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创新而成功的案例3个

2024-05-19 15:14

1. 因创新而成功的案例3个

      天才在于创新,智者源于探索。面对困难,我们勇往直前;面对失败,我们永不言弃。团结奋斗,不断拼搏,是我们的不竭动力;不断进取,追求卓越,是我们的永恒目标。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因创新而成功的案例,欢迎阅读!
          因创新而成功的案例1: 
         张维迎: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晚上的中国财富品质论坛,我首先要证明一下,我们财富本身没什么品质,今天晚上要讨论的是创造财富的这些人的品质问题。坐在台上的嘉宾有创造财富的人,也有渴望财富的人,但是我们今天晚上的主角是两个人,我们的主角是对中国财富的创造者进行搜寻、排行的人,他就是胡润先生,他是英国人,生在卢森堡,在英国的德赫汉大学拿到学位,也在中国人民大学留过学,从93年起在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任职,他2001年从安达信辞职。不过在他辞职之后,安达信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有关中国富人排行榜的研究,我们知道中国在改革的二十多年里面,企业家一批一批在成长,中国的富人也越来越多。到93年,我从英国牛津大学回来的时候,那时候万元户已经不算富了,但是有一句话叫“一万元不叫富,十万元才起步,过了一百万才算个体户”。当然,现在一百万对好多中国人来讲,也可能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好多人买房子、买车,动不动就几百万。但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一直没有对富人进行一个排行,重要的原因,所有中国的富人都是害怕富的,穷人是喜欢富,但是富不了,可富人又害怕富。我想就连国家统计局都难以搞到这样一个信息,胡润先生是不畏艰难,在中国收集大量的信息,并且一个一个企业去走访,在1999年第一次列出了中国首富一百名,先是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发表,之后连续又四年为财富杂志排出中国的富人榜,但是他本人多富有,我不知道。今天坐在这里的,有几个富的人,坐我旁边的是杜厦先生,有人又叫他杜夏先生,他跟我是二十一年的老朋友,他最初在南开大学当教授,是中国最早下海的一批知识分子,而且是教授级的知识分子,他从事连锁销售,在北京、西安有好多的分店;我们还有一位创造财富的人是湖北天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龚家龙先生。杜厦在2002年中国富人排行榜中名列第71位,我很怀疑,因为排的很不准确。今天还有一位特别嘉宾是薛惠英女士,她是下岗再创业的明星,我们知道在国外好多人为什么当企业家创业,都是因为失去工作,没有工作要找口饭吃,只有自己雇佣自己,就变成了企业家。这一位薛惠女士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开始自己的创业过程,这在全世界都很普遍。另外我们也有渴望财富的人,是党宏伟同学。他来自陕西偏僻的地方,现在是光华管理学院的四年级大学生,我刚才讲到我们今天研究的是创造财富的人的品质,不是财富本身的品质。我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
         胡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观念,每个人对财富本身的看法都不一样。
         张维迎:下面我们请胡润先生给我们讲一下他的财富品质榜,是他专门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我们表示欢迎。
         胡润: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晚上我会尽量用中文说,今天晚上我们首先要把财富品质名次榜揭榜。我们请张维迎教授和我们一起来。
         张维迎:下面请胡润先生讲解一下他的财富品质榜。
         胡润:我最早到北大来可能是13年之前,13年前我在人民大学学习,经常到北大来,主要的原因是这里的饭菜比较好,所以经常来。今天晚上我特别高兴,因为这是第一次在全球揭榜我们的财富品质榜。我认为目前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在全球是最让人兴奋的。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了解中国这一代对社会、对经济、对政治方面的作用,可在英国这是完完全全的两件事情,在我的国家,我们英国首富,他是做房地产的,他的一块土地是四百多年之前就在他的家族里的,我们现在没法看他的第一代企业家是怎么进入社会,美国是一样的,摩根、肯尼迪,这些有名的企业家已经去世,我们看不见他当时的影响,但是中国不一样。中国现在是第一批企业家,我们可以了解第一批企业家的价值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对经济的、对各个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财富品质榜是这样一个概念。
         很多人都问我做财富榜的原因,99年的时候,就有很多人问我,中国的变化是哪里来
          因创新而成功的案例2: 
         二战胜利后的1945年,沃尔顿从军队复员,他在阿肯色州的新巷小镇租下一个店面,开始经营自己的第一家零售店。在50~60年代,沃尔顿把自己名下的ben franklin连锁分店拓展了15家,成为业绩最为突出的分店。
         1962年,沃尔顿觉察到拆价百货商店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但ben franklin总部却否决了其关于投资拆价百货商店的建议。为了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沃尔顿决定背水一战,以全部财产做抵押获得银行贷款,终于在同年 7月创办了第一家拆价百货商店--沃尔玛,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这次历史转折中,首先企业家必须富有远见,能发现其他人忽视的商业机会。其次,企业家必须具备不断突破自我的创新精神。当时的沃尔顿,已经拥有15家ben franklin连锁分店,如果是常人很可能选择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但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突破自我,追求新的成功,尤其是在关键以全部财产做抵押去获得贷款,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终于使新事业得到顺利地开展。
          因创新而成功的案例3: 
         成语: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改天换地 别具一格另起炉灶开天辟地继往开来戴月披星革故鼎新别具匠心别具一格推陈出新另辟蹊径不落窠臼别出心裁别开生面匠心独运诗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刘禹锡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在《论诗》名人名言: 知识本身不会使一个人具有创造力。……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活用知识。活用知识和经验来寻找新点子、新创意,就是培养创造性思考所需的态度。               ——罗杰·冯·伊庄(美国)  不创新,就死亡。
         ——〖艾柯卡〗现代美国著名企业家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 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jiang ze min名人事例:1)蔡伦的造纸术 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2)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 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3)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权威。

因创新而成功的案例3个

2. 关于创新成功的案例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是国家发展的长久推手,是世界繁荣的永世奇才。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新取得成功的事例,欢迎阅读!
    
       创新取得成功的事例1: 
      有位日本的小姑娘,在听大人们讲了中国古代聪明少年文彦博用水取球的  故事  后,她突发奇想:应该会有更多的办法取出洞中的球。于是,她把小伙伴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道——
      “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假设我们把皮球滚到一个洞里面去了,大家每个人想一个办法,也可以否定别人的办法。现在抽签,凡抽到单数的想办法,抽到双数的否定前一人的办法;凡说的有道理的均可获得一个泡泡糖的奖励。”抽完签,她便叫开始。
      第一号孩子说:“我用手从洞里把皮球捡出来。”大家听完后都笑了,说他的办法太简单。
      第二号否定道:“如果洞再深一些,手够不着呢?”
      第三号接着说:“那我回家拿火钳把他夹出来。”
      第四号接着说:“如果火钳太短怎么办?”
      第五号接着说:“那我用竹棍子将它拔出来。”
      第六号接着说:“如果是个弯洞,那又该怎么办?”
      第七号接着说:“我会灌水让皮球浮出来。”
      第八号否定道:“但如果那是个沙洞呢?”
      第九号接着说:“那我用锄头挖沙,把皮球给挖出来。”
      第十号否定道:“如果那不是一个沙洞,而是一个石头洞,又弯,又漏水,又深,怎么办呢?”
      第十一好笑着说:“那我就不要这皮球了,让妈妈给我再买一个。”
      第十一号最终也获了奖。为什么呢?因为当取球的代价已经超过皮球的价值时,就没有必要再去做得不偿失的事情了。这个小姑娘的名字叫小樱子,她设计的这个游戏,后来被日本很多企业当成训练员工创新能力的  方法  。
      灵犀一点:黑格尔说过“正、反、合”,凡事多想,多争论则可以出智慧。
       创新取得成功的事例2: 
      初见廖丽娟时觉得,她就像隔壁家经常关心自己成长的阿姨,而就这么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却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创新故事。
      搞大展览,收获意外“财富”
      1994 年底廖丽娟“下海”,利用自己熟识的行业创办了展览公司,并决心要在次年初举办一次在广西有影响的展览。为了搞好这个展览,她一次次查阅《广西年鉴》里有关广西举办各类展览的情况,在1995年年初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在广西有影响力的展览外,意外地收获了一大笔“财富”——改变经营方向,以自己的力量创办 “广西企业年鉴”。
      在查阅《广西年鉴》的那些日子时,她发现了当时广西企业发展的状况:落后、缺乏发展的新思路。如果广西的企业家们手上能有一本企业年鉴,从中获取各种信息、系统地掌握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整体把握企业运行规律、强化企业经管理、丰富  企业     文化   内涵,抢抓发展机遇,推进广西企业大步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创办“广西企业年鉴”的想法由此而生。
      “借船出海”,《广西企业年鉴》诞生
      开弓没有回头箭。廖丽娟立即调整公司的经营方向,从1995年5 月开始创办《广西企业年鉴》。
      一开始,有人说她不自量力,只有大专文化水平,从没有搞过编辑工作,怎么能用民营投资经营《广西企业年鉴》这一涉及面广、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刊物呢?廖女士回答:“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真情感动了“上帝”:广西有关方面给予了很多支持。当时的广西年鉴社从社长到编辑手把手地教她,从编年鉴大纲到编辑工作的要领等一一加以指导。许家康社长还表示愿意带她三年。廖女士创办的第一本《广西企业年鉴》顺利出版。第二年开始,她决定丢开“拐棍”自己闯荡,果然马到成功。她连续出版了5卷《广西企业年鉴》(1996年至2000年卷)。开创了全国第一部地域性企业年鉴的先河,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民营企业投资经营年鉴的路子。
      《广西企业年鉴》社会影响逐步扩大,服务于企业的作用日益显现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其间廖女士经历了千辛万苦。然而,年鉴编纂人对社会的巨大付出,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无论是单位或个人都很难划等号。由于当时广西连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经济环境不大好,1997年编《广西企业年鉴》几乎没有收入,靠背几十万元的债务经营。提起这些,廖女士说:“我们从中积累的丰富  经验  是金子都买不到的。”
      “寄生”物上,长出“参天树”
      有人说,编年鉴“福及当代,恩泽后人”。这是对社会整体而言。对廖丽娟来说,她办《广西企业年鉴》展示自己公司的实力,赢得的社会信誉,那是用金钱都难以买到的无形资产。因此,在编《广西企业年鉴》的同时,于1999年在广西  教育  厅的支持下,廖女士又采用调查资信方式,率部属成功地编纂了《广西学校资信博览》(上、下册)大型资信辞书,为广西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可靠依据和有效资讯。这是依托《广西企业年鉴》的产品。
      天有不测风云。 2001年编纂《广西企业年鉴》工作被广西主管部门收回。廖女士无怨无悔。她乐观地说,她要践行一次“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哲理  名言  了。她重新审时度势,提出创立“广西社会保障年鉴”的整体运作思路,并得到了有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又连办了两年“广西社会保障年鉴”。早年编纂《广西企业年鉴》的运作之道在编 “广西社会保障年鉴”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样,此年鉴也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认可。
      然而,廖丽娟创新的天性,使她在编附产品《广西学校资信博览》之时,就反复酝酿要建设一个独立于政府、学校、企业之外的“职校事务综合服务新体系”。此时,她感到“新体系”思考已成熟、成型。她已深切了解到:广西经济社会建设离不开职业教育,而当时职校存在招生盲目、  毕业  生就业难、教学资源贫乏等难题,而建立“广西八桂职教频道网站”,依托网站平台来实现“职校事务综合服务新体系”愿望,正是解了职校的燃眉之急。网站经过两年多的投资建设初具规模后,2002年广西教育厅给予批准成立。
      网络,处于当代科学前沿。廖丽娟开始并不懂网络,可她偏要办网站。民营企业参与职教区域性的网络建设,当时在全国尚属首家。如今,网站已成为广西首家职业教育专业网站,拥有会员学校400多所,网上开辟了技工教育(广西技工教育网)和高职在线(广西高职高专在线网)栏目,实现了广西职业教育资源的网上整合,不仅是广西颇具影响力的职业教育门户网,也是工作网。每天广西有关部门及会员学校的领导都登陆、查询相关公告、文件。网站曾被评为自治区 “文明企业”、荣获自治区科技厅颁发的“新技术项目优秀奖”。今年6月,网站又与广西权威媒体——广西新闻网合作,共建 “广西新闻网职教频道”,提升了网站职教宣传地位,服务广西更多的群众。“广西八桂职教频道网站”,已从一棵无人知的小树,长成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廖丽娟女士,虽说已40多岁了,但她的思维活跃,时时有创新思想。就是这么一位有20多年党龄了,原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国家女干部。如今却成了全区乃至全国职教界小有名气、不断  编织  创新故事的人物。这正应验了她的一句话:“一个人不是要做多大的官才能为社会做大事的,而是要具有真心实意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站在其所在的那个领域或那个行业的前沿或制高点,想得比别人更深,看得比别人更远,抓得比别人更准,做得比别人更多更好。”
     创新取得成功的事例3: 
      小高斯巧解算术题
      高斯是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小时候他就是一个爱动脑筋的聪明孩子。
      还是上小学时,一次一位老师想治一治班上的淘气学生,他出了一道数学题,让学生从1+2+3……一直加到100为止。他想这道题足够这帮学生算半天的,他也可能得到半天悠闲。谁知,出乎他的意料,刚刚过了一会儿。小高斯就举起手来,说他算完了。老师一看答案,5050,完全正确。老师惊诧不已。问小高斯是怎么算出来的。
      高斯说,他不是从开始加到末尾,而是先把1和100相加,得到101,再把2和99相加,也得101,最后50和51相加,也得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结果当然就是5050了。聪明的高斯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地图的另一面
      一天早上,一位贫困的牧师,为了转移哭闹不止的儿子的注意力,将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地图,撕成许多细小的碎片,丢在地上,许诺说:“小约翰,你如果能拼起这些碎片,我就给你二角五分钱。”
      牧师以为这件事会使约翰花费上午的大部分时间,但没有十分钟,小约翰便拼好了。
      牧师:“孩子,你怎么拼得这么快?”
      小约翰很轻松的答道:“在地图的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我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在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
      牧师微笑着给了儿子二角五分钱。

3. 创新案例有哪些呢?

创新案例有如下:
一、心态的创新
从前,有位失明的男孩子,他坐在一栋大厦前的台阶上,脚边放着一个破帽子,他的手里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我是一个瞎子,请你帮帮我。”一个男子从他身旁走过,他看见帽子里只有很少的几枚硬币,于是掏出些钱放进他的帽子里。然后,他取出笔,在男孩手中的牌子反面写上一行字,让他把牌子反过来举着。
没想到这样一改,很多人从男孩身边经过的人都投下了钱。下班时,那个男子再次从男孩身边走过看见他的帽子里面的钱已经满了。男孩听出了他的声音,问道:“您是今天中午那个改我牌子的人吗?您在上面写了些什么?”
男子答道:“我写的其实和你的实质一样,但我却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我写的是:今天是美好的一天,可我却看不到它。”
二、放在外面
过去,有一家酒店因业务做的十分红火,安装的电梯不够用,经理打算再增加一部。专家们被请来了,他们研究认为,唯一的办法是在每层楼都打个洞,直接安装新电梯。
就在专家们坐在酒店里商谈工程的细节的时候,他们的谈话恰巧被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听到了。清洁工对他们随口说道:“每层楼都打个洞,肯定会弄得尘土飞扬,到处乱七八糟。”
专家答道:“这是难免的了,谁让酒店当初设计时没有想到多装一部电梯呢?”清洁工想了一会,说道:“我要是你们,我就把电梯装在楼的外面。”
专家们听了清洁工的话陷入了沉思,但马上他们为清洁工的这一提议拍案叫绝。从此,建筑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生事物——室外电梯。

三、鸡店更名
广州有位经营鸡店的老板,给其鸡店起了个名字叫“必胜麦肯基”,他糅合了“必胜客、麦当劳、肯德基”三个著名品牌的名字。可是,开店几个月下来,门可罗雀。
就在他准备把店盘出去时,他认识了一个策划人。这个策划人仅仅为他改了一个店名,其他服务均没有显著变化,他现在每天净利润。嘴也笑得合不拢。是什么样的名字这么有魅力?
原来,策划人给鸡店起的新名叫“三少爷的鸡”。这不但与古龙小说《三少爷的剑》类似,给年轻人一种亲切感。而且,广州历史上有“西关小姐,关东少爷”的说法,中老年人也对这个名字颇有好感。
四、圆头牙刷
日本狮王公司有一位叫加藤信三的职员,在使用自己公司的牙刷刷牙时,牙刷毛的尖头经常使他牙龈出血。他想着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一天,  他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牙刷毛,发现其顶端是方的。于是他想,如果将其由方的改成圆的,不就不再会是牙龈受伤害了吗?利用一次会议的机会,他把他的建议向公司提了出来,公司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
这一细节的改进,果真成功解决了刷牙时牙龈出血的问题。狮王牙刷因此变得畅销,后来占到日本牙刷总销售量的百分之30左右。而加藤信三也因为此创意的成功,由一个小职员晋升为公司董事。
五、不美也美
美国有一家大型服装店,有一次,因为对流行变化的不熟悉,误进了一批过时的服装。服装一直被积压在仓库里。眼看着即使标低价也没人来买,店经理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这时,一位谙熟人心理的业务员想出了一个办法,经理脸上马上露出了笑容。
过了几天,就在这家店门外,出现了一家模特队,奇怪的是,每次走秀都是一美一丑两个模特出场。丑的模特穿的是时令最流行的服饰;而漂亮的那位,则穿着店里过时的衣服。由于漂亮的人穿什么都好看,一下子,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漂亮的模特身上。
一连表演了几天,很多人都对原来认为“过时”的服饰产生了“新”的印象。于是,既低价又美观的积压服装在低收入家庭的抢购潮中一销而尽。

创新案例有哪些呢?

4. 关于创新成功的例子事例有哪些

      创新是古老大海上的一叶方舟,崭新的风帆扬起一片新的源泉;创新是绿茵草地里的一朵花朵,嫣红的花蕾绽放一抹新的希望;创新是苍苍蓝天中的一个太阳,灿烂的光辉闪耀一道新的永恒。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创新成功的例子,欢迎阅读!
         
         关于创新成功的例子篇1         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
         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
         不过,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二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
         董事部对此三年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扬了扬手中的一张纸对董事部说:“我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红包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要求5万元。是否过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毛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元支票给那年轻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mm。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
         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引起意料不到的效果。  教育  学生也是如此,没有一成不变的作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关于创新成功的例子篇2         当我们翻开蒙牛自从上市以来的财务报表时,也许会感觉到这家企业的利润还不错。但对蒙牛而言,产品毛利率一直是个“心病”。几年前,除了纯牛奶以外,无论其冰激凌、奶粉,还是酸奶,都不怎么赚钱,公司利润更多要靠国家减免政策来维持。对一个私营企业来说,低毛利率是埋在脚下的“地雷”,一不小心,就会“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尤其对几十亿规模的大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更糟糕的是,2003-2004年的价格战,让他们的纯牛奶也跌到了盈利的低谷,集团上下都为利润而发愁。所以,当时在中国乳业,没有一家企业比蒙牛更加渴望突破,也没有一家企业比蒙牛更加渴望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便是他们走“创新”之路的最大动机。
         在食品消费市场上,牛奶始终被看做是一种大众消费品,是被认定为“不可能做出花样来”的商品,然而蒙牛推出的特仑苏牛奶,打破了这种保守的思维定式,剑指高端定位,在众人的质疑声中获得了市场的认可。2005年底推出的蒙牛差异化品牌特仑苏牛奶,经历短短的1年时间,其在上海一个市场的销售量就达到日均1万箱,而在其市场运作强势的北方地区,这个数字更高。06年3月底,特仑苏OMP奶高调上市,以增加品种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和细分市场。进入2007年,国内各大乳品品牌纷纷推出高端液态奶产品,而特仑苏依然
         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以开拓者的身份引领着高端液态奶市场。据北京物美超市市场部经理左英杰介绍,特仑苏在高端牛奶中是销售最好的,其余各品牌的高端产品占据着相对低一些的市场份额,总体市场处于向上发展的势头。
         特仑苏有哪些创新的地方呢?除了典雅、高贵的包装外观、整箱不拆零的终端销售方式,其奶蛋白含量超过3.3%,超  出国  家标准13.8%。在营养成分上优于普通产品。蒙牛在特仑苏纯牛奶包装盒上将“3.3”作了放大处理,此举对普通纯牛奶产生了极大的杀力,吸引了大批关注营养和健康的消费者。随后蒙牛又推出OMP“造骨蛋白”概念,以高科技突出品牌的技术优势,从而烘托出品牌价值。产地优势,位于乳都核心区和林格尔。北纬40°左右优质奶源带、1100米海拔、年日照近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等层层地缘优势,滋养12国精挑牧草,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加上蒙牛作为乳业领头羊的优势加工技术,使得
         特仑苏产品天生就含有丰富的天然优质乳蛋白,其整体营养含量更是高于普通牛奶,而且口味更香、更浓、更滑。在寻求新的品牌驱动上,蒙牛突破了以往以企业整体品牌驱动子品牌,建立子品牌关联知名度的打法,另辟蹊径,让特仑苏独立出蒙牛的品牌系列,在弱化蒙牛鲜明的企业品牌的同时,强化子品牌。凸显了它的气质完全不同、包装完全不同、终端陈列不同。
         特仑苏的价格比较贵,有多少人会去买呢?一项对爱喝牛奶的理由调查中发现,消费者喝牛奶不只是为了追求健康,在经常喝牛奶的消费者中,15.79%的人有将其作为一种“好滋味的饮料”来细品的。而进一步的问卷指出,如果有各方面表现都出众的“特优质”液态奶新品,在价格为普通奶2~3倍的范围内都是可接受的。
         2006年10月22日.IDF国际乳品联合会主席Jim Begg
         在第27届IDF世界乳业大会上宣布,蒙牛“特仑苏”获得IDF全球乳业“新产品开发”奖。这个奖项的获得展示了一个年轻的乳品企业战胜百年巨头的传奇,这也是中国企业代表首次登上全球乳业领奖台。Jim Begg
         指出,IDF大奖是全球乳业的最高荣誉。蒙牛“特仑苏”的获奖,对于中国乳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乳业中的地位。在特仑苏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蒙牛乳业携手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院共同研发了全球领先的OMP技术,
         于今年推出全球第一款“补钙又留钙”的特仑苏OMP牛奶,这一尖端技术为特仑苏摘取IDF“新产品研发”大奖投下了最为厚重的一颗砝码。
         [启示]
         蒙牛运用产品创新策略推出特仑苏非常成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加快产品创新,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已成为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
         由于产品创新管理过程具有高度的不可预见性和风险性,即便世界一流企业也很难避免产品创新的失败。
         据美国管理学家梅尔克劳福特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和欧洲企业产品创新的失败率工业品平均是
         25%,消费品平均是35%。要使产品创新马到成功,需要按照科学的  方法  谨慎操作。
         首先要掌握消费者需求,蒙牛了解到在经常喝牛奶的消费者中,15.79%的人有将其作为一种“好滋味的饮料”来细品的。而进一步的问卷指出,如果有各方面表现都出众的“特优质”液态奶新品,在价格为普通奶
         2~3倍的范围内都是可接受的。
         然后要找准产品创新的切入点,一般说来,新产品根据创新程度不同可分为:
         (1)连续性革新产品。
         (2)间断性革新产品。
         (3)跳跃性革新产品。
         我认为特仑苏的推出是以跳跃性变革新产品为切入点的。跳跃性革新产品是指在功能相近的同类产品中产生了实质性变化的新产品。这类新产品的产生,一般都以某行业技术或若干行业综合技术的进步作为先导。由于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并把这些技术进步的成果应用在产品实体开发中才产生出跳跃性革新产品。
         最后要选择产品创新策略,我认为蒙牛推出特仑苏选择的是组合型产品创新策略。产品创新的重点,
         是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组合形成创新产品。组合技术创新的产品,可以以现有的市场为目标来满足现有的需要,也可以以新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创造新需求。
         >>>下一页更多关于创新成功的例子        

5. 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

   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有那一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资料,欢迎阅读哦。
     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      大丰实业: 
     在去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不仅平稳“过冬”,还实现了“井喷”式发展:全年合同成交、销售收入、货款回收、均比上年增长了50%以上。企业还在业界裁员、减薪的浪潮中继续招贤纳士,提高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快步迈入了2009年发展的春天。
     “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大丰’一直致力于追求卓越。”公司董事长丰华告诉记者,企业追求卓越,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的战略,有了战略也就有了发展的目标,才不至于迷失方向盲目发展,也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实现持续发展。经过10多年探索和发展,“大丰”最终确立了“巩固发展现有产业,整合内外资源,致力走向系统集成供应商”的发展战略。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营销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能否赢得市场竞争。面对市场变化,“大丰”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立了办事处,销售网络覆盖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国内所有省市,并且建立起一支规模较大的专业化销售团队;在境外,“大丰”还设立了美国大丰公司、欧洲大丰公司等。
     凭借内、外两套组合拳,大丰产品遍布中国剧院、会堂、电视台、体育场馆,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澳洲、非洲等。即便是受影响的2008年,“大丰”仍于10月成功签约俄罗斯国家艺术大剧院700多万欧元舞台项目合同,完成了同行业中最大金额的出口合同。最近,“大丰”与台湾最大歌剧院——台中大剧院项目的谈判已接近尾声,即将为“大丰”赢得近亿元大订单。
     “一个企业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必须站在技术最前沿,形成具有自己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力。”丰华介绍说,“大丰”一直重视技术创新,且研发创新工作始终走在国内同行业前列。目前,“大丰”在余姚、杭州、北京都建有专业化的设计院。在自主开展研发创新工作的同时,“大丰”还十分重视同科研院所和国际同行的合作,来提升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使“大丰”在多项技术应用创新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如已开发的柔性齿条升降装置、电视台多功能机械舞台、抗老化阻燃中空座椅等七项产品被列入宁波市级新产品计划。
     其中,柔性齿条升降装置堪称舞台机械技术的新突破,为国际首创,并获得了国家;因特网远程监控技术更是舞台机械控制领域划时代的创新;自动开启天窗荣获2008年度科学技术奖成果推广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如今大丰实业的.公共座椅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5%以上;舞台机械设备也达60%;活动看台产品已占据了从到各省、市、县级电视台活动看台使用量的95%以上。(王岚 吴婧)
      吉利汽车: 
     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
     浙江历经九年成长,已发展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基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吉利控股集团最核心的集整车、发动机、变速器研发、制造为一体的战略发展基地。
     “吉利的成功,就在于创新。”总经理安聪慧介绍说,“吉利”始终有一个美丽的追求,就是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汽车工厂,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但公司起点低,又面对着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这就决定了“吉利”必须通过创新,为自己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创新,从何入手?面对国内外汽车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吉利”首先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制定了发展目标:从最简单的技术着手,从人才培养着手,从零部件体系建设着手,从标准、规范着手,先把低端市场做好,再进入中级轿车市场,不断形
     推荐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反思案例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往往能及早的发现一些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
     《一次成功的实验》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教育家的实验目的其实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从她与教育家质朴的对话中,让我们感受到她那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高尚品质。
     文章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可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部分。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以启迪。三年级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对于做实验更是感兴趣,因此实验的过程,学生能饶有兴趣地通过自读大体可理解。
     但是由于年龄小,认识、理解能力有局限,很难明白实验成功的多个原因,因此应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并加以引领、提升,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一、围绕重点,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我注重提示学法,让学生“读、想、划、议”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生人人参与,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转围,课堂气氛活跃。
     课堂上我围绕实验成功的关键,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句:“一个女孩低声对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和“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通过朗读再现实验过程,学生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味,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我还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不假思索”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指导学生训练说话,拓展延伸,进一步体验情感,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二、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充满情、趣、味,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按照教育家做实验的要求与方法演一演,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深认识,领悟女孩有了危险先人后已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意识。因为时间关系,不能让每个学生都上台演一演,只能让他们课后去实验。
     结束了《一次成功的实验》这课的教学,我反思一下,总体来说,这次教学能站在新课程观的高度,让学生在文本及与文本有关的多个材料中浸润、沉潜,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走进思想的乐园,走进智慧的王国……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反思案例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教师们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

6. 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

   创新是企业家的具体工具,也就是他们借以利用变化作为开创一种新的实业和一项新的服务的机会的手段。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2017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1      石家庄化肥集团的改制,是国企改革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关键在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好在哪里?晋煤集团作为国家大型重点国有企业,有着先进的管理模式,而且近年来该集团开始注重“非煤产业”发展,正好与煤炭下游企业———化肥集团有着很好的互补优势,可以共同构建高度相关的产业链条。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和合
     作成功的关键因素。改革发展轨迹
     找准合作伙伴,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双赢政府政策支持,平稳改制,企业快速发展引入新的理念,引入人才,观念根本转变创新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确保做强做大
     找准合作伙伴冲出经营困境
     2004年9月,石家庄化肥集团与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合资合作,成立了石家庄金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新公司成立后,企业当年扭亏为盈,截至今年2月底,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利润689万元,上缴税金974万元。改制使企业起死回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石家庄化肥集团前身是石家庄化肥厂,始建于1957年,曾是部属、省属重点化工企业,2004年企业管理权限下放到我市。经历四十多年发展,企业取得过辉煌的业绩,发展成为国有大一型企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石家庄化肥集团受煤炭资源、资金、体制、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亏损与日俱增,到2003年底企业亏损8000多万元,欠债数亿元,欠发一个月工人工资,造成人心浮动、士气低落,企业濒临破产。
     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开始谋求改组改制出路,2003年11月参加了山西晋煤矿业集团召开的合资合作洽谈会。该集团是国家520家国有重点企业之一,全国优质无烟煤重要生产基地,公司总资产177亿元,实力雄厚,信誉度高,近几年来,该集团制定了延伸产业链、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发展战略,致力于寻求煤炭下游企业战略合作伙伴。优质无烟煤是化肥企业的重要生产原料,双方合作可以优势互补,会上达成了合作意向。晋煤集团经过对石家庄化肥集团的考察评估,认为化肥集团虽然亏损较多,但企业规模较大,产品结构合理,职工队伍素质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合作易于实现双赢。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协调下,双方开始合资合作、企业改制谈判,经过多次协商,8月9日签订协议,8月16日,晋煤集团进驻企业实行托管,9月6日正式注册成立石家庄金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6亿元。其中,晋煤集团现金出资9000万元,占56.25%;化肥集团资产出资4000万元,占25%;化肥集团工会出资3000万元,占18.75%。同时,新公司收购了化肥集团2.4亿元资产和等额债务。化肥集团的改制,给企业带来了发展资金,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使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日产合成氨由改制前的297吨猛增到目前的624吨,创造了企业历史上的最好水平。他们的做法为我市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双赢
     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改革,选择好合作伙伴是改制成功的关键,化肥集团的成功改制证明了这一点。在化肥集团改制过程中,曾有投资公司、融资公司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但职工对民营企业的介入顾虑重重,担心自身的安置,怕他们来“抽血”,不利于企业发展。企业领导层也意识到企业的发展资金不是惟一因素,特别是对化肥行业来讲,煤是企业生产的生命之源。自1998年起,化肥集团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炭涨价,供应紧张,使企业举步维艰。与山西晋煤集团合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煤炭问题,降低成本,减少市场冲击。双方属于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这是双方合作能够成功的基础。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对职工安置尤为重视。化肥集团将妥善安置职工作为双方合作的首要条件,对此,晋煤集团表示了充分理解,提出了职工随资产走的方案。新成立的金石化肥公司按资产标准接收了2600名职工,而且原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全部聘用上岗,解除了企业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企业改制方案顺利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表决,这是企业实现平稳改制的重要因素。大型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大,企业债务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企业改制的主要方式。与企业职工买断、经理层持大股等方式相比,企业之间的合资合作、增资扩股可以较好地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减少企业内部干群矛盾,实现平稳改制,使企业做大做强。山西晋煤集团通过资金投入,不仅缓解了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改良了企业股权结构,盘活了国有资产,消除了体制、机制弊端,极大地激发了国有企业潜在的生产能力。
     政府政策支持推进企业平稳快速改制
     化肥集团与晋煤集团合作成立金石化肥公司,仅仅用了9个多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企业改制,两家企业最大感触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高度重视,指导企业科学制定改制方案。化肥集团从省属下放到市属时,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面临停产的局面,通过改制谋求发展已迫在眉睫。对此,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在企业改制的重大问题上,积极帮助企业想办法、谋思路,研究、制定改制方案。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确立了将企业的不良资产和部分债务进行剥离、挂账,由化肥集团承担,将主要生产设备以资产形式核资入股,与晋煤集团成立新公司的改制方案,快速将企业改制导入了实质操作期。二是深入企业,全程参与改制工作。国有企业改制直接涉及国有资产的调整,程序严格,内容复杂。为了加快化肥集团改制步伐,市国资委的有关领导和处室的同志,积极配合,亲临一线,直接参与了企业改制的全过程。在严格监督执行改制程序的基础上,特事特办,加快审批。这种支持和帮助给企业特别是晋煤集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三是抓住时机,充分给予政策优惠。国企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而且有些政策具有一定的时限。化肥集团的企业改制,由于抓得紧、进展快,在政策有效期内,享受了所有相关优惠政策,厂办校第一批进行了剥离。
     引入优秀企业家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改制后的企业要想发展得好,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新公司成立后,晋煤集团只派出了5个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两名助理及财务、供应主管。经过7个月的运营,企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全公司干部职工对新的企业经营者心悦诚服,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我们企业搞活了,关键在于一把手”。金石化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毅是晋煤集团派出的优秀管理者,获得过晋城市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目前还兼任着多家企业的董事,是一名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用心做企业”,“没有管不好的企业,只有没管好的企业”。王毅的家在晋城,一个人来石工作,吃住在厂,生活上的不便可想而知,但他克服重重困难,一心扑在企业上。对企业的用心程度,职工有目共睹,自他上任之后,足迹遍布全厂各个角落,直接向职工了解情况,他对企业的了解,甚至比干了几十年的老职工还清楚。每天不管多累,晚上12点都要给调度室打电话,询问生产情况,每天早上7:30准时召开生产调度会,他说这已经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为了企业安全生产,他主动戒了吸了多年的烟。同时他还具备敏锐的市场预测能力,行业内每年的7、8月份是尿素的销售淡季,价格走低,但在去年,他打破常规,每吨尿素提价500元,结果销售形势还大大好于往年。此举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利润,而且他的经营本领令全公司职工折服。
     引入新的理念带来观念根本转变
     国有企业改制完成后,还要改什么?王毅认为“理念最关键,抓思想比抓生产更重要”。化肥集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但同时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职工产生的“等、靠、要”思想和进取精神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针对这一问题,金石化肥公司在转变职工思想观念上下功夫。王毅说:“我到企业后,目前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讲话。”同时,公司加强宣传力度,以大会、广播、厂报、宣传栏、标语牌等形式反复向干部职工灌输发展意识、危机意识、效益意识,发动全厂员工进行思想大检查,抛掉落后思想,培养市场竞争、适者生存的观念。此外,还组织干部到江苏、山东、山西等地优秀企业考察,开阔眼界,寻找差距。回来后,大家深有感触地说:“不比不知道,咱们和人家比,可不是差十年啊!”,“国有企业不是不景气,是不争气”。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使全厂员工在思想深处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潜能。现在,许多职工主动加班加点,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厂职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严格管理 以人为本 企业面貌大改变
     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组织机构是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完备的,缺少的是责任明确,制度落实。金石公司能够在短时间内使企业起死回生,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关键是将国有企业好的制度真正落到了实处。新公司成立后,规定每天7时30分准时召开生产调度会,迟到者罚款50元,不到者罚款100元。一位中层干部因企业急需,外出采购钢材,没有到会,当时不以为然,事后被罚款100元。王毅告诉他:“道理很简单,虽然你为厂里办事,但同样不能违反制度。”类似事件发生了几次,但最终大家却心服口服,因为经历过企业不景气的人都深知制度是企业的生命。经过几个月的严格管理,全厂上下都感受到了纪律严明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深刻意识到了纪律的重要性,“安全生产靠纪律,制度落实靠纪律,管理规范靠纪律”已经深入人心,化为了干部职工自觉遵守的行动。
     以人为本是金石公司成立以后大力倡导的.企业管理理念,而且将其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落实到了每一个职工、每一个岗位,从而激发出了员工巨大的潜在能量。王毅说:“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尊重人,就是让职工有收入,有社会地位,就是时刻把职工放在第一位。”金石公司成立不久,就补发了过去所欠职工的工资,为全体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还推出了为职工过集体生日的活动。2004年底,职工平均工资由814元提高到1171元。投资1200万元翻修了厂区道路,更换了车间、办公楼的暖气,装修了所有的厕所,今年还计划投资3000万元,修建一万平方米的职工休闲中心,为员工营造一个优美、整洁、舒适的工作和休闲环境。在公司成立不长的时间内,许多职工包括退休职工在内的重大节假日、婚丧病故时,都能得到公司领导精神和物质上的关心。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细致入微的体贴关爱,激发了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爱岗敬业、以厂为家蔚然成风,全厂上下士气高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
     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 保证企业做强做大 可持续发展
     通过化肥集团与晋煤集团的合作,使他们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外地大型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做强做大的态势。晋煤集团作为国家大型重点国有企业,在占据着无烟原料煤市场得天独厚竞争优势和80年开采寿命的情况下,并没有仅仅满足于煤炭生产,而是居安思危,高屋建瓴,着眼于几十年后的企业生存与发展,着眼于企业的做强做大,确定了“煤、气、电、化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思路,主动出击,与煤炭下游企业共同构建高度相关产业链条,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价值转化增值,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借助晋煤集团的发展优势,金石化肥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5年计划投资1.06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在两年时间中总氨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企业年利润上亿元
      2017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2      处于创业时期的高技术企业从事创新活动承担着更大的风险。通常,他们的创新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三个方面。但不少企业却能够逆水行舟、越战越勇,甚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对若干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奥秘”正在于他们把握了高技术创业企业创新成功的若干关键因素。其中主要是:
     一、企业要有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领航带路
     创新尤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商海中,惟有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敢于和善于逆水行舟。熊比特讲,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就是这个道理。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能够把握机会,审时度势,屡败屡战。即便企业规模已经很大了,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了,他们也不会忘记自己企业还处在创业阶段。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技术创业企业能佳绩连冠,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有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领航带路。
     二、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根部技术”
     企业是否掌握创新需要的“核心技术”,是否拥有技术的所有权,决定着创新的成本与效率,进而决定着在市场中能否取得成功。国外软件能在中国很快汉化,关键就在于不少企业掌握了软件汉化的核心技术。如将企业创新需要的技术分之为根部技术、树干技术、树枝技术、树叶技术,在技术链中,企业掌握的是否是“根部技术”,决定着企业产品的市场覆盖面,进而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Intel公司之所以能横行全球市场,就在于他掌握着最先进的芯片技术,而芯片技术是制造计算机的根部技术。
     三、要拥有掌握核心技术及根部技术的人
     高技术创业企业创新需要持续的技术支持。技术最终是由人掌握的。因此,是否拥有掌握核心技术及根部技术的人,就显得十分重要。联想个人电脑、方正排版系统能风靡中国市场,与他们拥有掌握本产品领域核心技术及根部技术的人有着重要的关系。相反,一些企业上得快,垮得也快,缺乏掌握核心技术及根部技术的人,往往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企业内部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某个企业能否持续创新,首先取决于该企业能否构造一套诱发员工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同员工的个人需求、在企业内部的地位和作用等是有差异的,因此需要对各级各类员工采取分类激励办法。创新首先要靠企业家的推动和组织,创业企业的创新风险首先是由企业家承担的。对企业家采取“产权激励”是最为有效的,采取“广义报酬”激励制度或办法的效果次之。所谓广义报酬,就是将物质报酬与精神报酬两者有机结合。对企业家的激励如不到位,片面强调“约束”是没用的。

7. 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

   创新是企业家的具体工具,也就是他们借以利用变化作为开创一种新的实业和一项新的服务的机会的手段。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范本1      石家庄化肥集团的改制,是国企改革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关键在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好在哪里?晋煤集团作为国家大型重点国有企业,有着先进的管理模式,而且近年来该集团开始注重“非煤产业”发展,正好与煤炭下游企业———化肥集团有着很好的互补优势,可以共同构建高度相关的产业链条。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和合
     作成功的关键因素。改革发展轨迹
     找准合作伙伴,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双赢政府政策支持,平稳改制,企业快速发展引入新的理念,引入人才,观念根本转变创新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确保做强做大
     找准合作伙伴冲出经营困境
     2004年9月,石家庄化肥集团与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合资合作,成立了石家庄金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新公司成立后,企业当年扭亏为盈,截至今年2月底,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利润689万元,上缴税金974万元。改制使企业起死回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石家庄化肥集团前身是石家庄化肥厂,始建于1957年,曾是部属、省属重点化工企业,2004年企业管理权限下放到我市。经历四十多年发展,企业取得过辉煌的业绩,发展成为国有大一型企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石家庄化肥集团受煤炭资源、资金、体制、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亏损与日俱增,到2003年底企业亏损8000多万元,欠债数亿元,欠发一个月工人工资,造成人心浮动、士气低落,企业濒临破产。
     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开始谋求改组改制出路,2003年11月参加了山西晋煤矿业集团召开的合资合作洽谈会。该集团是国家520家国有重点企业之一,全国优质无烟煤重要生产基地,公司总资产177亿元,实力雄厚,信誉度高,近几年来,该集团制定了延伸产业链、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发展战略,致力于寻求煤炭下游企业战略合作伙伴。优质无烟煤是化肥企业的重要生产原料,双方合作可以优势互补,会上达成了合作意向。晋煤集团经过对石家庄化肥集团的考察评估,认为化肥集团虽然亏损较多,但企业规模较大,产品结构合理,职工队伍素质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合作易于实现双赢。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协调下,双方开始合资合作、企业改制谈判,经过多次协商,8月9日签订协议,8月16日,晋煤集团进驻企业实行托管,9月6日正式注册成立石家庄金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6亿元。其中,晋煤集团现金出资9000万元,占56.25%;化肥集团资产出资4000万元,占25%;化肥集团工会出资3000万元,占18.75%。同时,新公司收购了化肥集团2.4亿元资产和等额债务。化肥集团的改制,给企业带来了发展资金,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使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日产合成氨由改制前的297吨猛增到目前的624吨,创造了企业历史上的最好水平。他们的做法为我市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双赢
     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改革,选择好合作伙伴是改制成功的关键,化肥集团的成功改制证明了这一点。在化肥集团改制过程中,曾有投资公司、融资公司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但职工对民营企业的介入顾虑重重,担心自身的安置,怕他们来“抽血”,不利于企业发展。企业领导层也意识到企业的发展资金不是惟一因素,特别是对化肥行业来讲,煤是企业生产的生命之源。自1998年起,化肥集团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炭涨价,供应紧张,使企业举步维艰。与山西晋煤集团合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煤炭问题,降低成本,减少市场冲击。双方属于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这是双方合作能够成功的基础。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对职工安置尤为重视。化肥集团将妥善安置职工作为双方合作的首要条件,对此,晋煤集团表示了充分理解,提出了职工随资产走的方案。新成立的金石化肥公司按资产标准接收了2600名职工,而且原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全部聘用上岗,解除了企业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企业改制方案顺利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表决,这是企业实现平稳改制的重要因素。大型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大,企业债务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企业改制的主要方式。与企业职工买断、经理层持大股等方式相比,企业之间的合资合作、增资扩股可以较好地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减少企业内部干群矛盾,实现平稳改制,使企业做大做强。山西晋煤集团通过资金投入,不仅缓解了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改良了企业股权结构,盘活了国有资产,消除了体制、机制弊端,极大地激发了国有企业潜在的生产能力。
     政府政策支持推进企业平稳快速改制
     化肥集团与晋煤集团合作成立金石化肥公司,仅仅用了9个多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企业改制,两家企业最大感触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高度重视,指导企业科学制定改制方案。化肥集团从省属下放到市属时,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面临停产的局面,通过改制谋求发展已迫在眉睫。对此,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在企业改制的重大问题上,积极帮助企业想办法、谋思路,研究、制定改制方案。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确立了将企业的不良资产和部分债务进行剥离、挂账,由化肥集团承担,将主要生产设备以资产形式核资入股,与晋煤集团成立新公司的改制方案,快速将企业改制导入了实质操作期。二是深入企业,全程参与改制工作。国有企业改制直接涉及国有资产的调整,程序严格,内容复杂。为了加快化肥集团改制步伐,市国资委的有关领导和处室的同志,积极配合,亲临一线,直接参与了企业改制的全过程。在严格监督执行改制程序的基础上,特事特办,加快审批。这种支持和帮助给企业特别是晋煤集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三是抓住时机,充分给予政策优惠。国企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而且有些政策具有一定的时限。化肥集团的企业改制,由于抓得紧、进展快,在政策有效期内,享受了所有相关优惠政策,厂办校第一批进行了剥离。
     引入优秀企业家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改制后的企业要想发展得好,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新公司成立后,晋煤集团只派出了5个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两名助理及财务、供应主管。经过7个月的运营,企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全公司干部职工对新的企业经营者心悦诚服,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我们企业搞活了,关键在于一把手”。金石化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毅是晋煤集团派出的优秀管理者,获得过晋城市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目前还兼任着多家企业的董事,是一名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用心做企业”,“没有管不好的企业,只有没管好的企业”。王毅的家在晋城,一个人来石工作,吃住在厂,生活上的不便可想而知,但他克服重重困难,一心扑在企业上。对企业的用心程度,职工有目共睹,自他上任之后,足迹遍布全厂各个角落,直接向职工了解情况,他对企业的了解,甚至比干了几十年的老职工还清楚。每天不管多累,晚上12点都要给调度室打电话,询问生产情况,每天早上7:30准时召开生产调度会,他说这已经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为了企业安全生产,他主动戒了吸了多年的烟。同时他还具备敏锐的市场预测能力,行业内每年的7、8月份是尿素的销售淡季,价格走低,但在去年,他打破常规,每吨尿素提价500元,结果销售形势还大大好于往年。此举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利润,而且他的经营本领令全公司职工折服。
     引入新的理念带来观念根本转变
     国有企业改制完成后,还要改什么?王毅认为“理念最关键,抓思想比抓生产更重要”。化肥集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但同时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职工产生的“等、靠、要”思想和进取精神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针对这一问题,金石化肥公司在转变职工思想观念上下功夫。王毅说:“我到企业后,目前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讲话。”同时,公司加强宣传力度,以大会、广播、厂报、宣传栏、标语牌等形式反复向干部职工灌输发展意识、危机意识、效益意识,发动全厂员工进行思想大检查,抛掉落后思想,培养市场竞争、适者生存的观念。此外,还组织干部到江苏、山东、山西等地优秀企业考察,开阔眼界,寻找差距。回来后,大家深有感触地说:“不比不知道,咱们和人家比,可不是差十年啊!”,“国有企业不是不景气,是不争气”。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使全厂员工在思想深处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潜能。现在,许多职工主动加班加点,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厂职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严格管理 以人为本 企业面貌大改变
     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组织机构是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完备的,缺少的是责任明确,制度落实。金石公司能够在短时间内使企业起死回生,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关键是将国有企业好的制度真正落到了实处。新公司成立后,规定每天7时30分准时召开生产调度会,迟到者罚款50元,不到者罚款100元。一位中层干部因企业急需,外出采购钢材,没有到会,当时不以为然,事后被罚款100元。王毅告诉他:“道理很简单,虽然你为厂里办事,但同样不能违反制度。”类似事件发生了几次,但最终大家却心服口服,因为经历过企业不景气的人都深知制度是企业的生命。经过几个月的严格管理,全厂上下都感受到了纪律严明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深刻意识到了纪律的重要性,“安全生产靠纪律,制度落实靠纪律,管理规范靠纪律”已经深入人心,化为了干部职工自觉遵守的行动。
     以人为本是金石公司成立以后大力倡导的企业管理理念,而且将其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落实到了每一个职工、每一个岗位,从而激发出了员工巨大的潜在能量。王毅说:“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尊重人,就是让职工有收入,有社会地位,就是时刻把职工放在第一位。”金石公司成立不久,就补发了过去所欠职工的工资,为全体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还推出了为职工过集体生日的活动。2004年底,职工平均工资由814元提高到1171元。投资1200万元翻修了厂区道路,更换了车间、办公楼的暖气,装修了所有的厕所,今年还计划投资3000万元,修建一万平方米的职工休闲中心,为员工营造一个优美、整洁、舒适的工作和休闲环境。在公司成立不长的时间内,许多职工包括退休职工在内的重大节假日、婚丧病故时,都能得到公司领导精神和物质上的关心。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细致入微的体贴关爱,激发了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爱岗敬业、以厂为家蔚然成风,全厂上下士气高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
     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 保证企业做强做大 可持续发展
     通过化肥集团与晋煤集团的合作,使他们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外地大型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做强做大的态势。晋煤集团作为国家大型重点国有企业,在占据着无烟原料煤市场得天独厚竞争优势和80年开采寿命的情况下,并没有仅仅满足于煤炭生产,而是居安思危,高屋建瓴,着眼于几十年后的企业生存与发展,着眼于企业的做强做大,确定了“煤、气、电、化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思路,主动出击,与煤炭下游企业共同构建高度相关产业链条,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价值转化增值,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借助晋煤集团的发展优势,金石化肥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5年计划投资1.06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在两年时间中总氨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企业年利润上亿元
      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范本2      处于创业时期的`高技术企业从事创新活动承担着更大的风险。通常,他们的创新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三个方面。但不少企业却能够逆水行舟、越战越勇,甚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对若干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奥秘”正在于他们把握了高技术创业企业创新成功的若干关键因素。其中主要是:
     一、企业要有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领航带路
     创新尤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商海中,惟有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敢于和善于逆水行舟。熊比特讲,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就是这个道理。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能够把握机会,审时度势,屡败屡战。即便企业规模已经很大了,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了,他们也不会忘记自己企业还处在创业阶段。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技术创业企业能佳绩连冠,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有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领航带路。
     二、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根部技术”
     企业是否掌握创新需要的“核心技术”,是否拥有技术的所有权,决定着创新的成本与效率,进而决定着在市场中能否取得成功。国外软件能在中国很快汉化,关键就在于不少企业掌握了软件汉化的核心技术。如将企业创新需要的技术分之为根部技术、树干技术、树枝技术、树叶技术,在技术链中,企业掌握的是否是“根部技术”,决定着企业产品的市场覆盖面,进而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Intel公司之所以能横行全球市场,就在于他掌握着最先进的芯片技术,而芯片技术是制造计算机的根部技术。
     三、要拥有掌握核心技术及根部技术的人
     高技术创业企业创新需要持续的技术支持。技术最终是由人掌握的。因此,是否拥有掌握核心技术及根部技术的人,就显得十分重要。联想个人电脑、方正排版系统能风靡中国市场,与他们拥有掌握本产品领域核心技术及根部技术的人有着重要的关系。相反,一些企业上得快,垮得也快,缺乏掌握核心技术及根部技术的人,往往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企业内部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某个企业能否持续创新,首先取决于该企业能否构造一套诱发员工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同员工的个人需求、在企业内部的地位和作用等是有差异的,因此需要对各级各类员工采取分类激励办法。创新首先要靠企业家的推动和组织,创业企业的创新风险首先是由企业家承担的。对企业家采取“产权激励”是最为有效的,采取“广义报酬”激励制度或办法的效果次之。所谓广义报酬,就是将物质报酬与精神报酬两者有机结合。对企业家的激励如不到位,片面强调“约束”是没用的

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

8. 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

      创新是企业家的具体工具,也就是他们借以利用变化作为开创一种新的实业和一项新的服务的机会的手段。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欢迎阅读!
          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1: 
         石家庄化肥集团的改制,是国企改革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关键在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好在哪里?晋煤集团作为国家大型重点国有企业,有着先进的管理模式,而且近年来该集团开始注重“非煤产业”发展,正好与煤炭下游企业———化肥集团有着很好的互补优势,可以共同构建高度相关的产业链条。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和合
         作成功的关键因素。改革发展轨迹
         找准合作伙伴,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双赢政府政策支持,平稳改制,企业快速发展引入新的理念,引入人才,观念根本转变创新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确保做强做大
         找准合作伙伴冲出经营困境
         2004年9月,石家庄化肥集团与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合资合作,成立了石家庄金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新公司成立后,企业当年扭亏为盈,截至今年2月底,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利润689万元,上缴税金974万元。改制使企业起死回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石家庄化肥集团前身是石家庄化肥厂,始建于1957年,曾是部属、省属重点化工企业,2004年企业管理权限下放到我市。经历四十多年发展,企业取得过辉煌的业绩,发展成为国有大一型企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石家庄化肥集团受煤炭资源、资金、体制、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亏损与日俱增,到2003年底企业亏损8000多万元,欠债数亿元,欠发一个月工人工资,造成人心浮动、士气低落,企业濒临破产。
         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开始谋求改组改制出路,2003年11月参加了山西晋煤矿业集团召开的合资合作洽谈会。该集团是国家520家国有重点企业之一,全国优质无烟煤重要生产基地,公司总资产177亿元,实力雄厚,信誉度高,近几年来,该集团制定了延伸产业链、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发展战略,致力于寻求煤炭下游企业战略合作伙伴。优质无烟煤是化肥企业的重要生产原料,双方合作可以优势互补,会上达成了合作意向。晋煤集团经过对石家庄化肥集团的考察评估,认为化肥集团虽然亏损较多,但企业规模较大,产品结构合理,职工队伍素质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合作易于实现双赢。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协调下,双方开始合资合作、企业改制谈判,经过多次协商,8月9日签订协议,8月16日,晋煤集团进驻企业实行托管,9月6日正式注册成立石家庄金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6亿元。其中,晋煤集团现金出资9000万元,占56.25%;化肥集团资产出资4000万元,占25%;化肥集团工会出资3000万元,占18.75%。同时,新公司收购了化肥集团2.4亿元资产和等额债务。化肥集团的改制,给企业带来了发展资金,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使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日产合成氨由改制前的297吨猛增到目前的624吨,创造了企业历史上的最好水平。他们的做法为我市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双赢
         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改革,选择好合作伙伴是改制成功的关键,化肥集团的成功改制证明了这一点。在化肥集团改制过程中,曾有投资公司、融资公司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但职工对民营企业的介入顾虑重重,担心自身的安置,怕他们来“抽血”,不利于企业发展。企业领导层也意识到企业的发展资金不是惟一因素,特别是对化肥行业来讲,煤是企业生产的生命之源。自1998年起,化肥集团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炭涨价,供应紧张,使企业举步维艰。与山西晋煤集团合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煤炭问题,降低成本,减少市场冲击。双方属于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这是双方合作能够成功的基础。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对职工安置尤为重视。化肥集团将妥善安置职工作为双方合作的首要条件,对此,晋煤集团表示了充分理解,提出了职工随资产走的方案。新成立的金石化肥公司按资产标准接收了2600名职工,而且原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全部聘用上岗,解除了企业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企业改制方案顺利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表决,这是企业实现平稳改制的重要因素。大型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大,企业债务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企业改制的主要方式。与企业职工买断、经理层持大股等方式相比,企业之间的合资合作、增资扩股可以较好地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减少企业内部干群矛盾,实现平稳改制,使企业做大做强。山西晋煤集团通过资金投入,不仅缓解了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改良了企业股权结构,盘活了国有资产,消除了体制、机制弊端,极大地激发了国有企业潜在的生产能力。
         政府政策支持推进企业平稳快速改制
         化肥集团与晋煤集团合作成立金石化肥公司,仅仅用了9个多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企业改制,两家企业最大感触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高度重视,指导企业科学制定改制方案。化肥集团从省属下放到市属时,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面临停产的局面,通过改制谋求发展已迫在眉睫。对此,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在企业改制的重大问题上,积极帮助企业想办法、谋思路,研究、制定改制方案。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确立了将企业的不良资产和部分债务进行剥离、挂账,由化肥集团承担,将主要生产设备以资产形式核资入股,与晋煤集团成立新公司的改制方案,快速将企业改制导入了实质操作期。二是深入企业,全程参与改制工作。国有企业改制直接涉及国有资产的调整,程序严格,内容复杂。为了加快化肥集团改制步伐,市国资委的有关领导和处室的同志,积极配合,亲临一线,直接参与了企业改制的全过程。在严格监督执行改制程序的基础上,特事特办,加快审批。这种支持和帮助给企业特别是晋煤集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三是抓住时机,充分给予政策优惠。国企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而且有些政策具有一定的时限。化肥集团的企业改制,由于抓得紧、进展快,在政策有效期内,享受了所有相关优惠政策,厂办校第一批进行了剥离。
         引入优秀企业家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改制后的企业要想发展得好,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新公司成立后,晋煤集团只派出了5个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两名助理及财务、供应主管。经过7个月的运营,企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全公司干部职工对新的企业经营者心悦诚服,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我们企业搞活了,关键在于一把手”。金石化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毅是晋煤集团派出的优秀管理者,获得过晋城市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目前还兼任着多家企业的董事,是一名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用心做企业”,“没有管不好的企业,只有没管好的企业”。王毅的家在晋城,一个人来石工作,吃住在厂,生活上的不便可想而知,但他克服重重困难,一心扑在企业上。对企业的用心程度,职工有目共睹,自他上任之后,足迹遍布全厂各个角落,直接向职工了解情况,他对企业的了解,甚至比干了几十年的老职工还清楚。每天不管多累,晚上12点都要给调度室打电话,询问生产情况,每天早上7:30准时召开生产调度会,他说这已经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为了企业安全生产,他主动戒了吸了多年的烟。同时他还具备敏锐的市场预测能力,行业内每年的7、8月份是尿素的销售淡季,价格走低,但在去年,他打破常规,每吨尿素提价500元,结果销售形势还大大好于往年。此举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利润,而且他的经营本领令全公司职工折服。
         引入新的理念带来观念根本转变
         国有企业改制完成后,还要改什么?王毅认为“理念最关键,抓思想比抓生产更重要”。化肥集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但同时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职工产生的“等、靠、要”思想和进取精神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针对这一问题,金石化肥公司在转变职工思想观念上下功夫。王毅说:“我到企业后,目前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讲话。”同时,公司加强宣传力度,以大会、广播、厂报、宣传栏、标语牌等形式反复向干部职工灌输发展意识、危机意识、效益意识,发动全厂员工进行思想大检查,抛掉落后思想,培养市场竞争、适者生存的观念。此外,还组织干部到江苏、山东、山西等地优秀企业考察,开阔眼界,寻找差距。回来后,大家深有感触地说:“不比不知道,咱们和人家比,可不是差十年啊!”,“国有企业不是不景气,是不争气”。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使全厂员工在思想深处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潜能。现在,许多职工主动加班加点,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厂职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严格管理 以人为本 企业面貌大改变
         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组织机构是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完备的,缺少的是责任明确,制度落实。金石公司能够在短时间内使企业起死回生,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关键是将国有企业好的制度真正落到了实处。新公司成立后,规定每天7时30分准时召开生产调度会,迟到者罚款50元,不到者罚款100元。一位中层干部因企业急需,外出采购钢材,没有到会,当时不以为然,事后被罚款100元。王毅告诉他:“道理很简单,虽然你为厂里办事,但同样不能违反制度。”类似事件发生了几次,但最终大家却心服口服,因为经历过企业不景气的人都深知制度是企业的生命。经过几个月的严格管理,全厂上下都感受到了纪律严明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深刻意识到了纪律的重要性,“安全生产靠纪律,制度落实靠纪律,管理规范靠纪律”已经深入人心,化为了干部职工自觉遵守的行动。
         以人为本是金石公司成立以后大力倡导的企业管理理念,而且将其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落实到了每一个职工、每一个岗位,从而激发出了员工巨大的潜在能量。王毅说:“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尊重人,就是让职工有收入,有社会地位,就是时刻把职工放在第一位。”金石公司成立不久,就补发了过去所欠职工的工资,为全体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还推出了为职工过集体生日的活动。2004年底,职工平均工资由814元提高到1171元。投资1200万元翻修了厂区道路,更换了车间、办公楼的暖气,装修了所有的厕所,今年还计划投资3000万元,修建一万平方米的职工休闲中心,为员工营造一个优美、整洁、舒适的工作和休闲环境。在公司成立不长的时间内,许多职工包括退休职工在内的重大节假日、婚丧病故时,都能得到公司领导精神和物质上的关心。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细致入微的体贴关爱,激发了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爱岗敬业、以厂为家蔚然成风,全厂上下士气高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
         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 保证企业做强做大 可持续发展
         通过化肥集团与晋煤集团的合作,使他们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外地大型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做强做大的态势。晋煤集团作为国家大型重点国有企业,在占据着无烟原料煤市场得天独厚竞争优势和80年开采寿命的情况下,并没有仅仅满足于煤炭生产,而是居安思危,高屋建瓴,着眼于几十年后的企业生存与发展,着眼于企业的做强做大,确定了“煤、气、电、化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思路,主动出击,与煤炭下游企业共同构建高度相关产业链条,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价值转化增值,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借助晋煤集团的发展优势,金石化肥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5年计划投资1.06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在两年时间中总氨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企业年利润上亿元
          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2: 
         处于创业时期的高技术企业从事创新活动承担着更大的风险。通常,他们的创新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三个方面。但不少企业却能够逆水行舟、越战越勇,甚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对若干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奥秘”正在于他们把握了高技术创业企业创新成功的若干关键因素。其中主要是:
         一、企业要有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领航带路
         创新尤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商海中,惟有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敢于和善于逆水行舟。熊比特讲,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就是这个道理。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能够把握机会,审时度势,屡败屡战。即便企业规模已经很大了,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了,他们也不会忘记自己企业还处在创业阶段。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技术创业企业能佳绩连冠,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有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领航带路。
         二、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根部技术”
         企业是否掌握创新需要的“核心技术”,是否拥有技术的所有权,决定着创新的成本与效率,进而决定着在市场中能否取得成功。国外软件能在中国很快汉化,关键就在于不少企业掌握了软件汉化的核心技术。如将企业创新需要的技术分之为根部技术、树干技术、树枝技术、树叶技术,在技术链中,企业掌握的是否是“根部技术”,决定着企业产品的市场覆盖面,进而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Intel公司之所以能横行全球市场,就在于他掌握着最先进的芯片技术,而芯片技术是制造计算机的根部技术。
         三、要拥有掌握核心技术及根部技术的人
         高技术创业企业创新需要持续的技术支持。技术最终是由人掌握的。因此,是否拥有掌握核心技术及根部技术的人,就显得十分重要。联想个人电脑、方正排版系统能风靡中国市场,与他们拥有掌握本产品领域核心技术及根部技术的人有着重要的关系。相反,一些企业上得快,垮得也快,缺乏掌握核心技术及根部技术的人,往往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企业内部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某个企业能否持续创新,首先取决于该企业能否构造一套诱发员工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同员工的个人需求、在企业内部的地位和作用等是有差异的,因此需要对各级各类员工采取分类激励办法。创新首先要靠企业家的推动和组织,创业企业的创新风险首先是由企业家承担的。对企业家采取“产权激励”是最为有效的,采取“广义报酬”激励制度或办法的效果次之。所谓广义报酬,就是将物质报酬与精神报酬两者有机结合。对企业家的激励如不到位,片面强调“约束”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