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未来科学大奖可以比肩诺贝尔奖?

2024-05-16 22:26

1. 为何说未来科学大奖可以比肩诺贝尔奖?

据报道,9月9日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三位人士获得了获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报道称,未来科学大奖创办于2016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与会人士表示,如果说首届未来科学大奖更多的是靠百万美元奖金夺人眼球的话,今年奖项揭晓前外界对获奖人的期待和猜测,足以说明公众对大奖自身“重量级”的认可。

据了解,未来科学大奖采取提名邀约制,即由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邀请的提名人提名产生候选人,再根据候选人名单发起国际同行评议邀请,先后历经提名、初选、国际同行评审、再审、投票5道程序,2017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王晓东表示,这就像是一场“马拉松”。

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被冠以“中国诺贝尔奖”的头衔,不仅因为其评审体系参考诺贝尔奖,更源于其评奖委员会的“豪华”阵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同行评审,受邀参加评审的国际同行,更多的是与参评人来自同一领域,甚至有竞争关系。
希望未来科学大奖的设立可以鼓励学者进行科学创新!

为何说未来科学大奖可以比肩诺贝尔奖?

2. 2019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在科学界,除了诺贝尔奖,还有哪些科学大奖?

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也被称为“中国的诺贝尔奖”揭晓,今年共有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生命科学领域一位,物质科学领域的两位,数学与计算机领域一位。生命科学奖,获奖人士邵峰,他获奖是因为,他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他们发现这种特异识别,侵入细菌的细胞浆型式识别分子PRR,揭示了宿主细胞炎症反应中区别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分子机理。他们的发现为探索病原菌感染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物质科学奖,获奖人为王贻芳、陆锦标。他们获奖是因为,试验发现第3种中微子振荡模式,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特别是届时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

王贻芳和陆锦标领导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合作组,在中国广州大亚湾核电站附近,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的电子中微子振荡模式,精确测量了他们由于震荡现象引起的消失概率。这种震荡模式的实验确立表明,中微子有可能破坏宇称与正反粒子联合对称性(CP)。物理学家普遍认为,新型cp破坏的存在是解释观测宇宙中物质多于反物质以及物质世界形成的必要条件。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人王小云,她获奖是因为,她在密码学中做出开创性贡献,其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使新一代密码函数标准。除了诺贝尔科学奖,还有拉斯克奖被称为诺贝尔奖风向标,很多诺贝尔得主,之前获得过拉斯克奖。图灵奖,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获奖条件极其严格,目前华人只有姚期智获得过,2000年图灵奖。此外还有沃尔夫奖,也是一种自然科学奖,迈克尔阿瑟的天才奖,是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每年奖励20~40名来自不同领域具有杰出创造力的人士。

3. 中国“诺贝尔奖”揭晓,哪三位科学家将获得2022年未来科学大奖?

中国“诺贝尔奖”揭晓,哪三位科学家将获得2022年未来科学大奖?
       荣誉!中国“诺贝尔奖”揭晓,获得2022年未来科学大奖分别是李文辉、杨学明和莫毅明。这是无上荣耀,这个大奖经过了整整8个月才评审出来,三位科学家代表了三个学科,是这三个学科的领军人物。三位科学家在国内外都很知名,并且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力。
1.李文辉博士获得生命科学奖
       乙肝病毒是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可以导致肝硬化、肝癌。全世界范围内乙肝病毒感染者达到了2.4亿,我国感染人群大概是9300万,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死亡人数很多。很多科学家为了能够研发出治疗乙肝病毒做出了很多努力。李文辉博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乙肝病毒研究,发现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这种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这项研究直接让乙肝病毒药物开发迈向了新的台阶。所以李文辉博士获得生命科学奖是公平、公正的。

2.杨学明院士获得物质科学奖
       随着科学的进步,交叉分子束真空仪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杨学明院士带领他们团队在化学反应共振态、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以及量子干涉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化学反应研究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这项技术可以解决了很多化学动力上的难题。可以说这个奖项实至名归。

3.莫毅明院士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数学研究牵扯了很多成分,很多问题有它们构思,数学有它技术的方面,要把很多不同领域的东西贯通。莫毅明院士创立了极小有理切线簇理论并用以解决代数几何领域的一系列猜想,以及对志村簇上的Ax-Schanuel猜想的证明。这两项研究打破了很多难题,在这个领域属于顶尖了。所以莫毅明院士凭借他的研究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

       最后,这三位科学家都是凭借着自己多年研究终于获得了2022年未来科学大奖。这是一种力量,鼓舞着更多科学家在自己领域发光发热。终有一天会有更多位科学奖拿到未来科学大奖。

中国“诺贝尔奖”揭晓,哪三位科学家将获得2022年未来科学大奖?

4. 中国哪些科学家在未来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巨大潜质?

获得诺贝尔奖,是很多科研工作者的梦想。诺贝尔奖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是世界的焦点,获得诺贝尔奖是对科研工作者在自己研究领域做出贡献的最高的认可与褒奖。但是在我们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却很少,一直都有很多科学家遗憾地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现在属于中国国籍的诺贝尔奖得主才寥寥几位,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之前有一个人做了研究说在未来中国会有多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在我们国家在未来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我觉得其中一定有薛其坤和他的团队,还有潘建伟。

为什么说薛其坤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之一呢?因为薛其坤和他的团队做出了反量子霍尔效应,量子霍尔效应在物理科学界是一个极具重量的量子反应。而在之前研究它的人在做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成果之后都获得了诺贝尔奖。薛其坤的研究是物理研究领域在目前为止的一次重大的突破,而且是极具科研和商业价值的研究,那么也应该是在诺贝尔物理奖的评选范围内。

然后就是潘建伟,他和薛其坤一样都是我国物理研究领域顶尖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如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成果,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去角逐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因为潘建伟的研究不够具有原创性和引领性,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物理研究领域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可能并没有特别高,但是在中国依然是最有可能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人之一。

5. 2019“中国诺贝尔奖”未来科学大奖开奖,这个大奖的意义何在?

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1月份,旨在奖励在大中华区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论国籍、年龄、性别。
自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以来,至今已经评奖4次,截至2018年,共有12人获奖。而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开奖于9月7日下午揭晓,获奖的科学家有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4位杰出代表。截至2019年9月份,共计16人获奖。

未来科学家大奖设有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元。邵峰摘得"生命科学奖"、王贻芳、陆锦标获得"物质科学奖",而王小云则取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中国未来科学大奖的成立,为取得杰出成果的科学家进行表彰,一方面可以鼓励取得杰出奖的科学家再接再厉,研究发现并取得更多有利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科技成果,造福于人类社会。

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未得奖致力于科学技术领域发展的研究人员,及未来将为科学进步做贡献的莘莘学子们,再继续努力,向得奖科学家们看齐,携手共同进步,共同努力,为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创造更多的奇迹。

除此以外,未来科学大奖的设立,可以让更多的人们,关注科学进步与科学发展,了解关注科技人才和取得杰出科技成果,让科学精神得到更广泛地弘扬,让更多的人热爱科学,致力科技进步。让更多的人为科学进步,社会进步感到自豪与骄傲。

2019“中国诺贝尔奖”未来科学大奖开奖,这个大奖的意义何在?

6. 未来,中国有没有可能获得一座诺贝尔物理学奖?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又颁给了天体物理学,这已经是连续三年的时间将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天体物理学。可以说这个奖项的颁布已经严重的违反了常理,毕竟按照以往的习惯,在天体物理学,传统物理学方面一直是轮换的来的。但是谁让天体物理学在近几年的确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不管是引力波的发现,还是拍摄下了黑洞的照片,都在推动着我们天体物理学的发展。但是在诺贝尔学奖的典礼上,却很少看到我们中国人的身影。如果让我去选择未来可能得奖的人选的话,那么我认为中科院的王贻芳领导的大亚湾中微子项目在未来真的很有可能得奖,毕竟在五年之前,他曾经获得了美国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并且拿到了300万美元的奖金。大家可能感觉获奖这件事情本来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但是你要是知道,在此之前,物理学界内普遍认为中国没有办法在中微子项目上取得任何的成就。在当时国内外都是一片哗然,毕竟在物理学方面,中国人的确没有取得过很好的成就。唯一一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还并不是中国国籍。
而关于中微子的研究,其实跟爱因斯坦提出的统一场论还有很大的关系,只不过爱因斯坦从中年到自己去世之前一直致力于研究的统一场论并没有给他回报,相反,我们的杨振宁却是在统一场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关于统一场论的研究还没有确定下来,毕竟统一场论所涉及的范围实在太大了,如果我们在中未知领域继续发展的话,如果在某一天取得重大突破,真的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我相信这一天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共同见证。

7. 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王贻芳,未来有机会期待诺贝尔奖吗?

  王贻芳是丁肇中得意门生、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首位获得“基础物理突破奖”的中国人,未来是有机会期待诺贝尔奖的。
  新华日报记者曾于今年3月和5月两次采访王贻芳院士。这位探索“幽灵粒子”的人,生活中沉默少言,有时是“话题终结者”,但谈到自己的工作,即使只言片语,也能流露出对科学的态度和热爱。


  王贻芳院士祖籍南通,江苏南京人,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他率先提出了中微子研究项目,并带领团队先后从大亚湾实验和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的实验中进行中微子物理性能的探测和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
  作为“大亚湾国际合作实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王贻芳曾带领科研工作者们历时八年,首次发现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并获得了精确的测量数值,在这一多国参与的大科学“赛事”中让中国率先冲线。震惊世界之余,也为当时正处在“岔路口”的中微子研究找到了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每时每刻都有数以万亿计的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但我们却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作为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单元,中微子伴随着宇宙从产生到演化的整个过程,其深层的规律是目前各国科学家瞩目的最前沿领域。

  在王贻芳看来,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之所以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奖项,迎来媒体的超高关注度,完全是因为“碰对了运气”。“我就把自己当一个普通人,我做我愿意做的事情,尽我的努力把它做到最好。当然我也知道,我得过各种各样的奖。但这里面很大程度上有运气的成分在,和我一样努力的人其实很多,比我聪明的人更多。我没有别的办法解释,只能说是运气不错。”

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王贻芳,未来有机会期待诺贝尔奖吗?

8. 2020年诺贝尔物理奖揭晓,是哪三位科学家获奖?

2020诺贝尔物理学奖最终获得者是:罗杰·彭罗斯 、莱茵哈德·根策尔 、安德烈娅·盖兹 这三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物理学奖领域里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诺贝尔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通常在每年10月份公布得主。
1.罗杰·彭罗斯是英国的数学物理学家,兴趣广泛研究也涉及多方面,1931年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州的医生家庭,父亲是著名的遗传学家莱昂内尔·彭罗斯 ,罗杰·彭斯先后进入伦敦大学附属中学和伦敦大学学院,1965年以著名的论文《引力坍塌和时空奇点》为代表的系列论文和著名数学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工作一起创立的现代宇宙论的数学结构论,63岁被授勋为爵士。

2.莱茵哈德·根策尔出生于德国法兰福克大区,他的父亲是一名固体物理教授,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莱茵哈德求学在弗莱堡大学和波恩大学,这两所都是德国著名的研究型高校,尼采、海涅、贝多芬以及马克思都曾在弗莱堡大学求过学,之后莱茵哈德凭借马普所射电天文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博士学位。
3.安德烈娅·盖兹此次物理奖的一名女性,大学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开始主修数学,但是为了自己想要探索宇宙的梦想在她大二的时候转专业到物理,在198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学士学位,并在1992年在美国著名航天员兼科学家格里·纽格鲍尔的指导下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她曾说过:“我喜欢在开始思考重大问题时思考会有哪些悖论的问题。例如时间的开始和结束是什么?宇宙的边缘在哪里?在面对拥有130亿年历史的宇宙时,你如何看待人类微不足道的10万年前的存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