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掀起新一轮的加息潮,我们为什么不跟?若中国加息会带来哪些影响

2024-05-06 05:20

1. 全球掀起新一轮的加息潮,我们为什么不跟?若中国加息会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全球疫情严重,老百姓收入在降低,经济需求也在降低,这给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也就谈不上经济过热问题。从2021年经济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社融压力很大。中国地产企业在转型期,很多房企拿地意愿不强,对贷款需求这块在降低。全球经济萎靡,经济需求也在降低,我们中小制造业企业对融资也相对谨慎。综上所述在2022年中国社融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再谈一下中国cpi问题,这一块大家不用看数据就能明显感受到,中国整体物价还是比较低的。所以说中国在2022年不但不会出现加息潮,而且还会针对中小企业定向降息。
加息对股市的影响。1,加息会导致一部分资金回流到银行,会降低股市流动性。2,我们可以看到上市公司都会有大量贷款,加息会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费用升高,降低上市公司业绩。

全球掀起新一轮的加息潮,我们为什么不跟?若中国加息会带来哪些影响

2. 中国一旦加息会怎样

央行加息意味着:
1. 股票市场不景气;
2. 工商企业减少投资;
3. 民众减少消费,增加储蓄;
4. 刺激本国或本地货币的升值;
5. 减缓本国或本地的经济增长速度;
6. 在降低货币流通速度情况下可能缓解通货膨胀。
特殊情况:
(1)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出现反而加剧通货膨胀;
(2)存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可能加剧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而增加货币供应;
(3)如果经济结构性的失衡存在,那么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主要表现是消费品市场价格不降而资产价格飙升;
(4)然而,加息的整体效果通常不能迅速反映出来,因为涉及到整个经济体系,或者说金融体系的联动机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映出结果来。
拓展资料
央行加息主要有三大方面的意义:
1.通胀和楼市泡沫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主要的问题,而靠数量调整力度不够。
2.人民币增值加快会带来人民币金融资产升值的预期,当年德国和日本都经历过,所以加息防止泡沫膨胀。日本当年没有加息,直到今天还在为那时的宽松货币政策所导致的资产泡沫而后悔。而德国当年加息却避免了日本的悲剧!
3.告别宽松货币政策的特殊环境。“十二五”规划,政府提出了不求高增长而求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目标,加息就是为今后健康的货币环境打下基础,而且意味着中国政府率先释放退市的信号!当然,今天只是打开了加息的通道,今后央行还会根据上述所提到的三点政策目标实现的效果好与坏,再来决定是否采取继续加息的策略。
不可否认此时加息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在世界跟我们相反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会激发热钱的流入,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其次,虽然银行息差不变,但银行信贷业务正在面临全面整顿,加息对银行的利润也是一个打压;另外,加息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内外市场消费能力有限,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受到影响;最后,因为消息突然,还可能对股市暂时带来利空影响。但不管怎样,既然政府在此时加息一定是做好了相应的“补救措施”!比如,加强对外资的管理,疏导银行资金进入“十二五”期间需要大力扶持的行业。

3. 全球掀起新一轮加息潮,“加息潮”袭来!全球债务危机会接踵而至吗?

全球可能会出现债务危机,甚至有些国家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很多国家承受经济冲击的能力并不强。当美元进一步加息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国家的货币在同步加息,有些国家的加息幅度甚至已经达到了150个基点。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即便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时候,很多国家也没有进行过如此大的加息幅度。在这个情况之下,很多人并不看好全球经济发展的前景,甚至有些人会认为很多国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这个问题也会进一步危及到很多人的基本生活。
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加息潮”。
当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时候,为了抵御可能存在的通货膨胀的问题,很多国家不得不选择一起加息。即便一个国家本身存在相应的经济问题,很多国家也只能通过加息的方式来避免通货膨胀,但这个方式也会导致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受挫,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国家出现债务危机。
这个问题很有可能会引发全球债务危机。
不管是对于新兴国家来说,还是对于那些老牌国家来讲,因为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一定的债务规模,如果这些国家进行大幅度的加息行为的话,这个行为一定会导致相关国家偿还债务的能力减弱。在此情况之下,全球范围内的债务危机正在演化当中,有些国家的经济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最后,虽然全球范围内会出现债务危机,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国内也会出现此类现象。因为我们国内本身的外汇储备非常大,我们的经济复苏情况也非常好,所以我们国内完全有能力主动抵御这种债务危机。

全球掀起新一轮加息潮,“加息潮”袭来!全球债务危机会接踵而至吗?

4. 2018年将迎全球加息潮吗?

2018或迎全球加息潮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13日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25%至1.5%的水平。
14日,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也宣布了议息结果,前者再次重申执行缩减购债规模的计划,后者则在上月加息后决定按兵不动。从趋势上看,随着世界经济稳健增长,通胀水平逐渐升高,全球主要经济体将继续推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2018年可能见证更多加息时刻——
经济向好为美联储决策定调
美联储2015年12月启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加息,开始了缓慢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此后,美联储在2016年12月、今年3月和6月先后加息,并于今年10月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
与前两年相比,美国经济今年展现出持续稳健增长的态势,是美联储年内三次加息的基础。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略低于第二季度的3.1%,但超过市场预期的2.5%。
美联储上月底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10月至11月中旬,美国经济继续温和扩张,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价格压力已经增强。这份被称为“褐皮书”的报告说,受访地区节日消费预期整体乐观,制造业活动继续温和扩张,但房地产市场增长仍不明显。报告还表示,大部分地区的价格上涨压力较9月份有所上升。
美联储在13日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了一份声明,重申了对美国经济的乐观判断。声明说,11月份以来的信息显示美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就业市场继续强劲,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家庭消费保持温和增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近几个季度有所回升。声明还指出,曾重创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飓风及灾后重建活动对近几个月的经济、就业和通胀产生影响,但并未实质性改变美国整体经济增长的前景。美联储仍然预计美国经济保持温和扩张,就业市场保持强劲,通胀水平将在中期内稳定在2%目标附近。
美联储主席耶伦此前在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作证时说,预计美国经济将继续扩张,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有望推动薪资和收入增速加快。
根据美联储当天发布的季度经济预测显示,2017年美国经济预计增长2.5%,高于9月份预测的2.4%,到2017年底美国失业率预计为4.1%,低于9月份预测的4.3%。美联储同时预计2018年美国经济增长2.5%,高于9月份预测的2.1%;到2018年底美国失业率预计为3.9%,低于9月份预测的4.1%。
国际机构对美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也持乐观态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美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全部上调,预计今年增速将达2.2%,明年将达到2.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计美国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2.1%和2.4%。
耶伦接班人将“萧规曹随”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经济增长将继续支持美联储渐进加息。这是耶伦作为美联储主席的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2018年2月,现任美联储理事杰罗姆·鲍威尔将接替耶伦成为下一届美联储主席。根据鲍威尔的表态,未来美联储还将稳步提高利率并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同时放松金融监管,这些措施会增加全球资金向美国流动的意愿并有助于华尔街在金融领域继续号令世界。
特朗普上月初宣布提名现年64岁的鲍威尔接替美联储现任主席耶伦。外界普遍预期,鲍威尔执掌美联储后将延续耶伦任内谨慎渐进的加息节奏,继续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
鲍威尔通过美联储官方网站表示,如果获得参议院批准,他将领导美联储继续加息和收缩资产负债表(“缩表”)。鲍威尔表示,如果获得参议院批准,他将与其他美联储同事一起支持美国经济朝着全面复苏继续取得进展,在保持就业市场强劲增长的同时,推动美国通胀率逐步升至2%的目标。
“我们预计利率水平将进一步上升,资产负债表规模将逐步收缩。”鲍威尔说。他表示,尽管美联储竭力提高其政策的可预见性,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美联储必须根据经济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同时准备好应对威胁美国金融稳定和经济繁荣的新风险。
路透社的报道称,鲍威尔如果获得参议院批准,将在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2月份任职到期后接替她的职务,届时他继承的将是稳健的经济成长,至少未来数月货币政策不会大变。但他也将接下耶伦尚未完成的工作,也就是经济方面的几个未解难题,为何通胀如此低迷、金融市场状况在货币政策制定时所扮演的角色,在利率较低时如何应对经济衰退等。除非美国将接近纪录高位的101个月扩张趋势再延续四年,否则鲍威尔不得不应对衰退局面,但很多人认为美联储还没有做好相应准备。
鲍威尔就此指出,目前并不清楚美国通胀持续疲软的原因,但如果通胀疲软的状况持续,美联储将更缓慢地加息。他还预计,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将持续三到四年,最终规模将从目前的约4.5万亿美元降至2.5万亿到3万亿美元的水平。
美联储加息周期未至中盘
从2015年首次加息算起,美联储已经5次上调基准利率,但目前水平与美联储希望达到的中性利率水平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根据美联储13日发布的利率预测显示,到2018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值将升至2.1%,意味着2018年美联储会加息3次。还有分析指出,为了给应对下次经济衰退准备更多“弹药”,美联储有可能加快升息步调,争取两年内将基准利率水平推升到3%以上。
将利率回归到所谓的“中性水平”,是美联储的终极目标。这样的利率水平既不会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也不会抑制经济增长,而是保持恰到好处的中性。美联储官员称之为“长期均衡利率”或者“长期中性利率”。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前,许多经济模型都认为该利率应处于接近4%的水平,经通胀调整后该利率应为接近2%。
回到2004年6月,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意识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时候回归中性水平了。短短两年间,美联储连续17次小幅加息,在加息周期还未结束之时,格林斯潘退休了,继任者伯南克完成了最后3次加息。仔细算来,格林斯潘和伯南克一共用了25个月将联邦基金利率推高到5.25%。
目前,外界普遍认为,本轮加息周期的终点还很遥远,2018年美联储的加息节奏将与今年相同。目前,比较流行的预测是2018年、2019年、2020年美联储还将分别加息3次、2次、2次。投资银行美银美林在报告中预测,美联储将在2018年加息3次,在2019年加息2次。
有分析人士指出,2018年美联储仍可能决定加快加息步伐。美国正在推进的税改计划和即将接任的美联储主席人选杰罗姆·鲍威尔,是外界最关注的可能影响美联储加息路线的两大因素。华尔街投行美银美林也提到,市场可能低估了税改方案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2018年一季度美联储加息节奏可能进一步加快。
目前,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正就大规模减税法案的政策细节展开最后协商,预计大幅降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率将导致未来十年美国财政赤字增加约1万亿美元。减税和财政刺激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多大,会否导致美联储加快加息节奏?这些问题的答案仍不明确。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伴随美国国会讨论减税法案,许多美联储官员预测美国经济前景时已考虑财政刺激的因素,金融市场也已大部分消化减税政策的乐观预期。她指出,美联储官员与大多数经济学家对减税政策的分析一致,认为减税可能会小幅提升未来几年美国经济增长。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此次美联储释放的是“鸽派”信号,即未来两年将继续保持小幅加息的节奏,不会加快升息步伐。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认为,美联储最初会不情愿大幅加息,以免对冲特朗普政府刺激经济复苏的效果。国际金融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罗宾·布鲁克斯强调,避免美元汇率过度升值是美联储采取小幅渐进加息的重要原因。
全球加息或成大概率事件
因奉行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香港金融管理局14日宣布,基本利率根据预设公式上调25个基点至1.75厘,即时生效。在此之前,全球还有一些主要经济体先后宣布开启加息周期。随着世界经济状况日益改善,主要经济体保持好于以往的复苏态势,过去几年全球货币政策明显分化的局面将一去不返,随之而来的大概率事件将是全球货币政策发生转向,此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抵御严重衰退的宽松货币政策,甚至是超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将缓慢而谨慎地回归正常化。
回到2013年12月,在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下,美联储在当月政策例会后宣布,从2014年1月起小幅削减月度资产购买规模,将长期国债的购买规模从450亿美元降至400亿美元,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规模从400亿美元降至350亿美元。这被市场理解为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第一步。从那时起,美联储成了全球货币政策制定者中的“孤独者”,也为之后数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呈现分化格局埋下伏笔。到了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终于宣布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到0.25%至0.5%这一区间,为2006年6月以来美联储首次加息,也是美国货币政策回归中性水平的最强信号。2016年,美联储继续加息,但其他央行不为所动。
形势在2017年发生了转变。加拿大央行于今年7月和9月两次加息,成为美联储的“追随者”。进入11月,英国央行和韩国央行也做出了类似决定。
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11月初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0.5%,这是自2007年7月之后英国央行首次加息。
根据当天公布的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纪要,该委员会以7比2的投票结果决定提高基准利率,并一致通过继续执行宽松措施,包括继续购买100亿英镑的英国公司债券,维持4350亿英镑的金融资产购买规模。
月底时韩国中央银行(韩国银行)将基准利率从1.25%上调至1.50%。这是韩国央行2011年6月以来首次出台加息政策,也是维持利率连续16个月不变之后首次调整。韩国央行当天举行金融货币委员会全体会议,经过投票作出上调基准利率的决定。韩国央行发表声明说,作出加息决定是因韩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声明说,金融货币委员会认为,韩国国内经济强劲增长趋势持续,国内消费温和增长,投资领域发展积极,同时出口保持高增长率,国内经济增长率有望超过此前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欧元区经济今年复苏势头良好,前几年苦苦支撑的欧洲央行10月底在法兰克福宣布,维持欧元区现行的零利率政策不变,但将每月购债规模缩减一半。此举表明欧洲央行审慎开启了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序幕。
全球范围内更多央行投身加息阵营,一方面是因各自经济保持良好复苏态势,有必要对过去执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根据经合组织的判断,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今明两年有望加速增长,反映出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变得更加同步;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已经呈现走高态势,也引起了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此外,美联储连续加息,势必产生外溢效应,提高本国利率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应对之策。有分析指出,进入2018年,还会有其他央行主动或被动地投身加息阵营。
还有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助理主任詹姆斯·丹尼尔表示,美联储加息政策已被市场大部分提前消化,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外流压力明显减小,同时外汇储备水平非常充足,预计美联储加息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对更多新兴经济体来说,美联储连续加息,将提高资金流失的风险。国际金融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加速且全球风险偏好上升,对冲了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正常化措施的冲击,预计今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资本将增至1.1万亿美元,但对美联储的未来行动仍要加以警惕。国际金融协会全球资本市场高级主管索尼娅·吉布斯表示,国际资本流动仍将受到美国通胀率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国际债券收益率上涨速度快于预期,可能导致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局面,尤其对新兴经济体债务流动来说,更是一大威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发出警告,一旦全球通胀率大幅回升,主要央行突然收紧货币政策,就有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该组织预计,在利率大幅上升以及股价和房价降幅超过10%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将会出现衰退,新兴经济体将面临资本外流的巨大风险。

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主要央行应清楚地向市场传递缓慢退出货币刺激政策的计划,以避免市场动荡,金融监管机构应采取宏观审慎政策以降低杠杆率,控制金融风险。
明年不就知道了吗?

5. 如果美国加息,中国会跟着立刻加息吗

一起了解三大央行加息的政策

如果美国加息,中国会跟着立刻加息吗

6. 美国加息为什么会影响世界经济

最直接的影响无疑是加重了企业借用美元债务的偿债负担,债务违约问题今年已经浮现,这一风险不可低估。由于能够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借入美元债务的企业通常是规模较大、声誉较高的企业,这类企业倘若出问题,会波及一大批上下游相关企业。

其次是加重中国资本流动逆转压力。美元从降息转入加息周期,通常会在其它经济体制造资本流动逆转问题,其它经济体从此前的资本流入转为资本流出。这一逆转有时足以引爆规模可观的货币金融危机。

第三是进一步加剧中国输入性通货紧缩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源于资本外流,另一方面源于全球性流动性紧缩、供过于求导致的初级产品价格下行趋势。

第四是加剧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分化。由于初级产品价格下行,成本和品位处于劣势的国产初级产品将越来越多地被低成本、高品位的进口资源所替代,在矿产品中,这一趋势尤为显著。相应地,经济对原料产业依赖度较高的东北、西北地区受到的冲击将持续。1990年代末以来,就总体而言,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出口贸易、GDP增长总体快于东部,这一趋势已经开始转变,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部地区和西南的重庆、四川将因商业环境和承接产业转移优势而保持全国最高增长速度,而西部、东北增速将垫底,尤其是一些西北地区。

第五是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区域分布。新世纪前10年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占比上升;但自从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阴影开始出现的2012年起,这种趋势就开始逆转,原因是发达国家复苏日趋稳固,而新兴市场经济体则因为退出量化宽松预期而出现震荡。今年前11个月,我国出口12.71万亿元,同比下降2.2%;对美出口2.32万亿元,增长5%。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外贸出口中美欧发达国家占比将趋向上升,新兴市场占比趋向下降。

第六是海外债权资产的风险可能上升。这部分是因为一些新兴市场客户的应收账款可能成为坏账,更需要重视的是我国金融机构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贷款风险可能正在快速膨胀。特别是一部分对外贷款是以东道国自然资源为抵押发放的,在2002-2011年的初级产品牛市中,这一模式运行结果堪称中国与东道国双赢,但在初级产品熊市期间,情况就会逆转。

第七,此次美联储加息还会加快中国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的变动,进而改变中国经济中内向部门与外向部门的相对地位。1990年代以来,外汇占款迅速成长为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这一格局使得外向部门充分享受了汇率制度的利益,而内向部门承担了更多冲销政策的成本。我国外经贸企业、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表现相对优于内向型企业和地区,与单一钉住美元制度和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导致的“分配效应”未尝没有关系。在资本流动逆转、外汇储备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上述分配效应可能也会相应变化。

7. 美国掀起的加息潮,可能会淹没日本经济,为什么央行仍不愿加息呢?

美国掀起的加息潮,可能会淹没日本经济,首先是日本有着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国际贸易美元购买力提升对于他们有好处,其次就是日本的工业生产比较完备所以具备较强的抗货膨胀的能力,再者就是日本从日本人民的幸福感的角度出发来让日本的企业减轻一些不必要的经济压力让他们更好的经营,另外就是日本的精密加工能力很厉害所以经常需要出口一些商品到世界各地所以这样子可以提升日本企业的获益能力,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美国掀起的加息潮,可能会淹没日本经济,为什么央行仍不愿加息。
一、日本有着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国际贸易美元购买力提升对于他们有好处
首先就是日本有着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国际贸易美元购买力提升对于他们有好处 ,对于日本而言他们有着大量的美元外汇来用于国际贸易使得他们可以从中获益。

二、日本的工业生产比较完备所以具备较强的抗货膨胀的能力 
其次就是日本的工业生产比较完备所以具备较强的抗货膨胀的能力 ,这样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日本通货膨胀的影响有利于维持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三、日本从日本人民的幸福感的角度出发来让日本的企业减轻一些不必要的经济压力让他们更好的经营 
再者就是日本从日本人民的幸福感的角度出发来让日本的企业减轻一些不必要的经济压力让他们更好的经营 ,对日本政府而言希望可以减轻企业的压力来更好的建设经济市场。

四、日本的精密加工能力很厉害所以经常需要出口一些商品到世界各地所以这样子可以提升日本企业的获益能力 
另外就是日本的精密加工能力很厉害所以经常需要出口一些商品到世界各地所以这样子可以提升日本企业的获益能力 ,这样子使得用美元结算的时候获得更多的利益。

日本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多渠道的政策调控。

美国掀起的加息潮,可能会淹没日本经济,为什么央行仍不愿加息呢?

8. 中国加息对人民的影响有哪些

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等。
一般而言,加息带来的影响包括:   ■ 股票市场不景气(股市下跌)   ■ 通货膨胀减缓   ■ 民众减少消费,增加储蓄 ,持续加息一方面有利于缓解我国居民储户的负利率状况,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抬升了企业融资成本和房贷者的还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