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2024-05-06 17:04

1.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人说,余华的《活着》是每个人的人生,而文中的福贵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
有的人命运不至于像福贵那样凄惨,一生顺遂,没有大风大浪,所以他们很难理解“福贵就是我们的缩影”这样的话。
而另外一些人所经历的挫折颇多,人生百味都给尝了个遍,最后看见福贵时就像是看见了自己,眼泪突然就决了堤。
《活着》这本书,不同的人看总有不同的收获,可是每个看完的人,大抵都会细想——到底什么是活着?
为了成功为了玩乐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了社会和国家做贡献为了父母和孩子


绝大部分人都可能会有以上的想法和回答,其实说到底,活着就是个过程而已。
如果偏执地想要追求结果,那人生大概也看得很透了,从悲观主义角度来说,看透人生智慧,就很难找到活下去的勇气了。
哪怕是现在社会,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活着好像没有意义,但是人类的自我觉察又告诉自己,活着应该有意义,那么到底哪个答案才对?
心理学家表示,个体存在(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意义。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我们可以得知,生理需要(衣食住行)属于最基层的需求,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和实现的需要属于个体最高级的需求。



人的一生就是从基础需求向高级需求前进的过程,而“意义”就是心理需求的一种体现。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个体的发展(生命进展)的顺序显示为:存在→活着有需求→需求即意义。
爱因斯坦曾说,时间是不存在的,而是存在与记忆中,时间是相对的,也是主观的。
我们存在于世间的时间,是否也是相对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你看看那些总觉得自己活得很累的人就知道了。
为什么这些人会总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很辛苦?



自我绑架大家总是在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个道理的确不假。
古时候狩猎能力最突出的,几乎都是部落领导者。现在冲在前线的,也是那些最有资格、最有能力的人。
能够为自己和团队做出贡献当然是好事,可是这个世界上的小人也不少。
他们可能会站在你身后佯装脆弱,想方设法让你打头阵,甚至事事都丢给你处理,他们用一句“我不会”来推卸责任。
你并不是什么活菩萨,度得了这一个受苦受难的人,你还能度得了全世界的人吗?



但是现实中,很多人却总是因为一直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自我道德绑架,所以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活得很累很辛苦。
实际上,大可不必这样“绑架自己”。
尤其是在面对一些质疑的声音时,更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做到别人眼中的最好,因为你本就已经够好了。
在精神上不停的折磨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离崩溃也不远了,所以停止内耗。如果不想做,你就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你的优秀无需他人佐证。
自卑心理作祟在寻找人生意义的路上,大家都会磕磕碰碰,其中也包括许多“出发点就落后于常人”的人。
通常情况下,在这种“落后于人”的环境和想法中前进的人,都有很重的自卑心理。而自卑心理也就促使他们难以全方面的体会到人生其他的意味。
例如,在经济拮据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不会像普通同龄小伙伴那样,去思考玩什么游戏,也不会去思考自己第二天怎么打扮更出彩。在穷孩子心中,明天吃饱饭比游戏重要,给家庭减负比好看重要。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个话一点都不假。但是穷人家的孩子并非个个都想那么早就当家。
他们也想要玩具和游戏,他们也希望自己外表更加光鲜亮丽,但是现实情况没有给他们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机会。
久而久之,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难以在一些场合发现和享受快乐,自然也就觉得人生不是滋味。



活着,是一个事实,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在这个事实中不断摸索前进,寻找内心所渴望的东西。
我们不是因为什么意义才来到这人世间,而是因为来到了这人世间才变得更有意义。
人类的悲喜从来就不互通,但是生命的意义,是共通的。
但愿你可以在你的人生中,掌控自己的生活,把日子过成你所设想的那样。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2. 我父亲没有户口,但找到老家了,家里的一些老人都还活着能给证明是这的人,都能承认,怎么办?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按照国务院的《意见》要求,有以下八类人员可以依法申领到户口本。

1、 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2、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无户口人员。在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向该助产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需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向拟落户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无户口人员或者其监护人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3、未办理收养手续的事实收养无户口人员。未办理收养登记的事实收养无户口人员,当事人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按照规定办理收养登记,凭申领的《收养登记证》、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4、被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户口被注销人员。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重新出现的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人民法院撤销宣告失踪(死亡)的生效判决书,申请恢复常住户口登记。

5、农村地区因婚嫁被注销原籍户口的人员。农村地区因婚嫁被注销原籍户口的人员,经公安机关调查核实未在其他地方落户的,可以在原户口注销地申请恢复常住户口登记。恢复常住户口登记后,符合现居住地落户条件的,可以办理户口迁移登记。

6、户口迁移证件遗失或者超过有效期限造成的无户口人员。户口迁移证件遗失或者超过有效期限造成的无户口人员,可以向签发地公安机关申请补领、换领户口迁移证件,凭补领、换领的户口迁移证件办理户口迁移登记。不符合迁入地现行户口迁移政策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可以在原籍户口所在地申请恢复常住户口登记,其他人员可以在户口迁出地申请恢复常住户口登记。

7、我国公民与外国人、无国籍人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我国公民与外国人、无国籍人在国内非婚生育、未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具有我国国籍的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父母的非婚生育说明、我国公民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需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8、其他无户口人员。其他原因造成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承担监护职责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提出申请,经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可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意见》规定的“其他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措施,是一条兜底性条款,即对其他原因造成的无户口人员,都可以按照《意见》的精神和要求,经过申请和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办理户口登记。

步骤如下:

第一步:获取有司法亲子鉴定机构的亲子关系鉴定报告;

第二步:凭鉴定报告向拟落户当地卫计部门申请《出生医学证明》;

第三步:凭《出生医学证明》向拟落户派出所申请落户。

3. 我有抑郁症,今年17,已经自杀过一次,没死成,我感觉人生就像大梦一场,我现在在外地,准备回老家就离

抑郁症,可以治疗,为何要轻生。当然抑郁症治愈比较困准,究其原因,目前抑郁症的治疗,90%都是没有很仔细寻找病因,一出现抑郁症就开"抗抑郁药",所以90%以上的抑郁症治疗都没有效果。精神因素(失恋,感情挫折,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因单位领导、同事、家人长期关系紧张,性格内向等等),长期得不到缓解、不能自拔,得不到外界的疏导,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长期抑郁成疾。还有更多的是由于身体的疾病,导致体的长期不适,查不到病因或治疗无效,,从而出现抑郁症。抑郁症有许多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引起脑供血不足的最常见病因:血压异常(低或高),高血脂,高血糖。像你这样的年龄多是由低血压引起。由于血压低,输送到大脑的血量减少(脑供血不足),大脑神经细胞长期缺血,导致顽固性头晕头痛,多梦失眠,精神萎糜不振,记忆力下降,全身无力,整天昏昏沉沉,心慌意乱,耳鸣,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等等很多不适症状。而到医院就诊又找不到病因,或开些抗抑郁的药,长期治疗无效,身体受不了疾病的长期折磨,从而出现抑郁症。不知你是否用过抗抑郁药,效果怎样?如果没有效果,考虑是没有查出引起抑郁症的病因,你应回家,到医院再查下病因,从最简单的测血压查起。你这样的年龄应珍惜生命,就算你不为自已考虑,也要为你父母着想,他们吃了多少苦才把你养大,容易吗?你不在了,他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他们又怎么活???回家吧,父母等你多么着急!回家后,对你的病有什么疑问、想法,可随时咨询我。

我有抑郁症,今年17,已经自杀过一次,没死成,我感觉人生就像大梦一场,我现在在外地,准备回老家就离

4.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爸爸

  爸爸是我最敬佩的人

  我有一位和蔼可亲的爸爸他个子不高,中等身材,头上长满了浓密的头发,一双有神的大眼睛,好像永远都不知疲倦。也许是年纪大了,所以脸上刻满了不深不浅的皱纹。他是我尊敬的人!

  爸爸是一位木匠,他对工作十分认真,经常为了工作,做工到深夜。

  夜深了,时钟刚响了12声,我刚从甜梦里醒过来,屋外传来的阵阵“叭叭叭”的声音。啊!我的爸爸还在工作呢?我想爸爸长期这样下去。身体会垮下来,想到这里,我便下了床来到爸跟前,只见爸爸满头大汗,正聚精会神地工作着,他用划刀将木板割开,然后把一断长条形的方木锯成几断,最后用锤子迅速地把铁钉将木板和方木使劲地钉在一起,不一会儿就做成一张木椅子,爸爸的手艺是多么高超!”您怎么还不睡,爸爸?”。我问他,他只是随口答应我,“你去睡吧!”我真不想离开爸爸,可我又说不服他,只好呆呆地站在一旁看看,他那灵巧的手不停地工作,好像不知首疲倦,那手上的锤子好像是他的老交情了,一点儿也没锤他的手上,要是我去做,那锤子一定不会认我的。

  爸爸整天这么干,但他的两眼睛依然是那么有神,这一次,爸爸又得到了一项任务,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一个巨型组合柜,这一下,可把爸爸忙坏了。为了依时完成任务。爸爸没日没夜地干。放学回家,我第一眼就见爸爸蹲地上忙个不停,直到夜深了。这叭叭的声音还在我耳边响着,怎么才能使他休息一会呢?我苦苦思索。这时,爸爸看见了,问:“你怎么还不去睡?”我想到爸爸平时非常疼爱我,就故意说:”你不去睡,我也不去睡。“傻孩子,你就去睡吧。”“不,我们要一同睡。”爸爸说:“唉!真拿你没办法。”爸爸只好收拾工具,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早晨,我想了个办法,把他的工具藏了起来,爸爸很快地吃过晚饭,放下碗筷就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了,不一会儿,就听见他大声喊:叫我的工具呢?”我假装没听见。妈妈走过来,帮爸爸一齐寻找,后来,妈妈走到我的面前,问:“你看见过爸爸的工具吗?”我的脸虽然红了,但仍然沉着地说:“不知道,”爸爸露出了焦急的心情,  自言自语地说:“要是完不成任务,怎么办呢?”我不忍心看到他这样子,偷偷地把他的工具藏在一个既

  没找过,又明显的地方。爸爸很快地找到了。又开始了工作。

  刀和锤子又在爸爸手中忙碌起来,仿佛也在不满地说:“哎,这样没完没了地干,你熬得住,我可受不了!”可爸爸却越干越起劲,啊,这是我的爸爸,他那勤劳苦干的美德,将是我永远的榜样。

  爸爸,您是我最敬佩的人

  爸爸一生勤劳,朴素,只知道吃苦,不懂得享受生活。爸爸是我这一生最敬佩的人!

  爸爸年轻时就一直从事建筑行业工作,因为家庭原因,他只能靠自己努力。刚开始爸爸只是一个小瓦工,和泥,垒墙,给别人盖房子。在不断的工作中,他凭着自己的一股干劲,用只有初中文化的底子,学会了建筑专业的预结算及绘图等。他没上过一天建筑学校,全靠自学。那种毅力是难以想像的。没有什么基础,没有老师教,也没有任何人帮他。但他就是凭着自己对建筑的热爱,对那份工作的执着,楞是自学完了所有课程。

  爸爸是我学习的榜样,当我向他请教问题时,他对每一个问题除了给我解答,还能很快在书上找到。好像他的脑子里印那些书的每一页。我真是太佩服我的爸爸了。就是上学时老师教过的课本也不一定能立刻找到,更何况是自己学习的课本呢!

  爸爸,您是我最敬佩的人!我要向您学习!

  最敬佩的人—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中国亿万民众中的普通一员,没有特别显赫的声望和地位。但是,在我的心目中,他足以和中外历史上任何一位开疆辟土的君主相媲美,是这个世界上我最敬佩的人。
  父亲出身于中国民众的最底层:农民家庭。虽然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初中毕业后,还是就不得不缀学务农。做为老大,他的下面还有八个弟妹要照顾。
  当时的农村还在吃大锅饭。当地地少人多、土地贫瘠,生产队连年“涨肚”(当地土话,即亏损)。年终结算时,不但分不到半点钱、粮,还倒欠队里的钱。但是,人活着总要吃饭、穿衣啊。到了冬天,没农活的时候,父亲就去河里捕鱼。当时割资本主义尾巴割得轰轰烈烈,这种事情如果被抓住了,是要挨批斗的。只能偷偷地去。早晨,天不亮就出门,晚上,要等天黑透了才能回家。捕鱼的工具也很简单:用一根粗圆木,一头削尖,再包上一层铁皮,顶端钉上一根铁刺,就做成了简陋的冰穿子,再带上一张鱼网就行了。到了河中间,选择一个水深的地方,先用冰穿子破冰,在冰面上砸出一个大小合适的窟窿,然后开始下网。冬季冰下缺氧,冰面出现裂口后,如果附近有鱼,鱼就会游过来透气,这时就可以收网了。但破冰和收网的过程都很危险。万一将冰面砸出大的裂缝或砸开的面积过大,冰面就很容易塌陷。如果不小心掉进去,身上穿着的厚厚的棉祅、棉裤立刻被水浸湿,会猛然增加几十斤的重量,刺骨的冰水不用十分钟就能把人冻僵。在水下又很难找到冰口的位置。基本上,如果掉下去,就没有再上来的希望了。那时候,人穷,河也瘦。一天砸上十几个冰窟窿,也网不到几条鱼。就这样,父亲冒着危险,连续打了三年鱼,可是自己家就连过年都没舍得吃上一条,全都悄悄拿到镇上卖掉了,换回来米和盐。
  父亲想买一件夏天穿的汗背心,计划了几年也没余钱买。到了夏季的三伏天,上工时,他还穿着那件秋天的大褂,热得汗流夹背。一进家门,脱了衣服,就只能光膀子,家里来客人时再穿上。
  到了第四年,父亲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 ”,听说大兴安岭是个“插根筷子都能发芽”的富饶之地,父亲决定把全族人搬迁到那里。可是往那里跑了很多次,那边没有一个生产队愿意按纳他们。因为每个队的土地数量是固定的,人口一多,年终人均分配的口粮就会减少,所以人家都不愿意。只有一种办法叫做“以姑娘带户”,就是把自家女孩嫁给当地生产队的男孩子,这样可以让女孩子的娘家人落户。可是,这样,一般情况下,漂亮女孩只能嫁给那些有残疾的、讨不到老婆的光棍,造成不幸的婚姻。而且,也不能解决全族人的问题。
  没办法,父亲决定在那里自己新组建一个生产队。他用几个月的时间,把选址、办理迁移的一切手续都办完。在1971年的春天,全族二十几户人家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集体搬家。因为路途遥远,只带上了一些生产、生活必需品。包括粮食、衣物、农具、锅碗瓢盆、部分鸡鸭鹅狗。都说穷家值万贯呐!就是这样,也足够壮观的,一路上,孩儿哭,狗儿叫,从火车到汽车,人人侧目。
  在到达他们的新建生产队之后,真正的创业才开始了。这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坳、一块较为平坦的荒原。首先,他们要建起能住人的房子,然后要打井,修路,还要开辟出能种庄稼的农田。全体有劳动能力的一齐动手。先砍倒小树,扎了几个马架子,也就是窝棚。二十几户人家先住进去。然后再伐木、盖房。
  吃饭只能在野地里。支起三块石头,架上大铁锅,折来树枝当柴烧,舀来河水,就开始煮大碴粥了。因为没有锅盖,锅底的粥已经糊了,上面的米还生着呢。风一吹过来,土沫、草叶都刮到粥里,成了不请自来的特殊调味品。当时我二周岁,已经记得很多事情。他们给了我一个断了柄的茶杯当做饭碗。虽然我饿得绕着饭锅咽口水,可是那种又夹生又糊的饭还是难以下咽。如果遇到下雨天,就吃不上饭了,只能等雨停了再做。
  那时盖房子也没办法讲究。先做土坯,到大甸子(河边有草的湿地)上用平铲切割出长方形泥块,晒干了就可以切墙。河边都是河水冲刷出的淤泥,土质黏腻,中间又连着很多草茎,不易裂开,拿来砌墙较为耐用。再砍粗木做立柱和房梁,细木随便砍二斧,稍微砍直一些,就做了门窗。房顶盖苫草。房子盖好一座,就搬出一户。那时候哪有玻璃呀,所谓窗户也只是个大木头框子,小窗格都没来得及装。晚上睡觉时就挂起一幅幔帐(一种布做的帘子)当窗帘。有一天晚上,睡到半夜,我忽然被一阵嘈杂声惊醒,大人们都叫喊着冲了出去,说是狼来了,咬死了二只羊。我吓得躲在幔帐后面瑟瑟发抖,怕被狼叨了去。
  运来的粮食都是一麻袋、一麻袋地摞在一个马架子里。如果上面的是大碴子,就只能天天吃大碴子。吃上二、三个月,一直到大碴子吃完了,才能搬出下面的小米。唯一的好处是:全村男女老少都不必费心猜想今天吃什么饭,反正每天都是一个样。等房子盖得差不多时,父亲才发现,粮食已所剩无几。他连忙坐火车回老家去筹运粮食。父亲虽然走了没几天,可是这边的人多啊,一百多口人很快就断顿了。这时,母亲想起了一个路过这里的讨饭老人,老头把讨来的小半袋米放在这儿,让我们代为保管的。大家没办法,把这些米也吃了。那是真正的百家米啊!各个品种、各种成色的粮食混杂在一起。好在百家米吃完后,终于等来了父亲的粮食。老人再来时,我们还给他一袋新来,并对他千恩万谢,他救了我们一族人呐!现在,已经几十年过去了,那位老人家应该已经不在人世了,愿他老人家的灵魂在天国里得到安息!
  新建的生产队有很多事情要办,父亲不停地往返于新建队和公社之间。二者相距60华里,交通工具只有二条腿。那时候,对他们来说,自行车比现在的高档轿车还稀奇,穷乡僻壤是难得一见的。买是没钱买,借也没处借啊!一次,为了办一件事,父亲在一天之内,在两地之间走了三个来回,到最后实在走不动了,只好折了根树枝当拐杖拄着走。妈妈给他做的千层底的布鞋,他只穿三天就磨破了底。
  当时开荒种地也是异常艰辛的:伐倒树木、刨掉树根、割去杂草,再用镐头一镐一镐地翻整土地,打碎土块,整理出垄台和垄沟。然后,才能种上庄稼。这种开恳土地的方法,俗称“刨镐头荒”。因为没有铧犁和大牲口,全村大部分土地都是这样一镐一镐地刨出来的。头二年,土地还是很生,庄稼不会长得太好,只有在经过两年不停地翻整、施肥之后才会成为熟地,庄稼的长势才会好。
  二爷爷从老家来看他们时,遍寻父亲不见,众人把一个瘦骨嶙峋、胡子拉碴、弯腰驼背的小老头指给他看。二爷爷当时就哭了,说:“好侄子,你受了多大罪呀!你才二十三岁呀!”
  这一切的付出都没有白费,到了80年代初,那里已盖起了第二代砖瓦房,家家都有小四轮拖拉机,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普通人家年收入三、四万元。1987年,国家农业部搞了一次全国百名种粮大王抨比。结果评出的首名粮王,不在鱼米之乡的江南,而是在我们那个村附近,名叫赵宏玉。
  因为附近出产铁矿石,那个村被命名为铁矿小队。直到现在,那里80%以上都是我的族人,他们都是同一个姓氏。父亲先后做过小队会计、大队会计。最后调到公社以工代干。
  1981年,父亲调到公社农业经营管理站担任站长。当时各公社的农经站归条条管理,属于市农业局的派出机构。每到年头年尾,需要写计划、总结时,市农业局的小轿车就会开上四个多小时,到公社把父亲接到市局,执笔写报告,写完后再把他送回来。需要他汇总的不是一个公社的情况,而是全市二十三公社的总体农业情况。市农业局、再加上各农经站的员工有一百多人,比他学历高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这个初中生的文笔却是首屈一指,有口皆碑的。虽然经历了早年失学之痛和种种生活的磨难。父亲却从未放弃过学习,他自学了文学、财务等很多课程。
  从那以后,父亲先后担任了农业局干事、副乡长、乡长、乡党委书记、市畜牧局副局长等职务。
  父亲走上经商之路纯属偶然。当时小叔叔开了二个商店和一个小公司,经营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因为经营和个人感情同时出现问题,一向在几个兄长的呵护下长大、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的小叔叔弃商而逃,远走它乡。债主差点挤破门坎。总得有人收拾烂摊子啊!按规定,干部不允许经商,父亲只能辞职,放弃这个经过多年奋斗,并读了三年电大才换来的干部身份。就在他的升任旗长(少数民族地区的职务设置,等于县长)的调令下来的那天,他递交了提前退休申请。
  经商之路总是充满曲折,难以预测。有时就会“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在东拼西凑终于还清欠款,并努力经营积累了一定的家底后,在他经商的那条电器商业街,有一家店面失火,导致火烧连营,价值几十万元的货物化为乌有。亲戚、朋友都以为父亲这次肯定再也爬起不来了,一个个远离而去。那段时间,父亲既盼着电器厂的送货车能早点来,因为有货才能卖出钱。可是又怕它来,因为货款根本没有着落,亲友早已借无可借。每当送货车要来的前二天,他就早早地在大街上站着,看看能不能遇到熟人,还能不能借到点钱。当时我早已离开家乡。每当想起妹妹向我描述的这些,我都忍不住心酸落泪。
  在经营了多种项目之后,父亲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是我们那里附近几个城市的首家私营物业公司,在以后的几年里,也是唯一的一家。业务覆盖了几个县级市。父亲以前单位有个同事老赵,听说父亲现在经商发了,就特地前来投靠。可是,老赵下了火车之后却怎么也找不对地方,原来别人给他的是旧的地址。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走着走着踩到一张旧报纸,捡起来随意瞄了一眼,这一看不打紧,他立刻睁圆了眼睛。也真是巧得很,报纸上正好有一篇报道父亲的专访。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见到父亲后第一句话就说:“不得了!不得了!现在随便看一张报纸,上面就有你的事迹,想不到你这么有名!”
  现在父亲的公司已经发展到六、七个,经营种类也多种多样。他从社会的最底层,到成为人人羡慕的成功人士。没有任何社会背景,靠的是自已的吃苦耐劳、努力奋斗和从不放弃。他坎坷的经历足以写一本厚厚的小说。我为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

5. 人类对永生渴望有多强烈


人类对永生渴望有多强烈

6. 臧克家的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爱好诗歌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凡是好诗,不论新旧,都是经久难忘的。只要是经久难忘的诗,大体都是名篇佳作。当然,一首诗为少数几个人经久难忘,可能还夹某些偏爱的因素;但是为大多数人经久难忘,就表明那首诗的生命力的久,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臧克家的名篇《有的人》,就是一首能使大家经久难忘的好诗。这首写于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是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而作。感从何来?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个月。一方面是“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已被人民推翻,另一面是从旧中国进入新中国的各色人等还不免带着旧社会的阶级和思想烙印。鲁迅式的“有的人”固然很多,而处于对立面的“有的人”却也不少。诗人面对现实,回忆鲁迅生前和逝世以来的社会状况,有感而作此诗。此诗不仅反映了生活真实,也表现了诗人的思想倾向,因此,这是一首真实性与倾向性相统一的抒情诗。 

诗的第一节指出当今之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人:一种人“虽生如死”,另一种人“虽死犹生”。“虽死犹生”的人,自然是指当时被纪念的鲁迅,是对“永垂不朽”的鲁迅的歌颂;但是,作为典型形象看,也不是单指鲁迅,同时还暗示着与鲁迅品质相同的许多人。至于作为对立面的“虽生如死”的人,当然指坏人。这节四行诗,两句话,是全诗的总帽,统帅全篇,虽通俗易懂,但容量很大,概括力极强,耐人寻味,今人猛省! 

接着三节(即诗的第二、三、四节),把“虽生如死”的人和“虽死犹生”的人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比形象、比思想、比情操。从形象看,“骑在人民头上”的人,虽然昂首挺腰,自诩“伟大”,实际上是藐小的:而“给人民当牛马”的人,尽管俯下身子,毫不显眼,却是伟大的。这四行诗,是从鲁迅《自嘲》一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生发出来的。诗人发展了鲁迅的思想和诗意,形象的对立性更加突出、鲜明。再从思想看,那些“虽生如死”的人总是想“不朽”,“要把名刻入石头”,为自己树碑立传。而那些“虽死犹生”的人,却情愿充当无名的野草。它们憎恶把野草当作装饰品的“地面”,时刻等待地下的火山喷薄而出,烧尽“地面”上的野草、乔木,直到“无可朽腐”,大家同归于尽。这一节是根据鲁迅《野草·题辞》中的“我自爱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至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几句话写成。写《野草》和《野草·题辞》时的鲁迅,正处于思想“彷徨”时期,他曾经坦率承认他当时还没有找到革命的道路,但他对于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派却是痛恨,不共戴天的,因而表现了“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彻底牺牲精神。最后从情操看,那些“虽生如死”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是十分卑鄙、丑恶的。而那些“虽死犹生”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情操是非常崇高、美好的。 

诗的第二、三、四等三节是紧接诗的第一节进行构思的。诗人不是为了歌颂鲁迅而歌颂鲁迅,而是在歌颂鲁迅的同时,也歌颂与鲁迅品质相同的人,而且谴责那些自吹自擂比人民群众“伟大”,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不让别人活下去的人。这样一个对照,比单纯诓歌鲁迅更加显示出诗的思想的广度与深度。 

最后三节(第五、六、七节)诗,诗人抓住头一节诗所说的两种人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指出他们不同的命运、不同的影响和不同的下场,也就是指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前途。这三节诗是二、三、四等三节诗的逻辑发展。第五节诗仍然从对立的形象着眼。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自诩“伟大”的人终归被人民所推翻,从高高在上的地方摔了下来,不仅藐小,而且将从地球上消失;至于那些“给人民作牛马”的人,却被人民永远缅怀他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光辉形象。第六节则是写出两种不同的主观思想得到两种不同的客观效果:那些想为自己树碑传的人,他们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而那些“情愿作野草”的人,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一年一度地生长,他们也一年一度地永远为人民所怀念。鲁迅是如此,和鲁迅品质相同的人也是如此。最后一节写出不同的情操,不同的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那班“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是决没有好下场的人,只要时候一到,他们的下场就会让大家看到。至于那些“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人民群众会把他抬举得很高。鲁迅就是这样的人的代表。 

诗的主题一向认为是对鲁迅的的崇高品质的歌颂或赞美,这当然是不错的。但通过认真的分析、深入的理解,仅仅说是歌颂鲁迅,还是不够的。不少分析者其所以说诗的主题只是歌颂鲁迅,可能是忽略了题目下面的副标题“纪念鲁迅有感”,忽略诗的末尾“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也忽略了诗句“有的人”。作者写作此诗既不是当年十月十九日纪记鲁迅的即席之作,而是在参加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之后有感而作。如果专为鲁迅而作,上述的主题思想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作者明明说是“纪念鲁迅有感”每一节又不点明鲁迅,而是以“有的人”开端,自然就不单是诓歌鲁迅。因此,这首诗实际上是通过纪念鲁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只有这样认识主题,才能概括诗的整个内容,挖掘诗的广度与深度。这是诗人的美学理想在诗歌创作中的具体反映。不论诗人自己是否察觉到这一点。他所塑造的对立形象却流露了这一点。诗人在对两种人的对照中,始终只是暗示鲁迅,而不点明鲁迅,也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只是说这首诗歌颂了鲁迅,就大大缩小了诗的容量—一它的广度与深度。 

这首诗的艺术构思看似平常,却也奇特。诗人既然是“有感”而作,就从“美感”出发。但是,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诗人并不贴标签,也不喊口号,只从对人世间两种的深刻感受出发,运用通俗、亲切、生动的语言,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一般人对这首诗的分析,都说诗人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艺术技巧,这当然也说得不错。的确,诗的每一节都用了对比,把真的、美的、好的、和假的、丑的、坏的作了对比。但是,诗人的这种对比,并不限于某一节诗,而是贯穿整体,诗人是用“铺陈”的方法来安排对比的。所谓“铺陈”就是传统的表现手法“赋”。《有的人》的作者正是为了“铺陈善恶”而运用对比的。诗人铺陈了三种对比:第一种对比即第一节的总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的对比,它统摄全诗。第二种对比,主要是比形象,比形象的斗争的过程。第三种对比主要是比下场,比两种形象在历史风云和时代潮流激荡下的不同结果。诗人正是把这样三种对比铺陈开来,成为一首既整齐又错综的抒情诗。(本文节录自吴奔星《真美善与假丑恶的强烈对比—一略说臧克家的(有的人)》一文。)

7. 老人病重去世前预兆

老人病重去世前预兆有很多种,比如脚肿或者脸肿、回光返照、口渴等,以下大概列举了几种,仅供参考:
1、脚肿或者脸肿
俗话说男怕穿鞋,女怕戴帽。意思是男的脚肿了,女的脸肿了,这种情况就很快了,差不多也就几天的时间了。如果有病重的亲人发现这个情况,一定要多陪陪他们。
2、回光返照
这个大家都听说过的,老人病重意识不清晰,不吃不喝,如果突然精神好了能吃能喝,像康复了一样就是回光返照了这个时候应该注意了,作为亲人不能掉以轻心。

3、口渴
去世前不怎么吃东西,但总是喊口渴,喝了很多水也喊口渴。喝好多水,有可能是他的各个身体机能已经开始丧失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状况。

4、人中塌陷,抬头纹没了
据说老人去世前,人中基本都会塌陷下去,额头上和脸上的抬头纹也慢慢变平了,整个人感觉像年轻了,嘴巴可能也会有点歪了,当然这个得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定。

5、大小便失禁
基本上大小便排失禁,排黑便,据说是把肚子的脏东西拉干净上路,想想人来的时候婴儿期也是排除胎粪,要走也是这样。
其实不管是哪种预兆,都希望家人能够多抽出点时间来好好陪伴老人,因为此刻,即使他有很多东西不能做,但老人内心肯定是非常希望家人能够陪在身边,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安慰。

老人病重去世前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