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毛姆的《刀锋》疑问

2024-05-25 09:22

1. 初读毛姆的《刀锋》疑问

从昨天开始看毛姆的《刀锋》,也算吸引人,特别是书中的拉里,他的发展,吸引着读者的眼球与好奇心,跟着作者的文脉一直往前走。
  
 目前看了三分之二,一直在想,本来是写众生形象的一部书,为何把书名叫“刀锋”?看到这个名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平时用的刀,刀锋言外之意,很锋利,很厉害的意思。用这个刀锋,比喻书中的哪个人呢,拉里吗,这个见首不见尾的神龙?还是艾略特,这个上流社会的外交家,行走的社会活动家?
  
 亦或是其他哪个人物,或者压根就非特指,而是战乱中的人民,在战争后及后方所表现的种种。还有股票市场,也是经济的波动,如格雷公司的破产。
  
 再回过头看书的开头:“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艰难。”——《迦托.奥义书》。
  
 一把刀有两个面,我们这些生活在尘世中的俗人只是停留在刀的一个面上,而要到达另一面(即所谓得救之道),就必须越过刀锋。
  
 但是刀锋是如此锐利,寻常人难以越过。为何难以越过?因为在越过刀锋之时,刀锋将斩断你与尘世间的一切联系,而我们这些俗人是不舍得斩断的。
  
  
 书中的拉里自小父母双亡,斩断了亲情;他抛下未婚妻伊莎贝拉,斩断了爱情;他放弃父母的遗产,斩断了财富。
  
  
 用拉里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去追求真理,追求人存在于世的意义。而生活在红尘俗世中的我们,又有几个能丢掉一个我字呢?正所谓,世人都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看来自己读第一遍,并没有完全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只感到自己也想做拉里一样的人。
  
 四处游历,寻求人生的真理。不怕吃苦,就怕走不出自己的局限,不知世间的艰辛。

初读毛姆的《刀锋》疑问

2. 再读毛姆《刀锋》:这本书对青年人意义几何?

一把刀的锋刃是不容易越过的;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奥义书》 
                                          
 《刀锋》这本书,在我迄今三年多的大学生活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每当我迷茫了、不解了,就看看这本书,看看当初受启发而写下的只言片语,就会感到一股力量。
  
 有些书是适合一辈子读的,它会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唤起你不同的感受。正因了这些不断重现的时刻,我们得以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不至于失掉前进的光。
  
 我渴望能像拉里·达雷尔那样潇洒自如地踏上四处求索的旅程,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能够得到如此奢侈的自由。拉里的所谓自由,是抛弃未婚妻,抛弃家庭的承诺,乃至抛弃整个世俗社会的准则。
  
 说实话,我在没有完成自己的一些承诺之前,绝不会选择拉里的那种方式。
  
 那么,读这本书,再冷眼旁观主人公的这段令旁人匪夷所思的旅程,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01 意义是深层次而长久的  
  
 我个人觉得,细细品味这本书,其间意义是深层次而长久的。而且很有可能这本书的普适性会让我们吃惊——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在其中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多或少。
  
 对于我自己来说,为求职奔走、为未来拼杀、为青春嗟叹,这是我当下生活的主旋律。但是有时候也会感到孤立无援,拉里算是给我立了一个标杆,他明明选择了一条比我还困难的路,他遭遇的质疑、打击难道会比我少吗?
  
 其次,最初拉里是因为亲眼目睹战友的死去而对人生意义产生怀疑。他最初大量读书、四处游历、甚至甘愿去挖煤做苦工的时候,其实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究竟在追寻着什么,书中这样描述他那时的状态——
  
  “这孩子的灵魂好像隐隐约约在追求这什么,只是我不清楚,那究竟是某种未成型的念头,还是某种朦胧的情怀?这份追求让他整个人不得安宁,迫使他去寻找,却又不知该去哪儿寻找。” 
  
 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拉里十分主动,他选择直面这种迷惑,并采取行动,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自己的行动会带来答案,但是他还是去做了。
  
 这可能恰恰是现在的我所缺乏的,徒有彷徨,不知行动,难道答案会自己找上门吗?
  
 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虽然他的行为我暂时无法追随,但无妨我把这个理想当做一个高高在上的供奉。
  
 康德说人是自由的,但也要受到某种因果律的约束。康德接着宣称,人只有在确信自己奉行着内心的道德准则而去行动时,他的行动才是真正自由的。
  
 所以即便有些东西我暂时无法触摸,但“心向往之”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可能超乎我自己的想象的。
  
 《刀锋》没有向谁宣扬什么,它只是讲了几个人的故事,这几个人各有各的人生­­——沉迷于上流社交场的艾略特,想及时行乐的伊莎贝尔,最终走上自我毁灭的索菲,陷入与上帝的抗争的考斯第,循规蹈矩地追求世俗成功的格雷……
  
 我们只要知道,原来人生还有很多不同的活法,原来只要狠一下心,去跳脱出原本生活的藩篱,外面还有这样一个也令人悲极了哭、也令人乐极了笑的世界,那就够了。
  
 正如毛姆在书的最后所说——“我忽然恍悟,尽管丝毫没有意思要这样做,我不多不少恰恰写了一部以‘成功’为题材的小说,因为书中和我有关的人物无不如愿以偿。”
                                          
   02 人物的结局  
  
 因为时间相隔得有点久,小说的有些细节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了,所以次要人物的结局只好简单点一下,主要的还是聊聊主人公拉里·达雷尔的结局。
  
 艾略特最后孤独地死去,一辈子在社交场上如鱼得水,看似广交天下知己,但最后的葬礼却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但毕竟在晚年他给教堂和慈善投了大把的钱,除了最后艾德娜没有为他这个过气的交际花准备宴会请帖让他生了一阵子闷气,他这一生以他的角度来看,也不算失败。
  
 格雷和伊莎贝尔两夫妇因为艾略特舅舅留下的遗产,以及拉里的瑜伽修道之术让格雷的头痛神奇好转,最后安然度过了金融危机,他们两人也就继续过着小资生活,没有太多波澜,但也丰衣足食。虽然物质、庸俗、市侩注定将他们的人生包围,但谁又不能说平凡即是福呢?
  
 而两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准确地说是妓女),索菲获得了她的死(被歹人杀害,且死状凄惨),心满意足挥别这个残酷的生的世界,去另一个世界同丈夫和儿子重逢;苏珊则完成了从情妇到画家的华丽转变,活成了她梦想中的样子。
  
 回到主人公这儿。拉里认为,人类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自我的完善。这让我想起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的一层就是自我实现。
  
 那么拉里是不是这个意思?如果简单就这么接受了,没有深思,我觉得肯定会误解他的意思。
  
 拉里最后彻悟后,没有选择隐居修道(这通常是中国古人的做法),而是回到了美国社会生活,当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车司机,只是因为这个职业能够带他走遍美国的广袤国土、见识人间更多的冷暖情仇——他“爱这个世界的万物,并非是因为它们自身的缘故,而是为了寓于它们当中的无限”。
  
 我用自己的话总结为——“入世即遁世”。
  
 所以他在实现“自我的完善”之后,其实是回到了现实生活的,他希望籍此优势而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就算没有人在这种势单力薄的影响下获得与他一样的“彻悟”,那也不必苛求。
  
 我们所珍视的这个世界上的德行是否也许只能跟邪恶相伴共生?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当我们断定某件事情是不可避免时,我们所能做到的似乎也只有尽力而为,然后随遇而安了。
                                          
   03 几点小困惑的探讨  
  
 当然,在第一次读完之后,我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并与朋友进行了交流。
  
 比如,在拉里游历世界,与伊莎贝尔等人重逢后,用一种瑜伽修道之术医治了格雷的头痛。这样一种东方神秘精神力量的演示,是只要深入了自己的灵魂,就能够通天,从而获得特异功能吗?
  
 在此之前,虽然毛姆也花费大篇幅讲了哲学,并且借助醉酒的考斯第(谁也不知道他是真醉还是假醉)之口大谈神秘主义,但没有出现如此灵异、脱离人类基本认知的场景描述。
  
 时隔一年重读之后,我总算对这个疑惑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
  
 现实中究竟有什么这样神奇的秘术,我们不得而知。但毛姆着力渲染了拉里的这种能力,我只能理解为这是毛姆试图去外显主人公的蜕变——主人公从游历、修道中获得的思想蜕变,也是让故事能够按照他设计的方向进行下去,似乎也冥冥中注定了拉里的结局。
  
 世界上所有的哲学,都指出了一件事实:探索终极意义有两种方式,或是向内深究人的灵魂,或是向外探索无限的宇宙。
  
 最后的“天人合一”,是一种极难达到的境界。 很有可能,拉里·达雷尔已经做到了。 
  
 所谓的“疑问”还有,毛姆为什么要安排拉里拥有每年三千美元的固定收入,他不是要追求单纯的精神生活吗?
  
 这件事也在书中的不同阶段谈到过。私以为,最初的时候,拉里并不确定自己究竟想寻找的是什么,所以三千美元顶多是个陪护,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阅读、游历,而不用担心吃饭、睡觉(当然,也有钱花光饿肚子的时候)。作为对比,梭罗也不是完全自食其力的。
  
 当然,在小说的最后,在拉里“彻悟”后,他散尽家财,只凭赤手空拳、以及前所未有充盈的头脑,便只身闯天下。到达这样的阶段,金钱已经成为一种纯粹的工具,或者更极端了说,简直是一种累赘。
                                          
   04 最后的最后  
  
 2018年9月23日,中秋节的前一天,我完成《刀锋》的重读。那晚,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在这层层迷雾的阻隔中,我籍由《刀锋》愈真切地看见了自己的灵魂,我的内心也就愈痛苦、愈无助。但不可否认的是,偶然邂逅到的,即便只是奋力突破进来的一丝丝光,终归还是美好灿烂的。即便这美好灿烂转瞬即逝,我也稳稳地保有了那份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感谢《刀锋》,感谢毛姆,感谢我自己。
  
 写于2018年底。

3. 读毛姆的《刀锋》这本书,你有什么想法?

《刀锋》是毛姆后期的作品。这本书写得很淡,也很溜,几乎看不出用力的痕迹,所以比较舒服。但是如果读者对书中的人物没有共鸣,就不会觉得它多么有味。

人物不多,主角是个叫拉里的年轻人,故事开始的时候,他刚跟一个叫伊莎贝尔的姑娘订婚。另一个小伙子格雷也在追求伊莎贝尔。索菲则是朋友圈的边缘人物。伊莎贝尔的舅舅艾洛特是个优雅的猛人,势力鬼,古董掮客,艺术鉴赏家和热心的朋友。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故事人就是毛姆,他不但旁观,也参与,口气就象是在说几个朋友的家常。人物的联系比较松散。伊莎贝尔是一个中心,毛姆是另一个中心。


伊莎贝尔是个美丽的正常女人。所谓正常,是说她有着正常女人的梦想、爱好和欲望:爱人,被人爱,拥有漂亮的衣服首饰,值得炫耀的房子和排场,享乐,交际,家庭和孩子。她说:“我除非感觉到人行道上脚底下的水泥,沿街商店大橱窗里有帽子、皮大衣、钻石手镯和镶金的化妆用品盒可看,就不觉得真正快乐。”因此她虽然爱拉里,最终却嫁给了能给她这一切的格雷。她做得对,是正常人都会这么做。她没有什么审视内心的能力,不过本能和虚荣足以让她满意地度过一生。

她的舅舅艾洛特则妙得多,是个极品人物。据毛姆的描写,艾洛特非常势利,极度虚荣,只根据社会地位和金钱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他一心一意要钻进巴黎的上流社交圈,绝不能容忍一个热门晚会没有邀请自己,哪怕他痛恨晚会的主人。但他又是个真正有艺术品味的人,一个慷慨善良的人。毛姆显然对他很感兴趣,花了很多笔墨描写他的荒唐,多数抵死的幽默都从艾洛特生发而来。


与伊莎贝尔和艾洛特成对比的是索菲。索菲本来才貌平平,毫不起眼。她曾经有过热烈的爱情和美满的家庭,当命运残忍地剥夺了她的幸福之后,她的个性突然放出光芒,用自我毁灭对抗命运的捉弄,寻求毁灭的方式非常凄厉。

读毛姆的《刀锋》这本书,你有什么想法?

4. 读毛姆《刀锋》有感

看毛姆的《刀锋》到深夜3点,还有小半没看完,不再年轻,不敢熬通宵去看完它。
  
  
 渐入佳境才明白为何书名叫《刀锋》,生活就象刀锋一样,痛并快乐着,让我想起昆的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生命的无常,给我们苦难的同时,又像穿过暗夜的光,给生命带来别样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不看外国小说很多年了,觉得它们早脱离了现实社会,陈旧荒芜,毫无价值。
  
 对于中国当代小说,更是不敢恭维,不少所谓作家都是奔着名利去的,不值拜读。
  
 真正刻画人性,探索生命的深沉作品九牛一毛,难以,找出爱不释手,还需熬夜通宵之作。
  
 闲暇时,不如看散文类轻松,诗词类愉悦,历史类广博,哲学类智慧,让人能活的通透而自在。
  
 小说真是像爱唠叨的太婆让人唯恐避之不及一样,在书架上束之高置。
  
 不期与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相遇,毛姆不愧为讲故事高手,情节像流水一样流畅,沿途的风景更美不胜收,娓娓道来,层次呈现。
  
 对人性的矛盾复杂,善恶悲喜描写深入至骨髓,血浪翻涌。如碧翠的山峦叠障,无限的大海,苍穹的天空,令人深深被其吸引,陷落在故事里。
  
 不仅收获到阅读的快感,还会牵引着人们去思考,不同的读者可以拥有不同的想法,让生命各有其精彩灿烂,无限可能。

5. 60多年前的《刀锋》,毛姆带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文/周雪梅
  
 毛姆的《刀锋》成书于1944年,历史的风霜雨雪并没有消融它深邃的思想与精湛的写作技艺,现在读来依旧如陈年老酒,醇厚浓香又有丝丝苦涩。
  
 这是一本主要探索生命意义的小说,人物不多,情节也不波澜壮阔,但是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就像一位老朋友面对面讲述的一个身边的故事,急缓适度,起伏有序,令人停不下来而一气读完。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似乎无解。我想起来八十年代我们经历的那场关于人生意义的大讨论。
  
 1980年5月,发行量超过200万册的《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封署名“潘晓”、充满青年人困惑的长信,并首次提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伦理命题,最后感叹:“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随即,一场持续了半年多时间的全国范围内的“潘晓讨论——人为什么要活着”就此引发,共有6万多人来信参与讨论。
  
 半年多的大讨论,催生了年轻人对爱情家庭事业等人生命题的思考与讨论,诗歌成为思考的火山喷发口,猛烈又迷人。那时候,找一个诗人伴侣是许多人的甜蜜梦想啊。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之为“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
  
  
 那时的我们,“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的人生理想一下子被粉碎了,未来人生的方向到底在哪里?讨论来讨论去,年轻人很快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找到工作就必须好好学习,成为知识分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成为那个时代我们的现实追求,在生活的压力下人生意义的探寻被高高搁置在书柜的顶层。
  
 如今,四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并没有停止对人生意义的求索,且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态势。
  
 
                                          
 一、《刀锋》中关于人生的意义
  
 《刀锋》的男一号拉里参加了一战,当了一名飞行员,目睹了战友为救自己牺牲了,心灵受到巨大的震动与拷问。
  
 战后回国,他久久陷在一个问题中,那就是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有战争?他不去找工作,不去过正常人的生活,而是每天“闲逛”。好朋友给他提供绝佳的工作机会,他也拒绝了。他的行为,引起女友及其周围亲人、朋友们的迷惑与不解。
  
 他对女友伊莎贝尔说:“除非找到生活的目标,否则我的一颗心恐怕永无宁日。……我会问自己,走别人说走的路,随遇而安,是不是更好些?就在这时,我的脑海里会出现一个人,刚刚还生机勃勃,转眼便命赴阴间。生活就是如此残酷,如此缺乏意义。你不仅要问,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价值在哪里?难道人生是一种愚蠢的、盲目的、悲惨的过程?”
  
 他说:“我想弄清楚到底有没有上帝,弄清楚为什么会有邪恶。我想知道灵魂是不朽的,还是人一死,灵魂也跟着消亡。”
  
 为了探索以上问题,他离开热恋的伊莎贝尔,到法国巴黎去寻找答案。与伊莎贝尔约定两年时间,两年过去了,他还是不愿意回美国,要继续自己的精神求索之旅。
  
 他这样告诉伊莎贝尔:“真希望你能明白,我提供给你的生活要比你想象的充实的多。真希望能让你知道,精神生活是多么地激动人心,那会有多么丰富的人生经历。精神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种无比幸福的人生道路。只有一种体验能与之相比——你乘飞机飞上蓝天,越飞越高,越飞越高,周围什么都没有,只有无边无际的太空。无涯的空间让你为之陶醉。你会产生极度的欢乐——这种欢乐,哪怕把全世界所以的权力和荣誉都给你,你也不肯交换。”
  
 而伊莎贝尔却说:“拉里,活着就应该像个男子汉,应该有所担当。别人都在只争朝夕地干事业,而你却在糟蹋宝贵的年华。……只有歇斯底里、卖嘴皮子的文人才说如此慷慨激昂的话。”
  
 伊莎贝尔完全不理解这是拉里的真实感受与想法,两个人只有分道扬镳。因为伊莎贝尔认为丈夫的人生意义就应该是:找到工作,赚钱, 按照符合自己地位的生活标准养家糊口,使儿子们受到适当教育,让他们长大后能体面地生活,自己死后能叫妻子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而伊莎贝尔自己的人生目标是:过快乐的生活,去赴宴、跳舞、打高尔夫和骑马,穿漂亮的衣服,名贵的宝石与貂皮大衣,开自己的汽车,交许多朋友……
  
 这一切都需要金钱去换取,而拉里却要去追寻什么精神生活,正所谓“三观不合”,怎么能走在一起。
  
 拉里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探寻生命意义的满满旅途。他去矿井工作,去农村体验,去当水手,他在欧洲转着圈,最后到达印度,东方的哲学与宗教使他入迷,他在山洞与密林中静修,在寻找“圣徒”气息的高人,最终在山顶上的一个晨曦体验到神秘的“高峰体验”,算是找到了答案。
  
 拉里的答案就是:一个人的最高理想应该是不断完善自我。在尘世间过日子,不急不躁、宽宏大度、大慈大悲、无私无语、不近女色。散尽钱财,去做一个修理工或者出租车司机,按照自己规划去生活,并影响别人。
  
 为了更多面地表达何为人生的意义这个主题,毛姆首先塑造了拉里的形象,他作为一个年轻人在寻求生活的意义,同时又塑造了一个对立面的人物形象——艾略特,他一出场就非常明确自己生命的意义与目标,而且在顽强不屈地努力着实践着。
  
 艾略特一生都在追求名和利,为了进入贵族圈子可谓是削尖脑袋,给贵族老女人伏低做小,给教会大笔捐赠,换回主教赐给他的一个贵族徽章,并把徽章刺绣在内衣上,好紧紧贴在皮肤上。年龄已经很大了,又生重病,恐怕别人忘记他,挣扎着参加各种宴会,由于贵妇人没有邀请他参加一次宴会而怒火冲天。作者极尽讽刺,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名利熏天的势利小人形象,读来令人捧腹大笑。这个人物,从反面映衬了拉里追求精神世界的纯真与高贵,让本书的生命意义之旅更加丰满充实。
  
 但是艾略特也有善良与慷慨的一面,他不仅知识渊博、艺术造诣高,对自己的姐姐、外甥女也是慷慨大方,对朋友们有时候也真诚相待。这个人物是“圆形人物”,体现出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二、《刀锋》关于生命意义的探寻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1、是时代变革的必然产物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如火如荼的发展,旧的贵族阶层在缓缓退出舞台,社会的剧烈变化必定会引起人类的思考,活着到底为什么?作家总是一个冷静的社会与世界的旁观者,毛姆的《刀锋》就是这样的思考与呈现。
  
 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目前的大变局也在隐隐呼唤着这样的思考。经济飞速发展,环境遭到很难逆转的破坏,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并向固化方向演进,丁克家庭的数量难以想象,人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价值观分裂,抑或只求活在当下,抑或及时行乐,灯等各类思潮层出不穷。现代城市人压力呈现几何倍数增长,年轻人的不婚,离婚率的不断攀升……可谓是千年难见的大变局。越来越多的人在苦苦思索“人为什么活着”这个古老的问题。宗教、养生、社群、中医复兴等等溪流,都汇入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大江大河中。
  
 2、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追求
  
 随着中国人生活的富裕,闲暇时间的增多,必然会催生“何谓最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成为每个人的追求。出国旅游、锻炼身体、闭关修炼、茶道禅道、琴棋书画、在田园中修身养性……
  
 人们寿命越来越长,过好漫长的一生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三、《刀锋》中的爱情、婚姻与性
  
  
 爱情是《刀锋》的一条主线,串起了三个年轻的主人公,还有几对儿年轻人的爱情也杂糅在其中,当然最主要的是拉里和伊莎贝尔的爱情。
  
 在书中,他俩口口声声都说自己爱对方,那种爱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此相爱的人却分手了,为什么?
  
 当伊莎贝尔说:“如果你爱我,就要跟我回美国,找工作结婚过日子”,拉里不肯。当拉里说:“如果你爱我,就和我一道去浪迹天涯,寻找最有意义的生活。”而伊莎贝尔同样不肯。
  
 那么,他俩还相爱吗?不是说为了爱可以放弃一切吗?既然都有所保留,那就不是真正的爱。毛姆显然不是这样看的,他认为爱是可以有底线的,爱不是双方的完全融合,而是有底线的情感表达。
  
 没有爱的婚姻可以幸福吗?伊莎贝尔嫁给了她不爱的格雷,而格雷非常爱她,她生了两个女儿,也过上了幸福生活。所以,毛姆给出的答案是生活是多面的,人也是多面的,婚姻的幸福指标更是多面的。
  
 书中有一位靠出卖身体给画家做模特,从而成为画家情人的“特色”女子苏珊娜.鲁维埃,不漂亮但有画家需要的突出的特点,具有独特的身体美感,她居然有了美满的婚姻。先是给富翁做情人,后来嫁给了这个一个富翁,自己还成为一个画家。读了这一段,真不知道该赞赏还是该批判,生活有时候真的哭笑不得。
  
 在《刀锋》中,关于性似乎是一个独立的事物。书中拉里遇到一位女孩子,作者甚至没有给她取个名字,只知道她18岁,她与拉里同居,只是想攒点钱,等她深爱的男朋友服完兵役,他们就租套房,用这些钱装修房子。拉里评价她说:“她把人们讳莫如深的性交视为身体的自然功能,与身体别的功能一样。”这个女孩子丝毫不因为出卖性而有愧疚感,影响了自己的婚姻和爱情。
  
 主人公拉里对待性、爱情与婚姻也是分开看待的,他为了拯救幼时的伙伴索菲,就要与她结婚,无视索菲目前已经是酗酒成瘾,而且毒瘾难愈,已经沦为一个肮脏至极的妓女的状况,他以圣徒的情怀要挽救她,不惜牺牲自己更美好的婚姻生活。
  
 作者给出了性、爱情与婚姻这么多的选择性,并没有指出什么是最好的最道德的,反而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余地。
                                          
 四、关于《刀锋》的艺术特色
  
 1、真实感。毛姆像一位记者采访一般,采取第一人称的方式讲故事,使人感到非常故事真实可信,增加了故事的感染力。
  
 2、细节绝妙。每一个人物都有标志性的语言、动作、相貌,人物形象典型生动。
  
 3、人物生活场景不断变化,美国英国法国印度等,使小说包罗万象、内涵丰富。
  
 4、哲理性强,对艺术、宗教、习俗都有深入的介绍与探讨,知识丰富,富有启发性。
  
 一本经典好书,在于它的主题是关乎人类共同的命题,是对人性的隐晦与幽密的好奇与探索,是照亮漆黑夜晚的一束亮光,是抚慰人们心灵的暖暖春风。
  
 当我们合上《刀锋》的时候,会不会对自己说:我看懂了一点,那就是只要努力,定回心想事成。如果这样,你就对了,如同毛姆自己对本书的总结:“这是一本关于成功的小说,书中跟我有关主人公无不如愿以偿。”

60多年前的《刀锋》,毛姆带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6. 再读毛姆的《刀锋》——自洽,方得快乐

能够自洽的人生,便能获得快乐。 
  
  
 
                                          
 毛姆依然是用第三人称的角度,观察着这个世界,包容而事不关己。不像《月亮与六便士》那般黑白分明,把理想和现实切的那么干脆,而是更加真实的展露出百种人面。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很容易把社会百态划分三六九等。哪个高贵、哪个低俗,哪个聪明、哪个愚蠢,哪个可爱、哪个可恨,大多不过以己度人。这本书能够给我们以更加明确的揭示。
  
 从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看,埃利奥特与拉里或许是“非此即彼 非彼即此”的两个极端。 前者把“社交”奉为圭臬,后者则执着叩问生命意义。 将两人的生命轨迹作比较,就会奇异地发现,他们对于自己认准的存在方式都有着极深的信念。
  
  埃利奥特 ,对社会关系有着精准的把握,深谙人脉的沟通之道,而且乐意为豪门贵族鞍前马后,并饱含着永不疲惫的成就感。他对人的社会地位极其感兴趣,但又绝非势利小人,他聪明睿智、乐于助人、处事阔绰,圆滑到会照顾仆人的感受。实际上,社交圈所崇尚的那一套规矩,在他身上基本都得到了最高标准的体现,对于优雅、高贵的追求渗透到了每一处生活细节。那种高品位的生活质感,无论在谁看来都不能挑出什么毛病,除非艳羡或者嫉妒。 但越到人生的后半段,就越能清楚的看到,他真正享受的并非生活本身,而是别人对他的看法。 当他年事已高,给他无限荣耀的顶级社交圈有了新贵,他对于“被忘记”这件事充满恐惧。“社交就是他活着的意义,聚会便是他的鼻息,没有受邀不啻为遭到轻慢,孑然孤立更是奇耻大辱”,以至于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都是为了没有接到豪门公主的邀请而怀恨在心,骂了一句“老婊子”。
  
 他瞧不起拉里。
  
  拉里 从一战战场回来后,对周围人所谓的“生活”全然提不起兴趣,不爱混迹贵族圈子,不愿去生意场赚钱,更不屑令无数人斗志昂扬的“美国梦”。他看到了生命的转瞬即逝,面对战友冰冷的尸体,拉里第一次产生对人生的怀疑:“人在死的时候,真的死的很彻底。”他没有办法心安理得在浮华中碌碌一生,于是开启了“闲逛”的半辈子。以其才能和智慧,只要愿意,他完全可以在芝加哥的债券公司混得风生水起,但他选择了巴黎,住在破旧拥挤的集体公寓,国家图书馆和巴黎大学所提供的精神食粮,让他倍感幸福。在经典书籍的的指引中,他才看到了生存的方向,而知识是越学越觉得少的,他做煤矿工人、做农场帮手、做船员,周游世界,理解生命。他不在意对于体能的消耗,甚至觉得在长时间浸在精神世界之后让身体劳动起来,更能获得平衡、宁静和愉悦。在外人眼里,他是疯了才会做这种种傻事。可是1929年,经济危机来临,也只剩下他才能渡己渡人。在旅居印度的时光,他感受到了生命中内涵的勃勃生机,无所谓他的感受是否正确,是否对世人有启迪意义,毫无疑问,他自己终于获得了存活的充盈感和喜悦感。 他一直在学习的,是怎样活着。 
  
 埃利奥特与拉里, 一个活着为了面子,一个活着为了里子。 
  
  没有对错。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都有足够的毅力承受自己的选择,成熟而坚定。如果想当然尔的自以为是,不论哪般,都只能做炮灰。 
  
 作者作为一个局外人,始终用上帝视角审视着所有人的生活,这个意义上,其实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什么高低贵贱,因为 一个人的人生始终是在他个人的人生观里打转,出了那个圈子,并没有人在意他。 而他所有的成功失败,在此时也就没有了意义。
  
 人生,最重要的事,其实也许就是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的感受。虽然我们都自称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在某些时刻,我们不得不承认,一切外在皆为心象——心胸开朗,则万物勃然;郁结难舒,便人间失色。
  
 其实,谁也管不得别人,独善其身,才能够拥抱生命。 我们欣赏自在洒脱的人格,原因即在于此。

7. 毛姆《刀锋》读后Ƅ

毛姆的《刀锋》读后感:
超脱的拉里寄托着毛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思考。在毛姆晚年的心灵告白中,我们看到毛姆觉得战争不只是冷酷,而是一种对欺骗的提示:它打碎了“人们曾经以为是真实的一切”。使人们“从梦幻中醒来,开始反思到底真与假、善与恶之间有没有距离”。同时,毛姆也认为,战争是人类自我中心过于膨胀的结果。规避战争的方法,除去种种现实因素,在心灵之中首先是摈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强烈观念和意识,而应该达到“无我”的境界,在精神与字宙的和谐相融、交流无阻中体味生命的无限。毛姆以拉里这个不朽的文学形象,表达了对人之本质的认识:心灵中存在无数的欲念,是欲念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动力。而拯救人,首先需还心灵以平静。
《刀锋》实际上以一种现实主义的面貌,表达了与表现主义相似的人生荒谬本质论。尽管毛姆并没有采用直接走入内心、诉诸神秘直觉的方法。《刀锋》在小说内涵上采用的是一种反讽,是让意义在自我矛盾的相会中被抵消摧毁。
拉里与伊莎贝尔的爱情走到绝路,许多人认为是偶然事件的结果,事实上是无法挽回的必然事件,用社会学中的价值冲突理论可以做出合理的解读。价值冲突论认为社会并不是整合,而是存在着不同利益群体,这些不同的利益群体各自持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导致社会冲突。
拉里与伊莎贝尔的分手,实质上揭示了美国新兴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对欧洲古老文明的巨大冲击。随着美国的日渐强大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的削弱,美国代表着急功近利,物质追求的价值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流社会观念,对欧洲一直持有的文明优越感几乎是颠彼性的冲击。拉里如果生活在半个世纪前的欧洲社会,他都只是欧洲古老文明中极为平常的个体,而正因为他生活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解构的历史关口,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极致。
关于《刀锋》一书:
《刀锋》是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所著,小说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军队中,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为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毛姆《刀锋》读后Ƅ

8. 【读后感】《刀锋》---毛姆

为什么这本书要叫刀锋呢?从开始阅读到读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也许是我不了解毛姆,也许是我读书的心不够静,这本书的前面三分之二中我都找不到毛姆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是在适应毛姆这个以第一人称并且以自己作家身份出发的写作方法。但在书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这本书的内容就是这些了,不会有更多的内容帮助你去了解为什么是叫刀锋这个名字了,得从读过的内容去思考出一个结果了。最后看到书中几个主要人物陆续有了各异的结局,我好像理解了一点儿。虽然从我这个读者出发,我不能完全同意他们的价值观以及以此引导出来的很多行为,而回归到这些人物本身,所有的行为和结果又都是合理的,或者用毛姆自己的话说,他们的一生是成功的。
  
 所以,我想这本书叫做刀锋或许可以理解为人生的一个个选择就像是刀锋---每个人在面对刀锋的时候会有很多思考,有人会用这个刀锋去伤害别人,有人会自己去面对刀锋,有人在这个刀锋攻下一城,有人却被打败……种种选择和结果会引导出每个人面对人生时的不同的价值观念以及承受这结果的态度和方式。谁又能说哪一个面对刀锋的人是不勇敢不成功的呢?从这个人的角度来看,他也努力也害怕,他确实也控制不了结果呀。写到这里,不经想说毛姆真的把这本书的人物刻画得很立体。虽然在阅读的时候,总让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无所事事又多管闲事”的作家。从毛姆的写作中,我们能看到每个人都有个人的追求(暂且不讨论这些追求的好坏),有为此付出的努力,我们不是只能读到这些人好的一面,也能看到他们不完美的一面,这就是真实生活中的我们每一个人吧。我们在追求我们想要的一切时,会有第三个人给予评价,然而作为当局者,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埋头追求,不会因此停驻。当然如果把选择比作刀锋,那也是在说选择是一个很绝对的行为,仿佛就是只有成功和失败。如果这样看的话,我秉持的观点就和这不相同,因为我认为人生的选择并不是那么绝对的,选择是某种体验,都会有不一样的风采。所以我更愿意理解为选择如刀锋,会在人生中刻下一笔,有的选择会彻底改变人生,而有的只是留下了印记。
  
 以下,我想记录书中的几个人。
  
 艾略特,一生投入在上流社会的社交中,总会举办各种聚会来拉拢有钱有权人士,而很多愿意参加聚会的人也只是因为他的名气和财气,当他落寞时,那些人不会记住他。他曾落寞,但是因为美国股票崩盘的时候,他却因为与某伯爵家的关系在那时被封为爵士,而后落寞的他重新在社交场上找到了地位,并至死他都一心挂念着这些社交关系。我对艾略特的感受是他虽然看不惯不属于他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并且很固执,但是也能给落难的伊拉贝尔提供帮助,虽然他说的很多话都很刻薄并且还有点儿自以为是,有时候却也不能不承认他说得也对。他一生都做着一件让我无法理解的事情,但也被他感动---因为不论什么时代,他都保持着自己的那份信念、自恋、高贵。
  
 拉里,一个从战场上活下来的退役军人,因为被战友救了才能从一场战斗中活下来,而那个战友却因他去世了。这件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他从战场回来后本来应该和伊拉贝尔结婚,但是他却不想工作(因为不想工作,家人不同意他们结婚),即使有有良好家族背景的伊拉贝尔的家人通过很多方式给他提供了不错的工作,他都婉拒了。这是他对抗的开始,这也是本书一开始描述的主要内容,所以我在看书的时候一直以为本书是要以拉里离开巴黎之后为主要描述内容,却发现毛姆是对一批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踪和记录。拉里通过在世界不同地方经历,特别是前往印度,他救赎了自己。而后他也开始救赎其他人,其中包括后来伊拉贝尔的丈夫格雷,苏珊还有未能救赎的苏菲。他能做到这样的程度,读者可能会认为他达到了自己想要的境界或者状态,然而最后他又放弃了一切钱财,当上了船员,开始了新的探索。拉里在看了很多很多书之后还找不到心中的答案,最后通过实践来继续看探索,这也是我现在会思考的一点,书中给不到确定的答案时,会希望通过实践来寻找,有时候体力活儿更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思考。书最后拉里对作家描述那段印度的修行,让人又蒙又觉得震撼---与梵相关。
  
 伊拉贝尔,我认为她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一方面她也想追求像拉里想要的那种生活,一方面她也知道那离不开金钱。所以她和拉里的订婚不会有结果,而且永远不会。但是她心里却不放下拉里,总认为自己懂他,能掌握他。这当然是她一厢情愿,因为拉里仍然是那个自由而简单的极致的人。她做的一件事是整本书让我最为气愤的---因为小时候的朋友苏菲要和拉里结婚了,她因为苏菲当时是一个品行不正经的人而莫名去考验人家,虽说苏菲确实没有经得住这个考验而落得了不同的人生走向,但她以苏菲不会给拉里带来幸福为由而去考验人家,并且只是因为她想要“占用”拉里,这真的让人火冒三丈。而最后拉里回想起来自己如果要结婚也应该是苏菲而不是她的时候,我想这也能证明伊拉贝尔是真的错了,她早就失去拉里了。她还是和格雷过自己的生活吧,靠着艾略特的遗产,他们也能再次开始上流社会的生活。
  
 格雷,一个年轻时很鲜活的人,后来遭遇了股灾,赔得倾家荡产,落下了头疼的毛病而长时间无法工作,最后也是靠着艾略特的遗产,又因为拉里治好了他的头疼,最后回到了曾经的地位。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看不到太多的闪光点。倒是很适合伊拉贝尔,她一个人搞的事就足够很多人消化了。毛姆说格雷是一个凡夫俗子,我想这也对吧,他看得到伊拉贝尔的美丽,精明也知道她的无情,但是他能就这样无视,和伊拉贝尔一直生活。
  
 苏珊,一个带着孩子的离异妈妈。得益于拉里的帮助,她度过了艰难的两年。而后她也知道自己的情况和目的,所以一直做着一个富人的情人。她很聪明,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能做到刚刚好的程度。她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但是不会让人觉得过分或者无情,也许是因为她多了一些毛姆说的温柔吧。
  
 苏菲,一个被选择伤害的人。因为伊拉贝尔的考验,她没有守住不继续喝酒的防线,也因此没有履行和拉里结婚的承诺,离开了拉里,离开了大家。当毛姆再次遇到她时,她酗酒,抽烟,抽鸦片,她说当时即使没有喝那个酒,那样留下来也应该过不了没有烟酒的生活,但是也说不定呢,也许那个时候她人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会引导向不同的人生方向呢。说回她过完的这一生,于她而言也许也是尽兴的吧。
  
 最后是作者本人吧,看完书回过头来看,毛姆给了这些主角非常完整的记录。他记录了他们的各种选择,与生活的对抗,最后大家各自过上了各自的生活,他们不会再相遇。作者就像一个观察者,从他的角度给我们展现了几个鲜活立体、性格各异、追求不一的人物。读完书不禁觉得作者真的会写,悄悄地就把这些人写到了我们心里,会为他们感到气愤,遗憾也有钦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