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本质》读书笔记

2024-05-05 02:07

1. 《金融的本质》读书笔记

一、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信心危机
  
 金融危机就是市场对金融机构失去信心,引起危机,直白一点就是人人想收回自己的钱,造成“挤兑”的危机,对股票、房产、银行存款等任何一种资产的抛售,挤兑都可能引起金融系统全面的信心危机,造成大规模的挤兑,引发金融危机。
  
 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重建信心。
  
 以银行为例:
  
 在吸储、放贷的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叫“期限错配、金额错配”:存款的期限和金额,和放贷的期限和金额不能一一对应。
  
 短期来讲,银行可以从其他金融机构应急,但流动资金毕竟有限,如果储户不停取钱,银行就不得不打折变现贷款,变卖资产来应对,如此一来,好好的银行可能就会被“挤兑致死”。而且不信任是有传染性的,大众对其他银行也可能会失去信心,进而造成银行体系、金融体系大范围的恐慌,乱套之后,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二、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1913年12月23日成立
  
 第一个职能:应对金融危机,做金融机构的“最终贷款人”。
  
 工具:白芝浩原则①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以“时间换空间”;②提供应急资金要收取较高的,带有惩罚性的利息。(白芝浩:英国权威的经济学家,杂志《经济学人》的总编辑)
  
 第二个职能:监控金融系统,防止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工具:货币政策,进行“逆风向”管理。
  
 宽松的货币政策:很容易获得资金,贷款比较容易,因此人们愿意扩大投资和消费,少存钱。
  
 紧缩的货币政策:货币不太容易获得,投资意愿削弱,用钱谨慎,储蓄意愿较高。
  
 控制松和紧:通过干预“联邦基金利率”的水平,利率越高,获得资金越难,货币政策相对紧;利率越低,货币政策相对松。联邦利息率是一个短期的,金融行业内互相拆借的利息率,它的升和降会传导整个金融体系,影响整个经济系统。
  
 逆风向的货币政策:如果经济过热,就调高利率,相当于调低温度,给市场吹冷气,经济萎靡就降低利率,相当于调高温度,给市场升温。
  
 三、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
  
 美联储几乎没怎么发挥作用。
  
 原因:“金本位”制度的限制,即发行的每一块美元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到银行取钱就约等于取黄金。美联储提供资金的总量就受到美联储持有黄金总量上限的约束,以“时间换空间”的能力就那么多,不能想给多少钱就给多少。
  
 1933年罗斯福新政之一就是明确废除金本位制度。
  
 四、2008年金融危机
  
 早期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
  
 美联储应对:增发货币,根据“白芝浩原则”,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扼制恐慌。
  
 舆论界对美联储的不满:出手太过慷慨,让有些金融机构“大而不倒”,舆论认为这是在用纳税人的钱助长金融机构的歪风邪气。(大而不倒就是一家金融机构在错综复杂的金融体系中太重要,太大,大到它一倒下,整个系统就要出问题,例如:美国国际集团AIG,花旗银行等)。
  
 伯南克的澄清:2008年危机是金融机构之间互相拆台,所以系统性的连锁反应特别强,让那些“系统重要性”的企业接连倒闭会更可怕,像雷曼兄弟,资不抵债,美联储就没有救它。
  
 伯南克的量化宽松政策:公开市场操作,买入长期债券,直接干预长期利率,注入流动性,让金融市场从恐慌中稳定,这种做法实际会增加美元货币的发行量,让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
  
 次贷危机后遗症:实际利率降到零下限,降无可降,对“联邦基金利率”的干预已无空间;短期利率向长期利率传导失败;量化宽松和对大型金融企业的大规模救助,挑战了现代央行“可为与不可为”的能量与极限,颠覆了很多对货币政策制度的共识等。
  
 次贷危机的教训:货币政策虽然是强有力的工具,但也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监管未来的方向不仅仅是坚持逆风向选择,制定货币政策,还应当进一步提高对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关注。如:加强市场交易透明,不要让金融机构成为“大而不倒”的庞然大物,对具有“系统重要性”机构必须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

《金融的本质》读书笔记

2. 金融的本质(读书笔记)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是一种技术或是工具,是帮助人类对未来的时间进行深度加工,将时间转化为不同财富的技术和工具。
  
 如何理解工具?
  
 即经过金融这种工具深度加工的时间,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财富。比如:两个人有相同的初始财富,选择不同的金融工具,十年之后他们的财富能达到百倍之差,人生处境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金融第一定律---时间的价值。
  
 正如在2007年,一笔十万元的投资,如果你买了中石化的股票,那么你的十万元如今就只剩下四万多;如果当初你买的是腾讯的股票,那当初的十万元就会变成如今的三百多万元。
  
 这就是时间的价值---在相同时间下,不同的金融工具,可以将相同的原始财富,转化为不同的未来财富。
  
 如何理解技术?
  
 现代金融就是帮助人们在关键时刻聚集资金的技术。即是通过股票、债券等工具实现最大规模的筹资。金融具有在关键时点,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筹集大量资金,进行快速有效资金运用的能力。正如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的债券发行,帮助北方战胜了南方。以及美国纽约的兴起正是因为苏利运河的修建。 如果没有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就无法快速实现大规模的筹资,苏利运河也不会建立起来,历史的模样也将会改写。这就是金融第二定理-—-资金的集聚。
  
 而金融的第三定理---风险共担。何解?
  
 我们都知道,风险是客观存在,人类面临的永恒话题,我们不能消灭风险,但是可以把它转移。对于个体无法承受的过大系统风险,金融技术可以帮助人类进行跨地区、跨时间的风险分担活动。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正如:股票帮助17世纪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分担了海上贸易的风险,使荷兰成为那个时代最强大的海上帝国。以及风投资金帮助创业者进行风险分担,特斯拉创始人马斯特的火箭发射就是在风投支持下成功的。而谷歌、阿里巴巴、腾讯这些企业背后都有风投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