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的造业是什么

2024-05-17 17:46

1. 佛教里的造业是什么

佛教使用的“业”是梵文कर्मन्(karman,羯磨)的意译,今译为“行为”(英译act, action, performance, business)。
“造业”也就是做一定的行为。 “业”按伦理属性分,可分为“善业”、“恶业”和“无记业”(非善非恶)。所以说“业”就是“坏事”,那是不对的。坏事应该叫“恶业”。 业按作用方式分,还可分为身业、口业与意业等。

扩展资料:
业是造作,佛在经上把它区分为三种,身、语、意叫三业。我们身体的动作是身业,包括的范围非常广,肢体动作是业,我们肢体不动作的时候,还在造业,造的什么业?我们呼吸没有停,我们脉搏跳动没有停,睡着了它还不停,还在造作;我们每一个器官,内脏器官,它在那里运作也没有停止,甚至于每一个细胞的新陈代谢都没有休止,这些作为统统都是业、身业,不只是这个经上常常讲的,那是讲大的、严重的,杀盗淫妄。
如何是业障?业障的症状又是如何?
一.业障极重之人,常全身是病,几乎从头到脚都有问题,若如此,便是过去世的业太重所致。
二.业障与魔障有个共同点,即是医生检查不出病因。而其相异之处为:以业障来说,医生虽检查无病,但其实有病,只是世间的医学,不论中西医,都无法检查出来而已,这便是业障病。至于魔障病,则是医生检查结果是无病,而实际上亦无病。然而,虽说无病,却表现有病,且极其受苦。如此一来,常很可能被别人误解成装病,而不容易受人谅解。
三.昏沉。业障重则常多昏沉,顺顺无生气。
四.掉举。业障重之人学佛之后,很不容易平静下来,而且常易兴奋,不能自己。
五.散乱。业障重者:心很容易散乱,不易集中精神。例如修数息法,从一数到十,他都很难作到,也许偶而能一、两次达成!其实数息法从一数到十,我们每人从小就会了,且又不用思考、亦不须逻辑推理、也无善恶之分辨,可说是最简单不过,然而当盘腿静坐时,许多人就是数不来。这就是因为无明业障,障住了本心之明的缘故,好像被一团大雾笼罩住了,故每次数着数着,就如在大雾中迷失一般而忘失了。
六.失念。业障重则心容易失去正念。
七.妄想。业障重之人:心容易有妄念,胡思乱想。这是比较轻的业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业障

佛教里的造业是什么

2. 何为: :“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因缘具足就应现。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大体意思就是;只要造了因,就必然有结果出现。只是结果出现的时间和空间,是随缘的。出现的早晚不定,都依缘生灭。

3. 信佛讲因果,人身口意和起心动念造业,会有哪些果报

《地藏经》,《转伦五道罪福报应经》《三世因果经》都有说明,建议您全都认真看一遍

信佛讲因果,人身口意和起心动念造业,会有哪些果报

4. 不善的口业会招致哪些果报

学会戒恶口,语言会越来越有重量。你们有没有发现,一群人坐在那儿,有人讲一句话,别人一听马上就记住了;有的人前前后后重复了很多次,别人却不知道他想说什么,觉得没有听懂。原因是什么呢?说话,也有福报。你的语言讲出来,有没有重量,和语言的福报有关系。
  如果一个人平常讲绮语讲得太多,哪怕他讲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们都可能搞不清楚他的意思,甚至分不清他在开玩笑,还是在说正事。这就是语言的因果,平时习惯恶口骂人、两舌、绮语、妄语的人,他拥有的语言能量会越来越差。而那些平常很注意自己语言修炼的人,一旦讲话,别人就会非常愿意听,受人爱戴。古人讲贵人语迟,富贵之人,往往不急于表达,而是三思而后言,这样就不会冒冒失失犯一些语言上的低级错误,造成语言的瑕疵,造下不善的口业。
  如果今生无缘无故遭受诽谤诬陷,被邪说蛊惑,口齿不清,口发恶臭,内心经常惶恐受到煎熬,应忏悔以前世妄语的罪业。对造谣生事者,应心怀感激,满怀喜悦。吉美林巴大师曾经说过:“怨敌反害亦使修行增,无罪遭谤亦能策善行,称其毁灭贪执之上师,当知彼行皆是大恩德。”
  如果今生喑哑,牙齿不齐,口气恶臭,不得人尊重,家庭、上下级、眷属不和,企业管理之中人事纷争此起彼伏,应忏悔以前世两舌挑拨离间他人的罪业。
  如果今生习惯恶言恶语,经常听到不悦耳的语言,常遭人欺凌,心易烦躁、紧张,自己的言语常常成为别人争论的话柄,应该忏悔自己以前世恶口的罪业。口出恶言,会让对方突然起嗔心,如若对上师三宝等殊胜对境恶语相向,会酿成多生累世于恶趣中受罪的苦果。
  如果今生不讨人喜欢,说话没有威严,语无伦次,口才拙劣,身边是非不断,家庭不和,亲朋好友疏远,常常受到欺骗。喜欢开低级玩笑,喜欢污言秽语、无聊八卦,谈论烧杀抢掠、色情战争,喜欢于他人修行之时谈论让人心散乱的话题,引起他人心烦意乱,破坏他人累积资粮等,应忏悔以前世绮语的罪业。
  语言完全净化以后,就是佛陀的梵天妙音。就算有一百个弟子请佛陀开示,佛陀只回答一个问题,一百个弟子都能接收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一万个人、一千万个人、数不清的人来提问题,依然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就是梵天妙音的殊胜。无比动听、广长深远,每个众生,不管身在多远处,都能听到佛陀的回答。当佛陀在灵鹫山上讲佛法的时候,山上能容纳的弟子很有限,很多僧众坐在山下聆听佛陀的教法,依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2500多年前,不像现在有麦克风,佛陀在山上讲佛法,坐在山下的弟子怎么能听得清楚?那是佛陀以广长舌,发出无比美妙之音声,让众生疑问之心都能得到解惑与安慰,这就是佛陀的伟大。
  有的时候我在讲佛法,每个人心里都想着,上师现在说的是我啊。我不是刻意在说你,你却感到受用与加持,这就是语言的力量,是佛陀梵天妙音的加持力,让你能从心中感受到佛法的伟大。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修好自己语言的福报,忏悔无始以来恶口、两舌、绮语、妄语造下的罪业,从世间法来看变成一个语言有重量的人,从出世间来看,是成就佛陀梵天妙音的来源。

5. 心是轮回心,造的是生死业什么意思

心如何造业?这须从心的性能和心如何发挥其性能两方面观察。从心的性能讲,心本来具有能造各种业的功能。佛典中常说的“心”,梵语为质多(citta),意为“集起”,即各种功能的集合体。关于心的功能,一般皆说有根本功能“心法”和附属功能“心所法”两大部分。根本功能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相当于心理学所言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及意识的功能。这六种识虽为造业之本,但本身并无善恶属性,非直接造业而引起生死轮回的罪魁祸首。直接造业者,为根本功能附属、派生的“心所法”——心所具有的作用,因数目众多,亦称“心数”。《正法念处经》、部派论典皆有心所法的分类,大乘法相唯识学把心所法分为六类(位)、五十一种:
  第一,遍行心所法。在一切心理活动中都普遍生起的心识功能,共有五种:
  1.触,心识的门户主动打开,接触外境,进行运作。
  2.作意,即注意,主动地发起某种心识活动。
  3.受,领纳、感受、情绪。
  4.想,“谓于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意识分别接收到的信息,形成感觉、知觉、概念、观念。
  5.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意识发起思考、考虑等运作,作出决意,这即是三业中的意业,为造身口二业的先行官。
  第二,别境心所法。只在个别情况下发起的心理活动,也有五种:
  1.欲,意欲、欲望,对所喜欢的东西之希求。
  2.胜解,确定的见解、理解。
  3.念,记忆、忆念。
  4.定,梵语“三摩地”  (samadhi),专注,指对所观察、想象的某种对象持续专注不散。
  5.慧,  “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明辨是非,确定真伪正邪的心理功能。
  第三,善心所法。《成唯识论》卷五解释:
  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
  从所产生的伦理效应、社会效益而言,对自他的今生、后世都有益无害的心理活动,有十一种:
  1.信,“谓于实德,能信忍乐欲,心净为性”,对于真实者的确信、喜乐,主要指对佛、法、僧三宝功德和对自己依法修行能得解脱的确信。
  2.惭,因自己的过错而惭愧内疚。
  3.愧,因犯有过错而感羞愧、羞耻,无颜对人。
  4.无贪,不贪着财色名利等世俗之物。
  5.无嗔,心平气和,具容忍性,无恼怒愤恨。
  6.无痴,认同佛法的因果报应、缘起无我之理,没有黑暗愚痴的蒙蔽。
  7.精进,作善事时坚毅不懈、坚忍不拔、奋进不已的意志力、毅力、韧性。
  8.轻安,安恬轻快,离人欲的躁动,无思想负担,为修禅定的效应,分身轻安、心轻安两个方面。
  9.不放逸,严格要求、约束自己。
  10.行舍,无烦恼妄念,平静安然、完全放松的心境。
  11.不害,不损害众生。
  第四,根本烦恼。烦恼,梵语吉隶舍(K1esa),是佛书中用得极多的一个术语,为令心烦乱不安之义,《大智度论》卷七解释:
  能令心能作恼故,名为烦恼。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解释“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烦恼是有损无益的、不善的心理活动,有“漏”、“结”、“使”、“缠”等异称。佛典中所举烦恼有“三毒”、“十使”、“八缠”、“九结”乃至百八烦恼等,其中能为一切烦恼生起之根本者,称根本烦恼,唯识学所说有六种:
  1.贪,贪着爱恋,与占有欲相联系的爱欲、贪欲。
  2.嗔,恼怒怨恨,对不喜欢的东西排斥、破坏的心理。
  3.痴,指对佛法所说宇宙万物的真实本面、真理实事——因果业报、缘起无我等真理的无知。
  4.慢,傲慢,细分为七种。
  5.疑,怀疑,专指对佛法僧三宝,对佛法真实义理狐疑不信。
  6.恶见,指由推理错误而形成的不符真实、有害的见解,主要指违背佛法缘起法则的无因果业报、无修道解脱、死后断灭等。
  第五,随烦恼。伴生或跟着根本烦恼而起的附属烦恼、副烦恼,共二十种:
  1.忿,心中气愤不平,怒形于色。
  2.恨,怨恨,记恨在心,耿耿于怀。
  3.覆,掩饰自己的过错。
  4.恼,由忿恨而恼怒狠毒,欲报复对方。
  5.嫉,妒嫉。
  6.悭,吝啬。
  7.诳,诈骗、欺骗心理。
  8.谄,谄曲、阴险、狡诈,不正直不坦率。
  9.害,损恼众生,伤人害人之心。
  10.懦,骄傲自大。
  11.无惭,自有过错而不知惭愧自责。
  12.无愧,自有过错,心无羞愧,厚颜无耻。
  13.掉举,浮躁,心动荡不定,浮想联翩,为修定的障碍。
  14.昏沉,心晦暗不明,昏昏如睡,亦为修定的大障。
  15.不信,信的反面,不信佛法僧三宝的真实功德等实理实事。
  16.懈怠,精进的反面。
  17.放逸,不放逸的反面,放纵自己,不受拘束。
  18.失念,忘失正念,忘记应该记住的东西。
  19.散乱,杂念丛生,乱无头绪,为修定的大障。
  20、不正知,不正确的断、常等见解。
  第六,不定心所法。善恶属性随缘而不定,有四种:
  1.悔,后悔。作恶后悔为善,作了好事后悔则属恶。
  2.眠,睡眠。需要的睡眠为善,多余的嗜睡、睡懒觉为恶。
  3.寻,思维,对某一问题较粗的思察、推究、寻思。
  4.伺,深度思察。
  关于心所法,还有五十二种(南传上座部)、五十三种(《瑜伽师地论》又等分类法。佛教密乘《大日经·住心品》列举众生的世间心为一百六十种,称“百六十心”。藏密说意识底层有“八十性妄”——八十种生来便有的具迷妄性的本能性心理功能。
  正因为众生的心生来便具善、恶等性能,并由无始以来的心理活动形成能产生现行心理活动的“习气”、  “种子”,当遇到生活中种种顺缘逆缘时,便会自然生起有漏的心所法,生起烦恼、随烦恼,由此造善恶等业,生善恶果报,堕于三界六道的轮转中。从人性论角度看,佛家的心识功能说,可谓一种善恶兼具的人性论。
  三、业从惑起
  心如何发挥其功能,造出能招致生死苦果的有漏善恶业?答曰:由惑起业,由业生苦,惑、业、苦三者循环不休,为佛法业惑缘起沦的大纲。《成唯识论》卷二说:
  生死相续,由惑、业、苦。
  惑,即迷惑,谓能迷惑人使不识真实的事理。《大乘义章》卷五谓“能惑所缘,故称为惑”。惑,一般解释为烦恼的总称。诸烦恼中,尤以贪、嗔、痴三种根本烦恼,为造杀、盗、淫等恶业,引起生死流转的主要原因,称为“三毒”——三种能害众生意命的毒药。三毒中的贪与嗔,往往紧密相连,有如阴阳,嗔恨终因贪爱而起,因为爱某种东西,才会恨取得所爱的障碍。如因贪爱某位异性,必然嫉恨情敌;因贪图权位,必然嫉恨政敌。贪爱,被佛陀强调为导致众生轮回六道的直接原因。  《杂阿含经》卷三二第913经佛言:
  若诸众生所有苦生,一切皆以爱欲为本。
  《法华经·方便品》佛言“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圆觉经》卷上说: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贪爱,大略可分为欲爱、色爱、无色爱三大层次,贪爱欲界的色声香味触等(欲爱)生于欲界,贪爱四禅八定之“禅悦”(色爱)生于色界,贪爱五色界四空定之寂静(五色爱)生于无色界。《成实论》卷十二说:
  以爱淫欲故卵生胎生,贪香等味故受湿生,随其所爱故起殷重业则受化生,故知四生皆由贪爱。
  生于人中,则以性爱和人伦间的亲情之爱为本,如《楞严经》卷四所说: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人出生的直接原因,是中有因性爱而起“颠倒想”,从而钻人母腹。而此贪爱,终因贪爱自身之“我爱”而有。我爱及伴随它所生的嗔、嫉、疑、慢等诸烦恼、随烦恼,终以“痴”为根本而生起。《佛说骂意经》云:
  痴为恶父,爱为恶母。
  痴,意谓愚痴无智,不知宇宙人生的真实本面,就像孩童幼稚无知,不谙世事。痴与无明为同义语,无明,谓缺乏明见宇宙人生实际的智慧之光,暗昧不明。《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解释:
  不知真实,说为无明。
  无明、痴又与“执”紧密联系,执,即执着,紧紧抓住某种东西不放,专指执着某种并非真实的东西为真实。烦恼、无明、执着,能障蔽真实,阻碍人超出生死、获得自由,形成烦恼、所知二障。烦恼障,谓起诸烦恼,能引起三界分段生死,障碍出离三界;所知障,障蔽如实尽知真实,引起变易生死。《佛地经论》卷七解释:
  恼乱身心名烦恼障,覆所知境无颠倒性令不显现名所知障、
  佛家诸乘诸宗,将无明、痴、惑、执着分为多种层次,各有其具体的诠释。大略而言,小乘所说引起三界分段生死的见、修二惑,为诸乘诸宗所共认。见惑,又名理惑,指经过意识表层的思维、推理而得的不符真实的见解,大略当于理性认识的层次,主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受教、思考,接受、认同某种学说、思想,或独立思考而形成。见惑主要有五种:
  1.身见,梵语曰边萨耶见,执着五蕴和合的假我及我所占有的东西为实我、实有。
  2.边见,片面、极端之见,主要指执死后断灭及灵魂不死等。
  3.邪见,认为无善恶报应、无佛法所说解脱之事及解脱的阿罗汉等圣者,执着邪因论等。
  4.见取见,以身见、边见、邪见等下劣见解为殊胜,自以为是,自是非他。
  5.戒禁取见,执着不正的戒条禁忌如苦行、断食、食牛狗食、自戕等,以为生天或涅槃之道,以持守此类禁戒而得意。
  这五种见惑性能虽然锐利,而修道时易断,称“五利使”,为“十使”(十种烦恼)之前五种。五利使中,身见、边见二种,还有与生俱来(俱生),不经学习思考便具有者。
  修惑,亦称事惑、思惑,指随缘处事、生心起念时,从感性层次自然产生的烦恼,主要有贪、嗔、嫉、慢等。这些烦恼,多与生俱来,根深难拔,对境自然生起。主要有十使中的后五使——贪、嗔、痴、慢、疑,被称为“五钝使”,或贪、嗔、痴、慢、嫉“五毒”。    。
  见、修二惑生起之本,从执着的角度讲,即是大乘所说的我、法二执,或称“人我执”、“法我执”。人我执,是执着有实常自我。法我执,是执着一切世间、出世间的东西为离心识实有。人我执以法我执为本。大乘法相唯识学分人、法二我执各为分别起、俱生两个层次。分别起人法二我执,在意识表层,经思考而得,当于见惑;俱生人法二执与生俱来,在意识深层及意识层下,俱生人法二我执属于修惑。
  由见修二惑、人法二执为本起惑造业的过程,这里不妨作一通俗易懂的解析:比如有人强奸人妻,抢走她家的财物,杀了她的丈夫,一时造杀、盗、淫三恶业,因而身陷囹圄,被判处死刑。此人因何而作此恶?是因为见色生心、见财起意,贪爱财色,欲图占有,而偷而淫;因贪爱而憎嫉财色的已占有者、保护者而杀人;贪财贪色,是执着身外之物为实有,他肯定是物质实有论者,是为分别法执;贪财贪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终归在贪爱自身,满足自己的占有欲;贪爱自身,必认为自身实有,他一定自我执着甚深,特别自私自利;执我身我心和我之所有为我,是为身见、分别起人我执;他必定还有其他世界观为主导:肯定不相信作恶必受恶报,总认为或许能逃出法网,不相信即使躲过法网,也有死后地狱饿鬼的恶报;肯定自认为人死一切皆完,生前不择手段地尽情享受最为实际,是为邪见、边见、见取见;而他见财起意、见色生贪,是被一种恶习驱动,自然而起,是为修惑;修惑的根源,在于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性自我执着和身外有实物的本能性执着,是为俱生人法二我执。
  若是造有漏的善业,情况则有所不同:造业者或许不是出白邪见、边见、见取见、嗔恨嫉妒等烦恼心,但也起码离不了身见、贪、我执、法执,施佛斋僧,是为自己或自己亲属今生来世的世俗福报;尽职尽分,往往是与晋职提薪的考虑牵连;帮助别人,往往心怀需要时得到别人帮助的打算;即使进行道德修养,也往往离不了我的德名远扬、我的人格圆满之精神需要,总之,是离不了以自身为实有的我执、以名利权位等为实有的法执。即鄙夷名利权位的高人隐士,也不离“保性全真”  (保全我自然的性灵)或“我自由自在”之我爱;不求人间富贵只求修道生天者,终基于“我”常享净福的向往;乃至住于寂静澄明的禅定中及上升于色界、五色界天,也还是离不了一个能入定的“我”及对这种定境的贪爱(色贪、五色贪)。
  天台宗据《胜鬉经》、《菩萨本业璎珞经》等进一步发挥,在见思二惑之上增加了尘沙、无明两种惑。尘沙惑指修大乘道的菩萨尚未能穷彻众生的根性和知晓济度他们的合宜方法。无明惑,指最根本的俱生法执。这两种惑只感招三界外的变易生死。
  四、惑由不如实知
  能生善恶业、感生死果的见修等惑,又是从何而生?佛法对此作了颇为深入的探讨,其答案是:惑由“不如实知见”,  “无明缘非理作意”,是见解、心理活动不符合实际、真理。质言之,不知真实,不符合真实的认识,是烦恼惑业生起的源头。认识,于是成为佛学所着力研究的问题。
  佛学研究人的认识,仍是从缘起法则出发,先着眼于认识形成的诸条件。根(感知器官)、境(尘,认识对象)、识(认识能力)三缘和合而生诸识,是佛学所说认识形成的基本条件。认识既然依缘而生,依人天生特定的认识机制作主动的分别而有,则非不依缘起、常恒不变意义上的“真实”本面之原样呈现,具有相对性、局限性、虚妄性,对此缺乏正确反思,执非真实的认识为绝对真实,是无明之本。
  大乘《楞伽经》、《密严经》等说凡夫众生认识的形成,大致经相一名一妄想三个过程。首先,眼、耳、鼻、舌、身五大感知门户开放,接收、分别外境,在自心中形成色、声、香、味、触之“相”  (相状、感觉经验)。随之,经意识分别而形成“名”  (名言、概念、知觉)。对相、名素材进行思择,因为对相、名缘起的真实无知和错觉,误以相、名为真实本面,形成“妄想”(一译“分别”)——含有主观成分的,不真实甚至是虚妄颠倒的知觉、观念、想法、看法,“妄想”即是生起烦恼的祸根。“妄想”分别何以为妄?大乘法相唯识学通过对认识的分析,对此作出了颇为精致的说明。
  1.相依他起,依心变造、随心而转故非真
  感觉经验(相)必依内外诸因缘和合,才能形成生起。如视觉的形成,据佛教解析,最少须仗眼、色、光明、欲(想看见的意欲)四种缘,乃至加作意(注意)、根本依(阿赖耶识)、染净依(末那识),分别依(意识)、种子,共九种缘和集。《大般涅槃经》卷三五云:
  是眼识性,非眼非色,非明非欲,从和合故,便得出生。如是眼识,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是故当知无有本性。
  依众缘所生的视觉经验,青黄黑白等相,既非纯粹的主观心识,也非境相的本身,亦非光明与想要看见的意欲,而是主体心识通过既定的感知方式,接触、分别视觉对象,再加上光明等条件的参与,所共同创造的作品。既然依赖众缘而生,必然生灭无常,生后必灭,非哲学意义上实常不变的实在,非认识论意义上的纯粹客观真实。众缘和合中,既然离不开心识的主动认知作用,则所得眼识等,必然打上主观烙印,非认知对象本面的原样呈现,具有符号的性质。近今心理学、认知科学证实,感知觉(相、名)乃是客观对象在人的特定感知机制中形成的主观映象、主观经验,我们以感知觉为工具所认识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带有主观性的符号世界。
  大乘法相唯识学把心识分为见分(能了知的心识作用)、相分(所了知的对象)二分,相分又分为亲、疏二种所缘缘(认知对象)。感觉经验(相)的形成,是心识的见分“变带”亲所缘缘相分——即色声香味等感知符号而生。变带,即通过心识和感官的共同作用,变起一个相似于境相实体的“影像尘”,由见分进行分别。所谓“影像尘”,即如影子和镜中像,虽然不离实物,相似于实物,但非实物本身。即实物本身(“疏所缘缘”),也由心识见分“挟带”而起,终归不离心识,而且并非等同于心识见分所见的影像尘。如分析视觉所见实物,便可发现它们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乃至“极微”  (最小的物质单位)构成,而视觉却无法看见四大和极微,无法看见分子、原子。这种心识见分“变带”影像尘而生视觉等感觉经验的事,在某种意义上与古印度流行的“幻化”之术——如通过念力或咒力变石头为黄金之类——具有同样性质,因此,佛书中常说,诸相如同幻化。

心是轮回心,造的是生死业什么意思

6. 因果跟业力有什么关系?

‘业’这个字,巴利文叫迦马(Kamma),就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一般人所说的,一切善或恶的行为,都可以构成业。换句话说,业可以解作道德或不道德的意志力,即一切意志力的动作反应,或结果。迦马(Kamma)另一意义也可解释为因果。 ‘业’既是意志力的反应,那么,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恶诸业,这些业的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中,种子遇缘会现行的,到现行时果报分明,一定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即所谓业力不灭的因果律。杂阿含经说: ‘依所播下的种子,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作善的人收到善的,作恶的人收到恶的;播出来的是什么种子,你便尝到什么果子。’ 上面说的正是业力的因果律,是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你有了这个结果,就是那个因种而来。好比种子生出了果子,果子就是从那种子而来。这正是因果不昧,果一定是从因中的种子,开花结成的。 佛陀教人信业力,信因果,依业力的因果律说业报有三时业:(一)顺现受业,即现生造业,而现生就受果报。(二)顺次受业,即现生造业,而次生受果报。(三)顺后受业,即现生造业,而二生或多生后受果报,这就是从过现未三世,说明因果是不会消灭的。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业力因果律的定理,谁也不能逃避。只有把握著纯正的意志力,使行为纯善,有慈爱、容忍、宽恕、不争、不执的美德,向利他的善业去努力,幸福的花果,就从人人自己的心田中培植的。 因缘与果报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论,由于因缘,而说果报。因是事物的本源,缘是一种助力,果报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所以缘对于因的关系之重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缘,是指一切事物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佛教把这些关系加以研究分析,可以心、色二法分别论之。心法依四缘生起:一、因缘,亦名亲因缘,即自心中业识的种子,彼为成熟心法之主因,故名亲因缘。二、无间缘,亦名等无间缘,即众生攀缘的心、前念、后念接续不断,故名无间缘。三、所缘缘,指众生心念所攀缘的物件,经云:‘心本不生,因境有’,故一切外境皆为所缘之缘。四、增上缘,除前三种缘外,其他所有增加上去的力量,皆名增上缘。此四缘生法,譬如会抽烟的人,想抽烟是出于自心中习气的种子,即是亲因缘;抽烟的欲念不断即是无间缘;得遇见了香烟即是所缘缘;烟瘾大发即是增上缘;此四缘成熟了抽烟的行为。色法依二缘生起:一、亲因缘,比如一粒椰种具有能生椰树为因,是最有亲切的关系名亲因缘。二、增上缘,比如肥沃的泥土以及阳光、空气、温度、水份等等帮助椰种发育长大的助力,名增上缘。世间一切诸法的生起都离不了这四缘的关系。 果报的‘果’研究起来,也可分成现果、来果、后果的三种。所做的善恶之因,在现在这一生成熟招果的叫做现果;在来生成熟的,叫做来果;在后后多生成熟的,叫做后果。这是从三世的时间上,说明因果是每一事一物生长和成功的必然性,有如是因,招如是果,其间关系虽极复杂,而是有条不紊,毫厘无差的。同时果报所以有现生成熟的,有来生成熟的,有后生成熟的,其原因约有二种:一是因的力量有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种在地下,瓜种当年生成可结瓜果,而桃核出生,须经三四年才能结桃;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四缘并进,条件具备,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只有一种两种,力不充足,或因土壤不良,或因阳光不够,空气缺乏,那末这瓜或桃的成熟,自然又要延迟了。 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定理,就怀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见世间许多做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报?而那些做恶的坏人,反而晨夕享乐,过著很富裕自在的生活呢?这道理凭三世因果的眼光看来,是很简单的,即好人今受苦报,因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做好,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恶人做恶反得好报,亦是这个道理,因他前生种的好因已熟,先享福报,今生所造的恶因,业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任他怎样也逃不了的。‘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话是值得我们玩味的。     因果的定律还有两个要点:一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不论好恶,种子永留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要想有办法,唯有修习佛法,断尽三界烦恼,获得出世圣果,方可免除轮回受报的痛苦。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佛、天理无私,不受贿赂,不过多做善事,多增善缘,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轻受’,这是有可能的;同时由于善缘增多,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欲从好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为需要的。

7. 业力因果是怎么回事

因果有许多种,有的因果当下就能看到,譬如口渴了,喝水就能解渴。有的因果则隐晦难知,譬喻而言:种一颗苹果的小小种子,需要很多年才能结出苹果,也有可能因为条件不合适,最终无法结出果实。这是人人都能明白的道理,为何在人生的因果上,都期望能够立刻见到果相呢?通常人们所理解的因果,在佛法中称为“异熟果”,它的特点正是异时、变异、异类而熟,从因到果,无论在时间、空间上都经历了许多变异,故难以被人所了知。佛陀以无碍的智慧洞察因果,为我们指出其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真实不虚。
人的生命是由业力摄持的,一期业报已尽即是死亡,犹如发射炮弹,弹出之力能推动炮弹前进,力尽之时即落下来。然后,其他的业又发动、现起,引生新一期的生命。业力,就是众生起心动念、行为造作所留下的力量,它看不见摸不着,却相续不断,主宰我们的生命。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业力因果是怎么回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