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知道”的错觉

2024-05-17 18:05

1. 《思考,快与慢》-“知道”的错觉

塔勒布指出,我们人类常会为过去的憾事编造牵强的解释,并信以为真,以此来蒙蔽自己。好的故事为人们的行为和意图提供了简单且合乎逻辑的解释。你总是喜欢将行为看成是一般习性和个性特征的外在表现—你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这些结果的原因。
  
 根据一些可得信息,你构建出最可能的故事,如果这个故事还不错,你就会相信它。然而自相矛盾的是,在自己所知甚少或是谜题的答案只是初露端倪时,我们却更容易构建出一个连贯的故事。我们满心相信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这份信心建立在一个稳妥的基础之上:我们最大限度地忽略自己的无知。
  
 “知道”这个词给人一种暗示,使人觉得这个世界比事实上更可知。这个词使得人们心中存有一种致命的错觉。这个错觉的核心是我们认为自己了解过去,这也表明未来也应该是可知的,但事实上,我们对过去的了解比我们自认为能够了解的要少。为了想清楚未来,我们需要清除自己过去曾经用来表明信念的语言。
  
 读书笔记第0328天,2021/12/13.《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思考,快与慢》-“知道”的错觉

2. 《思考,快与慢》聪明人都是用这4步思考的

 玉泽的第31篇书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请看下面的两条直线,猜猜看哪条更长? 是上面那条吗?
  
 
  
                                          
       错了!其实它们一样长. 这就是有名的缪勒--莱耶错觉,也叫箭形错觉。它是指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另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内的两条斜线,则前者会显得比后者长得多。现在明白了吗?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答案就在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里。
  
 《思考,快与慢》是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经典作品,作者是以色列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将心理学知识引入经济学,贡献卓越,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本书曾入选《纽约时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刚上市便连续20多周蝉联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20名。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作,这本《思考,快与慢》颠覆性地指出——
  
  大多数情况下,人都并非是理性的,我们的直觉是存在缺陷的。并告诉我们,人类的思考模式可以拆分为快思考和慢思考,也叫系统1和系统2。 
  
 人有两种不同的思考系统,第一套是 直觉系统 。它依赖人的直觉,不怎么消耗脑力,运行起来非常快,可以称为“系统1”。比如,看到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位女士、她的头发是黑的……这些判断几乎自动完成,毫不费力,就是系统1在起作用。
  
 第二套思考系统是—— 理性系统 。它依赖人的理性,需要刻意思考。运行起来要消耗大量脑力,而且比较慢,所以被称为“慢系统”也叫"系统2"。当我们解答复杂的数学题时,需要集中注意力推理,就是慢系统在起作用。
  
 两套系统看似相反,但我们的思考过程,都是它们合作的结果。对于简单事务,系统1依靠经验、直觉迅速做出判断;当遇到复杂问题,系统1解决不了时,启动系统2,进入理性思考。正如书中说的: 直觉遇到麻烦,理性出面解决  。 
  
 通过上面的分析,你会认为系统2才是解决问题的主角,但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 非理性,才是我们大多数行动的依据  。 因为人脑天生是懒惰的,不愿意多付出注意力。在这种惰性下,人脑会倾向于完全接受系统1的判断。直觉式的快思考,就成了决策的主宰。 
  
  尤其在精力不充沛时,慢系统会更加懒惰  。所以我们 对快系统的依赖,就会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偏见和判断失误
  
  判断失误的“三个偏好” 
  
 ①  典型性偏好 :过度关注典型事件,而忽视背后的概率。
  
 心理学上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告诉志愿者,说现在有一个人,在纽约的地铁里读报纸,让志愿者猜测这个人是有博士学位呢,还是连大学文凭都没拿到。
  
 实验结果显示,很多人想都没想,就直接选择了博士学位这个选项。
  
 但实际上,从概率的角度来说,这个答案其实是不正确的。
  
 这是因为,在人群里,有博士学位的人比例是很低的,而没有大学文凭的人比例就高得多了。所以从数学的角度上,在地铁上碰到一位博士的概率,比碰到一位没有大学文凭的人的概率,要低得多。
  
 这就是心理学里一种经典的谬误,叫做典型性偏好。
  
 ②  可得性偏好 :如果一件事更容易出现在大脑里,就认为这件事更容易发生。
  
 比如,知道近期有飞机事故的新闻,很多人在出门时,更倾向于开车或坐火车。但实际上,从理性的角度讲,飞机失事的概率,比汽车和火车发生意外的概率要低得多。
  
 ③  因果性偏好 :喜欢对事物强行进行因果解释,而不管是不是正确。
  
 举个例子,有一些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会特意穿一双红袜子。如果比赛赢了,就觉得是这双袜子带来的好运。
  
 但我们都知道,实际上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因素很多,包括双方球员的实力、状态等等。跟袜子的颜色其实并没有关系。
  
 因此,这就是典型的因果性偏好,将红颜色的袜子看作是取得胜利的原因。
  
 因果性偏好里还有另一种情况,人会对回归平均值的结果进行因果关系解释。回归平均值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意思是说,我们每一次的表现有可能特别好,也有可能特别不好。但最终都会趋向于我们的平均水平。
  
 因此,即使我们这一次表现得非常完美,下一次也很有可能会发生失误,这是很正常的。
  
  导致偏见的“四大效应”分别是指: 
  
 ①  光环效应 :先接受的信息,会影响对事物的整体判断。
  
 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一旦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爱屋及乌”、“一俊遮百丑”都是光环效应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② 锚定效应: 评估一个事物时,人们会受之前信息的影响,预估一个答案,然后在这个答案的基础上做调整。
  
 比如你去商店买衣服,看中了一件衬衫,如果价格标签上写的是100元,那么你对这件衬衫的价格估值就会略低于100元,正常在80元左右。但是,同样一件衬衫,如果标签上写的是500元,你还会在跟店主讨价还价时说80元吗?那铁定得被赶出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你对衬衫的估值就会按照价格作出相应的调整,一般情况下是450元左右。
  
 这就是锚定效应,高锚定值会让你产生高估测值,而低锚定值则产生低估测值,通俗来讲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现象。
  
  ③ 框架效应 :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描述,会导致不同的判断。
  
 比如接受某个手术后病人的情况,“存活率90%”和“死亡率10%”表达的意思一样,但人们会觉得前者更好。
  
 ④  禀赋效应 :当拥有某个物品后,人们会觉得它价值更大。 商家承诺的“7天无理由退换”就是这个套路:当你拿到商品后,会高估它的价值,差不多也就不会退换了。
  
 如何才能纠正偏见,真正理性决策呢?其实就是慢下来,主动激活慢系统,弥补快系统的缺陷。
  
  1、采纳外部意见 
  
 当我们决策时,直觉很容易仅根据现有信息和内部意见进行预测,使我们踏进规划谬误和过度自信的陷阱。
  
 因为在重大决策时,自我批评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痛苦,但质疑别人就要轻松得多。这也是“旁观者清”的心理学依据。
  
 外部意见会给出预测的大致范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能有效避免决策过于乐观,让预测趋向合理与准确,避免规划谬误,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2、善用框架效应 
  
  快思考对于能引起情绪的文字很敏感, 例如, 第一种说法: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
  
 第二种说法:手术后一个月的死亡率是10%。
  
  虽然两种说法表述的内容是一致的,但是,第一个说法会比第二个说法更受欢迎。 这是因为“存活率”能引发正面情绪,“死亡率”则引发负面情绪。
  
  慢思考通常很懒惰,它不太愿意付出努力重新构筑框架。 
  
 纵使这两句话在逻辑上含义相同,但所用的字眼和数字搭配不同,框架不同,却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引发不一样的反应,所以要开启慢思考,形成前后顺序调换思考再进行决策。
  
  3、事前验尸 
  
  “事前验尸”。 听起来有点恐怖,其实是说:做决策时,先假设这件事会失败,然后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下失败的可能原因。以此来提醒自己,做到未雨绸缪,提高工作的成功率。 
  
  “事前验尸”是由加里·克莱恩提出,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当一个团队商量好一个重要决策但还未正式下达时,知情员工被召集起来开一次简短的会议。
  
 第二,会上,大家需要设想,该决策已实行了一年,但结果惨败。
  
 第三,请参会人员用5至10分钟简短写下这次惨败的原因。
  
  4、避免在精力不足的时候做重大决策 
  
  在精力不充沛时,慢系统会更加懒惰 。实验显示:犯人保释申请的成功率,跟审核官吃没吃饭有很大关系。审核官在饭后审查,通过率高达65%,几乎是平均水平的两倍。这也提醒我们:不要在精力不足的时候,做重大决策。
  
 叔本华说过:“ 每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领域内全然是位君主 。”
  
  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也许不一定是最厉害的那个,但他一定是有魅力的。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多,还挺难懂,但是,多读几遍,从中还是能看到我们平时依赖的大脑是多么的不靠谱,又是多么的安全可靠,我们并不是时刻处于理性当中,我们的情绪时而崩溃,时而放纵,时而偷懒,时而失控。这些都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发生在我们自以为理性的时候,它却是非理性的,刻意练习调动系统2,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
  
  最后让我们记住书里的金句: 
  
  人有两套思考系统:直觉系统和理性系统。非理性,才是我们大多数行动的依据。

3. 《思考,快与慢》

如海报所述,《思考,快与慢》获奖无数,被誉为“社会思想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与《国富论》《梦的解析》相媲美,被各界名人、众多媒体热烈推崇。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更是一位跨学科牛人,他凭此书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研究打开了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行为经济学的新局面。
  
 老实说,打开本书后不久我是知难而退的。其实书中有很多趣味性和实用性兼具的实验和事例,十分浅显易懂,但这些丰盛的例举常常被一些奇怪的词汇和句子打乱,很难理出清晰的思路,让我困扰而却步。推断这是本书翻译的表达存在问题,咳咳,为懒惰找到推诿的借口了。
  
 经过几次反复调整,最后终于以结论反向推出论证过程的方式,好不容易抽取归纳出一点头绪来了。
  
 一、作者将人的认知分为两个层面:快思考和慢思考。快更本能,慢更理性;快很勤劳,慢很懒惰;快是直觉,慢是计算;快来自于心理模式的不断强化,慢来自于理性分析的不断选择。
  
  
 所谓快思考:看到一个人的表情,我们可以立刻判断他是欢喜还是愤怒;走路时,你不用去考虑先迈哪条腿,吃饭时,你不用考虑怎么咀嚼,怎么消化;打球时,你不用考虑肌肉怎么配合,跑动路线如何实现…这些快思考的特点就是非常快,而且自行运行给出答案,我们可以称之为直觉。但往往我们按照直觉去处理事物,受到当下情绪的影响而做出的判断,很容易出现偏差。
  
  
 所谓慢思考:组织语言、数字计算、逻辑推理、看一本书、写一个提案、做一份报表…这都是慢思维的表现。慢思考是基于证据、数据的搜集考证后做出的理性判断,所以结果往往比较准确。通过理智思考,我们能处理更复杂的问题,学习更多的经验,解决更大的困难。
  
 这两个层面的思考运行机制,作者把它们称为系统一和系统二。我们的大脑在遇到事物时,会自动选择系统一或系统二或者两个系统一起来对应。那么,在了解了大脑的这两种不同思考系统之后,我们该如何利用好每一个系统为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呢?
  
  
 快思考本质就是快,特点是不消耗能量,不累,很省力气,可以帮我们应付危机,处理突发的事件。慢思考本质就是慢,特点是消耗大量的能量,很费力气。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打一场球,仅仅是身体的疲惫,如果看一本书,则会觉得身心疲惫。当我们记忆下来7位数以上数字的时候已经很困难了,我们连续记忆3个7为数以上的数字就会非常疲惫,甚至理智出现了短路的情况。所以我们的生活,需要两种思维不断地结合,不断地配合。用快思考处理表面的事情,用慢思考处理更深层次的东西。
  
  
 二、快思考在我们做决策时容易造成错误
  
 书中写到快思考有四个主要的直觉偏见:认知放松,因果关联,框架效应和锚定效应。
  
 认知放松:比如,平常看起来长相不算好看的人,接触久了,发现其实也挺顺眼的;可能因为广告的画面精美就轻易的掏了腰包;因为熟人介绍,就把全部身家投给一只风险极高的股票…这些做法都是认知放松带给我们的错觉、曝光效应,如果系统二没有启动的话,就容易带来损失,所以我们须格外小心。
  
 因果性关联:在遇到难题时,系统一不会马上把问题交给系统二,而是抄近路用另外一个简单的问题来替代,把这个答案直接当成对那个复杂问题的回答。例如某个人身上有很多纹身,你就判断他肯定学习不怎么样,这些都是一种刻板印象,又或者某个人长得帅,我们就认为他其他方面也很优秀,这叫光环效应,容易造成以偏概全的负面影响。
  
 框架效应:我们的系统一不太擅长分辨,只知道眼见为实,所以客观上相同的信息,如果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导致做出不同的决策判断。例如“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比“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10%”听起来更令人安心。
  
  
 锚定效应:锚定效应解释了为何限量购买是一种有效利用我们轻信而达成营销的策略。某超市的汤罐头促销方式是在货架上写“每人限购12罐”,事实证明购买者在促销期间购买了2倍于平常的购买量。考虑的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这就是锚定的厉害之处。
  
 三、如何才能做出理性正确的决策?
  
  
 第一个方法就是尽量避开上面提到的直觉陷阱;第二种方法就是让自己拥有概率思维;第三个方法就是不要忽视均值回归。
  
 最后,除了做决策之外,学会应用合适的思维模式,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幸福地生活。
  
 ■快思考是直觉与本能,适合常见有规律的小事;慢思考是理性和分析,应该运用在健康、工作、投资、政治等不确定性高的复杂大事上。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执行,却低估了现实世界的种种不确定性,以至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这使我们变得过于自信而产生错觉。这本书就会让我们明白自己的思路并不可靠,思考有快与慢,要学会避开直觉偏见,学会理性慢思考,才能人生的重大选择做出正确有利的决策。
  
  
 ■这本巨著是作者50多年研究思考成果的集大成之作,记录、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绕开翻译的表达问题,我们可以反复细读此书,找到真意,将会受益良多。

《思考,快与慢》

4. 《思考,快与慢》05

十行采集:
  
  
 1.可得性启发法: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从记忆中搜寻实例,如果搜寻过程既轻松又顺畅,这些事的发生概率就会被判断为很大。
  
 2.自我评估是由事件呈现在脑海中的轻松度来衡量的。轻松地想起某件事的体验比想起事情的数量更重要。事件在脑海中呈现的轻松程度体现出系统1的启发作用,跟着系统1走的人更容易受可得性偏见影响。
  
 3.情绪启发是替代的一种,即将简单问题(我对它感觉如何)的答案当做较难问题(我对它评价如何)的答案。“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情绪启发通过创造一个比现实更明了的世界来简化我们的生活。
  
 4.大脑解决小风险的能力有个基本限度:我们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概率忽视和效用层叠两种社会机制的组合必然会导致对小威胁的夸大,有时还会引发严重后果。
  
 5.依据典型性作出预测是下意识的行为。关于概率或可能性的问题引起了思维的发散性,让人想起比较简单的问题的答案。其中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对典型(代表性)的自动评估。
  
 6.典型性启发的问题一:过于喜爱预测不可能发生的(低基础比率的)事件;问题二:对证据质量不够敏感。增强系统2的激活状态能有效提高回答问题的准确率。
  
 7.合取谬误:通过直接比较,人们总会认为两个事件的联合出现比只出现其中一件事的可能性要大。
  
 8.人们对更详细、更丰富的描述作出的概率判断更高。对情节加以详述会使其更可信,却更不可能成为现实。
  
 9.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系统1会取价值平均值而不是累加值。受试者给出的答案与逻辑相悖,却顺应典型性和貌似合理性。
  
 10.对贝叶斯定理关键点的总结:
  
 •以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作出判断。•质疑你对证据的分析。
  
 一行精华:
  
 可得性启发法: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
  
 情绪启发: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
  
 典型性启发:依据典型性作出自动评估。
  
 
  
  
 触动,反思,改变:
  
 因为系统2柔弱和懒惰的特性,极易被系统1牵着鼻子走。所以可得性启发、情绪启发、典型性启发、概率忽视、效用层叠、合取谬误等现象,其本质都是听凭系统1起作用。其实很多偏差或谬误,只要激活系统2就能轻易察觉,因此要养成遵循贝叶斯定理的习惯,多质疑,多问一个为什么,让系统2不再懒惰。

5. 《思考,快与慢》

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两个思维系统,丹尼尔·卡尼曼命名为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系统1就像大脑的自动反应模式,根据生活经验总结无数下意识反应的套路,使生活简化;系统2则需要集中注意力,来解决系统1解决不了的复杂问题,但是一旦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
  
  
 我们做出的很多决策其实都是依赖系统1的直觉反应,而不是经过系统2的理性分析与计算的——但对于这点,我们甚至都一无所知。
  
 大脑思考机制引发的心理学效应:
  
 1.  曝光效应,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
  
 2.   启动效应,行为和情感不知不觉间被他物启动的现象;
  
 3.   常态理论,当我们已遭遇过某种小概率事件,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时我们就会不以为意;
  
 4.   因果关系错觉,我们习惯将接续发生的事件联想为因果关系,将前一件事解释为后一件事发生的原因;
  
 5.   确认偏误,先有猜想或观点,然后人们就会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偏好或猜想;
  
 6.   光环效应,当你对某人或某物的初始印象很好,后续了解到的信息如果符合预判,则会加固好印象,反之,其负面意义也会被消解掉很大一部分;
  
 7.   框架效应,本质一样,但不同的表述框架给人的感受也会不同。
  
 大脑思考机制带来的直觉陷阱:
  
 1.    启发法,指系统1遇到难题后会自动使用另一个简单问题来替代,然后作出对简单问题的解答,常见现象有典型性启发;合取谬误;忽视回归均值现象;锚定效应;效用层叠;结果偏见;有效性错觉;过度信赖直觉;规划谬误;乐观偏差;沉没成本悖论(不懂及时止损)。
  
 
                                          
 2.   前景理论,确定效应: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确定的收益;反射效应: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赌一把”;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要更加敏感;可能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当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为0~5%(小概率),我们常常会过度重视这个不大可能发生的风险,发生低概率结果的可能被过高权衡,这就是可能性效应;当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为95%~100%(大概率),我们则会无限放大它实现的希望,而忽略95%包含的意义——有5%的可能不会发生,这就是确定性效应。这两个效应常使人们高估或低估风险,从而错过机会或盲目冒险;联合评估与偏好逆转:现实生活中,影响我们对单一事物的判断的,可能不仅仅是该事物本身,还有可能与它的参照对象有关,联合评估一方面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事物,另一方面也容易让我们陷入锚定效应等心理陷阱,偏好逆转的意思,就是当我们手头只有单一事物的信息时做出的选择,可能在获得多个事物的信息,进行联合评估后发生逆转。
  
  
 3.   禀赋效应,当一个人一旦拥有某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因此人们经常对于已得到的东西有谜之执着而无法客观判断交换该物可获得的利益,从而损失好机会。
  
 应对直觉缺陷的一些方法、
  
 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的存在,是我们克服它们的第一步。
  
 但是要完全避免直觉错误是不可能的,时刻警惕又很累,可以借助如下清单最大限度的避免掉坑:
  
 ① 假设任一重要谈判中的数字都对自己有锚定效应,从而有意识地调动系统2去分析、辨别,得出真正合适的数字。
  
 ② 有意识地排除无效信息(干扰性暗示信息),采用回归均值的眼光进行预测,以防止盲目冒险。
  
 ③ 善用框架效应,营造更容易获得肯定的情境。
  
 ④ 努力养成参考、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而不只是依赖个人的内部意见。
  
 ⑤ 事前验尸:预先设想惨败结果,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此来部分抑制乐观偏见。
  
 两个自我
  
 1.    峰终定律:人们对一件事情的评价,有赖于该事件峰值时刻(高潮时刻)与结束时刻带给自己的感受,这种评价会影响到他们的下一步决策(著名的“冰手实验”)。
  
 
                                          
 2.   体验效用≠决策效用,体验效用是指我们所经历的事件,带来的痛苦或快乐的感受对我们即时的影响,它起到指导我们做出理性决策的作用;决策效用是指某事物对我们决策行为的影响程度。冰手实验也说明了人们并不总是理性地依据真实经验(体验效用)进行客观评估和决策,我们的决策常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决策呈非理性。
  
  
 3.   经验自我≠记忆自我,这就引发了另一场观察——人们对自我的认知。事实上,根据峰终定律我们就不难发现,记忆自我会带有更多主观色彩,正如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经验自我记录着每时每刻的感受,却无法存储长期记忆,而记忆自我会存储整体信息,放大典型性的部分,从而扭曲真相,我们的决策行为,却有赖于记忆自我的判断。因此我们要更好的利用经验自我,记录时时刻刻的点滴真相,来为自己的感受和决策做更好的选择。
  
 这也是记录生活的一大乐趣,当回首往事时,有据可依!

《思考,快与慢》

6. 《思考,快与慢》的概述与金句

《思考,快与慢》详细地说明了快思考和慢思考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剖析了两种思考方式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困扰,也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建议,引导我们深入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困惑。
  
  
 这本书是一本以心理学的视觉,解决经济学、管理学与社会学等诸多现实问题的著作。对于管理者、科研者、商业者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解释现实问题的概念支撑或理论支持。
  
 【本书金句】
  
  
 
  
 1.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我们很难对自己的信念和需求产生怀疑,越是在最需要质疑自己的时候越难做到这一点,但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真知灼见中受到启迪。
  
 
  
 2.每个人都能多多少少地意识到注意力是有限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会为此做出妥协。
  
 
  
 3.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聪明睿智,那么说话时就言简意赅吧,能用简单句的时候就别用复杂句。
  
 
  
 4.如果你听从自己的直觉,就常常会因为把随机事件看做是有规律的事件而犯错。
  
 
  
 5.如果没有准备好或者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事情上,你的表现就会差强人意,甚至是一塌糊涂。

7. 《思考,快与慢》全书总结:

1.大脑中两套系统,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无意识且快速的,不费脑力,没有感觉,自主控制,无法停止。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2.联想和启动效应都来自系统1。
  
 3.曝光效应:只要不断重复接触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
  
 光环效应:喜爱/讨厌某个人就会喜爱/讨厌这个人的全部。
  
 眼见即为事实的理念有助于达成连贯性和认知放松的状态。
  
 4.系统1不善于质疑。它抑制了不明确的信息,不由自主将信息处理得尽可能连贯。
  
 系统2能够提出质疑,因为它可以同时包含不相容的多种可能性。
  
 5.可得性启发法: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
  
 情绪启发: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
  
 典型性启发:依据典型性作出自动评估。
  
 6.大多数人们不愿从普遍现象中推导出特殊性,这一点与他们愿意从特殊现象中归纳出普遍性如出一辙。
  
 7.后见之明的偏见导致观察者不是根据判断过程的合理性来评估一个判断的好坏,而是以结果的好坏作为判断标准。这是典型的“结果偏见”。
  
 8.当统计学信息与个人印象相冲突时,这些信息总会被舍弃。在与内部意见的竞争中,外部意见丝毫没有取胜的机会。
  
 9.过高权衡不太可能的结果是系统1的特点。
  
 10.四重模式:
  
 •较大可能获得:怕失败;风险规避。
  
 •较大可能损失:希望避免损失;冒险。
  
 •较小可能获得:希望得到更多;冒险。
  
 •较小可能损失:怕更大损失;风险规避。
  
 11.当有更好的投资项目时,对亏损账户进行额外投资的决策被称为沉没成本悖论,这是代价高昂的错误决策。
  
 12.峰终定律:整体的回顾性疼痛评级可通过将最高峰时期和最后时刻的疼痛程度的平均加权而评估出。
  
 过程忽视:过程的持续对所有疼痛的评估没有任何影响。这是系统1的作用。
  
 13.系统2并不是理性的模范,其能力以及能够掌握的信息都是有限的。
  
 14.避免系统1出错的方法:认识到正处于的认知领域,放缓并要求系统2来加以强化。

《思考,快与慢》全书总结:

8. 阅读《思考,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叫丹尼尔·卡尼曼,他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人类有诺贝尔(奖)以来,第一个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研究的主题是非理性。
  
 这是一部学术型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有一个很好玩的峰终定律,举了一个医院做肠镜检查的例子,一个人评价东西的痛苦程度,最重要的是看他结束时候的感受,或者叫作过程忽略,就是中间所承受的过程,人们会忽略掉,而最重视的是开头和结尾。在结尾的时候,所承受的那个痛苦量才是真正决定他对这个事判断的一个依据。
  
 通过这本书,你会不断地吃惊自己如此地不了解自己。
  
  
 我们的大脑当中有两套思维的体系,丹尼尔·卡尼曼给它起名字,叫作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的控制状态,就是自动驾驶。
  
  
 系统2是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系统1遇到阻碍的时候会向系统2求助,系统2开始运作的时候,它一旦专注地开始工作,就会屏蔽掉别的信息。所以,有一个当年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作“消失的大猩猩”。
  
  
 系统2运行时会关闭对于其他事情的关注,把所有的信息通道全都给到最重要的事情上面来,我们的大脑所执行的是一个最省力的法则,这个换做我们通俗的话讲就是,人的大脑特别懒,叫能不动脑就不动脑。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容易被人骗,容易被人洗脑。
  
  
 用本能来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那么就只能够在原来的生活圈子和层次上不断地徘徊,你没法升级。因为系统2几乎很少被调动,所以,能不用脑就不用脑,这是所有人共同的通病。为什么呢?因为用脑真的是会损耗能量。
  
  
 延伸出的心理学的曝光效应也很好玩: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对你产生感情,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同意你的看法,最好的办法就是,你经常出现在他面前,曝光效应,看得多了,慢慢地熟悉了。他对你产生了认知放松,就把你当成自己人了。
  
  
 还有锚定效应:在营销谈判中经常用到,当双方还没有就一个价钱达成一致,在进行谈判的时候,往往是先提出锚定数字的人会更加占优势,因为他会把锚定往上调,此时最好的办法是拍案而起,摔门而出,下次再来谈,因为你已经被他锚定了,所以今天不要谈了。
  
  
 以色列培训飞行员案例表明:真正能够培训一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最重要的手段是表扬。你要肯定他做得对的时候,这时候才能够让他把表现变得越来越好。
  
  
 此外还有一个回归平均值的现象,在没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是回到平均值的,在生活中有很多的表现,比如事后诸葛亮,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种状。
  
 当一个复杂问题你没法解决的时候,你就会认为他如果做到这几条简单的东西,就能够得出那样的结论,这是人类心理的一个bug。
  
  
 医生、运动员、消防员这些专业人士,他们的预测是会比正常人有效得多的,因为他是可以训练的,而且有规律可循。但是,反过来像股票,像政治,像房价,像人的发展,像算命这样的事情就属于非常难以预测的东西,所有我们觉得有效的东西往往是由于对于回归均值的不了解。
  
  
 这本书犹如一扇窗户,让我们了解了非理性的世界,让我们变得比其他人更加清晰,明白,认识你自己,看完书,我们依然有可能会犯很多非理性的错误的决策。但是没关系,我们至少知道了自己对在哪儿,错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