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之道很简单 为什么我们却很难做到

2024-05-11 18:23

1. 巴菲特投资之道很简单 为什么我们却很难做到

牛市过于高估卖出,可能短期少赚,却避免了长期大亏的风险。熊市过于低估买入,可能短期套牢,但是长期却会大赚 ] 巴菲特多次说过,投资其实很简单: “投资其实很简单——买进一只好股票,不要轻易抛出,你只要等着股价上涨就好啦!行情下跌时不要过于恐慌,股市大涨时过于贪婪,就已赚到相当高的回报。” “投资股票很简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大企业的股票,同时确信这家企业拥有最正直和最能干的管理层。然后,你永远持有这些股票就可以了。” 我研究了十四年巴菲特,在央视讲过10期《学习巴菲特》节目,写了8本关于巴菲特的书,在全国各地多次演讲传播巴菲特,可是我却发现:尽管巴菲特投资业绩极为成功,投资策略很简单,易懂易学又易做,可是只有很少的人真正学巴菲特、真正做巴菲特。 实话实说,我本人学了这么多年巴菲特,很多方面也做不到,如同一个天天读“圣经”讲“圣经”的牧师一样长叹:我做不到上帝所说的万分之一!如同一个天天读圣贤书讲圣贤书的儒生一样长叹:我做到圣人所说的万分之一。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却就是做不到呢?就像我们下了决心要减肥,再也不吃肉,可是手已经伸出筷子把肉放到嘴里了。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很久,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学书籍,才稍有所悟:原来我们行动的不是驱动力量不是理性,而是感性。要想深度改变,情绪力量是关键,情绪上真正接受,才能逐步改变,习惯成自然。 一、人的大脑分为感性与理性两个系统,如同象与骑象人。 过去几十年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我们人的大脑并不是完全统一的一个系统,而是分成两个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的系统:一个是我们称为情绪的一面,是人类本能中的一部分,能够感知痛苦与压力;另一个是理性的一面,也称为反思性系统或者自觉性系统,用来考虑、分析并且展望未来的组成部分。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书中的比喻最为形象:情绪系统如同一只“大象”,理性系统则是这只大象的“骑象人”。这位骑象人坐在大象的背上,享有支配权,看上去像是大象的主宰者。但是事实上,这位骑象人的控制权却是一点也不稳固的。陆地上最重的动物大象体重6000公斤,相当于75个体重80公斤的骑象人。每当这只6吨重的大象不愿意按照他所指出的方向前进时,这位骑象人就会完全失去控制权,被大象彻底打败。 对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大象打败骑象人,在生活中早已习以为常。我们明知快要考试了,却还是看电视、上网、打游戏。我们明知需要减肥了,还是会大吃大喝暴饮暴食。不多说了,你懂的。 二、短线投机符合人类追求快速满足的本性,大象最终说了算。 可能你没有认真想过,我们在投资上也是如此。牛市疯狂到严重高估,但我们还是冲进去——快速赚一把再跑不迟。熊市暴跌严重低估,遍地都是便宜货,可是我们还是不愿买入——万一再跌一把呢?这正体现了我们身上情绪化并且本能的一面,也就是那只大象的弱点:它懒惰而且不沉稳,常常只看到眼前的得失(短期上涨或者下跌的可能性大)而忽略了长远的利害(过于高估的长期风险或过于低估的长期利益)。 想要改变自己从短线投资到长期投资的失败,这通常是大象的责任,因为我们所希望获得的改变往往是牺牲短期的股价涨跌,以获得长期的价值增长。牛市过于高估卖出,可能短期少赚,却避免了长期大亏的风险。熊市过于低估买入,可能短期套牢,但是长期却会大赚。骑象人虽然看到长期投资的好处,却没有真正说服大象放弃短期的得失,真正愿意追求长期的回报,并在投资路上坚持走下去,走得足够长远一直到达目的地。大象的力量是追求立刻获得满足,正如巴菲特所说:“人们宁愿得到一张下周可能中大奖的彩票,也不愿意抓住一个能够慢慢致富的好机会。” 巴菲特的导师“证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直言投资心理最重要:“我们将十分注重投资者的心理层面。事实上,投资者的主要问题——或其最大的敌人——很可能就是自己(亲爱的投资者,问题不在于我们的命运——也不在于我们的股票——而在于我们自己)。” 巴菲特也告诉我们投资时智商不重要情商更重要:“如果你的智商超过125,那么投资成功与否与你的智商水平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你的智商一般,那么你需要对自己的欲望有相当强的自控能力,强烈的投资欲望可能使你血本无归。” 三、不但要理性上认可还要感性上接受长期投资——有爱才能长期坚持习惯成自然。 骑象人的力量相反,能够超越眼前一时涨跌,思考长远的利益,为了长期的回报进行规划。可是骑象人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只会说不会做,能够看得长远却一步也走不了。大象才拥有巨大的行动力量。 不管任何情况,大象才是让事情最终得以实现的力量。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不管这个目标是短期投机还是长期投资,都需要来自这只大象的行动力。而这正是骑象人最大的缺点:他只会在原地踏步。骑象人趋向于进行过度分析,想得太多却没有任何行动。有的人想了一个女生好几年,却一句话也不敢说;有的人逛街或者上网找了几个小时,却一个东西也没有下单买。 而且大象并非永远都是“坏孩子”。大象的力量也就是有些情绪和本能极为重要,比如我们对亲人和孩子充满爱、怜悯、同情心以及忠诚,我们总是能够超过短期得失,为家人的长远利益作出短期的牺牲。 如果我们不是把股票看作彩票,也不只是一张交易凭证,而愿意入股做一家优秀公司的长期合伙人,追求长期回报最大化,这时我们才会像巴菲特一样进行价值投资,在熊市或者公司遇到暂时性挫折而过于低估时,勇敢地逆势买入并长期持有——这完全是那只大象的力量。 长期投资并不需要成为超人,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相反需要你是一个充满感情的凡人。你深爱你的妻子孩子,才不会因为一时的冲突而分手。你深爱你的房子,才不会因为一时的价格涨跌而出手。巴菲特重仓买入的前提是他深爱这家公司的产品。 我们要从短线投机彻底转为长期价值投资,不能只强调理性投资的思考,而必须下很大功夫培养自己在感性方面接纳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 基于理性的投资知识可以很快学会,但基于感性的投资习惯只能慢慢培养。正如巴菲特所说:“成功的投资生涯不需要天才般的智商、非比寻常的经济眼光,或是内幕消息,需要的只是在做出投资决策时的正确思考框架,以及避免情绪失控保持理性思考的定力。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清晰而明确地告诉我们正确的投资决策思考框架,但投资成功的另一个要素——情绪定力则需要你自己来培养。” 不但要知道,还要做到,而且长期做到。真正实践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人,就像真正长期坚持合理饮食适度锻炼的人一样,难的不是如何学习,而是如何习惯成自然。 (作者为汇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本人仅为个人观点,并非任何投资建议。

巴菲特投资之道很简单 为什么我们却很难做到

2. 全干货,巴菲特谈如何投资

一般而言之于巴菲特的成功,有两套常规解释 —— 第一套是鸡汤,而第二套是硫酸。鸡汤诸如:要坚持信念呐同志们;要选对小伙伴呐;人贪我怂,人怂我贪;不要裸泳啊;复利无敌,要坚持滚雪球,要有很湿的 ** 和很长的 ** —— 咦洒家没有开荤腔为啥会有马赛克 —— 滚雪球嘛,就要有很湿的雪与很长的坡。

硫酸诸如:1. 巴菲特是美国人,你不是美国人?那你别指望了;2. 巴菲特他爹是个众议员,神马你爹是个服务员?那你别指望了;3. 巴菲特的老师是格雷厄姆,啊你的老师是格格巫?那你别指望了;4. 伯克希尔的投资人无法撤资,什么你的投资人撤资如拔丁丁?那你的基金别指望了。

鸡汤当然你可以痛饮,只要别以为是喝了什么仙汤就行。他人贪婪我恐惧,他人恐惧我贪婪这种话刚听到时确实会让你心花怒放,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在实践中基本是枉然,这句话并不能教你择时;对于一个抄底者而言在他人恐惧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你最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也跟着恐惧,不然你接几把飞刀就知道了......至于滚雪球这个比喻,真正在银蛇蜡象之中有过亲身滚雪球经历的人都知道,自然界中的雪球要么越滚越小,要么滚大了以后最终爆裂成粉想要怒放的生命。

3. 巴菲特投资之道很简单 为什么我们却很难做到

牛市过于高估卖出,可能短期少赚,却避免了长期大亏的风险。熊市过于低估买入,可能短期套牢,但是长期却会大赚 ] 巴菲特多次说过,投资其实很简单: “投资其实很简单——买进一只好股票,不要轻易抛出,你只要等着股价上涨就好啦!行情下跌时不要过于恐慌,股市大涨时过于贪婪,就已赚到相当高的回报。” “投资股票很简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大企业的股票,同时确信这家企业拥有最正直和最能干的管理层。然后,你永远持有这些股票就可以了。” 我研究了十四年巴菲特,在央视讲过10期《学习巴菲特》节目,写了8本关于巴菲特的书,在全国各地多次演讲传播巴菲特,可是我却发现:尽管巴菲特投资业绩极为成功,投资策略很简单,易懂易学又易做,可是只有很少的人真正学巴菲特、真正做巴菲特。 实话实说,我本人学了这么多年巴菲特,很多方面也做不到,如同一个天天读“圣经”讲“圣经”的牧师一样长叹:我做不到上帝所说的万分之一!如同一个天天读圣贤书讲圣贤书的儒生一样长叹:我做到圣人所说的万分之一。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却就是做不到呢?就像我们下了决心要减肥,再也不吃肉,可是手已经伸出筷子把肉放到嘴里了。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很久,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学书籍,才稍有所悟:原来我们行动的不是驱动力量不是理性,而是感性。要想深度改变,情绪力量是关键,情绪上真正接受,才能逐步改变,习惯成自然。 一、人的大脑分为感性与理性两个系统,如同象与骑象人。 过去几十年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我们人的大脑并不是完全统一的一个系统,而是分成两个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的系统:一个是我们称为情绪的一面,是人类本能中的一部分,能够感知痛苦与压力;另一个是理性的一面,也称为反思性系统或者自觉性系统,用来考虑、分析并且展望未来的组成部分。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书中的比喻最为形象:情绪系统如同一只“大象”,理性系统则是这只大象的“骑象人”。这位骑象人坐在大象的背上,享有支配权,看上去像是大象的主宰者。但是事实上,这位骑象人的控制权却是一点也不稳固的。陆地上最重的动物大象体重6000公斤,相当于75个体重80公斤的骑象人。每当这只6吨重的大象不愿意按照他所指出的方向前进时,这位骑象人就会完全失去控制权,被大象彻底打败。 对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大象打败骑象人,在生活中早已习以为常。我们明知快要考试了,却还是看电视、上网、打游戏。我们明知需要减肥了,还是会大吃大喝暴饮暴食。不多说了,你懂的。 二、短线投机符合人类追求快速满足的本性,大象最终说了算。 可能你没有认真想过,我们在投资上也是如此。牛市疯狂到严重高估,但我们还是冲进去——快速赚一把再跑不迟。熊市暴跌严重低估,遍地都是便宜货,可是我们还是不愿买入——万一再跌一把呢?这正体现了我们身上情绪化并且本能的一面,也就是那只大象的弱点:它懒惰而且不沉稳,常常只看到眼前的得失(短期上涨或者下跌的可能性大)而忽略了长远的利害(过于高估的长期风险或过于低估的长期利益)。 想要改变自己从短线投资到长期投资的失败,这通常是大象的责任,因为我们所希望获得的改变往往是牺牲短期的股价涨跌,以获得长期的价值增长。牛市过于高估卖出,可能短期少赚,却避免了长期大亏的风险。熊市过于低估买入,可能短期套牢,但是长期却会大赚。骑象人虽然看到长期投资的好处,却没有真正说服大象放弃短期的得失,真正愿意追求长期的回报,并在投资路上坚持走下去,走得足够长远一直到达目的地。大象的力量是追求立刻获得满足,正如巴菲特所说:“人们宁愿得到一张下周可能中大奖的彩票,也不愿意抓住一个能够慢慢致富的好机会。” 巴菲特的导师“证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直言投资心理最重要:“我们将十分注重投资者的心理层面。事实上,投资者的主要问题——或其最大的敌人——很可能就是自己(亲爱的投资者,问题不在于我们的命运——也不在于我们的股票——而在于我们自己)。” 巴菲特也告诉我们投资时智商不重要情商更重要:“如果你的智商超过125,那么投资成功与否与你的智商水平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你的智商一般,那么你需要对自己的欲望有相当强的自控能力,强烈的投资欲望可能使你血本无归。” 三、不但要理性上认可还要感性上接受长期投资——有爱才能长期坚持习惯成自然。 骑象人的力量相反,能够超越眼前一时涨跌,思考长远的利益,为了长期的回报进行规划。可是骑象人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只会说不会做,能够看得长远却一步也走不了。大象才拥有巨大的行动力量。 不管任何情况,大象才是让事情最终得以实现的力量。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不管这个目标是短期投机还是长期投资,都需要来自这只大象的行动力。而这正是骑象人最大的缺点:他只会在原地踏步。骑象人趋向于进行过度分析,想得太多却没有任何行动。有的人想了一个女生好几年,却一句话也不敢说;有的人逛街或者上网找了几个小时,却一个东西也没有下单买。 而且大象并非永远都是“坏孩子”。大象的力量也就是有些情绪和本能极为重要,比如我们对亲人和孩子充满爱、怜悯、同情心以及忠诚,我们总是能够超过短期得失,为家人的长远利益作出短期的牺牲。 如果我们不是把股票看作彩票,也不只是一张交易凭证,而愿意入股做一家优秀公司的长期合伙人,追求长期回报最大化,这时我们才会像巴菲特一样进行价值投资,在熊市或者公司遇到暂时性挫折而过于低估时,勇敢地逆势买入并长期持有——这完全是那只大象的力量。 长期投资并不需要成为超人,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相反需要你是一个充满感情的凡人。你深爱你的妻子孩子,才不会因为一时的冲突而分手。你深爱你的房子,才不会因为一时的价格涨跌而出手。巴菲特重仓买入的前提是他深爱这家公司的产品。 我们要从短线投机彻底转为长期价值投资,不能只强调理性投资的思考,而必须下很大功夫培养自己在感性方面接纳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 基于理性的投资知识可以很快学会,但基于感性的投资习惯只能慢慢培养。正如巴菲特所说:“成功的投资生涯不需要天才般的智商、非比寻常的经济眼光,或是内幕消息,需要的只是在做出投资决策时的正确思考框架,以及避免情绪失控保持理性思考的定力。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清晰而明确地告诉我们正确的投资决策思考框架,但投资成功的另一个要素——情绪定力则需要你自己来培养。” 不但要知道,还要做到,而且长期做到。真正实践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人,就像真正长期坚持合理饮食适度锻炼的人一样,难的不是如何学习,而是如何习惯成自然。 (作者为汇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本人仅为个人观点,并非任何投资建议。

巴菲特投资之道很简单 为什么我们却很难做到

4. 为什么巴菲特的投资方法看似简单,却很难实现

作者:Sheldon
来源:知乎


(1)经验可以学习,但性格比较难改。投资不仅仅是一个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性格的反映。它不仅考验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也考验一个人的决策能力,更考验一个人的耐性、自信心。试想,巴菲特购入的股票不会总是一直攀升的,很多情况下停滞、甚至下跌数年。作为一个投资者你能在别人疯狂赚钱自己赔钱的情况下,保持冷静,自信吗?你敢对整个华尔街说No吗?如果你的答案是YES,你就有可能成为巴菲特。
(2)投资必需focus,排除背景噪音,聚焦在最重要的因素。年度报表谁都会看,既不用高等代数,也不用三角几何。而且巴菲特也从不玩玄的期权、期货,short,margin之类。但是如何从能够淹死人的信息overload中,抓住从你的投资哲学出发最核心的信息,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刻意追求的境界。如果把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浓缩到一个字,就是Moat。Moat字面意思是护城河,这里体现了一个公司超越其它对手的空间。这个空间越大,moat就越宽。巴菲特投资的可口可乐、运通、Wells Fargo、Moody‘s,IBM等,都是超级品牌,雄厚资金,moat极其宽广。巴菲特曾经说过,给我100亿美元,我也无法做个新饮料打败可口可乐。这就是moat的威力,它是实实在在可以用价值来体现的。认准了这个投资哲学,就要抛弃短期的因素,象厂房失火之类的突发事件或分析师降级这类来自华尔街的噪音。这些事情对巴菲特来说就跟屁一样,不管是谁放的,迟早会飘走。
(3)要深入了解社会,不能太“宅”。巴菲特从小就混迹于商业场合,十一岁随做议员的父亲去华盛顿,在华府开始和别人一起修理游戏机倒卖。可以说对美国的社会见多识广,绝非纸上谈兵之流。他看报表不仅仅是看大家都能看到的数字,他还能体会到数字后面的背景和涵义。可以说,巴菲特如果不做投资家的话,肯定会是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因为他了解美国的脉搏。
(4)选择一个诚信度高的投资环境。巴菲特主要投资美国公司,它们受到比较严格的监管,忽悠投资人的事情较少发生。如果巴菲特生在中国,也许已经杯具了。。。
另外有一点巴菲特的特殊之处在于,巴菲特成在美国最黄金的发展时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从回报率来看,要想达到巴菲特级别(持续数十年的30%左右的年增长率),在美国恐怕是很难了。也许将来的中国会有这个可能?谁知道呢。但是如果你有适合长期投资的性格和专注的决策能力,象巴菲特那样持续超越股市平均回报并不是很难的。

5. 为什么巴菲特的投资方法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十分困难?

“股神”巴菲特不但是一位投资大师,还是一位鸡汤大师。
他曾用一些简单的话语对自己四十余年的投资生涯做过描述:做投资就是找到好的生意,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并坚持长期持有。

(△图片来源:dataviz.com)
什么是好的生意?巴菲特说,好生意要拥有宽广的护城河,不会被竞争对手打败。
“一家真正称得上伟大的企业,必须拥有一条持久不衰的‘护城河’,从而保护企业享有很高的投入资本收益率”——巴菲特
巴菲特把护城河分为两大类:“一种竞争堡垒是成为低成本生产商,另一种竞争堡垒是拥有强大的全球性品牌。”具体来看,护城河主要指的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效应、成本优势。
①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如品牌、专利或法定许可,能引领行业的发展。
②企业出售的产品或服务让客户难以割舍,这就形成一种让企业拥有定价权的客户转换成本。
③有些幸运的公司还可以受益于网络经济,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经济护城河,它可以把竞争对手长期地拒之于门外。
④最后,有些企业通过流程、地理位置、经营规模或特有资产形成成本优势,这就让他们能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出售产品或服务。
巴菲特倡导的护城河理论极其简单,而我们在日常投资中也确实是这样干的。但为什么看似简单的道理,我们个人投资者运用到股市却失效了呢?
说来,这主要源于我们过度简化的思维定势。
我们眼中的好公司,多数都是那些生产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又低的公司,也就是以“产品—质量比”作为估值的衡量标准,首先考虑的是物美价廉。
而巴菲特指的好公司,是通过各种技术指标对企业进行合理估值。只有获得正确的估值,我们才能知道公司到底便不便宜。
对上市公司的估值是一个综合各种信息的辩证思考过程。读懂一个企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远非价格上比较一下或根据“价格—质量比”这一简化思维工具就能得到。这种情况下,当我们赖以生存的过度简化的思维模式失效时,我们大概率会拒绝去进行艰苦的客观的企业价值研究,而是避重就轻的选择另一条捷径——看看K线表画画曲线找找趋势、听听专家的说法、打听下小道消息、简单的看一下PE或类似企业的价格对比。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投资就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找出护城河的正确姿势:

怎么样?您是不是已经看晕了?
所以,您看到的结果是巴菲特把复杂的投资决策流程简化到一定程度,而这种被简化到极致的功夫是最难被复制的。
大道至简。一些投资的道理本质上都很简单,但知易行难,投资大咖们在背后的付出研究工作还是很多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专业的力量。
1月29日起,嘉实基金将全国首发一只向巴菲特致敬的基金——嘉实核心优势股票型发起式基金。这只基金的投资策略就是去选择持续具有核心优势的伟大企业。通过在A、H两地跨市场资产配置,精选沪港深三地股票市场具备核心竞争优势、能够穿越经济周期、抵御同业竞争的优质公司股票,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获取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回报。
值得关注的是,嘉实核心优势股票基金是嘉实沪港深投研团队推出的又一只沪港深基金。2017年沪港深基金走出强势行情,率先采用沪港深3.0版投研机制的嘉实基金业绩表现备受关注,目前由沪港深3.0投研体系提供投资研究支持的沪港深基金产品包括嘉实沪港深精选、嘉实沪港深回报、嘉实前沿科技沪港深、嘉实价值精选等基金。在嘉实沪港深3.0品牌以及业绩的带动下,嘉实沪港深3.0基金产品线也受到了投资者认可,截至2017年底管理规模已经超过百亿元。

截至1月22日收盘,2018年以来A股港股表现均备受关注。A股突破3500点创下熔断以来新高,港股冲破32000点频创历史新高。机遇之下,嘉实基金对嘉实核心优势股票基金信心十足。
公告显示,嘉实基金用自有资金认购1000万嘉实核心优势股票基金份额,并且锁定3年,足见嘉实对沪港深管理团队的信任,以及对长期投资价值的看好。

为什么巴菲特的投资方法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十分困难?

6. 巴菲特的投资之道到底是什么呢?


7. 巴菲特的投资之道是什么呢?你能看懂吗?


巴菲特的投资之道是什么呢?你能看懂吗?

8. 多数人都能读懂巴菲特的投资秘诀,为何却极少有人能做到?

知易行难,道理能懂的人,未必有资源,未必有时机,未必有心智。所以,我们知道的只有巴菲特,而非读懂巴菲特投资秘诀的甲乙丙。
1、不是人人都能够有巴菲特资源。
巴菲特11岁的时候,就买了人生第一支股票,我们11岁的时候在干嘛呢?可能还在玩泥巴吧,可能连买股票的钱都没有吧,更不要说未满十八岁就能够买股票了。而这跟他的家庭有关。巴菲特的父辈经营着奥马哈最大的百货公司,他的经济条件非常优越,家庭背景很好,从小就在好的环境成长,在好的学校上学。
所以他有足够的资源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在股市里试水,并成长起来。

2、不是人人都能遇到好时机。
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句子,叫“站在风口上,猪也能起飞”。当时代的巨轮推动着进步的轮船向前的时候,轮船上的人总是能够轻松走得更远。而巴菲特恰好遇到了这样的时代,在美国股市牛市的时候,他积累了两千多万美元,掌管着上亿的资产。当股灾来临前,他又及时隐退变现,避免了巨额的损失。当经济萧条的时候,他又低价买进,低成本获得高价值股票等资产。

以可口可乐的股份为例,1980年,10.96美元的价格买了7%的股份,而到了1985年,可口可乐的股价涨到了51.美元……就这五年,买了的资产翻了5倍的价值……
当然,有资源是前提,毕竟这笔投资就花了一亿多美元……
3、未必人人都能有巴菲特的心智
实际上,巴菲特的投资秘诀并不是天生得来的,他也是从家庭、教师、社会学习,加上个人的思考总结。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并熟悉的,只有巴菲特,而不是他学习的老师或跟他一样懂得道理的人们,因为懂得道理之外,更需要的是做决策的心智。

比如股市繁荣的时候,急流勇退的勇气与果断,可不是谁都拥有的。普通人,哪怕懂得巴菲特的投资秘诀,更多的是成为被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