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翁楚画心的小说书名

2024-05-16 02:59

1. 主人翁楚画心的小说书名

书名:《盛世新婚:萌妻惹人爱》

作者:戚子衿

类别:都市言情小说

简介:一场算计,她成为最重要的一颗棋子,不仅被未婚夫退婚,更被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惹不起,她躲得起,却不想这腹黑狡诈的“执棋人”,却跟牛皮糖似的,黏上了就撕不下来。

5年后,看着那被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的美丽女人,小娃娃戳戳自家老爸的腿,“她就是那个抛妻弃子的女卫士?” 

男人淡淡瞥了眼幸灾乐祸的儿子,“她只弃子,没有抛夫!”

没有领证,不算抛夫!

被毫不留情的打击,小盆友很生气,“早晚让她跟你领证,然后抛夫!”

男人很欣慰,完全的不信任,“革命尚未成功,小同志仍需努力!”

小盆友挥舞着小拳头,昂着头迈着小短腿朝着女卫士奔去,为了革命——他拼了!

主人翁楚画心的小说书名

2. 马军,李琦,海龙小说名字叫什么

是《致青春》

作者:皖南牛二

目录

2、王璇不是那种人
  3、嫂子的严厉
  4、翻看手机被发现
  5、王璇居然是!
  6、苏妹儿

3. 最后一章是变成和珅 然后他妻子又追来的小说叫什么名字

您问历史人物还是小说人物啊?

历史人物,不确定,因为有儿子,所以肯定有老婆。
证据:“《新唐书》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善马槊。隋末,所在盗起,知节聚众数百保乡里。后事李密,而密料士八千隶四骠骑,分左右以自卫,号“内军”,常曰:“此可当百万。”知节领骠骑之一,恩遇隆特。王世充与密战,知节以内骑营北邙,单雄信以外骑营偃师。世充袭雄信,密遣知节及裴行俨助之。行俨中流矢坠马,知节驰救之,杀数人,军辟易,乃抱行俨重骑驰。追兵以槊撞之,知节折其槊,斩追者,乃免。后密败,为世充所获。恶其为人,与秦叔宝来奔,授秦王府左三统军。从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搴旗先登者不一,以功封宿国公。七年,隐太子谮之,出为康州刺史,白秦王曰:“大王去左右手矣,身欲久全,得乎?知节有死,不敢去!”事平,拜太子右卫率。寻迁右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贞观中,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显庆二年,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讨贺鲁。师次怛笃城,胡人数千出降,知节屠其城去,贺鲁因远遁。军还,坐免。未几,起为岐州刺史,致仕。卒,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子处亮,尚清河公主。”

小说人物,3个,正室裴氏,裴元庆的姐姐;两个侧室。

最后一章是变成和珅 然后他妻子又追来的小说叫什么名字

4. 白钦的小说中的白钦

海上髡囚号宝光,解将左道恣猖狂。从来邪法难归正,到底浮基易灭亡。吴用良谋真妙算,花荣神箭世无双。兴亡多少英雄事,看到清溪实感伤。话说宋江因要救取解珍、解宝的尸,到于乌龙岭下,正中了石宝计策。四下里伏兵齐起。前有石宝军马,后有邓元觉截住回路。石宝厉声高叫:“宋江不下马受降,更待何时!”关胜大怒,拍马轮刀战石宝。两将交锋未定,后面喊声又起。脑背后却是四个水军总管,一齐登岸,会同王绩、晁中,从岭上杀将下来。花荣急出当住后队,便和王绩交战。斗无数合,花荣便走。王绩、晁中乘势赶来。被花荣手起,急放连珠二箭,射中二将,翻身落马。众军纳声喊,不敢向前,退后便走。四个水军总管见一连射死王绩、晁中,不敢向前。因此花荣抵敌得住。刺斜里又撞出两阵军来。一队是指挥白钦,一队是指挥景德。这里宋江阵中,二将齐出。吕方便迎住白钦交战,郭盛便与景德相持。四下里分头厮杀,敌对死战。宋江正慌促间,只听得南军后面喊杀连天,众军奔走。原来却是李逵引两个牌手项充、李衮,一千步军,从石宝马军后面杀来。邓元觉引军却待来救应时,背后撞过鲁智深、武松,两口戒刀,横剁直砍,浑铁禅杖,一冲一截,两个引一千步军,直杀入来。随后又是秦明、李应、朱仝、燕顺、马麟、樊瑞、王矮虎、一丈青,各带马军、步军,舍死撞杀入来。四面宋兵,杀散石宝、邓元觉军马,救得宋江等回桐庐县去。石宝也自收兵上岭去了。宋江在寨中称谢众将:“若非我兄弟相救,宋江已与解珍、解宝同为泉下之鬼。”吴用道:“为是兄长此去,不合愚意。惟恐有失,便遣众将相接。”宋江称谢不已。且说乌龙上,石宝、邓元觉两个元帅,在寨中商议道:“即目宋江兵马退在桐庐县驻札。倘或被他私越小路,度过岭后,睦州咫尺危矣。不若国师亲往清溪大内,面见天子,奏请添调军马,守护这条岭隘,可保长久。”邓元觉道:“元帅之言极当。小僧便往。”邓元觉随即上马,先来到睦州,见了右丞相祖士远,说:“宋江兵强人猛,势不可当。军马席卷而来,诚恐有失。小僧特来奏请添兵遣将,保守关隘。”祖士远听了,便同邓元觉上马,离了睦州,一同到清溪县帮源洞中。先见了左丞相娄敏中,说过了奏请添调军马。次日早朝,王子方腊升殿。左右二丞相,一同邓元觉朝见拜舞已毕。邓元觉向前起居万岁,便奏道:“臣僧元觉,领着圣旨,与太子同守杭州。不想宋江军马,兵强将勇,席卷而来,势难迎敌。致被袁评事引诱入城,以致失陷杭州。太子贪战,出奔而亡。今来元觉与元帅石宝,退守乌龙岭关隘。近日连斩宋江四将,声势颇振。即目宋江已进兵到桐庐驻札。诚恐早晚贼人私越小路,透过关来,岭难保。请陛下早选良将,添调精锐军马,同保乌龙岭关隘,以图退贼,克复城池。臣僧元觉,特来启请。”方腊道:“各处军兵已都调尽。近日又为歙州昱岭上关隘甚紧,又分去了数万军兵。止有御林军马,寡人要护御大内,如何四散调得开去?”邓元觉又奏道:“陛下不发救兵,臣僧无奈。若是宋兵度岭之后,睦州焉能保守!”左丞相娄敏中出班奏曰:“这乌龙岭关隘,亦是要紧去处。臣知林军兵总有三万,可分一万跟国师去保守关隘。乞我王圣鉴。”方腊不听娄敏中之言,坚执不肯调拨御林军马去救乌龙岭。有诗为证:伪朝事体溃如痈,要请廷兵去折冲。自古江山归圣主,髡囚犹自妄争锋。当日朝罢,众人出内。娄丞相与众官商议,只教祖丞相睦州分一员将,拨五千军与国师,去保乌龙岭。因此邓元觉同祖士远回睦州来,选了五千精锐军马,首将一员夏侯成,同到乌龙岭寨内,与石宝说知此事。石宝道:“既是朝廷不拨御林军马来退宋兵,我等且守住关隘,不可出战。着四个水军总管,牢守滩头江岸边。但有船来,便去杀退,不可进兵。”且不说宝光国师同石宝、白钦、景德、夏侯成五个,守住乌龙岭关隘。却说宋江自折了将佐,只在桐庐县驻札,按兵不动。一住二十余日,不出交战。忽有探马报道:“朝廷又差童枢密赍赏赐,已到杭州。听知分兵两路,童枢密转差大将王禀,分赍赏赐,投昱岭关卢先锋军前去了。童枢密即目便到,亲赍赏赐。”宋江见报,便与吴用众将,都离县二十里迎接。来到县治里,开读圣旨。便将赏赐分给众将。宋江等参拜童枢密,随即设宴管待。童枢密问道:“征进之间,多听得损折将佐。”宋江垂泪禀道“往年跟随赵枢相北征大辽,兵将全胜,端的不曾折了一个将校。自从奉敕来征方腊,未离京师,首先去了公孙胜。驾前又留下了数人。进兵渡得江来,但到一处,必损折数人。近又有八刀个将佐,病倒在杭州,存亡未保。前面乌龙岭厮杀二次,又折了几将。盖因山险水急,难以对阵,急切不能打透关隘。正在忧惶之际,幸得恩相到此。”童枢密道:“今上天子多知先锋建立大功。后闻损折将佐,特差下官,引大将王禀、赵谭,前来助阵。已使王禀赍赏往卢先锋处分表给散众将去了。”随唤赵谭与宋江等相见。俱于桐庐县驻札。饮宴管待已了。次日,童枢密整点军马,欲要去打乌龙岭关隘。吴用谏道:“恩相未可轻动。且差燕顺、马麟去溪僻小径去处,寻觅当村土居百姓,问其向道,别求小路,度得关那边去。两面夹攻,彼此不能相顾,此关唾手可得。”宋江道:“此言极妙。”随即差遣马麟、燕顺引数十个军健,去村落中寻访百姓问路去了。一日,至晚,引将一个老儿,来见宋江。宋江问道:“这老者是甚人?”马麟道:“这老的是本处土居人户,都知这里路径溪山。”宋江道:“老者,你可指引我一条路径,乌龙岭去,我自重重赏你。”老儿告道:“老汉祖居是此间百姓,累被方腊残害,无处逃躲。幸得天兵到此,万民有福,再见太平。老汉指引一条小路,过乌龙岭去,便是东管,取睦州不远。便到北门,却转过西门,便是乌龙岭。”宋江听了大喜。随即叫取银物赏了引路老儿,留在寨中。又着人与酒饭管待。次日,宋江请启童枢密守把桐庐县,宋江自引军马,亲来睦州城下,两面夹攻,可取乌龙岭关隘。童贯便教宋先锋分兵拨将。宋江亲自带领正偏将一十二员,取小路进发。童枢密部领兵马,大路而进。宋江所带那十二员,是花荣、秦明、鲁智深、武松、戴宗、李逵、樊瑞、王英、扈三娘、项充、李衮、凌振。有诗为证:山岭崎岖绕睦州,损兵折将重堪忧。若非故老为乡导,焉得奇功顷刻收。话说当下宋江亲自带领正偏将一十二员,随行马步行兵一万人数,跟着引路老儿便行。马摘銮铃,军士衔枚疾走。至小半岭,已有一夥军兵拦路。宋江便叫李逵、项充、李衮冲杀入去。约有三五百守路贼兵,都被李逵等杀尽。四更前后,已到东管。本处守把将伍应星,听得宋兵已透过东管,思量部下止有三千人马,如何迎敌得。当时一哄都走了,迳回睦州报与祖丞相等官知道。“今被宋江军兵私越小路,已透过乌龙岭这边,尽到东管来了。”祖土远听了,大惊。急聚众将商议。宋江已令炮手凌振,放起连珠炮。乌龙岭上寨中石宝等,听得大惊。急使指挥白钦引军探时,见宋江旗号,遍天遍地,摆满山林。急退回岭上寨中,报与石宝等官。石宝便道:“既然朝廷不发救兵,我等只坚守关隘,不要去救。”邓元觉便道:“元帅差矣!如今若不调兵救应睦州,也自由可。倘或内苑有失,我等亦不能保。你不去时,我自去救应睦州。”石宝苦劝不住。邓元觉点了五千人马,绰了禅杖,带领夏侯成,下岭去了。且说宋江引兵到了东管,且不去打睦州,先来取乌龙岭关隘。却好正撞着邓元觉军马渐近。两军相迎,邓元觉当先出马挑战。花荣看见,便向宋江耳边低低道:“此人则除如此如此可获。”宋江点头道:“是。”就嘱付了秦明。两将都会意了。秦明首先出马,便和邓元觉交战。斗到五六合,秦明回马便走。众军各自东西四散。邓元觉看见秦明输了,倒撇了秦明,迳奔来捉宋江。原来花荣已准备了,护持着宋江。只待邓元觉来得较近,花荣满满地攀着弓,觑得亲切,照面门上飕地一箭,弓开满月,箭发流星,正中邓元觉面门,坠下马去。被众军杀死,一齐卷杀拢来。南兵大败。夏侯成抵敌不住,便奔睦州去了。宋兵直杀到乌龙岭边。岭上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不能上去。宋兵却杀转来,先打睦州。且说祖丞相见首将夏侯成逃来,报说:“宋兵已度过东管,杀了邓国师,即日来打睦州。”祖士远听了,便差人同夏侯成去清溪大内,请娄丞相入朝启奏:“见今宋兵已从小路透过到东管,前来攻打睦州甚急。乞我王早发军兵救应。迟延必至失陷。”方腊听了大惊。急宣殿前太尉郑彪,点与一万五千御林军马,星夜去救睦州。郑彪奏道:“臣领圣旨,乞请天师同行策应,可敌宋江。”方腊准奏,便宣灵应天师包道乙。当时宣诏天师,直至殿下面君。包道乙打了稽首。方腊传旨道:“今被宋江兵马,看看侵犯寡人地面。累次陷了城池兵将。即目宋兵见今俱到睦州。可望天师阐扬道法,护国救民,以保江山社稷。”包天师奏道“主上宽心。贫道不才,凭胸中之学识,仗陛下之洪福,一扫宋江兵马,死无葬身之地。”方腊大喜,赐坐,设宴管待。包道乙饮筵罢,辞帝出朝。包天师便和郑彪、夏侯成商议起军。原来这包道乙祖是金华山中人,幼年出家,学左道之法。向后跟了方腊,谋叛造反,以邪作正。但遇交锋,必使妖法害人。有一口宝剑,号为玄天混元剑,能飞百步取人。协助方腊,行不仁之事。因此尊为灵应天师。那郑彪原是婺州兰溪县都头出身,自幼使得枪棒惯熟。遭际方腊,做到殿帅太尉。酷爱道法,礼拜包道乙为师,学得他许多法术在身。但遇厮杀之处,必有云气相随。因此人呼为郑魔君。这夏侯成亦是婺州山中人,原是猎出身,惯使钢叉。自来随着祖丞相管领睦州。当日三个在殿帅府中商议起军。门吏报道:“有司天太监浦文英来见天师。”问其来故,浦文英说道:“闻知天师与太尉、将军三位,提兵去和宋兵战。文英夜观乾象,南方将星皆是无光,宋江等将星尚有一半明朗者。天师此行虽好,只恐不利。何不回奏主上,商量投拜为上?且解一国之厄。”包天师听了大怒,掣出玄元混天剑,把这浦文英一剑挥为两段。急动文书,申奏朝廷去讫,不在话下。有诗为证:文英占玩极精详,进谏之言亦善良。妖道不知天命在,怒将雄剑斩身亡。当下便遣郑彪为先锋,调前部军马,出城前进。包天师为中军,夏侯成做合后,军马进发,来救睦州。且说宋江兵将攻打睦州,未见次第。忽闻探马报来,清溪救军到了。宋江听,便差王矮虎、一丈青两个出哨迎敌。夫妻二人,带领三千军马,投清溪路上来。正迎着郑彪,首先出马,便与王矮虎交战。两个更不打话,排开阵势,交马便斗。才到八九合,只见郑彪口里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就头盔顶上流出一道黑气来。黑气之中,立着一个金甲天神,手持降魔宝杵,从半空里打将下来。王矮虎看见,吃了一惊,手忙脚乱,失了枪法。被郑魔君一枪戳下马去。一丈青看见戳了他丈夫落马,急舞双刀去救时,郑彪便来交战。略斗一合,郑彪回马便走。一丈青要报丈夫之仇,急赶将来。郑魔君歇住铁枪,舒手去身边锦袋内,摸镀金铜砖,扭回身看着一丈青面门上,只一砖打落下马而死。可怜能战佳人,到此一场春梦!有诗哀挽为证:花朵容颜妙更新,捐躯报国竟亡身。老夫借得春秋笔,女辈忠良传此人。戈戟森严十里周,单枪独马雪夫仇。噫嗟食禄忘君者,展卷闻风岂不羞。那郑魔君招转军马,却赶宋兵。宋兵大败。回见宋江,诉说王矮虎、一丈青,都被郑魔君戳打伤死,带去军兵,折其大半。宋江听得又折了王矮虎、一丈青,心中大怒。急点起军马,引了李逵、项充、李衮,带了五千人马,前去迎敌。早见郑魔君兵马已到。宋江怒气填胸,遽尔当先出马,大喝郑彪道:“逆贼怎敢杀吾二将!”郑彪便提枪出马,要战宋江。李逵见了大怒,拿起两把板斧,便飞奔出去。项充、李衮急舞蛮牌遮护。三个直冲杀人郑彪怀里去。那郑魔君回马便走。三个直赶入南兵阵里去。宋江恐折了李逵,急招起五千人马,一齐掩杀。南兵四散奔走。宋江且叫鸣金收兵。两个牌手,当得李逵回来,只见四下里乌云罩合,黑气漫天,不分南北东西,白昼如夜。宋江军马,前无去路。但见:阴云四合,黑雾漫天。下一阵风雨滂沱,起数声怒雷猛烈。山川震动,高低天崩。溪涧颠狂,左右却如地陷。悲悲鬼哭,衮衮神号。定睛不见半分形,满耳惟闻千树响。宋江军兵当被郑魔君使妖法,黑暗了天地,迷踪失路。众将军兵,难寻路径。创到一个去处,黑漫漫不见一物。本部军兵,自乱起来。宋江仰天叹曰:“莫非吾当死于此地矣!”从已时直至未牌,方才云起气清,黑雾消散。看见一周遭都是金甲大汉,团团围住。宋江兵马,伏地受死。宋江见了,下马受降,只称:“乞赐早死。”伏于地下,耳边只听得风雨之声,却不见人。手下众军将士,都掩面受死,只等刀来砍杀。须臾,风雨过处,宋江却见刀不砍来。有一人来搀宋江,口称:“请起。”宋江抬头仰脸看时,只见面前一个秀才来扶。看那人时,怎生打扮?但见:头裹乌纱软角唐巾,身穿白罗圆领凉衫,腰紧乌犀金鞓束带,足穿四缝乾皂朝靴。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堂堂七尺之躯,楚楚三旬之上。若非上界灵官,定是九天进士。宋江见了失惊,起身叙礼。便问秀士高姓大名。那秀才答道:“小生姓邵名俊,土居于此。今特来报知义士。方十三气数将尽,只在旬日可破。小生多曾与出力。今虽受困,救兵已至。义士知否?”宋江再问道:“先生,方十三气数何时可获?”邵秀才把手一推,宋江忽然惊觉,乃是南柯一梦。醒来看时,面前一周遭大汉,却原来都是松树。宋江大叫军将,起来寻路出去。此时云收雾敛,朗气清。只听得松树外面发喊将来。宋江便领起军兵从里面杀出去时,早望见鲁智深、武松一路杀来,正与郑彪交手。那包天师在马上见武松使两口戒刀,步行直取郑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天混元剑来,从空飞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晕倒了。却得鲁智深一条禅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时,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将断。却夺得他那口混元剑。武松醒来,看见左臂已折,伶仃将断,一发自把戒刀割断了。宋江先叫军校扶送回寨将息。鲁智深却杀人后阵去。正遇着夏侯成交战。两个斗了数合,夏侯成败走。鲁智深一条禅杖,直打入去。南军四散。夏侯成便望山林中奔走。鲁智深不舍,赶入深山里去了。且说郑魔君那厮,又引兵赶将来。宋军阵内李逵、项充、李衮三个见了,便舞起蛮牌、飞刀、标枪、板斧,一齐冲杀入去。那郑魔君迎敌不过,越岭渡溪而走。三个不识路径,要在宋江面前逞能,死命赶过溪去,紧追郑彪。溪西岸边抢出三千军来,截断宋兵。项充急回时,早被岸边两将拦住。便叫李逵、李衮时,已过溪赶郑彪去了。不想前面溪涧又深,李衮先一交跌翻在溪里。被南军乱箭射死。项充急钻下岸来,又被绳索绊翻。却待要挣紥,众军乱上,剁做肉泥。可怜李衮、项充,到此英雄怎使!只有李逵独自一个,赶入深山里去了。溪边军马,随后袭将去。未经半里,背后喊声振起。却是花荣、秦明、樊瑞三将,引军来救。杀散南军,赶入深山,救得李逵回来。只不见了鲁智深。众将回来参见宋江,诉说追赶郑魔君,过溪厮杀,折了项充、李衮,止救了李逵回来。宋江听罢,痛哭不止。整点军兵,折其一停。又不见了鲁智深。武松已折了左臂。宋江正哭之间,探马报道:“军师吴用和关胜、李应、朱仝、燕顺、马麟,提一万军兵,从水路到来。”宋江迎见吴用等,便问来情。吴用答道:“童枢密自有随行军马,并大将王禀、赵谭,都督刘光世又领军马,已到乌龙岭下。只留下吕方、郭盛、裴宣、蒋敬、蔡福、蔡庆、杜兴、郁保四,并水军头领李俊、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等一十三人,其余都跟吴用到此策应。”宋江诉说折了将佐,“武松已成废人,鲁智深又不知去向。不由我不伤感!”吴用劝道:“兄长且宜开怀,即目正是擒捉方腊之时。只以国家大事为重,不可念弟兄之情,忧损贵体。”宋江指着许多松树,说梦中之事,与军师知道。吴用道:“既然有此灵验之梦,莫非此处坊隅庙宇,有灵显之神,故来护佑兄长?”宋江乃言:“军师所见极当。就与足下进山寻访。”吴用当与宋江信步行入山林。未及半箭之地,松树林中早见一所庙宇,金书牌额上写:“乌龙神庙。”宋江、吴用入庙,殿看时,吃了一惊。殿上塑的龙君圣像,正和梦中见者元异。宋江再拜恳谢道:“多蒙龙君神圣救护之恩,未能拜谢!望乞灵神助威。若平复了方腊,敬当一力申奏朝廷,重建庙宇,加封圣号。”宋江、吴用拜罢下阶,看那石碑时,神乃唐朝一进士,姓邵名俊,应举不第,坠江而死。天帝怜其忠直,赐作龙神。本处人民,祈风得风,祈雨得雨,以此建立庙宇,四时享祭。宋江看了,随即叫取乌猪白羊,祭祀已毕。出庙来,再看备细。见周遭松树显化,可谓异事。直至如今,严州北门外有乌龙大王庙,亦名万松林,古迹尚存。有诗为证:恨松林里乌龙主,梦显阴灵助宋江。为报将军莫惆怅,方家不日便投降。且说宋江谢了龙君庇佑之恩,出庙上马,回到中军寨内,便与吴用商议敌军之法,打睦州之策。坐至半夜,宋江觉道神思困倦,伏几而卧。只闻一人报曰:“有邵秀才相访。”宋江急忙起身,出帐迎接时,只见邵龙君长揖宋江道:“昨日若非小生救护,松树已被包道乙作起邪法,松树化人,擒获足下矣。适间深感祭奠之礼,特来致谢。就行报知,睦州来日可破。方十三旬日可擒。”宋江正待邀请入帐再问间,忽被风声一搅,撒然觉来,又是一梦。宋江急请军师圆梦,说知其事。吴用道:“既是龙君如此显灵,来日便可进兵攻打睦州。”宋江道:“言之极当。”至天明,传下军令,点起大队人马,攻取睦州。便差燕顺、马麟守住乌龙岭这条大路。却调关胜、花荣、秦明、朱仝四员正将,当先进兵,来取睦州。便望北门攻打。却令凌振施放九厢子母等火炮,直打入城去。那火炮飞将起去,震的天崩地动,岳撼山摇。城中军马,惊得魂消魄丧,不杀自乱。且说包天师、郑魔君后军,已被鲁智深杀散,追赶夏侯成,不知下落。那时已将军马退入城中屯驻。却和右丞相祖士远,参政沈寿,佥书桓逸,元帅谭高,守将伍应星等商议:“宋兵已至,何以解救?”祖士远道:“自古兵临城下,将至濠边,若不死战,何以解之?打破城池,必被擒获。事在危厄,尽须向前。”当下郑魔君引着谭高、伍应星并牙将十数员,领精兵一尤,开放城门,与宋江对敌。宋江教把军马略退半箭之地,让他军马出城摆列。那包天师拿着把交椅,坐在城头上。祖丞相、沈参政并桓佥书,皆坐在敌楼上看。郑魔君便挺枪跃马出阵。宋江阵上大刀关胜,出马舞刀,来战郑彪。二将交马,斗不数合,那郑彪如何敌得关胜,只办得架隔遮拦,左右躲闪。这包道乙正在城头上看了,便作妖法,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念着那助咒法,吹口气去,郑魔君头上,滚出一道黑气。黑气中间,显出一尊金甲神人,手提降魔宝杵,望空打将下来。南军队里,荡起昏邓邓黑云来。宋江见了,便唤混世魔王樊瑞来看,急令作法。并自念天书上回风破暗的密咒秘诀。只见关胜头盔上,早卷起一道白云,白云之中,也显出一尊神将。怎生模样?但见:青脸撩牙红发,金盔碧眼英雄。手把铁锤钢凿,坐下稳跨乌龙。这尊天神,骑一条乌龙,手执铁锤,去战郑魔君头上那尊金甲神人。下面两军纳喊,二将交锋。战无数合,只见上面那骑乌龙的天将,战退了金甲神人。下面关胜,一刀砍了郑魔君于马下。包道乙见宋军中风起雷响,急待起身时,被凌振放起一个轰天炮,一个火弹子,正打中包天师,头和身躯,击得粉碎。南兵大败,乘势杀入睦州。朱仝把元帅谭高,一枪戳在马下。李应飞刀杀死守将伍应星。睦州城下,见一火炮打中了包天师身躯,众军都滚下城去了。宋江人马,已杀入城。众将一发向前,生擒了祖丞相、沈参政、桓佥书。其余牙将,不问姓名,俱被宋兵杀死。宋江等入城,先把火烧了方腊行宫。所有金帛,就赏与了三军众将。便出榜文,安抚了百姓。尚兀自点军未了,探马飞报将来:“西门乌龙岭上,马麟被白钦一标枪标下去。石宝赶上,复了一刀,把马麟剁做两段。燕顺见了,便向前来战时,又被石宝那厮一流星锤打死。石宝得胜,即目引军,乘势杀来。”宋江听得又折了燕顺、马麟,扼腕痛哭不尽。急差关胜、花荣、秦明、朱仝四员正将,迎敌石宝、白钦,就要取乌龙岭关隘。不是这四员员将来乌龙岭厮杀,有分教:清溪县里,削平哨聚贼兵;帮源洞中,活捉草头天子。直教宋江等,名标青史千年在,力播清时万古传。直使黑岭关前施勇猛,清溪洞里显功名。毕竟宋江等怎地用功迎敌?且听下回分解。此一回内,折了六员将佐:王英,扈三娘,项充,李衮,燕顺,马麟。

5. 主人公姓杨的小说,是杨广的后裔,还提到了程咬金

隋唐演义?主角到是有个杨林

主人公姓杨的小说,是杨广的后裔,还提到了程咬金

6. 108将(小说)的绰号、人名、重要事件。按出场顺序的。急!!!

  《水浒传》108将的绰号及其归宿
  水浒108将(按出场顺序)
  1 九纹龙 史进(史家庄少庄主)
  2 神机军师 朱武(少华山大寨主)
  3 跳涧虎 陈达(少华山二寨主)
  4 白花蛇 杨春(少华山三寨主)
  5 花和尚 鲁智深(鲁达,提辖)
  6 打虎将 李忠(卖艺,史进第一位师傅,后为     桃花山寨主)
  7 小霸王 周通(桃花山寨主)
  8 豹子头 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
  9 小旋风 柴进(柴大官人,周世宗之后)
  10 旱地忽律 朱贵(梁山耳目,“忽律”即鳄鱼)
  11 摸着天 杜迁(原梁山二寨主)
  12 云里金刚 宋万(原梁山三寨主)
  13 青面兽 杨志(殿司制使官,管军提辖使,杨家将之后)
  14 急先锋 索超(大名府留守司正牌军,管军提辖使)
  15 美髯公 朱仝(郓城马兵都头)
  16 插翅虎 雷横(郓城步兵都头)
  17 赤发鬼 刘唐
  18 智多星 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
  19 立地太岁 阮小二(阮氏三兄弟老大,石碣村)
  20 短命二郎 阮小五(阮氏三兄弟老二,石碣村)
  21 活阎王 阮小七(阮氏三兄弟老三,石碣村)
  22 入云龙 公孙胜(一清道人)
  23 白日鼠 白胜
  24 操刀鬼 曹正(屠夫,林冲徒弟)
  25 及时雨 宋江(表字公明,呼保义,“黑宋江”,郓城押司)
  26 铁扇子 宋清(宋江之弟)
  27 行者 武松(武二郎,打虎武松)
  28 菜园子 张青(十字坡黑店)
  29 母夜叉 孙二娘(张青之妻)
  30 金眼彪 施恩(小管营)
  31 毛头星 孔明(孔家庄,白虎山,宋江徒弟)
  32 独火星 孔亮(孔家庄,白虎山,宋江徒弟,孔明之弟)
  33 锦毛虎 燕顺(清风山大寨主)
  34 矮脚虎 王英(清风山二寨主)
  35 白面郎君 郑天寿(清风山三寨主)
  36 小李广 花荣(清风寨知寨)
  37 镇三山 黄信(青州府都监,秦明徒弟)
  38 霹雳火 秦明(青州指挥司总管兵马统制)
  39 小温侯 吕方(对影山寨主,方天画戟)
  40 赛仁贵 郭盛(方天戟)
  41 石将军 石勇(大名府人士,放赌为生)
  42 催命判官 李立(揭阳岭黑店主)
  43 混江龙 李俊(扬子江梢公)
  44 出洞蛟 童威(私盐贩子)
  45 翻江蜃 童猛(私盐贩子,童威之弟)
  46 病大虫 薛永(卖艺)
  47 船伙儿 张横(梢公,李俊义弟)
  48 没遮拦 穆弘(揭阳镇一霸)
  49 小遮拦 穆春(揭阳镇一霸,穆弘之弟)
  50 神行太保 戴宗(江州两院押牢节级)
  51 黑旋风 李逵(铁牛,江州小牢子)
  52 浪里白条 张顺(渔家,张横之弟)
  53 圣手书生 萧让(擅长书法)
  54 玉臂匠 金大坚(擅长制印)
  55 通臂猿 侯健(薛永徒弟,擅长裁缝)
  56 摩云金 欧鹏(黄门山)
  57 神算子 蒋敬(黄门山,精通书算)
  58 铁笛仙 马麟(黄门山)
  59 九尾龟 陶宗旺(黄门山)
  60 笑面虎 朱富(朱贵之弟)
  61 青眼虎 李云(沂水县都头,朱富师傅)
  62 锦豹子 杨林
  63 火眼猊 邓飞(饮马川寨主)
  64 玉幡竿 孟康(饮马川寨主)
  65 铁面孔目 裴宣(饮马川寨主)
  66 病关索 杨雄(刽子手)
  67 拼命三郎 石秀(杨雄义弟)
  68 鼓上蚤 时迁
  69 鬼脸儿 杜兴(李家庄主管)
  70 扑天雕 李应(李家庄庄主)
  71 一丈青 扈三娘(扈家庄)
  72 两头蛇 解珍(猎户,孙立表弟)
  73 双尾蝎 解宝(猎户,解珍之弟)
  74 铁叫子 乐和(小节级,孙立妻弟,擅唱曲)
  75 母大虫 顾大嫂(孙立弟孙新之妻)
  76 小尉迟 孙新 (孙立之弟)
  77 出林龙 邹渊(登云山头目)
  78 独角龙 邹润(登云山头目,邹渊之侄)
  79 病尉迟 孙立(登州兵马提辖)
  80 金钱豹子 汤隆(铁匠)
  81 双鞭 呼延灼(汝宁州都统制,呼延赞之后)
  82 百胜将军 韩滔(陈州团练使,呼延灼讨梁山军正先锋)
  83 天目将军 彭圯(颍州团练使,呼延灼讨梁山军副先锋)
  84 轰天雷 凌振(大宋第一炮手)
  85 金枪将 徐宁(金枪班教师,汤隆表哥)
  86 混世魔王 樊瑞(芒砀山首领)
  87 八臂哪吒 项充(芒砀山副将)
  88 飞天大圣 李兖(芒砀山副将)
  89 金毛犬 段景住(盗马贼)
  90 玉麒麟 卢俊义(北京大员外,河北三绝)
  91 浪子 燕青(小乙,卢俊义家童,擅长相扑)
  92 铁臂膊 蔡福(大名府两院押牢节级兼刽子手)
  93 一枝花 蔡庆(小押狱,蔡福之弟)
  94 丑郡马 宣赞(关胜讨梁山军后合)
  95 大刀 关胜(蒲东巡检)
  96 井木犴 郝思文(关胜义兄,讨梁山军先锋)
  97 活闪婆 王定六
  98 神医 安道全(建康府太医)
  99 没面目 焦挺(擅长相扑)
  100 圣水将军 单廷(王玉)(凌州团练使)
  101 神火将军 魏定国(凌州团练使)
  102 丧门神 鲍旭(枯树山强人)
  103 险道神 郁保四(曾头市)
  104 双枪将 董平(东平府都监,风流双枪将)
  105 没羽箭 张清(东昌府)
  106 花项虎 龚旺(张清副将)
  107 中箭虎 丁得孙(张清副将)
  108 紫髯伯 皇甫端(兽医)

  梁山好汉大结局
  (始自征方腊):
  1 入云龙 公孙胜(出家)
  2 玉臂匠 金大坚(御前听用,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
  3 紫髯伯 皇甫端(御前听用,后任御马监大使)
  4 圣手书生 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
  5 铁叫子 乐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 云里金刚 宋万(战死于润州)
  7 没面目 焦挺(战死于润州)
  8 九尾龟 陶宗旺(战死于润州)
  9 青面兽 杨志(患病,寄留丹徒,后病逝)
  10 百胜将军 韩滔(战死于常州)
  11 天目将军 彭汜(战死于常州)
  12 白面郎君 郑天寿(战死于宣州)
  13 操刀鬼 曹正(战死于宣州)
  14 活闪婆 王定六(战死于宣州)
  15 丑郡马 宣赞(战死于苏州)
  16 金眼彪 施恩(战死于常熟)
  17 独火星 孔亮(战死于昆山)
  18 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
  19 井木犴 郝思文(战死于杭州)
  20 金枪将 徐宁(伤于杭州,后死于秀州)
  21 浪里白条 张顺(战死于杭州)
  22 小霸王 周通(战死于独松关)
  23 没羽箭 张清(战死于独松关)
  24 双枪将 董平(战死于独松关)
  25 花项虎 龚旺(战死于德清)
  26 插翅虎 雷横(战死于德清)
  27 急先锋 索超(战死于杭州)
  28 火眼猊 邓飞(战死于杭州)
  29 赤发鬼 刘唐(战死于杭州)
  30 丧门神 鲍旭(战死于杭州)
  31 通臂猿 侯健(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32 金毛犬 段景住(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33 船伙儿 张横(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4 没遮拦 穆弘(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5 毛头星 孔明(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6 旱地忽律 朱贵(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7 锦豹子 杨林(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痊愈)
  38 白日鼠 白胜(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9 小遮拦 穆春(看视病人)
  40 笑面虎 朱富(看视病人,后病逝于杭州)
  41 立地太岁 阮小二(战死于乌龙岭)
  42 玉幡竿 孟康(战死于乌龙岭)
  43 两头蛇 解珍(战死于乌龙岭)
  44 双尾蝎 解宝(战死于乌龙岭)
  45 矮脚虎 王英(战死于睦州)
  46 一丈青 扈三娘(战死于睦州)
  47 铁笛仙 马麟(战死于乌龙岭)
  48 锦毛虎 燕顺(战死于乌龙岭)
  49 赛仁贵 郭盛(战死于乌龙岭)
  50 小温侯 吕方(战死于乌龙岭)
  51 九纹龙 史进(战死于昱岭关)
  52 拼命三郎 石秀(战死于昱岭关)
  53 跳涧虎 陈达(战死于昱岭关)
  54 打虎将 李忠(战死于昱岭关)
  55 白花蛇 杨春(战死于昱岭关)
  56 病大虫 薛永(战死于昱岭关)
  57 摩云金 欧鹏(战死于歙州)
  58 菜园子 张青(战死于歙州)
  59 中箭虎 丁得孙(死于歙州)
  60 圣水将军 单廷(王玉)(战死于歙州)
  61 神火将军 魏定国(战死于歙州)
  62 青眼虎 李云(战死于歙州)
  63 石将军 石勇(战死于歙州)
  64 霹雳火 秦明(战死于青溪)
  65 险道神 郁保四(战死于青溪)
  66 母夜叉 孙二娘(战死于青溪)
  67 出林龙 邹渊(战死于青溪)
  68 摸着天 杜迁(战死于青溪)
  69 催命判官 李立(死于青溪)
  70 金钱豹子 汤隆(死于青溪)
  71 铁臂膊 蔡福(死于青溪)
  72 短命二郎 阮小五(死于青溪)
  73 花和尚 鲁智深(坐化于杭州)
  74 行者 武松(出家并终老于杭州)
  75 豹子头 林冲(病逝于杭州)
  76 病关索 杨雄(病逝于杭州)
  77 鼓上蚤 时迁(病逝于杭州)
  78 浪子 燕青(出走于杭州)
  79 混江龙 李俊(诈病于苏州,后出海,为暹罗国之主)
  80 出洞蛟 童威(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1 翻江蜃 童猛(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2 神行太保 戴宗(终老于泰安州岳庙)
  83 活阎王 阮小七(终老于石碣村)
  84 小旋风 柴进(辞官务农)
  85 扑天雕 李应(返乡)
  86 鬼脸儿 杜兴(伴李应返乡)
  87 大刀 关胜(后病逝)
  88 双鞭 呼延灼(后抗金阵亡)
  89 美髯公 朱仝(后立战功)
  90 镇三山 黄信(仍任青州)
  91 病尉迟 孙立(仍任登州)
  92 小尉迟 孙新(随兄回登州任用)
  93 母大虫 顾大嫂(随夫回登州)
  94 独角龙 邹润(辞官返乡)
  95 一枝花 蔡庆(返乡为民)
  96 铁面孔目 裴宣(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97 锦豹子 杨林(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98 神算子 蒋敬(返乡为民)
  99 神机军师 朱武(投公孙胜出家)
  100 混世魔王 樊瑞(投公孙胜出家)
  101 小遮拦 穆春(返乡为民)
  102 轰天雷 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
  103 玉麒麟 卢俊义(被毒毙于淮河)
  104 呼保义 宋江(被毒毙于楚州)
  105 黑旋风 李逵(被宋江下毒,死于润州)
  106 铁扇子 宋清(患病在家,不详)
  107 智多星 吴用(自缢于宋江墓前)
  108 小李广 花荣(自缢于宋江墓前)

  天魁星 呼保义-宋 江 天罡星 玉麒麟-卢俊义
  天机星 智多星-吴 用 天闲星 入云龙-公孙胜
  天勇星 大 刀-关 胜 天雄星 豹子头-林 冲
  天猛星 霹雳火-秦 明 天威星 双 鞭-呼延灼
  天英星 小李广-花 荣 天贵星 小旋风-柴 进
  天富星 扑天雕-李 应 天满星 美髯公-朱 仝
  天孤星 花和尚-鲁智深 天伤星 行 者-武 松
  天立星 双枪将-董 平 天捷星 没羽箭-张 清
  天暗星 青面兽-杨 志 天佑星 金枪手-徐 宁
  天空星 急先锋-索 超 天速星 神行太保-戴宗
  天异星 赤发鬼-刘 唐 天杀星 黑旋风-李 逵
  天微星 九纹龙-史 进 天究星 没遮拦-穆 弘
  天退星 插翅虎-雷 横 天寿星 混江龙-李 俊
  天剑星 立地太岁-阮小二 天平星 船火儿-张 横
  天罪星 短命二郎-阮小五 天损星 浪里白跳-张顺
  天败星 活阎罗-阮小七 天牢星 病关索-杨 雄
  天慧星 拚命三郎-石秀 天暴星 两头蛇-解 珍
  天哭星 双尾蝎-解 宝 天巧星 浪 子-燕 青
  地魁星 神机军师-朱武 地煞星 镇三山-黄 信
  地勇星 病尉迟-孙 立 地杰星 丑郡马-宣 赞
  地雄星 井木犴-郝思文 地威星 百胜将-韩 滔
  地英星 天目将-彭 玘 地奇星 圣水将-单廷珪
  地猛星 神火将-魏定国 地文星 圣手书生-萧让
  地正星 铁面孔目-裴宣 地阔星 摩云金翅-欧鹏
  地阖星 火眼狻猊-邓飞 地强星 锦毛虎-燕 顺
  地暗星 锦豹子-杨 林 地轴星 轰天雷-凌 振
  地会星 神算子-蒋 敬 地佑星 小温侯-吕 方
  地佑星 赛仁贵-郭 盛 地灵星 神 医-安道全
  地兽星 紫髯伯-皇甫端 地微星 矮脚虎-王 英
  地慧星 一丈青-扈三娘 地暴星 丧门神-鲍 旭
  地然星 混世魔王-樊瑞 地猖星 毛头星-孔 明
  地狂星 独火星-孔 亮 地飞星 八臂那吒-项充
  地走星 飞天大圣-李衮 地巧星 玉臂匠-金大坚
  地明星 铁笛仙-马 麟 地进星 出洞蛟-童 威
  地退星 翻江蜃-童 猛 地满星 玉幡竿-孟 康
  地遂星 通臂猿-侯 健 地周星 跳涧虎-陈 达
  地隐星 白花蛇-杨 春 地异星 白面郎君-郑天
  地理星 九尾龟-陶宗旺 地俊星 铁扇子-宋 清
  地乐星 铁叫子-乐 和 地捷星 花项虎-龚 旺
  地速星 中箭虎-丁得孙 地镇星 小遮拦-穆 春
  地稽星 操刀鬼-曹 正 地魔星 云里金刚-宋万
  地妖星 摸着天-杜 迁 地幽星 病大虫-薛 永
  地伏星 金眼彪-施 恩 地空星 小霸王-周 通
  地僻星 打虎将-李 忠 地全星 鬼脸儿-杜 兴
  地孤星 金钱豹子-汤隆 地角星 独角龙-邹 润
  地短星 出林龙-邹 渊 地藏星 笑面虎-朱 富
  地囚星 旱地忽律-朱贵 地平星 铁臂膊-蔡 福
  地损星 一枝花-蔡 庆 地奴星 催命判官-李立
  地察星 青眼虎-李 云 地恶星 没面目-焦 挺
  地丑星 石将军-石 勇 地数星 小尉迟-孙 新
  地阴星 母大虫-顾大嫂 地刑星 菜园子-张 青
  地壮星 母夜叉-孙二娘 地劣星 活闪婆-王定六
  地健星 险道神-郁保四 地耗星 白日鼠-白 胜
  地贼星 鼓上蚤-时 迁 地狗星 金毛犬-段景住
  呼保义·宋江--自从天王晁盖死后,宋江当梁山老大自然是众望所归,虽然他一直假惺惺的要把位子要让给卢俊义,但卢俊义可不是弱智,老卢武艺高、家里富,但大大的缺乏宋江笼络人心的手段。宋江老谋深算,在江湖上呼风唤雨,铁杆兄弟一大群,他的老大位子绝对稳坐,加上这所谓的"天意"排名根本就是宋江自己鼓捣出来的,他不是领袖谁是领袖?
  玉麒麟·卢俊义--卢俊义原本好好一个河北大富豪,被宋江和吴用搞得家破人亡,被迫成了强盗头子。宋江拉卢俊义入伙就是想抬高梁山的"声势与气派",证明梁山的人绝非草寇组成,于是给老卢一个二把手的虚位,让天下都知道连大名鼎鼎的玉麒麟都是我们的人!加上老卢本人确实武艺高强、天下无敌,且生擒了射死晁盖的凶手史文恭,所以老卢当副领袖,兄弟们还是很服的。
  智多星·吴用--上梁山前,这位乡村教师就一手策划了震惊全国的抢劫生辰纲案件,后来辅助晁盖坐稳了梁山老大的交椅,自从宋江上山后,狡猾的吴用立刻投入宋江的怀抱,成为宋江最得力的智囊,策划了一系列梁山重大行动。所以吴用当梁山第二把手绝对顺理成章,不过梁山需要卢俊义这块金字招牌,吴用也只好排在第3了,不过他的实权要远大于老卢。
  入云龙·公孙胜--公孙胜是梁山元老级人物,也是一位法力超群的道长,他的魔法本领在当时的大宋几乎无人能敌(除了他师父罗真人),这位老道虽然不像吴用那样经常策划重要行动,但每次遇到也会魔法的对手时,都需要他出马才能搞定,所以这位近乎神仙的人物自然成为仅次于宋江、卢俊义和吴用的梁山第4位领袖人物。
  大刀·关胜--关胜排梁山第5位引发很多《水浒》读者的不满,大多读者都认为这第5位应该是豹子头·林冲。其实,关胜之所以超越林冲还是由于他的身份。论武艺,关胜和林冲水平相当,但关胜是位将军、林冲只是教头,关胜还是"古代大众偶像"关羽的后代,加上宋江最希望证明梁山人物的"非凡",所以关胜就跑到了林冲前面。
  豹子头·林冲--大家对林教头都很熟悉了,他武艺高强,上山比晁盖、吴用、公孙胜这些梁山元老还要早,他也是梁山王伦时代的终结者、晁盖时代的开创者,他为梁山立下汗马功劳,战功煊赫,威望极高,林冲在梁山的显赫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虽然屈居关胜之下,但第6位的排名也没有辱没这位英雄。
  霹雳火·秦明--秦明原是朝廷的将军,脾气火爆,一柄狼牙棒勇猛异常,宋江为了赚秦明入伙,用毒计害死了秦明的一家老小,所以必须给秦明在梁山上安排高位来安慰他,秦明本人的将军身份也符合宋江抬高"梁山气派"的思想,而且秦明惯打头阵、战功赫赫,所以秦明成为仅次于林冲的第7位头领。
  双鞭·呼延灼--呼延灼也是朝廷的将军,讨伐梁山兵败被擒,宋江好言相劝才入伙。所以对于呼延灼这样的将军,必须给高位稳住。况且呼延灼乃北宋名将呼延赞之后,武艺高强,这也是他排在高位的原因,因为呼延灼上山比秦明晚得多,战功比秦明也略逊一些,所以他排在秦明之后,居第8位。
  小李广·花荣--又是一位朝廷武官。花荣一直是宋江最忠实的部属之一,对宋老大可谓死心塌地。而且花帅哥箭法绝伦、枪法绝妙,只不过上山前的军职不如关胜、秦明和呼延灼高,功绩也不如林冲,所以花荣排在了第9位。
  小旋风·柴进--柴进是一位在江湖上威望仅次于宋江的"大哥"级人物,是江湖兄弟们心中的"闪亮巨星",而且柴进出身皇室,乃五代后周柴家后裔,所以在梁山上的地位岂能排低?虽然他武艺不高,但也排在了第10位,仅次于梁山上那几位武艺最高强的大将。
  扑天雕·李应--李应能排在第11位,主要源于他的身份和威望。他是独龙冈李家庄庄主,乃一代富豪,也是江湖中威望极高的"扑天雕",且擅长飞刀,神出鬼没。虽然他战功甚少,但宋江看重的还是他的身份与威望。
  美髯公·朱仝--朱仝排在第12位之高,很多读者甚是不服。论武艺,他不如排他后面的鲁智深、武松、董平、杨志;论上山前的地位,也仅是个小县都头;论战功,也不太多。但朱仝最大的资本是--他是梁山两代寨主--晁盖和宋江的救命恩人,仅凭这两大功绩,他就足以在梁山获取高位。 花和尚·鲁智深--凭鲁智深大师在江湖上的声望和他个人的本事,他排在第13位有点屈,不过没办法,他不是宋江的人,上梁山前也没有显赫身份,所以也只好排在此处,但也不算低。
  行者·武松--武松在二龙山时排在杨志之后,而上了梁山后却排在杨志之前,这是因为武松是宋江的"兄弟",和宋江关系密切,加上武松本人也确实手段高强、威名远播,只是和鲁智深相比,少了些"老大"的气质吧,鲁智深也一直是武松的"大哥",所以武松仅次于鲁智深,排名14位。
  双枪将·董平--董平是朝廷的将军,他虽然与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并列为梁山"马军五虎上将",但是他的座次地位却比前四位低了许多,这是因为董平上山太晚,排座次前也几乎没什么战绩,只是因为作战骁勇,双枪功夫高强而已,所以他排在了第15位。
  没羽清·张清--张清是上梁山最晚的头领之一,也是朝廷的将军。他的飞石功夫曾让梁山大批战将吃尽了苦头,所以张清被擒上山后,好多头领都恨不得杀了他。所以张清虽然功夫了得,却不能排得太高了,也就仅次于董平,坐了第16位。
  青面兽·杨志--杨志排在第17位有点低。他出身不错,是杨家将的后人;武艺也很高,曾与林冲、鲁智深、呼延灼这些高手战平过。杨志之所以没有排太高,估计是因为他心理并不真正喜欢梁山,正是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才断送了他的仕途之路,他肯定是有情绪的。
  金枪手·徐宁--徐宁是朝廷的金枪班教师,宋江为击败呼延灼的连环甲马,把徐宁骗上了山,徐宁无奈,只好顺水推舟做了强盗,帮助梁山大破连环马,立下赫赫战功。徐宁排在第18位算是宋江对他的奖励吧。
  急先锋·索超--索超是朝廷的将军,武艺与杨志不相上下,兵败被擒上梁山才归降的。他排在第19位,因为相比关胜、林冲、秦明、董平等人,他的武艺还是差了一些;论功绩,也不如徐宁,又没有什么江湖威望,所以排在此位也算合适。
  神行太保·戴宗--戴宗的绝活是"日行八百",他是梁山的总情报头子,也是宋江的铁杆兄弟,安排了一些朝廷将军和江湖老大,也该安排这位"戴神腿"了,他坐了20位。
  赤发鬼·刘唐--刘唐是位纯江湖人物,属于梁山的元老,是晁盖的铁杆兄弟,可惜他只是在江湖混混而已,不是老大,武艺也不是很高,和宋江关系远不如戴宗,他坐了21位。
  黑旋风·李逵--铁牛是宋江的铁杆兄弟,打起仗来不要命,如疯了一样。他的武艺不好说,说他厉害吧,他没有和真正的高手过招;说他不厉害吧,他杀起人来那股凶猛劲在梁山无人能敌。他排名第22位,低于刘唐是因为他在梁山的资历不如刘唐。
  九纹龙·史进--史进原来是一位少庄主,后来当了少华山的强盗头子,风华少年,武功不错。但是论资历不如刘唐,论和宋江的关系不如李逵,所以给了个23位。
  没遮拦·穆弘--这家伙能排在24位主要是因为他和宋江的关系铁,他是揭阳镇黑社会的老大,论武艺也算可以,但无惊人表现;论战功也一般。但他在黑道也算是一号人物,给个24位的排名。
  插翅虎·雷横--雷横和朱仝都是县城的都头,但他和宋江的关系不如朱仝和宋江的关系铁。他虽然轻功不错,但真打起来不如刘唐,战功也不如李逵,黑道上的声望也不如史进与穆弘,所以排在他们的后面,第25位。
  混江龙·李俊--这位江洋大盗在江湖上威望很高,很有手段,是梁山的水军总头领,也是宋江的铁杆兄弟,但水军的地位一直不如马军和步军高,所以李俊的座次也就自然不如那些马军、步军头领高了,他排在第26位。
  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阮氏三雄是梁山的元老,资历深,手段高,战功多,也是晁盖的心腹人物。但他们不是宋江的铁杆心腹,所以排在了李俊之后,分别排在第27、29、31位。
  船火儿·张横、浪里白条·张顺--这哥俩分别排在第28和30位,他们和宋江关系甚是密切,所以在排水军头领的座次时,他们和李俊分别排在了三阮之上,李俊高于阮小二、张横高于阮小五、张顺高于阮小七,由此可以看出宋江对"自己人"的照顾。
  病关索·杨雄、拼命三郎·石秀--他们排在第32、33位。这两位是犯了命案、闹了事才上的梁山,杨雄武艺一般,石秀武功较高,精彩表现也多于杨雄,但杨雄毕竟是石秀的结拜大哥,不能坏了江湖规矩,所以石秀排在杨雄后面。杨雄和石秀论和宋江的关系不如三阮与张氏兄弟,也不是江湖老大,所以只能排在他们后面。
  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这两位猎户排进了36位天罡,有点匪夷所思,论武艺他们不算高强、论资历和战绩也都不行。可能是因为他们是"孙立帮"的人物,他们的老大孙立由于种种原因(在地煞星排行里再详述)没有进入天罡,但"孙立帮"又对梁山打破祝家庄贡献巨大,所以解氏兄弟就"代替"孙立被提进了天罡星,作为对"孙立帮"的奖赏。他们分别排在第34、35位。
  浪子·燕青--他排在梁山36位天罡星的最后一位,燕青英俊潇洒、聪明伶俐、多才多艺、相扑绝妙,是梁山最出色的人物之一。他排在第36位确实有些低,可能是因为燕小乙出身太糟糕--只是个卢俊义府上的奴仆而已。不管怎么说,燕青总算也是进入天罡星了。

7. 某迭想写一本关于宋太祖的小说,特来请求资料!~

个人小档案
  姓名:赵匡胤
  小名:香孩儿
  生辰:阴历九二七年二月十六日
  忌日:阴历九七六年十月二十日
  庙号:太祖
  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属相:猪 
  籍贯:祖籍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洛阳。
  陵寝:永昌陵(今河南省巩义西南堤东保) 
  父亲:赵弘殷,追赠宣祖 
  母亲:杜太后 
  初婚:19岁 
  配偶:贺皇后、王皇后、宋皇后 
  子女:4子6女
  民族:汉族
  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编辑本段]【一、生平】
   赵匡胤为宋朝第一代皇帝,在位期间纪元九六○~九七六年。
  公元927年3月21日,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相传,伴随着婴儿的出生,“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
  《宋史》太祖本纪中曾云:“宋太祖起介胄之中。”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少年时的匡胤,《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赵匡胤出生时,威赫数百年的大唐帝国已经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个平衡被打破,接踵而来的就是长久不息的动乱。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骑射和练武,并摔打出—身的好武艺。赵匡胤可谓武功第一的皇帝,自创太祖长拳,整套拳路演练起来,充分表现出北方的豪迈特性,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他还发明了“大小盘龙棍”,就是后来的双节棍。同时他还是一个勤学的皇帝。在他幼年时,其父曾一度要他弃武学文,替他请了一位很有学问的先生,给他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懂得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且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据说好学已达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
  21岁时,颇有冒险精神的他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天涯,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愿,到公元949年,他终于遇到了机会。在北上的途中,他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在领兵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平叛,于是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郭威即位(后周太祖)时,赵匡胤任禁卫军长,甚得当时已是开封府尹柴荣(即周世宗)的赏识,成了柴荣的部属。周世宗即位后,赵匡胤在跟随世宗南征北讨中战功卓著,深得世宗的信任和重用,成为屈指可数的禁军高级将领之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北征燕云,势如破竹。正当这个时候,世宗不幸染上重病,被迫退军后不久便去世了,由其幼子柴宗训继位。临死前,世宗对最高军政人员进行了变更调动,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首领)。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掌握禁军的归德(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乘“主少国疑”之机,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王朝(史称北宋),改元建隆。
  太祖的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虽然对自己的家人较约束,但绝非吝啬之人,他曾在一些工程上花下大笔费用,对于投降的各国国君也给予优厚的待遇。自己的私生活严谨简朴,对于该花费的地方,却是十分慷慨,这是历代皇帝中较少见的。
  曾经流浪的痛苦经历,使赵匡胤对老百姓的苦难有切身的体会,因此对民生问题十分关注。当天下初定的时候,他马上就实行了宽减徭役的政策,以便农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961年,他明令免除各道州府征用平民充当急递铺递夫的劳役,改用军卒担任。第二年,又免除征民搬运戍军衣物的劳役。若州县不遵令行,百姓可以检举。在五代之乱后,连年的战乱使田地荒芜严重,土地是立国之本,因此赵匡胤下令,凡是新垦土地一律不征税,凡是垦荒成绩突出的州县官吏给予奖励,管辖区内田畴荒芜面积超过一定亩数的,要给予处罚。赵匡胤刚当家仅仅两年,就下令在黄河沿岸修堤筑坝,并大量种树,以做防洪时用。其后多次就黄河的修治下达最高指示,例如在建隆三年(962),赵匡胤下诏说:“沿黄、汴河州县长吏,每岁首令地分兵种榆柳,以壮堤防。”每年的正月、二月、三月,是黄河堤坝的例修期,年年都会加固维修,加固了堤坝还绿化了环境,两全其美。
  范仲淹曾由衷地说:“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范仲淹年谱·庆历三年》)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勒石三戒”(太祖碑誓)。王夫之说: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宋论》卷一《太祖三》)
  九七六年,赵匡胤崩,关于太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饮酒过度而暴死,有的说是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种看法则认为太祖之死与宋太宗有很大的关系。
  究竟真象如何,由于史料阙如,至今还不很清楚,但有一点肯定,就是太宗在掩饰太祖死因上做了大量工作,太宗朝所修撰的《太祖实录》历经三次而无成,虽然已篡改和掩盖了大量的真象,太宗还是不满意。太宗对《太祖实录》异乎寻常的关注,足以说明太宗非正常继位的奥妙,而“烛影斧声”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猝死之谜的传说:
  宋太祖永昌陵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一、《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一个雪夜,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光义(原赵匡义)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二、《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三、《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吾母子之性命,皆托官家。”
  四、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预盟”,也就是赵光义“兄终弟及”的合法根据。但是“金匮预盟”在初版的《太祖实录》却未见记载,在第二次编修的新录中才被提及,因而是否确有其事,仍疑点重重。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影斧声”。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通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
  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预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5岁,正值壮年,他的弟弟光义23岁,太祖次子德昭11岁,四子德芳3岁。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预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赵普才密奏此事,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赵光义有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这就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己“正名”。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赵德芳(当时仅23岁)后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
  这恰恰说明了: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也给了赵匡胤之死一个基本的答案。
  
[编辑本段]【二、内政】
  (一)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虽然登上了皇帝宝座,但他却不敢高枕无忧。通过这次兵变,他深刻地认识到,武将们在废立皇帝、改朝换代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能量。是啊,他自己既然可以以武将的身份和实力去推翻国君,其它将领不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推翻他吗?想到这里,他不寒而栗。尤其使他感到威胁的,是一些声望较高又握有重兵的大将,为了防患于未然,赵匡胤决计拿他们开刀。
  首先,太祖废除了殿前都点检一职,接着就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喜剧。一日,禁军太将石守信等奉召来到后花园,太祖设宴相待。酒过三巡,太祖故作愁眉不展状,开口说道:“我不是靠你们出力,到不了这个地步,但做皇帝太艰难了,实在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晚上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忙问其故,太祖就说:“这不难知道,谁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一听,惊恐万状,纷纷表白道:“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不然!”太祖断然说道,“你们虽无异心,然而倘若你们部下希求富贵,一旦以黄袍加你之身,你虽然不想做皇帝,能办到吗?”众将一听,都吓得离席叩头,请求太祖指示一条“可生之途”。太祖才表明了自己的真正意思:“人生如白驹过隙,求富贵者,不过想多积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免遭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出守地方,方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再同你们结为婚姻之家,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不很好吗?”众将明白了太祖的意思,一齐下拜说道:“陛下关心臣等,真可谓生死而肉骨啊!”第二天都称病职。太祖大喜,安排他们到地方做节度使。赵匡胤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大将专军权的问题,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成为千古佳话。
  (二)强干弱枝:
  从唐朝中叶以来,形成了地方藩镇权势过大的局面,他们常常割据一方,乃至进行武装叛乱,给朝廷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宋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依据宰相赵普提出的“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十二字方针,分别从政权、财权、军队这三个方面来削弱藩镇,以达到强干弱枝、居重驭轻的目的。
  在“削夺其权”方面,赵匡胤陆续派遣文官到地方州郡担任长官,以取代跋扈难制的军人;并在知州之外设立通判,两者共掌政权,互相牵制,分散和削弱了地方长官的权力。在“制其钱谷”方面,赵匡胤设置转运使来管理地方财政,并规定,各州的赋税收入除留开其正常的经费开支外,其馀的一律送交京师,不得擅留。这样,既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又使地方无法拥有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在“收其精兵”方面,赵匡胤将厢军、乡兵等地军中的精锐将士,统统抽调到中央禁军,使禁军人数扩充到几十万,而地方部队只剩下一些老弱兵员,只能充当杂役,缺乏作战能力,根本无法和中央禁军抗衡,这就摧毁了地方反抗中央的军事基础。
  太祖通过对藩镇权力的剥夺,对武臣的压抑,改变了五代时期藩镇割据、朝廷寡弱、武人跋扈、文臣无权的状况,提高了中央的威权。在中央内部,太祖又着手分割宰臣的权力,为宰相设置了副相参知政事,来分散和牵掣宰相权力,宰相和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而军政归于枢密院,其长官叫枢密使,枢密院与执政合称“二府”,财政大权另归于三司,其长官叫三司使,号称“计相”,这三者地位都差不多,都直属于皇帝。通过对相权的分割,防止了大臣专权的局面,太祖就曾直言不讳地当面对宰相赵普说:“国家大事可不是你们书生说了算的。”说明宋代君主独裁体制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和加强。这些措施结束了唐朝中叶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这些措施也使得官员增多,开支增大,权力互相钳制、地方实力削弱,埋下日后积贫积弱的种子。
[编辑本段]【三、外交】
  (一)先南后北
  雪夜访普图(明 刘俊)绘 宋朝建国,所统治的地方只有黄河、淮河流域一带,宋朝北面有北汉和契丹,西面有后蜀,南面有南唐、吴越、荆南、湖南、南汉各国,每一个国家都有独立的势力,而且他们也都在窥视宋朝的态度。在此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使宋朝不能高枕无忧,必须把这些小国或外族,消灭或制服,才能完成天下的统一,奠立宋朝国基。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赵匡胤与宰相赵普进行了一场意义重大的对话。
  赵普问道:“夜深天冷的,陛下为什么还出来?”
  赵匡胤:“我睡不着呵!一榻之外,都是别人家的天下,所以特地来见见你。”
  赵普:“陛下是否觉得自己的天下过于狭小?南征北伐,一统天下,现在是极好的时机,不知陛下在进军方向问题上是怎样考虑的。”
  赵匡胤故意说:“我想先攻打北汉国都太原。”
  赵普默良久之后,说:“这我就不明白了。”
  赵匡胤问:“为什么?”
  赵普分析道:北汉有契丹为后援,攻之有害无利,即使灭亡了北汉,又要独自承担契丹的强大压力,倒不如先保存北汉,以为阻隔契丹的屏蔽,集中力量翦灭南方各国,然后再专力北方。
  赵普的话,使赵匡胤最后确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这件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雪夜定策”。
  (二)最初的征服
   宋太祖登基不久,湖南的周行逢病死,其子周保权是个十一岁的小娃娃,继位之后,其属下“衡州刺史”张文表反叛,也想割据一方。由此,宋朝打着“救援”的旗号,要借道荆南(南平)。师行一半,张文表已经被杀,宋军仍强行前驱,派出一股奇军直驱江陵,南平嗣主高继冲知道大势已去,只得举族“入朝”,献出高家割据数十年的三州十七县。不久,宋军一路横进,攻克潭州(今湖南长沙),进围朗州(今湖南常德),最终把先前向宋朝求救的周保权也生俘,尽取湖南十四州土地。至此,荆湖之地全入宋土,成为宋朝一个大粮仓,从物质上保障了宋军下一步军事目标。
  (三)平定后蜀
  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初二,赵匡胤发兵5万(一说6万),分两路攻蜀:令王全斌、崔彦进为西川行管凤州路正、副都部署,王仁赡为都监,率北路步骑3万出风州(今陕西凤县东北),沿嘉陵江南下;令刘光义为归州路副都部署,曹彬为都监,率东路步骑2万出归州(今湖北秭归),溯江而上。两路分进合击,直指成都。赵匡胤利用蜀降将赵彦韬提供的情报,针对巴蜀有嘉陵江、长江直贯南北、东西的地形特点和蜀军防务上兵力不足的弱点,采取东、北两路沿长江、嘉陵江分进合击的部署。刘光义在夔州,针对蜀军锁江设防,水强陆弱的情况,适时舍舟登岸,先夺取两岸,然后水陆配合,一举突破蜀军利用浮梁所组织的防御要点,接着沿长江长驱直入。北路主将王全斌善于迂回、夹击,避坚击瑕,迅速地攻占利州。又用奇兵出至敌后,因而能较快地突破剑阁险隘,在东路军的配合下直逼成都。乾德三年正月初七,孟昶见大势已去,举城降,后蜀亡。
  (四)北征失败
  开宝二年九月,宋太祖派李继勋率兵攻北汉,因契丹军来援,无功而返。十月太祖亲征北汉。宋军筑长连城围攻太原,北汉大将刘继业(即杨业,杨老令公)出城犯宋东西砦,败还,辽军分两路援救北汉,一路自石岭关入,为宋军败于阳曲。后来,太原城水灾,城中惊恐,大臣郭无欲谋降宋,被杀,契丹再派兵驰援北汉,太原得以保住。宋军则因屯兵太原城下,久攻不克,损兵折将,又因暑雨,士卒多病,遂班师。北汉尽得未所弃军储,共计粟三万石,茶、绢各数万,总计太祖共在开宝元年、二年,及九年三次攻打北汉,均因辽军来援,顿兵太原城,久攻不克而还。
  (五)攻取南汉
  在当年,南汉以广州为中心,割据岭南两广地区达60年之久。北宋平定后蜀后,潘美等宋将就曾攻取了南汉的郴州,形成了良好的进攻态势。 
  这一年,潘美等接到宋太祖灭亡南汉的指示后,很快就攻陷了贺州,随之连克昭、杜、连、韶4州,大败南汉军10余万于莲花峰下。至次年2月,即攻克广州,南汉灭亡。 
  南汉灭亡之后,南方剩下的最后3个割据政权个个自危,震恐异常。势力最强大的南唐皇帝李煜这时也不得不主动要求取消国号,放弃皇帝的称号,改称“江南国主”。另外两个割据政权吴越和漳泉早就上表称臣,接受宋朝的官职。
  (六)征服江南
  开宝四年(971)二月,宋灭南汉之后,从北、西、南三面对南唐形成战略包围。宋太祖志在统一江南,认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绝不允许南唐存在下去。经过3年的准备,开宝七年(974年)十月,宋太祖令曹彬为统帅、潘美为都监,率水、步、骑兵在采石一线强行渡江,进围金陵;同时令吴越国主钱俶统率吴越军5万,由宋将丁德裕监军,从东面攻取长州,然后会师金陵;令王明为西路军,向武昌方向进击,牵制屯驻在江西的南唐军队,使其无法东下援救金陵。 
  十一月中旬,宋军依照樊若水的图示在采石用预先造好的战舰架设浮桥获得成功,其主力部队通过浮桥,顺利跨过了长江天险,大败南唐水陆兵10余万于秦淮,直逼金陵城下。与此同时,钱俶率兵攻克了长州、江阴、润州,形成了对金陵的外线包围,金陵成了一座孤城。 
  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李煜仍不投降的情况下,宋军发起总攻,金陵城破,李煜做了俘虏。 
  灭南唐是宋太祖统一南方的最后一仗,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江河作战。这次战争中的“浮桥渡江”、“围城打援”,是宋太祖战略部署中的得意之举,也是古代战争史上的创举。 
  宋太祖改革制度
   宋太祖是个十分有志气的皇帝,公元的一天早晨,文武大臣都一个个汇报自己的工作,接着退到殿外。走到最后的是后周老宰相范质,他现在仍是宰相。当范质快要走出殿门时,送太祖突然传话,
  范老爱卿,请稍稍留步,朕有一事与你相商。
  听到传话,范质转过身走回到殿上,重新坐到自己的宰相之座。
  原来,在中国古代宰相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和皇帝坐着说话。人们常说宰相是一人之下,万民之上的官儿,就是皇帝对宰相也是很尊重,也得让礼三分。因此在上朝君臣议事的时候,宰相是可以坐着跟皇帝说话,而其他官员只能够站着。
  范质坐下来以后,宋太祖递给他一份大臣汇报的奏折,范爱卿,你看这事如何解决才好?范质接过奏折仔细地看了起来。这时宋太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向后宫走去。宰相范质看完奏折后,心里已经想好解决的方法,可是,左等不见皇帝出来,右等也不见皇帝出来,范质实在等不住了,就起身去找皇帝。这时,宋太祖走了出来,范质连忙坐下,可是回头一看,椅子没有了。原来,趁范质起身不注意时,身边的侍卫悄悄把椅子拿走了。
  范质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得站着和宋太祖说话。以后在上朝,宰相也和其他大臣一样只能站着和皇帝说话,这一制度后来被各朝所沿用。这说明了宋太祖胸怀大志,要独揽大权。
  太祖故事三则
  赵匡胤器量宽宏,不以杀戮服人。 
  有一次,他设宴招待群臣。其中有一个翰林学士,名叫王著,原是后周的臣子,这时喝醉了酒,思念故主,当众喧哗起来。群臣大惊,都为他捏一把汗。太祖却毫不怪罪,命人将他扶出去休息。王著不肯出去,掩在屏风后面大声痛哭,好容易才被左右搀扶出去。第二天,有人上奏说王著当众大哭,思念周世宗,应当严惩。太祖说:“他喝醉了。在世宗时,我和他同朝为臣,熟悉他的脾气。他一个书生,哭哭故主,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让他去吧。”
  还有一次,赵匡胤乘驾出宫。经过大溪桥时,突然飞来一支冷箭,射中黄龙旗。禁卫军都大惊失色,太祖却拍着胸膛说:“谢谢他教我箭法。”不准禁卫去搜捕射箭者。以后果然也就没事了。
  又有一次,宋太祖半夜起来,非常想吃羊肝,可是犹豫了半天不肯下令。左右问他:“皇上有什么事就尽管吩咐吧,我们一定照办!”太祖回答说:“我若说了,每日必有一只羊被杀!”
神秘死亡的种种推测】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国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当了17年天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976年,他刚刚50岁。虽说,官修《宋史》对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但仍通过形形色色的破绽证明:赵匡胤是被亲弟弟赵光义谋杀的。 
  宫廷疑案,玄机重重,未能躬逢其盛的后人,只能在故纸堆里摸“狐狸尾巴”。老谋深算的赵光义怎么能躲开这些穷追猛打的诘问呢?说他是“窃国大盗”,自然有几分道理。

某迭想写一本关于宋太祖的小说,特来请求资料!~

8. 水浒传 十位主要梁山好汉的名字及其绰号,小说中与之有关的故事情节

呼保义宋江 
人唤“及时雨”。早先为山东
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
是一刀笔小吏。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
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
。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
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
胁,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被迫上
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领。
受招安后,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夫、
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最后被高俅用 
毒酒害死。

卢俊义
职 位∶总督兵马副元帅
武 器∶麒麟兽(宝马)、麒麟黄金矛、麒麟黄金甲
排 名:坐第2把交椅。
籍 贯: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
绰 号:玉麒麟。
天 罡:天罡星。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大地主、员外。
上山原因:宋江慕其出身富豪,又是位好汉且武艺高强,便与吴用设计诱其上山小住,卢俊义回大名府后因别陷害私通梁山被判死罪,后被宋江救上梁山。
梁山职务:总督兵马第一副元帅。
[编辑本段]主要事迹
卢俊义,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排名第二。周佟的徒弟,绰号“玉麒麟”,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善使矛。原为一员外大户,浪子燕青是其家仆,如书中所言“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其人家世清白,为人谨慎,世居大名府。
宋江慕其名,为壮大梁山声势,欲将其诓上山。军师吴用与李逵便假扮算命先生与哑童子,前往卢府为其算命。闻其生于“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吴用大惊失色,言其“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劝其前往东南千里之外避灾,并在墙上题下“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的藏头反诗。
卢俊义中计,欲前往泰安州避祸。途经梁山时中埋伏,与梁山英雄大战,卢俊义不敌,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卢不愿在梁山落草为寇,宋江也未强迫,将其放回。待其回到家中,其妻贾氏已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诬陷其勾结叛匪,告到大名府梁中书那里。卢屈打成招,被打入死牢。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众好汉等先后搭救,方免遭毒手。上得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忠义堂前亦竖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的大旗。

吴用
字学究,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排名第三。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鍊。与晁盖自幼结交。 
与托塔天王晁盖等,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 
为山寨的掌管机密军师。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受招安后,佐宋江 、卢俊义征伐辽国、田虎、王庆和方腊等,功绩卓著。授武节将军,武胜军承宣使。后因见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当道,恐刑戮及身,遂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侧。
排 名:坐第3把交椅。
籍 贯:郓城(今山东省-郓城县)。
绰 号:智多星。
星 号:天机星。
使用武器:铜链
出场回目:第14回(在刘唐和雷横交锋时)
出场时外貌描写: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乡学先生、知识分子。
上山原因:在晁盖的率领下,设计劫取生辰纲后,造反上山。
梁山职务:机密军师。

公孙胜
公孙胜的出身及绰号:公孙胜 ,复姓公孙,单名胜,道号“一清先生”,生得一双杏眼,落腮胡须,身长八尺,相貌堂堂,乃蓟州人氏,自幼在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大家都呼他为公孙胜大郎。后来师从罗真人,学得一身道术,善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他做“入云龙”。 
公孙胜上梁山的缘由:为给岳父蔡京庆寿,大名府留守梁中书大肆搜刮民财,共得十万贯金珠宝贝,名曰“生辰纲”。公孙胜得之消息后激于义愤,往投晁盖献劫夺之议,在晁盖庄遇刘唐、吴用、阮氏兄弟,风云际会一拍即合,七星聚义,又有”白日鼠”白胜加入,遂成“智取生辰纲”之举。石碣村一战,运用所学道术,巧运长风火烧官军战船立下头功,上梁山后助晁盖火并王伦,开水浒寨基业。后中途省亲回家,宋江大战高唐州为高廉妖法所败,戴宗、李逵上九宫县二仙山相请,奉师父罗真人之命,二次下山大败高廉,石碣天文位列天闲星,与吴用一起共为军师,共辅梁山大业。

关胜
小说中人物,《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之一,梁山排名第五。
排 名:坐第5把交椅 
籍 贯:运城(今山西省-运城市)
绰 号:大刀
武 器:青龙偃月刀
星 号:天勇星
相 貌: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
原 型:南宋初,刘豫任济南知府,金军攻济南。刘豫受金人利诱,杀守将关胜,降金。这段故事被清陈忱加以演义,写入了《水浒后传》。此关胜可能就是小说中的原型。
出场回合:第063回 
后代:关铃,在《说岳全传》出场,岳云的义弟。
关胜乃汉末三国义勇武安王关羽嫡传子孙,长相与关云长颇为相似,也使一把青龙偃月刀,精通兵法,人称为大刀关胜,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原来是蒲东的巡检,后被蔡太师调往梁山泊攻打宋江。关胜一人大战林冲、秦明两人。后用计擒住张顺、阮小七。宋江不能取胜。呼延灼用假投降的办法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的大寨,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到宋江有胆识重义气,便归顺了梁山。关胜念及宋江及梁山诸英雄的狭义,以及朝廷的昏昧,奸臣弄权而投靠了梁山,并招降了单廷珪 、魏定国等人。 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和圣水将单廷圭几十回合,后用拖刀计杀败单廷圭,劝服使之投降了梁山。受招安后,关胜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在梁山泊英雄中排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总第五把交椅。在攻打辽国、方腊的战斗中表现卓越。

林冲 
外号豹子头,东京(现河南开封)人。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禁军教头当了“强盗”,从温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义厅,林冲走过了一条艰苦险恶的人生道路。 
林冲这个人物家喻户晓,他的故事广为流传。然而,林冲这个人物不是青天白日里从半空中掉下来的,他是从深厚的封建土壤中产生的。 
林冲生活的北宋末年,这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国土面积偏小,四周有强敌侵扰,国内社会动荡,烽火四起,民不聊生。面对国家的危难,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有志之士想通过变法来改善国家的困境,由于政治腐败,奸臣当道,变法惨遭失败。封建统治者便变本加厉地盘剥人民。宋朝天子宋徽宗腐化不堪,不务正业,为了粉饰太学,大兴土木,建明堂、修道观、造假山、征发役,国力耗尽,人民苦不堪言。宋徽宗从江南征集奇花异石,用大船运往京城,花石纲使无数家庭倾家荡产。宋徽宗成天歌舞游荡,贪图玩乐享受,生活糜奢,夜宿娼门。他远贤人,近小人,重用蔡京、高俅等人。这些奸臣在皇帝的支持下,放纵亲朋,鱼肉百姓,在朝中狼狈为奸,翻云覆雨,败坏朝政,残害忠良,把国家推向灭亡的边沿。林冲生活在这个腥风血雨的朝代里,成为官场腐败的牺牲品。 
林冲出身枪棒师家庭,他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员,原先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过着安分守己的小康生活。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林冲的女人偏偏被高衙内看中,由于他是封建统治者中的底层官员,难以保护自己。高俅父子似虎狼,为达到霸人妻室的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甚至要人性命。林冲再三忍让也不罢手,非把他置于死地不可,于是,一连串的打击倾泻到林冲头上。 
林冲上山经历了一个十分痛苦的曲折历程。作家写林冲的故事并不是一笔完成的,而是由远及近,一步步走来,整个故事围绕人物的命运展开,首尾相连,步步紧跟,变化多样,惊险迭出,引人入胜。 
林冲出场是陪夫人到岳庙进香,这是一个人群杂乱的地方,他当时又离开了女人,跑到大相寺的菜园子看鲁智深打拳来了。你看林冲生得什么模样: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留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尾龟背银带,穿一双磕爪头朝样 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的年纪。林冲这个打扮和相貌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就是这样的盖世英雄,偏偏遇到尴尬事。号称花花太岁的高衙内,正在青天白日里调戏他的娘子。这还得了,林冲何时受过这样的打击,正要动手,一见是高衙内,先自软了。高衙内是何等人物?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惧怕他,一个小小的教头,不在他的眼里。他想怎样,就能怎样。 
故事一开始,矛盾一出现,就提出一个决定林冲命运的大问题。如果林冲是贪生怕死、卑鄙屈膝的小人,他会用一纸休书把娘子抖手送给高衙内,可他恰恰不是这样一个人。他和高衙内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不能化解,无可救药,只能一步一步激化,达到高峰。作者在措写这一忠奸的矛盾时,直线上升,一气呵成。 
陆谦是高衙内的一条咬人的走狗,他把林冲骗走吃喝,又叫人骗走林娘子,演了一场调虎离山计,幸亏女使及时报信,林娘子才免遭奸污。一计不成,又来一计。高俅这条老贼亲自出马,插圈设套,豹子头上当,误入白虎堂,结果是充军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董超、薛霸这两个贼子受人银两,在野猪林要害林冲性命,多亏鲁智深搭救。到了沧州,高俅还是不放过林冲,又派陆谦前来,火烧草料场,要烧死林冲。林冲忍无可忍,打死了陆虞候等人,雪夜上梁山,故事到了顶点。 
《水浒传》从七回到十一回的五回中,表现了林冲上梁山的全过程。在这五回中,林冲的曲曲折折、一涨一落、一张一弛,处处扯动读者的心,无不为林冲的命运担忧。林冲的每个故事都十分精彩,下面来看林冲和洪教头比武一节:林冲想到:“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作“拔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盖将下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在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这一段描写十分简洁明了,形象地表现了林冲的武艺高强。 
林冲是一个最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他十分冤枉。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应活得很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厄运来到他的头上。高衙内采上他的女人,紧接着便是拦路调戏,哄骗诱奸,栽赃,发配充军、暗杀。一连串的打击,都倾泻到他头上。一开始林冲没有反抗,他不愿跟上司闹翻,更不想背叛朝廷,一味地退让、委曲求全,总想寻找一个避难所,继续过他教头平静的生活。林冲的退让是自然的,是由他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他继承祖职,有一套祖传的处世哲学,屈人之下,忍辱负重。但是,林冲还有性格的另一面,他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比如像柴进、鲁智深等,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加上他对统治者有一定的认识,吐露出“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于小人之下,受这般窝囊气”的不满情绪。 
林冲是一个自身充满矛盾的人,正义感和忍让在他身上同时表现得很强烈。高俅不杀人害命,置他死地,他是不会上梁山的。他的性格是在残酷的斗争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火烧草料场,林冲的性格得到全面升华,发生质的飞跃。他看透了,绝望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生路,就是上梁山。 
林冲上梁山经历了一个由忍让到绝望的过程,对统治者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从以后章节里可以看到,在梁山这支队伍中,林冲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他不相信宋朝天子会真心招安,对招安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招安不过是蔡京、高俅等奸臣设下的陷阱,招安凶多吉少。但,林冲的意见没为宋江所采纳。他恼恨、痛苦、无奈,最后默默地死去。 
林冲性格特征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他使我们认识到了宋代“乱自上作,乱自下生”的历史事实。林冲这个人物形象是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性格。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遭到人民的反抗。从郑屠户一类的地痞流氓到陆谦一类的恶吏,以及梁中书一类的贪官,还有蔡京、高俅这些朝中奸臣和昏庸无能的宋徽宗,形成一个庞大的压迫阶级。官逼民反,各个阶层的受压迫者都揭竿而起,走向造反的道路。林冲是受压迫者中的一员,像他这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都如此下场,何况一般平民?所以出现方腊、宋江、王庆等农民起义军也是自然的,乱自下生的根源是乱自上作。

秦明
排 名:坐第7把交椅。 
籍 贯:开州(今四川省-开县)。 
绰 号:霹雳火。 
星 号:天猛星。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青州兵马统制。 
上山原因:原为朝廷命官,围剿清风山时,中计被俘后投降。 
梁山职务:马军五虎将。 
武 器:狼牙烽火棒。 
主要事迹:
有万夫不当之勇。宋江去清风寨投靠花荣时,被清风寨文官刘高陷害,宋江与花荣被黄信捉拿押往青州,又被清风山好汉燕顺截住相救。青州指挥司统领本州兵马,统制秦明得知花荣谋反,点起五百人马前去捉拿。秦明性情急躁,外号“霹雳火”,有勇无谋,同花荣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折兵损将后,秦明掉入陷坑被捉,秦明不肯归顺梁山,仍要回青州,奉青州知府命,率领人马往青风山捉宋江等;夜走瓦砾场,妻子被杀,无家可归,却被花荣用计断了退路投降宋江。宋江又将花荣的妹妹许配秦明为妻。
结 局: 
梁山归顺朝廷后,秦明跟随宋江出征大辽,扫平田虎,剿灭王庆,凭手中狼牙棒,战场交锋,屡立战功,从未折了梁山的锐气。最后,平定方腊的过程中,在睦州城下与方腊之侄、少年勇将方杰阵前交锋,不分胜败,不料方杰副将杜微暗放飞刀,秦明躲闪不及,被方杰趁势一戟刺于马下,血染沙场而亡。

呼延灼
排 名:坐第8把交椅。 
籍 贯: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绰 号:双鞭 
星 号:天威星。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汝宁郡都统制。 
上山原因:原为朝廷命官,围剿梁山,兵败被俘后,被宋江招降。 
梁山职务:马军第四名五虎将。 
武 器:雌雄虎眼鞭(雌鞭12斤,雄鞭13斤),乌油七星链,踢雪乌骓马。 
必杀技:呼延家传三十六路猛虎鞭法,连环甲马阵。
主要事迹:宋朝开国功臣呼延赞嫡派子孙,忠于宋王朝,上梁山后支持宋江“招安”。宋江兵马杀了高俅的弟弟高廉后,高俅推举呼延灼作兵马指挥使攻打梁山泊。呼延灼用连环马连败宋江兵马。金钱豹子汤隆献计徐宁用钩镰枪可以破连环马。吴用设计派时迁去东京偷了徐宁的雁翎锁子甲,骗徐宁到了梁山。徐宁的钩镰枪果然破了呼延灼的连环马。呼延灼单枪匹马逃到青州,青州知府让他带人攻打桃花山、二龙山。梁山泊人马赶到桃花山、二龙山救援,用计把呼延灼骗到陷坑 里活捉。呼延灼投降梁山,为梁山泊马军五虎将中第四员大将

花荣,
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一员。原是清风寨副知寨,使一杆长枪,箭法高超,有百步穿杨的功夫。清风寨正知寨刘高陷害宋江,花荣得知后造反,大战黄信、秦明,救了宋江。花荣多次用箭法建立奇功。宋江三打祝家庄,花荣射落祝家庄的指挥灯,使祝家庄兵马自乱。 
受招安后,花荣被封应天府兵马统制。宋江被毒死后,花荣到楚州看势,和吴用一起上吊死在宋江、李逵墓前。 
座次 9,天罡星 
星名 天英星 
绰号 小李广 
职业 清风寨武知寨 
梁山司职 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 
所用兵刃 长枪、弓箭 雪山飞龙枪 天地日月弓
职业 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之首龙骧大将军
出场回目 第33回 (第22回第一次出现名字,32回再次出现名字,33回真人亮相)
花荣的出身及绰号: 
花荣,上梁山前为清风寨武知寨,少年将军,宋江的旧友。生得一双俊目,齿白唇红,眉飞入鬓,细腰乍臂,银盔银甲,善骑劣马,能开硬弓,掌中一条银枪,有着一身惊人的好武艺,射得一手好箭,能够百步穿杨,人们爱其武艺,把他比做汉朝的名将李广,因此,江湖上人送美誉“小李广”。 
花荣上梁山的缘由: 
花荣是宋江的结义好友,宋江杀惜之后来到清风寨投奔花荣,于路在清风山救了因上坟而被王英掳上山寨的清风寨正知寨刘高之妻。不料元夜观灯之时刘高之妻恩将仇报,唆使其夫将宋江抓住拷打;花荣闻之大怒,抢回宋江并显神箭风威吓跑刘高军士;刘高告上青州,知府派都监黄信假做调解将花荣擒拿与宋江一并押解青州,路上为清风山好汉燕顺、王英、郑天寿救下并擒杀刘高。黄信逃回清风寨写信求救,知府得信后命本州兵马总管秦明带兵征剿清风山,花荣出阵与秦明大战箭射秦明盔缨,后设计收降秦明、黄信等人一同投奔梁山;路过对影山恰逢吕方、郭盛比武,两枝画戟上的豹尾彩绦纠结不开,花荣一箭射去分开两戟,艺惊众人;上梁山后晁盖闻之不信,恰好天边有雁群飞过,花荣弓开之处,弦响雁落,从此,满山之人无一不敬佩花荣。后梁山英雄排座次花荣位列为百单八将之九,成为梁山泊马军八骠骑将军之首。 

柴进,
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沧州横海郡人,精通武艺,人称柴大官人,江湖上又唤做“小旋风”。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嫡派子孙,因陈桥让位有德,宋太祖敕赐丹书铁券在家中。仗义疏财,喜爱交结天下英雄,曾帮助过林冲、宋江、武松、杜迁、王伦等人。长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因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弟殷天锡仗势要夺柴进的叔父柴皇城的住宅,柴皇城以有朝廷发的“丹书铁券”保护,与其论理,竟被他殴打。柴皇城召其侄柴进回来,继续与之论理时,殷天锡又欲殴打柴进,李逵在旁愤极,将其杀死。高廉便将柴进拘捕入狱,将其打入死牢。梁山好汉为救柴进,起兵攻打高唐州,由李逵从高唐州大牢后的枯井中将其救出。柴进被救上梁山后,为山寨掌管钱粮头领。随宋江去东京看灯时,柴进簪花入禁院,从睿思殿的御屏上剜下了御书四大寇中“山东宋江”四字。受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征方腊时,柴进化名柯引带着燕青到方腊处做卧底,深得方腊信任。

李应
李应,梁山泊第十一位好汉,同柴进一起掌管钱粮财物。李应原是李家庄庄主,江湖人称“扑天雕”,使一条浑铁点钢枪,背后藏有五口飞刀,能够百步以内伤人。时迁偷吃了祝家庄酒店一只公鸡,惹出事来,被祝家庄人马捉拿。杨雄、石秀求李应搭救时迁,李应就写信给祝家庄的祝彪,想要祝彪释放时迁,可是祝家庄祝彪不给李应面子,李应和祝彪交战,被暗箭所伤。宋江攻下祝家庄,李应却不肯投奔梁山。后来李应被知府捉拿,多亏宋江率兵马相救,李应终于上了梁山。受招安后,李应被封为中山府郓城都统制。
性格:仗义帮人、遵纪守法、精明、胆大心细。
郓州李家庄庄主,与祝家庄结盟。三打祝家庄时吴用设计骗上梁山,为山寨掌管钱粮二头 
领之一。第四十七回出场。 
结局:李应因为是财主出身,善于理财,故很得宋江器重,负责管理山寨的钱粮,因而出阵较少。平定方腊之时,曾飞刀杀死方腊手下大将伍应星。平南回京后被授与中山府郓州都统制。上任半年之后,听说柴进等人辞官回乡,于是也假称风瘫,上报朝廷,纳还官印后回到家乡独龙岗李家庄,与杜兴一起同为富豪而善终。

朱仝
天罡∶天满星
职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之四证南大将军
武器∶九龙朝阳刀
排名∶天罡星十二
绰号:美髯公
郓城县人,富户出身,曾为 郓城县马兵都头,为人极为重义气,先义释晁盖等劫掠生辰纲的七星,后因义释因打死白秀英的步兵都头雷横被刺配沧州。盂兰盆大斋日之夜,因失却沧州府小衙内(吴用授计,李逵执行。)被迫随吴用等上梁山入伙,为山寨马军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第十三回出场。随宋江征辽,田虎,王庆,方腊。最后被封为保定府都统制。

鲁智深,
原名鲁达。智深,是他出家做和尚后的法名。又称鲁提辖,此名因他职位所称。绰号花和尚鲁智深。
鲁达是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鲁智深原名鲁达,是经略的提辖,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在相国寺与林冲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后鲁智深得知林冲被高俅所害,于野猪林救起林冲,将他护送到沧州后离去。高俅怀恨在心,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梁山排名第13。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

武松
武松,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郎,河北邢台清河县(也有记载武松早是阳谷县人,经历史考证为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人)人,是《水浒传》的一个主角及《金瓶梅》的重要配角。他是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的弟子,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梁山排名第14位。

董平:
小说《水浒传》中人物,梁山泊第十五条好汉,马军五虎将第五名。
出场时间: 
第69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董平原是东平府兵马都监,使一双长枪,英俊潇洒,勇猛无敌。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山东、山西、河北皆称他为“风流双枪将”。为人极其自恋,一出战便在箭壶中插一面小旗,上写其招牌标语“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宋江攻打东平府,先后遣韩滔、徐宁战董平,不敌。便遣林冲花荣,用计骗董平到一村镇里,用绊马索绊倒董平,由扈三娘孙二娘二女将与其丈夫合力擒捉。董平感谢宋江不杀之恩,归顺梁山。回头助宋江攻破东平府,杀上司程太守全家,强夺其女为妻。 
东昌府没羽箭张清善用飞石打人,弹无虚发,一连打伤宋江手下十几员大将。董平才投奔宋江,急着立功,与张清大打出手,张清连发三块飞石都被董平闪过。上梁山后,平清二人相交甚好,情如断背。 
攻打方腊时,董平在卢俊义帐下攻打独松关,被炮火伤了左臂,和厉天闰、张韬交战时,为救张清,被张韬一刀,剁成两段。同张清、周通先后阵亡。 
双枪将董平小档案
排 名:15。 
籍 贯:上党郡(今山西省潞城市,隶属长治市)。 
绰 号:双枪将、一撞直(董一撞)
星 名:天立星。 
上山前职位:东平府兵马都监。 
上山原因:宋江攻打东平府,董平和梁山军交战,中计被俘后投降。 
梁山职务:马军五虎将。 
武 器:出白双银枪。 
配偶:《水浒传》中为东平府太守程万里之女,名不详。

李逵
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也是在《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物。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
水浒传人物
天杀星 李逵,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宋江被发配江州,吴用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逵这时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戴宗传梁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救下了宋江与戴宗,三人一起上了梁山。上梁山后,李逵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此时其老母已瞎,翻越沂岭时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怒杀四虎。后李逵请卢俊义喝酒,卢俊义想推辞,他却要“眉尾相结,性命相扑”。他对宋江情分最重,对他的话言听计从,可是当知道宋江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时却绝不轻饶,要和他大动干戈,后来却发现是一场误会。
在众好汉中,李逵一直反对招安。招安时,李逵不愿受招安,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还砍倒梁山泊杏黄旗,要反攻到东京,为宋江夺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李逵受招安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之一,绰号 “黑旋风”,具有农民的纯朴、粗豪的品质,反抗性很强,对正义事业和朋友很忠诚,但性情急躁。是刚直、勇猛而又鲁莽的人物典型,元代以来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故事。 
人物:李逵
座次:22,天罡星 
星名:天杀星 
绰号:黑旋风 
自称:铁牛
职业:江州小牢头 
使用兵器:鬼王斧 
梁山职司:步军头领 
第一次出场回目: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