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职场“35岁危机”:这是我看过的最中肯的建议

2024-05-20 03:10

1. 财务职场“35岁危机”:这是我看过的最中肯的建议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很多企业在招人时,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35岁被设置成一个分水岭,用来隔绝35岁以上的求职者。  
     
     
     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35岁之前,很多人的人生用4字就能总结——顺其自然。   
      35岁意味着,你投递求职简历可能会收到“年龄不合要求”的拒信;   
      35岁意味着,哪怕你在华为这样的大公司,也有被清理的风险;   
      35岁意味着,哪怕你不用保温杯,“中年危机”已经如影随形…   
      35岁并不意味着职场前景的终结,这取决于你35岁前的日子怎样度过。 
      不管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会计行业大改,对于财务人而言,35岁前还不能够掌握这个3项技能的,未来的职场路将非常危险:   
      一大批会计将面临一场失业大潮,还不清楚会计行业的变革进度,你将是第一批失业的会计。   
     
    不管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 
   0 1 
     
    时间不等人,提升自我有很多途径   
     
    时代在逼迫财务人员必须学习,只想不劳而获、固步自封的会计必将被淘汰出局!   
     
    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例子:同是会计专业毕业的同学。工作5-6年之后,一个依旧是会计,而另一个却已是财务经理,这越拉越大差距是因为什么?   很多时候,学校里两个同班同学很难体现出差距。因为在学校里面,除了成绩,没有更多的衡量指标,所以会造成彼此之间差距不大的假象。    
     
    但是进入职场之后,你会发现造成两个人成长速度差异的因素太多了:     
     眼界——影响你对行业和工作的选择;    
     家庭背景——影响你的资源和选择面;    
     行业——影响个人成长速度至关重要的因素;    
     圈层和人脉——影响你人生选择的重要参考;    
     
      依靠单纯的勤奋和努力,要想弥补差距,难上加难。     
           根据收集分析后,可以发现一点:工作后的成长速度,本质差异可以分为: 认知差距和能力差距。    
     
          想要在这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不被淘汰,需建立自己的学习计划,有规律、有目的的系统提升和学习,在不断学习增强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还需要提升自己认知度。   
     
     
     
   0 2 
     
    30岁之前:如何打好基础 
     
    我建议你做两件事。 
     
      1、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刻意练习。   
     
     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而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  虽然经验并不一定与能力相关,但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没有提升的可能。  
     
    勤奋没有错,但是不能盲目地勤奋。勤奋苦练不一定得到结果,你需要刻意练习。韩国的曲棍球和我国的乒乓球,完全不是国人所说的,关于文化、制度、素质的原因,应该是找到了一套比较好的训练方法。有了好的训练方法,进行刻意练习,就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刻意练习,不是盲目地练习,永远止步于练习基本功,是没有办法取得进步的。人类文明的本质,所有的知识体系,全部是架构出来的,把前人的经验封装在一个小的概念当中,后人可以拿来就用,不用临场重新思考,称之为“科技黑箱”。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把前人已经搞明白的的东西,抽象成一个简洁的的东西,拿来就用。 
     
    通过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方法,不断地练习,甚至于通过对方法的不断改进,刻意练习,才是文明进步的源泉。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马克西姆·文格罗夫出生在西伯利亚,4岁的时候,他接触到了第一把小提琴,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并且,他的天赋和敬业度是成正比的。他每天练习7小时,5岁就举办了独奏会,15岁就获得了国际大奖,34岁就成了世界顶级小提琴家。 
     
    文格罗夫说: 
     
    “我母亲每天晚上8点回到家,吃完晚饭之后就教我小提琴直到凌晨4点。对于一个4岁的小孩来说,这简直就是酷刑,但两年后我变成了小提琴手。” 
     
    很多人在抱怨没有机会。其实并非如此。 
     
    肯特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弗雷迪认为,有效投入很多时间去练习的人自然会拥有自己的运气: 
     
    “他们近乎苛求地努力,当运气来的时候,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根据我们的经验,只有你在一个方向上坚持至少5年以上,你才有可能得到回报,而且这种回报会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一个相对长期的影响。 
     
    同时,也正是这么长时间的积累,让你的基础非常扎实和牢固,你的脚步也会站得更稳。 
     
      2. 学会做人。   
    我甚至认为,会做人比会做事还要重要百倍。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业目标,对于很多迷茫中的人来说可能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学会做人,则是你在任何公司、任何时候都可以修炼的一种 职业素养。  
     
    在做人的修炼中,有4项要素,是能够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致命性影响的: 
     
      ➀ 你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这其中包括与你的上司的关系,以及与你的同事的关系。 
     
      ➁ 不断学习的能力   
     
    我曾经碰到一个客户,已经近40岁的人了,做会计做了14年,仍然只是一个基层主管的职位,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晋升的机会,好多年没有加薪了。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却是非常普遍的。 
     
                                             
    你以为你没有退步,但实际上别人在进步,你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就等于退步了。 
     
      ➂ 树立职业化精神   
     
    不管你有没有目标,不管这项工作是不是你愿意做的,只要你在这个岗位上,你就应该把事情做好。 
     
    即便这份工作你不喜欢,也不要用消极的的方式去对待,因为你不仅在浪费公司的时间,更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 
     
                                             身在职场,你能收获的无非是两种东西:一是回报,二是成长。  
     
    在没有明确的目标之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把所有你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得到的东西,统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你会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 
     
      ➃ 要有强大的内心   
     
    我所遇到的很多人,其实内心里都很脆弱,无法经受漫长人生道路上所降临的各种苦难。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即便是耶稣,又何尝不会遭受苦难的洗礼? 
     
    强大的内心可以让一个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极悲观只会让你在希望面前错机良机。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你没有本事成为圣者,但一定要变成强者。 
     
     
     
   0 3 
     
     30岁之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要想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比较大的发展,你应该着手准备以下3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1. 完成你的专业化品牌构建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专业主义》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 
     
    你是一流的商务人士,还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别就在这里! 
     
                                             
    为了支撑你“专业化”的品牌形象,你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➀ 前面提到过的知识结构问题。  
     
    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你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 
     
    你要向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并以他们为目标,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一步弥补与优秀之间的差距。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➁ 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你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士,也必须向那些最优秀的人看齐,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你的思想去影响别人。 
     
    我们去年遇到一个非常优秀的小伙子,至今印象深刻。 
     
    他是一个印刷专业的大专生,毕业之后去印刷厂做销售。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含金量的职位,他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构建着自己的影响力。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每月都要写一篇文章,发表在这个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上。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够达到发表的质量,但每个月必须要保证质量写一篇。 
     
      这样做的好处,第一是树立了你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第二,可以让你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2. 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中层管理者  
    走上了管理者岗位,是你职业成长的关键一步。以后的发展空间,都与此次的晋升密不可分。但这个位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坐稳。 
     
    盖洛普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基础员工之所以离职频繁,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于公司,而是在于其上司: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正因为中层管理的不善,而对于下属员工的发展与成长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他们职业发展无论是在专业能力上,还是在职业修养上,均不能得到有效的成长。 
     
    你必须要意识到:你的管理,将有可能改变你的下属的终身命运,是你错误的管理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你的下属,迫使他们离开公司。 
     
    当你的成长因为你的上司而受到阻碍的时候,这是你的不幸,你可以选择“用脚投票”;当你某一天也成为管理者的时候,我们不希望把这种不幸继续传递下去。 
     
     3. 找一家成长中的公司,伴随其成长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是你可以亲眼目睹一家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对于公司的运营也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你也能够体会到你的角色在公司成长中的位置和作用。 
     
    二是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你的价值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会更容易展现出来。 
     
    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倾向于寻找大公司,这也可以理解,但是要想快速的成长,寻找规模不太大的成长中的公司,其实是更好的一种选择。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你的职位晋升也会更快。 
     
    三是你的忠诚度会为你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回报。 
     
    企业用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忠诚度。尤其是现在跳槽率、流失率在众多企业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忠诚就成为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职业精神。 
     
     
     
    不论你现在已经“奔三”,还是正在“奔三”的路上,请始终告诫自己:不要虚度了大好年华,抓住所有能够抓住的时间,为自己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 
   张老师给大家提出三个建议:
   ① 掌握更多技能,提升实务(会学更要会用)    ② 持有几本高薪的财务管理或金融类证书(证书毕竟是门槛,如CPA,CFA、SIFM)。    ③ 避免单一化技能,时刻保持有学习的能力(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最后,借用我最喜欢的乔布斯语录,作为本文的结尾: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不要等到别人都开始行动了,你还在立flag。  
     
     
     咨询国际财务管理师等金融类证书  
     请添加张老师微信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在看”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好看”和转发,以示鼓励!一个人长期坚持发布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1、国务院大力清理整顿后,国家官方认证和通用三大财金证书是哪些? 
    2、为什么要选择国际财务管理师IFM? 
     
     
     
                                             

财务职场“35岁危机”:这是我看过的最中肯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