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的研究成果

2024-05-04 03:12

1. 张卫华的研究成果

主持的计划课题: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道路交通流累积能源消耗机理与协调控制方法研究(51178158)”2)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公交优先系统规划的交通流模型与道路时空资源优化方法(090414162)”3)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城市道路建设交通组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09-K5-2)”4)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集成应用技术)”5)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基于网络数据库的交通规划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2008jyxm229)”6)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合肥市用地形态对交通拥挤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05-1004)”7)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合肥市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对策(2007-1005)”8)安徽省科技攻关(科技强警专项)计划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动态监管关键技术研究(1101B0403032)”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城市交通系统状态特征提取与集成应用研究(2010HGZY0010)”参加的计划课题: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混合交通环境下行驶工况的仿真及控制策略研究(70771036)”2)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动态网络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070416244)”3)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智能公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实施应用(2004-1003)”主持的横向课题:1)美国能源基金会资助项目“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发展战略与对策”,2007.2)合肥市规划局委托项目“合肥市综合交通调查数据库开发”,2006.3)合肥市建委委托项目“合肥市金寨路高架交通量与公交客流需求预测”,2006.4)合肥市规划局委托项目“合肥市老城区交通改善研究”,2006~2007.5)合肥市规划局委托项目“合肥市九条干道(A段)交通设计”,2006~2007.6)合肥市规划设计院委托项目“合肥市方兴大道交通设计优化及仿真分析”,2007.7)肥东县建设局委托项目“肥东县店埠城区道路交通管理规划”,2007~2008.8)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委托项目“合肥市北部组团道路交通量需求预测”,2007~2008.9)合肥协和城市规划公司委托项目 “城市大型商业建筑项目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及仿真软件开发”,2008.10)马鞍山市交警支队委托项目“马鞍山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2008.11)当涂县交警大队委托项目“当涂县道路交通管理规划”,2008~2009.12)马鞍山市建委委托项目“马鞍山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08~2009.13)合肥市重点工程局委托项目“合肥市城市道路建设交通影响评价与对策研究”,2008~2009.14)合肥高新区柏堰科技园管委会委托项目“合肥高新区柏堰科技园交通监控设施设计”,2008.15)含山县交警大队委托项目“含山县城区交叉口渠化与交通管理设施规划设计”,2007.16)济南市政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合肥市北二环路交通控制系统优化设计”,2007.17)宣城市交警支队委托项目“宣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2007.18)淮南市建委委托项目“淮南市老城区道路交通优化设计”,2010~2011.19)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委托项目“九华山风景区交通规划”,2010~2011.20)淮南市规划局委托项目“淮南市停车场专项规划”,2010~2011.21)许昌市政府委托项目“许昌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1~2012.22)六安市政府委托项目“六安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1~2012.22)安庆市政府委托项目“安庆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2~2013.

张卫华的研究成果

2. 张卫华的科研教学

张卫华教授长期从事机车车辆设计理论、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机车车辆试验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自1989年,参加筹建铁道部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主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车车辆整车动态模拟大型试验台—滚动振动试验台.在研制过程中,首先科学论证了滚动和振动相结合是机车车辆性能预测的最佳途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试验台的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并负责试验台主要部分机械系统的设计、试验台系统调试工作,以及标定性研究和运用方法研究,使试验台完全满足机车车辆性能测试和性能优化试验要求,使我国成为继德国后,第二个可进行机车车辆全环境动态模拟试验的国家。试验台在我国高速、重载机车车辆的研制和铁路提速发挥了重要作用。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1998年通过铁道部组织的成果鉴定。其成果同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教委“1998年高等学校十大技创新”称号,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张卫华教授为该项成果的第二完成人。张卫华教授还率先在我国系统开展电力机车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力学研究,提出高速机车受流弓网系统的理论计算模型,早在1991年就提出我国高速弓网系统的参数匹配,为我国提速列车受电弓的研制成功起到促进作用。张卫华教授积极倡导并实施开发代表机车车辆先进水平的机电式摆式列车,负责主持倾摆系统的研制。这一项目的研制成功,可实现在既有铁路线,特别是山区小半径曲线上的提速,将为我国既有线的全面提速发挥重要作用。张卫华教授又在我国率先提出机车车辆主动、半主动悬挂控制新技术的研究,主持该铁道部项目的研究。

3. 张卫华的学习经历

198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一般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机车车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到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张卫华的学习经历

4. 张卫华的简介

张卫华,1967年5月10日生,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校建筑设计院交通规划分院院长,交通工程研究所所长,安徽省智能交通工程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1991年在长安大学(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习并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1~1995年在合肥客车厂从事技术工作;1995~1998年在合肥工业大学学习并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8年留校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2003年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学习并获得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进入清华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交通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学习,2006年博士后出站。

5. 张卫华的介绍

张卫华,男,汉族,1967年10月生,河南西平人,1993年9月入党,1985年1月参加工作,学历:在职研究生(2003年12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年由新疆喀什疏勒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调任岳普湖县,现任中共岳普湖县县委书记。

张卫华的介绍

6. 张卫的科研成果

主要科研工作有:主持完成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新型高分子阻尼材料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主持完成了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项目:基于有机硅的粘弹性阻尼材料热粘弹性研究;主持完成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科研项目:应用新型粘弹性阻尼材料进行转子-轴承系统振动被动控制;作为主持人之一或“共同研究者”完成了国际合作项目:应用新型粘弹性材料降低机械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及冲击;高分子材料的分数导数本构模型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日本学术振兴会)等。作为主持人或主要研究者完成了多项横向科研课题,如:应用新型粘弹性材料研究烟草机械的减振降噪,人齿力学行为的三维有限元仿真研究,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强度、稳定性校核计算,增程抽油井受力分析计算,北江大堤西南镇险段护岸工程后评估,海南某油码头108m大跨下承式钢拱桥静、动态性能研究等。

7. 张晓华的科研经历

1 新疆阿舍勒铜锌成矿带成矿条件及重点矿床综合评价研究,新疆305项目,负责1∶20万成矿预测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 基于GIS下的矿产资源评价辅助决策系统,第二负责人。3 全国重点片大型、超大型矿床综合预测研究,攀登项目专题,第二负责人。4 全国主要成矿区带中重要矿种的远景评价,负责找矿靶区优选研究。5 全国金矿成矿预测及评价,负责成矿预测研究。6 阿尔泰黄金、有色金属开发区成矿地质条件与矿产资源评价研究,新疆305项目,负责1∶20万成矿预测研究。7 巨型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建立及预测评价研究,攀登项目专题,主要成员。8 成矿远景区优选及找矿突破区标定,负责找矿远景区优选研究。9 广东三洲地区大比例尺成矿预测试点研究,项目负责人。10 中国固体矿产找矿信息系统数据库,地矿部重点项目,第二负责人。11 全国成矿区划数据库建设,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12 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地质调查项目,专题第二负责人。

张晓华的科研经历

8. 张卫华的发表论文

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EI收录200余篇。发表在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刊F专业期刊《Rail and Rapid Transit》上的论文“A study on dynamic behaviour of pantograph by suing hybrid simulation method”(“基于混合模拟方法的受电弓动态特性研究”),是应用他所提出的弓网系统混合模拟创新方法,进行了国内外4种受电弓的运行性能和动态参数测定与分析。2006年6月28日,张卫华接到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帝国勋章获得者、皇家工程师Alec Osborn先生的信函,被告知他的这篇论文被评为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2005年最佳原创论文,获得Thomas Hawksley 金奖,其合作者梅桂明、吴学杰和陈良麒获得铜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