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粮食现状如何

2024-05-10 19:42

1. 我国的粮食现状如何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亲,我国的粮食现状如下哦:第一,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2万亿斤台阶,自2015年起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就是说,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第二,粮食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全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第三,粮食流通保持高效顺畅。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第四,粮食应急保障更加有力。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3万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配送中心3047家,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第五,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与之相比,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保持总体平稳,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红花]目前外国的粮食也是越来越多了哦,但我们依旧不能忘了粮食来之不易这一点哦[大红花]【摘要】
我国的粮食现状如何【提问】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亲,我国的粮食现状如下哦:第一,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2万亿斤台阶,自2015年起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就是说,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第二,粮食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全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第三,粮食流通保持高效顺畅。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第四,粮食应急保障更加有力。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3万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配送中心3047家,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第五,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与之相比,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保持总体平稳,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红花]目前外国的粮食也是越来越多了哦,但我们依旧不能忘了粮食来之不易这一点哦[大红花]【回答】

我国的粮食现状如何

2. 我国的粮食现状如何?

我国粮食仍处于长期紧平衡状态。有些粮食仍依赖进口(性价比高)





3. 中国粮食总产量

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与细分市场分析,未来我国粮食增产潜力巨大「图」
来源:华经情报网(huaon.com)
一、粮食行业概述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粮食作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
总的来说,粮食主要分为麦类、稻类、粗粮类、豆类、瓜果蔬菜类几类。
粮食的主要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粮食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下降,2019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6063.6千公顷,同比下降0.83%。
2014-2019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走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粮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最重要农产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粮食产业得到良好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66384万吨(13277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
2013-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及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分季节看,2019年,我国夏收粮食产量为14160万吨,同比增长2.01%;早稻产量2627万吨,同比下降8.12%;秋粮产量49597万吨,同比增长1.12%;
2013-2019年我国粮食分季节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粮食种植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三、粮食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分品种看,2019年,全国谷物产量61368万吨,同比增长0.6%。其中,玉米产量为26077.89万吨,同比增长1.4%;稻谷产量为20961.4万吨,同比下降1.19%;小麦产量13359.63万吨,同比增长1.64%;豆类和薯类产量为2131.9万吨和2882.7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1.0%和0.6%。
2019年我国粮食细分品种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粮食行业进出口数据分析
我国粮食缺口主要靠进口解决,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证粮食90%以上自给率。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粮食进口达11144万吨,同比下降3.56%,2020年1-5月中国粮食进口数量为4583万吨,
2015-2020年5月中国粮食进口数量及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出口数量方面,2015-2019年中国粮食出口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粮食出口数量达434万吨,同比增长18.58%,2020年1-5月中国粮食出口数量为161万吨。
2015-2020年5月中国粮食出口数量及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粮食市场未来趋势预测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资深专家组认为,未来中国粮食增产潜力巨大。原因有三条。一是粮食增产有后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持续快速增长,相继跃上了三、四、五、六亿吨4个大台阶,现已连续五年总产6亿吨以上,积蓄了巨大的增产潜力。二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粮食主产县可以发挥关键作用。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在从东北到海南的中东部地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巨资建设了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几大商品粮基地,同时确定了800多个粮食主产县,都将在未来粮食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三是农粮科技进步将为增产提供强力支撑。我国农粮科技进步对粮食产业的贡献率,已从改革初期的2.7%上升到2018年的58.3%。今后,随着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科技对于粮食增产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政策环境看,我国农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好环境。从农业生产看,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粮食连年丰收,粮食生产持续向好向优。从国际贸易看,粮食进口量占国内市场比重是很小的,我国主粮保持绝对自给,完全有能力应对国际市场波动。从粮食库存看,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粮食储备系统,粮仓是充足的。从未来趋势看,未来10年我国粮食生产将稳中有增,提质调优。
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与细分市场分析

中国粮食总产量

4. 中国的粮食问题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哪些问题
1、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粮食安全的基础受到威胁。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应不断提高,达到耕地的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动态平衡,这样才不至于动摇粮食安全的基础。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容乐观。据统计,目前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8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2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许多农田被人为撂荒。可见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
2、生态环境恶化和污染,危及中国粮食安全。一方面,我国耕地面积逐步减少,另一方面,耕地的质量也在下降。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和污染,具体表现为农业生态系统恶化、农业化学污染和工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据估计,我国遭受水土流失(水蚀和风蚀)的耕地达到4540万多公顷,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0%。三分之一至一半的耕地缺磷,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耕地缺钾,缺乏微量营养元素的土壤也正在增加。

随着“镉大米”事件的曝光,人们对重金属污染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正是由于“镉大米”直接危及到主粮安全而成为重金属污染的一个缩影。
  
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建国30年集体化时修的水利设施老化,现在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重为48%。

部分灌区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配套差,缺少基本灌排条件,洪涝干旱防灾减灾能力脆弱。现在突发性极端天气增多,病虫害多发、频发、重发,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对稳定粮食生产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4、农业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有待提升。有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左右。农业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密,基础性研究比较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到位率低。种子产业发展存在育繁推脱节、育种水平低、种子企业缺乏竞争力、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等问题。

5、种粮比较效益长期偏低,挫伤农民积极性。尽管近几年粮食价格稳步上升,但农民种粮收入仍然不高,特别是与从事其他产业相比,种粮比较效益明显偏低,一些地区出现了粮食“副业化”等趋势。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农资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增加,种粮成本将逐步上升。

6、外资并购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主要是稻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目前,我国稻米、小麦的自给率达到90%以上,但是,玉米和大豆自给率下降,尤其是大豆自给率只有30%,而进口依存度达到70%。由于外资并购和侵蚀,我国对粮食控制力减弱,有些品种的种子长期为外资控制,对外依存度扩大,转基因产品从长远看可能危及人民的健康。

7、粮食储备管理滞后。储备品种单一、与市场脱节、交易成本高、储备规模小、仓房陈旧、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另外,一些地方还存在粮耗子现象。

5. 中国粮食产量

2022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8653万吨(13731亿斤)。
2022年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8332千公顷(177498万亩),比2021年增加701千公顷(1052万亩),增长0.6%。
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802公斤/公顷(387公斤/亩),比2021年减少3.3公斤/公顷(0.2公斤/亩),下降0.1%。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加368万吨(74亿斤),增长0.5%。


粮食产量计算方法:
粮食除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杂粮外,还包括薯类和豆类。其产量计算方法,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但不包括芋头和木薯)。
1963年以前按每4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从1964年开始改为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城市郊区作为蔬菜的薯类(如马铃薯等)按鲜品计算,并且不作粮食统计。
其他粮食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1989年以前全国粮食产量数据主要靠全面报表取得,1989年开始使用抽样调查数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粮食产量

中国粮食产量

6. 中国粮食产量

中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中国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202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2年,中国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948.1亿斤和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8.9亿斤和2.1亿斤。今年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中央财政紧急安排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各地全力抗旱救灾,强化田间管理,特别是近年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对农业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秋粮产量10220亿斤,比上年增加42.5亿斤。
具体而言,小麦、玉米产量增加,稻谷产量下降。2022年,中国谷物产量12664.9亿斤,比上年增加9.7亿斤,增长0.1%。其中,小麦产量2754.5亿斤,比上年增加15.6亿斤,增长0.6%;玉米产量5544.1亿斤,比上年增加93亿斤,增长1.7%;稻谷产量4169.9亿斤,比上年减少87亿斤,下降2.0%。

豆类增产明显,薯类产量下降。2022年,中国豆类产量470.2亿斤,比上年增加77.1亿斤,增长19.6%。其中,大豆产量405.7亿斤,比上年增加77.8亿斤,增长23.7%。薯类产量595.5亿斤,比上年减少13.2亿斤,下降2.2%。
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中,有23个粮食增产。其中,河南上年洪涝灾害造成减产,今年恢复性增产49亿斤;新疆、内蒙古、山东、山西、吉林粮食增产均超过8亿斤。

7. 中国粮食总产量

国
家
耕地面积(亿公顷)
占世界耕地比例
粮食总产量(亿吨)
中
国
1.21
8.06%
5.01
美
国
1.97
13.15%
3.63
印
度
1.7
11.32%
2.16
巴
西
0.86(已耕)
5.76%
1.33
阿根廷
0.27
1.80%
0.85
俄罗斯
1.26
8.39%
0.81
法
国
0.18
1.22%
0.59
加拿大
0.68(已耕)
4.52%
0.51
越
南
0.10
0.66%
0.40
德
国
0.12
0.80%
0.40
澳
洲
0.51(已耕)
3.45%
0.31
乌克兰
0.33
2.20%
0.29
波
兰
0.14
0.96%
0.26
哈萨克
0.35
2.33%
0.20
泰
国
0.20
1.32%
0.18

中国粮食总产量

8. 中国粮食总产量

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13158亿斤),比2017年减少371万吨(74亿斤),下降0.6%。全年粮食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减幅不大,仍处于高位水平,属于丰收年景。

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2018年,各地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库存较多的稻谷和玉米种植,扩大大豆种植,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初步统计,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6亿亩,比上年减少1428万亩,下降0.8%。因播种面积减少,粮食减产107亿斤。

(一)谷物播种面积减少。2018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95亿亩,较上年减少1619万亩,下降1.1%。其中稻谷4.53亿亩,比上年减少837万亩,下降1.8%;小麦3.64亿亩,比上年减少360万亩,下降1.0%;玉米6.32亿亩,比上年减少404万亩,下降0.6%。

(二)豆类播种面积增加,薯类面积稳定。2018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53亿亩,比上年增加180万亩,增长1.2%;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增加232万亩,增长1.9%。薯类播种面积1.08亿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略增0.1%。

(三)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效果明显。2018年,各地区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湖南、江西两省主动调减单产较低、品质较差的早稻和双季晚稻种植面积796万亩,同时增加单产较高、品质较优的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面积348万亩;黑龙江主动压缩冷凉区域水稻种植面积249万亩。贵州、河北两省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主动调减玉米种植面积765万亩。内蒙古、吉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区)采取加大政策补贴等措施扶持大豆生产,五省(区)共增加大豆面积402万亩。

二、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粮食单产水平提高

(一)谷物、豆类、薯类三大类粮食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2018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7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提高0.9公斤,增长0.2%。其中,谷物单产408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提高1.1公斤,增长0.3%;豆类单产12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提高3.3公斤,增长2.7%;薯类单产26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提高5.1公斤,增长2.0%。因单产提高,粮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