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人群保险需求 为什么他们偏爱保险

2024-05-18 19:28

1. 高净值人群保险需求 为什么他们偏爱保险

1、保险也属于金融工具的一种,而且可以说是一种保本的金融工具。高净值人群对理财的知识了解的比较多,会对资金进行不同的投资,以保证资金的安全。
2、保险在指明受益人的情况下,可以避债避税,有利于高净值人群的资产传承。

高净值人群保险需求 为什么他们偏爱保险

2. 普通人群与高净值人群在保险配置上的差异

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聊到了保险这件事情,从跟她的聊天中,我可以知道,她对于商业保险以及医保的各自作用几乎没有概念,她觉得只要有医保就足够了。首先,要肯定的是,医保是我们最基本的保障,不可缺少,然而医保对大部分重疾的报销比例及报销上限都较低,同时不报销自费药、进口药,报销范围主要在于住院费用。
  
 在我身边大部分的亲戚朋友,几乎都过上了小康家庭平淡安稳的生活,但万一家庭成员遭遇意外或者不幸罹患疾病,巨额的医药费可能瞬间摧毁一个家庭,所以任何家庭都应该有全面的保障方案,保险是一个组合,不管是普通人还是高净值人群,保险中的组合应该都包含如下 4 项:
  
 重疾险:预防家庭成员因为罹患重疾,造成巨额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无法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
  
 定期寿险:预防家庭经济支柱突然离世,把房贷、赡养父母子女的责任都留给了另一半;
  
 医疗险:补充医保报销的不足,更好地应对大额医疗费用支出;
  
 意外险:预防家庭成员突发意外,意外身故和残疾同样会对家庭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
  
 从以上的几个险种中,我们可以知道,每个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谁都不能被谁替代,也不能片面地说哪个更重要。
  
 说说我自己的理解,我觉得一个家庭年收入在10万以上的三口之家,家庭成员的这四个基本保险都必须配齐。而这其中年龄又显得尤为重要,医疗险以及意外险我就不多说了,一般情况,这两个险种保费相对也不高。很多人的重点关注是在重疾险以及寿险上面,这两者的保费对普通人来说在整个年度的保险占比中占据了比较大比例的。要相信,很多事情,价格决定了价值。
  
 重疾险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一旦你罹患了重疾险合同中规定的疾病,只要确诊,就会按照保额赔付,而赔付的这笔钱,你用于生活也好,用于治疗也好,保险公司是不介入的。
  
 很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觉得未知的风险离自己很遥远,甚至有些人从小到大几乎都没怎么生过病,因此对于未来也非常乐观,觉得疾病以及意外都跟自己关系不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举例来说,人的一生中患重大疾病概率为72%,医疗费用充足的情况下80%的重疾可以痊愈。但是医疗费用是高昂的,如常见癌症的医疗费用在10万到50万之间,而且很大可能需要频繁用到进口药。(引自文章《重疾险一次次突破低价,我还要再等等吗?》)
  
 一旦你罹患重大疾病,不仅要算上你的治疗费,还有你的收入损失以及疗养费,我们往往只注意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花费多少,在这其中有部分是医保能为我们报销的,却忽视了医保无法报销的由于不能工作带来的家庭收入的损失,以及康复以后长期的疗养和调理。
  
 面对疾病,出于人的本能,大部分人选择逃避或者抱着侥幸心理来对待疾病这个问题,然而不面对不代表不存在。假如不幸患重疾,靠着医保覆盖广、保障低的特点是难以维持巨额治疗费的。商业险作为对医保的补充,由医疗险加上重疾险的双重保障,能够在不幸患病时,无后顾之忧地安心治疗,不用再背负巨大的经济负担。
  
 的确,在我身边有不少长辈,几十年下来几乎都没生过什么大病,没有买保险,也一直过得好好的。然而,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赌博,而我们都知道赌博,只有输赢两种,而身体跟健康一旦输了,那就没办法再次重来。
  
 以上是我对于普通人在保险上的建议。而对于高净值人群,除了以上这些基本的保险,还要考虑如何通过保险,保障自己的资产安全,以及如何将自己多年的心血结晶安稳传承到后世,用行内的话来说就是如何避税避债。
  
 首先,我们要知道高净值人群的定义,“高净值人群”指的是可投资资产规模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人群,根据招商银行和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14年,可投资资产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超过100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000万人民币。
  
 该报告指出,目前中国高净值人群的首要财富目标,已经从创造更多的财富转变成财富保障,受访者人群中约63%把“财富保障”作为自己的重要财富目标。“财富传承”的重要性排序从两千前的第五位跃居到了第二位,许多高净值人士将其列为主要财富目标,很多高净值人士已经完成了辛苦打拼事业的奋斗期,他们更看重的是如何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质,如何保住财富、享受财富,如何规避富不过三代的问题。
  
 李嘉诚先生的一句话曾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的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亲人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李嘉诚先后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人寿保险已成为他分散投资,规避风险的一条重要理财渠道。
  
 所谓拥有财富,其本质并不是今天赚了多少,而是这笔财富最终能够留多少,留多久,能为你的人生带来多少保障。
  
 不可预测的经济变化和不可预测的人身风险,都可能让财富遭受损失。当您事业有成时,您应该开始考虑如何让自己的资产保全。
  
 我们都在憧憬自己的有钱有闲的养老生活……
  
 例如:生活充裕,吃穿住不愁,家庭和睦,身体健康;
  
           有社交聚会,娱乐爱好,花钱不用看别人脸色;
  
           经常国内旅游,每年出国旅游,想去哪去哪;
  
           生病就医不用担心,有专业医疗和家政护理……
  
 想要拥有有钱有闲的养老生活,我们需要做好规划,而保险绝对是我们规划中的一部分。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保险的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让我们思考几个问题:
  
 1、如果我不能继续工作了,能否有人可以代替我工作?并且拿到同样的薪水?
  
 2、如果我不能继续工作了,能否有人可以代替我经营企业?并且做得同样优秀?
  
 3、如果我不能继续工作了,能否保证有人可以代替我继续投资?并且可以稳赚不赔?
  
 在我们思考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来看看一则案例:
  
 2005年4月,享誉全球的某著名画家、也是某集团掌门人,来不及交代遗产分割等后事,就与世长辞。句网易新闻报道,遗孀宋某某与该画家和前妻的儿子陈某某的争产案使得该集团陷入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这样一个被称为好丈夫和好父亲的著名画家和企业家,却没能想到身后妻子和年仅5岁的幼子会落到了靠朋友接济的地步。可能他太忙于工作没有考虑,可能他认为自己不会这么年轻就匆匆离去……终于一切都来不及了,一代才子空有一句爱的语言,留下无尽的遗憾和妻儿对未来的茫然:豪宅的贷款要付,财产要靠打官司争取,难度可想而知。
  
 高净值人群通常是家庭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唯有他们的呵护,家人才可以幸福地生活,因为他们就是家人的保险,但一旦不幸发生,对于他们来说失去的不只是生命本身,更会使其家庭瞬间失去顶梁柱,而人寿保险此时却能派上用途。
  
 高净值人士的三大困惑
  
 1、子女挥霍致财富缩水
  
 2、分配不均致纠纷不断
  
 3、高额税负致资产缩水。
  
 开征遗产税,影响有多深远?
  
 首先,说个我之前的自认为的小聪明,当时就在想,遗产税这个说法是不是很鸡肋呢,如果一个人在快去世之前,把所有的资产进行转移给下一代,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被收税。然而,事实证明,小聪明还是小聪明。
  
 有关我国要开征遗产税的消息经常见报,网上也流传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其中第二条:本条例应征收遗产税的遗产包括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全部财产和死亡前五年发生的赠与财产。
  
 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现在还没有遗产税,至于未来会不会有,不得而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从网上找了一点相关的内容:从国际经验来看,遗产税会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遗产税与赠与税是一对孪生兄弟,开征遗产税基本上都会配套赠与税,且赠与税会有追溯期。第二,税基以所有的资产计算,包括现金资产和非现金资产,当资产比例中不易变现的重资产比重过大,税金筹备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三,先完税再继承。在遗产税税款缴清前,其遗产不得分割、交付遗赠,不得办理转移登记,且税金必须现金缴纳,全球范围不乏因为交不起税而放弃继承的案例;第四,按照累进税率计算,资产净额越高,征收的遗产税越多。虽然无法预测中国什么时候开征遗产税,但是一定要有概念,并且提前做一下规划。
  
 写在最后
  
 首先,以普通家庭来说,如果连基础的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都没有做足保障,不建议贸然考虑理财险。
  
 而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那就必须要资产配置,市场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你以为一手好牌,结果坑你没商量。债卷大王约翰邓普顿爵士曾经说过:“除非你能确定自己永远是对的,不然就该做资产配置。”
  
 要知道,商业风险无处不在,将企业资金与个人资金剥离开来,为自己做好一些未雨绸缪的理财规划,企业一旦遇到经营风险,家庭才不会被殃及,而你也有完全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保险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有几个作用:
  
 1、避税避债
  
 2、讲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进行有效隔离
  
 3、为企业现金流做好应急的准备
  
 4、财富的保值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我身边,遇到很多人,有保守型的、激进型的、均衡性的,他们都有各自的需求。而保险就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产品。
  
 以上部分内容摘抄于友邦传世经典尊享版终身寿险(分红型)。

3. 保险在高净值人群中的作用

你好,保险在高净值人群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高净值人群进行合理的财务安排和财富增值,因为保险作为金融产品是相当的安全。在资产配置里面,只需要有进攻性的投资,也需要防守稳定性的安排。【摘要】
保险在高净值人群中的作用【提问】
你好,保险在高净值人群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高净值人群进行合理的财务安排和财富增值,因为保险作为金融产品是相当的安全。在资产配置里面,只需要有进攻性的投资,也需要防守稳定性的安排。【回答】
而另外一方面高兴此人群可以通过保险的方式和你的规避税务和婚姻风险。【回答】
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财富传承,还可以嫁接保险金信托。【回答】

保险在高净值人群中的作用

4. 如何划分大众理财客户、+富裕人群,高净值人群和超高净值人群?

01



新富人群



在调研报告当中,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新富人群,年收入的范围在12万到100万之间。

 

不同财富规模人群有一个分类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实业银行的规模要求高净值人群是在600万以上的可投资资产,相对应的美金大概是100万美金,他们位于财富金字塔高端,往上是超高净值,往下有富裕、富足这样的新富阶层。很多家族办公室,则主要服务的是金字塔顶端的超高净值人群。

 

研究发现,中国新富人群参与投资的热情非常高,但是他们主要的投资来源局限于三个方面,一个是金融公司,一个是专业的金融顾问公司,还有一个是财经网站或者专业的网上平台。他们对于金融顾问的依赖度是最高的,认为金融顾问所提供的建议是最有效的,也是可信的。事实也发现,如果投资者有一个专业的正式的财务规划支持,他们在做投资当中涉及到的资源、时间以及投资组合的配置,相对来说更加理性。

 

相对来说,有专业投资顾问支持的投资者会配置更少现金,更少在房地产,因为现金过多会降低整个投资的有效性,而房地产投资风险目前相对比较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获得金融顾问支持的有效性。



中国的新富人群将资产中61%的资金配置到了非常保守的方面――定期存款和现金,加上4%的固定收益债券,也就是65%的资产配置是相对防御型的投资组合。



根据调研结果,投资者选择金融顾问原因是相信金融顾问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但是他们实际上使用金融顾问的人并不多,主要原因是觉得自己的投资规模不多、不大,或者门槛太高,或者没有相对应的资源帮助他们找到金融顾问。

02



大众富裕阶层

 

福布斯所调研的大众富裕阶层是拥有60万-600万可投资资产的人群。

 

报告显示,56%的人会把钱交由自己或者家里人管理,特别是年龄层位于40岁以下的,有高达64%-73%的比例的人是自己管理财富。这和上一份报告中提到使用金融顾问的频率,或者说意愿,结果非常类似。这个情况在2013年-2015年之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2013年时30%的人考虑理财机构打理他们的财富,但是到了2015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到了43.7%。

 

这些人群认为理财机构能够为他们创造什么价值呢?最大比例选项是合理的理财规划,就是认为专业理财师可以帮助他们创造最大的价值。排在第二位的是丰富的产品。选择理财机构的标准时,专业度排到了第四位,第一位则是机构的名气。【摘要】
如何划分大众理财客户、+富裕人群,高净值人群和超高净值人群?【提问】
老板,你好,我正在查询答案,请你耐心等待一哈。【回答】
01



新富人群



在调研报告当中,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新富人群,年收入的范围在12万到100万之间。

 

不同财富规模人群有一个分类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实业银行的规模要求高净值人群是在600万以上的可投资资产,相对应的美金大概是100万美金,他们位于财富金字塔高端,往上是超高净值,往下有富裕、富足这样的新富阶层。很多家族办公室,则主要服务的是金字塔顶端的超高净值人群。

 

研究发现,中国新富人群参与投资的热情非常高,但是他们主要的投资来源局限于三个方面,一个是金融公司,一个是专业的金融顾问公司,还有一个是财经网站或者专业的网上平台。他们对于金融顾问的依赖度是最高的,认为金融顾问所提供的建议是最有效的,也是可信的。事实也发现,如果投资者有一个专业的正式的财务规划支持,他们在做投资当中涉及到的资源、时间以及投资组合的配置,相对来说更加理性。

 

相对来说,有专业投资顾问支持的投资者会配置更少现金,更少在房地产,因为现金过多会降低整个投资的有效性,而房地产投资风险目前相对比较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获得金融顾问支持的有效性。



中国的新富人群将资产中61%的资金配置到了非常保守的方面――定期存款和现金,加上4%的固定收益债券,也就是65%的资产配置是相对防御型的投资组合。



根据调研结果,投资者选择金融顾问原因是相信金融顾问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但是他们实际上使用金融顾问的人并不多,主要原因是觉得自己的投资规模不多、不大,或者门槛太高,或者没有相对应的资源帮助他们找到金融顾问。

02



大众富裕阶层

 

福布斯所调研的大众富裕阶层是拥有60万-600万可投资资产的人群。

 

报告显示,56%的人会把钱交由自己或者家里人管理,特别是年龄层位于40岁以下的,有高达64%-73%的比例的人是自己管理财富。这和上一份报告中提到使用金融顾问的频率,或者说意愿,结果非常类似。这个情况在2013年-2015年之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2013年时30%的人考虑理财机构打理他们的财富,但是到了2015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到了43.7%。

 

这些人群认为理财机构能够为他们创造什么价值呢?最大比例选项是合理的理财规划,就是认为专业理财师可以帮助他们创造最大的价值。排在第二位的是丰富的产品。选择理财机构的标准时,专业度排到了第四位,第一位则是机构的名气。【回答】
这个结果前后有一个矛盾,客户认为理财机构创造最大的价值是其专业,但是事实上在选择理财机构的时候又不是因为其专业度,而是名气。而选择机构参考的第二因素是产品和预期收益率,这是中国投资者非常典型的特征――过度追求收益率和产品,中国市场目前还是产品导向的模式。 

 

在选择产品时,理财产品是最大的偏好,无论是在60万-300万之间还是300万-600万的投资者当中,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首选的产品。

 

中国的大众富裕阶层采取比较保守或者防御型的资产配置策略,也因为中国固收市场基本是刚性兑付,这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比较受欢迎。



03



高净值人士



高净值人士,也就是资产规模在600万人民币以上的人群是怎么想的?

 

根据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制作的2015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接近70%左右的高净值人士选择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非银行或者财富管理机构,来管理他们的财富。30%多的是选择自己或者朋友来管理他们的财富。这和前面提到的大众富裕阶层有很明显的区别。



这可能是因为规模不同,资产规模越大,复杂度越高,就需要依赖于专业机构的支持。把时间倒流到2009年,这个数字刚好反过来,70%以上的投资者选择自己或者朋友帮助管理财富,30%的是依赖于机构管理财富。这个时间趋势与大众富裕阶层一样,越来越多的财富人群开始依赖金融机构、金融顾问帮助他们管理财富。

 

虽然这些高净值人士会把高达60%-70%的资产交给单一的机构管理,但他们采用了多元化的策略,平均每个高净值人士采用的机构是2.5个,这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机构存在不信任,第二个方面他们希望获得不同的服务。

 

选择财富管理机构标准时,高净值人士与大众富裕阶层区别明显。他们选择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度,投资产品种类则排到第五位,相反大众富裕阶层首选的是名气大。这说明了一个信号:当财富管理规模越大,会趋向更理性,因为财富管理的需求和复杂度非常高,必须依赖于专业的机构才能操作。



资产配置比例方面,约有50%不到的人资产都是配置到固收,比如储蓄现金、银行理财等等,另外还有一大部分是配置到了股票。可以看出高净值人士也是采取了一种相对防御型的投资策略。



04
超高净值人士
在金字塔顶尖的家族办公室客户(又称超高净值人士)又是怎样呢?【回答】
最近发布的《中国本土家族办公室服务竞争力报告》进行了分析,这个报告当中有调查这些人群为何没有选择传统的金融机构,而是选择了家族办公室帮助管理财富。



57%的受访人群认为复杂度太大,目前的实业银行还没有办法提供更专业、更多元化的服务。



同时,这些受访的家族客户没有一个选择激进型的资产配置,82%选择资产保全和增长平衡,还有21%是选择了资产保全。投资产品占比中,84%的资产投资到固收类,只有29%配到了权益类,可以看出家族客户也是比较保守。【回答】

5. 保险在高净值人群的作用

利用年金保险中生存受益人只能申领年金,实现债务隔离,保证子女的基本生活保障。各类传承工具没有十全十美的,保单传承也面临与遗嘱传承相同的问题,即财富管理效果不佳。被保人身故后,受益人一般会一次性收到大笔赔付金,而该笔资金如何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并不在这种传承安排的范围内。尤其是当受益人年龄尚小,缺乏管理大笔资金的知识与能力时,家庭资产还可能面临被挥霍、缩水的困境。只有通过保险+信托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依自己的意愿实现财富传承、财富增值、债务隔离。【摘要】
保险在高净值人群的作用【提问】
好的【提问】
大概多久啊【提问】
财富传承【回答】
高净值人士对财富传承的担忧主要是下一代子女的创富能力、守富能力、婚姻问题和即将面临的高额遗产税的风险【回答】
写具体点啊【提问】
多写一些,谢谢【提问】
人力资本的体现保险充分利用了杠杆的原理,用少量的保费撬动高杠杆的保额。在实际中通过一些境外保险公司进行结构化产品可以达到10倍的杠杆,后进行保费、保单融资,投保人只需缴付首期保费的10%至30%,余额由银行贷款来缴付,多余资产进行再投资赚取更高额的回报。【回答】
为遗产税准备流动性资产人寿保险理赔金是免税的,通过购买人寿保险,指定受益人,实现资产传承。遗产税征收一般是先完税再继承的方式,而保险赔偿金以现金形式支付,可以为遗产税准备部分应税现金。【回答】
父母作为投保人,拥有保险财产的绝对权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保单进行设计。父母为子女购买保险或子女为受益人购买保险,可以对抗子女有可能面临的债务,如果子女欠债,因为这份合同并不属于孩子,而不会被追偿。以子女为受益人的保单,在传承时,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不会和夫妻财产混淆。【回答】
利用年金保险中生存受益人只能申领年金,实现债务隔离,保证子女的基本生活保障。各类传承工具没有十全十美的,保单传承也面临与遗嘱传承相同的问题,即财富管理效果不佳。被保人身故后,受益人一般会一次性收到大笔赔付金,而该笔资金如何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并不在这种传承安排的范围内。尤其是当受益人年龄尚小,缺乏管理大笔资金的知识与能力时,家庭资产还可能面临被挥霍、缩水的困境。只有通过保险+信托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依自己的意愿实现财富传承、财富增值、债务隔离。【回答】
完了是吗?【提问】
是的【回答】
高净值人群主要就是 财富传承【回答】
还有投资、锁定收益、财富传承、债务隔离、税务规划【回答】

保险在高净值人群的作用

6. 如何划分大众理财客户、+富裕人群,高净值人群和超高净值人群?

您好,福布斯所调研的大众富裕阶层是拥有60万-600万可投资资产的人群。
报告显示,56%的人会把钱交由自己或者家里人管理,特别是年龄层位于40岁以下的,有高达64%-73%的比例的人是自己管理财富。这和上一份报告中提到使用金融顾问的频率,或者说意愿,结果非常类似。这个情况在2013年-2015年之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2013年时30%的人考虑理财机构打理他们的财富,但是到了2015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到了43.7%。
这些人群认为理财机构能够为他们创造什么价值呢?最大比例选项是合理的理财规划,就是认为专业理财师可以帮助他们创造最大的价值。排在第二位的是丰富的产品。选择理财机构的标准时,专业度排到了第四位,第一位则是机构的名气。
这个结果前后有一个矛盾,客户认为理财机构创造最大的价值是其专业,但是事实上在选择理财机构的时候又不是因为其专业度,而是名气。而选择机构参考的第二因素是产品和预期收益【摘要】
如何划分大众理财客户、+富裕人群,高净值人群和超高净值人群?【提问】
您好,福布斯所调研的大众富裕阶层是拥有60万-600万可投资资产的人群。
报告显示,56%的人会把钱交由自己或者家里人管理,特别是年龄层位于40岁以下的,有高达64%-73%的比例的人是自己管理财富。这和上一份报告中提到使用金融顾问的频率,或者说意愿,结果非常类似。这个情况在2013年-2015年之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2013年时30%的人考虑理财机构打理他们的财富,但是到了2015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到了43.7%。
这些人群认为理财机构能够为他们创造什么价值呢?最大比例选项是合理的理财规划,就是认为专业理财师可以帮助他们创造最大的价值。排在第二位的是丰富的产品。选择理财机构的标准时,专业度排到了第四位,第一位则是机构的名气。
这个结果前后有一个矛盾,客户认为理财机构创造最大的价值是其专业,但是事实上在选择理财机构的时候又不是因为其专业度,而是名气。而选择机构参考的第二因素是产品和预期收益【回答】
这个结果前后有一个矛盾,客户认为理财机构创造最大的价值是其专业,但是事实上在选择理财机构的时候又不是因为其专业度,而是名气。而选择机构参考的第二因素是产品和预期收益率,这是中国投资者非常典型的特征――过度追求收益率和产品,中国市场目前还是产品导向的模式。 
在选择产品时,理财产品是最大的偏好,无论是在60万-300万之间还是300万-600万的投资者当中,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首选的产品。
中国的大众富裕阶层采取比较保守或者防御型的资产配置策略,也因为中国固收市场基本是刚性兑付,这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比较受欢迎。【回答】
高净值人士

高净值人士,也就是资产规模在600万人民币以上的人群是怎么想的?

根据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制作的2015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接近70%左右的高净值人士选择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非银行或者财富管理机构,来管理他们的财富。30%多的是选择自己或者朋友来管理他们的财富。这和前面提到的大众富裕阶层有很明显的区别。

这可能是因为规模不同,资产规模越大,复杂度越高,就需要依赖于专业机构的支持。把时间倒流到2009年,这个数字刚好反过来,70%以上的投资者选择自己或者朋友帮助管理财富,30%的是依赖于机构管理财富。这个时间趋势与大众富裕阶层一样,越来越多的财富人群开始依赖金融机构、金融顾问帮助他们管理财富。
虽然这些高净值人士会把高达60%-70%的资产交给单一的机构管理,但他们采用了多元化的策略,平均每个高净值人士采用的机构是2.5个,这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机构存在不信任【回答】
第二个方面他们希望获得不同的服务。
选择财富管理机构标准时,高净值人士与大众富裕阶层区别明显。他们选择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度,投资产品种类则排到第五位,相反大众富裕阶层首选的是名气大。这说明了一个信号:当财富管理规模越大,会趋向更理性,因为财富管理的需求和复杂度非常高,必须依赖于专业的机构才能操作。

资产配置比例方面,约有50%不到的人资产都是配置到固收,比如储蓄现金、银行理财等等,另外还有一大部分是配置到了股票。可以看出高净值人士也是采取了一种相对防御型的投资策略。【回答】

7. 如何划分大众理财客户、+富裕人群,高净值人群和超高净值人群?

作为近四十年经济发展的红利,中国财富人群的规模不断壮大,并形成了四个不同的细分群体——新富人群、大众富裕阶层、高净值人士和超高净值人士。



他们是怎么定义的?有啥区别?又有何共性?而你到底属于哪个群?





“无论是年收入在12万到100万的新富人群,还是位于财富金字塔顶端、拥有一亿元以上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人士,他们的财富管理都偏保守,采取的主要是防御型的投资策略。”【摘要】
如何划分大众理财客户、+富裕人群,高净值人群和超高净值人群?【提问】
作为近四十年经济发展的红利,中国财富人群的规模不断壮大,并形成了四个不同的细分群体——新富人群、大众富裕阶层、高净值人士和超高净值人士。



他们是怎么定义的?有啥区别?又有何共性?而你到底属于哪个群?





“无论是年收入在12万到100万的新富人群,还是位于财富金字塔顶端、拥有一亿元以上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人士,他们的财富管理都偏保守,采取的主要是防御型的投资策略。”【回答】
新富人群



在调研报告当中,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新富人群,年收入的范围在12万到100万之间。

 

不同财富规模人群有一个分类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实业银行的规模要求高净值人群是在600万以上的可投资资产,相对应的美金大概是100万美金,他们位于财富金字塔高端,往上是超高净值,往下有富裕、富足这样的新富阶层。很多家族办公室,则主要服务的是金字塔顶端的超高净值人群。

 

研究发现,中国新富人群参与投资的热情非常高,但是他们主要的投资来源局限于三个方面,一个是金融公司,一个是专业的金融顾问公司,还有一个是财经网站或者专业的网上平台。他们对于金融顾问的依赖度是最高的,认为金融顾问所提供的建议是最有效的,也是可信的。事实也发现,如果投资者有一个专业的正式的财务规划支持,他们在做投资当中涉及到的资源、时间以及投资组合的配置,相对来说更加理性。

 

相对来说,有专业投资顾问支持的投资者会配置更少现金,更少在房地产,因为现金过多会降低整个投资的有效性,而房地产投资风险目前相对比较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获得金融顾问支持的有效性。



中国的新富人群将资产中61%的资金配置到了非常保守的方面――定期存款和现金,加上4%的固定收益债券,也就是65%的资产配置是相对防御型的投资组合。



根据调研结果,投资者选择金融顾问原因是相信金融顾问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但是他们实际上使用金融顾问的人并不多,主要原因是觉得自己的投资规模不多、不大,或者门槛太高,或者没有相对应的资源帮助他们找到金融顾问。【回答】
02



大众富裕阶层

 

福布斯所调研的大众富裕阶层是拥有60万-600万可投资资产的人群。

 

报告显示,56%的人会把钱交由自己或者家里人管理,特别是年龄层位于40岁以下的,有高达64%-73%的比例的人是自己管理财富。这和上一份报告中提到使用金融顾问的频率,或者说意愿,结果非常类似。这个情况在2013年-2015年之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2013年时30%的人考虑理财机构打理他们的财富,但是到了2015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到了43.7%。

 

这些人群认为理财机构能够为他们创造什么价值呢?最大比例选项是合理的理财规划,就是认为专业理财师可以帮助他们创造最大的价值。排在第二位的是丰富的产品。选择理财机构的标准时,专业度排到了第四位,第一位则是机构的名气。

 

这个结果前后有一个矛盾,客户认为理财机构创造最大的价值是其专业,但是事实上在选择理财机构的时候又不是因为其专业度,而是名气。而选择机构参考的第二因素是产品和预期收益率,这是中国投资者非常典型的特征――过度追求收益率和产品,中国市场目前还是产品导向的模式。 

 

在选择产品时,理财产品是最大的偏好,无论是在60万-300万之间还是300万-600万的投资者当中,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首选的产品。

 

中国的大众富裕阶层采取比较保守或者防御型的资产配置策略,也因为中国固收市场基本是刚性兑付,这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比较受欢迎。【回答】
03



高净值人士



高净值人士,也就是资产规模在600万人民币以上的人群是怎么想的?

 

根据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制作的2015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接近70%左右的高净值人士选择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非银行或者财富管理机构,来管理他们的财富。30%多的是选择自己或者朋友来管理他们的财富。这和前面提到的大众富裕阶层有很明显的区别。



这可能是因为规模不同,资产规模越大,复杂度越高,就需要依赖于专业机构的支持。把时间倒流到2009年,这个数字刚好反过来,70%以上的投资者选择自己或者朋友帮助管理财富,30%的是依赖于机构管理财富。这个时间趋势与大众富裕阶层一样,越来越多的财富人群开始依赖金融机构、金融顾问帮助他们管理财富。

 

虽然这些高净值人士会把高达60%-70%的资产交给单一的机构管理,但他们采用了多元化的策略,平均每个高净值人士采用的机构是2.5个,这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机构存在不信任,第二个方面他们希望获得不同的服务。

 

选择财富管理机构标准时,高净值人士与大众富裕阶层区别明显。他们选择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度,投资产品种类则排到第五位,相反大众富裕阶层首选的是名气大。这说明了一个信号:当财富管理规模越大,会趋向更理性,因为财富管理的需求和复杂度非常高,必须依赖于专业的机构才能操作。



资产配置比例方面,约有50%不到的人资产都是配置到固收,比如储蓄现金、银行理财等等,另外还有一大部分是配置到了股票。可以看出高净值人士也是采取了一种相对防御型的投资策略。【回答】
04



超高净值人士

 

在金字塔顶尖的家族办公室客户(又称超高净值人士)又是怎样呢?



最近发布的《中国本土家族办公室服务竞争力报告》进行了分析,这个报告当中有调查这些人群为何没有选择传统的金融机构,而是选择了家族办公室帮助管理财富。



57%的受访人群认为复杂度太大,目前的实业银行还没有办法提供更专业、更多元化的服务。



同时,这些受访的家族客户没有一个选择激进型的资产配置,82%选择资产保全和增长平衡,还有21%是选择了资产保全。投资产品占比中,84%的资产投资到固收类,只有29%配到了权益类,可以看出家族客户也是比较保守。【回答】
根据以上四份调查报告,总结认为:





第一,中国财富人群对机构的依赖正随着财富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大众富裕阶层对于机构的依赖相比高净值人士来说是低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他们的资产规模少,自信自己能够管理好财富;二是资产规模小,所能涉及的资源也不够,可能得不到一些支持;三是复杂度相对要比高净值人士低,所以没有需要交机构来管理财富。

 

第二,大众富裕阶层在选择机构的时候和高净值人士有不同的偏好,他们更多选择的是机构的品牌而不是专业度,这其实反映出来的是大众富裕阶层还存在不成熟的特征,需要机构进一步进行培育引导。

 

第三,对于财富管理机构的依赖度正在加强,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资产规模的增加,无论是大众富裕阶层还是高净值人士,他们对于机构的依赖度越来越上升。

 

最后,中国财富人群的投资目标还是相对比较保守的。虽然大家经常会看到有一些富人激进投资,加杠杆或者将全部资产投资到股票中,最后导致失败,但是事实上整个群体还是在保全和资产的增长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就是采取相对防御型的投资策略。【回答】

如何划分大众理财客户、+富裕人群,高净值人群和超高净值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