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有哪些

2024-05-09 10:52

1. 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有哪些

常德、常熟、东营、哈尔滨、海口、银川、合肥、济宁、梁平、南昌、盘锦、武汉、盐城13个城市。国际湿地城市是指按照《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决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由成员国政府提名,经《湿地公约》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独立咨询委员会批准,颁发“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的城市。2022年6月,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殊荣,全国有7个城市榜上有名。11月,《湿地公约》秘书处将向25个新晋“国际湿地城市”颁发证书,届时全世界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占据13个,数量居各国第一。

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有哪些

2. 国际湿地城市名单

合肥、济宁、梁平、南昌、盘锦、武汉、盐城7个城市榜上有名。
2018年10月25日,哈尔滨、海口、银川、常德、常熟、东营市被评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并授牌,全球共十八个城市获此殊荣。
2022年6月,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殊荣,截至目前,全球共有国际湿地城市43个,其中中国13个,位居第一。11月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举行跨国连线新闻发布会。《湿地公约》秘书处将向25个新晋“国际湿地城市”颁发证书。

湿地城市申报流程
2017年初,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国大会首次提出在全球范围启动“国际湿地城市”认证。通过认证引起各国对湿地保护的重视,倡导城市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保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密切关系,实现湿地的合理永续利用。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先由各国政府提名,经联合国旗下国家政府间机构——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评估认证,最终向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的城市授牌颁奖。“国际湿地城市”的申报与创建,代表了一个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
申报城市行政区域内应当有一处(含以上)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或者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或者国家湿地公园等,并且湿地率在10%以上,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

3. 国际湿地城市中国有几个

13个。2018年,在《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的黑龙江哈尔滨、海南海口、宁夏银川、湖南常德、江苏常熟、山东东营6个城市获首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加上10日获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的7个城市,中国现有13个“国际湿地城市”,数量居各国第一。

湿地国际湿地国际可在湿地的评价、调查与监测、制定和实施湿地物种保护行动计划和湿地管理计划、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环境和土地利用的综合规划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
使用标准的湿地评价方法并以湿地数据库为工具进行湿地普查和监测,在评估湿地的水文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上形成了湿地国际自己的专门技术。
湿地国际提倡在整体环境管理框架指导下的跨部门规划活动,针对湿地多功能多效益的特性,开展多途径持续利用。对湿地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在省、地方层次上,湿地国际在合作规划的制定与政府和社区的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湿地城市中国有几个

4. 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

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共25个,其中我国合肥、济宁、梁平、南昌、盘锦、武汉、盐城7个城市榜上有名。
2018年10月25日,哈尔滨、海口、银川、常德、常熟、东营市被评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并授牌,全球共十八个城市获此殊荣。
2022年6月,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殊荣,截至目前,全球共有国际湿地城市43个,其中中国13个,位居第一。11月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举行跨国连线新闻发布会。《湿地公约》秘书处将向25个新晋“国际湿地城市”颁发证书。

湿地城市申报流程
2017年初,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国大会首次提出在全球范围启动“国际湿地城市”认证。通过认证引起各国对湿地保护的重视,倡导城市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保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密切关系,实现湿地的合理永续利用。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先由各国政府提名,经联合国旗下国家政府间机构——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评估认证,最终向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的城市授牌颁奖。“国际湿地城市”的申报与创建,代表了一个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
申报城市行政区域内应当有一处(含以上)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或者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或者国家湿地公园等,并且湿地率在10%以上,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

5. 国际湿地城市中国有几个

国际湿地城市中国13个,全球共有国际湿地城市43个,是全球入选数量最多的国家。13个湿地城市分别是:常德、常熟、东营、哈尔滨、海口、银川、合肥、济宁、梁平、南昌、盘锦、武汉、盐城。
开展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工作是全球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的创新举措,旨在以创促建、提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湿地保护意识,倡导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理念,将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深度融合。

申报流程
2017年初,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国大会首次提出在全球范围启动“国际湿地城市”认证。通过认证引起各国对湿地保护的重视,倡导城市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保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密切关系,实现湿地的合理永续利用。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先由各国政府提名,经联合国旗下国家政府间机构——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评估认证,最终向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的城市授牌颁奖。“国际湿地城市”的申报与创建,代表了一个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
申报城市行政区域内应当有一处(含以上)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或者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或者国家湿地公园等,并且湿地率在10%以上,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

国际湿地城市中国有几个

6. 成为国际湿地城市有什么用?

“国际湿地城市”须依照《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决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先由缔约国政府提名并经《湿地公约》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独立咨询委员会批准后,获得认证证书。

目前,全球共有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国城市有13个,数量排名第一。

2018年,在《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有7个国家的18座城市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其中包括中国常德、常熟、东营、哈尔滨、海口、银川6座城市。

中国“国际湿地城市”阵容不断扩大,显示了湿地保护进入规范化管理、全社会保护意识逐步提升的社会风貌。

中国目前有64处国际重要湿地和602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余处湿地公园。截至2021年底,大部分湿地补给水量稳中有升,总体水质呈向好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有所提高。

更多城市在积极申请

目前,已有更多的中国城市开始积极申请成为“国际湿地城市”。

苏州有太湖、阳澄湖等300多个湖泊,有长江等2万多条河流,自然湿地面积约403万亩,内陆城市湿地面积占比全国第一。近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苏州市申报国际湿地城市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

苏州的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早。2009年4月就成立了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还曾荣获了第二届“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所以,当地提出“打造国际湿地城市‘苏州模式’”。通过创建湿地城市,不仅更有效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同时也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形成生态休闲旅游品牌,让城市的生态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7. 湿地国际的介绍

1995年10月,原亚洲湿地局(AWB)、国际水禽与湿地研究局(IWRB)、美洲湿地局(AW)三个国际组织宣布合并为“湿地国际”(Wetlands International)。其宗旨是: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研究、信息交流和保护活动,维持和重建湿地,保护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造福子孙后代。

湿地国际的介绍

8. 湿地国际的概况

湿地国际的建立凝聚了具有40多年历史的三个基础组织的力量和成就。这三个组织在《湿地公约》的制定和技术支持中发挥了中坚作用,并在促进世界范围内主要地区湿地和湿地物种现状的评估、推动研究活动,加强与政府和当地社区的合作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湿地国际不但通过传播信息资料、提高公众意识、开展培训活动和进行湿地管理社区协调项目的方式,支持和促进了地方、国家和大区的综合发展、湿地保护和湿地资源持续利用行动计划的规定。湿地国际董事会由50多个成员国的代表、有关国际组织代表和湿地专家组成,办公地点设在荷兰的瓦哥宁根。湿地国际的全球和地区项目由120多个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基金会、开发机构和私人机构支持。项目活动分布于五大洲14个地区,在许多国家设有项目办事处或协调机构。湿地国际是全球性非盈利组织,致力于湿地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湿地国际在在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和大洋洲设立了18个办事处,通过这种网络开展工作,其总部设在荷兰,下属3个联系松散的区域机构,即湿地国际非洲、欧洲和中东组织,湿地国际亚太组织和湿地国际美洲组织。湿地国际建立了完善的专家网络,与许多重要的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使湿地国际拥有全球湿地保护的重要工具。湿地国际活动的基础是正确的科学,在120多个国家开展活动。湿地国际具有无与伦比的专业技术优势,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3S技术,使湿地国际代表了世界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先进技术的最高水平,并提供诸多服务。管理与组织:湿地国际由其成员大会管理,目前的成员有58个国家、湿地科学专家组协调员和伙伴组织。成员大会是湿地国际最高决策机构,每三年开一次大会,商定湿地国际战略,审议工作计划,批准会费额度,决定预算和任命董事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