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大潮退去,下半场北汽蓝谷能否继续保持领先?

2024-05-19 07:13

1. 新能源汽车大潮退去,下半场北汽蓝谷能否继续保持领先?

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平静。刚进入七月,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就因未平衡好生产交付能力与产品迭代升级之间的矛盾而遭到老车主维权。最终该事件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公开道歉,向老车主提供多种赔偿方案收场。

同时,随着6月新能源补贴退坡过渡期结束的影响,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成为近几年来首次出现销量负增长的月份。
不论是从销量数据,还是政策补贴上来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大潮终于开始退去,该领域内的企业今后都将面临越发严峻的市场环境,“裸泳”的企业也将面临生死难关。            在这样的大势下,主流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情况,就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缩影。而其中重要企业的状况,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而北汽新能源旗下的EU系列,也位居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
上述EU系列热销、多项同比大增的数据意味着,北汽新能源旗下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自推出以来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被市场所认可。根据7月8日北汽蓝谷发布的北汽新能源6月份产销快报,在6.5万辆的累计销量中,售价12万以上的EU5、EX5、EX3等中高端车型,占比达90%。

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在补贴退坡、增速放缓的市场逆境下,顺利完成了一次由EU5领衔的从量到质的转型,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成效已现端倪。
因此,北汽新能源近期上市的EU7,EC5等新款车型,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有望减缓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带来的冲击,推动北汽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保持正增长。

新能源汽车大潮退去,下半场北汽蓝谷能否继续保持领先?

2. 新能源汽车形势一片大好,北汽蓝谷的日子却不好过

  作者:龚进辉 
     
   新能源 汽车 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但似乎与北汽蓝谷无关,因为它的日子并不好过。
     
   前不久,北汽蓝谷发布2021年半年报。财报显示,其营收为24.37亿元,同比减少21.69%,净亏损为18.1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缩窄2.6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20.9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扩大5.43%。更为扎心的是,北汽蓝谷扣非净利已连续8年负值。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今年上半年,车企普遍从疫情影响中复苏,实现财务业绩的显著回升,而北汽蓝谷依然处于低谷状态,未能止跌回稳。当然,产销量未达预期,更能直观地反映出北汽蓝谷的尴尬处境。
     
   今年7月,北汽蓝谷仅生产 汽车 350辆,同比下滑68.77%,销售 汽车 3491辆,同比增长73.77%;其中,被寄予厚望的ARCFOX极狐在7月交付525辆,环比上升90%。今年1-7月,北汽蓝谷累计生产 汽车 2507辆,同比减少73.81%,累计销售 汽车 10450辆,同比减少37.46%。
     
   而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95.8万辆和94.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7倍和1.6倍。整个行业稳中向好,北汽蓝谷却交出如此差的成绩,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同时,北汽蓝谷产销严重失衡,代表其在今年销售的大部分车辆是清理此前的库存,并暴露出产能明显过剩的弊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产能利用率仅为5.35%,不敌2020年的9.96%。
      明眼人都看得出,今年前7个月,北汽蓝谷产销大幅下滑,是营收和扣非利润衰减的一大直接原因,背后是其正在进行一场无比艰难的转型。今年2月,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透露,改革是北汽蓝谷的重点,“2020年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年,但目前公司正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无论是转型还是改革,经历阵痛在所难免。入市较早、加上有政策扶持,北汽蓝谷连续7年成为国内纯电动 汽车 市场的销量冠军,2019年销量突破15万辆,但短短1年便跌入谷底,2020年销量暴跌至2.59万辆,根本原因在于销售结构的调整并非易事。
     
   北汽蓝谷的销量构成大部分由B端市场消化,长期依赖于租车市场、网约车公司、公务车等B端用户,而C端消费者购买的比例并不高。以2019年15万辆的年销量为例,约70%是对公业务,剩下30%是私人车主,总销量中占比最高的车型是EU5,年销量达9万多辆,其中有7万多辆是对公销售。
     
   事实上,北汽蓝谷过度依赖B端市场存在不小的隐患,弊端显而易见。一旦政策或行业出现变动,其自身发展就会受限。2020年,占比较高的对公销量受疫情影响严重,加上政府补贴大幅退坡、新能源 汽车 销售从公共用车转向私人用车,北汽蓝谷未能抓住行业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机遇,提高产品力和品牌力,导致迅速走向衰落,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直到今年上半年仍未见好转。
     
   当然,自2020年以来,北汽蓝谷销量一蹶不振,并不代表其并未推动转型,充其量只能说转型不顺,短期内很难见效,急是急不来的。目前,北汽蓝谷旗下有ARCFOX极狐和BEIJING两个品牌。其中,前者为高端品牌,已上市阿尔法T、阿尔法S两款高端纯电动乘用车;后者为经济型品牌,主要产品有EU、EX、EC系列,涵盖A级到A00级全系列车型。
     
   其中,ARCFOX极狐是北汽蓝谷抢夺C端消费者的一张王牌,各种优质资源向其倾斜。一大实锤便是,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仍保持高额亏损,一个原因便是推进ARCFOX极狐品牌提升和渠道建设,向特斯拉、蔚来学习,与过去切割,全力 探索 直营模式。
     
   刘宇给ARCFOX极狐定下的目标是今年销量达到1.2万辆,接近去年销量的一半,野心勃勃可见一斑。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数据显示,今年1-7月,阿尔法T累计批发销量是1191辆,阿尔法S累计批发销售604辆,加起来仅有1800辆,即便下半年是 汽车 销售旺季,ARCFOX极狐也难以完成既定目标,毕竟差距实在太大。
     
   话说,ARCFOX极狐无法达标,强敌环伺之下艰难突围,北汽蓝谷用3年重回第一阵营这个目标更加难以实现,刘宇立下的Flag可能被残酷现实打脸。要知道,论年销量的话,北汽蓝谷连在造车新势力中都排不上名号,更别提与上汽、比亚迪等传统车企巨头相比,重回第一阵营难度极高。
      而随着百度、小米、滴滴、创维等玩家的争相入局,使新能源 汽车 市场竞争加剧,北汽蓝谷更加难以突围,未来前景存在较大变数。对此,其制定的竞争策略是,短期内不再追求规模领先,但在技术、产品、用户运营等核心能力上对标领先。恕我直言,别的不说,论技术的话,北汽蓝谷达到行业领先太难了,原因有二:
     
   一是研发投入远低于同行。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5.94%至4.08亿元,而同期蔚来、小鹏研发费用分别为15.7亿元、13.98亿元,是北汽蓝谷的3.84倍、3.43倍。试问,北汽蓝谷研发投入与同行不在一个量级,凭什么保证技术的领先性?
     
   二是核心技术依赖外部合作而非自研。鉴于行业竞争加剧,北汽蓝谷开始转变思路,更聚焦于市场销售端和产品开发端,并联合华为、百度等合作伙伴提升产品技术开发能力。比如,阿尔法S华为HI版车型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它也是首款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 汽车 。
     
   同时,ARCFOX极狐与百度联合推进Robotaxi项目,完成Apollo自动驾驶系统在极狐 汽车 上的系统搭载、产品验证、系统集成联合测试,按计划实现产品交付。众所周知,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 汽车 的核心技术,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车企通常选择投入重金和人力自研,像北汽蓝谷这样假手于人、仰仗合作伙伴的玩家少之又少。核心技术不自主拥有,北汽蓝谷很容易在发展中受制于人。
     
   从现实层面来看,尽管阿尔法S与华为合作占据先发优势,但不会持续太久。今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透露,华为未来将与车企合作陆续推出3个 汽车 子品牌。这意味着,阿尔法S并非华为唯一的合作车型,届时其独特价值将不可避免被稀释。而ARCFOX极狐与百度无人车的合作,短期内又无法给公司经营带来实质性效果。
     
   由B端转向C端受阻、技术难以领先,当下北汽蓝谷处境十分艰难。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其仍免不了过苦日子,销量、营收、利润等关键经营指标的改善注定任重道远,3年可能不够。鉴于此,北汽蓝谷应该保持战略定力,做时间的朋友,坚定推动改革,才能真正享受到新能源 汽车 蓬勃发展的红利,而不是沦为违背大势的局外人。

3. 从纯电销冠到巨亏117亿!北汽蓝谷证明,“拿来主义”没有未来

 从昔日的“新能源 汽车 第一股”,到如今两年净利亏损超百亿元,北汽蓝谷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内。
   北汽蓝谷创立于2009年,曾一度七年问鼎中国纯电 汽车 销冠。在2018年时销量达到了15.8万辆,特斯拉当时的国内销量仅有北汽蓝谷的15分之1,但是短短3年,形势逆转,2021年北汽蓝谷全年 汽车 销量仅为26127辆,同时,在2020、2021两年的时间,北汽蓝谷合计亏损高达117.26亿元。
      其实,北汽蓝谷的爆雷,早就埋下了导火索。2019年,北汽蓝谷的销量大约70%来自于B端,身为国企的北汽,拥有其他车企很难获得的B端大客户资源,但是随着B端市场逐渐饱和,北汽销量开始断崖式下滑,而北汽蓝谷下滑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北汽长期信奉的拿来主义。
      燃油车时代,北汽就信奉拿来主义,先是收购了“北欧正统落魄贵族”萨博的部分技术和生产线,又收购了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倒闭的“德系非典型落魄贵族”宝沃品牌,但是最终都没有掀起太大的水花,而在电气化时代,北汽蓝谷依然 热衷于发扬北汽“拿来主义”的精神内核,这一点在极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就算是蔚来、小鹏、理想这样的造车新势力,创立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也知道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要么坚持辅助驾驶技术的全栈自研,要么 自研 动力电池,换电技术,但是作为一家创立13年的车企,北汽蓝谷没有让人看到任何拿得出手的自研核心技术。
   极狐的车身来自于“代工皇帝”麦格纳,自动驾驶技术来自于华为和博世,智能座舱和电控系统同样来自于华为,电池来自于宁德时代和韩国SK等,动力总成由西门子、法雷奥、博格华纳等国际一线零部件企业联手打造。极狐居然没有一样核心零部件是自研自产的,这家车企仅仅只是负责将无数先进供应链技术组装在一起的工厂。
      但是问题是,极狐所能够吹嘘的,无非还是供应商的技术,华为可以把自动驾驶技术提供给极狐,也能提供给问界,极狐这款车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而极狐 汽车 营销中不断宣传的麦格纳代工,更是毫无市场号召力,麦格纳是奔驰、宝马、捷豹等等大品牌的代工商不假,但是苹果 汽车 不会因为它是富士康代工的,而去用这个给自己的产品宣传,蔚小理身后的代工厂,都是江淮、力帆、海马这些经营较为惨淡的车企,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它们的销量节节攀升。很明显,在电气化时代,谁代工的这款车,并不是消费者关心的重点。
      从研发费用上,也能看出北汽蓝谷在研发投入方面的匮乏,2021年其研发费用为12.08亿元,2020年北汽蓝谷研发投入15.82亿元,2019年北汽蓝谷研发费用15.45亿元,而2021年,蔚来、理想 汽车 、小鹏 汽车 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5.92亿元、32.86亿元、41.14亿元。长期以来,北汽旗下的纯电车型,都是使用油改电的平台,自燃、续航虚标、电器故障问题层出不穷,这样的产品全靠着B端市场支撑,放到C端市场注定毫无竞争力。曾经连续7年获得纯电销冠,却迟迟没有研发出专门的电动平台,让人不得不怀疑北汽的高层,是否有踏实造车的决心。
      从绅宝到宝沃,再到极狐,北汽一直在践行者着“拿来主义”,但是在燃油车时代就证明不会成功的战略路线,北汽却一直贯彻始终,原因就在于,这家车企非常缺乏创新的内核, 历史 已经无数次的证明,没有核心技术的车企,就没有未来,北汽蓝谷,好自为之吧。

从纯电销冠到巨亏117亿!北汽蓝谷证明,“拿来主义”没有未来

4. 极致,北汽蓝谷的转型之道和态度表达

 极致,字面上的意思是自我要求标准极高者,往往都会不断地自我加压,以达成自我价值的完美实现。任何事做到极致,都是一门艺术。换句话说,极致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锤炼,一种态度表达,也是走向成功的修行之道。
      现实中,有很多极致者取得成功的案例。比如北汽蓝谷,身处新能源 汽车 市场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尽管一路走来颇多艰辛,但其前不久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北汽蓝谷去年营收88.53亿元,同比增长67.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同比减少12.4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89亿元,现金流转正。由此可见,企业呈现稳健发展趋势的北汽蓝谷,指标回暖,未来可期。而这所有的一切,在“高氏观市”看来,正得益于一直以来所坚守的极致的企业态度。
       匠心,只为造出极致好车 
   造出高品质的极致好车,是每个负责任的车企的终极追求,北汽蓝谷也是如此。当然,想要造出极致好车,必得在研发、制造等多个领域,完成极致的持续修炼,才能实现打造顶级品质的目标。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北汽蓝谷凭借十几年电动 汽车 发展经验及技术积累,构建了以高安全、强智联、高效能为技术特点的整车电子电气E/E架构,并引入豪华车制造专家麦格纳,联手搭建出首款全冗余架构的电动硬件平台——BE21平台,其超级拓展、智能、交互、进化四大特色,使旗下的极狐车型先天拥有了高品质特性,在安全、续航和驾控等方面有着出众的表现。
      不仅如此,北汽蓝谷还与麦格纳一起,打造行业前沿的高端制造平台,全面导入麦格纳MAFACT生产运营管理体系,以一线豪华车同级的世界级制造标准,带来全面可靠的高端品质保证。或许,这种笼统的表述有些抽象,但通过以下几个例子,当可帮助我们更加具象化地窥斑见豹。
   北汽蓝谷旗下的极狐车型,采用上钢下铝的混合车身,这种车身的制造过程要比全铝车身更复杂,因而需要更先进的工艺,但也因此实现了更佳的车身轻量化;为使整车扭转刚度达到行业最高水平,极狐车型采用了笼式框架结构,最关键的A、B柱均采用1500MPa以上的热成型钢,这种钢材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0吨以上、相当于两只成年大象体重的压力;在涉水深度方面,极狐车型在水深800mm时,仍可达到涉水试验的优秀水平,远超轿车300mm的行业标准,从而规避了电池进水引发事故的风险,更好地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
      不难发现,极致的北汽蓝谷,在产品研发、制造方面的投入可谓不计成本。也正因此,极狐车型在选材、制造、测试等全流程做到了精益求精。此前,极狐车型斩获“中国十佳车身”和“最佳材料”双料大奖,以及CA-CAP首批耐腐蚀性能测评白金等级,则成为行业及消费市场对其顶级品质的最佳认证。
    追求极致,构建起高端产业链生态 
   极致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于对自身有着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从而促成进步和发展。
   具体到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智能网联电动车时代,智能化和网联化已经成为新能源 汽车 的刚性指标。虽然北汽蓝谷在电动 汽车 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优势明显,早已跻身领军阵营,但在行业变革的大势之下,喜欢极致的北汽蓝谷,仍然主动拥抱变革,为了规避传统车企在芯片、算法、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能力盲区,引入重要合作伙伴,积极向ICT企业转型。
      这其中,既包括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联手打造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成为全球首款搭载3颗激光雷达,首款具备城市通勤能力的智能驾驶量产车,具备高阶智能驾驶水平和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技术能力,也包括与百度携手,开展共享无人车测试研究。基于极狐阿尔法T打造的Apollo Moon,应用百度最新一代共享无人车技术第五代Robotaxi,具备真正智能驾驶能力。根据规划,北汽蓝谷将于未来三年在30座城市投入3000台Robotaxi,组建一支全球最大规模的无人驾驶车队。
      北汽蓝谷在智能化领域的合作还不止于此,为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针对当前新能源 汽车 用户面临的补能难题,北汽蓝谷与国网电动合作,积极推进智能化充电技术开发和充电平台开发建设项目。随着极狐专属超充站、移动超充服务车,以及覆盖22座城市的1000座认证充电站的投入运营,用户充电体验有效提升。
   看得出,北汽蓝谷正在加快全面数字化步伐,并构建起了涉及研发、制造、客户服务等全产业链的优良生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部力量的加持,不断实现更高的标准,满足市场更高的要求,旗下极狐车型在豪华纯电智能 汽车 成功占位的同时,企业发展也进入良性态势。
       极致口碑营销,只为用户至上 
   菲利普·科特勒说,营销的本质就是发现并满足需求的过程。这一观点的核心,用一句我们都熟悉的话说,其实就是“用户至上”。不少车企在这方面也是各施神通,花样迭出,但北汽蓝谷的营销依然呈现出极致的特质,甚至到了几近苛刻的程度。
   比如围绕用户及销售场景,北汽蓝谷推进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并创新开发出直销、分销及数字化营销业务;在渠道建设层面,面向高端市场推进直营店、经销店、服务的网络建设;在能力提升层面,深度提炼店端运营各场景体验流程,支持全国店端编制业务指导手册,协助经销商提升客户运营体验及运营能力。
      截止2021年底,极狐 汽车 已累计完成授权的建设网点超过120家。尤其是在高端纯电市场销量占比80%以上的15个重点城市,已实现100%覆盖;对具有潜力的21个城市,也已完成35家店面的建设。预计今年营销店面达到150家,并计划在2025年做到覆盖100+城市、380+家网点的营销服务网络规模。而在服务方面,极狐已经授权73家授权服务中心,覆盖全国54个城市,极狐直属团队24小时在线服务,确保覆盖多渠道全场景用户用车生活。
   具体的营销行为方面,北汽蓝谷的发力点也集中在高水平、高标准上。2021年,极狐 汽车 全方位的整合营销在线上线下同步展开,其中极狐行动、冰临城下、山顶咖啡、极狐星球街头派对都已经成为行业内的著名IP。
   透过上述的数字和案例,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北汽蓝谷为了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其极致营销与服务实质就是用户思维的体现,它所推行的一切营销行为和手段,最终落点都在于唯用户至上。
      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其实造车也是一种不断锤炼自我的修行,而北汽蓝谷的这种修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持续进行的极致追求。北宋理学奠基者、哲学家程颢说:“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而已经从“艰阻”中走出并且善于“反求诸己”的北汽蓝谷,未来必会在这场修行中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顺。

5. 市场销量持续回暖,北汽蓝谷卡位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

在持续反复的疫情笼罩下,2022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在巨变中超车前行。根据中汽协的预测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有望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7%。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行者,已历经1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洗礼的北汽蓝谷,又将如何应时而动、提前卡位?
2021年,北汽蓝谷毅然按下转型变革的加速键,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在组织架构、品牌定位、产品结构等方面全面发力,走出了一条浴火重生的“二次创业”之路。

2022年伊始,北汽蓝谷在市场层面进一步发出积极信号,将“反守为攻”作为2022年的战略主旋律,计划2年内推出9款全新车型,包括极狐A+级SUV/轿跑以及阿尔法T 华为HI版等。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表示:“北汽蓝谷2022年的销量目标为10万辆,其中含极狐4万辆,未来争取冲击30万辆。”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月,北汽蓝谷实现总销量2,122辆,同比大涨97.95%;其中极狐阿尔法T增速最高,上险量同比暴涨157%。2021年全年,北汽蓝谷实现销售量26,127辆,同比微增0.82%。拆分到每个月,2021年下半年的销量好于上半年,也明显好于去年同期。2022年1月同比接近翻番销量数据,进一步佐证,北汽蓝谷市场销量逐步回升态势明显。

大力构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生态,迎战产业下半场
在科技竞争时代,能否构建以人为本的技术生态,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北汽蓝谷的改革转型,正是从人才战略与管理团队重塑开始。2021年以来,北汽蓝谷着手优化管理团队,启用优秀的年轻人才,确立了全新的领导班子。2021年1月,刘宇接任北汽新能源董事长。4月,北汽新能源工程院时任副院长代康伟被任命为北汽新能源总经理。10月,樊京涛正式出任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
在优化人才战略凝聚人才的同时,北汽蓝谷正通过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来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厚度,拓宽拓深企业技术护城河。2022年1月28日,北汽蓝谷发布上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亿元至-53亿元,与2020年相比,预计2021年减亏11.8亿元至16.8亿元。北汽蓝谷同时表示,2021年,“公司持续构建自主技术能力,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对公司业绩影响金额约为11亿元。” 
在产业生态化时代,企业不仅要全力掌握核心技术,更要善于整合产业链各领域的优势技术资源。“新四化”时代的智能汽车,已不仅仅是专注制造技术的传统机电平台,更是融合三电核心技术、智能平台架构、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超级智能化终端平台,汽车主机厂必须转变运营思维,通过全产业链的创新合作,聚合产业链各领域的技术优势,以构建符合汽车智能化时代需求的产业链生态。

正因为此,北汽蓝谷近年来多方运作,与华为、百度、麦格纳、滴滴、宁德时代等产业链行业技术巨头携手,建立起面向行业未来的产业共同体。自2017年至今,北汽与华为4年里已4次签署合作协议,不断深化双方合作。双方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并不断完善合作管理机制、加强产品研发、联合品牌营销,形成了互为优先的伙伴关系,以高度协同发展模式,共同打造具备行业领先优势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
2021年,北汽蓝谷投入巨资建设的试验中心二期正式投入使用,为持续提升研发技术能力提供支撑。北汽蓝谷全冗余架构电动平台BE21的电子电气EE架构及底盘技术等相关知识产权,实现向海外企业的技术输出,开中国汽车行业先河,引领全球新一代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

资本运作层面,2021年5月,北汽蓝谷定增募资55亿元,全面发力“新四化”,强化自身技术竞争力,资金主要投入极狐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以及换电业务系统开发。
全力打造高端品牌ARCFOX极狐,已实现核心市场全覆盖
当近些年“PPT造车”在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中盛行一时,已在这个产业中耕耘12年的北汽蓝谷,展现了自身深厚的体系、技术、产品积淀,和强大的战略执行能力。北汽蓝谷与华为携手打造的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2021年上海车展亮相,广州车展正式量产落地,开始接受预订。一连串的快速行动,令业界惊叹。

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在上海城市道路上实现无干预智能驾驶,引起轰动,被舆论视为高等级辅助智能驾驶元年到来的标志。它不仅是全球第一款量产的华为ADS智能驾驶车型,还是第一款搭载华为智能座舱-鸿蒙车机OS的高端纯电量产轿车;第一款750V高压平台超级电动产品;第一款无线充电量产产品;第一款全冗余架构量产车。它以如此之多的“第一”,当之无愧地成为广州车展的明星车型和2021年度热门车型。

作为北汽蓝谷着力打造的高端品牌,极狐品牌两款车型阿尔法S和阿尔法T已正式上市交付,其高品质特性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在2021中国汽车安全大会上,阿尔法S荣获“中国十佳车身”和“最佳材料”两项大奖。同时,阿尔法S和阿尔法T在多次海内外专业媒体的测评中,表现出过硬的安全、续航和驾控品质。2021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阿尔法S、阿尔法T交付量环比增长183%。
2021年全年,极狐汽车在车展等各种场合,布局了多次“技术日”活动,使其“极智安全”的车身架构、电池科技以及智能化属性深入公众人心。同时,极狐行动、冰临城下、山顶咖啡、极狐星球街头派对等营销行动,都已经成为行业内的著名IP。

在渠道网络建设上,截止2021年底,极狐汽车已累计完成授权的建设网点超过120家。尤其是在高端纯电市场销量占比80%以上的15个重点城市,已实现100%覆盖。预计2022年,极狐汽车营销店面达到150家。服务网络方面,极狐已经建立75家授权服务中心,覆盖全国53个城市。
在2021年度业绩快报中,北汽蓝谷表示,为了实现产品向高端化转型,全力推进ARCFOX极狐品牌提升和渠道建设,公司加大品牌传播力度,广告宣传及运营等销售费用增加,对公司业绩影响金额约为17亿元。正是这种大手笔的投入,让极狐汽车在1年的时间内,便实现了初步的渠道布局。

加速新能源生态链产业布局,拓展换电业务破解行业痛点
在过去一年,北汽蓝谷能够令外界耳目一新,关键因素之一,无疑是企业削减中低端产品序列、加速极狐品牌高端产品投放的高端化布局。2022年,北汽蓝谷将加速新产品投放,并持续拓展换电业务,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作为汽车行业低碳减排的先锋,北汽蓝谷在节能减排方面也积攒下诸多宝贵经验。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建立产品碳排放的计算和追踪体系,实现碳排放的数据透明化和可追溯化,以方便展开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行动。截至2021年11月底,北汽蓝谷销售车型保有量已经超过五十三万辆,累计行驶总里程达230亿公里,综合节能减排393万吨,相当于种植树木1400万棵。

此外,北汽蓝谷持续拓展换电业务,为破解行业痛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助力。目前,北汽蓝谷已在北京、厦门、兰州、广州等22个城市投放约3.3万辆换电式电动车,累计建成配套换电站277座,数量全球第一。其中,北汽蓝谷在北京市投放换电出租车2.4万辆,建成165座充换电站,城区平均服务半径2.78公里、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营。接下来,北汽蓝谷换电业务将在11个试点城市重点发力,同时推动各省会城市的落地推广。
前IBM董事长路易斯·郭士纳曾以《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讲述一个昔日的产业引领者成功转型的故事。北汽蓝谷则正在为我们讲述另一个关于“大象跳舞”的故事。

市场销量持续回暖,北汽蓝谷卡位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

6. 渠道、技术、运营、服务全面升级 北汽蓝谷抢占新能源制高点

究竟该如何看待2021年的北汽蓝谷?
是整体销量的止跌回暖,还是极狐品牌的明显起势?在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眼中,公司最大的变化在于,“新技术、高品质和超出消费者预期的解决方案正在成为全新的主导方向。”
与之相呼应的是,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北汽蓝谷在渠道拓展、营销创新、技术研发、用户运营等层面全面发力,也令ARCFOX极狐的高端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4.5万辆,同比增长1.6倍的同时也创下了新的纪录,这对于已经完成阶段性转型的北汽蓝谷而言,显然是一个重要利好。
构建全方位品牌生态竞争体系
得渠道者得天下,现在又有了新的释义。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4S店作为主机厂与用户建立线下联系的一站式销售服务终端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但其过重的建设与运营成本以及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年轻用户群体的切实需求。
面对行业新变化,北汽蓝谷选择打破传统,以ARCFOX极狐品牌为落点进行了渠道重构。
具体来讲,这是一个更加立体化的渠道形态:直营、经销商及跨界共创并行,通过创新的“1+1+1”渠道模式,依托商场店(SPACE)+交付中心(CENTER)+魔方店(CUBE)的组合形式,将品牌展示、产品体验、产品交付、售后保障、用户服务、圈层运维等功能进行模块化重构、精准化运作,打造更高效、高水准的创新用户体验。

在业界看来,相比于一些品牌押宝直营的方式,多元化并举一方面能够规避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灵活的应对行业变化。
而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如今极狐的创新渠道布局已初具规模。
截止2021年年底,极狐汽车已累计完成授权的建设网点超过120家。其中在高端纯电市场销量占比80%的15个重点城市实现了100%覆盖。预计2022年极狐的营销店面将达到150家,并计划在2025年做到覆盖100+城市、380+家网点的规模。
随着中国车市的竞争进入到下半场,过去单纯依靠产品说话的时代已经悄然过去,如何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也成为了每个品牌所必须思考的课题,而服务正是其中之一。
诞生于移动互联时代的极狐从一开始便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
在这家企业看来,服务不仅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部分,更是口碑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的重要一环。
比如覆盖全国54个城市的73家授权服务中心不仅提供专属车主服务顾问,并且24小时在线以确保覆盖多渠道全场景用户用车生活,同时随着极狐专属超充站、移动超充服务车,以及覆盖22座城市的1114座认证充电站先后投入运营,极狐用户还可以获得最佳的充电服务体验。
而在用户圈层运维层面,通过极狐行动、冰临城下、山顶咖啡、极狐星球街头派对等一系列线下圈层活动,极狐在过去一年也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高端品牌势能。
2021年,极狐品牌快速度过了用户运营探索期,并初步拥有活跃的APP线上社群、用户非常关注和期待的周边衍生精品商城、以及“一票难求”的线上线下活动矩阵,成效显著。
树立全新技术护城河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里,刘宇谈到了汽车圈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
在刘宇看来,当前的汽车产业已经不是传统制造业而是更接近ICT产业,今天的汽车产品也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流行的消费类电子产品。
他强调,这是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革”。

这一指导思想下,去年北汽蓝谷开始加速转型变革的节奏,在组织架构、品牌定位以及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并构建了一套智能汽车产业独特的“蓝谷模式”。
首先在技术研发层面,北汽蓝谷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财报显示,2020年北汽蓝谷研发投入15.82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30.04%,2021年则再创新高,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投入同比增长了54.5%。
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去年年初,基于BE21纯电动汽车产品平台的电子电气EE架构及BE21平台架构底盘技术等相关知识产权,首次实现了向海外企业的技术输出,也从侧面印证了北汽蓝谷拥有国际一流纯电动汽车整车平台的技术能力。
新四化带来了汽车产业链的一次重构,也对产品定义合作模式等产生了深刻影响。用一位圈内专家的话讲,车企拼到最后,拼的就是朋友圈。
而在开放共赢这一点上,北汽蓝谷无疑走在了许多企业的前面。
前瞻性的与华为、百度等科技公司建立起深度技术合作,与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并导入全球高端制造体系…...这些含金量颇高的“朋友圈”也为北汽蓝谷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灵感和动力。
以北汽蓝谷与华为两方联手打造的极狐阿尔法S 全新HI版为例:它是首款搭载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首款搭载华为智能座舱-鸿蒙车机OS的高端纯电量产轿车,也是全球首款支持城市道路智能驾驶的量产车,甚至被视为高等级辅助智能驾驶元年到来的标志。
2022年,随着阿尔法S全新HI版开始交付以及阿尔法S、阿尔法T的持续放量,北汽蓝谷将有望迎来再一次的爆发。
据悉,未来北汽蓝谷和华为还将联手推出更多HI版车型,持续补强极狐品牌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产品布局,而到2025年,极狐将会形成5大产品系列且全系都会有华为HI版本。
写在最后

在“二次创业”的变局时刻,北汽蓝谷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不断创新的渠道模式等,通过高端品牌ARCFOX极狐快速落地的全新智能化产品,正在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极狐的月度交付量首次破千达到了1186台,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全年,极狐汽车共交付4993台,其中四季度交付量实现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569%。
“智能化打破了原有的秩序,基于新能源产品的智能化汽车的发展趋势前景不可限量。”刘宇曾这样点评如今的汽车行业变革。
在他看来,本土品牌通过新技术和新应用场景已经有了挑战国际造车大企业的实力,而以新技术生态进击智能汽车时代的北汽蓝谷会是那个破局之人吗,一切都将交给时间去检验。

7. 北汽蓝谷55亿募资,国内新能源汽车风向标你看懂了吗?

2020年,对于国内新能源行业来说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冰,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低迷不振,而外来的"和尚"特斯拉则开启了暴走模式,大肆收割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而火,则是国家层面将换电建设纳入新基建的范畴之内,同时延迟新能源购车退补的节奏,解决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燃眉之急。

说到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程焦虑一直是市场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国内新能源车企的竞争模式将续航里程提高到了新的高度,甚至与特斯拉等品牌势均力敌甚至是碾压,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受制于电池技术和原材料的局限性,目前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短时期内难以突破的瓶颈。
不知是蓄谋已久的巧合还是企业的前瞻视角,国内新能源汽车营销老大和销量老大,均在多年前便开始布局换电模式,蔚来汽车的换电站和北汽新能源汽车在北京出租车市场商业应用取得的出色成果,都证明了换电模式的可行性和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然而基础建设成本、缺乏统一标准、电池性能差异等问题,只有国家来出面才能摆平。
"内部福利"昭示换电市场大"钱"景
也就是在今年年初在国家两会期间,工业部正式将换电站纳入新基建范畴,而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龙头企业,北汽新能源的响应速度可以说首屈一指:8月3日,北汽蓝谷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募集资金不超过55亿元,募集资金投入的多个项目中包含"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这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

从公告上我们看到,募集资金重点投入"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而且拟在全国范围内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广换电站建设,计划投放自营换电站82座,以山东、河北、海南等省份为主要市场,公司通过本次投放的自营换电站将与合作伙伴投资建设的换电网点共同服务市场客户。从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北汽新能源的决心。
此外,另外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也是能够坚定我们对未来市场预期看好的点就是,此次北汽蓝谷的55亿的募资是"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用市场投资的视角来看,大家可以将这种募资方式理解为福利募资,换言之,这些股票是前景看好的潜力股,能够更大程度上带来投资回报和收益的股种。
"换电模式"将有助新能源汽车更好融入"内循环"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和中美两大经济体的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全面关注的重要话题,而由此衍生出的问题,包括对华为的技术封锁和各种经济打压,在推动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意识到了"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等硬实力的重要性。
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换电模式的落地,这些在资本主义国家"唯利是图"的发展眼光中无法完成的举措,在国内则可以由国家统筹布局,宛如2020年初国内疫情爆发初期,国家迅速开启防疫战疫模式,调动所有资源高效快速的打赢了这一仗,相信新能源换电模式的这场硬仗,也能迅速的取得出色的"战果"。

在换电模式的落地过程中,我们相信,不论是作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还是拥有国企背景并且耕耘新能源领域10多年的北汽新能源,都能够凭借其换电模式在国内多年的探索和尝试,为国家这一轮新基建过程中换电模式的落地过程中提供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的经验。
市场经济是一张无形的大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行业的走向,而对于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国内市场,国家既给予了市场充分自由的竞争空间,同时又对市场进行积极的调控,帮助市场进行良性的发展。而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将再次展示出体制的优越性,让这一轮新基建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进入蜕变期。笔者相信,对众多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北汽蓝谷的55亿内部油碟,吹响了换电模式的冲锋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汽蓝谷55亿募资,国内新能源汽车风向标你看懂了吗?

8. 华为“造车”拨云见日,北汽蓝谷率先下线合作量产车型

 当新能源 汽车 的故事讲了十多年,凭着清晰的故事逻辑和可行的商业模式,往往就能得到资本青睐。
   时至今日,新能源 汽车 行业早已完全揭开面纱,对于任何故事,资本并不只想获得一个关于长期目标的故事,更希望通过一些准确信息(短期策略、财务情况、产品进展、人员配比)来判断结果。
   比如,针对现在备受瞩目的智能驾驶之争,多方关注的焦点已从车企的远景布局,转向实际量产,毕竟只有当产品到达市场,才算迈出第一步。
   于是,很多人特别关注近期的一个消息:有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产线验证车下线。
   新车下线并不算是大新闻,更何况只是产线验证车,这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究竟有何意义?
    集中落地,华为技术告别概念阶段 
   今年的新能源 汽车 行业一直延续增长势头,并出现了一块“新战场”——华为、百度、苹果等 科技 巨头纷纷布局造车,目的是逐步推出搭载更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电动新车。由此 科技 加持,新能源车的智能化成为未来的投资主线。
   其中,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受到较高关注。由于不直接参与造车,华为便通过自身技术与车企合作。包括广汽集团、长安 汽车 、北汽蓝谷在内的一系列合作者,与华为陆续推出合作车型。
   此前提及的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即华为和北汽蓝谷联合推出的车型。
      在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上,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作为重点车型亮相。该车是全球首款搭载鸿蒙OS系统和3颗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也是首款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的量产车型。
   重点是,这是首款实现量产的华为元素智能车型。北汽蓝谷在稍早前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期间,与华为联合开展的项目正在持续推进,旨在保证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在下半年实现量产。
   据了解,北汽蓝谷和华为在合作之初,就将产品标准设置得高于行业标准,使产品安全性普遍高于行业。至于这种高端车型,离不开大量渐进式的验证工作。
   这种验证工作涉及数据安全、硬件质量等多维层面,工作量繁重,至8月31日,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产线验证车下线,即将全面公开道路测试。据悉,今年10月还将有一批产线验证车下线,意味着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生产线已经趋于完善,今年第四季度可以开展小批量产交付。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智能驾驶格局远未确定,仍有众多潜在新入局者,但在短时间达到量产水平的车型不可小觑,至少它拥有在市场中的先发优势。
    量产背后的“大动作” 
   在智能驾驶之争中,华为、百度、苹果等 科技 巨头输出了技术,而传统车企也在加速转型。选择合作者时, 科技 巨头往往看重两点:造车能力和搭载智能技术能力。
   造车能力方面,北汽蓝谷在今年集中展示了自己的长处。在成都车展上,极狐展台的参观者多会提及不久前的一次“碰撞测试”。
   在一个业内平台举办的“碰撞测试”中,极狐表现出的强耐碰撞性,让更多消费者意识到,新能源 汽车 的安全性能并不由某一个部件决定,而源自体系化的安全设计。
   比如说,为保证极狐的安全性能,北汽蓝谷对其全系列产品采用了钢铝混合的车身结构,在有效降低车身总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产品的刚性。在“笼式框架”的整体结构基础下,产品车身A、B柱及门槛等关键位置使用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提高车体承受碰撞的能量,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
      这款高安全性产品就是极狐阿尔法S,集中反应了北汽蓝谷的造车能力,这也是华为与之合作的重要因素。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的产生,正基于此高度契合。
   事实上,北汽蓝谷在近两年一直加速高端制造。透过2021年半年报可见,北汽蓝谷构建了BE11、BE22、BE21三个整车研发平台。其中,BE21正是制造极狐产品的平台,其涵盖了全新开发的高端智能、全冗余架构纯电动 汽车 技术,支持车型轴距从2.75米到3米的轴距拓展,支持L4级别智能驾驶,具备超级拓展、智能、交互、进化四大特色。
   在上述高端制造元素的发力下,消费者将在今年购买到华为智能驾驶技术产品,并在日常驾驶中深度体验。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将在更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曾经,华为参与造车被业界寄予厚望;当前,首批华为元素的智能车即将量产;未来,能否有条不紊却兼具速度地实现量产,将成为资本判断智能车价值的重要标准。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