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寡头垄断,政府应该怎么做呢?

2024-05-18 01:12

1. 针对寡头垄断,政府应该怎么做呢?

政府应该做的是促进企业竞争,扼制企业勾结。
美国早在1890年就出台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明确规定寡头之间的合作协议是非法行为。
目前,我国就房地产业而言,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土地,被政府紧紧控制在手中,开发商难以自由组织生产,因此具有阻止企业垄断的天然有利条件。但政府也应提高警惕性,既要避免某些区域的新增土地被开发商集中获得,又要适当关注区域存量土地在企业和项目并购过程中被个别大牌地产商大量持有的现象。比如,把大地块划小后分别出让,就是防范寡头垄断的一种有效路径。再如,土地增值税对于打击企业囤地和有意放缓产品供给的行为,也具有积极意义。

针对寡头垄断,政府应该怎么做呢?

2. 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

1.市场自然形成:厂商由于追求规模经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而市场又是相对狭小的。打个比方,如果某行业市场总规模是100,而对于该行业的生产厂商来说,规模经济为30,那么该市场仅能满足3个厂商在规模经济条件下生产。这就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进一步,如果市场总规模仅能满足1家厂商在规模经济条件下生产,则市场可能进一步形成垄断市场)2.人为(制度)形成:厂商或国家对资源,专利,市场等的控制,也是一些寡头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

3. 垄断和寡头经济现象在我国现实中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中国经济寡头的形成有其体制原因。计划经济时代,整个国民经济是官僚经济,各级政府管理所有经济活动。在这个体制下,国民经济被部门化,分成石油、电子、钢铁、煤炭、水利等领域,并且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治理。这是一种变相的“封建制度”。改革开放後,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但经济管理的部门化制度特征并没有变,只不过是随著产业的变化,增添了新的经济部门,例如电信和金融等。
在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对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抓大”的改革,就是组建庞大的国有企业集团,试图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个改革的本意没有错,并且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看也很成功。不过,因为以市场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没有到位,国有企业的不同领域形成高度垄断的局面。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国有企业的高利润来自垄断而非市场竞争力。部门经济的高度垄断性便是经济寡头的经济制度基础。
除了经济制度基础,经济寡头的形成背後还有诸多政治因素。首先是高层领导人的背景。中国的领导层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必须是多元的,这是治理一个庞大国家所必需的。但来自不同背景的领导人必然对政治运作产生不同的影响。很多年来,一些高层领导人来自国有企业,他们和原来的“领地”仍然保持著紧密的关系。并且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仍然保留著行政级别,主要国有企业(央企)老总本身也是政府官员,这就使得这种关系更加变得有机不可分。
另外一个重要的政治因素是中国的政治权力运作方式。为了便於管理,中国把治理功能分成不同的领域,即中国所说的“口”,例如党务口、政法口、宣传口等。在高层(政治局和常委)实行的是权力分工原则,不同的“口”由不同的领导人负责,并且往往是一个领导人在他所管辖的“口”内拥有绝对的权力。各个“口”之间只有分工,而缺少协调机制,往往形成“山头主义”。一旦经济寡头的情形和这种高层领导权力分工结合起来,经济寡头就拥有了无比强大的政治力量。
更为严峻的是,经济寡头开始试图干预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寡头不仅分割了中国的国民经济,而且在“富可敌国”的情况下,经常在政治上变得具有野心。从这次反腐败所发现的情况来看,这些寡头一方面通过各种关系向地方和基层延伸,其操作方式往往是黑社会性质的,另一方面也往上延伸到权力核心,干预国家政治。这种情况使得中国总体政治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治理。在中共十八大之前,中国发生了多少政治方面的事情,使得外界非常担忧中国高层的政治稳定问题。所发生的很多事情,和经济寡头向政治领域延伸是有关联的。

垄断和寡头经济现象在我国现实中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4. 寡头垄断市场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

正确答案:A,B,C,E
解析:ABCE【解析】本题考查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寡头垄断市场上,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选项D说法有误。

5. 经济学家们发现分析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 )

寡头龙断是由几个厂商所控制的市场,这些厂商的单个规模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
00寡头垄断的结构种类众多,不尽相同。
00在某些寡头垄断市场上,产品是有差别的:例如国内外汽车行业典型属于这类情况。
00另外一些寡头垄断市场上,产品几乎是同质的:例如,美国初级铜全部产量是由七家厂商开采冶炼的;国内的铜生产也有类似集中特点。
00还有一些大量厂商生产同类产品的行业,但只有几家控制市场:如美国电灯炮行业,有128家厂商参与竞争,但四家厂商控制了电灯炮的90%市场;中国彩电业厂家众多,但是几家企业控制大部分市场。
00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相联系,寡头厂商之间关系兼有竞争和串谋的两面性。寡头厂商市场控制力大小和利润水平高低,取决于它们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方式。如果它们更多采取合作和串谋而不是竞争方式,寡头们有可能在在显著高于边际成本水平上制定价格,从而获得丰厚利润。另一方面,寡头之间也可能发生激烈的竞争,并降低它们获得的利润。
00这派生出寡头厂商行为方式的基本特点:它们采取某种经营行动必须事先考虑其竞争对手的可能反应,经济学家将这一点称作寡头厂商行为具有策略性(Strategic)。引入策略性因素之后,寡头厂商的决策规则极为复杂,即便在理论分析意义上也无法采用一个简明的模型加以概括。

经济学家们发现分析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 )

6. 2、 垄断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为什么说垄断导致市场失灵?政府对此应该如何干预?

垄断(monopoly) 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 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来泛指把持和独占。 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 (英语:Monopoly) (或者称卖者垄断;台湾通常译独占),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者垄断 (Monopsony) 刚刚相反。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产量(不能同时调节)。 垄断行业就是行业或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的情况。 结合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垄断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编辑本段]造成垄断的原因 (1)规模经济。如果对于一个市场的全部需求,只能容纳一个厂商获得,多一个厂商都会便利所有厂商亏损。 (2)对生产要素的垄断。一旦生产者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产品原材料,而其他生产者无法获得这种原材料时,那么,该生产者就成为该行业的垄断者。 (3)法律保护。例如,专利保护。 (4)特许经营。政府在某个行业内授权某家厂商垄断经营某种产品被称为特许权。特许经营的例子很多,大到公用事业、邮政、广播媒体,甚至是奥运商品,小到区域性的垄断商品,比如校园内等。 (5)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方兴未艾使得网络经济成为垄断的另一个原因,这与规模经济比较相似,所不同的是网络经济是通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作用于市场需求方面的,因为人的需求行为是相互影响的。 其他。例如,垄断厂商具有原料供货、生产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垄断厂商还可以通过合并、接管以及各种佥及不佥的手段维护其垄断地位。

7. 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是希望在经济层面发生什么变化

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经济政策。国家通过经济政策进行干预和调节,具体所运用的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汇率政策等。

二是法律手段的干预和调节。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经济行为。
三是行政监管。国家运用行政监管的内容包括工商行政管理、物价管理、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工会和行业协会的管理、商品质量的监控管理等。
四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来维系的人们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道德的行为规范称之为“非成文法”。任何经济行为都不能没有道德干预。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而且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是商品经济内在本性和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客观要求。
国家干预经济是一种手段,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国家干预经济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还有就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是希望在经济层面发生什么变化

8. 垄断和寡头经济现象在我国现实中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

中国经济寡头的形成有其体制原因。计划经济时代,整个国民经济是官僚经济,各级政府管理所有经济活动。在这个体制下,国民经济被部门化,分成石油、电子、钢铁、煤炭、水利等领域,并且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治理。这是一种变相的“封建制度”。改革开放後,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但经济管理的部门化制度特征并没有变,只不过是随著产业的变化,增添了新的经济部门,例如电信和金融等。
在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对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抓大”的改革,就是组建庞大的国有企业集团,试图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个改革的本意没有错,并且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看也很成功。不过,因为以市场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没有到位,国有企业的不同领域形成高度垄断的局面。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国有企业的高利润来自垄断而非市场竞争力。部门经济的高度垄断性便是经济寡头的经济制度基础。
除了经济制度基础,经济寡头的形成背後还有诸多政治因素。首先是高层领导人的背景。中国的领导层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必须是多元的,这是治理一个庞大国家所必需的。但来自不同背景的领导人必然对政治运作产生不同的影响。很多年来,一些高层领导人来自国有企业,他们和原来的“领地”仍然保持著紧密的关系。并且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仍然保留著行政级别,主要国有企业(央企)老总本身也是政府官员,这就使得这种关系更加变得有机不可分。
另外一个重要的政治因素是中国的政治权力运作方式。为了便於管理,中国把治理功能分成不同的领域,即中国所说的“口”,例如党务口、政法口、宣传口等。在高层(政治局和常委)实行的是权力分工原则,不同的“口”由不同的领导人负责,并且往往是一个领导人在他所管辖的“口”内拥有绝对的权力。各个“口”之间只有分工,而缺少协调机制,往往形成“山头主义”。一旦经济寡头的情形和这种高层领导权力分工结合起来,经济寡头就拥有了无比强大的政治力量。
更为严峻的是,经济寡头开始试图干预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寡头不仅分割了中国的国民经济,而且在“富可敌国”的情况下,经常在政治上变得具有野心。从这次反腐败所发现的情况来看,这些寡头一方面通过各种关系向地方和基层延伸,其操作方式往往是黑社会性质的,另一方面也往上延伸到权力核心,干预国家政治。这种情况使得中国总体政治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治理。在中共十八大之前,中国发生了多少政治方面的事情,使得外界非常担忧中国高层的政治稳定问题。所发生的很多事情,和经济寡头向政治领域延伸是有关联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