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哪个研究生导师比较好

2024-05-08 10:12

1.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哪个研究生导师比较好

同问啊……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哪个研究生导师比较好

2. 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统计学哪个导师带研究学生好

王见定教授挑战”统计学突破奖“、女士品茶 20世纪统计学怎样变革了科学.
               
 (四 )申报“统计突破奖”的理由

  

  统计学在一切学科中(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级学科为单位)是地位最高的学科。它的地位的崇高在扵:它是现今世界几乎所有前沿科学进行研究的唯一手段(所谓瞎子摸大象方法),也是西方文明几百年的台柱子。

 而统计学现存的两大体系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争论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学者认为社会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科学的,数理统计学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中期学者认为社会统计学适合作定性分析,数理统计学则适合作定量分析;近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学者,由于夸大了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误认为数理统计学可以代替社会统计学。但是这些观点自始至终未能对两者作出科学的解释,一切处在矛盾中,斗争中、、、、

 王见定教授经过30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发现了能准确界定社会统计学、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并发现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长期存在於统计学界的最大问题。“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将对其它科学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 求助吧友,跟一个刚开始带研究生的导师好不


求助吧友,跟一个刚开始带研究生的导师好不

4. 温州大学校级学生科研课题的经费什么时候发放?

如果你是文科的有3000,理科的有4500.
这是三年的
这三年之内无论你是外出旅游,或者真是做学问,只要有发票导师就会给你报销。
但是建议别花光,最后硕士论文答辩还需要请专家来评审你的论文,至少留1500左右吧!
否则你还得自己往里垫钱。
我是温大2011级的研究生,把分给我吧校友?

5. 温州大学听说过没有?好不好啊?

温州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温州近代著名爱国爱乡人士黄溯初先生1933年创办的温州师范学校,已有75年的办学历史和50年的本科教育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 学校位于山水秀丽、经济繁荣的浙江省温州市。主校区坐落于温州高教园区,南眺罗山秀峰,北蕴三垟美景,书香墨韵与青山灵秀相得益彰,是莘莘学子修身治学的绝佳胜地。  学校总占地面积2478亩,现有校舍面积10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6万册。  学校设有65个科研机构,28个实验室(中心)。建有1个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行业技术研究中心。近三年来,获得包括"863"、"973"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省部级项目113项,SCI收录论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高校前100名。"十五"以来,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3项。科研突出服务地方,科研经费逐年增长。 学校现有独立分院: 城市学院 , 瓯江学院  学校另有基本分院:商学院、法政学院、教育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 、音乐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服装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技术与管理人才培训中心)、国际合作学院等18个学院。

温州大学听说过没有?好不好啊?

6. 温州大学怎么样?

温州大学挺好的。
学校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浙江省教育厅和温州市共建的浙江省重点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创业型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师资队伍:
学校有教职工2135人专任教师1353人博士880人,占65.04%,高级职称744人,占54.99%,建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拥有全职院士,双聘院士,国家杰青,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优青、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2人其中全职25人,现有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入选人才159人269人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温州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7. 为什么教师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为什么教师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8. 为什么教师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报名
2018年计算机类课程高校教师高级研修班正式启动
2018年3月-4月共6场培训,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大数据、软件工程、数据结构、Python等,目前已经开始报名,特邀请各高校相关院系选派教学主管领导、课程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参加相关研修班。
会议详细通知下载地址(扫描二维码也可以下载)
长期以来,“青椒”抱怨科研压力沉重,大学教师的工作几乎是全天候的,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教学和科研背后都需要大量的隐性时间。“教师”这份曾经给人无限幸福感的职业,为什么变得似乎不那么“幸福”了呢。
为探究什么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借助网络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实地采访了若干高校一线教师,希望通过这些数字和话语,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调查结果选登
除了工资,我们还需要什么
在本次调查中,以“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为主题,我们共收到296位高校教师的调查回复。在这些教师中,男性教师共16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6.08%;女性教师13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3.92%。在年龄分层上,22~35岁、36~45岁、46~55岁、55岁以上的教师分别占比35.47%、40.88%、20.27%和3.38%,参与调查者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相应的,其职称比例也分别为讲师占51.69%,副教授占比29.73%,教授占比18.58%。而在学科分布上,人文学科与理工科的比例基本为1:1。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设计的问题主要是“您目前的工作满意度如何?”“要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您认为学校最应该改善的条件有哪些?”而通过分析不同人群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值得思考的结论。
总体满意度堪忧
针对教师目前的工作满意度问题,我们采取了十分制计算,即1分为“最不满意”,10分为最满意。从调查的整体结果看,296名参与调查者给出的平均分数(总分数/总人数)为5.8。如果换算成百分制的话,这个分数是“不及格”的。
在分数的分布上,共有214位受调查者选择了5~8分,这一数字要占到受调查者总量的72.2%。与此相对的是,仅有6%的受调查者选择了高于8分的分数,也正是这一偏低的比例拉低了最终的“平均分”。这也说明,目前高校教师的整体幸福感应该还是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绝大多数教师对目前的工作状态并不完全满意。
如果我们将受调查者按照所在学科和职称的不同加以细分的话,就会发现,讲师的不满意度要大于副教授和教授,理工科教师的不满意度大于人文学科教师。其中对现状最不满意的是理工科讲师,其平均打分只有5.34;其次是人文类讲师,平均打分为5.65分,总体现状最满意者为人文类教授,其平均打分为6.63分。
对于“要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您认为学校最应该改善的条件有哪些”的问题,我们设置了硬件环境、行政环境、科研环境、教学环境、晋升环境,以及其他环境等六个选项,受访者可以自由选择多个选项。从结果上看,认为最应改善晋升环境者达到73.31%,是所有受调查者中最多的。其次为科研环境和行政环境,其比例分别为66.89%和69.26%,而除此之外,选择硬件环境和教学环境的比例仅仅只有40%左右。
对于这样的分布比例,相信很多人并不意外。毕竟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投资的加大,国内高校硬件环境的确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对于教学环境的不满率低,其背后可能更多地源自于目前高校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导致教师在这方面并无太大压力。于是,教师们的不满便集中在了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科研、行政和人事管理方面。
难以解释的差距
在此次调查中,“晋升环境”成为了最令教师们不满的一项因素,这一现象或许和此次受调查者的职称分布有关,毕竟有超过一半的受调查者属于讲师身份,对他们而言,晋升职称是自己的“头等大事”之一,而这一点也得到了相关数据的支持——在参与调查的153名讲师中,有126人(占总数的82.35%)都选择了这一项,足可见目前青年教师目前面临的晋升压力,以及对于目前高校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的不满。
在这里,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相对于讲师群体,已经晋升为教授的受调查者最为不满的是“科研环境”,选择这一选项的教授比例高达87.27%。而在讲师群体中,这一比例仅仅只有55.56%。众所周知,在高校中,教授的科研条件和资源其实是要优于讲师的,出现如此大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仅仅源于教授对科研环境更加“高标准严要求”,那么,在对教学环境的不满意度上,教授与讲师的选择比例几乎是一样的(讲师41.18%、教授40%),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差别不大的性别
同样有趣的还有男女教师对于自身幸福感的认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在高校,女教师所面临的压力要大于男教师,自身的幸福感也要更低一些,但此次调查的数据并没有支持这一观点。
比如,在对自身工作满意程度的打分中,女教师的平均分数(5.94分)是要高于男教师分数(5.69分)的。其中,女教师选择最多的分数(占总数的27.69%)为7分,而男教师选择最多的分数(占总数的19.88%)是6分,虽然差距不大,但至少说明在工作环境中,女教师要更容易满足。
在对自身不满意因素的选择中,男女教师的选项布局也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不过有意思的是,两者之间唯一有一些差别的选项竟然是“行政环境”。选择这一项的男教师比例要比选择这一项的女教师比例高出约6%。这一数字背后,是否也暗示了高校在行政管理方面,多多少少有些“性别歧视”呢?我们不得而知。
无处不在的资金问题
针对教师不满意因素的调查中,我们对于“硬件环境”的定义是“硬件设备的方便性、先进性,以及使用设备的便捷性”。很显然,对设备使用率更高同时要求也更高的应该是理工科领域的教师。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人文类教师对于硬件环境的不满意度要更高一些。
具体而言,有38.26%的理工科教师对硬件环境不满,而相应的人文类教师比例为41.5%。
虽然比例并不算高,但这足以反映出目前在高校科研设备的购置和使用上,文科科研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相关硬件设备难以满足需要的现实。而在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文科科研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的老问题。
提到资金问题,就不能不提另一个与钱有关的老问题——收入问题。
在此次问卷中,我们有意规避了收入因素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收入低的问题已经是一个社会共识,但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收入问题依然在调查中成为了“热点话题”。
在此次调查中,总共有130位受调查者在问卷的最后针对如何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写下了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中,有45位受调查者直接提到了提高教师收入问题,这一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近35%。在这中间,既有提高一线教师和青年教师工资收入的要求,也有针对目前教师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反映。有教师甚至直言,收入要达到中等偏上,让大家“有尊严地生活”。
总之,对于收入问题,高校教师还有着太多的话想说。
面对面
教学王琳,来自陕西
对于我这样任教不久的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是我目前遇到的最大烦恼。
学校要求一学年完成300课时,平均下来一周大约10课时,但现在高校里有一种普遍现象,教学上爱给青年教师压担子,以至于青年教师的课时量远不止如此。有些青年教师一周的课时量达16至20课时,从周一到周五排得满满当当。而且课时费相对较低,超出任务量的课时才计课时费,一课时仅20多元钱,且教学在职称考评上所占权重过低。因此,很难调动教师在教学上的积极性。
有资历的教师可以完成基本课时量后不再过多地接教学任务,但青年教师通常会被安排一些额外的课程。有时候,研究生的课程也会让我们上,课时费相对本科生要高一些,这也许能吸引到一些青年教师上课,但更抹不开的是人情。去年,我婉拒了一门研究生课程,但今年学校再找我上课,我就不好意思推辞了。
除此之外,教师们普遍对教学的抱怨是排课过于零散。由于我们学校有多个校区,大家都希望课程尽量排得相对集中,希望留下整块时间用于科研以及更多的活动。我希望,学校给教师教学创造更宽松的环境,能够从现实的角度改善教师教学的待遇、职称晋升环境,从而更加重视教学。
科研李天,来自湖北
别看中国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巨大,但是公平性、人性化依然很欠缺。
我们的科研主要依靠纵向课题,但地方院校的科研经费获取渠道远不如“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排除硬件、师资等不如后者的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参与课题盲评的评委多是“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大牛,甚少有地方院校的专家进入。而且评审组仅为3人,如果能吸纳更多地方院校的专家加入评审组,且总人数改为10人左右,更有利于保证其科学性与公平性。
教师们平时的科研压力很大,一周几乎无休息,教室、实验室、家三点一线。科研的主要压力来自于职称、量化考核以及生活成本的飞涨。在评定职称时,评委主要看的是国家基金主持的项目,对于这类项目的争取,前期要作大量的准备,没有人敢懈怠。学校的考核一般以一年为限,然而,有些项目周期长,三五年无法结题,考核能否通过也让一些教师很担忧。教师的待遇不高,但现实的生活成本飞涨,这是高校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但现在科研经费管理非常严格,教师从科研中获得的收入很有限。
此外,这种严格还导致经费使用过于死板。有一句话形容当前的经费管理状态——打酱油的钱不能用来买醋,当年的经费不能挪用至下年,出差申报了A地、B地临时增加了C地,还得回学校重新申请走流程。希望政策上能够更人性化。
硬件肖艺琳,来自河南
高校的硬件建设基本上已经很好了,校园里绿树成荫、教学楼林立、实验室设备齐全,但些许的不足总是存在的。
而对于教师来说,如果非要吐个槽,那就是——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独立的办公室。我曾去过北京一些高校,除了一些有资历的教授,大部分的教师还是挤在一间大办公室内,有些教师甚至连一张办公桌都没有,共用的办公场所分不清是A老师还是B老师的办公区域。我所在的办公室共有十多人,虽然少有全部人同时在办公室的情况,但总有个别教师喜欢待在办公室里,有时候他们还会带着孩子来办公室写作业,有时候教师接电话、彼此聊天,想有一个相对安静、独立的办公环境,很难!
此外,北京、上海等高校教室的多媒体普及率几乎达100%,但地方院校的多媒体教室的普及率并没有这么高。当然,这也可能与教师的授课习惯有关,老教师习惯板书,但年轻一些的教师更希望用多媒体,至少有些资料用多媒体更好呈现。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满意,我希望学校能够改进校园网。目前校园网的速度偏慢,下载论文、图表比较费劲。而且,校园网还限制用户量,一个账号至多只能连一个手机(无线网络)、一台电脑(有线网络),使得一些教师不得不弃用,自己重新安装其他网络。
行政张晨远,来自江苏
如果说教学、科研还是老师个人可以主导的,那么机关部处对教师的不尊重,就连我这个老教师也看不下去了。
有几回,我所在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去机关部处办事,行政人员以诸般理由东推西推,青年教师可急坏了,眼见着材料马上要报送北京,项目验收马上要确定,就是卡在程序这道坎儿上过不去。后来,还是由我亲自出面,迅速地将盖章、签字等程序问题解决了。机关部处对待教师仿佛高人一等,对待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两种态度,这让我特别看不惯。
不仅如此,不尊重还体现在“没头没脑的邮件”上,这类通知式的邮件通常都没有称呼,理由多是上头的命令,动不动就要求立刻提交,让人感觉特别糟心。
程序上的折腾总是让普通教师们感觉到效率极其低下,细节上不被尊重也会让教师失去尊严。
实际上,教师要求得并不多。曾经我也在机关部处工作过,但我对教师们非常客气,能够办理的事尽可能不拖延。如果高校里的行政人员也能对教师友善一些,比较客气地说明情况,教师通常都会愿意配合。然而,现在高校里的行政化太过严重,一到机关部处就像儿子求爹一样,让人实在无法接受。
晋升陈怀,来自北京
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最高的目标是评正高职称,一小部分人还有更高的追求。因此,职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幸福感。
不少高校把职称评定分为三种类型: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也在不同场合提出要重视教学,这似乎是一件好事。然而,在操作环节上往往脱节,评职称时,往往是教学系列的老师首先被刷掉,教学科研系列的老师被论文左右。
作为一名曾经指导过学生获得国内知名赛事大奖的教师,平心而论,我的条件非常符合教学科研系列的评定。然而,到了评职称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获得的教学奖项、曾经的慕课经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在一起甚至没有一篇论文重要。
虽然我现在每周仍会花额外的时间指导学生,但我很清楚,自己努力在做的是把育人、科研结合在一起,希望借此能够推动我的科研进展,希望学生将来读研能够来我的实验室。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指导学生参加比赛,我相信很多老师并不会无私地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如果说只是专注于写论文,我也能做得很好,但是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将科研放在首位,实际上动了大学办学之根本。我希望能够建立更加科学、细分、量化的模型,在职称评定中不要单一地看论文,否则其带来的后果是对待其他工作没有积极性。
声音摘编
应该营造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竞争氛围,避免小圈子,近亲繁殖,要让大家感觉能干者上,杜绝拉帮结伙、歪风邪气。
相关制度都比较到位,但执行方面需要大大加强,可以提高督查力度。
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人的精力有限,同时做好科研和教学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的,而且目前全国高校都把科研放在第一位,教学质量明显很不好,这是本末倒置!
行政领导教学科研,外行领导内行,此事不改,中国教育无望。
希望有更多解决教师后顾之忧的福利,让教师能够安心教学、科研。
压力大啊,累啊!没有经费就没有未来,招研究生全靠导师满街去跑经费过日子。不合理!
不能让经费制衡高校教师的研究工作。如果教师不在“学霸”“学阀”的团队根本申请不到经费,应该考虑分配给这类高校教师固定的科研任务。
学校应鼓励科研,但不应硬性规定!
建议减少一半行政人员。
依法治校,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制度环境。
学校的行政部门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理念,因为教师是学校的一线工作人员。
这几个环境没法分清楚。我们教师接触到的首先是教学科研晋升,行政离得远一些。但这并不是说行政没有问题。相反,行政可能是问题最大的地方。
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以便处理。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