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美国作家杰克伦敦

2024-05-19 23:28

1. 如何评价美国作家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原名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美国现实主义作家[1-2] 。他一共写过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和故事,3部剧本等。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狼的儿子》,中篇小说《野性的呼唤》、《热爱生命》、《白牙》,长篇小说《海狼》、《铁蹄》和《马丁·伊登》等
杰克·伦敦不但拓展了小说题材,写出了清新的北方故事和南方故事,描绘了人与动物的奇特关系,而且创作了反映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矛盾的长篇小说,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丑恶,给人们有益的启迪,促进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尽管《马丁·伊登》问世七年之后,他步马丁·伊登的后尘,以自杀结束自己的性命,他的作品社会意义不容抹煞。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如何评价美国作家杰克伦敦

2. 和杰克·伦敦同年代的作家

卡夫卡《城堡》《变形记》
萨特《恶心》
加缪《局外人》《西西弗神话》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乔伊斯《尤利西斯》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

3. 美国杰克伦敦的生平简介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原名为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野性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热爱生命》《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沉寂的雪原》等。美国小说家。生于旧金山,他来自“占全国人口十分之一的贫困    杰克·伦敦不堪的底层阶级”。大约是个占星术家的私生子,在一个既无固定职业又无固定居所的家庭中长大。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美国传记小说家伊尔文·斯通在他的《马背上的水手》里称他是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他的作品不仅在美国本土广泛流传,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都享有崇高地位。   杰克·伦敦24岁开始写作,去世时年仅40岁。十六年中他共写成长篇小说19部,短篇小说150多篇,还写了3个剧本以及相当多的随笔和论文。这些作品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陌生又异常广阔的世界:那荒凉空旷又蕴藏宝藏的阿拉斯加,波涛汹涌岛屿星罗棋布的太平洋,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线,形形色色的鲜活人物,人与自然的严酷搏斗,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杰克·伦敦的创作,笔力刚劲,语言质朴,情节富于戏剧性。他常常将笔下人物置于极端严酷,生死攸关的环境之下,以此展露人性中最深刻、最真实的品格。杰克·伦敦赞美勇敢、坚毅和爱这些人类的高贵的品质,他笔下那“严酷的真实”常常使读者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病榻上时,曾特意请人朗读小说,其中就有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列宁给予这部小说很高的评价。

美国杰克伦敦的生平简介

4. 杰克·伦敦是哪国作家?

美国作家。他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家庭贫困,从小以出卖劳力为生。1896年考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后来辍学。阿拉斯加淘金是杰克·伦敦一生最有价值的经历,他开始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并获得成功。1916年他在精神极度空虚中服毒自杀。

5. 杰克伦敦的文化背景是什么

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个在旧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个占卜者。后来,母亲嫁给已经有十一个孩子的约翰·伦敦,继父的境况也不好。杰克·伦敦的童年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得到一元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干了不多久,这个十四岁刚出头的孩子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改善穷困的处境。偷袭中他被渔场巡逻队抓获,被罚做苦工。不久,他放弃了“牡蛎海盗”的营生,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 

航海归来,境况并未好转。1894年,十八岁的杰克·伦敦参加了“基林军”,这是当时由平民党人领导的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的一部分。这次“进军”的领导人考克西等在华盛顿以“践踏国会草坪”被捕,进军组织亦遭取缔。 

杰克·伦敦在退出“进军”行列之后,又继续过流浪生活,监牢、警察局成了他常进常出的地方。 

长年的流浪没有使杰克·伦敦丧失生活的信心,他强烈地追求知识,不甘于自暴自弃。即使在飘泊无定、随时会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书也总是他的伴侣。1896年他二十岁时,甚至还考进了加州大学。然而,大学的门毕竟不总是向穷困如杰克·伦敦这样的人敞开的。1897年他就被迫退学,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黄金梦”又很快破灭,身染重病回家。 

一条条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杰克·伦敦萌发了写作的愿望。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岁(1899年)时,他的第一篇小说《给猎人》发表了,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在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伦敦心爱的题材。 

杰克·伦敦的思想是混杂的。他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读过黑格尔、斯宾塞、达尔文和尼采的著作。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到他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1907年(时年三十一岁)写的《铁蹄》,指出美国资本主义有向极权主义转变的可能性,还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消灭作了有预见性的警告。我国已经有译本的《马丁·伊登》(1909年),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这本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无情,对人性的蹂躏、对正义的践踏。主人公伊登依靠个人奋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可怕的空虚,结果以自杀了结一生。七年后,它的作者杰克·伦敦真正走上了马丁·伊登的道路。 

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把杰克·伦敦带进了一个矛盾的精神世界,使他青年时期具有的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判逆者的性格,逐渐消褪,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1911年,他公开声明,他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钱。他在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钱。他认为他有权过豪华奢侈的生活。他曾经用一大笔钱建造一条命名为“斯纳克”(一种想象中的恶兽)的游船;1913年用了十万美元(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钱财)以近四年时间建造一所名叫“娘居”的别墅,在落成后即将迁居的时候,忽然起火焚毁。这位已经侧身上流社会的大作家,看了看价值十万美元的废墟,摆了摆手,宣布将另建一个庄园。这时的杰克·伦敦已经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义泥沆,为了得到更多的钱,粗制滥造,写出一些完全背离自己信念的低劣之作。 

他在1911年时还说过:“我如果自己能够作出选择的话,除了写一篇说明我对资产阶级世界是多么鄙视的社会主义者的文章外,我什么也不会下笔。”可是在1916年1月,他公开声明脱离自己曾经积极参与活动的美国社会党。 

这位曾经饱尝人世艰辛,也曾经用自己的笔为社会底层的不幸者呼喊过的作家,随着他的成名和发财,沉沦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渊。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用自杀结束了四十年的一生,留下了鱼龙混杂的四十九部著作。

杰克伦敦的文化背景是什么

6. 杰克·伦敦创作了哪些作品?

杰克·伦敦早期作品有描写淘金者生活的短篇小说集《北方故事》和揭露利己主义残忍性的长篇小说《海狼》等。这些作品表现了劳动者的悲惨生活,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进化论思想和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自传体长篇小说《马丁·伊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一个出身低微的作家成名后理想幻灭而自杀的故事,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虚伪和庸俗。后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在甲板天篷下》《一块排骨》等。

7. 被誉为商业家的先锋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简介

 被誉为商业家的先锋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简 介本文导读:杰克·伦敦 1876 年生于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的家庭。因 家境贫困,自幼从事体力劳动.当过童工,装卸工和水手等, 后又在美国各地流浪。靠劳动所得曾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学习,因贫困被迫退学后加入过阿拉斯加等地淘金者的行列。 早年坎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从事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他的创作思想较为复杂,受到过马克思、斯宾塞、尼采等多 人影响,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跳动着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成名后逐渐陷入极端个人主义和空虚中。 1916 年 11 月 22 日,杰克·伦敦服用吗啡过量身亡,年仅 40 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杰克·伦敦于 1876 年 1 月 12 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破产的农民家庭。童年时的他就已饱尝了贫穷困苦的滋 味。8 岁的时候,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到一个畜牧场当牧童。 10 岁以后,他开始在旧金山附近的奥克兰市当报童、码头小 工、帆船水手、麻织厂工人等。这期间,杰克·伦敦开始阅读 大量的小说和其他读物。16 岁时,他失业了,不得不在美国 东部和加拿大各地流浪,住在大都市的贫民窟里,并曾以“无 业游荡罪”而被捕入狱,几个月以后才重获自由。
  穷苦和缺少欢乐的童年使 杰克·伦敦 早早地成熟了。杰 克·伦敦从 10 岁起就不得不半工半读,只要有可能,他就会 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不满 9 岁时,杰克·伦敦就已经熟读了 华盛顿·欧文写的西班牙旅行记《阿尔汗伯拉》。他还读了一 些从雇工那儿借来的一毛钱一本的小说,他抓到什么就读什 么。杰克·伦敦 11 岁离开牧场来到奥克兰,在免费的公共图 书馆里如饥似渴地读着能借到的第一本书。到 16 岁之前, 他一直是做工—读书、读书—做工。因为贫困杰克·伦敦小学 毕业后便去工作,10 岁左右就开始做报童和罐头工人,在街头斗殴中练就了一身本领,成了小流氓头。他最喜欢的活动 是驾驶船只。13 岁时他曾经只身驾驶小船穿过暴风雨中的旧 金山湾,别人几乎难以相信,可那是事实。后来他攒了一点 钱,买了一只小船,原来是为了好玩,不久之后却结识了蚝 贼,便也跟他们一样做起不要本钱的买卖。他纠集了一伙同 伴,驾船去偷旧金山湾养殖户的蚝,甚至烧毁别人的船只。 他打架酗酒,大笑狂欢,在几百英里的海路上自由闯荡。不 久他结识了海湾巡警,又反过来做巡警去追捕蚝贼。17 岁时他上了一捕猎船做水手,经过朝鲜、日本,到白 令海一带去猎海豹。
  途中他经过了严寒、风暴、最沉重的苦役的锻炼,参加了狩猎海豹的种种活动。因为从小在海湾里 玩船,他驾船很有一套,在船上年纪虽小却深得船主和同行 们的赞许。又因为从小饱经摔打,能够参加水手们最野蛮的 活动,所以他交了许多朋友,听了许多有趣的和可怕的故事。 这些都成了他的海洋小说的宝贵素材。《海狼》描写的猎海 豹船的丰富生活便是一个精彩的例子。惊涛骇流中的海洋生 活是艰苦的,但他没有忘记读书,在返航驶入旧金山湾时, 他已经读完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 列尼娜》。文学之路 远航归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散文《日本海口的 台风》,参加了《呼声》杂志的写作竞赛,荣获了第一名, 得到奖金二十元(第二、三名都是大学生)。只受过小学教育 的杰克·伦敦第一次显露出他的创作才能,这要归功于他平时 的勤奋学习——他认真阅读文学大师们的优秀作品,并且养 成了作笔记的习惯。也许他便是受此鼓励,走上文学之路的。 这时杰克·伦敦已经从早期的蒙昧里醒悟过来。他立志掌 握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电气,便到奥克兰电车公司去求职。 他对经理说他为了掌握技术什么苦都肯吃。经理让他一天干 活十三个小时,没有星期天,把他累的死去活来。
  后来他才 知道实际上有两个工人被他顶去了工作,那两人每月各四十 元,共是八十元,而他一个月才拿三十元。而且一个被他顶去了工作的人因为有一妻三子要养活,却又无法为生,自杀 了。这对于杰克·伦敦是一次极其深刻的教训,他愤然抛下了 手里的煤铲。这次苦役让他懂得了一个可怕的真理:无论自己如何身 强力壮,十年、二十年之后总会有更年轻力壮的人来接替他, 把他扔到垃圾堆里去。1904 年,他参加了从旧金山到华盛顿去 *** 的失业者队 伍,向东海岸进发。他途中因故脱离了队伍,便偷乘火车在 北美大陆流浪,跟车警、乘务员捉迷藏,周游全国,以此为 乐。他曾经被捕,罚作了三十天苦役,亲眼见到了美国监狱 里骇人听闻的现实。出狱后他偷乘西去的列车到了加拿大西 海岸,再从那做水手南下,回到旧金山。这次特别形式的旅 游给了他丰富的人生体验,尤其是贫困的流浪汉的体验。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最能够关心穷苦人的往往是穷苦人。 他对读书一直就有兴趣,就连在做蚝贼时也在他的小艇上读过许多书。流浪归来他开始大量阅读。他读过圣西门、 傅立叶、蒲鲁东的作品,明白了私有财产的罪恶;他甚至读马 克思的《共产主义宣言》,大体懂得了共产主义是怎么回事。
  为了读书他十九岁时进了奥克兰中学,准备考大学,同 时加入了社会党。他参加工人 *** ,发表激烈的演说,主张 破坏现有的社会秩序杰克·伦敦简介,并曾经因此被捕。在奥克兰中学读书 时他在学校的报纸上发表了小说《小笠原群岛》,连载了两 个月,这样,他从事文学的兴趣更浓厚了。1897 年,21 岁 的杰克·伦敦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但之后 由于资金短缺而从伯克利辍学。他曾经希望靠劳动为生,继续读书,却发现那几乎是个 幻想。他在一家洗衣作坊工作,累得半死,根本没有时间和 精力读书。在他的读书梦濒于破灭时,阿拉斯加发现金矿的 消息传来,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1897 年 3 月杰克·伦敦踏 上了淘金之旅。他求得了一点支持,和三个同伴筹备了八千磅物资准备 在克朗克过冬。他们在寒冬到来之前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 了千辛万苦来到了靠近北极的育空河,在那儿度过了冬天。在到育空河流域去的路上,伦敦的巧妙的驾船技术得到 一次精彩的表演机会。他们自己砍伐木料,造了两艘船,沿育空河往下游航行。途中他们遇见了一段湍急凶险的河道, 许多人都曾试图通过而失败,说那段河是无法穿越的天险, 但是杰克·伦敦却说他有把握通过。
   
  他果然和两个同伴驾了船 在围观者的一片欢呼中安然度过了急流,再回来驾驶第二只 船。这件事引起了许多进退两难的淘金人的注意,他们陆陆 续续来请求杰克他们帮助把船只驶过急流。杰克·伦敦向每只 船索要二十五元报酬,他掌舵,和伙伴们一起把一艘又一艘 散的木船驶过了险区。他们为此挣了三千元之多。他们原可 以再赚五千的,但是已经没有时间了,他们还得在严冬到来 之前赶到下游去。他在育空河的冬季营地里读了许多书,如达尔文的《物 种起源》,斯宾塞的《首要原理》、马克思的《资本论》,还 有弥尔顿的《失乐园》和布朗宁的诗。这些人们在《海狼》 里见到海狼拉尔森读过,也和范·魏登、布露斯特讨论过。可惜他们并没有新鲜水果和蔬菜,杰克·伦敦得了坏血病, 只好回家。他和伙伴们驾了一只船,用 19 天走完了 1900 英 里的航程,来到白令海峡,从那里回到了加利福利亚。在这 一段时间里他已经勾勒出了一些小说的轮廓,后来写了出来, 为自己赢得了不朽的名声,也让克朗代克的一些人和狗的故 事广泛流传,其中便有《野性的呼唤》里巴克那只狗和其他 一些人。从育空河回来以后他大约有了一点钱,便又读了许 多书。他读的很辛苦,每天工作 19 个小时。
  他读经济学,读历史学和历史著作,读生物学、人类学和哲学,也读了大 量的文学作品。在他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的主人公马 丁·伊甸身上人们看见了对这段极其艰苦的读书生活的细致 刻画。杰克·伦敦的父亲去世后,为了负担家庭生活,他又开始 打零工。在找工作的时候,杰克·伦敦写成了《顺流而下》, 可是稿子给退回来了。在等待退稿的日子里,他又写了一篇 两万神出鬼没的连载小说,不料也给退回来了。尽管稿子次 次都被退回,杰克·伦敦却仍然挤出时间来写作,继续写新的 题材。最后《大陆月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为赶 路的人干杯》,稿费只给了 5 元钱。不久,《黑猫》杂志又出 40 元要他写一篇小说,这样,总算有了转机。转型记者 1900 年,杰克·伦敦的第一本小说集《狼子》出版,立 即为他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和相当优厚的收入。应美国新闻社 的委派,他去非洲采访波尔战争,到了伦敦,新闻社中途改 变了计划,来电不要他去了。这时他却以美国水手的身份到 伦敦贫民窟中住了三个多月,深入那里的生活,作了详细得 调查,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回国后出版了报告文学《深渊里 的人们》。这本书让他在美国社会主义者中名声大振。 1904 年他接受了赫斯特报系的聘请,去远东采访日俄战 争的消息。
  他来到日本,看出了日本 *** 故意留难各国记者的打算,便悄悄一个人去了长崎,想搭上一艘开往朝鲜的船 到前线去,却被日本警察当作俄国间谍抓了起来。释放后他 又搭了一艘小汽艇到了朝鲜的釜山。汽艇上没有百人的食物, 也无法遮风避雨,只能在严寒的露天甲板上睡觉。到了釜山 他弄到了一条无篷的船,雇了三个不会说英语的朝鲜人帮忙, 靠自己的驾船本领驶进了黄海,沿着海岸行驶,在零下四十 度的严寒和风涛里航行了六天六夜,终于到达仁川。这时他 已经遍体鳞伤,脚、手指和耳朵都冻坏了,但是他稍事休整 之后便又出发。这回他是骑马旅行的,连续几个星期的马背 急行军把他带到了平壤,那已经是当时一切战地记者所能够 到达的最北点。他在那里第二次被日本人投入监狱。出狱后 他来到距离战线只有四十英里的地方,从那里发出了一篇又 一篇的报道和许多照片,完成了其他记者没有完成的任务。 他又因故再度受到被捕的威胁,直到引起了美国总统的干预, 才得以脱身。在这次完成采访任务的履行里,杰克多次在严 寒之中驾驶着无篷船航行,对那样严酷的生活有很切身的体 会。《海狼》里有对这样生活的引人入胜的生动描述。漫游世界 1906 年,他决定建造一艘船杰克·伦敦简介,自己驾着去环游世界。
  他 预计旅行七年,绕地球一周,可他并不是一个好理财家,造 船活动几乎成了个笑话。那船原计划花七千元,实际上让他 多花了好几万元,而且毛病很多。他不能够再等待,仗着自己驾船的本领就出发了,可他勉强把船驾到了夏威夷,便不 得不开始修理,修好后有很吃力地开到了澳大利亚。那船已 经无法在前进,他便只好把它以三千元的低价卖掉,结束这 次虽然浪漫却失败的航行。但是,他在那次航行里仍然创造了惊人的成绩。他曾经 驾驶那艘蹩脚至极的船从夏威夷直航马克萨斯。当时的《太 平洋航运指南》指出,由于赤道海流和贸易风的影响,那一 带海流异常复杂,从来没有人胜利驾船通过,但是杰克·伦敦 却驾驶了一艘勉强修复的船经过九死一生闯了过去。他在途 中染上了一身怪病。在《海狼》里我们读到的对于热带海洋 和贸易风的很富诗意的描写,其生活素材大约便是从这里获 得的。死亡 1916 年 11 月 21 日,星期二,杰克·伦敦计划第二天去 纽约,而且打算中途绕道去看看芝加哥赛牲会,买一些良种 牛,但是那天晚上他却服用了过量的吗啡身亡。他桌上有个 本子,上面写了些计算药量的数字。那时他患着尿毒症,但 医生认为把尿毒症看做他的死因是不能叫人信服的。那么只 有两种解释:自杀,或者是计算药量错误。从他白天的安排 来看,不像是自杀;但那么重要的药量计算竟也会出错也叫人 难以接受。
   

被誉为商业家的先锋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简介

8. 杰克·伦敦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哪些?

19世纪90年代他参加社会主义运动,1905年以后并参加社会党的活动。1905至1910年期间他创作了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如:论文集《阶级的斗争》(1905)和《革命》(1908);长篇小说《铁蹄》(1908)和《马丁·伊登》(1909)。他在这些作品中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描写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同时预言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