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农坛的介绍

2024-05-22 03:38

1. 先农坛的介绍

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春时东耕于藉田,引诗 先农坛 先农,则神农也”引;“坛于田,以祀先农”引。魏时,先农为国六神之一(“风伯、雨师、灵星、先农、社、稷为国六神”引)。藉天祭先农,唐前为帝社,祭坛曰藉田坛,垂拱年(公元685~688年)后改为先农坛。至此祭祀先农正式定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礼制,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

先农坛的介绍

2. 北京的先农坛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北京的先农坛已有580余年的历史,多年的风雨沧桑,从本源文化创意到为帝王服务的建筑,再到后来的文物古迹,它无处不体现出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价值。

3. 先农坛的价值

北京的先农坛创建至今已有580余年的历史,500多年的风雨沧桑,从本源文化的创意到为帝王服务的建筑而今成为文物圣迹,它无处不体现着历史、文化、艺术的价值。如今虽然外坛已成体育运动场所,但内坛在历史的洗礼中古柏成荫,修葺后的建筑群屹立其中老当益壮更显辉煌。在先农坛古建博物馆内陈列着的世界建筑史上自成体系的《中国古代建筑展》,使先农坛的全部建筑也成为其展览的组成部分,身临其境更能体会到民族文化与艺术的韵味。

先农坛的价值

4. 先农坛是怎么由来的?

炎帝是我们华夏始祖之一,是我国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又称为赤帝。他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辟市场。他治麻为布,让民着衣。他做五弦琴,以乐百姓。他削木为弓,以威天下。他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我们华夏民族,形成了我们炎黄子孙。据传说,炎帝遍尝百草,找出了为民治病的草药,又亲自尝试农耕,总结农业种植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天下百姓,让人们种植五谷,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使人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因此,炎帝被尊称为神农氏,又称先农。后代人们为了纪念炎帝,就兴建坛庙,每年定期进行祭奠。

5. 先农坛的基本资料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东经路21号。建于正阳门西南,与其东面的天坛建筑群相对应。文物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造年代: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年至1420年)。主要用途:明清两代皇家祭祀先农诸神的场所。旧时名称:山川坛

先农坛的基本资料

6. 北京的先农坛是为谁纪念的

北京的先农坛是为先农神纪念的。
中国古代为传统的农耕社会,农业十分发达,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纷纷建立祭祀制度,祭祀最先教会先人种地的农神——神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百姓富足安康。

神农到了汉朝,改称为先农,为纪念先农建立的祭祀地点即为先农坛,至今在西安、洛阳等地依然保留着各王朝建立的先农坛,北京为明清都城,1420年永乐皇帝在北京城外建立规模庞大的先农坛,用以祭祀农神,祈求五谷丰登。

先农坛由观耕台,先农坛,天神台,地支台四个坛台和五组建筑群组成,第一组为庆成宫,第二组为太岁殿,第三组为神厨,第四组为神仓,第五组为俱服殿。


文物价值
北京先农坛是明清时期皇家坛庙建筑的重要遗存,其建筑单体及平面格局基本保留了明清两代的风格与特色,是明清官式祭祀建筑的杰出范例。
先农坛灵活多变的建筑结构、为功能所展开的平面布局,以及独具特色的建筑彩画、琉璃贴饰等,体现出当时的设计者和工匠们的别具匠心,展示出明清两代建筑设计、施工的最高水平和技术。

7. 北京的先农坛是为谁纪念的

北京的先农坛是为先农神纪念的。

以纪念先农神农耕文明为主的先农坛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南段永定门西侧,与天坛遥相对应。这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散尘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以及举行亲耕耤田典礼的地方,是北京皇家祭祀建筑体系中保存完好的一处,目前也是北京的古建筑博物馆。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才能国泰民安。

所以,皇家的祭祀文化不但有祭祀天地的天坛和地坛,祭祀日月星宿的日坛和月坛,也有祭祀炎帝神农氏的先农坛,炎帝是华夏民族一直敬拜的人,因为炎帝神农发明了渣清农业,让人类的文明更进一步。

先农神简介:
先农神炎帝本姓姜,是女登之子,当年女登在姜水边游览的时候,忽见一条神龙跃冲梁禅出水面,在其身上缠绕了一周,之后便匆匆离去,女登还来不及看清楚,神龙就已经不见了踪影,以至于女登一直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看见了神龙,可是回到家中以后,女登就怀孕了,十月之后,女登产下了一子,这便是炎帝。因为炎帝在姜水边受孕、成长,故而有炎帝姓姜的说法。

北京的先农坛是为谁纪念的

8. 先农坛的建筑组成

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春时东耕于藉田,引诗 先农坛 先农,则神农也”引;“坛于田,以祀先农”引。魏时,先农为国六神之一(“风伯、雨师、灵星、先农、社、稷为国六神”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