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是《论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跪求开题报告和论文!!

2024-05-06 15:24

1. 论文题目是《论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跪求开题报告和论文!!

如果需要下载资料的话,我可以提供帮助。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一、毕业设计(论文)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利用文献和知识表达等综合技能。
二、毕业设计(论文)安排
1.根据各专业的性质和特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安排一般在规定学制的最后一个学期集中进行,时间不得少于8周;
2.各系应在规定学制的最后一学年的上学期确定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选题和指导教师;
3.毕业设计(论文)大致可划分为:文献资料准备及开题报告,实验、设计、开发或调查研究,设计(论文)撰写、成果总结与答辩等环节。

论文题目是《论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跪求开题报告和论文!!

2. 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会计论文--公司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作用之探讨的开题报告 求指导

http://baike.baidu.com/view/158282.htm#2
顺查法。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和会计核算程序,依次审核和分析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
逆查法。按照经济活动进行的相反顺序,先审查会计报表,从中发现错弊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依次审查和分析报表、帐簿和凭证。……
1.获得规模经济。外部审计组织不仅在组织规模上,而且在业务规模上都是经济的。高额的服务成本费用可在大量的客户那里得到补偿或分摊,因此能够实现等效服务下的成本最低,或成本相同下的更高效服务。大部分审计业务是要由人来完成的,但有些部分要用到计算辅助技术和管理分析技术,这些技术中的软硬件成本不是一般单位愿意承担或能够承担的,但一流的会计公司却能够也愿意承担,因为这些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大量的客户中去。   2.降低总成本。组织如果建立一个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支付员工的薪金、培训费和管理费用,内部审计外部化则能节省这些费用,而且企业可只在需要时聘用,以保持支出控制的灵活性。即将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所需的固定成本转换为变动成本,将不可控成本变为管理部门的可控成本。同时,如果由外部审计人员承担内审工作,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可与外审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意味着外审人员能更多地依赖内审工作,企业也可因少支付审计费用而获益。   3.保持适当的组织规模。几乎每个企业都能从内部审计职能中受益,但对中小规模的企业来说,设置一个只有一两个人的内审部门很难招募到顶尖人才,也无法建立足够的专家意见数据库。会计师事务所则可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提供菜单化的专业服务,以在不同的时间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4.使管理层关注核心竞争力。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审计往往是低效的,还可能会分散管理层的精力。如果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企业就可腾出管理时间和管理资源,使管理层能够关注于核心竞争力领域,集中精力追求更具战略意义的目标,而不是将大量精力耗费在低回报的日常管理中。   5.组织在外购内部审计服务时,占有主动权。组织在决定采取内部审计服务外购时,可按照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不同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进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占有主动权。在接受服务的过程当中,通过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对内审工作进行监督,可评估外部审计人员的服务质量,确定合约的完成情况。如果对其服务不满意,由于市场上还有其他可提供内审服务的外部人员,企业可以与聘用者签订长期价格协议或考虑重新引入内审机构。   6.外部审计组织具有先进的审计技术,丰富的审计经验,而且部分一流的会计公司还拥有独特的质量控制与保障制度。 
这些只是资料 你好好借鉴一下 从公司的风险与利润的角度写报告 提出一些对公司有建设性的创新理念 应该差不多了

3. 求审计风险与控制的研究现状

审计风险的现状及其控制一、审计风险的现状l.部分注册会计师缺乏强烈的风险意识与高度的责任感。有的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掉以轻心,态度不严谨慎重,存在着一种风险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的侥幸心理,认识不到在实际工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被告上法庭,最终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2.事各所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导致审计风险缺乏可控性。有的事务所为了争取落户,采取降低收费的手法以吸引客户,导致事务所为了减少成本而任编审计时间,简化审计手续,从而加大了审计的风险。3.在审计过程中采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合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注册会计师未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就匆忙进行审计,不按规定的程序办事,使用不恰当的审计方法,以至于糊里糊涂被推上法庭。如某事务所在对某企业的股东现金投资情况进行审验时,以股东的私人存单、活期存折等复印件作为投资到位证明,而未按规定对股东资金是否如数如期进入被审单位的银行账户予以审查就签发了验资报告。4.被审计单位舞弊手段的变换及有意识的舞弊增加了审计风险。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千方百计采取各种舞弊手段,这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难度,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度不完善。有的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使虚假的会计账户在企业内部得不到发现或虽已发现却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产生审计的控制风险。6.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以及执法力度不严,使得很多作假行为没有得到有力的打击,从而使审计风险难以避免。7.会计职业界宏观管理不力,对会计人员的行为缺乏约束性,也造成了很多本可避免却未能避免的风险。二、审计风险的控制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可根据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和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1.建立风险责任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明确审计组织内部各个层次、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做到事事有人审核批准,有人实际操作,有人负责指导监督,有人负责考核,出了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并能分清责任。2.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应从两个方面去解决。一是从宏观上,必须解决审计组织地位的独立性,社会审计组织要脱钩改制,脱离挂靠主管部门的影响。二是在各个审计组织内部,也要采取措施确保上岗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主要是要保证被指定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可能影响审计人员的公正立场的特殊关系和其他能够削弱审计人独立性的各种因素。3.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制意识目前我国关于审计工作已有了一些成文的法律法规,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要遵守法定的工作程序,依法审计。从审计立项开始,就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所规定的范围进行,项目确定后,要按规定的手续下达书面的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定稿前必须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对于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异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核查,不当之处,及时纠正;审计结论要有法律依据,所引用的法律规定要适用、有效、准确和完整。4.恪守职业道德如果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切实做到超然独立、正直客观、忠于职守、勤奋工作、遵守法律、保守机密,就可以减少失察舞弊的机会,降低审计风险,维护审计人员的职业形象。5.认真制定审计方案    要针对每个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案,在对审计的内容和被审计单位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之后,对审计的范围、重点、程度、方法、人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作出详细的规定,使审计人员有所遵循,对审计质量的考核也有所依据,减少失察的可能性,也便于分清责任。6.运用科学的审计手段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仅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已不足够,抽样审计的广泛使用相应增加了风险系数。怎样使对样本的审计结果能代表总体的情况,使审计结论不脱离客观事实,这是需要审计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不懈探索的课题。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进行审计,已被国外的审计实践证实为有效的审计方式,我们应逐步推广应用这种审计手段,在此基础上,合理地选用抽样方法,减少主观性,减少由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偏见而带来的审计风险。7.保证咨询服务到位审计组织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审计人员在遇到超出自己知识范围的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咨询服务和恰当的业务指导。比如,审计组织可以聘用法律、经济、技术鉴定等方面的专家做顾问,使审计人员在做出判断和决定时,有权威的意见做后盾,这样可以增加审计结论对风险的承受力。8.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但不可能完全消除,这是由客体风险的不可控制性决定的。同时,控制审计风险需要花费一定的代价,随着成本的增加,审计风险的降低幅度呈递减趋势,这就要求审计组织在接受审计任务时,要认真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程度,社会审计组织应避免高风险的审计客户。对风险单位进行审计时,应选派那些经验丰富,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人员,并可适当地延长审计的时间,而对低风险单位,就可以投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对每个被审计单位,也应评估其高风险和低风险领域,从而合理分配人力和时间,以便提高效率,降低风险。9.正确处理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概念及审计证据的关系审计风险,重要性概念和审计证据的收集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特定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互相制约的,其中一方发生变化,另两个方面必随之变化。一般来说,要降低风险,就必须适当增加审计证据的数量,这就意味着加大审计的力度。审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重要限额和审计证据的收集,达到控制审计风险的目的。10.进行审计责任保险这是控制风险的最后一道防范措施。我国月前开展这类保险业务的必要性已经具备,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此项业务。审计组织应尽早树立保险意识,正视风险的不可避免性,投保足够的审计责任保险,以便风险发生时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从而减少损失。

求审计风险与控制的研究现状

4. 我的论文题目是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应该怎么写.

一、审计风险发生的几个环节
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工作从制定审计计划到提出审计意见书,作出审计决定乃至审计复议的全过程。
审计风险具体存在于审计立项、调查取证、出具报告、提出意见书、作出审计决定等整个环节。其发生的关键环节主要有:越权风险-程序风险-取证风险-判断风险-处理处罚风险-文书制作风险。
1.越权风险。包括审计范围越权和审计评价越权。审计机关应严格按照《审计法》及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的界定。超出法定范围去审计评价,会导致政治、社会、司法等诸多方面的损害。
2.程序风险。包括审计计划、立项、通知书、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的下达送发都有严格的法定程序。程序的违法未必直接影响审计质量,但程序违法会导致行政诉讼而使审计的结果无效。
3.取证风险。审计中大量工作是调查过程。而取证是调查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最终作出评价和处理处罚的基础。取证不慎,所取证据不完整充分,不真实有效,会导致所作的评价失去证据的有效支持。
4.判断风险。审计中的判断是对调查中的问题分析观察。分析不深不透不细,观察不全不力,凭借主观猜测,经验判别,会导致性质认定中使用法规不当,造成定性不准,造成审计处理处罚中的不当。
5.处理处罚风险。审计事项所存在问题性质判断失误,必然导致处理处罚的不当。即便在判断中没有发生失误,但由于处理处罚中使用法律法规不当,会导致审计结果的错误,造成审计复议和行政诉讼。
6.文书制作风险。这是审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关键问题是表达或词不达意、模棱两可,或由于一时疏忽造成重大笔设,或校对不严出现严重错误,会导致文书制作形成内容上的错误和不当。
二、审计风险防范的几个对策
审计风险防范是对审计风险系统的、全面的、连续的和及时的控制,以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率和效果为目的。
防范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审计质量关键是加强以“人、法、技”为核心内容的基础建设。既有赖于审计执法环境的改善,更需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自身努力,才能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5. 我的论文题目是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应该怎么写.

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复杂化结审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审计风险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防范审计风险已日益引起审计界的重视。本文就结合本区基建审计工作实践,谈谈如何防范审计风险,旨在引起关注和启示。
    一、审计风险发生的几个环节
  
  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工作从制定审计计划到提出审计意见书,作出审计决定乃至审计复议的全过程。
  
  审计风险具体存在于审计立项、调查取证、出具报告、提出意见书、作出审计决定等整个环节。其发生的关键环节主要有:越权风险-程序风险-取证风险-判断风险-处理处罚风险-文书制作风险。
  
  1.越权风险。包括审计范围越权和审计评价越权。审计机关应严格按照《审计法》及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的界定。超出法定范围去审计评价,会导致政治、社会、司法等诸多方面的损害。
  
  2.程序风险。包括审计计划、立项、通知书、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的下达送发都有严格的法定程序。程序的违法未必直接影响审计质量,但程序违法会导致行政诉讼而使审计的结果无效。
  
  3.取证风险。审计中大量工作是调查过程。而取证是调查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最终作出评价和处理处罚的基础。取证不慎,所取证据不完整充分,不真实有效,会导致所作的评价失去证据的有效支持。
  
  4.判断风险。审计中的判断是对调查中的问题分析观察。分析不深不透不细,观察不全不力,凭借主观猜测,经验判别,会导致性质认定中使用法规不当,造成定性不准,造成审计处理处罚中的不当。
  
  5.处理处罚风险。审计事项所存在问题性质判断失误,必然导致处理处罚的不当。即便在判断中没有发生失误,但由于处理处罚中使用法律法规不当,会导致审计结果的错误,造成审计复议和行政诉讼。
  
  6.文书制作风险。这是审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关键问题是表达或词不达意、模棱两可,或由于一时疏忽造成重大笔设,或校对不严出现严重错误,会导致文书制作形成内容上的错误和不当。
  
  二、审计风险防范的几个对策
  
  审计风险防范是对审计风险系统的、全面的、连续的和及时的控制,以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率和效果为目的。
  
  防范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审计质量关键是加强以“人、法、技”为核心内容的基础建设。既有赖于审计执法环境的改善,更需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自身努力,才能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本文来自】:诺贝尔论文网( http://www.lwenwang.cn)
【详细参考】:原文地址- http://www.lwenwang.cn/news_list.asp?id=19359&p=1

我的论文题目是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应该怎么写.

6. 《探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怎么写啊???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7. 论题为《审计风险的发现与控制》应该怎样写啊?

一、审计风险涵义及其特征

  审计风险一般是指,财务报告本身存在错报,但受业务复杂程度、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方案、审计成本、审计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造成审计评价和意见不恰当、甚至不正确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现代审计是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评价基础之上的,审计过程乃至审计意见的形成与表述都受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审计人员不可能发现财务报告中所有的错误和舞弊,所以审计风险始终存在。

  不能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会招致审计失败。审计失败是指,财务报告中存在严重不实,审计之后审计人员没有发现这类错误或者隐瞒不报,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一贯性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众所周知,在引导经济、政治、组织和个人的决策和行动(如资源配置、财富分配)方面,财务报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审计失败会带来不利结果,如,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不实,审计未能发现,用户因此做出错误判断,甚至造成重大损失。从这一角度来讲,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主要目的也就是防止审计失败。

  在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防范经济风险、维护经济秩序方面,国家审计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国家审计对象主要是管理和使用国有资产的单位,许多被审计单位关系到国家民生和安全,如,国有商业银行、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它们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转具有重要作用。审计机关未能有效控制审计风险的常见表现是,审计之后未能揭露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损失浪费、国有资产流失、财务欺诈或者持续经营能力严重不足等情形。对国家审计而言,审计风险还包括审计行为和审计意见不当而承担的责任。如,审计机关要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如果定性错误,或者处理处罚不当,不仅会影响审计形象,还会引发审计复议和行政诉讼。这是国家审计风险的特殊性。

  二、财务欺诈将会大大增加审计风险

  财务资料不真实、虚假会计信息会使审计风险扩大。审计评价必须建立在真实、完整的财务资料和会计信息基础上,审计意见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以相关财务数据为依托。虚假资料直接影响审计评价公允性,甚至造成判断错误,由此产生的审计报告不能真实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资产、负债、损益状况。

  单位自身具有检查发现交易记录是否存在错误的内在要求。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如果内部控制设计良好并得到执行,就能有效阻止差错产生或检测差错所在,从而将各类差错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非故意错误更是如此。也就是说,因为工作疏忽而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非故意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小。

  财务欺诈会造成审计风险成倍放大。一般而言,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审计风险将会处于低水平。但是,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具有局限性,它是针对大量频繁发生的业务和交易设计的,而财务欺诈一般都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内部控制察觉和发现,甚至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如,管理当局为使财务报告达到掩人耳目的效果而编制虚假财务报告。财务欺诈会造成财务报告不实,即使内部控制设计良好,审计人员对其检查之后也难以发现。

  审计失败经常是因为未能发现隐藏的重大财务欺诈。当欺诈对会计报表具有重要影响时,就有可能出现审计失败。从这一角度而言,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避免审计失败的任务就转换为能够发现重大财务欺诈。

  三、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

  经济危机、经营失败、财务危机、市场预期、业绩指标考核、价值观沦丧等都可能引发财务欺诈,影响审计风险。对此,笔者将着重从以下方面对影响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

  (一)外部环境影响

  1、被审计单位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完善或存在缺陷

  被审计单位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直接关系到审计风险。以企业为例,公司治理结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通过竞争市场所实施的间接控制,即外部治理机制,其中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等;二是为实行事前监督而设计的直接控制,即内部治理机制,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构成。

  在我国的国有公司治理结构中,企业外部所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已变得日益激烈,但是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仍然缺乏竞争,因此外部治理结构是不健全的,另一方面,内部治理结构大多形同虚设,缺乏权力监督制衡机制是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最大弊端。制度安排不合理导致国有公司董事会没有活力,企业内部“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董事会成员大多由企业内部经管人员担任,代表所有者利益的董事长和代表执行机构的总经理通常由一人担任,形成一人大权独揽局面,而无数重大财务欺诈案件都是由位居绝对统治地位的所有者(或管理者)造成的。

  2、市场环境多变性和经济活动复杂性

  市场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会对审计风险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经济体制和技术经济环境的变革,企业组织也不断变化调整,其间会发生大量企业改制、兼并、重组等行为,企业形态和构成不断变化,其中运作也日趋复杂,审计人员对其情况难以全面了解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造成审计风险扩大。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利率和汇率的多变性以及通货膨胀加剧则使企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为了防范市场风险和化解本身面临的经营危机,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的交易类型、工具不断变化,如关联方交易、非货币性交易、衍生金融工具等,并且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交易复杂性导致审计风险增加。例如,为了达到某种财务效果,企业可能组织关联方交易。通过关联方交易,可以将巨额亏损转移到不需审计的关联企业,从而隐瞒其真实的财务状况;有的则与关联企业联合杜撰一些复杂交易,从会计方法上看,其利润确认过程完全合法,但它却永远不会实现。由于关联方交易的复杂性及审计测试的固有限制,审计师不能保证发现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所有错报和漏报。没有识别关联方交易是导致审计失败的常见例子。

  (二)审计自身因素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审计风险。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工作不慎,行为不当引发的审计风险。

  (1)审计人员在职培训不足,业务知识及专业水平不能胜任业务发展的需要,是形成审计风险的内在原因。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及实务经验、风险意识欠缺,使其难以做出适当的专业判断,从而不能把握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违背审计职业道德,未能遵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恪尽职守的要求,更是审计之大忌。

  (2)现行审计模式存在缺陷。账户基础审计模式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关注的重点是差错风险,对欺诈风险、财务危机或经营失败风险则关注较少;而现行审计模式还是建立在账户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之上的,防范和控制因财务危机、经营失败和财务欺诈而导致审计风险的系统体系还未建立。

  (3)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严格的业务质量控制机制。如,审计业务指导和监督制度未能建立或未能得到执行,主要表现有,一般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不能获得帮助,审计全过程没有受到有效监督。

  (4)审计风险点控制不利,导致审计失败。如,审计人员没有了解被审计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不当、审计测试范围不充分;审计范围受到被审计单位的限制;未能识别关联方及其交易;依赖未经证实的被审计单位的陈述或解释;被审计单位欺骗审计人员;此外,过于信赖自身工作也会导致审计失败,审计师可能会认为任何重大错报都不能逃过他的耳目,由此导致在时间预算和工作日程表中排除了对审计质量的考虑。这些因素可能全部或部分同时存在。

  四、防范控制审计风险的策略和措施

  如何更好地履行国家审计职责以避免审计失败是国家审计机关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一)防范审计风险的基本要求

  1、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审计队伍素质的高低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审计工作质量。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审计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审计对象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审计难度和风险有攀升的趋势。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会计知识,还要掌握经济管理、信息技术、法律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审计质量水平,才能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对进入审计机关的人员严格把关,以确保全体专业人员达到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二是建立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针对审计工作需要,系统的、有计划的组织高层次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三是建立审计人员待遇与专业知识水平挂钩的制度。



  2、强化审计风险意识,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重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是保障审计质量,维护审计声誉,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如果因为忽视审计风险而导致审计失败,不能及时揭露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甚至不能对事关被审计单位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发出警示,以及因为审计行为不当引发行政复议和诉讼,不仅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而且会损害审计形象,危及审计事业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牢固树立风险观念,恪守应有的谨慎与合理的怀疑,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防止审计失败。

  3、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注意发现大案要案线索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阶段,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改革不到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治理机构远未建立,国有资产损失浪费和被侵吞现象仍大量存在。国家审计有责任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注意发现大案要案线索将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4、恪守审计权限,坚持依法审计原则

  作为一种公务活动,国家审计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如,在没有政府授权或者委托情况下,审计机关不能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要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做到程序不违法。如,按照《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要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将审计通知书送达被审计单位;再如,审计组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要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5、保障审计独立性

  在管理体制和审计经费方面要保证审计机关独立性。如,《审计法实施条例》指出,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预算,在本级预算中单独列项,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但在实际工作中,除审计署和部分地方审计机构实行审计费用自理之外,仍有相当多的审计机关审计所需经费不能自理。如果审计机关不能与被审计单位隔断经济往来,审计独立性将会大打折扣。鉴于此,审计所需经费应当切实由财政完全承担,以保证审计独立性不受损害。

  另一方面,审计组成员不能违反审计独立性要求。如,回避制度;审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审计组承诺制度,审计组成员应向审计机关书面承诺,对所提供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廉政纪律执行情况负责,谁违反承诺,就由谁承担相应责任。

  (二)建立健全全面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为确保各项审计工作和审计项目审计质量符合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机关应当制定和运用审计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即,以《国家审计准则》为依据,建立全面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并以适当方式传达到全体专业人员,以确保正确理解和执行。

  审计机关应当合理制定以下两个层次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1)审计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至少应当包括,①审计纪律;②专业胜任能力;③工作委派;④督导;⑤对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2)各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负直接责任的审计组长应当执行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中适用于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督导人员应当考虑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对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复核的方式及程度。

  (三)审计实施中的审计风险控制

  (1)各级审计机关在制定计划安排项目任务和要求时, 尽量科学合理安排,使审计监督与宏观决策和政府中心工作相一致。

  (2)做好审前调查工作,掌握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一般需要了解,所有者及其构成;组织结构;生产、业务流程;经营管理情况;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财务报告编报环境;运用的法规等内容。做好审前调查,可以使审计方案作到有的放矢,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3)在制定审计方案时, 要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以及防范控制措施。如,考虑审计组成员时要避免在特定领域出现“外行审计内行”的情形。

  (4) 实行审计承诺。

  审计机关不能对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可靠负责。审计主要是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来发现和查证问题,但有些违法问题不一定会在有关资料中明显地记录和反映,或者是由于审计手段的局限性很难深入查证,必须由公安、司法等部门介入才能查清。为划分责任,审计机关应当要求被审计单位及其负责人对所提供的资料做出书面承诺。

  (5) 在项目实施中要严格执行审计方案和审计程序,对审计证据收集和评价要严格把关,做到真实可靠。讲究审计方法,注意工作策略和审计技巧,处处留心审计风险可能所在以及控制风险措施。只有审时度势,辨析交易和事项背后的风险所在,针对性地采用审计程序,才不至于落入审计陷阱。

  (6) 审计评价应当谨慎。审计评价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如果不切实际加以评价,就会带来审计评价风险。审计评价应当作到:一是不对非评价范围之内的审计事项做出评价;二是对审计过程中涉及的具体事项,如果未能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不能随意评价;三是审计评价用词要妥当,不能言过其实。对现阶段经济生活中反映出来的新事物、新问题,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审计评价更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四)关注重大财务欺诈

  财务欺诈作为舞弊的主要形式,导致财务报告不实反映,对财务报告用户产生巨大危害。审计人员有责任制定审计计划并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定财务报告是否存在由财务欺诈导致的重大错报。当存在重大财务欺诈,而审计之后未能发现,就会造成审计失败。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批准的第99号审计准则──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关注欺诈(SAS No.99─Consideration of Fraud in a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要求,审计人员在每个审计项目中都应保持职业谨慎,而且不能假定管理当局是诚实的,在每次审计中都要执行管理当局是否违反内部控制的测试程序,并把欺诈问题作为审计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

  为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当掌握财务欺诈特征、规律及其手法。如,欺诈动机(或压力)和机会,表现形态,涉及的范围及领域,欺诈时段和常用手法,掩饰和隐藏的手段,反审计措施等内容。这样才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揭穿财务欺诈。

  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需要区分两种责任

  审计具有社会监督性质,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由此,审计师也常被喻为“经济警察”。社会公众对审计期望值的提升,审计风险有扩大的趋势。现实中,社会公众期望审计师能够发现被审计单位中存在的任何不法行为,但是这种期望的合理程度值得讨论。

  即使是世界一流的审计机关、最优秀的审计师也不能保证不出现审计失败。正确认识审计职责和审计能力,区分被审计单位责任和审计责任,才是一种客观公正的看法。否则,将所有责任都推倒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身上,而不追究被审计单位及其管理当局责任,必然会造成审计风险无限化,其结果必然是阻碍和破坏审计事业的发展。对此,强调防范审计风险,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明确界定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但国家审计准则没有。政府审计项目多、任务重、工作量大,审计程序也多,审计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搞清所有经济活动,因此,《国家审计准则》有必要明确国家审计责任,使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明确其具体责任,从而更有效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论题为《审计风险的发现与控制》应该怎样写啊?

8. 我的论文题目是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应该怎么写.

一、审计风险发生的几个环节
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工作从制定审计计划到提出审计意见书,作出审计决定乃至审计复议的全过程。
审计风险具体存在于审计立项、调查取证、出具报告、提出意见书、作出审计决定等整个环节。其发生的关键环节主要有:越权风险-程序风险-取证风险-判断风险-处理处罚风险-文书制作风险。
1.越权风险。包括审计范围越权和审计评价越权。审计机关应严格按照《审计法》及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的界定。超出法定范围去审计评价,会导致政治、社会、司法等诸多方面的损害。
2.程序风险。包括审计计划、立项、通知书、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的下达送发都有严格的法定程序。程序的违法未必直接影响审计质量,但程序违法会导致行政诉讼而使审计的结果无效。
3.取证风险。审计中大量工作是调查过程。而取证是调查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最终作出评价和处理处罚的基础。取证不慎,所取证据不完整充分,不真实有效,会导致所作的评价失去证据的有效支持。
4.判断风险。审计中的判断是对调查中的问题分析观察。分析不深不透不细,观察不全不力,凭借主观猜测,经验判别,会导致性质认定中使用法规不当,造成定性不准,造成审计处理处罚中的不当。
5.处理处罚风险。审计事项所存在问题性质判断失误,必然导致处理处罚的不当。即便在判断中没有发生失误,但由于处理处罚中使用法律法规不当,会导致审计结果的错误,造成审计复议和行政诉讼。
6.文书制作风险。这是审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关键问题是表达或词不达意、模棱两可,或由于一时疏忽造成重大笔设,或校对不严出现严重错误,会导致文书制作形成内容上的错误和不当。
二、审计风险防范的几个对策
审计风险防范是对审计风险系统的、全面的、连续的和及时的控制,以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率和效果为目的。
防范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审计质量关键是加强以“人、法、技”为核心内容的基础建设。既有赖于审计执法环境的改善,更需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自身努力,才能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