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京东真实交易额 为什么说它比阿里更严谨?

2024-05-19 06:36

1. 解密京东真实交易额 为什么说它比阿里更严谨?

京东的真实交易额有多少?京东为什么在2017年做了一次GMV口径调整,以及他的口径和主要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又有什么不同?在2019年京东GMV首次突破了2万亿大关,全年达到了20854亿元。但是2019年京东营业收入是5769亿元,其中净服务收入是662亿,商品收入是5107亿。那大家觉得说GMV有2万多亿和营收数据差距也太大了啊!营收商品收入,只有它后者的1/4,是不是有很大的水分?所以真实支付的交易额到底有多少?还是说都是虚假的?
  
 其实这个是可以反推的,京东商品收入是5107亿,这个其实是抵扣了增值税的13个点,所以销售额其实是多少呢?倒推算一下,应该是5870亿的一个销售额,这是自营部分的。那平台的是多少呢?京东的平台业务,交易额会比自营会小一点,大概在35 40%之间,40%的占比,我们可以推出来。自营可能是5870亿的,平台可能有4000亿,所以最终真正交易额是1万亿。也就是说是披露这个2万亿的一半的水平。
  
 当然我也讲过50%其实略高于阿里巴巴,略低于拼多多。大家在一个水平,那为什么会差出50%来?什么原因导致的?首先这也不是刷的。一个是未支付订单,很多用户在下订单以后他取消订单了不支付,反悔了或者有很多原因导致的,在最后一个环节没有付钱。那这部分可能有接近35%、36%左右的用户他不下单了,那这部分是会统计入GMV的。
  
 第二个就是用户退货,用户买了产品后悔了,钱也付了但取消了订单,可能发现漏了个商品,重新再下单。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说用户买了觉得这个东西不合适,要退掉,这部分其实应该会占到10%左右,就是用户退单退货占10%。
  
 还有一部分就是我们讲的有刷单虚假刷单!用户为了帮商家冲业绩刷的订单,然后第二天把订单给取消了,这是虚假的。这部分大概有一点点不会很大占比,所以这部分大概整体来讲50%左右,那真实交易额还有50%多。但这里其实不存在平台主观的一个刷单问题。
  
 另外很多人讲一个事情,京东在2017年的时候做过一次GMV口径调整。当年(2017年)调整完以后的整个GMV达到12944亿,其实是有一个一倍的增速:"加速增长"。在当时引发了很多舆论讨论,尤其是对手借此攻击,“京东老改GMV把销售额"做"得越做越大,实际并没有。”那我讲一下为什么要调整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实阿里巴巴和京东这个交易额口径它是不一致的,京东其实要严得多,所以每年发财报就觉得跟阿里差距非常大,不公平!你的口径更大一点我的口径更严谨一点。但是大家对比的时候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个GMV的差异,那京东老是很吃亏,所以做了一次GMV的口径调整。基于竞争分析、公关层面或投资层面来讲,就做了调整到可能跟阿里接近的一个口径。
  
 17年调整完以后,阿里京东口径也是不一致的。我们可以在他们的财报里面看,其实是有相关关于口径的一些披露。京东口径是什么呢?就是京东集团线上自营业务和第三方平台,所有产品和服务订单的交易总额,无论商品是否真实被销售、投递或者退回,都会被计入到交易额,而且这个交易额它也包含了向买家/卖家支付的这个邮费。但是要强调一下,不包括京东B2C里面,未完成订单及投递价值超过2000块人民币的这个订单。比如说你买了个iphone手机,5000块钱。那你退单了虽然你也支付了,但是这个订单就不会计入到交易额里。就是说超过2000块钱(非真实交易)是不算的。
  
 那阿里巴巴它的口径是什么样呢?就是前面部分都是一样的,不管自营还是第三方平台的订单商品是否真实被销售、投递或者退回,也包括买/卖家付的邮费都会被计入到交易额。但是有一个细节不一样,阿里交易额是排除标价超过10万元人民币产品服务,以及买家单日累计购买超过100万的交易额的交易。这是之前阿里的口径财报披露的,当然现在他有些调整,好像应该没有提10万和100万这个事情了。按照原来的口径来讲,就是你在阿里上买了一辆 汽车 价值10万块钱,但是你发现你不想要了你把这个订单给退了,退了这部分数就不算(GMV),这是10万以上的。但是10万以内的,比如你买个5000块手机,你退了,那它是会计入这个GMV的。所以说京东和阿里巴巴GMV口径,他们主要差异在哪里呢?就是关于大额未完成订单是否计入,那么其实阿里是计入的超过2000块钱以下,10万以内,这个阿里是计的。但京东是不计入这个交易额里面的,这是为什么?
  
 我们只讲一个现象,每年的双11都特别热门,我们看过以前的有爆料八卦的行为,有卖家在一个商家里面同时下二三十万的一个订单,为什么?刷交易额!商家要排名排到靠前面去,所以说他一次性下单几十万、三十万,拆成一笔笔订单退货也很麻烦,就有些商家干脆一点,找人去刷单,一笔就下10万、20万、30万订单。当然大家知道这肯定不是真实用户购买的,然后第二天第三天又把这个订单给取消了。这部分其实很多是计入交易额里面的,在新的口径里阿里好像没有做一个(GMV)约束的相关要求。所以来讲其实京东的口径还是比阿里要严的多得多得多。就是阿里口径相当于是比较宽泛,可能还是相对有比较大的一个水分,以上是关于京东GMV和阿里这个GMV口径差异的问题,欢迎各位多交流。

解密京东真实交易额 为什么说它比阿里更严谨?

2. 双11天猫交易额5403亿,京东3491亿,这一数据反映了什么?

这一数据能够反映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而且也能够说明网购已然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都会依赖互联网,而且也能够通过互联网购买更多的产品。网购平台的出现,能够便利更多消费者,而且也能够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因为网购的确十分便利。
双十一狂欢节一直能够得到很多消费者的亲爱,而且消费者特别希望能够在这段时间内得到更多的优惠,并且购买自己喜爱的产品。双11天猫交易额5403亿,京东3491亿,这一数据反映了什么?因为反映了以下内容:
一、这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
这一数据的确是特别让人惊讶的,而且也能够进一步反映我国的经济实力。因为正是因为我国能够不断发展经济,并且能够增加居民的收入。所以才能够让更多人享受美好的生活,才能够不断进行消费,因为我国的经济实力能够决定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实力。
二、这反映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
我认为这一数据也能够充分地反映居民不断增强的消费能力,因为居民能够拥有更高的收入,而且也能够保障基本的物质生活。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居民的确能够享受精神生活,而且也能够不断满足自己的需求。
三、这反映了网购平台的快速发展趋势。
这一数据也能够印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电商的崛起,而且也说明网购平台的确能够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能够更加依赖网购平台,而且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消费。网购平台的发展潜力巨大,而且也能够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的相关分析。

3. 双11天猫交易额5403亿,京东3491亿,如何看待今年双十一的战绩?

这件事,其实不需要过度解读,去年的时候,双11的战报就水分到了极限了,所谓双11战报,数据并不都是当天的,通过预热、定金等方式,差不多都积攒了接近半个月的成交额,这种泡沫式的数据,一年一年比下去,总要有戳破的时候,硬要比也没问题,大不了从618就开始算,之后的算双11成交额,之前的算618成交额,所以今年大家心照不宣的不宣传了。
甚至今年双11的活动力度也小于往年,双11的出现,是电商行业向线下零售行业发起挑战的里程碑,随着消费者早已经适应了线上购物,过于热火朝天的双11,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双11为什么要半夜付钱,甚至上了热搜,说明消费者已经厌倦了贪图便宜而熬夜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状态,双11完成了它的历史进程,恢复为一个普通的电商节,不再搞运动式喜报式的宣传也就正常。以上市公司为例,绝大多数消费品企业,三季报都比较靓丽,依然保持着不错的成长性,这些数据代表了消费行业的整体形势,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乐观的。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双十一GMV的逻辑是什么,他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完全由市场决定的一个增长数值,而是有点像每年国家年初公布的GDP增速——是一个预期、想要达到、数值。国家每年初公布GDP增速,不是一拍脑子,说增长多少就是多少,而是各部位,各地方经济部门,结合上一年经济状况和结余,下一年的经济预算和目标,经过周密计算得出的。这样才能实现对这一年经济的【逆周期调节】——就业压力大了,就定高点消化;通胀压力大了,就定低点缓和。换言之,每年的GDP增速不是一个经济自然发展到什么水平的反映,而是一个定下了目标后所有人都要为之努力要达到的指标。而每年的双十一GMV,其实也是这样一种“指标”。
作为一家企业,双十一GMV是阿里每年最重要的业绩展示平台,而作为一家上市的、有25万人的、对经济影响举足轻重的企业,那双十一的GMV背后所牵扯的,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阿里内部各个团队要完成他们的KPI,各种类型的商家要卖货,股东们要看到营收……这些都是人人知道的老生常谈。但如果你稍微留意下每年双11后的新闻,就会明白,这组GMV往往还承载着来自其他方面的期待,或者换个词。

双11天猫交易额5403亿,京东3491亿,如何看待今年双十一的战绩?

4. 请问今年双11的540亿的交易额都是阿里巴巴的吗?

天猫双11当天的成交额达到571亿多点。这是天猫工作人员现场直播间照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