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说明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特征有何不同

2024-05-03 23:02

1. 分析说明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特征有何不同

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其基本财务特征不一样。
1.企业初生期的财务特征
一般来说,在企业创立阶段,投入大,收入小,发展速度不稳定,失败几率高,经营风险最大,但是创新意识强。财务结构可能不尽合理。例如,资产负债率较高,自有资产比率较低。长期偿债能力不足,筹资和投资指标不高都是正常现象,因为对处于创业期的企业,基本无企业积累。为扩大企业规模、开发产品、发展业务和开辟市场等,较多地举债经营甚至是必须的,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在短期内长期偿债能力不足和筹资及投资指标不高。
2.企业成长期的财务特征
对于成长期的企业,实力逐步加强,主导产品已研制成功,经营风险有所降低。为扩大企业规模、开发新产品、发展业务和开辟市场等,较多的举债经营仍然是必须的,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在短期内偿债能力不足,财务结构仍可能不尽合理。此时企业积累仍然有限,但因企业处于成长期,已经有盈利,故其筹资和投资指标应有所改善。
在公司发展阶段,因公司急于抢占市场,扩大生产能力,投资规模猛增,负债急剧膨胀,财务风险日益增大,且成为威胁企业生存的主要因素。因此,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成为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相应地,对企业评价也更加注重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类的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负债结构和资产结构等。
3.企业成熟期的财务特征
进入成熟期后,公司发展速度变慢,甚至停滞不前,但此时,因公司市场形象已形成,客户较为固定,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入量都较高和稳定;且因资金需要量减少,负债总额占资金来源的比重也会相应减少,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均较好,财务风险降低,使公司收获的阶段。企业整体财务结构已趋向合理,其筹资和投资指标应表现得非常好,且应有较好的盈利能力、较好的资产管理能力、较好的成本和费用控制能力和成长能力。但好景不长,公司又面临进入衰退阶段的威胁。
在公司成熟阶段,公司经营的基本目的应是如何长期保持这种稳定的状态,故财务评价更偏重于当前盈利能力与风险水平的协调。此外,由于处于该阶段的公司很可能步入衰退期,因此,在分析中还应注意公司机动财力指标。该指标可由现金净流入量来表示,机动财力意味着企业应付变化所具有的潜力。当然,也应注意对企业创新和开拓意识的分析,因为这意味着企业保持稳定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依靠产品品种结构的变化、销售费用变化和生产成本变化等指标来判断。
4.企业衰退期的财务特征
在衰退阶段,公司生产工艺已呈落后状态,产品逐渐老化,生产萎缩,各种负担沉重,亏损严重,负债增加,财务状况逐步恶化。但此时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应该还较好,筹资和投资指标较好,而成长能力不足,这都是正常现象。因为对于衰退期的企业,企业有积累,为缩小企业规模,必然导致上述结果。
在公司衰退阶段,由于公司面临着破产衰亡和重获新生两种前途。因此,在分析zhogn更倾向于判定公司将步入哪种命运。这种判断的主要指标包括产品结构调整能力、研究开发和销售费用的变化状况等。
由于企业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财务特征,因此,对企业不同戒毒那也应有不同的分析评价标准。企业应根据所处发展时期的不同,相应地选择财务分析指标,这样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当企业处于初创阶段时,应该主要采取销售增长率和经营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来加以评价。此外,还要充分重视客户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等非财务指标。当企业处于成长阶段时,企业应主要采用销售增长率、目标市场收入增长率、投资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来加以分析评价。当然,还应该关注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等非财务指标。但企业处于成熟阶段时,财务分析应采用净利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率等财务指标来加以评价。这一阶段至关重要。当企业处于衰退阶段时,企业应主要采用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来加以评价。

分析说明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特征有何不同

2.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财务管理

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财务的要求肯定是各不相同的,只有能随着公司一起成长的财务部门,才是合格的财务部门。作为老板,你知道在不同阶段,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分别是什么吗?

3. 结合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相应的财务战略管理

1.创立期的财务战略管理
处于创立期的企业,由于未来的经营情况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很高。因此,为了控制企业总风险,一般采用低风险的权益资本进行融资,资金来源主要以从事高风险投资而要求高回报的风险投资为主要渠道,比如股份企业可以通过发售股票吸引风险投资者进行融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通过实收资本进行融资。同时,由于此阶段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比较大,内部积累一般满足不了资金需求,因此,此阶段一般采用低股利政策或者零股利政策(即剩余股利政策);对于一般合伙人,一般采用低工资或者不拿工资的薪金政策。此外,由于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资本需求,因此,此阶段的财务预算一般以资本预算为起点。
2.成长期的财务战略管理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由于销售规模快速增长,经营风险有所降低,战略也会随之而调整到营销活动上来,导致对资金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但由于此阶段的经营风险已经大大降低,因此,为了满足资金需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负债融资,使资产负债率适当提高,以利用财务杠杆效应。资金来源主要以私募、公开募集或者上市为主要融资渠道。同时,由于此阶段企业的评估等级有所建立,为了获取低成本和高弹性的资金,可以采取发行诸如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证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同时,由于此阶段已经开始产生现金流入,可以适当提高股利分配水平(一般采用低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以吸引新的投资者;对于一般合伙人,一般采用底薪加提成的薪金政策。此外,由于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销售增长,因此,此阶段的财务预算一般以销售预算为起点进行编制。值得注意是,虽然此阶段的经营风险已经有所降低,但仍然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还是应当以新进入的投资者投入资金为主,少量的负债融资为辅。
3.成熟期的财务战略管理
进行成熟期后,战略会出现重大调整,由成长期的关注市场和市场份额转移到关注盈利能力和获取利润上来。此阶段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小,也会产生大量的现金流入,同时,企业的再投资机会变得狭窄,资金的需求量降低。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并合理节约所得税成本,应当扩大债务融资比例,包括借债回购股份等,以提高资产负债率。同时,由于再投资机会减少,企业很难找到能够满足股东原先所要求的预期报酬率的投资项目,因此,企业应当提高股利支付率并采用固定股利政策,把富余资金分配给股东,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同时,为了提高员工满意度,留住人才,此阶段一般采用较高的固定工资。此外,由于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提高盈利能力以获取较高的利润,因此,此阶段的财务预算一般以成本控制为编制起点。
4.衰退期的财务战略管理
处于此阶段的企业,销售业绩开始下滑,高额的固定成本会使得企业很快陷入亏损的局面。但由于此时处于低经营风险阶段,因此,为了合理节约税收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利润,企业应当以短期借款为主要融资渠道,提高资产负债率。同时,虽然此阶段的现金流量已经开始逐渐减少,但由于企业已慢慢地濒临关闭,对资金的需求量大大减少,所以一般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提高股利支付率,将所产生的利润都通过股利的形式分配给股东。对一般合伙人而言,一般采用有弹性的薪金政策。此外,由于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收回现金,因此,此阶段的财务预算一般以现金流量为起点进行编制。
总之,为了控制企业总风险,在进行财务战略管理时,应当将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进行反向搭配,以确保企业的总风险在控制范围内。

结合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相应的财务战略管理

4. 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分别采取哪些财务战略

企业的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从成立、成长、壮大、衰退直至破产或解散、清算完毕的整个时期。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四个不同阶段。   1.初创期企业财务特征及财务战略 
  在初创时期,由于初创时期企业资信水平低,偿债能力差,资产抵押能力有限,负债融资缺乏信用和担保支持,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企业资本主要来源于创业者和风险资本。投资项目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技术研发风险、产品推广受阻、同业竞争剧烈、融资不利以及资金回收难等经常发生。财务上一般体现为集权模式,创业者对筹资、投资以及日常财务管理工作都要过问,财务大权完全掌控在创业者手中。因此,该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现金流量最大化”,采取以“低负债、低收益、不分配”为特征的稳步成长型财务战略。 
  在初创期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在企业财务战略的指导下,最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使企业生存下来,是企业初创期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在投资方面,企业应根据有限的资金,选择所能达到的投资规模,通过资源在一项业务中的高度集中,增加其主要业务的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为企业发展进行原始资本积累。此外,企业应将筹集的资金集中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市场推广、工艺设计等领域。在筹资方面,企业应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根据未来的偿债能力选择可以接受的融资方式,要防止企业在初始阶段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而陷入财务危机。处于初创期的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少,往往通过留存收益来提供资金。在募集新的长期资金方面,可以招募新的股东或者从银行贷款,但在利润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很难获得资金支持,资金成本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风险投资,政府也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的方法鼓励私人进行风险投资。在分配方面,初创期企业收益低且不稳定,实现的税后利润应尽可能多地留存,充实资本,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因此,这一时期一般不分配利润。 
  2.成长期企业财务特征及财务战略 
  企业通过积累,形成了初步规模,拥有了一定的自有资金周转规模,在一定的市场中建立了较大的竞争优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员工队伍,具备了一定的融资能力。经营者分权财务治理模式逐渐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也逐渐发生分离。一般成长期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采取“高负债、高股本扩张、低收益、少现金分红”的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 
在成长阶段,企业财务战略的任务是谋求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争取成为拥有巨大市场实力的强势企业。从筹资战略上看,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愿意提供资金,企业举债的资信条件得到满足,通常能贷到数额大、成本低、附有优惠条件的贷款。因此,在融资方式上,企业应该更多地利用负债筹资。因为负债筹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从投资策略看,这一阶段的企业宜采取一体化投资战略,即通过企业外部扩张或自身扩展等途径获得发展,以延长企业的价值链或扩大企业的规模,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企业可适度增大营销投入,以维持现有的市场地位。同时,企业在快速成长阶段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必须将人力资本投资纳入投资战略体系之中,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一定量的资金投入,增加与企业业务有关的人力资本投资客体的各种技能水平的投资活动。此外,由于企业的现金储备充足,可以将现金转换为有价证券或对外股权投资,以获取投资收益,实现资本保值增值。在分配方面,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应该在保证企业未来成长的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所有者现实利益的增长。因此企业可以在定期支付少量现金股利,而送股、转增股的使用较为普遍。   3.成熟期企业财务特征及财务战略 
  在成熟期,产品开始进入回报期,由于产品市场份额稳定,企业盈利水平稳定、现金流转顺畅,企业财务状态比较稳定,人力资源充足,研发能力增强;组织管理方面,由于企业组织层次的增多,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增多,创新精神逐步为较为保守的做事方式取代,应变能力开始变差,这一阶段需要充分注意预防“大企业病”。在这个阶段,由于企业规模扩张,甚至采取国际化运作方式?熏客观上需要职业经理人员进行实际运作、管理,形成了职业经理层财务治理模式。成熟期企业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增长为财务管理目标,财务战略一般应采取“低负债、高收益、中分配”的稳健型财务战略。 
  在企业的成熟期,为了避免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后对企业发展速度的制约,企业一般应采取折衷的财务战略。在投资方面,企业多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战略,以避免资本全部集中在一个行业所可能产生的风险。同时,企业需要为快速成长阶段积累下来的未利用的剩余资源寻找新的增长点,但市场容量有限,这便导致企业转向其他行业。企业也可继续采用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的方式,巩固其规模经济的效益,从而使企业有效地整合内部及外部资源,扩大企业的盈利水平,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在筹资方面,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要逐渐下降,而先前取得的款项也逐渐进入了还款期。由于企业此时具有较为丰厚的盈余积累,在资金的使用上应以内部资金为主,以防止企业在战略调整过程中出现过重的利息负担。为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改善现金流状况,成熟期企业可以采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来进行筹资。这不仅可以增强发起人的资产流动性,而且风险较小,收益适中,有利于企业获
管、兼并等形式延缓衰退,或蜕变为另外一个产业的企业。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合理地进行投资,谨慎地进行资本运作,以有效规避风险。同时,在该阶段的发展中,还要非常注意财务指标的预警提示。对于那些不盈利而又占用大量资金的业务,企业则可采取剥离或清算等退出战略,以增强在需要进入的新投资领域中的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采取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等手段,集中一切资源,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延长企业主导业务的退出市场时间。从筹资战略看,企业衰退期仍可继续保持较高的负债率,而不必调整其激进型的资本结构。因为,防御不是全面的退缩,而是积累内部力量,寻找新的机会,在环境有利的条件下,谋求新的更大规模的发展。另一方面,衰退期的企业具有一定的财务实力,以其现有产业作后盾,高负债筹资战略对企业自身而言是可行的。从利润分配战略看,衰退期阶段企业的获利能力下降,再投资机会已经枯竭,但现金流量依然较多,一般采取较高的股利分配政策,当然,高股利分配应以不损害企业未来发展所需投资为最高限。 
  如何保持企业原有的市场收益能力,并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财务战略,是企业在任何一个生命周期阶段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调整,注重对企业财务资源和能力的整合,通过对投资战略、筹资战略和收益分配战略的动态调整达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本增值并实现企业财务能力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但市场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特征的企业在经营规模、组织形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是有差别的,对其各自的财务战略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刀切”。

5. 处在成熟期的企业,应该采用什么财务战略

(一)筹资战略。企业成熟期,可采取相对激进的筹资战略。激进是相对于前两阶段的稳健而言,其含义为可采用相对较高的负债率,以有效利用财务杠杆。在企业成熟期,经营风险相应降低,从而使得公司可以承担中等财务风险,同时企业开始出现大量正现金净流量,这些变化使企业开始可以使用负债而不单单使用权益筹资。对成熟期企业而言,只要负债筹资导致的财务风险增加不会产生很高的总体风险,企业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资本结构,负债筹资就会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同时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  
(二)投资战略。企业成熟期可采取适度多元化投资战略,即将企业集聚的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加以释放,以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企业可以选择进入新的、与原有业务特性相近的业务活动领域,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或避免经营单一的风险,突破生命周期的制约,寻找继续成长的路径。  
(三)股利分配战略。企业成熟期现金流量充足,筹资能力强,能随时筹集到经营所需资金,资金积累规模较大,具备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而且投资者收益期望强烈,因此该阶段企业适宜采取高现金股利支付的股利分配战略。

处在成熟期的企业,应该采用什么财务战略

6. 处在成熟期的企业,应该采用什么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企业在规划自身的财务战略时,需要结合不同方面的影响因素来进行相关的制定,这些相关因素包括以下几点:一、经济和金融环境影响  影响财务战略规划的环境因素来自诸多方面,然而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直接的外部因素,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国家,即使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其经济环境也是不尽相同的。金融环境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面临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市场,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外部条件。   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影响  通常认为,对企业财务战略规划的威胁往往存在于外部。肯定外部的变化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战略的更大威胁往往来自于企业内部。企业的组织结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目标和政策是如何建立的,而且还决定了企业的资源配置。因此,战略指导下的企业行为演变的同时,其组织结构也应相应地发生变化,以新的组织结构实施新的战略,以使企业行为达到目标最大化。   三、生产经营规模影响  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也会影响到企业财务战略规划的制定,一般而言,企业经营规模越大,财务战略制定越复杂,实施也越困难。若企业经营规模小,则企业的财务战略规划制定和实施也相对简单很多。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企业财务战略规划,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7. 分析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财务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同,应采用不同的财务目标,具体如下:初创期企业的战略目标是生存,企业的着重点是如何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这一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应是销售额最大化。首先,销售额的多少影响企业的筹资能力。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主要是看企业的销售额,企业销售额越大,市场份额越高,竞争地位越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就越愿意给企业贷款。其次,初刨期企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扭亏为盈的关键是扩大销售额。企业在这一阶段应将生产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通过快速扩大企业销售额,获得企业成长所需的资金,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初创期企业应以销售额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成长期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发展壮大,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利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一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是在扩大销售额的基础上争取利润最大化。成长期企业尽管已有比创业阶段更充裕的现金流,但是企业销售等费用的增加,新项目的投资仍然可使企业现金流面临入不敷出困境,如果企业还像初创期那样追求销售额最大化,甚至以亏损为代价换取销售额,企业将难逃倒闭的命运。因此,企业应以营销战略为核心,严密监控企业的利润变化,并以产品销售利润为基础进行市场份额预测与规划,同时重视对企业成本与费用的控制,在初创期销售额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盈利,才能保证后续发展。,成熟期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完善,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创新,实现企业的“二次创业”,从而进入第二条生命曲线,尽量延长企业寿命,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的目标应是企业价值和社会责任最大化。该阶段企业的管理重点是如何在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及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协调好企业与社会、与各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为企业的蜕变期作准备。同时,一方面成熟期企业应注意技术创新以及新产品的投入和研制,及时替代原有旧产品,占有市场,拓展经营渠道,实现多元化竞争战略,但要防止盲目投资,出现生存危机。另一方面成熟期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应积极承担对社会、环境和除股东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如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延缓衰退期的到来。因此成熟期企业应以企业价值和社会责任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衰退期企业的战略目标是维持和蜕变,企业的根本任务是防止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并争取新的生存发展空间,这一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应是现金净流量最大化。企业是否有发展后劲虽然与利润有较大的关系,但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否存在足够的现金流量满足企业各方面支出,从某种程度上说,现金净流量的大小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一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是如何尽快回收资金并合理利用资金实现目标转移,转向新的投资点,即收缩阵地,转移战场。一方面,企业应严格控制成本与费用,尽量削减各项费用支出,并积极进行企业现金流量预测,控制企业现金外流;另一方面,企业重组价值最大化,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经营管理,尽可能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使其得以维持和复兴,实现战略转型,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因此这一阶段企业应以现金净流量最大化作为衰退期的财务管理目标。

分析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财务

8.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会计政策选择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会计政策选择方式是就企业一定时期的所有会计政策这个整体而言,可以分为激进、稳健、中庸三种。激进的会计政策选择会使会计收益最大,中庸的会计政策选择次之,稳健的会计政策选择则使会计收益最小。由于会计收益会影响到投资决策,同时也会影响到收入分配,从而对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产生影响。同时,在一定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大多数企业会做出相同或类似的会计政策选择,从而一定时期的某种类型的会计政策选择就带有普遍性。带有普遍性的会计政策选择对国民经济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的程度与其对会计收益的作用程度密切相关。为讨论方便,现将会计政策选择分为亲周期、逆周期和中性等三种类型。亲周期的会计政策选择是指在经济的繁荣阶段采用激进的会计选择,在经济的萧条阶段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选择;逆周期的会计政策选择刚好相反。中性的会计政策选择则不考虑经济周期。亲周期的会计政策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经济的波动,逆周期的会计政策选择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有稳定经济的作用。当然,会计政策选择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它对会计收益的作用程度。由于政府当局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会采用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货币政策),试图熨平经济的波动,本文也将考虑会计政策选择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一、亲周期的会计政策选择在繁荣期,交易活跃、需求旺盛、市场前景看好,企业收益本来就不错。此时若采用激进的会计政策选择会更高估收益水平,使投资收益率更可观。所有者和投资人可能因此追加资本投入,因为他们认为本企业经营业绩好于往年和同行业水平且会持续下去。另外,由于高估收益,可供分配利润上升了,管理者、工人及所有者个人乃至社会公众的收入水平增长很快,并且他们会向上修正自己的恒久收入水平,因而会增加消费。高涨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结合起来,使得国民经济进一步扩张。由于乘数效应和加速器作用,下一轮的国民收入和生产规模将迅速增加。当然,繁荣年份国民经济本来就具有扩张的趋势,激进的会计政策选择只是推波助澜罢了。由于政府意识到经济过热,会选择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试图抑制经济的扩张。但是,激进的会计政策选择可能会部分抵消政府的努力,从而使财政货币政策达不到预期目标。比如提高利率水平,这会减少企业的利润,但如果减小的幅度低于高估收益而导致的利润增长幅度,可能就难以压制投资水平。并且,一般情况下利率的提高幅度是有限的,可能不足以降低因高估收益而偏高的投资报酬率,因而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起不了很大的影响。再比如增税(考虑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如果税制是累进的,则提高了边际税率水平。高估收益本来就自动提升了边际税率,从而边际税率就提升了两次,税负就上升了。税后收益变化取决于税前收益的上升程度与税负上升程度的对比情况。不过若采用比例税率,高估收益并不会自动提升边际税率水平,增税的效果较之累进税率可能要差一些。如果增税不足以降低税后收益,则效果就很有限。在萧条期,销售不旺、存货积压、市场前景不看好。企业收益已大幅滑坡,稳健的会计政策更使收益水平下滑。低估的收益水平可能会击垮投资者的信心,可能会抽走资金,至少不愿再追加投资,银行也会“惜贷”,企业当局可能会减少产量乃至裁员以应付危机。收益低估直接造成了管理人员、工人及所有者的收入水平降低。企业生产规模的缩小和失业人数的增加,也会降低社会公众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消费。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下降,会导致国民经济成倍收缩。在萧条期,政府会采取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稳健的会计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抵消作用。比如降低利率水平,以相对增加企业利润水平,然而低估收益又降低了利润水平。又比如减税,由于收益低估,在累进税制中相应级数就很低,即使减税也并不能使边际税率下降多少,从而减税对税后收益的影响就有限,可能难以刺激投资需求。概括地说,亲周期的会计政策选择有可能加剧经济的波动,并有可能使财政货币政策达不到预期目标。二、逆周期的会计政策选择在繁荣期,企业如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以适当降低偏高的收益水平,既符合追求各期收益均衡化的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同时也会产生如下影响:首先,对于一般股东和投资者来说,由于投资回报率已人为下压了,可能不会追加投资;其次,高收益降低后,管理者、工人及所有者个人的收入水平也降低,只能保持正常的消费水平。因此,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有助于防止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过度膨胀,从而抑制了生产的进一步扩张。这对政府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起着配合作用:如提高利率水平,会降低企业的收益水平,加之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会使收益进一步降低,企业投资回报率降低的幅度可能较大,投资人可能不再追加投资,某些投资项目可能会撤消,企业当局可能因此会缩减生产规模;如降低政府支出水平,一方面降低了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从而对企业收益水平产生负面影响,只会使业已低估的投资回报率进一步降低,投资需求得到抑制;另一方面会降低社会公众的可支配收入,由于从企业获得的收入已有所减少,消费需求会进一步降低。在萧条期,企业收益下降很多,采用激进的会计政策,适当提高收益(由于繁荣年份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企业有所准备,这时高估收益就有一定的基础),可能有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因而投资水平有可能不至于下降很多。另外,高估的收益使得管理者、工人及所有者的个人收入水平的下降有所缓和,正常的消费水平不至于降低很多。国民经济的下滑势头可能就得到一些阻止。这时,政府采用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如降低利率,降低了的利率水平与高估后的收益相配合,更容易维持乃至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如减税,由于收益高估加之税率降低,税后收益就有所上升,这一方面稳定了税后投资报酬率,另一方面保持了管理者及所有者的收入水平。激进的会计政策就配合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也就是说,逆周期的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稳定经济的功能,并且还可能配合财政货币政策来熨平经济的波动。人们的直觉可能认为亲周期的会计政策选择优于逆周期的会计政策选择,因为繁荣时期大方一点、困难时期稳健一点是人之常情。然而,就稳定经济来说,逆周期的会计政策选择要好一些,它起到了一个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并且,逆周期的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也是有利的:它不仅有助于创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而且使各期收益平稳化,也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