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介绍

2024-05-19 00:12

1.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介绍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由原化学化工学院、原材料工程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组建而成。原化学化工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前身是东吴大学化学系,创建于1914年。它的创始人是东吴大学第一位理科教师、美国生物学家祁天锡教授(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毕业硕士) 和东吴大学第一位化学教师,美国化学家龚士博士(1913年来自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1917年,龚士博士指导的两名研究生获得化学硕士学位,是东吴大学授予的第一批硕士学位,也是迄今为止能够确定的中国第一批化学硕士。原化学化工学院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和杰出的人才。材料学科有近40年办学历史,目前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材料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介绍

2.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学部简介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涵盖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拥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工程与技术三个博士后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应用化学、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有机化学为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无机化学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有机合成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化学专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江苏省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点,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实验室为苏州市和苏州大学重点实验室,分子设计与器件实验室、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为苏州大学重点实验室。学部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材料化学8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总人数已超过两千余人。 学部资料室藏书万余册,中外专业期刊250余种。学部测试中心设备齐全、仪器先进,拥有包括400兆超导核磁共振谱仪、Mercury CCD X单晶衍射仪、高分辨率质谱仪(HRMS)及F-T拉曼光谱仪、福里哀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多台大型先进仪器,基本上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至2012年,学部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38项,其中一项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一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此外,还承担省厅级科研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数十项。在“211工程”三期项目申报中,“生物导向的功能分子的合成化学”及“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两个子项目获得国家立项并予以重点支持。2007年至2012年,学部共发表学术论文1400余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800余篇,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化学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8篇。07年SCI源期刊论文2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2.0的近80篇、影响因子>3.0的近40篇。论文总量占全校SCI源期刊论文总数的43%以上。学部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重要举措,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2篇、省级优秀硕士论文3篇、省级优秀本科生论文2篇。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办学,每年保送10余名毕业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2006年开始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实施“3+2”本硕培养模式,使一批有志于从事材料与化学事业的年轻学子纷至沓来。2003年以来,学部本科生工作共取得各类省级以上奖励20多项;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计划项目4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2项。本科生考研人数逐年增加,录取比例名列全校各院(部)前茅。2008年录取比例将达到40%左右。录取的学校和研究单位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等10余所中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所。本科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和就业率也都稳步提高。2007届学生毕业率为98%、学位授予率为90%、就业率达98%以上。

3. 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的介绍

材料工程学院是由原苏州丝绸工学院的主要特色学科与专业组建而成的,是苏州大学成立较早的学院之一。学院担负着为全国及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材料、纺织及相关工程技术和管理的高级人才的重要任务。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纺织工程系、轻化工程系、服装设计与工程系、高分子材料工程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并设有丝绸科学研究院、丝绸工程重点实验室、院中心实验室、基础化学化工部。纺织工程学科为江苏省省级重点学科和品牌专业。

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的介绍

4. 苏州大学的学术研究

 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表明,苏州大学SCI索引名列全国高校第27位,2011年SCI索引排名位列全国学术机构第26位。 2013年,该校自然科学领域获得国家级项目3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8位;人文社科领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项,1项成果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个,SCIENCE上发表论文1篇。2012年SCI索引排名位列全国学术机构第26位,2013年该校共申报专利1027件,授权专利450件。2014年,苏州大学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立项306项,位列全国高校第16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22项,位列全国高校30位 。注:“校园风光”图册参考资料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CN32-1033/C是苏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其前身为1906年创刊的《学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报之一。从2011年,学报进行全新改版,依托校内优势学科,开设特色专栏和专题,实行栏目或专题特约主持人制度,并积极进行组稿和约稿。在原有“明清近代诗文研究”“吴文化研究”和“城镇化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又新增设了“哲学与时代问题”“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法治与社会发展”和“汉语言文字研究”等专栏及“社会保障专题研究”和“学术关注”等系列专题。截至2015年,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中心最新检索统计,《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刊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摘编91篇次,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列第3 位,在全国2379种学术期刊中列第27位。同时,学报先后入选最新版北图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武汉大学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社科院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南京大学的“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四大权威数据库。2014年1月,《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明清近代诗文研究”专栏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名栏”建设工程。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CN32-1843/G4是苏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2013年12月,秉承的是中国第一份大学学报——1906年东吴大学创办之《学桴》的遗训。    《代数集刊》Algebra Colloquium《代数集刊》CN11-3382/O1是创刊于1994年的一份国际数学刊物,最初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主管主办,2004年起改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与苏州大学合办,每年1卷4期(3月、6月、9月、12月)用英文出版。代数集刊的办刊宗旨是刊登代数学及相关领域高水平的创造性论文,确保学术质量,把办成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学术刊物作为奋斗目标。对《代数集刊》进行索引或摘要的有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即SCI的扩展版或SCIE),Research Alert,CompuMath Citation Index (CMCI),MathSciNet, Mathematical Reviews (MR),Zentralblatt Math (Zbl),AJ VINITI(俄罗斯数学文摘),Scopu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数学文摘等。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是中国丝绸(纺织)行业介绍丝绸科技、生产、管理、贸易信息及反映当今世界丝绸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全国性专业综合刊物 。由苏州大学和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共同主办。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主要刊发丝绸行业技术与管理、设计与工艺、产品与市场等方面研究成果和信息资讯,反映丝绸科技、生产、贸易发展趋势,服务丝绸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主要栏目包括:研究探讨、技术与管理、服装、设计与流行、品种花色、综述与评介、国内外信息。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系省一级期刊,由《中国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1年10月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主办,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承办。国内著名血液学专家阮长耿院士任首席顾问,葛建一院长任编辑委员会主任,王天佑教授任主编。国内生物流变学领域著名专家吴云鹏 、廖福龙、施永德、文宗曜、翁维良等专家均鼎力支持,担任杂志编辑委员会资深编委。《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为血液学科国内唯一期刊,除完成期刊出版任务外,还开展了学科理论普及,新技术临床推广应用的工作。召开全国学术交流大会;参与组织全国临床科研协作;组织全国专家制定血液流变学检测规范化建议;指导企业研发适合临床应用的检测仪器等。 以上工作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流变学分会的工作,为新学科在我国推广应用做出开拓性贡献。

5. 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师资概况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17名,其中,双聘中科院院士1名,教授及研究员22名,副教授及副研究员32名,讲师、工程师25名;教师中获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者各为3名,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学院现有博、硕士研究生234名、本科生983名、全日制自考助学专业学生437名;历届学生在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江苏省高校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师资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