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

2024-05-19 21:27

1.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

目前该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涵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按以上四个二级学科方向招生;本科按材料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并设有金属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和先进材料制备与应用四个方向。 围 绕研究型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学院一直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院发展较快,造就了一支既能胜任教学又能承担科研攻关的师资队伍。目前全院在编专职教师40人,正、副教授共31人,博士生导师1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高达78%,更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孙伟教授于2005年顺利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受聘为我院全职教授。现设有土木工程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金属材料、 材料加工工程四个教研室,一个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的校级分析测试中心,一个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一个江苏省先进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20名左右,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0名左右,本科毕业生中每年接近50%升读研究生,从2003始,该学院与德国乌尔姆(ULM)大学互派留学生。学院还设有缪昌文奖学金、陈延年、王劲松奖学金、金鼎奖学金、沈荣跃奖学金等多项材料类专门奖学金,为学生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我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现已与美国、英国、荷兰、德国、新加坡、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学术交流和合作渠道,努力实现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我院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中,走产学研合作之路,特别是,为推动江苏新材料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脚踏实地的工作。半个多世纪来,特别是,材料学院成立的二十多年来,全体师生员工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继承和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集成创新,艰苦奋斗,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大材料人将与每一位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人携手共进,共同为我国的新材料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新贡献。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

2.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学研究

近5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重点型号项目、国防预研项目、省部委及横向项目100多项,到款总经费7000多万元,其中80%以上为纵向科研经费到款。本学科的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十五”期间国防预研项目——“XXXXXXXXXX技术”和“XXXXXXXX技术”已转化成军工重点型号产品,进入批量生产,产值超过1.5亿元。军用XXXXXXXXXX技术已得到推广应用,形成六个型号XXXXXXX车辆的生产能力,产值约2亿元。GPS-PDA国土资源调查系统(调查之星)被国土资源部立项,在全国十三个省(市)得到推广应用。本学科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承担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领导的国际重大合作项目“阿尔法磁谱仪”的研究任务,参加了中欧国际重点合作项目“伽利略卫星导航技术”的研究。本学科近5年来,发表论文近600篇,被SCI、EI收录论文130多篇。本学科科研成果丰硕,5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1项,获国际学术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

3.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知名校友

孙伟,1958年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缪昌文,1982年毕业,中国工程院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魏炳波,1986年硕士毕业(导师:舒光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 蒋建清,1990年材料系博士毕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知名校友

4.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的科学研究

本系科研力量强,科研成果多,长期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与国民经济紧密结合的科技开发项目。作为技术主持单位,从“六五”至“九五”一直承担燃煤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PFBC-CC)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从实验室研究到在徐州贾汪发电厂建成我国第一座PFBC-CC中试电站,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最早从事火电机组仿真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完成国内首台125MW机组仿真机系统,在火电机组监控、动态特性和多变量预测模糊控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成果;攻克了国产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疑难振动问题,取得数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在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方面形成系列化产品,得到广泛应用,部分替代国外产品;在国内率先将非线性理论应用于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在多相流体的输送与检测、换热设备强化传热和制冷空调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煤烟型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以及固态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发出一批新的技术和发明专利。本系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6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56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62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由SCI收录36篇、EI收录489篇。目前承担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国家高技术产业化(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22项,总经费达1660万元。

5.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历史沿革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84年12月,起初由原机械工程学院的金属材料教研组、金属材料研究室、分析测试中心组成,之后又相继并入原土木工程学院的建筑材料与制品教研组、原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组。建学院后,经不断整合充实,综合实力得以持续提升,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经几代人艰苦奋斗、长期积累的结果,因而,说到材料学科的发展历程,就得从20世纪初最早建立的机械工程学院(科)和土木工程学院(科)追述。1951年以前1916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工艺专修科,以培养中等实业学校机械制造工艺师资为目标,从事专门机械工程教育。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在校内先后建立锻工场、金工场、铸造场、木工场,并购办仪器,添聘欧美工学专家为高深工学之训练及研究。1923年,当时的河海工科大学并入原东南大学,使原东大土木工程科实力大为增强,设立了材料实验室。抗日战争前该实验室已拥有一台20吨万能试验机、一台200吨压力机,为当时国内稀有设备。1947年春,原中央大学土木学院与导淮委员会合作,由吴中伟(我国第一批工程院院士)主持创建了国内第一所专门从事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的试验室,该室在推动我国混凝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2年—1965年1952年,成立金属工学教研组,隶属机械工程学院。当年应国家之人才急需,招收“铸造”专修科,一年后按上级部门指示,学生调整到上海交通大学。1954年,成立铸造工程教研组,隶属机械工程学院,并设置本科“铸造”专业,同年始招生。1955年,设立“建筑成品及零件生产”专业,并组建了该专业教研组,隶属土木学院。该专业为国内首批设立,后因听从原苏联专家意见,并入化工学院“水泥”专业。1956年,根据原高教部意见,恢复在土木学院设立“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制品及构件生产”专业,并开始本科招生。1959年2月,受“大跃进”的“大办工厂,大炼钢铁”影响,奉命成立冶金学院,一学期后又奉命撤消。该学院部分教师并入铸造教研组,故铸造教研组曾一度改名为铸冶教研组。1960年,为适应我国建设需要、与全国同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制品及构件生产”专业改为“混凝土及建筑制品”专业。1962年,开始“铸造”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当年招收2名研究生,由舒光冀教授指导。1965年开始,“混凝土及建筑制品”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由姚琏教授指导。建立专业教研组后,教研组在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制订及实施、教学法研究、教材和实验室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这段时期比较注重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师生下到生产第一线,学生从中获得专业实践,教师从中吸取素材以充实课程教学,使人才培养贴近企业生产实际。1966年—1976年经历“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1年间学校教学科研基本处停顿状态。1972年至1977年,“铸造”专业招收六届“工农兵”学员,除最后一届为两年学制外,其余均为三年学制。1974年至1976年,“建筑材料及制品” 专业招收三届“工农兵”学员,学制均为三年。 “文革”使我国经历了一场浩劫,高等学校作为重灾区,知识分子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伤害。尽管如此,1972年招收 “工农兵”学员后,面对学员文化基础存在的严重参差不齐状况,广大教师还是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和热情。经教师们的精心培养,不少当年的毕业生,如今已在各种岗位上成为中坚。1977年—1984年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建筑材料及制品”专业恢复招生。1978年,恢复“铸造”专业研究生、本科招生。1979年,由金属工学教研组、铸造教研组和其它单位抽调教师组建金属材料教研组,隶属机械工程学院。1980年,设置本科“金属材料”专业,隶属机械工程学院,当年始招生。1981年,设立“铸造”专业博士点,是我国首批建立的博士点之一。舒光冀教授首批获准为博士生导师,为该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因培养研究生和开展科研工作需要,由铸造、金属材料、金属工学三个教研组抽调教师组建金属材料研究室,隶属机械工程学院。同年11月设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点,隶属土木工程学院,是我国第一批设立的该专业硕士点。1983年,成立分析测试中心,隶属机械工程学院。“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全国形势发生了历史性转折,中央相续出台了若干推动国家科技和高教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社会重树尊师重教之风,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学校各项工作得以迅速恢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资源的改善等诸方面均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在这一时期,材料学科在“铸造”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专业领域内,已发展为具有雄厚师资力量,跻身国内一流的学科。舒光冀教授曾任全国高等工业学校教材编委会铸造分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1984年主持召开了全国首届高校铸造专业研究生教学研究年会。1984年12月至今1984年,为适应新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促进学科建设,结合学校已具备的教学科研基础,经充分论证,学校批准,于12月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隶属于机械工程学院的金属材料教研组、金属材料研究室、分析测试中心组成,负责组织和进行本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原属机械工程学院的本科“金属材料”专业也随之并入(后按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亦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主要承担“金属材料”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铸造”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和本学科的科研工作。1989年8月,为构建校级分析测试平台,分析测试中心脱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并入新成立的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1990年,设立“金属材料”专业硕士点。1992年,根据学校决定,原隶属于土木工程学院的建筑材料与制品教研组并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隶属土木工程学院的本科“建筑工程材料”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点也随之并入。1994年,依据金属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增设“复合材料”专业硕士点。1997年,为适应学院科研工作需要,于10月成立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1998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指导和学校统一部署的要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统一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设金属材料、土木工程材料两个专业培养方向。同年6月,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构筑材料学科实践教学新体学院,经学校批准,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下设金属材料实验室和建筑材料实验室。2000年,通过申报、评审,于1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含“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3年,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和原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组并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使学科得到进一步整合提升,同年10月,经批准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科专业增设“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培养方向。2004年,增设“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本科专业增设“先进材料制备与应用”专业培养方向。2005年12月,孙伟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3月,根据学科建设需要,经学校决定,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材料学”学科为江苏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8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搬迁至东南大学九龙湖新校区。2006年12月,何德坪教授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2007年4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重点建设“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7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重点建设“先进金属材料高科技研究实验室”。2011年12月,校友缪昌文院士全职加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历史沿革

6.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相对稳定并与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形成特色并抓住学科前沿课题,出高水平成果。到目前为止,各学科的主要学科研究方向如下:(1)土木工程学科·现代预应力结构体系,计算理论及其应用;·工程结构抗灾、减振与振动控制;·结构分析理论及其计算技术;·超高、大跨、组合结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地下结构的工作性状、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桥梁和隧道结构的分析和设计理论;·现代土木工程测试技术。(2)环境工程学科·水污染控制与水处理技术;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给水排水工程优化技术。(3)工程力学学科·振动、动态测试与诊断技术;·振动控制;·工程结构损伤检测、失效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材料损伤力学性能、本构理论及其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工程结构中的力学分析与测试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材料与结构的力学性能测试技术。(4)工程管理学科·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建设咨询;·国际工程承包;·建筑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现代物业管理。

7.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的科研情况

拥有洁净煤发电和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200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列第九。热能工程在2002年全国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评选中名列第5,在2003年省级重点学科中期检查中被评为优秀。热能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批准设立特聘教授岗。先后出版全国统编教材59部、专著25部,其中五部教材获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新模式”和“汽轮机变工况特性”教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传热学”和“锅炉原理”课程先后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列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学院设有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热能工程研究所、大型火电机组仿真控制、制冷与空调、环境保护技术、新能源技术、建筑与人工环境等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前沿的原创性研究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高技术研究。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牵头项目2项、国家“十一五”水专项1项,国家"973"课题11项、国家"863"课题16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4项;科研到款经费2.11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9件、实用新型专利221件,发明专利授权120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0件;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290余篇、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460余篇。2014年1月,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张小松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冷热湿一体化高效处理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针对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巨大,现有冷热供应与湿处理技术整体能效低、舒适性差,其装置功能相对单一、分散,设备重复投资等问题,提出了热湿解耦的冷热湿一体化处理思想,发明了基于热驱动溶液除湿和电驱动热化制冷循环两条技术路径的冷热湿一体化高效处理技术,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定露点控制空调的固有缺陷,系统整体能效提高50%以上,并与太阳能有机结合,形成了适宜夏热冬冷地区湿热湿冷气候特征的供冷、除湿、采暖、生活热水一体化的高效技术与装备。该发明成果已在珠海格力电器、江苏太阳雨太阳能、江苏风神空调集团等业内龙头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和工程应用,累计新增产值10.99亿元;项目产品年节省4.87亿度电,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的科研情况

8.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的学术成果

先后出版全国统编教材59部、专著25部,其中五部教材获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新模式”和“汽轮机变工况特性”教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传热学”和“锅炉原理”课程先后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列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