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这个会有对外招聘吗?

2024-05-09 14:39

1. 怎么才能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这个会有对外招聘吗?

航天中心会举行社会招聘。航天系统招聘已经很公平了,一般飞控中心的指挥人物是航天一院或者五院的两总,北航和哈工大相对去航天系统较其他院校多。



中国航天事业成就举世瞩目: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是千千万万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无私奉献、勇于攀登的拼搏历史。
经过50多年的创业发展,航天事业经过发展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几个阶段,具备了先进的卫星、火箭的设计能力,加工制造能力、完备的测试和试验能力、可靠的发射能力和有效的测控管理能力。

怎么才能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这个会有对外招聘吗?

2. 怎么才能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这个会有对外招聘吗?

航天中心会举行社会招聘。航天系统招聘已经很公平了,一般飞控中心的指挥人物是航天一院或者五院的两总,北航和哈工大相对去航天系统较其他院校多。



中国航天事业成就举世瞩目: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是千千万万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无私奉献、勇于攀登的拼搏历史。
经过50多年的创业发展,航天事业经过发展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几个阶段,具备了先进的卫星、火箭的设计能力,加工制造能力、完备的测试和试验能力、可靠的发射能力和有效的测控管理能力。

3.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介绍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Beijing Aerospace Control Center )(BACC) 成立于1996年3月,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指挥调度、飞行控制、分析计算、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中心,也是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飞行控制中心,承担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飞行控制和长期管理任务。还承担着我国卫星发射的指挥保障任务,是我国对外测控服务的一个窗口。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坐落于北京西北郊唐家岭的北京航天城内,是中国载人航天任务的指挥调度、飞行控制、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中心。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介绍

4.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发射中心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中国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以百分之百的测控成功率,给世界一个精彩的亮相。中国已经成功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控制技术,并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载人航天飞控中心。2005年,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为他们记集体一等功。测控通信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之一,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是这个系统的“神经中枢”。“神舟”飞船上天后能否进入轨道、正常运转、安全返回,航天员能否准确无误地完成各项飞行操作等等,完全依赖于指挥控制中心统一指挥和调度地面庞大复杂的测控系统,实施精确的测量和控制。为确保载人航天成功,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研制出具有7000多个模块和100余万行源程序的飞行控制软件系统,制定出《测控通信系统初步实施方案》、《飞船试验组织关系》等上百套不同岗位的操作方案以及上百套应急处置方案。在“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时,该中心先后进行轨道确定28次,按计划启动软件进程1400余个,发送遥控指令链87条,遥控指令437条,程控指令445条;指令发送、数据注入全部准确无误,在中国载人航天史册上创下零失败纪录。载人航天器的精确返回控制技术,是载人航天飞行安全成功的核心技术之一。指挥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独创返回控制参数计算与返回落点预报方法,开发出飞船返回的心控制软件,在目标落点等计算结果的精度、准确性和可靠性上,超过任务总体技术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飞船轨道精度是世界性难题。指挥控制中心科技人员运用高精度时间与坐标系统、大气密度计算模式等先进技术,使飞船定轨精度优于百米量级,取得我国近地航天器定轨30年来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历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挥控制中心相继攻克测控过程可视化技术、飞行控制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故障诊断技术、应急救生控制技术等重大科技课题,8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成为世界第三个具有透明控制能力、可视化测控与指挥能力、高精度实时定轨能力、高速数据处理能力、自动化计划生成能力的现代化飞行控制中心。俄罗斯宇航局局长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参观时,连连赞叹:“中国人了不起,你们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奇迹!”

5.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直击飞天

2011年11月1日凌晨5时许,北京航天城飞行控制大楼,彻夜未眠的灯火依然注视着一个个往来忙碌的身影。一个多月前,这里见证了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的喜悦,此刻,历史的指针又悄然指向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神舟八号”飞船发射。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神经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圆满完成了历次神舟航天飞行和嫦娥绕月探测任务。今天这里再担重任,承担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飞控决策、轨道控制、数据分析处理、应急控制,以及入轨运行后的长期管理。5时28分,飞船发射进入30分钟准备。这时的飞控大厅,显得格外庄严和安静,正前方的巨幅大屏幕上方清晰地标示着不断变化的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和准备时间,它们与百余个显示工作站,构成了整个飞行控制工作的核心平台。屏幕的最右侧,呈现出千里之外的壮观画面:晨曦、大漠戈壁,倚天矗立的巨型运载火箭运载火箭,强弓满弦,只待冲天长啸。坐在总调度台上的乔宗涛,两眼紧盯显示屏,对各类数据进行着最后的复核。作为北京航天飞控大厅总调度的他,将在这里下达飞船发射、运行段和交会对接段的所有指挥调度口令。“10、9、8、7……”,随着,扬声器里传来的最后读秒声,所有目光都在大屏幕上凝固。“点火!起飞!”5时58分,轰鸣声中,长征2F遥八火箭托着“神舟八号”腾空而起,飞越神州的山山水水,向着“天宫一号”进发。此时,从四面八方的地面测控站、各远洋测量船和密布的天基测控网发来的数据迅速向北京中心汇集。身着蓝色的工作服的参试人员利用这些传来的数据,紧张地进行飞船遥测数据和轨道数据处理,密切监视箭船的飞行状态,适时对飞船注入控制指令。大屏幕上,不断跳跃着各测站传来的飞行参数,铿锵的报告声在大厅接连响起:“发现目标!”“跟踪正常!”……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随着一连串完美动作,583秒到来了,操控人员的手指几乎都下意识地放到键盘上,眼睛注视着前方。“船箭分离!”随着这被打破的宁静,一条关键的指令向飞船发出,“太阳能帆板展开”,“长江五号跟踪正常”的报告声响起。位于飞控大厅右侧的计算机终端机房内,技术人员此时则正全身贯注地收集数据,紧张地进行轨道数据处理,确定初始轨道根数,密切监视着“神舟八号”的飞行状态。6时12分,又一个重要时刻到临,北京中心轨道室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准确地算出近地点高度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30公里的飞船的精确入轨参数。随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此时飞控大厅内的大屏幕上,在蔚蓝色的太平洋的映衬下,代表“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的两个醒目亮点,正静静等待着那不久之后的“太空之吻”。飞控大楼外,东方渐白,在喜悦中神州大地迎来了新的一天。昨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神舟九号出征太空,踏上牵手“天宫”的相约之旅。沉寂了八个多月的北京航天城,昨天再次沸腾,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大屏幕上,各种数据和色彩斑斓的曲线不断闪烁,跳跃着的北京时间、任务时间、飞行时间,牵动着在场每个人的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作为天地间联系的唯一纽带,所有的指令都从这里发出,所有的数据都在这里汇聚,所有的控制都在这里实施。这里有一群遥控“神舟”太空遨游的人。记者李钢、赵琳琳 通讯员谢波、姜宁乔宗涛沉着调度“天地间”飞控大厅第二排调度席上一个年轻的面容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他是首次载人交会对接飞控总调度乔宗涛,第二次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他坦言,与2011年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时相比,他更有感觉。从“神九”升空到准确入轨,从在轨测试到变轨调相,从自主控制到航天员穿舱试验,从手控对接到飞船返回,整个飞控过程中成千上万条调度口令都要由总调度来下达。在飞船发射上升段短短5分40秒里,乔宗涛要有条不紊地与十几个方向测控站、40多个测控点进行沟通。“每次发射前的几分钟,远比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的心情复杂得多。”乔宗涛笑着告诉记者。在备战任务的数次演练中,为了更好地与航天员沟通,他没日没夜地练习口令,熟悉飞控过程,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李勰三分钟确定入轨参数18时46分许,随着乔宗涛的调度声响彻飞控大厅。与此同时,在与飞控大厅毗邻的轨道机房里,轨道确定岗位年轻的工程师李勰和他的同事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入轨根数的计算。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也是任务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判断飞船是否进入预定轨道的重要依据。如此重要的参数,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180秒。李勰从来自不同方向不同测站的铺天盖地的数据中,判断、选出误差率最小的数据源进行运算,进行轨道根数选优,164秒就拿出了准确的轨道初值。7分钟后,李勰根据轨道初值又算出了精确的飞行器入轨参数。两个至关重要的轨道参数,他们仅用了不到10分钟,精度达到了毫秒量级。他们大都有“强迫症”倾向,不允许有任务差错,精益求精。费江涛发送入轨第一条指令18时46分许,在遥控发令岗位的年轻工程师费江涛沉着监视判断下,一串重要指令向神舟九号发出。几秒钟后,飞控大厅大屏幕上,神舟九号展开两只巨大的“翅膀”,在轨道匀速飞行。费江涛的岗位被称作“遥控发令”。飞行器每一次姿态调整、每一次变轨,甚至飞行器上科学仪器的每一次开机与状态设置都是通过他们这个岗位发送的控制指令来完成的。“发往太空的指令,只需几秒钟就能到达,一旦发送就没有机会更改,必须‘百发百中’。一旦失误,将功亏一篑。”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费江涛做了精心的准备。为了保证指令发送的准确性,他要熟练掌握飞行器的整个技术状态,每一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想好下一步。除了发送指令,他还要监控指令发送和执行后飞行器的状态。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直击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