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是骗人的吗?

2024-05-16 03:16

1. 中国人寿是骗人的吗?

学霸说保险,专注保险测评!中国人寿在保险公司中排名如何?看看这份榜单你就知道啦:《排名前十的保险公司榜单》
中国人寿靠不靠谱,可不可信,会不会骗人的问题,您大可放心。因为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有银保监会管理,是绝对正规、不会骗人的,一定会按照合同约定顺利理赔的。而且呀,成立一家保险公司最起码都要两个亿的资金(法律法规写得很清楚),可靠可信的保险公司都是用无数的真金白银检验出来的。
回归正题,中国人寿怎么样?靠谱吗?咱来一起看看!
1.公司规模
1949年,中国人寿的前身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到现在发展成世界500强。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寿是中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说到资产,中国人寿也是实力非凡,到现在资产已过万亿,另外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大机构投资者中的一位大佬。
2.产品介绍
中国人寿经营的几大险种主要有财产损失保险、人身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为了大家更清楚地了解中国人寿的主推产品,我做了一张图:
看到这么多产品,是不是眼花缭乱了,没关系,这里为大家测评了一些还不错的产品,可以看看哦~《新鲜出炉!性价比排名前七的【中国人寿】保险产品》
3.赔付能力
想知道一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怎么样,就看保监会提出的这两大硬性指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50%,综合偿付能力综合率高于100%,才算得上偿付能力合格。近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中国人寿赔付能力数据如下:
看中国人寿的偿付能力,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呢?这里有一份榜单,列举了包含中国人寿在内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对比,大家可以看看:《2020年最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排名榜》
4.服务评级
保险公司销售、承保、保全、理赔、咨询、回访、投诉等业务流程,通常会被保监会作为考核的项目,通过这些来对保险机构服务情况打分,服务评级设定为A、B、C、D四大类共10级。中国人寿的服务质量也是不错的,评级BBB,在业界属于中上等水平了。
经过以上多方面评估,中国人寿的实力不得不让人肯定,总之这家公司是非常靠谱的啦!如果你有大公司情怀,中国人寿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人寿是骗人的吗?

2. 我注意到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人寿在纽约上市比A股股价高数倍是什么原因?

我觉得应该是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是主要原因。

3. 中国石油在纽约上市股价为什么比A股高10倍?

那只是一个中石油的子公司到纽约交易所并以预托凭证的方式上市的,股本很小收益很高,如果按市盈率来算差不多的。另外还有中国人寿、中海油等等都是一样的。是理解不全引起的。

中国石油在纽约上市股价为什么比A股高10倍?

4. 中国人寿保险是上市公司吗?什么时候上的市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创立于1949年10月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分设于1996年2月的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及1999年1月成立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6月30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正式重组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03年12月17日及18日分别在纽约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并于2007年1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证券代码:601628   证券简称:中国人寿   公司名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英文名称:Chin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   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公司曾有名称:   
证券简称更名历史:   工商登记号:100000000037965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   注册资本:2826470万元(点击查看注册资本在2826370-2826570区间的所有上市公司)   邮政编码:100033   
联系电话: 0110-63633333   公司传真:010-66575722   法人代表:杨明生(点击查看杨明生是否在其他公司任法人代表)   
董事会秘书:刘英齐   董事会秘书电话:010-63631191   成立日期:2003-06-30(点击查看同月成立的上市公司)

5. 中国人寿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和在中国境内上市有什么不同意义

纽约上市  全球投资者都可以买,并且国外的证券市场更加成熟  更能体现公司的真实价值  (听起来也牛逼)不过一般国外上市  会给投资者分红 很多的
 中国境内上市  还是以国内投资者为主   国内 不分红也没事  可以多圈钱

中国人寿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和在中国境内上市有什么不同意义

6.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单位性质是什么?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单位性质是国企。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设在北京,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品牌500强,属中央金融企业。
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保监会批准,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重组改制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业务范围全面涵盖寿险、财产险、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资产管理、另类投资、海外业务、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并通过资本运作参股了多家银行、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机构。

扩展资料:
中国人寿的发展历程
为新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保险公司之一,中国人寿始终是中国保险业的探索者、开拓者和领跑者,60年的风雨征程,开辟了中国人寿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也是新中国60年保险事业发展与改革的一个缩影。
1、创业起步
中国人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经办的人身保险业务。新中国建立刚刚20天,为迅速发展经济,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全国统一的保险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设人身保险室。
建国初期的人身保险业务有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两大类,强制保险主要是铁路、轮船、飞机旅客意外伤害保险,自愿保险则分为职工团体人身保险和简易人身保险两类。
到1958年,共实现人身险保费收入1.41亿元,参加职工团体人身保险者达到300万人,参加简易人身保险者发展到180万人,对安定群众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8年10月,国务院召开的西安财贸工作会议提出:“人民公社化后,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国内保险业务应立即停办”。1959年,人身保险业务和其他国内保险业务一道进入全面停办状态。
2、恢复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79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会议纪要》,作出了“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定。11月,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中断了20年的国内保险业务正式宣告恢复,中国保险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在财产保险业务率先恢复的基础上,1982年,开始恢复办理人身保险业务。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1982年至1995年的13年间,人身保险业务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递增。
3、专业化经营
1995年,中国第一部《保险法》诞生。1996年,根据《保险法》关于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分业经营的要求,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承继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全部人身保险业务和重组17家地方寿险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成立,进入了专业化经营时代。
个人营销制度的引入和全面推行,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发展。从1996年到1998年,营销队伍由4万多人发展到20万人,保费收入从192亿元增加到540亿元,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
4、重组改制
1999年3月,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为国有独资的一级法人,直接隶属于国务院。至此,中国人寿正式独立登上中国金融保险市场的大舞台,为数亿中国人提供各种人身保险,承担着服务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
为积极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挑战,2000年,中国人寿作出了股份制改革的重大决策,确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方向。
2002年,中国人寿提出了“实现保费1000亿,跻身世界500强”的目标,当年实现保费收入1287亿元,并以此业绩首次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
2003年,是中国人寿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年6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重组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并独家发起设立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2月17日和1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创造了当年全球最大规模的IPO。重组上市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寿迈进了一个前景更加灿烂辉煌的新时代。
5、集团化发展
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重组设立以来,适应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开启了集团化发展的征程。
2003年,集团公司和寿险公司联合发起设立了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06年,中国人寿新一届领导班子研究制定了“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集团化发展战略。2006年底,财险公司和养老险公司相继成立。
同时,对海外公司、国寿投资公司、保险学院的改革工作也基本完成,一个集寿险、财险、企业年金、资产管理、实业投资、保险教育等业务于一体的中国最大的保险集团初具规模。
2007年1月9日,寿险公司在上海成功回归A股。自此,中国人寿成为中国首家境内外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
携A股回归的“王者之风”,中国人寿在“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发展战略之下,确立了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中国人寿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提出了全面提升综合经营管理能力的战略要求。中国人寿又好又快发展、做大做强做优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6、列入中管
2011年11月份的四大保险集团列入“中管”(中央管理),悉数升格副部级央企的消息基本确定。 [16] 
在2011年底,上述四家保险集团公司人事权已转交至中组部。有保险集团公司内部获悉,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3月16日正式宣布了此项决定,表明四大国有保险公司新班子的调整及组成人员的重新排位已经完成。
这意味着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下称“中国人寿”)、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下称“中国人保”)、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下称“中国太平”)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信保”)的组织关系及人事权已统一交至中组部,悉数升格副部级央企。
四家保险集团的相关高层亦“官升一级”。保监会副主席杨明生将执掌中国人寿,为副部级别;而中国人寿董事长袁力将调任国开行副行长。
7、增持广发银行
2016年3月1日,中国人寿发公告称,公司与花旗集团及IBM Credit签订了相关收购协议,拟以6.39元/股的价格,合计收购后者持有的广发银行36.48亿股,总对价约为233.12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广发银行约67.29亿股,持股比例将由20%增至43.686%,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7. 中国有哪些企业在纽交所上市?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已有7年的历史,在华尔街上经历过三起三落,“7年中,既有像中华网这样中国概念股风光无限好的辉煌,又有大半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有些股票仅值几毛钱惨不忍睹的苦涩。”一位国际金融和投资银行专家这样总结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7年历程。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掀起了四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中国股票首次登陆华尔街
  1992年底中国证监会成立,随后,就批准第一批公司到海外上市。中国公司第一次在美国股市上露面是在1993年7月的青岛啤酒,随后还有上海石化、马鞍山钢铁、仪征化纤等八家。它们的主挂牌在香港,但通过全球存股证方式(GDR)和美国存股证方式(ADR)分别在全球各地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8月,上海石化H股在香港上市的同时,将50%的H股转为ADR、GDR在纽约上市。通过其他途径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与中国有关的股票是1992年10月9日上市的华晨金杯汽车,发行价为16美元,当年11月底升至33美元。第二家是中国中策轮胎,第三家是上海摩托车。由于是中国公司第一次在美国上市,很快就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形成一股热潮,在1993年7月份达到高峰。这些股票以青岛啤酒受到追捧最为典型,当时,39家外国著名投资公司争着要当其代理商,认购率也超额200倍,股价最高时达14港元。
  第一批海外上市的企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绝大部分改制前为国企,二是行业限于制造业。那么,这些股票为何受到国际投资人的青睐呢?专家认为,首先从宏观上讲,当时中国经济GDP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值的一倍多。第二,国际投资人看好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他们做决策时,只关心几个简单的数字,就是说,中国人均某一个产品消费是多少,然后与国际平均数字进行比较,感到潜力惊人。此外,中国制造业有较长期的历史,基础比较雄厚,而且中国政府对制造业一向大力扶持。
  第一次浪潮持续到1994年就消退了,股价跌到谷底。一方面是受到墨西哥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公司本身的原因,这也是主要的原因。上市半年后的中期业绩公报和一年后的年报业绩较差,与公司管理层在上市推荐过程中所做的预测有很大出入。于是,国际投资人对中国制造业产生怀疑,虽然是股份制企业,但这些上市企业在管理制度、体制、公司的治理结构等方面仍存在着传统的痕迹,特别是存在缺少激励机制,公司运营业绩和股价表现与管理层和员工利益关联不大等一系列问题。第一次浪潮就这样退下去了。
  第二波浪潮:基础设施类股票领风骚 以制造业为主的股票引发的第一次浪潮消退不久,到美国上市的第二批中国股票又开始出现在华尔街。不过,这次制造业公司很少了,取而代之的大部分是以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为主的公司,这些公司涉及航空、铁路、公路、电力等领域。如华能电力国际、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大唐发电等公司。
  这些公司一上市,很快吊起那些想购买中国基础设施股票的人的胃口。不过,投资人换了一波。他们同样拿人均航空里程、人均用电量、人均能源消耗量等指标与国外进行比较,发现均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具有极大的增长潜力。认为投资这类股票风险较小,于是,纷纷购买。 然而,好景不长。购买这些股票的主要是一类机构投资人,他们原打算长期持有,进行战略投资,不到迫不得已时是不轻易出手的。结果,这些机构纷纷抛售这些中国公司股票,造成股价狂跌。
  中国股票在华尔街的第二次潮涨潮落的原因与第一次大同小异。从宏观上讲,由于经济疲软,许多项目被迫缓建或停建。此外,基础设施领域恶性竞争,导致企业严重亏损。像民航业,进口飞机过多,飞机运力过剩,机票打折,导致民航业全面亏损。
  第三波浪潮:红筹股一度红透半边天
  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掀起的第三次狂潮是红筹股,这波狂潮起始于1996年底,终结于1997年10月的金融风暴。它所引发的震荡远远超过头两次,其主战场虽然是在香港,事实上华尔街也倍受冲击。
  所谓红筹股,是我国以某一个部门和某一级政府为背景,投资到香港的窗口公司,这些公司利润往往有超常规的增长。尽管这些公司主挂牌在香港,但通过美国存股证方式(ADR),也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些股票有航天科技、招商局、中国华润、上海实业、北京控股、广东粤海等。像北京控股认购时,香港六十个财团入股,冻结资金数千亿,创造了1200倍认购率的香港股市记录。香港六大富豪一同出席推介会,这在香港还是头一回,一时成为投资界的美谈。1997年5月18日挂牌,上市股价是11.48港元,当天收市涨到44元,最高时达到66元,去年收市价为12.25港元。
  红筹股有几大因素吸引海外投资者:
  一是最直接的“中国概念”,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是海外投资者认为,红筹股与前两类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注册在香港,由香港当地的管理层运作,有相当的自主灵活性,经营环境较好,融资方便,避免了前两类企业的不足。中资企业背后要么有行业部门的支持,要么有强大的地方政府作后盾。
  三是,这些企业可获得优质和超常规资产注入,资产组合多元化,可带来企业高速发展。
  第四,拥有一大批战略投资者。最后,与香港回归祖国的大环境有关。然而,随着1997年底亚洲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香港股市一落千丈,人气极度低迷,再加上红筹股业绩和表现欠佳,结果,好景昙花一现,不少股票跌到发行价以下,至今仍在这一价位徘徊,像粤海还走上了清盘的道路,令人扼腕叹息。
  第三次浪潮消退后,国外资本市场对中国股票大门紧闭长达15个月。
  第四波浪潮:高科技概念股掀起新狂飙
  1999年7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同一天,中华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挂牌当日,股价由20美元飙升到67.2美元,上涨235%,当日市值超过110亿人民币,集资1亿美元。16日股价由58美元,突然飙升至101.3美元,涨幅达75%;17日,再次狂涨至137美元。2000年1月11日,收盘价高达82美元(一拆二后)。
  中国电信年前最后一天收盘价为128美元,逼近历史最高价。中国荣昌国际控股公司在中美入世协议达成前,每股股价仅为一美元,16日,该股收盘价上涨了11倍,达到11.06美元,17日又狂升至每股32.06美元,几天后,股价一度上升至每股80美元。中国华润发展公司股票也有不俗的表现,17日上涨了19美元。中华轮胎公司两天上涨77%,达到每股10.06美元。其它股票也有不俗的表现。
  1999年2月17日,以生产数码无线电话称雄市场的广东企业———侨兴环球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因而成为我国第一家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由于受到中美签署入世协议利好因素刺激,侨兴环球股票17日升幅达268%,上涨8.375美元,收市11.5美元,成交也创下天量。1999年12月31日,股价飙升至28美元。几天内扶摇直上,价格荣登纳斯达克市场一周涨幅十大股票第六位,市值一周内增加了1.5亿美元。外国记者形容:这些日子,中国民营企业股票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往上涨。

中国有哪些企业在纽交所上市?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