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雷军同学请入座

2024-05-07 12:32

1. 小米造车,雷军同学请入座

   
   年轻人的第一辆电动车,终究还是来了。
        小米造车,一场没有PPT的狂欢  
   连续两天的发布会,因为小米造车迎来了新的高潮。
        
   3月30日下午,小米集团向港交所提交正式公告,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产业。具体信息如下:
    小米将成立全资智能电动 汽车 子公司; 
    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预计10年内投入100亿美元; 
    雷军亲自带队,兼任该业务首席执行官。 
   在发布会上,雷军说, “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 汽车 而战!” 
   当谈及造车初心的时候,他说, 在过去的75天时间里,他携团队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深度交流,并召开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以及两次正式的董事会,最终才做出这个重要的决定——造车。 
   事实上,熟悉小米的朋友都知道,“车”与小米一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早在2013年,雷军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过一篇名为《Elon Musk是个酷同学》,同时还表示对“马斯克的特斯拉 汽车 很感兴趣。”随后,雷军还以投资人身份参与了小鹏、蔚来上市前的融资。
        
   换句话说,在小米 汽车 正式量产以后,雷军对于蔚来、小鹏的身份将从“股东”向“对手”转变。
   发布会前,小米官微做了一次调查,在近2万人的调查中,有92%的人表示愿意购买小米的车。
   不同于其它造车大佬,小米造车的悬念依旧是存在的。目前我们接触到的信息不多,无非就是一纸集团公告和一条雷军的微博,甚至连一份像样的PPT都没有。
   小米造车,造的究竟是什么?依旧需要带上一个问号。
        钞能力,小米 汽车 的“造车观”  
   想要造车的企业,都喜欢讲故事,这其中就包括即将造车的小米。
   发布会上,雷军一句“我们有什么?我们有钱!”,喊出了小米造车的底气。
   雷军称:“到2020年末,小米集团的现金余额达到1080亿人民币,所以进军造车,我们亏得起。”
        
   同时它还补充道,小米的造车企业将是一个全资子公司,不会引入其它投资者,资金上完全靠自己。换句话说,小米造车的起步资金,已经覆盖了蔚来李斌口中的200亿。
   当然单纯谈钱,还是太肤浅,在深思熟虑后,雷军给了我们这些理由: 粉丝群体、生态协同、工程师团队。 
    用户群体这里不用多说,给大家分享一些小米集团的数据。 
   2020年,小米集团实现智能手机出货1.46亿台,同比增长17.5%。截止到目前,小米IoT连接设备数达到3.25亿,同比增长38.0%。
        
   据 Canalys 数据,2020 年第四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稳居第三,同比增速位列全球前五大厂商第一。
   另一方面,小米的“高端标签”也越来越明显。2020年,小米在大陆定价超过3000元或境外市场定价超过300欧元的高端智能手机,销量达到了1000万台。换言之,在 汽车 这一类大宗商品上,小米相比其它“异军突起”的品牌,也更有优势。
    其次讲的就是生态协同,在发布会上,除了品牌和用户,雷军提到最多的便是生态优势。 
        
   正如雷军所说,之所以让这家造车公司100%独资归属小米,就是为了更充分彻底的进行生态协同,从而让车与小米的智能设备实现无缝衔接,进而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链。试想一下,在日常出行的时候,车、手机、平板能够实现互联互通,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最后就是小米集团的工程师团队。 
   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小米造车团队已经独立办公,并有多个小米内部团队负责人并入造车业务,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部的多位管理人员。
   借用雷军的表述,虽然小米属于新入局的品牌,“但我们有如饥似渴的学习能力、优秀的工程师,也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
        造车不易,小米摸石头过河  
   有机遇,必然就存在挑战。
   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造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在早前,蔚来李斌还获得过“最惨的人”的称号。
        
   虽然新能源 汽车 相比燃油车时代的门槛有所降低,但造车毕竟不同于消费电子产品,无论是难度还是涉及的产业链环节都更为复杂,所以摆在小米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产业链。
   相比手机的流水线生产, 汽车 的生产工艺要更为繁琐,除了机床设备的研发和调试,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这些环节也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就是产品的定位问题, 目前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在量产 汽车 的时候,都有一个定位的标签。 
   再者,生产制造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准确的方向,很容易就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尴尬境地。
        
   以生产模式为例,小米 汽车 是自建工厂还是选择代工?这同样值得思考
   目前由于不少品牌产能过剩, 对于资金不充足的企业来说,绝大多数新势力都是采用代工的方式。一是可以节省建厂的资金流,二是可以降低生产制造的风险。 
   当然,对于不缺钱的小米来说,这两种方案似乎都可行。毕竟在技术的收购上,恒大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市场就这么大,想要快速破局,就必须要从这些车企面前绕过去,弯道超车!
   不难看出,哪怕小米 汽车 是一个“富二代”,它同样需要面临父辈创业的艰辛。
     写在后面的话  
   小米造车就像《狼来了》一样,传着传着就成真的了。从雷军的话语中,我们听到了小米造车的底气,同样也感受到了小米造车的实力。正如雷布斯所说,“10年前的小米只有三五个人七八条枪,今天小米已经有一点点积累,是值得大干一场的时候。从此刻开始,雷军又成了新赛道的“新同学”。

小米造车,雷军同学请入座

2. 雷军会怎么造小米汽车

去年小米董事长雷军拜访了偶像特斯拉CEO马斯克,回来后写了一篇长文谈电动车,“相比他的其他计划,我对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很感兴趣。而今年10月28日,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已经背上行李,去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硅谷“闭关”,做小米的新产品。
不用多猜,这个项目,应该就是之前已经传的满城风雨的小米汽车项目了。特斯拉可以说是现在最具有话题性的电动汽车,也可以说特斯拉是目前很成功的电动汽车,小米与特斯拉我觉得并不是在联合,而是小米在学习。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成为雷军名言“站在风口,猪都会飞”的“风口”,但是为了对汽车产能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重复建设,国家开始严控汽车生产资质发放,原则上不再发放新资质。所以小米真要出汽车,估计还是和手机一样的代工模式。而这个代工厂商,很多业内人士都猜测说会是目前电动汽车领域做的不错的比亚迪。

3. 雷军狡猾着呢,拿出全部身家做小米汽车,最后一次创业?肯定不会

  雷军豪言:10年100亿美金做小米 汽车 ,杀入智能电动 汽车 行业。 
     
       
    相信90%的人都相信雷军会成功,原因有三: 
    1、他是一个 连续创业者 ,金山上市,小米手机的成功,让他很有光环和气场。 
    2、他也是一名 企投家 ,自己拿钱投了很多项目,早在2006 年雷军就参与投资了拉卡拉、UC 浏览器等企业,投资生涯近 15 年。2019 年拉卡拉成功在深交所上市,雷军以 400 多万的投资换来了账面 900 倍的回报。 
    3、小米手机的 创始团队 及外围的 生态链 为他积累大量人才、人脉和资源。 
       
    从创投的角度看,雷军的选择看似冒险,实则巧妙。 
     A雷军的行业选择:  
    特斯拉一度市值井喷,超过丰田成为第一车企,说明:电动 汽车 是热门。 
    国内的比亚迪,股价长期在48元左右,今年一度涨到270元,热! 
     汽车 行业属于“势大力沉”的行业,准备充分的后来者向来很有优势。 
    站在风口上,小米 汽车 肯定会飞起来,哈! 
     
     
     B雷军的时机选择  
    电动 汽车 以往受制于续航能力,电池技术不断突破,帮助宁德时代曾毓群超过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 
    AI技术的运用,无人驾驶即将成为可能。 
     
       
       
     C雷军的资金选择  
    企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融资+系统+团队+战略都不可少。 
    雷军肯定不会把全部身家投进去,否则他太太肯定不答应,哈! 
    他肯定是对外股权融资,小米团队自投天使轮,逐步A轮-B轮-C轮,著名VC逐级加持,3-5年左右上市 
    对内来说,也是常见的(期权+期股),不遗余力笼络核心人才。 
    股权稀释也会谨慎,小米手机已经采纳的AB股肯定会继续,以确保控制权。 
     
       
     
    模式是起始点 
    品牌是制高点 
    资本是引爆点 
    销售是支撑点 
    人才是出发点 
    收益是落脚点 
      商务谈判培训师   周子淳及广大淳友预祝雷布斯成功!  
     
       
     

雷军狡猾着呢,拿出全部身家做小米汽车,最后一次创业?肯定不会

4. 小米CEO雷军回应为什么造车,网友纷纷点赞

昨日,小米集团正式官宣小米智能 汽车 业务正式立项,并在当晚举行了发布会。针对于此,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日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袒露了不少关于为何造车及未来的计划。 
     
  央视 财经 报道,雷军表示集团在决定是否进军造车行业这个问题上困扰了很久,在做出造车这一决定时,是已进行了将近75天的大量调研,调研显示支持小米造车或者提醒小米造车需谨慎的结果都有不少,最终经过集团的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决定,还是决定行动,并由雷军自己亲自带队。 
  
  雷军称,因为自己在2013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电动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自己在过去的七八年时间里,自己参投过近十家智能电动 汽车 领域的公司,因此自己对于这个行业是具有一定认知的。 
  
  雷军还提到,在小米正式宣布造车之后,并非这么快的就投入造车中,而是继续进行做市场调研,针对市场的需求再考虑造什么样的产品。雷军看来,电动 汽车 的时间表在三年左右,所以对于未来小米 汽车 的产品命名之类的还得往后推一推,毕竟其认为造车更重要的是产品,至于取什么名还有更多时间进行。 
     
  同时,雷军表示,自己希望外界对于小米造车的热度能够降一下,因为市场对小米的热度越高自己的压力也越大,这也将影响小米 汽车 产品的可能性。 
  
  对于如何运作及投资计划,昨晚的小米 汽车 发布会上,雷军也表示为助力小米进军造成行业,未来将在10年投资100亿美元,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雷军强调,小米决定用“全资形式”进军智能 汽车 ,成立智能电动 汽车 全资子公司,也就是所有的钱都由小米出。 
  
  同时,雷军承诺:“我决定亲自带队,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所积累的战绩,押上全部声誉,为小米 汽车 而战!” 
     
  因此,对于小米的入局众多网友表示支撑和力挺,这也是雷军多年积累下的口碑在众多网友看来,其是个特别喜欢干实事的人,都认为雷军是一个实干家。毕竟随着 汽车 市场上越来越多通过“PPT造车”出现,最终却失败的案例,致使小米集团有着鲜明对比。 
                    
  对于小米的入局,作为竞争对手及好友的小鹏 汽车 CEO何小鹏以及威马 汽车 创始人沈晖纷纷送上祝福。 
  
 
  
        
  不过,众所周知造车本是一个需要生根蒂固的行业, 汽车 百年 历史 ,靠的是技术的沉淀和核心的 科技 ,而且也是一个需要持续“烧钱”的行业。蔚来 汽车 CEO李斌曾直言,“知道造车烧钱,但没想到这么烧钱。”所以资金对于新势力造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如何能够融到资也成为了发展新能源的首要前提。  
  
  对于这样的问题,小米似乎也做好了准备,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小米从2021年1月15日开始认真调研造车。对于造车需要消耗的资金,雷军霸气表示:造车,我们亏得起。雷军强调,小米已经不是10年前的小米,截止到2020年小米已经手握1080亿元现金流。 
  
 
  
     
  不管怎么说,小米能够决然入驻造车行业,必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做好全力冲刺5到10年的准备,以巨大的投入、无比的敬畏和持久的耐心面对征程。或许随着越来越多 科技 企业跨界造车的原因,也是智能化电动车的出行降低了造车的门槛,与传统 汽车 相比,未来的 汽车 更像一个电子产业。至于小米是否触累,也只能交给时间。

5. 小米造车是留后手,给雷军一个失败的机会

【导语:在手机和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小米能够享受到的边际效应已经越来越少,进一步做大做强自己面临的阻力和困难则越来越大。进军 汽车 行业,对于小米来说,无疑给自己留一个后手。】 
  
 撰文|张弛、编辑|康乔
  
 
  
  
 屡次辟谣之后,小米造车终于得到官宣。在国内互联网公司、房地产公司以及 科技 巨头纷纷强势进入 汽车 行业之后,小米也终于加入这个大军。作为国内主要的手机厂商之一,小米集团层面发布公告,正式立项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小米 汽车 马上就要到来。小米将成立一家电动 汽车 全资子公司,并由小米掌门人雷军挂帅。该公司首期投资达到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将达到100亿美元。财大气粗是人们对雷军那番表白的直观印象,但是除了两个100亿,小米并没有透露更多关于未来 汽车 规划的信息,更多细节还有待小米在今后的发布会上给我们揭晓。
     
 
  
  
 在小米官宣造车的信息发布之后,不少人士并不看好小米在新能源 汽车 的前景。从小米内部看,其在 汽车 行业的积累远不如和它类型较为相似的百度、阿里、腾讯和华为,在智能网联 汽车 领域的布局远不如这些同行。从外部大环境看,目前的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竞争已经堪称惨烈。在几乎所有车企都已经将电动车以及智能网联领域作为企业重要投资领域之后,在全球最大的 汽车 市场,小米需要和全球最顶尖的技术来正面PK。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蔚来,亦或是大众的MEB,还有无数即将到来的新能源车型,对于小米来说都不是容易挑战的对手。
     
 但对于小米来说,在 汽车 新四化时代的变革前,进军 汽车 行业是其百年不遇的最好时机。一方面,在手机和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小米能够享受到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少,进一步做大做强自己面临的阻力和困难越来越大。尤其是前段时间在被美国政府一度认定为和中国军方有联系之后,意味着小米也随时可能面临美国政府的打压。一旦遭遇华为一样的被断供芯片之后,小米最为依赖的手机业务短时间内也会遭遇重大影响。因此进军 汽车 行业,对于小米来说,无疑给自己留有一个后手。
     
 另外一方面,这几年来,小米投入大量的资金构建了自己的小米生态,在空调系统、大屏触控、点烟器、扶手箱、充电口、行车记录仪等等 汽车 内饰相关的领域,小米都可以迅速拿出品质不低的产品。但对于现有的主机厂来说,小米很难切入它们的供应链,或者说主机厂主动对这些零部件进行升级的动力并不大。所以与其苦苦去争取项目,还不如自己造车,将自己的硬件生态直接部署到自己品牌的车型上,进一步打响小米生态链的品牌效应。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从2015年开始就相继投资了蔚来和小鹏两大车企,如果在去年还持有这些公司股票的话,那雷军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只要能够做出自己的特色,小米并非没有机会在新能源 汽车 市场上站稳脚跟。
     
 
  
  
 对于小米造车,业内人士看衰的比较多。不过,如果小米用自有资金,不靠地方政府投入特别的税收或者土地资源,那就不必对这种行为进行指摘。在昨天的发布会上,雷军也是反复强调小米当前手上拥有超过1000亿的现金储备。手握这么大笔现金,如果小米愿意,投入在造车领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相比于其他房地产公司进军新能源 汽车 行业,还没有卖车之前,就先开始在低价购得的土地上建好配套的房子开始卖房,小米并不会侵犯到 社会 的利益。就像之前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在造车初期就曾疾呼:能不能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
     
 小米造车,很有可能采取之前百度、阿里造车的模式,和传统车企或者新势力造车企业合作,应该是一个能够快速实现量产交付的捷径。之前包括宝沃、长城以及开云都和小米传出过绯闻,成为小米进军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代工者。最终小米代工会花落谁家目前并不好说。但对于小米来说,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市场切入点,开展错位竞争,战略性地避开特斯拉等强劲竞争对手是一个上策。
     
 
  
  
 小米的加入,其实具有比较强的行业指标性。小米肯定不会是跨界进入造车行业的最后一家企业。如果寻求整车厂代工这条路被证明可以走得通,那以后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拥有一技之长的企业通过这种投入相对较小的模式来进军 汽车 行业。对于传统车企来说,这种模式对自己最大的伤害无外乎是自己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被进一步弱化。在线上直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新势力造车企业选择的销售模式之后,传统的 汽车 销售渠道的作用已经被极大地弱化。
     
 随着代工模式的兴起以及被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传统主机厂也将沦落为一个总成级别的供应商。如何捍卫自己的地位,将成为吉利、长城这些传统车企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随着苹果、小米加入 汽车 行业,蔚来、小鹏这些新势力企业的地位也将受到挑战。毕竟在吸引年轻消费者,进行客户运维方面,小米的粉丝比蔚来、小鹏要高出不少。
  
 
  
  
   点评  
  
    小米还是造车了。小米之前,也有同为手机、电视供应商的乐视造车的惨痛教训,对于小米来说,前车之鉴历历在目。造车要遵循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步推进,否则摊子铺的太大,无论有多少个亿都会难以收场。这点,精明的雷军只要头脑不热,肯定会懂。依托国内目前比较成熟的市场和供应链,小米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小米造车是留后手,给雷军一个失败的机会

6. 关于“小米造车”,雷军有太多纠结与惟一关心

 “造车,将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3月30日晚,雷军在主题为“生生不息”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如此说道,言语中既有对于造车项目的热切期盼,但更多的似乎还是“没有任何后路可言”的毅然决然。
   值得一提的是,新品发布会开始前两个小时,小米突然发布了一项正式决议:小米智能电动 汽车 项目正式成立。这也意味着,在过去3个月里,对于传闻一直“半推半就”的小米终于决定“下场”造车。
   那么,在这场接近3个小时的新品发布会上,雷军究竟透露了哪些关于造车的关键信息?
    “纠结”的决策与“米粉”的鼓舞 
   对于造车,雷军坦言是一个无比纠结的决策。
   “有时候白天觉得有100条能做,但晚上一冷静,又给了自己100条不能做的理由。”雷军在发布会现场表示。
   据雷军介绍,自1月15日起,小米开始认真调研造车,并且听了很多意见,“一大群拼命劝我造车,说小米对硬件和互联网都很懂,完全不理解你们不造车,你想一想,你们的同行都在做,你不做就落伍了,但那时我还只想做手机。”
   “当然还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他们告诉我说 汽车 工业非常复杂,投入巨大无比,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周期很长,很容易翻船,你们是外行,搞不定的,别人的电动车都搞了五六年,现在是不是晚了。”雷军表示。
   而对于这个纠结的决策,雷军认为是广大“米粉”给了他勇气和决心。
   发布会上,雷军指出,在去年年底的“雷军的新年愿望”活动上,一位米粉的愿望是开着全套智能小米房车周游中国,这一个小愿望对他触动极大。 
   “很多米粉特别喜欢车,只要米粉需要的,就是我们该做的。”雷军表示。
    小米造车将是全产业链投入 
   在此次发布会上,雷军重新解读了关于小米造车的公告,指出了三大关键点:
   第一,小米将在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换句话来说,小米管理层有权在10年内调动10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动车领域,雷军特别指出,这是在规划之初就下达的“硬指标”。
   第二,雷军重点强调,为了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生态体系,小米造车将以全资的模式来干,所有钱都小米自己出。
   换句话来说,小米造车将是全产业链的投入,可以预期的是,不同于很多企业寻找代工生产,未来小米将极有可能采取自建工厂的模式。
   “在启动项目前,很多投资者都来问我有没有投资的机会,我收到过各种各样的投资方案,但是经过我们的反复考虑,我认为只有将所有生态环节全部拉通,才有可能给米粉带来全新的体验。”
   最后,雷军表示,自己将亲自带队,做全资公司的CEO。
    具备四大造车优势 
   事实上,对于造车而言,雷军也在发布会上表示,自己也接收到很多“负面能量“,但是其仍旧认为小米造车具备不小的优势。
   首先,雷军就指出,对于造车,小米亏得起。“我们有什么,我们有钱!”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
   3月24日,根据小米2020年财报显示,其年度总营收为2459亿元,同比增长了19.4%,其中经调整后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2.8%,现金总储备超过了1000亿元。
   “在拥有现在的现金储备基础上,不打一场硬仗,简直愧对米粉。”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在过去的75天,小米举办了85场业内沟通,与200多位 汽车 资深人士研讨,内部开了4次管理层深度讨论会以及2次董事会。
   此外,雷军认为,小米所拥有的全球万人研发团队,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以及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系统都是支持小米重新创业的重要基础。
   “我非常清楚造车的风险,动辄就是上百亿投资,至少3-5年的投入。但是我也在想,我们今天的小米,已经不是10年前小米,当时只有3,5人的团队,而凭借今天小米的积累,值得我们大干一场。”雷军表示。
   “我已经做好5-10年的准备 ,并且怀揣着对于造车无比的敬畏进入这段全新的征程。“雷军表示,经常有人会问他压力大不大,但自从他下定决心的这一刻起,就只关心小米能不能做出感动人心的好车。
     校对:丁晓

7. 小米确定要造车了,雷军何时下的决心?

   2021年1月14日,特朗普政府在任期即将结束前,公布了一份新的中国“涉军企业”名单。让外界有些意外的是,其中小米在列。  
     虽然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小米迅速赢得了诉讼,免于“禁止美国投资者投资小米”的惩罚,这件事成为虚惊一场,但事实上,它却带来了一个更深远的影响。雷军因为这场虚惊而做出了一个很可能会决定小米下个10年命运的决定。  
      据品玩从接近雷军的人士处获悉,被列入黑名单后,雷军等人第一时间做好了手机业务可能因此次制裁而彻底中止的最坏打算,而备选方案也立刻制定完毕——在被列入黑名单的第二天,小米正式着手准备造车立项。   
     这一消息在3月30日的小米春季发布会上也得到了雷军的证实:雷军表示,小米造车项目是在   2021   年   1   月   15   日开始调研的。  
     而小米造车的消息开始满天飞,也是在这个时间点之后。据雷军透露,在过去75天里,小米管理层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深度交流,并召开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以及两次正式的董事会,造车“是经过了反复论证与慎重决策”。  
     这么密集的行动,自然让消息难以“保密”。而每当消息传出,小米的回应或公告都否认的很暧昧。   3   月   21   日,小米又突然放出“big news”的海报,称次日有要事宣布。当外界以为一定是造车的事时,小米却又表示是要开新品发布会了。而到了发布会,又突然因雷军感冒而变成了一场两天上下半场的活动,然后在这个本来没有的下半场发布会前,发布了造车的官宣公告。  
        按照这些信息,似乎意味着   3   月   30   日晚上雷军对造车的宣言是一个计划之外的事情,小米对于造车这个雷军“all in”的事情,原计划只想发一个四段话的公告。  
     这似乎很矛盾,一方面是关乎小米整个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大决定,雷军也形容这是自己又一次蜕变,愿意押上一切。而另一方面却不断呈现出一种“偶然性”。但无论如何,   真实的效果是,小米把造车这事的“气氛”是做足了,它最终从一个有很强应急反应色彩的事,变得更像一件众望所归的事。   
     雷军之所以能在禁令之下如此快地做最终决定,很大程度因为他自己早就开始对造车感兴趣,而董事会也早就有了造车的念头。  
       而小米公司的高管会之前也讨论过多次造车的事情,但他自己一开始内心非常抗拒。有人劝他“小米不是做智能生态么,这和车是不是一件事情”,“小米对硬件互联网都很懂,完全不理解小米为什么不造车”,也有些人告诉他“你们的同行都在做,你不做,会不会落伍”。  
     除了这些因素,雷军最根本的想法还是认定了小米造车的优势。  
     据小米公司全员内部信,对于造车,小米列举了显著的独特优势:它对基于硬件的互联网服务模式理解极为深刻,拥有业内最丰富的软硬件融合经验,大量的关键技术积累也可以复用,同时还拥有业内规模最大、品类最丰富、连接最活跃的成熟智能生态,充足的现金储备,以及全球无数米粉的信赖和支持。  
     “你问我压力大不大?我想回答你,从这一刻起,我不再关心有没有压力。我只关心,如何为米粉做款好车。”——   当人们需要电动车时,雷军就会感到义不容辞   。  
     此前的这种暧昧以及呈现出的偶然性,也来自一个现实,那就是小米造车还没有太具体的路线图和计划。  
     外媒曾报道,小米将把 汽车 组装外包给制造商,也就是其智能手机所使用的模式。小米完成设计和研发,由合作商完成制造。但小米在发布会上并没有提到是否有相关的合作方。  
     小米在智能手机时代与富士康等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后者为其提供手机代工。有意思的是,过去一年以来,富士康先后宣布了与诸多 汽车 公司的合作。去年,富士康还亮相了MIH电动 汽车 平台,并设立了一个伟大目标——成为电动 汽车 产业的安卓系统。此举也意味着富士康希望将代工生产从智能手机移植到智能 汽车 。富士康称,希望在2025年到2027年拿下全球电动车市场10%的份额。  
     目前中国本土的 汽车 产业体系能力相比四年前已经得到补强,中国 汽车 产业生态有望从一开始的“开荒初期”迈向规模效益阶段,这也是小米这类互联网公司进入造车领域的一个时间窗口。  
     不过,小米目前只是宣布造车计划正式立项,暂未提到更详细的造车计划,也尚未公布相关的概念产品。作为对比,此前互联网公司百度也宣布进入造车领域,并尝试与三大民营车企之一的吉利组建一家智能 汽车 公司,其中吉利 汽车 将提供全新的SEA浩瀚平台架构,负责 汽车 的整体设计以及传统 汽车 制造等方面。而其首款产品在2023年才能量产。  
     也就是说,小米造车至少还要干个三五年才见到成效。目前雷军能提供的,就是他的决心。  
        雷军在发布会上说,他非常清楚 汽车 行业的风险,需要动辄百亿规模的投资,要3-5年才能够见效。但现在的小米已经有了积累,有稳健增长的全球第三手机业务,有比较成熟的智能生态。小米已经拥有了超过   1   万人的研发团队以及   1080   亿现金余额(截至   2020   年   12   月   30   日的小米年报),雷军在发布会上戏称,“小米亏得起。”  
       在发布会上,雷军甚至一度哽咽:   “小米 汽车 是我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愿意押上所有的战绩和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 汽车 而战!”   
      在刚刚正式立项时就把情绪拉到了最高点,雷军的表态没法再高调了。不过,他也必须高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公司内部以及资本市场等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明白,小米从战略到人员部署,再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财务结构,甚至估值模型和风险因素,都会是一个新的公司了。   

小米确定要造车了,雷军何时下的决心?

8. 雷军说小米汽车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小米产品性能如何?

早在去年就传出号称中国乔布斯的雷军率领小米公司要造新能源汽车,一会说是要与比亚迪合作,一会又要说是与北汽合作,还传出要与长城合作。空穴来风,却传了三次,导致小米的股价涨了三次。看来空穴来风时是有根据的,最近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正式宣布成立旗下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子公司,要独立研发,自己亲自带队,并宣称这是自己一生当中的最后一次创业,不得不佩服雷军的勇气,这是继百度宣布造车之后我国又一家巨头加入了新能源汽车造车行列。
 
看来新能源汽车真是未来三十年赚钱的风口,猪站在风口都能被吹起来,只要有钱就要拼命分一杯羹,小米自然不会拒绝。雷军在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称他们公司的最新储备资金达到了1,080亿元,研发汽车是个砸钱的买卖,他们能亏得起,首批投资100亿元,接下来他们会投入100亿美元。雷军试水造车行业已经不是第1次了,他还曾在2013年两度拜访马斯克,他也是中国新能源行业造车新势力蔚来和小鹏汽车的股东,蔚来造出来的6辆限量版的es9就送给雷军一辆。
 
刚刚成立7年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前期投资也就投了不到300亿元人民币,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新能源造车势力的头部企业。雷军造车是有这个资金支持的。再者,雷军有着充分的科研实力和技术团队,比蔚来强太多,蔚来都成功了,小米必然会更加成功。小米造车应该是稳赚不赔。
 
目前小米公司的研发人员已经达到了1万人,今年又打算招入5000高科技人才,科研人员将达到1.5万人,科技就是力量。目前小米公司在汽车应用的各种电子配件上面的专利已经达到了将近7000项,为造整车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小米本身科技实力雄厚,它是不屑于跟传统汽车制造商合作的,自己能造何必要分他人一杯羹!目前雷军领衔的小米汽车制造团队已经成立了独立的办公室,正在日夜快马加鞭。早在十几年前,小米手机能在手机生产异常激烈的环境中突出重围,成为现在的世界上的第3大手机厂商,最主要原因在于小米出色的性价比征服了无数消费者。很多人相信是这次雷军造车主打的仍然是汽车的性价比,说不定真能造出10万以内高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我们拭目以待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