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压力有什么含义?

2024-05-19 04:25

1. 就业压力有什么含义?

  对于当前中国的就业压力,首先要从体制上探讨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中国与西欧国家在体制上的一个巨大区别,就是西欧国家早已不存在城乡二元体制,而中国至今仍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城乡由于体制不同而割裂开来,城乡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存在着因体制不同而造成的巨大差别。如果处于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城乡人力流动受到严格限制,那么不管农村中的劳动力多么想到城市中来工作,也难以如愿。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尽管城乡二元体制未被取消,但城乡之间的人力流动却放松了,于是就出现农民工进城浪潮。农民工进城,不仅是为了增加收入,而且还为了在城市生活,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所以只要职业比较稳定,就把家属接进城市。这样,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就是源源不断的,而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却是有限的,就业压力就难以缓解。加之,农民在中国人口中的比重大,数量多,一些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找到了工作,就会吸引更多的同乡进城,所以就业压力的存在肯定是长期的。西欧国家没有这样的情况,这是因为不仅那里不存在城乡二元体制,而且通过长时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民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已经很小了。换句话说,西欧国家要解决的主要是新增劳动力(即劳动力增量)问题,而当前中国要解决的不仅是新增劳动力(劳动力增量)问题,还有劳动力存量(即从农村分流出的、进城找工作的劳动力问题)。

  第二,由于中国依然处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阶段,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民营企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发展起来的。在企业规模方面,国有企业主要是特大型的和大型企业,它们的技术装备好,资本雄厚,甚至在某些行业成为垄断性企业,但国有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吸纳的劳动力是有限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其中很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的劳动力多。但是,民营企业在许多方面(如税收、融资、政府采购等)尚未受到公平待遇,在经济中处于弱势。一旦经济发生动荡,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民营企业。这样更加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状况。而在西欧国家,虽然也有国有企业,但数量不多,在经济中起作用的主要是私营企业,只要经济有所增长(哪怕经济增长率只有2%-3%),只要人均GDP增加了,私营企业,包括大量小企业,就会进一步发展,增雇劳动力。

  第三,中国是一个耕地面积有限,人均耕地面积很小的大国。如果不从农村分流出大批劳动力,在农村生育率大于零的条件下,人均耕地会更少。为了提高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走规模经营的道路和农业集约化的道路是大势所趋,因此土地流转势在必行。土地流转的后果之一是农业中实际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会下降,于是又会推动农民进城务工。这种情况在西欧国家是不存在的,因为那里的农民人数已经不多了,农民有自己的家庭农场,面积适中,需要家庭成员全力经营,才能得到好收成,他们不急于进城,也不愿丢掉土地去做工。西欧国家的政府看到了这些,所以近年来一直实行农业支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采取保持性措施,防止农民因农产品价格下跌而受到损失。此外,西欧国家的农村金融业比较发达,不动产抵押贷款制度较为完善,农民如果想在城市中创业,可以通过抵押贷款取得资金,实现在城市中创业的愿望。

  第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几十年间,西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已逐渐完善,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民都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保障待遇。进城的农民同城市居民一样,有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即使他们所在的企业倒闭了,他们失业了,由于有了社会保障,他们一般不会返回农村。当前中国的情况与之不同。城乡社会保障改革刚刚起步,至今仍处在初始阶段,因此,失业的农民工只好返回农村;如果农村的承包土地已经流转出去而又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他们便成为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三无”农民。这是最令人担忧之处。

  从结构方面着手分析,当前中国的就业压力之所以形成并且不容易在短期内消除,大体上有三个结构方面的原因:

  第一,产业结构。这是指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西欧国家从工业化开始,经历了200多年,最终形成了这样的产业结构,即在GDP中,第一产业通常只占百分之几,第二产业占到百分之二十多,第三产业则占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服务业成为最大的产业,它吸收了大量就业者,包括自行创业的中小型服务业企业的业主们。而中国至今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发展较缓慢,大约只占GDP的40%左右。第二产业则仍是劳动力求进入的主要行业。与西欧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是就业压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探讨的是:为什么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较缓慢?可以从城市化速度慢和城乡居民大多数收入偏少来分析。由于城市化速度慢,农民人数多,而且农民的收入偏少,因此对服务业产品的需求只可能缓慢增加。那么,为什么城市化进程缓慢呢?为什么农民的收入偏少呢?这又同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有直接的关系。由此可以作出判断:产业结构问题在现阶段的中国是同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体制原因,说明不了产业结构问题。

  第二,技术结构。技术结构是指不同层次的技术在所有各种技术中所占的比例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技术结构在就业问题上表现为各个不同层次的技术所使用的劳动力人数在劳动力总量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在中国长期存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条件下,应当根据国情来适时调整技术结构。具体地说,要因时因地制宜,把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不能有所偏废:一方面,要发展资本密集型企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这样才能建立强大的工业基础,加速实现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仍要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缓解经济中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使中国迅速成为工业强国,以及在中国着重缓解就业压力,是两个不能互相替代的政策目标。然而,在现实经济中,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和最缺少融资手段的正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它们规模小,资金薄弱,而且技术水平低。因此,受冲击后,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的多,亏损的多,社会失业问题很快就突出了。这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的特点。政府部门关注劳动密集型企业,给它们以支持、帮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做法。

  第三,劳动者技能结构。在西欧国家,熟练技工在就业的工人总数中大体上占到30%-35%,而在中国,熟练技工在就业的工人总数中据估计只占5%-6%。中国不但熟练技工不足,而且一般技工也不足。因此,在不少城市的劳动力供求市场上,“人找事”和“事找人”两种情况是并存的。不仅如此,熟练技工的短缺还直接影响到中国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除了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适合劳动者需求方的要求而外,劳动者的专业同样存在结构性问题,即某些专业供不应求,另一些专业却供大于求。尽管从总量上说劳动力市场上仍是供大于求,但如果采取适当的措施,能使一些求职者提高技术水平,并使未来的求职者在事业上更符合市场的要求,那就会使就业压力有所减轻。

  根据对当前造成就业压力的体制性原因和结构性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重要的论点:

  一是,对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应当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就业压力决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短期的增加就业的措施,例如政府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保证经济增长率不下滑;政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以改善企业的处境;政府要求企业保证不裁员;政府支持失业人员和求职人员自行创业,等等,都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更重要的,或者说,从长期来看,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和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统筹才能缓解城乡就业压力,而扶植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支持服务业的扩大,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使更多的求职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也就是说,长期就业问题的解决要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两方面着手。短期的增加就业的措施和长期解决就业问题的体制改革、结构调整措施的并用,是真正有效的就业政策。什么是积极就业改革?短期措施和长期措施的结合,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积极就业政策。

  二是,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包括农民人数众多和就业压力长期存在等情况,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到了本世纪中期,也不可能像西欧国家那样达到90%以上的程度,即中国的农民不可能减少到百分之几。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农民人数众多,如果现有农民的大多数都进城了,无论城里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怎么发展都吸纳不了这样多的人就业。可以初步估算一下,从现在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2049年),还有40年。假定城市化增长率为每年0.8个百分点,那么40年之内可以将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从现有的40%多提高到接近80%,可以设想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任务,就业压力会多大?保守一点,假定城市化届时达到70%左右,就业压力仍然是相当大的。怎么办?长期就业对策的另一设想是: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以及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包括林区)可以吸收更多的人就业。合作农场和林场、家庭农场和林场,都有可能成为农民创业的园地。这样,他们生活舒适安定,收入较丰,社会保障同城市居民一样,他们就不一定进入城市等找工作了。

就业压力有什么含义?

2. 就业压力的介绍

就业压力是指个体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面对具有威胁性、挑战性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就业压力源是一个客观的变量,呈静态,是指个体在就业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等。面对同一就业压力,不同的大学生会有不同的压力反应。

3. 如何面对就业压力

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要求。一定要催眠自己,大家都压力大,不是我一个,呵呵,这样能够很好地减压。
其次,确保自身能力相较于周边同学保持中上水准,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最好有一技之长,我记得当年应聘某单位时,人家特别强调若篮球打得好可以优先录用,所以无论什么,一技都要有,杀猪杀得好也是一样啊,呵呵。
再次,早做准备,一定要清楚自己以后想要和能够在哪座城市或乡村生活,在那里自己能够和想要从事何种工作,随即积累为在那座城市从事那项职业的经验,任何一个单位都欢迎一个在行当里摸爬滚打了很久的熟手而不是眼高手低的所谓高材生。
最后,自信、乐观、大方。

如何面对就业压力

4. 如何面对就业压力

一个工作只要你喜欢,而且这工作又特别适合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长处,那么,这就是个好工作。在比较严峻就业形势下,就业同时实现择业很难。先就业后择业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积累好多社会经验和职业技能,现今企业越来越看中经验。这也有助于你以后找到更为理想的工作。 
打工,实践,积蓄,有一定条件后自己发展。 应该说哪一行都不好做,只要努力哪一行都能做好!
从实际出发:做不喜欢的工作。并把它做得“足够好”拚命赚够了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再去做喜欢的工作。理想与实际是可以兼得的。但是你必须有计划,必须付出,必须执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不能说什么工作好什么工作不好。许多做出成就的人其实都是从小事做起,兢兢业业,然后才取得成功的。

5. 哪些是就业压力大的表现?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是在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就业压力的3种类型。举例说明如下:1、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例子:秋收时节,麦子多的人家需要割麦人来帮助才能做好秋收,此时割麦人有了工作。秋天过去,冬天的庄稼农家自己可以搞定,割麦人失业。这就是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例子:割麦人以割麦为生,可是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用上了庄家收割机,割麦人没有活干,这就是结构性失业。3、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整体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即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这种失业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是一致的,在经济繁荣时周期性失业率下降,经济萧条时周期性失业率上升。例子:金融危机时,大量员工被解雇。这就是周期性失业。三者区别:摩擦性失业任何时候都会有,只要人想换工作,劳动者与岗位不能达成均衡。结构性失业在现代往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比如胶卷相机与数码相机的更替;而周期性失业就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一旦伴随年轻人高峰期,通货膨胀,就会带来社会动乱。拓展资料:在经济学范畴中,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失业率是劳动人口里符合“失业条件”者所占的比例。实际上,确定确实在找工作的失业人员数量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找到工作前失业救济金已经过期的那些人的数量。失业的历史就是现代化的历史。在古代这并不被看作是一个问题,尽管农村劳动力的隐藏性失业人员几乎没什么事可做,特别是在人口过剩的情况下。这一情况如今依然普遍存在于城乡二元经济体之中。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得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

哪些是就业压力大的表现?

6. 就业压力的我国就业压力大的主要原因

一是我国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下岗职工近1000万,社会失业人员约570万,每年新增劳动力达8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亿多人,这四流合一,形成了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使我国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竣形势。二是我国经济增长持续走低,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1997年起,我国经济就持续走低,当然,这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有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缓慢下来。但不管什么原因,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对我国就业的形势是不利的。据测算,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提供近80万个工作岗位。由此可见,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三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也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我国劳动力接受教育和培训的程度是比较低的,很多是人口负担,而不是劳动力资源。据统计,我国劳动力接受教育的水平,农村平均为5年,城镇平均为8年。在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3.5%,职业技能素质差,从政府到一般百姓都不很重视职业高中、各类技术学校教育,到这些学校学习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样,就造成了一些要求素质高的高科技、新兴领域和行业的工作没有人干而严重缺岗,而技术要求低,劳动密集型并且工资待遇低的行业却人满为患,致使许多人下岗失业。同时,一些技术工种和苦、脏、累、险职业招生和招工难又是社会现实,造成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四是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主要原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率低,致使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过慢,与一般发达国家农业就业人口只占5%相比差距很大。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是50:23;27,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不能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不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与国外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70%~80%来比,差距也是很大的。五是弱势群体就业更难。一些特殊地域、行业就业也难。比如,矿区、林区、大三线边远地区是就业难点。城市中的残疾人、文化低、无技能、长期失业者、大龄女职工;农村中的老、弱、病残者,不仅不能就业,还会因病因残导致家庭更加陷入贫困。六是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城市的隐性失业者是我国就业的主要难题。我国农村大约有2亿多剩余劳动力,外出打I受到诸多限制,困难重重,很多只能处在半失业状态。城市有许多企业因种种原因,开工不足,工人成为隐性失业者。笔者认为,这是当前劳动就业的两大难题。七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使就业渠道不畅,就业信息不及时,不全面,政府这方面的工作滞后,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有效服务。

7. 怎样面对就业的压力?

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要求。一定要催眠自己,大家都压力大,不是我一个,呵呵,这样能够很好地减压。
其次,确保自身能力相较于周边同学保持中上水准,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最好有一技之长,我记得当年应聘某单位时,人家特别强调若篮球打得好可以优先录用,所以无论什么,一技都要有,杀猪杀得好也是一样啊,呵呵。
再次,早做准备,一定要清楚自己以后想要和能够在哪座城市或乡村生活,在那里自己能够和想要从事何种工作,随即积累为在那座城市从事那项职业的经验,任何一个单位都欢迎一个在行当里摸爬滚打了很久的熟手而不是眼高手低的所谓高材生。
最后,自信、乐观、大方。

怎样面对就业的压力?

8. 如何带到就业压力

一、加快推进经济增长,全面扩大就业需求  面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严峻的城镇就业形势,最重要的政策选择是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而就业机会能否有效扩大,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能否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关研究表明,“九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只有在8%以上,才有可能使就业压力处于社会可承受范围之内;二是在特定的增长速度条件下,能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围绕这两点,当前扩大就业的政策选择应重点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迅速启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需求的扩大。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缓解目前需求不足与生产能力闲置的矛盾。从扩大就业看,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及相关产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通常都大大高于其他行业。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形成共识,中央已决定强化投入。考虑到我国基础设施的”瓶颈“和城镇严重的就业压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应适当向城市倾斜,尤其向目前就业压力较大、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城市倾斜。除国家投入外,亦应鼓励和动员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力量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入。为进一步发挥扩大就业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应尽可能采取劳动密集的技术路线。  2、加速发展非国有经济,积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党的十五大已明确提出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在这种背景下,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增长,就业压力能否有效缓解,其中各种非国有经济能否快速成长并对国有经济的退出形成替代是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发展很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投资渠道不畅通等。长此以往,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贡献将会大打折扣。应通过各种政策手段,进一步鼓励各种形式非国有经济发展。要明确对各种经济成分统一政策,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非国有经济发展应给予有力的资金、信贷及技术扶持和帮助。我国目前有大量的劳动力,也有大量民间资本,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手段,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此外,应加速对中、小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放开放活,充分挖掘其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方面的潜力。  3、积极开发和创造就业机会,实施以工代赈鉴于当前就业压力巨大,即使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难以充分解决城镇就业问题。为避免城镇中过高的失业率,更有效的缓解城镇贫困,应通过政府投入,开发和创造就业机会,实施以工代赈。以工代赈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发挥降低社会失业率、缓解贫困以及增加社会总产出的多重功效。在城镇中实施以工代赈可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结合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开发其他一些公益性项目,比如环境保护和治理,由政府直接组织实施;二是由政府资助一些目前经营困难但尚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由企业组织实施生产自救或进行设备维护与环境治理等。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  二、对特殊就业问题需特殊处理  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以及部分老工业基地就业压力过分沉重,是当前就业领域中的特殊问题,需特殊处理。  1、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关键是消除体制障碍。下岗职工再就业之所以成为热点和难点,并不单纯是就业机会问题。综合各种研究结果,目前全国范围内从事有收入劳动的下岗人员数量大约占总量的半数左右。然而,无论是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人员还是事实上已经实现再就业的下岗人员,都强烈保持对政府和原企业的依赖。这里的核心问题在于,旧体制事实上承诺了对职工的就业保障及其他生活和福利保障。目前下岗人员对政府和企业的压力,实质上是对传统契约关系和旧体制承诺的追索,而非单纯的就业压力。因此,在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上,最基本的政策选择应是消除体制障碍,对职工过去的劳动关系和政府承诺进行补偿。事实证明,不进行补偿,很多问题难以解决。至于具体补偿方式,可结合企业改制,给职工以部分股权,并进行补偿说明;亦可结合住房制度改革,明确将公有住房出售过程中的政府补贴部分定位为对过去贡献的补偿。但更主要的还应结合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进行。  面对当前的下岗问题,各级地方政府都以发放生活费为主进行安抚、安置,这有利于社会安定,但作用和效果也值得讨论。如给下岗职工发生活费,要么应明确定位为对过去劳动贡献的补偿,要么明确定位对困难职工的救济金。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一直没有任何明确定位和说明,且普遍平均发放,结果是既未能实现补偿功能,无益于解决职工对政府和企业的依赖,也未能有效发挥救助贫困的作用。如能结合有关制度改革,对过去的劳动贡献进行明确补偿,则既可解决职工对旧体制的依赖问题,亦可解决大部分人的后顾之忧。  2、对部分老工业基地的就业问题需要特殊处理。目前一些老工业基地因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等,就业压力十分紧迫,这是需高度重视的特殊问题。对这类问题,一般性政策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应考虑特殊政策:一是对有条件进行产业转移的,通过强化投入,尽快就地实施产业转移;二是对特定行业实施地域性整体转移。比如对煤炭行业,政府应明确规定,今后对新的煤矿的开采,应通过地域性生产能力的转移,主要依靠已有人力和物力。这不仅可以解决老工业基地的就业问题,亦可充分发挥现有人力、物力的效用。而且,对此类问题应形成制度。这其中也涉及到长期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问题,应通盘考虑进行改革。  三、强化劳动力市场管理,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发育  1、健全就业登记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目前我国就业登记制度很不健全,一方面登记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数量巨大,另一方面,在失业和下岗人员中又有大量的隐性就业者;一方面有大量下岗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同时又有很多在岗职工从事第二职业。因此,必须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规范。一是要通过健全就业登记制度,尽快使隐性就业问题显性化,大幅度降低政府和社会的就业、安置压力,更集中地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二是要通过就业登记及税收等手段界定和控制各种第二职业行为,以降低劳动力重复参与率,避免不平等竞争。三是要通过就业登记制度、税收制度及其他政策的完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合理引导和管理。  2、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劳动就业市场化铺平道路这一问题已得到共识,但如何进行制度改革却存在分歧。这里不仅涉及到覆盖面的扩大问题,还涉及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安全和有效运作问题。我们认为,改革的方向应是尽快确立通过个人帐户实施的基金积累制,将个人贡献与其未来收益紧密挂钩,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大覆盖范围,推进双重就业体制向单一市场就业体制并轨,而且社会保障制度本身也不会发生支付危机,并可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有效支撑。对前述职工的贡献补偿问题,可借鉴智利养老制度改革时所采取的”认可债券“方式对补偿进行承诺,待职工进入老年时,将补偿数额与其改革后的实际积累数额一并支付。  3、通过有关劳动力政策,适当降低供给压力。降低供给压力是较为消极的政策。但鉴于当前供给压力过大,适当降低供给也应考虑。措施之一是降低青少年劳动参与率。可通过延长义务教育时间、实施劳动预备制度以进行技能培训和一定的就业资格控制,这样既可以降低劳动参与率,亦可提高劳动力素质。而且,对青少年提供教育或培训的成本要大大低于为其提供就业机会的成本。措施之二是适当降低妇女的就业参与率。我国城镇妇女的劳动参与率几乎是全球最高水平,可考虑通过延长法定生育假等实施阶段性就业,以适当降低其就业参与率。  四、有效实施社会救助和其他社会政策  1、建立一体化的社会救济体系。今年一个时期,城镇中的失业甚至是较为严重的失业问题仍将长期存在,有效实施生活救助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我国现实和国际经验,与失业有关的生活困难问题可通过强化社会救济解决。即建立一种面向全社会的救济体系,救助不以就业状态为依据,而是以实际生活水平为标准。在对国有部门职工进行劳动贡献补偿并扩大养老保障等覆盖范围的同时,可以将现行的解困、送温暖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轨,以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需要指出,以保险方式解决失业保障问题不适合当前中国国情。根据国内外经验,失业保险体系有效运转必须以较高的失业保险金缴费率作保证。但目前我国企业、个人及政府的经济能力远不足以保证失业保险体系的正常运转;而且,全面实施失业保险的管理和操作难度也非常大。此外,即使实施失业保险,仍会有一部分贫困者需要社会救济,将两者合一,无论是管理成本还是实际救济支出压力都要低得多。  2有效运用其他社会政策,缓解因失业问题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一是要运用“安全阀”机制,比如进一步加大反腐败力度、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等,以转移公众注意力,缓解不满情绪;二是要充分动员基层组织,尤其是基层党、工、团组织和有关群众团体,与失业、下岗人员密切沟通,并根据不同情况将目前处于个体分散状态失业、下岗人员纳入有关组织体系,强化其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参与感。否则,一些人长期处于社会边缘状态,势必会对社会稳定构成隐患。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