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大师饶宗颐简介

2024-05-16 02:05

1. 关于国学大师饶宗颐简介

      饶宗颐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他是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他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小传 
         1917年,饶宗颐生于广东潮安。父亲饶锷在家乡建有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少年饶宗颐常躲进天啸楼里自学,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超强的自学能力。
         在饶宗颐的回忆中:“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我小时候十分孤独,母亲在我两岁时因病去世,父亲一直生活在沉闷之中,但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有五个基础来自家学,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1935年,18岁的饶宗颐经温丹铭举荐,进入广东通志馆中,专职艺文纂修。这段编纂地方志的经历,为他百科全书式的学问体系打下深深的基础。
         饶宗颐是第一位讲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也是第一个系统研究殷代贞卜人物。
         1962年,饶宗颐获得了被誉为“西方汉学的诺贝尔奖”的“儒莲汉学奖”。自此,饶宗颐、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并称为“甲骨五堂”。
          饶宗颐 
         饶宗颐的研究领域,囊括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等十三个门类,他出版著作六十余部,著述3000万言,仅《20世纪饶宗颐学术文集》浩浩十二卷,就达1000多万字。
         2017年6月27日,百岁高龄的饶宗颐前往法国巴黎,参加“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展”开幕仪式,并与两位老学生:90岁的法国汉学泰斗汪德迈、91岁的德国汉学泰斗侯思孟会面。他所追求的正是将中国文化传播海外。
          饶宗颐的人生哲学 
         饶宗颐曾诗云:“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这是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我是弹古琴的。有一次,我和学生在海上弹琴,作了两句诗。‘万古不磨’,就是中国人讲的‘不朽’,中国人讲‘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这个‘自在’,是佛教的话。我写心经简介,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自在’,就是像观世音一样。‘中流’,在水的中央,说明有定力,有智慧,有忍耐,有六个波罗蜜,就是要保持一种自在的心,是一种境界。”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前矗立四个大字“慈悲喜舍”,也蕴含着他对人间的一片悲悯之心。
          饶宗颐的人才观 
         在饶宗颐先生百岁之时,曾对如何培养通人、怎样看待“东学西渐”等问题谈过自己的看法。
         在饶宗颐心中,有一个“新经学”的概念。“经”是经典的意思,“新”主要“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新整理和研究新出土的材料;二是重新界定传统的经的范围,不应只限于十三经;三是可扩大经的范围至一些长篇而重要的铜器铭文、部分《逸周书》等,可以补充《尚书》,包括记言类的《国语》也可以入经,思想性的出土文献可选一些入经,道家的书如《老子》《庄子》等,一些子书更自当列入新经书体系之内,甚至释家的书如《坛经》等亦可列入。
         他认为,“新经学” 有助于建立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重新树立中国人传统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使之成为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常道,以达到天人互益的境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已不是科学或物质的问题了,近年我们这方面突飞猛进,物质生活甚至已有过犹不及的态势,有些人开始价值观混乱或扭曲了。
         饶宗颐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传统学问本就重视“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要求学者做通人,并非做专家。这个“通”“究”之道要付出极大心力和极多现实上的自我牺性。
         "我的心得是,首先不要自我设限,保持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可先从一个小范围内的方面做起,如我年轻时先做方志学和地方史,以家乡潮州为研究对象。从考古一直到文学、戏曲、陶瓷等都做,特别注重不同领域间的关联性问题,这样慢慢就越做越通了。我也是这样教学生的,但愿意这样跟着我长期做的人极少。"
         "现在要培养通人很难!中外学界制度上都重视专家,这是受理工科的影响。所以人文素质越发低下了,因为我们用了理工科的应用主义方法去培养文科的人才,结果是貌似专精而实际狭小,这还已是好的了,我还知道有不少粗疏而虚空的“专家”呢!学者可以先成专家,再追慕会通,终成通人,大概这样一个过程是可以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饶宗颐在为人修学中也有自己的“三境界”:
         “漫芳菲独赏,觅欢何极”为第一重境界,在孤独里思考和感悟,上下求索。
         “看夕阳西斜,林隙照人更绿”为第二重境界,人其实越想暴露光彩,就越是没有光彩。

关于国学大师饶宗颐简介

2. 国学大师饶宗颐简介资料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生于广东潮州市潮安县。字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州人。饶先生的12世祖仕宝公开始到潮州城卖客家豆腐,之后慢慢地发展起来。到了饶先生这一代,已是饶氏19世。 幼耽文艺,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领南学报。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学,并先后从事研究于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职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饶教授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文、敦煌学、古文字、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音乐、词学等,均有专著,出版书40种,学术论文过三百篇。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饶宗颐家中“天啸楼”藏书达十余万卷,为当时粤东最富盛名的藏书楼。

3. 国学大师南怀瑾简介

      南怀瑾,浙江乐清人,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关于国学大师南怀瑾简介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国学大师南怀瑾简介         南怀瑾,一九一八年出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人。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
         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抗日战争中,投笔从戎,跃马西南,筹边屯垦。返蜀后,执教於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旋即潜心佛典,遁迹峨嵋大坪寺,阅藏三年。后讲学於云南大学、四川大学等校。
         赴台湾后,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研究所等教授。数年前旅美,晚年寓居香港。在港、台及居美时期,曾创办东西方文化精华协会总会、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维吉尼亚州东西方文化学院、加拿大多伦多中国文化书院、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并关心家乡建设,1990年泰顺、文成水灾,捐资救患,并在温州成立南氏医药科技基金会、农业科技基金会等。
         又将乐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为老幼文康中心,且为厦门南普陀寺修建禅堂,倡建金温铁路,作出巨大贡献,众所皆知。生平致力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出版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大学微言》《老子他说》及佛、道两家三十多种著作,又经英、法、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韩国、罗马尼亚等八种语言翻译流通。其门生博士,自出巨资,用其名义在国内创立光华奖学基金会,资助三十多所著名大学,嘉惠研究师生等举。要之:其人一生行迹奇特,常情莫测,有禅学大师、国学大师种种称誉,今人犹不尽识其详者。近年为重续中华断层文化心愿,致力提倡幼少儿童智力开发,推动读经及中、英、算并重之工作。又因国内学者之促,为黄河断流、南北调水事,倡立“参天水利资源工程研考会”,作科研工作之先声,不辞劳瘁,不避讥嫌云云。
         国学大师南怀瑾生平经历         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柳市;
         国立艺术院第二期毕业;
         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
         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
         1943年春,虚云老和尚赴重庆弘法,南怀瑾得见虚云老和尚。
         1945年,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参访。期间在峨眉山中锋大坪闭关三年。(为了修学)
         离藏后赴昆明,讲学于云南大学,后又讲学于四川大学。
         1949年春前往台湾,相继受聘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国立政治大学讲学。
         1971年创办《人文世界》杂志。
         1976年到1979年闭关于闹市三年。
         1985年旅居美国,成立弗吉尼亚“东西学院”。
         1988年到香港居住。
         1993年应妙湛长老之邀到厦门南普陀寺主持“南禅七日——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研究”。
         1994年捐资500万重扩建位于乐清市翁垟故宅,于1995年2月投用,作为当地老幼文康活动中心。
         2000年由南先生任理事长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儿童中华文化导读”活动向祖国大陆及华人世界全面推广。
         2006年在江苏吴江的太湖之滨,创建太湖大学堂。
         国学大师南怀瑾习禅品茶         蔡俊,一个为南怀瑾先生制茶的青年。用蔡俊的话讲,(南怀瑾)眼睛一睁就喝茶。
         南老师只喝岩茶,他觉得岩茶不像铁观音那么浮,内敛但是有香气。他喝的岩茶出在三坑两涧,第一坑是牛栏坑,第二个是慧苑坑,第三个坑是大坑口,也称九龙坑。三条坑是纵向的,两涧是横向的,两涧一条是流香涧,还有一条为悟源涧。最好的岩茶就出在这里。
         最好的正山小种出产地为麻粟,产量很少,每年蔡俊都要到麻粟收购一些原料,然后再回来制作。对茶的认知度每个人都不同,所以蔡俊也不会哗众取宠。做茶要物尽其用,物质本质的美好不能因小而失大。他的理念如此,应用也用心良苦,把做好的茶供养给南老师。
         南老师非常受用蔡俊的茶,家乡的味道或者是童年的味道,引起老人家无尽的回忆。从早到晚,南老师都喝茶。他的作息时间与我们常人不一样,我们的晚餐像他的午餐,他一天只吃一顿饭。

国学大师南怀瑾简介

4. 国学大师南怀瑾是怎样认为国学的?

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国学智慧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它是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浓缩于 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他生平一生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民众的文化水平,国.学.大.师.李.冠.论也认为国学当中的知识有太多指导现实的人生哲理和经世哲学,若能细细品味,必能进退有据,挥洒有度,创造出和谐生活与成功人生。

5. 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生平如何?

2月6日凌晨,一代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先生辞世,驾鹤西去,享年101岁。2017年,他刚刚过完百岁生日。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并且精通梵文。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

饶宗颐先生一生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在这些领域,最让人难忘的是,他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诸于世,是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说敦煌,道敦煌,敦煌之名被世人所知,饶宗颐先生功不可没。
他的研究几乎涵盖国学的所有领域,根据他自己的归纳,其著述可分为:敦煌学、甲骨学、诗词、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很难把他归到哪一家,他曾幽默地说,“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游子”。
饶宗颐先生早年以治地方史志为主,中年后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献,壮年由中国史扩大到印度、西亚以至人类文明史的研究,晚年则致力于中国精神史的探求。
在敦煌学领域,饶宗颐先生是国际公认的当代敦煌学大师,他曾五次莅临莫高窟,十分关心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和敦煌文物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2000年,饶宗颐先生与觉光大师等人发起“香港敦煌佛迹防护功德林”募款活动,拿出自己的书画作品参加义卖,为敦煌莫高窟窟顶治沙防护林募集善款847300万元。
2010年11月18日晚,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之友在香港筹办《聚焦敦煌―敦煌筹款晚会》,饶宗颐教授捐赠10张书画作品供现场拍卖,整个晚会共筹得善款1316.2万元,其中捐赠602万元用于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科研楼建设,饶先生亲自题字冠名为“饶宗颐楼”。

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生平如何?

6. 有谁知道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近况?感谢!

  顶礼南公上师!愿他老人家久住在世,度化众生。
  2010年1月22日来函《禅七法会申请书》收悉。已禀告 南师。南师嘱秘书室代笔答覆如下:

  一、来信他们读给我听了。大家都说向我求法,我也没有认为自己开悟得道了,也没有认为自己在弘扬佛法,也没有所谓的山门,也不收弟子,几十年都是如此。所有我所知道的,在书上,都讲完了。你们自己读书发生这种见解,是你们自己上当受骗。

  二、所谓“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你们有何问题自己去研究经典,为何一定要找个人崇拜依赖呢?我九十多岁了,已经很累了,没有精神应酬那麼多人啊。

  三、太湖大学堂不是宗教团体,不提倡宗教。是为了研究教育文化而开办,也没有常规招生。有缘的好朋友,合条件的,一起做研究而已。偶然有缘来旁听的,出去说是参与了什麽什麽班,都是他们自己叫的。我来这里也是挂单的。

  四、你们是小说故事看多了,什麽断臂求法,程门立雪,还有不见面就跳河的,还有要跳楼的,想长跪不起的,这不是威胁吗?哪里是求法,於做人做事合理吗?不是说学佛吗?心理上都在强迫人家,变成威胁,都在自欺欺人。我是九十多岁的人了,你们非要威胁人家拜师,这也是求道吗?你们都是知识分子,怎麼做这种事?

  五、我从来不想做什麼大师,不想收徒弟,也没有组织,更没有什麽所谓“南门”。我一辈子反对门派、宗派,那是江湖帮会的习惯。

  六、你们以为拜了老师就会得道?就会成佛?当面授受就有密法?就得道了吗?真是莫名其妙!口口声声求法渡众生,自己的事都搞不清楚。先从平凡做人做事开始磨练吧,做一份正当职业,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不要怨天尤人,要反求诸己,磨练心智,转变习气,才有功德基础。否则就成了不务正业,活在幻想的虚无缥缈中罢了。修行重点首在转变心理习气,修习定力是辅助。人贵自立,早日自立,便早日自觉。功德够了,自己会开发智慧。

  七、你们找我学佛修道,我九十多岁了,还没找到一个真仙真佛,你们找我有什麽用?不要迷信了。我那些书只是做学问而已,你们不要上当受骗,那些书中,《论语别裁》是中心。

  你们要学禅,扬州高旻寺、西安卧龙寺、福建大雪峰都在打禅七,很多寺庙也都在修禅堂,你们怎麼不去那里呢?我并没有弘扬禅。所谓曾经有个禅修班,是偶然机缘,某大学登记的校友读书会组织的,经该大学领导认可,对每个人有严格资格考察的,转来一起做了几天研究而已。结束之后又怎样呢?还不是要回去老老实实平凡地做人做事、磨练心智、转变习气吗?路当然是要自己走的。求人不如求己!真相信因果,就要从自己起心动念处检点,才是智者所为,也是修行核心。眼睛向外看,怨天尤人,崇拜偶像,依赖他人,玩弄境界,都是自欺欺人!

  诸位珍重! 专此   即颂

  平安

  秘书室 敬上

  己丑腊月 西元2010年1月24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