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

2024-05-05 13:26

1. 什么是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

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有毛相林开凿绝壁天路,刘虎让百姓喝安全水,白玉莹推动蒙古族刺绣,李玉北耳南扩,张小娟下乡扶贫。
1、毛相林做为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立志改变全村贫穷闭塞的“宿命”,1997年起带领乡亲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8千米长的“绝壁天路”。
路修通后,他又带头引路、誓拔穷根,因地制宜,历时15年,带领村民探索培育出柑橘、桃、西瓜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士气,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785元,是修路前的43倍。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不屈不挠、苦干实干,铸就了“下庄精神”。曾获“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2、刘虎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2016年11月任职以来,为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目标,解决当地各族群众因水致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在发现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
2020年5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47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彻底告别饮用苦咸水的历史。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刘虎同志病情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

3、白晶莹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她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筹划建立国内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等。
无偿设计制作出1072件刺绣产品和7000余张刺绣图案,免费提供给广大绣工及返乡就业大学生使用,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逐步完善了蒙古族刺绣产业的组织架构,共带动科尔沁右翼中旗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带领贫困地区农牧民妇女开拓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4、李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他也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
2012年以来,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280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5、张小娟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08年6月,她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工作,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一线入党。她遍访全县208个村的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被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
2018年底,舟曲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8.24%下降至6.31%。2019年10月7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34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什么是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

2. 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如下:
1、丁建华
旱天岭村是个移民搬迁村,为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丁建华毅然放弃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工作,担任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截至2019年底,旱天岭村536户18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

二、马金莲
2018年,她又创办职业培训学校,累计培训1700余人,帮助900余人就业,带动200多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马金莲是农民自主创业并带人脱贫致富的杰出代表。

脱贫攻坚的措施
2020年后,随着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我国将进入应对相对贫困问题的常态化减贫治理新阶段。
要尽快启动“十四五”减贫发展规划编制研究工作,对2020年后各级扶贫开发办公室职能优化调整、东西部(南北部)区域差异性相对贫困标准线划定、特殊群体社会福利保障、脱贫人口生活质量和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东西部协作帮扶领域拓展。

3. 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一、卢延排,男,生于1992年12月,中共党员,2015年9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2018年9月进入甘孜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2019年4月至今派驻甘孜州石渠县长须干玛乡莫日村。
强化村级阵地建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牧区要发展,牧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石渠县长须干玛乡作为雅砻江上游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仍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依法治理的主阵地。
牧民易地搬迁政策实施后,原长须干玛乡莫日村村级活动室离乡政府、牧民搬迁地长达20公里,远且存在严重地质灾害风险。为解决这一难题,卢延排带领村支两委积极谋划,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基层党员及村民的意见建议。
二、旦正,男,藏族,41岁,群众,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江千乡致富带头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驻村干部的宣传下,旦正接受了一些新思想、新观念。他坚决不当贫困户,从思想上改变“等靠要”的想法,在驻村干部的安排下,他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当小工,同时带领乡亲务工,带动贫困群众坚定信心、理清思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4. 请问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有毛相林开凿绝壁天路,刘虎让百姓喝安全水,白玉莹推动蒙古族刺绣,李玉北耳南扩,张小娟下乡扶贫。
1、毛相林做为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立志改变全村贫穷闭塞的“宿命”,1997年起带领乡亲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8千米长的“绝壁天路”。
路修通后,他又带头引路、誓拔穷根,因地制宜,历时15年,带领村民探索培育出柑橘、桃、西瓜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士气,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785元,是修路前的43倍。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不屈不挠、苦干实干,铸就了“下庄精神”。曾获“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2、刘虎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2016年11月任职以来,为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目标,解决当地各族群众因水致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在发现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
2020年5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47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彻底告别饮用苦咸水的历史。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刘虎同志病情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

3、白晶莹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她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筹划建立国内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等。
无偿设计制作出1072件刺绣产品和7000余张刺绣图案,免费提供给广大绣工及返乡就业大学生使用,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逐步完善了蒙古族刺绣产业的组织架构,共带动科尔沁右翼中旗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带领贫困地区农牧民妇女开拓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4、李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他也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
2012年以来,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280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5、张小娟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08年6月,她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工作,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一线入党。她遍访全县208个村的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被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
2018年底,舟曲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8.24%下降至6.31%。2019年10月7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34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5. 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一、丁建华
男,回族,59岁,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
旱天岭村是个移民搬迁村,为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丁建华毅然放弃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工作,担任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
截至2019年底,旱天岭村536户18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


二、马金莲
女,汉族,35岁,群众,山西省吕梁市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8年,她又创办职业培训学校,累计培训1700余人,帮助900余人就业,带动200多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马金莲是农民自主创业并带人脱贫致富的杰出代表。

三、王文成
男,蒙古族,65岁,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宝昌镇边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打造集生态观光、农俗体验、特色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俗游示范村。成立了太仆寺旗首个中药材协会。


四、王传喜
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传喜坚持边发展边用发展成果扶贫,2012年以来,先后建设“印象代村”等6个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了党建、科技、资金、人才等多种扶贫办法,帮助200多个村、10000多个贫困户稳定脱贫,扶贫总投资超过1亿元。

五、王昭权
男,苗族,50岁,群众,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四坳村村民。
2018年1月,他主动申请“脱贫”并牵头成立村里第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动乡邻共同把肉牛养殖向周边村寨辐射壮大。目前,全镇养牛专业户已达776户,其中贫困户306户,肉牛存栏2185头,户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公告

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6. 关于脱贫攻坚的事例是什么?

一、毛相林
男,汉族,61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
作为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他带领村民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拔除穷根,是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原下庄村四周高山绝壁合围,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自1997年,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

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了一条致富路,2019年,下庄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让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2016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二、旦 正
男,藏族,41岁,群众,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江千乡致富带头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驻村干部的宣传下,旦正接受了一些新思想、新观念。他坚决不当贫困户,从思想上改变“等靠要”的想法,在驻村干部的安排下,他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当小工,同时带领乡亲务工,带动贫困群众坚定信心、理清思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他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充分运用乡政府举办的技能培训等平台,带领一大批乡亲通过务工实现了脱贫。在他的带领下,恰曲纳村涌现多个争先脱贫的典型。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拼搏和辛勤劳动成功实现脱贫致富,为进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付凡平
女,汉族,48岁,群众,陕西省宜川县蒙恩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她被称为“黄土地上最倔强的女人”。18岁时,一场大火使她失去双手、容颜被毁,一夜之间失去3位亲人。后又因患胃癌、丈夫意外受伤,让本就潦倒的生活更加艰难。

2015年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她搭乘电商扶贫快车,先后创办了“云果飘香”宜川县蒙恩农产品、陕西蒙恩优选电子商务、杨凌蒙恩优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公司年销售额由50万元增至3500万元。
她致富不忘众乡亲,资助2名残疾贫困学生,建立蒙恩优选扶贫助残平台,创办蒙恩优选智能供应链,优先吸纳残疾人、贫困户就业,并帮助乡亲建网店60多个,带动620余名残疾和贫困群众创业就业。
四、王传喜
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20多年前,代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村集体负债近400万元。1999年王传喜上任,立志带领乡亲们“拔穷根,摘穷帽”。
他迎难而上,带领党员群众把代村发展成为集体经济强、村民生活富的先进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2019年村集体经济总产值达到30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万元,比20年前翻了30多倍。

王传喜坚持边发展边用发展成果扶贫,2012年以来,先后建设“印象代村”等6个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了党建、科技、资金、人才等多种扶贫办法,帮助200多个村、10000多个贫困户稳定脱贫,扶贫总投资超过1亿元。
五、王昭权
男,苗族,50岁,群众,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四坳村村民。
王昭权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主动脱贫的意志和助人脱贫的义举,书写了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脱贫致富传奇。他克服身体障碍,手脚并用养牛,实现年收入2万元以上。

2018年1月,他主动申请“脱贫”并牵头成立村里第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动乡邻共同把肉牛养殖向周边村寨辐射壮大。目前,全镇养牛专业户已达776户,其中贫困户306户,肉牛存栏2185头,户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
他乐于“现身说法”,向干部群众分享不等不靠、不争不要、不屈不挠的精神及养殖经验。他的事迹被制作成视频在全县365个村展播,有力鼓舞并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7. 精准扶贫的案例有哪些?

1、案例名称:京东集团“跑步鸡”电商扶贫项目
京东扶贫“跑步鸡”项目是京东集团开展的创新型电商扶贫项目。京东金融京农贷为每个贫困户提供4500元免息贷款,交由当地扶贫办提供已建档立卡、征信记录良好的贫困户开展跑步鸡散养。该项目通过科学记录每只鸡的自然生长周期,做到散养160天以上、达到100万步方可上市销售。结合智能监控、批量屠宰、加工运输等环节,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跑步鸡产品。
每只跑步鸡售价128—188元,贫困户饲养每只鸡可获利30元左右。扶贫跑步鸡作为河北省武邑县贫困户参与度最高的项目之一,两年来已帮扶贫困户超千户。京东扶贫跑步鸡的养殖过程采用低功耗跑步鸡端到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跑步鸡运动步数实时可见,并在后台通过对步数、鸡场温度、环境等进行多维度科学分析,实现绿色、生态、智慧养殖并预防系统性风险,提供可信的养殖监控,也帮助贫困户提升养殖水平,为扶贫事业增进造血能力。
2、案例名称:商业银行发挥优势创新服务脱贫攻坚
中国农业银行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规划,重点支持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及扶贫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建立“银行让利、企业带动、贫困户受益”的利益联结机制,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业银行逐片区制定特色产业金融服务方案,2017年又启动了“百优特色产区专项行动”,在国家扶贫重点县中精选33个特色农业优质产区予以重点支持。
农业银行还注重金融创新,2016年以来,推出全行创新精准扶贫贷款产品31个,推出“钻金银铜”四卡信用贷款产品,并重点针对贫困农牧户推出了“精准扶贫贷”产品。 同时,农业银行在贫困地区着力打造“物理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服务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四位一体”新型渠道服务体系,让贫困农户足不出村办理扶贫小额贷款提款、还息等金融服务。
3、案例名称:上药国企担当南派阿胶援疆助脱贫
上海上药神象健康药业有限公司紧抓产业扶贫,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2016年,上海上药积极援助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与新疆金胡杨药业有限公司开展的南派阿胶合作项目,结合受援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精准发力,激活当地脱贫造血功能。上海上药把“淡皮、两面光”的南胶工艺精粹带到喀什,金胡杨药业按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生产阿胶,并依托“神象”品牌和销售网络进入上海市场。在双方合作之后,神象阿胶迅速得到了上海市民认可。
4、案例名称:五粮液集团多措并举助脱贫
四川省兴文县是省级乌蒙山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5年以来,五粮液集团公司对口帮扶兴文县,带动群众增收脱贫。截至2017年底,在五粮液帮扶下,兴文县26个贫困村“摘帽”,9914名贫困群众脱贫。为真正实现产业扶贫“解决好家门口就业问题”,五粮液集团捐赠缝纫设备330台,直接在毛村开办了扶贫车间。从最简单的酒瓶外包装做起,实现产销对接,让当地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既照顾了家庭又实现了增收。
五粮液集团还创新建立“政府鼓励+龙头企业年度订单+农科平台技术支撑+种植大户积极参与”的“订单农业”模式,引导农户走上“有增益、可持续”的发展之路。2017年,以“基地订单”覆盖等模式,扶持5000余户贫困户。2018年,经实地考察、调研,五粮液决定在兴文县等酿酒专用粮基地域内建立首期“脱贫奔康示范区”,探索村级扶贫新模式。
5、案例名称:碧桂园结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碧桂园在全国9省区的14个贫困县进行结对帮扶,以产业发展和就业培训等为主要措施,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在广西田东、江西兴国等10个贫困县,碧桂园开展苗木产业扶贫,并联动碧桂园现代农业公司,帮助各县挖掘特色优质农副产品,重点帮扶指导。
同时,碧桂园结合农村需要与市场需求,尊重贫困群众意愿,联动物业公司等单位,采取“订单式”就业培训,并运用自身产业链为贫困群众提供上万个岗位和免费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扩展资料: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
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参考资料:人民网-“大国攻坚 决胜2020”精准扶贫案例展示

精准扶贫的案例有哪些?

8. 2020年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有毛相林开凿绝壁天路,刘虎让百姓喝安全水,白玉莹推动蒙古族刺绣,李玉北耳南扩,张小娟下乡扶贫。
1、毛相林做为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立志改变全村贫穷闭塞的“宿命”,1997年起带领乡亲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8千米长的“绝壁天路”。
路修通后,他又带头引路、誓拔穷根,因地制宜,历时15年,带领村民探索培育出柑橘、桃、西瓜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士气,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785元,是修路前的43倍。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不屈不挠、苦干实干,铸就了“下庄精神”。曾获“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2、刘虎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2016年11月任职以来,为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目标,解决当地各族群众因水致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在发现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
2020年5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47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彻底告别饮用苦咸水的历史。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刘虎同志病情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

3、白晶莹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她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筹划建立国内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等。
无偿设计制作出1072件刺绣产品和7000余张刺绣图案,免费提供给广大绣工及返乡就业大学生使用,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逐步完善了蒙古族刺绣产业的组织架构,共带动科尔沁右翼中旗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带领贫困地区农牧民妇女开拓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4、李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他也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
2012年以来,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280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5、张小娟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08年6月,她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工作,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一线入党。她遍访全县208个村的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被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
2018年底,舟曲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8.24%下降至6.31%。2019年10月7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34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