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庙的历史故事是怎样的?

2024-05-07 12:19

1. 关帝庙的历史故事是怎样的?

在北京的庙宇中,关帝庙修建的最多,加上北京郊县的关帝庙,全北京的关帝庙总数达二三百座之多。
这些关帝庙塑像大体相同,中间坐的是关公,手捋长髯,微闪丹目,手持《春秋》,白脸捧印的关平和黑脸托刀的周仓分列两边。庙门口的一副对联,写道:
"赤面秉赤心,赤兔追风,一片忠心照赤胆;
青灯观青史,青龙偃月,千秋义气对青天。"
横批:"亘古一人"。
北京城的关帝庙中,正阳门月城西侧的关帝庙香火最盛。从明代开始,每年五月十三日,皇帝必遣太常寺上官行礼。除此之外,凡是国家有大灾大难,皇帝或百官也会到关帝庙上香,焚表祭告。
这座关帝庙得到朝廷的青睐,据说跟明永乐大帝朱棣有关。
据说明成祖定都北京之后,四方臣服,天下太平。一年,漠北异族突来侵扰,成祖于是御驾亲征。两军激烈交锋,大败敌军,敌军逃入沙漠,成祖带兵追赶,由于不熟习地形,竟不辨东西,几乎迷路。
正在彷徨之时,突见前方霞光万道,金光笼罩之下,一个头带夫子盔,身穿绿缎子蟒袍,外披墨绿色的斗篷,上绣狻猊戏火,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面生七痣,五络长髯,手提青龙偃月刀的大将,驱着白龙马在前方领路。成祖哪管那么多,命令大队人马跟随此将在大漠之中前行,终于全歼敌军。大军得胜后,成祖寻访带路大将,却渺无踪影。他细细回味带路大将的容貌,突然省悟是关公显圣。
明成祖凯旋回到北京,受到了百姓的欢迎。大队人马走到正阳门,突然从路西跟来了一匹白马。见到皇帝,白马泪如泉涌,四蹄刨地,迎天长啸。
成祖定眼一看,这不正是关圣下凡的坐骑白龙马吗?白马似乎有冤情向皇帝禀告,它将文武将官带到了一个小酒店里,最后在院子里一棵老槐树下刨出了一具尸体。
原来这个酒店是冯初面夫妻俩受人资助开办的,资助他们的是山西布商杨闪凤。酒店开张后,生意非常红火,此前杨闪凤来店重叙旧谊,不想两口子不知报恩,却心生歹意,蓄意谋杀了恩人,并将尸体埋了自家院子的老槐树底下。
冯氏夫妇原以为此事做的滴水不漏,不曾想,杨闪凤的白马逃出去,拦御驾告发了他们。
成祖下令将二人就地正法,以儆效尤。行刑完毕,人们正准备安抚白马,白马却早已不知去向。在旁的大臣都说是天降关圣,庇佑大明。大漠歼敌,得关圣佑护,回朝又遭神马鸣冤。大明王朝真是国运天长,神明庇佑。
之后,北京城的关帝庙日渐增多。地安门的白马关帝庙也因传说而闻名。

关帝庙的历史故事是怎样的?

2. 周口关帝庙的人文历史

始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乾隆、嘉庆时多次扩 修,至道光十六年(1832年)全部建成,前后历时145年。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58米,面积达12590平方米,占地20余亩。 清代文人高麟超在《洗凡文抄?陈游纪胜》中欣然赞:“关圣帝装塑威严,双石坊镂刻精妙,春秋阁飞檐建瓴,铁旗杆直插云霄,集公输之巧,荟冶炼之精……胜迹也!“

3. 关帝庙村的介绍

安徽省濉溪县刘桥镇关帝庙村位于刘桥镇政府东北2公里处,东与濉溪镇相连, 9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人口3182人,783户,外出务工人员约200余人,村民收入约3500元。现有土地面积2400余亩,76名党员,2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是农业村。该村发展花卉种植、蔬菜种植、禽类养殖和运输业等为主。

关帝庙村的介绍

4. 关帝庙村的介绍

关帝庙村地处洛南县城以北的石坡镇梁头塬,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非常适合种植烤烟。这个村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发展烤烟,多年来村民们一个个都成了种烟能手。在发展烤烟中,村上以抽留集中连片大面积为主,进行规模种植,他们采取“村上统一圈地,组上优惠发包”的原则,充分调动烟农的积极性,实行“一道梁、一面坡”规范种植,对烟农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确保每组有一名科技示范户,依靠科技提高产值效益。

5. 关帝庙村的介绍

关帝庙村隶属于安徽省阜南县段郢乡,位于段郢乡北0.5公里处。该村于2006年12月由原段南村、马坡村合并而成,阜南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关帝庙村的介绍

6. 关帝庙村的介绍

关帝庙为黄骅市区的一部分。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赵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因此地居韩村北部,故称老北头。清末,韩村分为13村,此村傍古关帝庙,取名为关帝庙。关帝庙村位于黄骅市区、黄骅镇政府驻地西1公里处;总面积1.9平方公里,总耕地50.2公顷,总户数272户,人口854人,党员26人;农业生产以小麦和杂粮为主,工副业以貂油、化工、汽车修理、水果食品零售、商品房出租等为主;上年人均纯收入3920元,人民生活水平居全镇前列,多次被评为黄骅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7. 关帝庙村的介绍

关帝庙村位于河南省荥阳市予龙镇,北临陇海铁路,南临G310国道,西靠郑州绕城高速公路,东接中原区赵村。西气东送工程临村而过,南水北调主干渠侧穿西南。该村小学现址曾于2000年以后挖掘出明朝修建关帝庙纪念碑刻,该村悠久的历史略见一斑。2006年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该村西南部田野中发现商代晚期小型聚落遗址。关帝庙遗址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的商代晚期聚落遗址,该遗址形态完整,包括居住区、手工业区、祭祀区和墓葬区,被考古界评为2007年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

关帝庙村的介绍

8. 关帝庙村的关帝庙遗址

 关帝庙遗址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发现了仰韶文化晚期、商代晚期、西周、东周、汉代、唐代、宋代、清代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尤其以商代晚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共发掘灰坑1620余座、墓葬230余座、灰沟12条、房址20座、水井26眼、陶窑22座、灶坑3座、祭祀坑17座,出土铜、陶、石、骨、蚌、角等质地的遗物近千件。发掘表明,商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为遗址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年代以殷墟第二期为主。在商代晚期,遗址内部存在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居住址集中在遗址的中部偏北处,居址区及其周围分布有生活用水井;制陶址和居住址没有明显的分界,但在陶窑周围发现有类似水窖的遗存;祭祀遗存比较集中地分布在发掘区南部,有燎祭遗存和瘗埋遗迹;墓葬区位于遗址的东北部,居住址与墓葬区之间有沟相隔。西周、东周、汉代、唐代等时期的遗存发现较少,多为灰坑、墓葬等。 关帝庙遗址是黄河以南地区首次大面积揭露的商代晚期聚落,发掘所见居址区、墓葬区、祭祀区布局清晰。此处保存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的发现,对丰富的商代晚期文化遗存的大规模揭露,对了解该遗址的布局、功能及其聚落形态,以及对探讨商代晚期的聚落结构和社会形态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掘过程中,对地质地貌、动物、植物、人骨、石制品以及各类测试土样等考古信息的全面采集,还为聚落考古、古代环境、生业方式、人类行为等学术课题的综合研究构建了基础。荥阳电视台有对该村的专门介绍,《走进豫龙镇关帝庙》。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