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来说合规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2024-05-10 19:37

1. 对企业来说合规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具有促进企业稳健经营运行、防范违规风险、规范员工行为、防止决策失误、减少生产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为:1、合规管理是企业稳健经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违规风险的基本前提,是每一个公司都必须要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保障自身利益的有力武器。2、合规管理是规范员工行为的有效手段,通过建构科学的企业合规文化以及合规体系,有利于让员工养成合规化的习惯,避免违规风险。3、合规管理可以防止决策失误,领导者的权限较大,再小的决策都有可能弓|发公司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合规化管理通过约束高层领导人员的相关行为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决策失误而带来的经营风险。拓展资料:1、合规管理即为合乎规范的管理,而这里的规范小则包括合规手册、公司规章制度,大则上升到地方、行业乃至国家法律法规。合规管理被认为是与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并驾齐驱的企业管理三大支柱之一,财务 管理是通过回顾企业三大报表,通过各种方法为下一报告周期的决策提供财务支持,告诉企业应该做什么。而合规管理则不同,合规管理旨在告诉企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应当怎么做,具体到怎么合理的做,合规的做,合法的做。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合规管理更显的尤为重要,因为上市公司必须要坚持依法公开公正的原则,公平公正就必然离不开对相关事项的合规化管理。2、企业要进行合规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研究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避免合规管理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而表面是合规,实质却是应当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制的,或者说是不被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所批判和否定的,那样就无从谈起合规了。3、合规管理可以防止决策失误,领导者的权限较大,再小的决策都有可能弓|发公司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合规化管理通过约束高层领导人员的相关行为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决策失误而带来的经营风险。

对企业来说合规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2. 碳会计处理及其对企业有哪些影响

在企业财税处理方面,碳会计准则的制定有利于企业有据可循地对碳排放权资产或负债进行记录,并根据履约日超排情况确认相关费用。一方面,根据上述准则指引,企业可以将碳排放权相关支出进行资本化,优化包括每股收益、投资报酬率等企业运营指标及资产负债结构。另一方面,相关交易账务处理的统一有利于提高企业间财务报表可比性,对外部监管统一标准、企业提高自身合规水平都存在促进作用。另外,碳会计准则的制定也将推动相关税务政策的确立,可能会对企业的流转税及企业所得税产生一定影响。

3. 如何做好企业合规管理

加强风险管理机制的构筑,必须首先抓好合规管理工作。
必须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机制,通过推动银行内部规章制度实现系统化、规范化,使银行内部控制覆盖到各个岗位、覆盖到各项工作、覆盖到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有效规避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实现银行合规化运行。
从严治行,合规管理是安全运行持续发展的需要。

对合规操作的管控力不够。主要表现在:重事后监督、轻事前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基层行存在屡查屡犯问题;上级行检查的频率低,且多为抽查,难以覆盖基层行的全部业务,容易形成监管漏洞;人情大于制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基层行认为查出问题再协调不迟;对查出的问题处罚力度不够、不足以不引起重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何做好企业合规管理

4. 企业如何做好合规管理

和跨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合规问题上更落后。如果说别人已经在严格治理了,那么很多中国人连什么是“合规”都没弄懂。中国企业如果还没学会基本的底线生存,未来会栽更多的跟头。
中国移动最近的腐败案再次说明,许多企业外在光鲜,却连最基本、最底线的“合规”问题都做不好。而企业乃至政府部门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合规”问题的严重性,这将使得中国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尤其在国际化进程中栽很多跟头。
这些年,全球反腐力度加强。例如根据“长臂原则”,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也被严格监控,一些不合规做法被无情披露。在美国公开的资料上,就有将近20家跨国公司在中国因违反美国FCPA,即《反海外腐败法》而被惩罚过。即便有些违规看起来并不算“严重”。
全球反腐力度加大的另一个表现是标准越来越严格。2010年美国国会通过《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法》,针对这两年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企业做假账、欺诈等问题,加大了审查和处罚力度。该法案鼓励举报、告密,一旦核实,就把罚款的10%~30%作为给举报人的奖励,力度非常大。英国在2011年7月1日也实行了新法律《反贿赂法》,比美国的FCPA还要厉害,强调企业必须证明自己严格防止了贿赂,出事之后才能得到从宽处理。这等于增加了一个新罪名,叫“没有防止贿赂罪”。这些法律都遵从长臂原则,可以伸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机构。
做好事易,做好人难
世界对企业合规问题的态度有一个演化过程。2000年,在联合国安理会秘书长安南的推动下,50多个跨国公司联合出台了《全球契约》,该契约如同一个自律性宣言,涉及劳工、人权、环境等九个原则,开始强调社会责任。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们更感觉到,如果企业不合规经营,同时把不合规的做法通过全球化推广到全世界,就会破坏世界的竞争秩序,于是加大了反对商业腐败的力度,提高了标准。2011年年初,《全球契约》又增加了第十项原则,并成立了专家组,交流各国的经验。目前,合规的重点就是反商业腐败。
其实,多数企业还是愿意合规的。但它们进入中国后发现,中国的经营环境不太好,因此一些企业选择了“入乡随俗”。有的做得比较隐蔽,通过香港或者外国的中介机构来付费,表面看自己没有责任,实际上按照现在的标准,都有问题。此外,由于管理、培训不到位,有些企业的当地雇员按照潜规则做事,也造成违规。这是跨国公司在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全球提倡“社会责任”后,有些跨国公司就把做社会责任变成社会公关。但“合规”很难这样做,因为合规是底线,很难宣传。做好事容易,做好人难。但总体来说,跨国公司还是想做“好人”。比如戴姆勒,虽然跟中国合资建厂,但是在合规方面,戴姆勒是单方面出钱治理,尤其加强管理相对容易出事的部门,如采购、供应商管理等。我们曾去欧洲考察了10个跨国公司的总部,已经有6个设立了首席合规官,叫CCO。相应的中国区也有一个合规官,以建立起一个直接负责合规问题的系统。有些公司还增加了做合规方面工作的员工数量。例如西门子出事前,大概有100多个员工做合规方面的工作,现在增加到600多个。
中国企业还差得远
在2000年前后安南提出社会责任和合规问题时,中国正忙着入世,没什么人关注到风向的改变,导致对企业管理的重大变化反应滞后。直到2005年去日本、欧美考察时,别人告诉说潮流变了,这才恍然大悟。加上2005年部分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发生了违规行为导致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政府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号召全国行动起来。
中国企业对合规问题的重视落后于跨国企业,但也有中国企业走在了前面,比如中海油。中海油每次开会都要首先让独立监事检查会议的合规性。2010年,中海油做了两个月的合规大检查,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制度大于老总”。这说明他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企业的合规文化。
总有些中国企业抱怨,“走出去”的时候,国外总是拿法律卡它们。要求中国企业一出去就达到国外的标准,看起来不太公平。但有没有可能再给中国10年、20年行贿的机会呢?不可能。所以别无他法,只能快速适应。
中国企业的合规治理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反腐败大多自上而下,全民参与性不够,特别是企业还没有很好地参与进来,这不利于发现问题;二是注重单项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各项制度在彼此衔接、相互配套上有所欠缺,不能形成综合效应;三是多头执法,缺乏有效性;四是只强调对受贿者的打击力度,对行贿打击不力。
中国文化比较强调变通、灵活,有时候这是优点,有时候就容易出问题。总是绕着规矩走,绕来绕去就产生了一大堆潜规则。潜规则就是合规的天敌。目前,商业贿赂资金是整个社会腐败资金的主要来源。在我看来,企业合规经营如果能够改善,下一步要带动政府合规行政。如果政府不合规行政,是会“逼良为娼”的。

5. 如何加强企业的合规管理

一、企业合规建设的现状
最近几年来,通过文化建设,开展案件防控和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企业的合规建设取得了初步作用。不过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仍有一些问题是合规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业务发展快于合规制度的建设,合规建设发展滞后
由于企业职能发生转型以及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各项业务都实现了发展提速,不过与此同时,企业合规制度建设就显得落后了进程,以至于不能完全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从而不利于企业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其原因有三:一是在风
险变化以及外部法律法规的发展的同时内部管理制度不能
与时俱进,得到及时的反馈更新。二是制度本身缺乏刚性。一方面由于一些制度本身就具有的弊端,有一些制度经过不断修订,反而使得基层手忙脚乱;还有一些制度只是大纲性规定,缺乏实用性,制度的作用流于表面。另一方面因为有些企业机构的设置呈“倒金字塔”式,致使有些基层行只是迫于应付上级行的条线检查而敷衍了事,制度执行力有待增强。三是缺乏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无法适应合规风险管理的需要。在激励机制方面,经营业绩与奖励分配明显失衡,这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基层在执行制度时的积极性。而在约束机制的方面,有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轻描淡写,没有相关制度予以责任追究,仅有“骚痒”之功,没有“根除”之效,这相当于无意中默许了违规行为,使得规章制度成了一纸空文。
(二)良好合规文化氛围只是呈现雏形
因为企业合规文化的发展普遍起步较晚,自然而然的,广大员工的合规意识就会显得相对淡薄,尚未形成合规价值观。从近几年来辖内发生的案件来看,无一不与违规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都是缘于合规文化的缺失导致了执行力的削弱和偏差,以至于酿成风险。比如说,2008年镇江市分行长期积淀的信贷风险集中暴发,留给我们引以为戒的教训,由于部分信贷管理人员为合规观念的缺失而导致了十分严
重的后果。目前经营管理水平较过去相比虽然有了不可忽视的改善,但仍有美中不足,依旧存在着那样的或这样的,或多或少的问题。不难发现,合规风险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合规文化建设仍然任务艰巨。

如何加强企业的合规管理

6. 如何推进企业合规管理

  一、培育合规风险管理的良好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合规管理氛围。
  合规经营理念应渗透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让员工意识到合规不仅仅是高层、合规部门以及合规工作人员的事,每位员工都应参与合规管理并履行职责。高层管理人员要做好表率,强化决策和管理过程中的合规意识,并监督各部门树立合规经营观念;各个部门全员参与,自上而下都深刻认识“合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人人议合规、人人促合规”的良好合规氛围。

  二、加快构建合规风险管理组织,明确合规管理部门权利。
  要高度重视合规部门的建设,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组建一个独立的、强势的合规部门。考虑目前农村信用社已经建立县一级法人的事实,建议在县联社设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在基层信用社及以下机构可设立合规联络员。合规部门的设置要强调有效性、独立性,确保合规部门工作不受干扰。合规部门要选聘高素质的合规人员,这些人员既要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又要熟悉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既要有一定的学历、资格,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三、定期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开展形式多样的合规教育培训,通过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强本系统的合规工作氛围,加强员工对政治理论、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组织员工进行考试,将考试成绩公开通报,对有关岗位的从业资质与员工的考试成绩相挂钩,增强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7. 合规风险的针对公司组织的合规风险

 1992年Treadway委员会经过多年研究,针对公司行政总裁、其他高级执行官、董事、立法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内部控制进行高度概括,发布《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Interna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报告,即通称的COSO报告。该报告第一部分是概括;第二部分是定义框架,完整定义内部控制,描述它的组成部分,为公司管理层、董事会和其他人员提供评价其内部控制系统的规则;第三部分是对外部团体的报告;是为报告编制报表中的内部控制的团体提供指南的补充文件;第四部分是评价工具,提供用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有用材料。COSO报告提出内部控制是用以促进效率,减少资产损失风险,帮助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对法律法规的遵从。COSO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有如下目标: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基本经济目标,包括绩效、利润目标和资源、安全),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与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包括中期报告、合并财务报表中选取的数据的可靠性)和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 根据萨班斯法案第404节条款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相应实施标准,要求公众公司的管理层评估和报告公司最近年度的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2004年3月9日,PCAOB发布了其第2号审计标准:“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针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的审计”,并于6月18日经SEC批准。SEC对该标准的认同等于从另外一个侧面承认了1992年COSO公布的《内部控制—综合框架》(也称“COSO内部控制框架”)。这也表明COSO框架已正式成为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框架的参照性标准。2001年底发生的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丑闻,暴露了美国核查体系的严重缺陷,而上述核查体系原本是用来保护公众公司的股东、养老金受益人和雇员的利益,并保护美国公众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公正的信心的,安然等一系列事件无疑严重动摇了公众对会计师行业的信心。针对上述公司失败事件,美国国会在2002年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为公众公司的外部审计师们创建了一个广泛的、新的监督体制,并将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作为关注的具体内容。国会不仅要求管理层报告公司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而且要求外部审计师证实管理层报告的准确性。在中国,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刚刚联合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为确保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平稳顺利实施,财政部等五部门制定了实施时间表: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这一套控制规范被称为中国的“萨班斯法案”,自正式实施之日起,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发现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企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应当提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这些法案的推出,让公众公司面临新的合规监管要求。合规管理部门需要在公司的内部控制和治理流程中,保证企业的经营行为能够与法律、法规、政策、最佳范例或服务水平协定保持一致。而若在经营中不符合必要的标准,公司可能将面临被罚款、要求赔偿等风险,降低公司价值,影响声誉及商业机会。  有效的合规管理有助于企业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和机会,有助于保护和增加股东价值,降低未预期损失和声誉损失的可能性。合规管理制度建设、合规咨询、合规审查、合规检查、合规监测、法律法规追踪、合规报告、反洗钱、投诉举报处理、监管配合、信息隔离墙(监视清单与限制清单)、合规文化建设、合规信息系统建设、合规考核、合规问责等。而国际金融组织对合规的定义是:一、合规(英文即compliance) :使公司经营活动与法律、管治及内部规则保持一致;二、与目标连用,具体指必须致力于遵守企业主体所适用的法律法规。  合规管理中讲的“合规”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一、规制,即遵守公司总部所在国和经营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二、规则,即遵守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包括企业价值观、商业行为准则;三、规范,即遵守公司内部的规范流程,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合规管理,就要从这三个层次上探索创新。在这三个层次中,遵守法律法规及行业准则对企业来说是必须满足的硬性要求。“萨班斯法案”、“COSO内部控制框架”以及国内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均对企业合规做了严格要求。为了确保实现以上三个层次的合规管理,企业需要在自身的内控以及对经销商、供应商及其他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合规审核方面加强管理,以适应政策监管的复杂环境和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企业可能遭受的财务及声誉损失。  由于合规管理的目标之一是需要面对政策监管进行自证清白,因此企业无论是在选择新的合作伙伴,还是在管理现有供应商、经销商、其他第三方合作伙伴或开展企业内控工作时,往往需要引入能给出独立审核建议的专业风险管理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来协助管理。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已成为国际上较通用的合规管理方式。例如,在美国,邓白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商业信息服务机构,也是现今美国企业征信领域的巨头。这家公司给企业提供的风险管理服务中就包括合规服务。资料显示,庞大的全球商业数据库是其核心竞争力。D&B的全球商业数据库是全世界最大的企业信用数据库,覆盖逾2.4亿家企业。这得益于其悠久的历史和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公司在19世纪后期便开始在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设立分支机构。公司数据来源渠道广泛,包括当地商事登记部门、黄页、报纸和出版物、官方公报、互联网、银行和法庭,还通过拜访和访谈形式收集相关信息。在中国,随着2013年葛兰素史克中国行贿事件被揭露,合规管理在国内尤其是在跨国企业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特别在医药行业的影响力尤为广泛和持久。因此,外资背景的风险管理机构在中国的合规管理业务逐渐成为了热门。还拿邓白氏举例,他们在中国的子公司华夏邓白氏在2013年葛兰素史克事件(简称GSK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在为许多外资企业提供合规报告,而GSK事件发生后,华夏邓白氏利用其母公司邓白氏在全球的数据库网络,提供的合规服务更是将核查范围覆盖到了国内外,不仅国内媒体及诉讼信息基本上都能查到,同时还能查询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欧盟、联合国安理会等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发布的制裁名单、政治敏感人物(PEP)等信息。许多外资企业都在通过邓白氏的合规报告来调查他们的供应商、经销商等第三方的合规情况。除了通过合规报告调查合作伙伴的合规性,企业往往还会采取的方法之一就是对重点对象进行合规尽职调查,比如制度规章对标、流程评估优化等。另外,对于经销商管理中常常会出现的返利补偿金问题,以及对于医药企业而言经常会做的会议赞助活动中涉及到的合规管理问题,企业通常都需要通过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来提供专门的审核服务并出具独立意见,从而帮助企业监管内外部的合规问题。

合规风险的针对公司组织的合规风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