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

2024-04-30 07:18

1. 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

首先是调整供应结构,最核心的是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五类住房的供给。优先确保五类住房的用地需求,并要求各地抓紧编制三年住房建设规划。陈国强认为,增加上述五类住房供给,实际上明确了此前强调的住房供应的“双轨制”,通过调整供应结构的方式,让住房“双轨制”落实到位,实现住房市场结构上的大调整。

  第二,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这次没有特别提到改善性住房需求字眼,而是把首次购房和非首次购房、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区别开来,加大差异化的信贷和税收政策,支持鼓励首次置业需求。对非普通商品房、非首次置业等投资投机性需求,明确采取差异化政策。对二套房明确以家庭为单位认定是否为第二次购买。体现“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做法,在信贷、税收政策上加以区分。

  第三,控制信贷风险。通知提出对房地产开发商严格项目资本金的要求,对开发贷款要严格管理。同时,还提到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境外热钱进入房地产等问题。对央企投资要规范化,主要是对二00九年央企进入楼市的一个警示。并在金融、信贷风险管理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对稳定市场秩序,针对开发企业囤地炒地、捂盘惜售,对土地出让金缴交方式管理、土地管理方面等都涉及到,内容非常系统全面和完整。

  第四,在明确责任方面,这个文件与此前出台的政策方式非常不同。该通知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正式对下发文,与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国务院常务会等涉及房地产调控的政策相比,该通知对地方各级政府责任有具体要求,对地方责任主体有明确约束力。

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

2. 房地产调控再升级,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购房者如何抉择?

购房者还是应该先观望观望再决定。因为现在房价还是不稳定的。政府说是会调控房价,然后限制有人购买房子。说不定房价很快就会有大规模的下降。如果要是在房价下降之前购买的话。估计自己就会损失很多的钱。所以还是不要在这种不稳定的时候选择购买房子。

就像是新闻里有一个女子购买了一处房产。但是却在购买之后发现这个房产以每平便宜两三千的方式卖出去。所以他感觉自己上当了。甚至在售楼处想要跳楼。但是还是被一些人挡住了。这就说明我们一定要在房价合适的时候下手。要不然自己真的是哭都找不着地方。

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房价已经达到了顶峰。有好多地方甚至1万多一平。这些房价里面还是有很多泡沫的。这些房地产商根本就卖不出去房子。但是他们就是在那里僵持着。就等着这些等不及的人去购买房子。所以一定不能够上当。在这些大城市还是租房会比较合适。不过如果一些小的城市,房价已经基本稳定了。在这些小的城市就可以购买。所以自己在购买房子之前,一定要好好调查一下市场情况。千万不能够亏本购买。
而且好多人在购买房子的时候会购买二手房。二手房里面也是有很多坑的。这些二手房有的房龄时间特别长。有房地产经纪人说,超过10年的房子就不需要再去购买了,因为已经没有升值的价值。所以自己在购买二手房的时候也要调查清楚。看看有什么坑,自己要避免一下。在买房的时候也注意不要去买那种期房。就是还没有建成的房子。这种没有建成的房子,会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卖出去。但是新闻里有好多人都是被坑了。他们都没有住上自己的房子,开发商就拿着钱跑了。所以自己买房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3. 政策加码 房地产金融调控升级

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涉房贷款调控力度持续升级。银保监办公厅近期发文表示,将在32个城市开展包括房地产业务授信政策执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情况等方面银行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工作。与此同时,央行日前也要求银行进一步优化调整信贷结构,“点名”房地产行业占用信贷资源依然较多。
根据近期密集披露的A股上市银行中报,银行对涉房贷款普遍持较为审慎的态度,不仅个人住房贷款上半年增速同比普遍有所下滑,而且房地产开发贷款也均在实施较为严格的名单制,在择优选择授信对象的同时,进行限额管理。根据各家银行的表态和业内人士的分析,受制于监管政策持续收紧,下半年银行涉房资金端口将进一步扎紧,相关业务增速将持续放缓。
银行涉房贷款稳中有降
银行涉房贷款主要涉及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两方面。从A股上市的大行及股份行数据来看,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整体已出现下滑。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上述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与2018年末相比增速为6.4%,低于去年同期近7%的增速。
Wind数据显示,四大行个人房贷上半年增速多数稳定在7%左右,其中建设银行增速仅为4.3%。股份制银行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已出现明显分化。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与去年末相比,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均在10%以上,分别为14%,13.1%,11.5%和10.7%。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分别为3%,4.8%,3.5%。不过,即便是超过10%的银行,增速普遍较去年同期也有所降低。
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方面,目前大部分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授信都较为审慎,并实行十分严格的名单制,以控制相关的业务风险。
根据建行披露的数据,上半年其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增速同比下降6.5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建行审慎择优开展房地产开发贷款,今年0.81%的不良率比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在2019年中期业绩电话推介会介绍称,招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在总行层面一直以来都是采取限额管理,即每年的增量贷款不超过一定数额,今年还会继续坚持限额管理的策略,预计下半年投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数量会非常少。
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审批部门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房地产企业一直是其所在银行重点监测的授信对象,该银行一直对房企的杠杆率进行实时的监测,并根据杠杆率动态调整授信审批的白名单。
房地产金融政策持续从严
银行审慎稳健的房地产贷款政策和整个国家层面“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不无关系。最近监管层再次密集释放出多个信号,预计后期房地产金融政策将会更加严格。
继7月窗口指导要求部分银行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速后,日前银保监会再次下发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的通知,重点检查32个城市的银行在四大领域的房地产业务,提出银行在信贷管理方面,要关注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土地储备贷款管理情况,包括要加强集中度管理、资本金来源真实性审查、落实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企业资质审查等。8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对部分地方中小银行机构现场检查情况的通报》中,再度提及地方中小银行机构存在违规为“四证”不齐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等问题。
央行也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上,“点名”房地产行业占用较多的信贷资源,并提出对房地产信贷领域的具体要求。同时,在新的房贷利率对标LPR之时,央行就已明确强调房贷利率不下降。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总体而言,从房地产金融角度看,目前调控已经并且将继续从三个方面实施:一是收紧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比如提高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条件,减少贷款额度;二是收紧资金借助信托等渠道进入房地产项目,比如对房地产信托进行“窗口指导”;三是收紧个人住房贷款条件、额度,提高贷款利率,并严控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此外,还可能从严监管房地产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李万赋也对记者表示,从各监管部门的表态来看,目前涉房金融监管全方位从严,银行信贷、信托、基金、保险都迎来了全面的把控。
银行涉房资金端口将再扎紧
伴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多家银行表示将加强对涉房融资业务的全面管控,不论是个人房贷业务、房地产开发贷业务,还是相关的债券承销以及理财融资等业务,都将进一步严格准入,以及加强风险管控。李万赋也表示,下半年银行涉房贷款融资必然收紧,房地产开发贷增速将会有所回落。
招商银行中报指出,下半年,预计在居民杠杆水平升幅较快及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约束下,个人住房贷款增速较上半年将有所放缓。王良也表示,招行下半年会对房地产贷款采取更加稳健、审慎的投放策略,这既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也包括住房按揭贷款。
农行副行长王纬表示,将严格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审核,落实好最低首付款比例、收入偿贷比等指标,加强借款人资质审核以及首付款来源收入真实性核查,严防虚假按揭和个人消费贷款挪用于购房。他还称,稳妥开展房地产企业债券投资、理财融资、债券承销等领域的类信贷业务,加强项目合法性、资金用途的核查,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收紧涉房资金端口一方面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自身业务风险控制。有银行中报已经明确点出“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有所上升。”
“针对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等重点领域,我们会持续保持风险排查,持续摸清底数。同时对于大额潜在风险客户,逐户定策、明确责任,及时跟踪,把潜在的风险提前化解。”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
董希淼也表示,在政策框架之内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应该交由商业银行决定。但也要看到,近年来我国家庭部门的杠杆率上升较快,潜在风险不断累积。在近来流动性较为充裕、负债成本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该保持清醒认识,审慎经营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不向市场发出错误信号。这既是防控自身经营风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家庭部门杠杆、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

政策加码 房地产金融调控升级

4. 政策加码 房地产金融调控升级

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涉房贷款调控力度持续升级。银保监办公厅近期发文表示,将在32个城市开展包括房地产业务授信政策执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情况等方面银行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工作。与此同时,央行日前也要求银行进一步优化调整信贷结构,“点名”房地产行业占用信贷资源依然较多。
  根据近期密集披露的A股上市银行中报,银行对涉房贷款普遍持较为审慎的态度,不仅个人住房贷款上半年增速同比普遍有所下滑,而且房地产开发贷款也均在实施较为严格的名单制,在择优选择授信对象的同时,进行限额管理。根据各家银行的表态和业内人士的分析,受制于监管政策持续收紧,下半年银行涉房资金端口将进一步扎紧,相关业务增速将持续放缓。
  银行涉房贷款稳中有降
  银行涉房贷款主要涉及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两方面。从A股上市的大行及股份行数据来看,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整体已出现下滑。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上述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与2018年末相比增速为6.4%,低于去年同期近7%的增速。
  Wind数据显示,四大行个人房贷上半年增速多数稳定在7%左右,其中建设银行增速仅为4.3%。股份制银行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已出现明显分化。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与去年末相比,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均在10%以上,分别为14%,13.1%,11.5%和10.7%。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分别为3%,4.8%,3.5%。不过,即便是超过10%的银行,增速普遍较去年同期也有所降低。
  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方面,目前大部分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授信都较为审慎,并实行十分严格的名单制,以控制相关的业务风险。
  根据建行披露的数据,上半年其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增速同比下降6.5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建行审慎择优开展房地产开发贷款,今年0.81%的不良率比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在2019年中期业绩电话推介会介绍称,招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在总行层面一直以来都是采取限额管理,即每年的增量贷款不超过一定数额,今年还会继续坚持限额管理的策略,预计下半年投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数量会非常少。
  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审批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房地产企业一直是其所在银行重点监测的授信对象,该银行一直对房企的杠杆率进行实时的监测,并根据杠杆率动态调整授信审批的白名单。
  房地产金融政策持续从严
  银行审慎稳健的房地产贷款政策和整个国家层面“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不无关系。最近监管层再次密集释放出多个信号,预计后期房地产金融政策将会更加严格。
  继7月窗口指导要求部分银行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速后,日前银保监会再次下发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的通知,重点检查32个城市的银行在四大领域的房地产业务,提出银行在信贷管理方面,要关注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土地储备贷款管理情况,包括要加强集中度管理、资本金来源真实性审查、落实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企业资质审查等。8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对部分地方中小银行机构现场检查情况的通报》中,再度提及地方中小银行机构存在违规为“四证”不齐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等问题。
  央行也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上,“点名”房地产行业占用较多的信贷资源,并提出对房地产信贷领域的具体要求。同时,在新的房贷利率对标LPR之时,央行就已明确强调房贷利率不下降。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总体而言,从房地产金融角度看,目前调控已经并且将继续从三个方面实施:一是收紧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比如提高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条件,减少贷款额度;二是收紧资金借助信托等渠道进入房地产项目,比如对房地产信托进行“窗口指导”;三是收紧个人住房贷款条件、额度,提高贷款利率,并严控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此外,还可能从严监管房地产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分析师李万赋也对记者表示,从各监管部门的表态来看,目前涉房金融监管全方位从严,银行信贷、信托、基金、保险都迎来了全面的把控。
  银行涉房资金端口将再扎紧
  伴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多家银行表示将加强对涉房融资业务的全面管控,不论是个人房贷业务、房地产开发贷业务,还是相关的债券承销以及理财融资等业务,都将进一步严格准入,以及加强风险管控。李万赋也表示,下半年银行涉房贷款融资必然收紧,房地产开发贷增速将会有所回落。
  招商银行中报指出,下半年,预计在居民杠杆水平升幅较快及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约束下,个人住房贷款增速较上半年将有所放缓。王良也表示,招行下半年会对房地产贷款采取更加稳健、审慎的投放策略,这既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也包括住房按揭贷款。
  农行副行长王纬表示,将严格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审核,落实好最低首付款比例、收入偿贷比等指标,加强借款人资质审核以及首付款来源收入真实性核查,严防虚假按揭和个人消费贷款挪用于购房。他还称,稳妥开展房地产企业债券投资、理财融资、债券承销等领域的类信贷业务,加强项目合法性、资金用途的核查,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收紧涉房资金端口一方面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自身业务风险控制。有银行中报已经明确点出“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有所上升。”
  “针对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等重点领域,我们会持续保持风险排查,持续摸清底数。同时对于大额潜在风险客户,逐户定策、明确责任,及时跟踪,把潜在的风险提前化解。”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
  董希淼也表示,在政策框架之内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应该交由商业银行决定。但也要看到,近年来我国家庭部门的杠杆率上升较快,潜在风险不断累积。在近来流动性较为充裕、负债成本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该保持清醒认识,审慎经营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不向市场发出错误信号。这既是防控自身经营风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家庭部门杠杆、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

5. 中央首提“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专家:未来长期调控或加强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对此,一位TOP10房企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没有超出房企之前对房地产政策的预期,只是重申了政策面大方向,即不严格也不放松。这说明,中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而是把房地产作为长期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将加速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明确透露出三层含义:
 

其一,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会改变。针对上半年部分城市出现的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下一步政策调控从紧的趋势非常明显。政治局会议反复强调“房住不炒”,也显示出中央对于楼市调控不放松的坚决态度。房企在融资从紧、调控方向不变的大背景下,下半年面临的挑战会增加,投资客清场会更为彻底,自住型购房需求可以得到得充分保障。
 

其二,整体经济环境、房地产融资环境、需求侧调控力度是影响楼市基本面的主要因素。房地产融资环境直接对房企造成明显影响,整体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对房地产形成全局性影响。但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即表明了不会因经济环境变化而改变对房地产调控的方向,加之下半年需求侧调控不放松的趋势下,楼市出现过热的机率极小。
 

其三,从房地产调控的手段来看,长短并用、注重长效。由于短期调控的手段多样化,政策频发性的特点,导致人们更容易看到短期调控而忽视长期调控的存在。未来更多的长期调控会不断加强,包括保障房的建设、针对租赁土地供应侧的保障、城市共有产权房的推进、针对房地产的各类税收法律层面的推进和落实等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以来,以经济为主要议题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共召开了8次,其中有6次提及房地产。
 

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雨指出,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奠定了未来房地产行业调控的主基调,政府将逐步降低经济对于地产的依赖度,房地产行业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较小,房地产行业长效管理体制的建立将加速。
 

政策基调明朗下的房企发展逻辑
 

上述房企高管认为,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博弈房地产政策放松的投资人来说无疑是利空,因为对投资客来说,有些人是指望政策放松去捡漏;而对于普通购房人来说影响是不大的,这部分人群是得到鼓励和支持的。
 

其进一步表示,反应到股价上,预计也不会有太多波澜,因为目前不少地产股的估值已经反应了政策调控的预期,更多是由他们的基本面来推动的,而不是去博弈政策放松。而且,房地产估值在今年已经下调了很多,估值和历史平均值比已经偏下,这也已经反应了政策面的预期。
 

另一位房企相关负责人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房企无需短期支持,只要求公平环境。任何时候,调控的加码对大房企来说影响不大,甚至还能维持其业绩增速。
 

该房企负责人认为,近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融资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如银保监会对信托融资加强监管和发改委收紧房企海外发债,但两者在房企融资结构的占比均不大。这并非行业整体融资收紧,更多是对近期部分地区土地市场过热的抑制,实为结构上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融资端将进一步分化,这对于信用良好的龙头房企是利好。从配置端看,今年以来,多因素导致资金面紧张,270余家房企宣告破产清算,中小房企正在加速退场,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从部分房企已披露的半年业绩快报看,考虑到当前行业格局分化加剧,优质房企竣工交付或大幅高于市场平均表现,半年报业绩乃至全年业绩均或大概率超预期。而小房企出局,大房企规模提升,拿地、融资和销售集中度上升,对于规模房企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于小雨认为,在政策基调明朗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也应当转变发展逻辑,构筑自身核心竞争力,切实提高竞争力,向着更专业化、更精细化方向发展。

中央首提“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专家:未来长期调控或加强

6. 调控政策持续放松 房地产行业或将见底回升

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持续放松。近期,厦门上调多子女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120万元、山东泰安上调多子女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90万元、江西抚州下调首套首付比例至20%、河南驻马店实施20%契税补贴政策。此外,多地放松贷款比例、公积金额度及购房资格。
9月底,中国人民银行接连两天出台降低首套房贷利率的政策,包括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据统计,央行发布“阶段性差别化调整住房信贷政策”后,已有超十个城市跟进落实,首套房商贷利率降至4%以下。机构指出,当前楼市正处于筑底阶段,政策叠加带动、地方积极落实跟进,重点城市新房及二手房已出现回升迹象。尤其是二手房,部分城市成交由负转正。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中交地产是中交集团在房地产板块唯一的A股上市平台,实际控制人中交集团是基础建设领域龙头企业。
首开股份作为具有国资背景并专注于房地产开发的领先企业,已在北京形成业务、品牌、规模的领先优势,“首开地产”的品牌已进入全国十七个省市区的三十余城市,基本实现了全国化布局。

7. 中央首提“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对此,一位TOP10房企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没有超出房企之前对房地产政策的预期,只是重申了政策面大方向,即不严格也不放松。这说明,中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而是把房地产作为长期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将加速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明确透露出三层含义:
其一,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会改变。针对上半年部分城市出现的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下一步政策调控从紧的趋势非常明显。政治局会议反复强调“房住不炒”,也显示出中央对于楼市调控不放松的坚决态度。房企在融资从紧、调控方向不变的大背景下,下半年面临的挑战会增加,投资客清场会更为彻底,自住型购房需求可以得到得充分保障。
其二,整体经济环境、房地产融资环境、需求侧调控力度是影响楼市基本面的主要因素。房地产融资环境直接对房企造成明显影响,整体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对房地产形成全局性影响。但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即表明了不会因经济环境变化而改变对房地产调控的方向,加之下半年需求侧调控不放松的趋势下,楼市出现过热的机率极小。
其三,从房地产调控的手段来看,长短并用、注重长效。由于短期调控的手段多样化,政策频发性的特点,导致人们更容易看到短期调控而忽视长期调控的存在。未来更多的长期调控会不断加强,包括保障房的建设、针对租赁土地供应侧的保障、城市共有产权房的推进、针对房地产的各类税收法律层面的推进和落实等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以来,以经济为主要议题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共召开了8次,其中有6次提及房地产。
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雨指出,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奠定了未来房地产行业调控的主基调,政府将逐步降低经济对于地产的依赖度,房地产行业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较小,房地产行业长效管理体制的建立将加速。
政策基调明朗下的房企发展逻辑
上述房企高管认为,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博弈房地产政策放松的投资人来说无疑是利空,因为对投资客来说,有些人是指望政策放松去捡漏;而对于普通购房人来说影响是不大的,这部分人群是得到鼓励和支持的。
其进一步表示,反应到股价上,预计也不会有太多波澜,因为目前不少地产股的估值已经反应了政策调控的预期,更多是由他们的基本面来推动的,而不是去博弈政策放松。而且,房地产估值在今年已经下调了很多,估值和历史平均值比已经偏下,这也已经反应了政策面的预期。
另一位房企相关负责人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房企无需短期支持,只要求公平环境。任何时候,调控的加码对大房企来说影响不大,甚至还能维持其业绩增速。
该房企负责人认为,近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融资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如银保监会对信托融资加强监管和发改委收紧房企海外发债,但两者在房企融资结构的占比均不大。这并非行业整体融资收紧,更多是对近期部分地区土地市场过热的抑制,实为结构上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融资端将进一步分化,这对于信用良好的龙头房企是利好。从配置端看,今年以来,多因素导致资金面紧张,270余家房企宣告破产清算,中小房企正在加速退场,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从部分房企已披露的半年业绩快报看,考虑到当前行业格局分化加剧,优质房企竣工交付或大幅高于市场平均表现,半年报业绩乃至全年业绩均或大概率超预期。而小房企出局,大房企规模提升,拿地、融资和销售集中度上升,对于规模房企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于小雨认为,在政策基调明朗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也应当转变发展逻辑,构筑自身核心竞争力,切实提高竞争力,向着更专业化、更精细化方向发展。

中央首提“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8. 中央首提“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对此,一位TOP10房企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没有超出房企之前对房地产政策的预期,只是重申了政策面大方向,即不严格也不放松。这说明,中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而是把房地产作为长期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将加速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明确透露出三层含义:
其一,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会改变。针对上半年部分城市出现的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下一步政策调控从紧的趋势非常明显。政治局会议反复强调“房住不炒”,也显示出中央对于楼市调控不放松的坚决态度。房企在融资从紧、调控方向不变的大背景下,下半年面临的挑战会增加,投资客清场会更为彻底,自住型购房需求可以得到得充分保障。
其二,整体经济环境、房地产融资环境、需求侧调控力度是影响楼市基本面的主要因素。房地产融资环境直接对房企造成明显影响,整体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对房地产形成全局性影响。但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即表明了不会因经济环境变化而改变对房地产调控的方向,加之下半年需求侧调控不放松的趋势下,楼市出现过热的机率极小。
其三,从房地产调控的手段来看,长短并用、注重长效。由于短期调控的手段多样化,政策频发性的特点,导致人们更容易看到短期调控而忽视长期调控的存在。未来更多的长期调控会不断加强,包括保障房的建设、针对租赁土地供应侧的保障、城市共有产权房的推进、针对房地产的各类税收法律层面的推进和落实等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以来,以经济为主要议题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共召开了8次,其中有6次提及房地产。
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雨指出,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奠定了未来房地产行业调控的主基调,政府将逐步降低经济对于地产的依赖度,房地产行业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较小,房地产行业长效管理体制的建立将加速。
政策基调明朗下的房企发展逻辑
上述房企高管认为,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博弈房地产政策放松的投资人来说无疑是利空,因为对投资客来说,有些人是指望政策放松去捡漏;而对于普通购房人来说影响是不大的,这部分人群是得到鼓励和支持的。
其进一步表示,反应到股价上,预计也不会有太多波澜,因为目前不少地产股的估值已经反应了政策调控的预期,更多是由他们的基本面来推动的,而不是去博弈政策放松。而且,房地产估值在今年已经下调了很多,估值和历史平均值比已经偏下,这也已经反应了政策面的预期。
另一位房企相关负责人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房企无需短期支持,只要求公平环境。任何时候,调控的加码对大房企来说影响不大,甚至还能维持其业绩增速。
该房企负责人认为,近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融资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如银保监会对信托融资加强监管和发改委收紧房企海外发债,但两者在房企融资结构的占比均不大。这并非行业整体融资收紧,更多是对近期部分地区土地市场过热的抑制,实为结构上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融资端将进一步分化,这对于信用良好的龙头房企是利好。从配置端看,今年以来,多因素导致资金面紧张,270余家房企宣告破产清算,中小房企正在加速退场,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从部分房企已披露的半年业绩快报看,考虑到当前行业格局分化加剧,优质房企竣工交付或大幅高于市场平均表现,半年报业绩乃至全年业绩均或大概率超预期。而小房企出局,大房企规模提升,拿地、融资和销售集中度上升,对于规模房企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于小雨认为,在政策基调明朗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也应当转变发展逻辑,构筑自身核心竞争力,切实提高竞争力,向着更专业化、更精细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