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 文章 世博会带给我们除了知识还有什么?请对世博作评价。

2024-05-10 02:08

1. 世博会 文章 世博会带给我们除了知识还有什么?请对世博作评价。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召开已有一个多月时间了,据媒体报道,世博开园以来每日接待游客量激增,其中大部分来自国内。上海世博会已经成为中国人近距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个平台和窗口。

那么,上海世博会都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我想首先更加激发了国人对祖国对民族的骄傲和荣耀感。我国这次作为世博会的主宾国,在世博会筹办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现代化场馆先后建成,在中国的出色组织下,世博会还实现了国际大家庭的团聚和交流,这是中国对世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也是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地方。

如果我们再回顾和对比中国以往参加世博的历史,这种荣耀感可能会更加深刻。虽然中国参展世博始于清朝末年,但代表我国参展的却是外国人,因为那时的国家海关全部由外国人控制;即使在民国时期,中国产品开始在世博会上赢得声誉,但也只不过是丝绸、茶叶、瓷器、景泰蓝一类的传统手工艺品,我们在近代工商业中仍难占据一席之地。只有到了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只用了三十多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产业革命,建立起一个科技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百年中国,沧桑巨变,这一切怎能不让人激动,怎能不让人自豪!

然而,上海世博会带给我们的还不只是这些,本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从各个国家展馆所展现的建筑理念中,我们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当今世界的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他们所向世界表达的,无论是绿色、节能、环保的认识,还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解读,无不让我们印象深刻,并且受益匪浅。可以说,我们通过上海世博会所接触到、体验到、感觉到的,是关于人类社会以及我们自身如何健康发展的知识和理念,这些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学习、生活中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一切始于世博”,这是人们对于世博会作用的最好褒奖,我们也希望,国人素质、视界、眼光的再一次拓展、提升和飞跃,也将始于上海世博,到那时,我们可以承认,上海世博带给我们的,仍然还有很多很多……

若觉得满意~请记得采纳~∩_∩

世博会 文章 世博会带给我们除了知识还有什么?请对世博作评价。

2. 以 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为话题写作文

  浅析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孙利平

  摘要:世博会的举办能够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优化城市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使长三角地区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功能互补和利益共享,促使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进而对中国整体经济在未来实现全面复苏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关键词:世博会;上海;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


  一、世博会简介


  在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又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性盛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即将在我国上海召开。


  世博会是展示各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成就的舞台。一个半世纪以来,它以其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形式与内涵,洋溢着人们对未来生活发展的憧憬与追求,表达了人们推动科技发展与文明昌盛的理想,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世博会的发展轨迹,正是世界各国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历程的真实写照。


  二、世博会对世界的影响


  许多经济学家把世博称作“经济奥林匹克”,它多次扮演着引领世界经济走出萧条的重要角色,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有很强的推动力。


  (一)上海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人类创意的最大盛会


  “一切始于世博会”,这是人们对世博会诞生150多年来云集了各个时期的文明成果而产生的由衷感叹。世博会不仅是展示成就的舞台,更是汇聚聪明才智和最新科技成果、交流探讨人类共性问题的“大教室”。近150年来,世界上不少最新的科技、理念、文化都始于世博会,汽车、电视、电灯、电梯等重大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的。鉴于上海世博会是当今世界全人类盛会,又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举办2010年世博会,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交流,近距离对话世界文化,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


  (二)上海世博会将成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突破口


  2010上海世博筹办最紧张时期及举办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始终陪伴。无论给世博举办方和参展方都带来巨大负面影响,但各参展方表现相当积极。因为无论参展方还是举办方都明白,战胜金融危机需要的是信心和勇气。而参加世博会就是展示自己提升信心的一次重要机会。因此,大家共聚上海世博会,寻求危机应对之道,加速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三、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一)世博会对上海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举办世博会能够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优化城市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


  1、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整与发展。世博会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世博会的场馆建设、通信、城市交通、绿色环保都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如环保技术、建筑节能技术、节水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等。利用世博会项目建设,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借鉴世博会科技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力和支撑力,广揽高新技术发展所需人才,促进人才的汇聚和使用,使上海接近世界高科技前沿,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城市。


  2、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为期半年的上海世博会,将吸引全球的目光,为上海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世博会前后,上海将以独具特色的会展旅游,现代都市游和秀美风光游吸引国内外的游客。预计2010年上海将吸引7000万人次的游客,对上海当年GDP增长的拉动约为5%,门票、餐饮、旅游纪念品等直接收入将接近110亿元,交通、住宿等间接旅游收入将达800亿元,同时也将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如此大的客流量和经济效益,将会促使上海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幅度提高硬件设施水平以满足客运要求。届时,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00万人次,建设65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络,年客运量将达到4000万人次;上海旅游集散中心辟有100多条线路,并将开辟世博会专用的旅游线路,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这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3、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充分体现了21世纪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而作为举办城市的上海,也正积极努力地体现这一主题。


  世博会申办成功后,为了提现我国政府的决心,政府筹划了一项巨大的改造工程。预计将花费450亿美元来升级基础设施和兴建新的交通运输枢纽,到2010年5月世博会开幕的时候,上海将拥有两个新机场、几乎可以与纽约相媲美的地铁系统及一个新的游轮码头,并耗资7亿美元在江边开辟散步场所,建立新的停车场、公路和桥梁,迁走了1.8万户家庭和约270家工厂,清理了黄浦江畔最大的污染源,将江边的5.28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世博园区。通过道路、交通、绿化、环保等一系列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扩建和改造,把上海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生态城市。


  (二)上海世博会助推长三角经济融合发展


  上海世博会将有超多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而在这个世界最大舞台上展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1、为长三角旅游业提供一次空前的历史机遇。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来自海内外的参观者将达7000万人次,其中至少有35%的参观者会游览长三角知名景点,根据上海世博局订房数据显示,世博会期间,上海住宿资源缺口约为6万床位/天,极端高峰日缺口将达40万床位。对于这一问题的应对措施,就是把部分游客住宿向周边1-2小时公交圈的江浙等省的城市分流,届时,周边城市酒店出租率可提高12%左右。为了更好地将长三角融入世博旅游之中,长三角所有城市都已经开展了旅游景区交通标志一体化工作。


  2、促使形成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必将对长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应。上海世博会筹备期间,世博经济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以上。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世博会的市场开发计划将给长三角地区带来众多发展机遇,为长三角企业参与世博市场开发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目前,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总量规模、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等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内差异性,产业结构呈阶梯状特征,部分产业集聚程度低。几年前,长三角16座城市已经签署了《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而且,国家首个跨行政区域性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也已经出台,苏浙沪三省市政府间《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十一五”合作规划》等各专业领域的规划也纷纷面世,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使长三角地区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功能互补和利益共享,促使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进而对中国整体经济在未来实现全面复苏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四、世博经济的风险评估


  世博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有机会就有成本,有投资就有风险,预期的收益不等于现实的收获。我们在乐见世博会所蕴涵的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经济方面可能出现的“负效应”。


  第一,世博会有可能给举办城市带来经济损失。作为会展经济,世博经济很大程度上都是“注意力经济”。能否吸引更多的人参会、参展和参观,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世博会能否实现赢利。世博会收入主要为门票收入和参展商的展位费。可以看出,世博会举办成败的经济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的人数,只有人气旺,才能实现世博会的景气。纵观世博会举办的历史,举办国的承办者有盈有亏。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博会,仅吸引了1800万游客,承办公司亏损了24亿马克;而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之后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十年发展迅猛,促进了整个日本经济的增长。


  第二,上海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筹办世博会,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情况,尤其是容易出现房地产泡沫膨胀,给本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造成隐患。而当曲终人散,会议落幕,消费需求骤减,世博园区出现闲置现象,两地经济将进入一段“衰退期”,形成所谓的“低谷效应”。


  第三,世博会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世博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未必是单纯的激励,它可能使一些大商家从中牟利,但由于要把大量税收用于会馆的建设,民众的收入将减少。西方国家的一些研究证明:举办会展可以向世界展现自己的国家的实力,但不一定就能使百姓富裕起来。


  第四,为了成功举办世博会,上海市将不得不为此投入2000亿元,所有可能挤出来的资金都不得不投向上海。那么它与其他城市的差距就拉得更大,城乡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不均衡发展会表现得更为突出。


  五、总结


  根据规划,借助世博会的契机,一个包括文化休闲区、核心商务区、滨江绿洲大道、国际居住区在内的全新国际生态型商务区,未来10年将在浦东世博周边地区崛起,并以此为基础在浦东形成三个辐射圈层。上海因世博而构建的硬件和软件不会因世博会结束而解体,反而会成为吸引国际关注的载体,从而使上海成为一个文化和旅游交流的平台。


  世博经济不是一个短期的经济效应,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举办世博会所带来的后续经济效应来看,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于上海、长三角甚至是整个中国都将产生长效的推动力。世界各国人民在这次世博会上对于全球未来发展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探讨,将是上海世博会为世界人民留下的有关城市主体的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览[M].东方出版中心,2008.


  2、吴敏.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M].东方出版中心,2008.


  3、上海世博局主题演绎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主题解读[M].东方出版中心,2009.


  4、吴敏.世博与科技[M].东方出版中心,2009.


  5、陈燮君,刘健.世博与艺术[M].东方出版中心,2009.

3. 有关“走进世博,走向世界”的文章 急!!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其命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预示着上海及其他城市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造福全体城市居民。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日本爱知举行的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从这点可以看出人们对自然,对生态越来越关注。二十一世纪主导的住宅是绿色家园,二十一世纪主导的食品是绿色食品,二十一世纪主导的的环境是绿色环境。绿色也是人类的永恒主题。绿化就是体现绿色的一个重要环节。
  绿化,这个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众所周知,绿化可以美化环境,释放氧气,减弱噪声,降低气温,阻挡风沙、改良环境。不仅如此,绿化还可以减低人类害怕及生气的情绪促进正向的心理反应。可以说,绿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上海把绿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头戏。随着世博会申办工作进入倒计时,表盘上那分分秒秒都躁动着的指针撩拨起所有关心世博会的人的心弦,特别是与世博项目休戚相关的上海市绿化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毕竟400公顷的申办会址上有60%-80%都将是绿地。绿化对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城市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而且还能带动经济增长。
  首先,绿化对上海的城市建设有促进推动作用。据了解,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多条与黄浦江垂直的绿色植物走廊,将绿化带从滨江地区延伸到城市腹地,犹如现代城市与大自然连接的纽带;在满目绿意的衬托下,一条长四五百米、专供游人徜徉观光的花桥将横跨浦江两岸,成为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标志性建筑。世博会之后,将根据这一地区的城市雏形改造博览会的空间,将其融入上海市区。绿色走廊和运河将予以保留。穿越黄浦江的花桥也将保留,它可把散步的游人引向新的城市公园,在展览会之后,作为上海市容的一部分,成为上海的又一标志性景观。
  其次,绿化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004年2月2日上海被正式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上海也提出了要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在1990年,上海还处于还清债务阶段;但就2004年上海全年新建绿地18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6%,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内环线内基本消除绿化500米服务半径盲区,建设了一大批大型公共绿地;由于2010年世界博览会建设的城市绿地将更多。在绿地建设中不仅突出生态功能,更加注重绿地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景观功能。以这种发展势头,到2010年,上海达到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不仅如此,绿化还带会动经济的增长。由于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缘故,上海的房价将会有所增长。房地产投资方面有数据显示绿地最直接的收益者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园绿地总是"泽被"周边---公园附近的房价几乎没有不"草长价高"的。近年来,公园附近的楼价每平方米至少上涨1000元,靠近绿地的楼盘的平均销售套数也会高出远离绿地的楼盘许多。
  缺少绿色的家园就缺少了宁静、安详。没有了茵茵绿草,只有片片惨白的路面,在强烈阳光下泛着刺眼的苍白……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绿色是生命的色彩。只有充满绿色的城市才有勃勃生机,充满活力……
  绿色,是人类永恒的理念
  绿色,是文明的象征。
  绿色,它显示了大自然的灵感和魅力。
  让我们从现在行动起来,让城市多一份绿色,添一份活力

有关“走进世博,走向世界”的文章 急!!

4. 关于世博会的文章

  2010年世博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文明和谐的呼唤更是犹在耳边。上海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世博会将是世界的盛会,是展现上海风采和形象的大好机遇。在我的眼中,世博是规模庞大,仪式盛大的。我能想象在上海,有着不分国界,四面八方的人们都讨论着这里的变化,不但环境变得更卫生了,建设也愈来愈好。这是继2008年奥运会之后的第二个令祖国人民激动的盛会。因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也是我们扬眉吐气的时候。

  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预示着上海及其他城市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生存环境,造福全体城市居民。世博会的吉祥物是可爱的海宝,他是一个水蓝色,带有活力的小精灵。海宝的形象是用热情的双臂和自信的微笑欢迎来自全球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他是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因为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更美好。世博会的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作为上海人的我心里总是有一个想法:众所周知,21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它不同于上个世纪,它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互爱,它同时也充满了人们对绿色的渴望。所以,我想尽我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号召我身边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来保护我们的环境--看到地上有垃圾,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要弯下腰将那可恶的垃圾捡起并扔向垃圾桶:我们要告诉家长,买空调,冰箱等家电是要挑选无氟的。因为臭氧层已经遭到了强烈的破坏……

  21世纪也是一个文明的世纪,我们的嘴里吐出的都是礼貌语,已不再是那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我们也不再穿不体面的衣服或光着膀子就跑上街:我们也不再在大街上乱喊乱叫了;我们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老人,小孩,残疾人,孕妇都会自觉让座了,这些都是文明的象征,礼仪的象征。

  21世纪还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它已不再是陌生人好像与陌生人在一起。我们的地球现在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你,我,他,她都会成为好朋友,邻居。我们出门时碰到熟人会打招呼,碰到陌生人会微笑。嘴角上扬30度的我们都很可爱,友好。

  21世纪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世纪,中国人已不再满足仅有的中国话,再者现在的中国每天都有许许多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国友人。我们不仅要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我们还要学习英语。放眼一望,那些赶时髦的老太太,老爷爷都会让儿女,孙女教他们讲一些“怎样用英语和外国友人打招呼”。毕竟,他们也想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为祖国争一份光。你看,老年人都那么用功,我们为什么不也好好学习英语,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和外国友人交流,让他们刮目相看呢?

  让我们与世博同行,让梦想成真,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行动来让我们的世博变得更美好,让我们都做个文明的中国人,放飞梦想,让2010年的世博会更美好,更成功。用我们的行动来证明我们一不再是以前那个落后的中国了。

5. 世博会中国馆介绍内容(去过中国馆的可以告诉我)尽量简单、内容充分。

展馆外观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展示内容
第一展区:探寻“东方足迹”。通过几个风格迥异的展项,重点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理念中的智慧。其中的多媒体综合展项播放的一部影片,讲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经验、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望。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被艺术地再现于展厅中,传达中国古典城市的智慧。
    第二展区:展开“寻觅之旅”。采用轨道游览车,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完成一次充满动感、惊喜和发现的参观体验。
    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聚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

世博会中国馆介绍内容(去过中国馆的可以告诉我)尽量简单、内容充分。

6. 世博会的作文,格式如下:

我眼中的世博 
时间如百白驹过隙般,从我眼前溜走,当2010年即将以岁月的名义敲响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坎,我沉思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一个曾经陌生的名词,现在却令我如此神往、憧憬。它,到底有怎样的一种魔力呢? 

对于世界来讲,它是经济、科技、文化界的一次奥林匹克盛宴,给参展国家带来众多的机遇、发展、效益与声誉,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而对于我们新世纪的学生的中学生来讲,它是一份珍贵的的礼物,带给我们无限收获与惊喜。知荣辱、树新风,我们以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迎接!自强不息,弘扬世博精神文化,与祖国奋进,与世博同行。我,以我是上海公民为傲,以我是中国人为豪!! 

小眼睛看大世界,我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那么上海世博也应是一个绿色盛会。作为一名学生的我,明白绿色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如何用心“装点”我眼中这份珍贵的礼物,已成为我人生中最惊天动地的愿望,那么,我到底能为它献出怎样的绵薄之力呢?绿化!脑海中体现出世界绿意盎然的一片生气景象。我全身恍如灌注了奔腾的力量般热血起来,对!!我要靠自己的双手绿化周围的环境,也许这对上海来说只是沧海一粟,可也融入了我对世博的祝福与期盼呀!这样一想,我又得到了点欣慰。 

说干就干,我来到家门口前的田野边,说为田野,不如称之为“荒野”更为妥当些,杂草稀落,到处尘埃飞舞,散落着一堆堆的垃圾,还有几个塑料袋在地面上漂移……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就这样的环境?连居民区周遭都如此惨不人睹,我们还怎么去挺起胸膛迎接世博?不行,我一定要改变它!我咬咬牙,行动了起来。捋起袖管弯下腰一棵一棵地拔除杂草,一个一个地捡起塑料袋,一点一点地清理令人讨厌的垃圾。心中有股怎样的力量支持我做出如此疯狂举动?支撑我愈发酸痛的臂膀,愈发沉重的脚步?突然,我的一群玩伴站在对面好奇、疑惑地望着我有些狼狈的身影。我指了指褪色的水泥墙上挂着的横幅:“迎接世博,从我做起。”他们恍然大悟,之间会心一笑,纷纷捋起袖子,有的还从家中带来绿苗栽下,夕阳的斜影下一群平时被视为玩世不恭、自大娇气的90后正不亦乐乎地忙着……我们为了世博,只想献一份力! 

是的,这份礼物带给了我们太多,让我们更懂事,人与人之间相处地更为融洽,互相体贴、关心。2010年我眼中具有魔力的世博正以不可抗拒的、强大的力量悄悄改变着我们,慢慢改善着社会的气氛,为2010以后的日子埋下了一个良好的伏笔。所以,我坚信,我们的日子,我们的生活会因城市而更美好! 

弘扬世博精神,探求人性光辉,追寻人生价值。 

世博,就在你、我身边。

7. 跪求一片3000—5000字的论文。 题目是:(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中国的强大) 。

  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东道主动员全国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国力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虽然没有机会去亲自感受,但他的影响力不得不让我去关注他。
  世博会是世界各国进行信息交流、洽谈合作和进行贸易的重要渠道。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综合权衡,多次参加了重要的世博会。中国参会具有政府组团参加、布展契合主题、富有民族特色等显著特点,不仅促进了国内各方面的发展,还塑造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筹办到向着举办发起冲刺,上海世博会8年来的不懈求索,“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的精心演绎,正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诠释和生动实践。
  关键词:背景  意义  经济效益  当代大学生
  正文:
  一、上海世博会的背景
  2010年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在黄浦江畔的世博园区举行。这场为期184天的文化、科技盛宴从这一刻起,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绽放异彩。中国自1867年参加首届世博会至今已历时143年,但是这次却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世播会,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世博会。
  在历史上,中国参加世博会有过有益的探索。对于世博会,清政府将其视为无益之举,不予重视。直到1873年,清政府才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此后,又先后参加了美国费城(1876年)、法国巴黎(1878年、1900年)、美国新奥尔良(1885年)、日本大阪(1903年)等20余次世博会,使中国向世界迈出了新步幅。后来,政府试图通过世博会重塑中国的国际形象,组团参加了1915年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世博会。1926年以后,由于战乱连年,中国再未参加过。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举办世博会均未邀请过中国参加。1956年中国曾争取得到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的邀请,但终因政治原因而没有成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外国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参加世博会逐渐提上了日程。中美建交以后美国邀请我国参加了1982年在诺克斯维尔市举办的“能源”
  专业世博会。1982年2月新中国首次参见世博会,中国馆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次后,历届世博会组织者都将邀请中国参加作为其对外招展的重点之一。1993年5月3日,国际展览局通过决议,接纳中国为其第46个成员国。
  2002年12月3日,中国代表团经过了四轮拼杀,最终获得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当上海申博成功的消息传来,一时热情满怀、欢欣鼓舞,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整个上海沸腾了!多少人长久的期盼,多少人辛勤的汗水,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腔自豪的激情,为上海举杯,为祖国歌唱。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Better City , 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意在阐释城市与


  二、上海世博会的意义
  科技意义:推动重大科技创新。世博会是工业革命下科技进步的产物,它代表着当代世界技术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现代科技进入人类生活。许多新技术、新产品都是在世博会上第一次“亮相”并被人们认识,从而得到普及推广的。
  经济意义:促进举办地的产业升级。“世界经济”现象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直接为举办世博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二是围绕开发世博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三是主办城市借世博会契机,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建设的各种相关活动。
  政治意义:提升举办国的国家形象。世博会是一个全球性的盛会,无论是从空间还是从内容等角度来讲,设计的范围都非常广泛。由于不受国体限制,不受地域限制,也没有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参展国家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就给主办国创造了足不出户便可宣传自己、广交朋友的机会。
  文化意义: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世博会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它能够把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地集中起来,把那些零星的、分散的还不完善的同类事物,通过主题思想将其集中起来,并加以完善化、系统化,甚至艺术化;把人们共同关心的难题连同相关的各种解决途径集中起来,再生动地加以展现,给人们以最大的启示。
  举办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举办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了举办国家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世博会在中国举办意义深远。首先,对于全国来说,他能展现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树立我国和平发展的良好国际形象,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其次,对于举办城市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来说,它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体系的更新,带动企业经济的发展;第三,它能进一步提升国内其他地区在国际范围内的知名度。


  三、上海世博会的经济效益
  上海获得世博会主办权,不仅有利于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世博会素有“经济奥林匹克盛会”之称。举办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举办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举办国家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社会繁荣和进步。
  (一)、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承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上海,这会提高上海现代化程度。在中国上海举办世博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上海举办世博览会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
  (二)、对中国宏观经济各要素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为了办好世博会,需要进一步完善上海的基础设施,而这将有利的带动上海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其次,世博会将会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在有效的带动中国旅游消费增长的同时又有利于促进宾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消费需求的提高。再者,举办世博会,为国外企业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及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也可以通过上海举办世博会,了解国外发展最新动态,有利于吸引多方来客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合作。最后,由申博为引擎、以浦江开发为起点的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对未来一段时期的上海经济将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从而给中国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三)、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产生拉动效应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而上海又是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因此,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及华东地区的领头羊地位对周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世博不仅对上海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对长江三角洲影响也很巨大。上海周边城市将迎来一个扩大对外开放,活跃人流、物流、信息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四)、后续效益无法估量
  除了直接、间接收益外,世博会后续的“黄金效应”更是无法估量。长江三角洲现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但离国际大都市距离尚远。上海申博成功,必将加快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步伐,“关西经济带”迅速崛起的奇迹有望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重现。可以预见,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必将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带动华东,甚至辐射到全国。
  总之,可以看出,上海举办世博会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促进消费需求,还会带来额外的税收等。


  四、世博会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提升
  世博会给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提升也是重要的一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世博会增加了大学生的见识,大大促进了全球城市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文明碰撞的火花。
  大学生是当代中国新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主力军。通过世博会的舞台,大学生可以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国家的来宾交流心得体会。可以促进各个文明之间的交流。
  第二、世博会给予大学生美好的建设更先进而美好的家园的动力与蓝图。
  世博会上,各个国家都展出了各自的最近科技成果和理念,这些都是无形的


  财富,大学生在世博会上可以找到和自己专业相同的最近科技最近发展加以学习,加以了解,对于自身科学文化的学习具有大的意义。将来参与国家建设时,也能够用世界上最新的理念融入实际操作中。这种无形的财富才是最最珍贵的。

跪求一片3000—5000字的论文。 题目是:(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中国的强大) 。

8. 关于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什么的作文

  1.意味着中国更加走进世界,中国文化更融入世界以及受到各国人民的认可和支持。上海世博不仅在推广新兴技术的交流,更加在推广我们中华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以及整个国家的底蕴,经济,政治等。。
  2.(一)世博会对上海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举办世博会能够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优化城市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

  1、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整与发展。世博会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世博会的场馆建设、通信、城市交通、绿色环保都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如环保技术、建筑节能技术、节水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等。利用世博会项目建设,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借鉴世博会科技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力和支撑力,广揽高新技术发展所需人才,促进人才的汇聚和使用,使上海接近世界高科技前沿,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城市。

  2、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为期半年的上海世博会,将吸引全球的目光,为上海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世博会前后,上海将以独具特色的会展旅游,现代都市游和秀美风光游吸引国内外的游客。预计2010年上海将吸引7000万人次的游客,对上海当年GDP增长的拉动约为5%,门票、餐饮、旅游纪念品等直接收入将接近110亿元,交通、住宿等间接旅游收入将达800亿元,同时也将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如此大的客流量和经济效益,将会促使上海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幅度提高硬件设施水平以满足客运要求。届时,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00万人次,建设65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络,年客运量将达到4000万人次;上海旅游集散中心辟有100多条线路,并将开辟世博会专用的旅游线路,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这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3、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充分体现了21世纪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而作为举办城市的上海,也正积极努力地体现这一主题。

  世博会申办成功后,为了提现我国政府的决心,政府筹划了一项巨大的改造工程。预计将花费450亿美元来升级基础设施和兴建新的交通运输枢纽,到2010年5月世博会开幕的时候,上海将拥有两个新机场、几乎可以与纽约相媲美的地铁系统及一个新的游轮码头,并耗资7亿美元在江边开辟散步场所,建立新的停车场、公路和桥梁,迁走了1.8万户家庭和约270家工厂,清理了黄浦江畔最大的污染源,将江边的5.28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世博园区。通过道路、交通、绿化、环保等一系列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扩建和改造,把上海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生态城市。

  (二)上海世博会助推长三角经济融合发展

  上海世博会将有超多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而在这个世界最大舞台上展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1、为长三角旅游业提供一次空前的历史机遇。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来自海内外的参观者将达7000万人次,其中至少有35%的参观者会游览长三角知名景点,根据上海世博局订房数据显示,世博会期间,上海住宿资源缺口约为6万床位/天,极端高峰日缺口将达40万床位。对于这一问题的应对措施,就是把部分游客住宿向周边1-2小时公交圈的江浙等省的城市分流,届时,周边城市酒店出租率可提高12%左右。为了更好地将长三角融入世博旅游之中,长三角所有城市都已经开展了旅游景区交通标志一体化工作。

  2、促使形成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必将对长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应。上海世博会筹备期间,世博经济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以上。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世博会的市场开发计划将给长三角地区带来众多发展机遇,为长三角企业参与世博市场开发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目前,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总量规模、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等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内差异性,产业结构呈阶梯状特征,部分产业集聚程度低。几年前,长三角16座城市已经签署了《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而且,国家首个跨行政区域性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也已经出台,苏浙沪三省市政府间《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十一五”合作规划》等各专业领域的规划也纷纷面世,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使长三角地区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功能互补和利益共享,促使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进而对中国整体经济在未来实现全面复苏提供巨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