸易顺差略有扩大,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所增强。
  物价温和回升。从工业消费品价格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平稳运行,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大。中国工业产能较大,供大于求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工业品价
格基本稳定。从服务价格看,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低端劳动者工资上涨,推动部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价格上升。从食品价格看,今年粮食再次增产,粮价稳定,但肉
类、蔬菜价格面临一定上涨压力。从资源产品价格看,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2014年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势在必行,调整资源产品价格将推高物价。此外,
上年翘尾因素影响为1.4个百分点,高于2013年0.3个百分点。预计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左右,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0.5%左右,房价
同比小幅上涨。
  就业形势较为平稳。中国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发展加快,相对较低的经济增速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目前每1个
百分点GDP增长吸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约160万人,比2005年前后约80万人和2010年前后约100万人的水平提高幅度较大。预计2014年新增就
业人数可超过1000万人,登记失业率在4.1%左右,总体就业压力不大,但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和过剩行业企业职工下岗等结构性失业问题。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存在哪些问题

8.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今年上半年是7.4%,从中可以清楚看到经济增速在由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
这其中有近几年人口结构变化、工资成本上升、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规律性原因。有全球经济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常态慢增长,以及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减弱,外部需求增长速度出现趋势性下滑,但经济还是保持不错的。
第一: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应对外部冲击、巍然屹立的关键。
第二:有工业主导型经济逐步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结构性原因。这些趋势性变化,是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使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判断依据。
第三:经济增长速度的因素,有利于我们全面、科学、理性地认识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从中把握规律,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一些人所担心的就业问题却并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