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2024-05-26 11:45

1. 如何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加强对市场的监控。
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当前来看中国的经济较30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腾飞。这来源于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由于我国经济改革之路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获得了成果的同时也有很多面没有监管到。加强经济监管迫在眉睫。
经济监管法是一个概括名词,是指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而制定的有关政府介入市场行为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事实上,经济监管法并不是一个法典化的部门法,也不是集中在一个具体法律文件中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只是经济法学者对具有同类功能的经济法律、法规予以学理概括的结果,是法学研究抽象化的产物。

如何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2. 我国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怎样做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快形成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实施自由贸易防战略。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3. 经济发展为什么能促进国家发展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
经济发展了,就能推动经济量的增长,就能促进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还能加快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最后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怎么样?给个好评吧~~

经济发展为什么能促进国家发展

4. 国家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由多方面的指标来衡量,一般适用较多的是人均GDP、人均能源消费、农村人口比重、人口预期寿命、新生婴儿死亡率、识字率等。不同的组织还制定指标来衡量各种制度环境。 其中,比如“人口预期寿命”、“新生婴儿死亡率”能比较合理的反应出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状况,是广泛适用的衡量发展水平的指标。 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一个季度)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劳务)的价值。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作为一个国家,叫作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一个地区,就叫地区生产总值。 与GDP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个指标是GNP,也叫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国内居民(单位)在一个既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总值。两者的区别通俗一点解释:GDP包括了境外单位或居民在我国境内创造的价值,却不包括我国单位或居民在境外创造的价值;而GNP正好相反,它包括了我国单位或居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却不包括境外单位或居民在我国境内创造的价值。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中,两者基本上是相等的,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两个数值是不同的。尽管在一些国家这个差别很小,那是因为总有一部分国内产值为外国人所有,而一部分外国的产值又为国内居民所有。 GDP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从总体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2004年,我国的GDP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六,排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后。2005年,我国的GDP总量为182321亿元。)但也有不足之处,因为它忽略了一些生态环境因素和社会方面的效益。这也就造成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不惜以浪费大量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正在研究神枪手的国民经济指标核算体系,引入“绿色GDP”的概念,现在这一指标体系已经初步确定。据北京市试点测算,剔除资源环境等因素之后,绿色GDP数值大约为原GDP的75%左右。 尽管现行的GDP核算方法有一定不足,但它也从总体上反映出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 2、人均GDP 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最普遍的一个标准,一般地说,人均GDP高,社会福利水平也就高。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标准为: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为贫困,达到400美元为温饱,达到800美元为小康,达到4000美元为富裕。按照这个标准,我国除贵州以外人均GDP都超过了800美元,也就是总体上都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不是全面的小康)。 人均GDP在衡量经济社会福利水平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它是按市场价格来计算的,往往与真实的社会价值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也忽略了资源、生态、环境等社会价值,这就需要引入“绿色GDP”。第二,经济福利水平取决于市场价格,不同国家的购买力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引入“价格指数”。第三,人均GDP没有考虑到经济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有时人均GDP高的国家福利水平还可能低于人均GDP略低的国家,最典型的就是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比如巴西、玻利维亚、阿根迁等,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有的达到5000美元,但由于贫富差距太大,社会却是动荡不安,经济学界称其为“拉美陷阱”,这就需要引入“基尼系数”。 3、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用来判断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个指标,它的数值在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表示收入分配越平均,0表示绝对平均,1表示绝对不平均。目前公认的标准是,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好”,0.3—0.4之间为“正常”,超过0.4为“警戒”。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6,表明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关于我国的基尼系数是多少,官方的说法是在0.4~0.45之间,有的学者认为可能已经超过了0.5,总之已经超过了“正常”范围,这一点已经引起了高层的重视。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目前贫富差距较大,资料说,50个富豪的资产,就相当于5000万农民的年收入;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就相当于全国9亿农民两年的总收入。 4、城乡居民收入 这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最为直接的指标。在城镇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叫农民人均纯收入。目前,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而且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也很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最高的是上海18645元,最低的是青海8058元,相差10587元;辽宁省为9108元,排名13,低于全国平均线1385元;铁岭市为6526元,低于全省平均线2582元,低于全国平均线3967元,比全国最低的青海省还少15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国平均为3255元;最高的也是上海8342元,最低的是贵州1877元,相差6465元;辽宁省为3690元,排名第九,高于全国平均线435元;铁岭市为3756元,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线66元和501元。再从城乡差距看(也许有不可比性),全国城乡差为7238元,辽宁省相差5418元,铁岭市相差2770元。 5、恩格尔系数 它是世界上比较通用的衡量国民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它是指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整个支出的比例。通用的标准为: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贫困,60%~50%之间为温饱,50%~40%为小康,40%~3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2005年,全国城镇为38.5%,农村为41.9%,城镇最低的是重庆和内蒙古31.4%,最高的是西藏53.9%,农村最低的是北京32.8%,最高的是西藏60.3%;辽宁城镇为38.8%,农村为41.6%。 其他不重要

5. 怎样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下调利率水平,有利于鼓励消费。目前物价持续下降,实
际利率不断攀高,成为居民储蓄意向增强,消费倾向减弱的重
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降低利率有利于引导实际利率回
到正常水平,鼓励居民扩大即期消费。同时,利率下降意味着
消费信贷利息的减少,随着我国消费信贷的不断发展,促进消
费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

  下调利率水平,有利于扩大投资。我国企业大部分经营资
金来自银行贷款,降低贷款利率有利于扩大企业特别是民间企
业的投资,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降低利率水平,
有利于减轻出口企业财务成本,促进外贸企业出口,增强国际
竞争能力。

  下调利率水平,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近年来,随着
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证券、保险市场的发展,为广大居民投
资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同时扩展了企业资金来源的渠道,
适应这种发展要求,适时调低利率水平,有利于引导居民多渠
道投资,有利于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本金,降低负债率,
优化资产结构。

怎样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6. 我们经常说促进经济发展,国家为什么要促进经济的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会让我国社会的整个经济环境活络起来,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蓬勃发展。当我国的经济环境发展好了起来之后,相应的,人们自主创业工作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这样会使得更多的人富裕起来,会有更多的机会享受美好生活,从而提高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成为一个良性的循环,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让国家更加强大。从国内角度看,经济发展意味着社会财富增加,人们安居乐业,生活日益富足,生活幸福,个人全面自由地进步。才有条件,实现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从国际角度看,经济发展意味着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拓展资料一、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一,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第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第三,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好”与“快”的有机统一。 第四,当前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时机成熟,条件具备。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切实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重大进展。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需要清醒认识到,我们也面临很多新矛盾和新挑战,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突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具有不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在实现科学发展方面的体制机制存在明显障碍,改革攻坚任务繁重。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为了更好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六个方面的新要求。

7.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下调利率水平,有利于鼓励消费。目前物价持续下降,实
际利率不断攀高,成为居民储蓄意向增强,消费倾向减弱的重
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降低利率有利于引导实际利率回
到正常水平,鼓励居民扩大即期消费。同时,利率下降意味着
消费信贷利息的减少,随着我国消费信贷的不断发展,促进消
费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

  下调利率水平,有利于扩大投资。我国企业大部分经营资
金来自银行贷款,降低贷款利率有利于扩大企业特别是民间企
业的投资,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降低利率水平,
有利于减轻出口企业财务成本,促进外贸企业出口,增强国际
竞争能力。

  下调利率水平,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近年来,随着
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证券、保险市场的发展,为广大居民投
资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同时扩展了企业资金来源的渠道,
适应这种发展要求,适时调低利率水平,有利于引导居民多渠
道投资,有利于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本金,降低负债率,
优化资产结构。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8. 我国加快经济发展的方式

  首先,要更新发展理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不顾及后代人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新的涵义。从新世纪新阶段开始,发展将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现代发展体系:一是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二是社会发展,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以及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质以及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等。我们应把握发展的崭新内涵,突破传统的狭隘的发展思维,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

  “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发展以新的涵义。

  最后,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成全党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使其融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