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的科研项目

2024-05-09 13:06

1. 刘波的科研项目

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软科学项目、中国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重点项目和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等,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一项、国家863项目两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本。

刘波的科研项目

2. 刘玉波的科研成果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20余项,获奖成果10余项。其中作为主持人之一完成的“大叶山杨种质资源保存与无性系育种技术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利用卵孢白僵菌防治小齿短肛棒修技术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完成的“紫椴、黄波罗人工林生长特性及培育技术研究”获吉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吉林省长白山地水曲柳种源区划研究”获吉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沙松人工培育技术研究”获吉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吉林省重要树种改良代和第二代良种选育技术”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杨树黄、桦树黄种质资源保存与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2006年通过省级验收,成果达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3. 刘金波的科研成果

主要的论文、著作及所研究项目如下:论文:1、《中国科技信息》.浅谈民营经济融资障碍及其解决对策.第一作者2、《统计与咨询》.民营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分析.第一作者3、《北方经贸》.牡丹江市民营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研究.第一作者4、《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第一作者5、《牡丹江大学学报》.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会计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第一作者6、《浙江统计》.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问题的对策.第一作者7、《牡丹江大学学报》.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和演变.第二作者8、《牡丹江大学学报》.浅析增值税制的完善.第二作者

刘金波的科研成果

4. 刘剑波的科研成果

主要有:“有线电视双向传输与综合业务的研究”(2001年广电总局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有线电视系统中数据传输业务的研究”(国家广电总局2005年度科技创新奖三等奖)、“电缆电视系统非线性失真的计算机仿真”(1997年广电部中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北京广播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2006年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五届“有线电视科技杰出贡献奖”等。

5. 刘喜波的主要科研成果

近年来,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加省部级以上项目四项,校级科研项目多项。

刘喜波的主要科研成果

6. 刘喜波的科研项目

1. 闭流形上变换群的相关问题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10371020). 2004年1月-2006年12月。2. 具有量化特征物证检验问题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No.1033004).2003年1月-2005年12月。3. 统计学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4.闭流形的 --群作用,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基金,2003年10月-2004年10月。5.G-流形的相关问题研究,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基金,2003年11月-2004年12月。6.带对合的流形,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基金,2002年10月-2003年10月。

7. 刘立波的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低太阳活动条件下中低纬电离层剖面结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1-2013.12主持《电离层物理》,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2008.1-2011.12主持《中低纬电离层气候学特征的高度依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1-2009.12主持《低纬电离层暴特征的统计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1-2008.12主持《低纬电离层与风场的动力耦合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1-2005.12主持《利用电离层特性数据研究低纬等效电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9.1-2001.12主持《中低纬电离层模式研究》,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课题,2010.4-2012.4参加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日地空间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和预报研究》《空间灾害性天气的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研究》课题(2006CB806306),2006年9月-2011年8月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电离层历史资料整编和电子浓度剖面及区域特性图集编研》的第三课题《电离层频高图资料收集处理规范与标准》负责人。

刘立波的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8. 刘海波的科研成果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成果:从1990年至今,长期从事声与振动及其信号处理的研究,特别是在声场控制和阵列信号处理领域。曾任中国声学学报,通信学报,Chinese Physics letters,英国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美国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oustics and Vibr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和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的审稿人。先后承担和参加完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和面上基金,国防科工委预研基金,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基金,以及国防863计划等研究课题等二十多项。在国内外期刊(如Chin. Phys. Lett.,IEE Electronic Letter,IEEE Trans. Consumer Electron.,IEEE Trans. Speech and Audio,IEEE Trans. Ultrason. Ferroelect. Freq. Control.,IEICE Trans. Fundamentals,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RLO),Jpn. J. Appl. Phys.,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Signal Processing等)和会议发表文章8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了40余篇。曾获得1997年中国青年声学会议优秀论文奖和2001年新加坡工程学会IES Prestigious Engineering Achievement Award。2002 年,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南洋理工大学的资助,获得国际发明专利 (“Steering of Directional Sound Beams,” PCT/SG02/00195; US 7,146,01,5 Dec.2006)。2003年,获得香港王宽诚科研奖金。2004年,因开发的“高指向声重放系统”在南洋理工大学举行的工程技术展上获得金奖(Gold Award in Technology Exhibition at Nanyang Technology University)。已申请的国内专利共计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