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

2024-05-20 11:18

1. 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

一、消费新概念
1、崇尚理性消费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
20岁左右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10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奢侈品,50%以上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大学生购买高档消费品,从某些方面说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日渐提高,但是不菲的大学学费、生活费本来就已经是各个家庭,特别是工薪和农民家庭难以承担的一笔不小开支,为学生们购置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价格不菲的高科技产品,无疑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还会让同学之间产生相互攀比的思想,有些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甚至不顾家庭实际经济状况,看到同学买了这些高档商品,也逼着父母为自己购买,令父母苦不堪言.另一方面,这样的高消费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一股不良的风气,容易使孩子养成懒惰、不肯吃苦,只会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攀比炫耀的坏习惯,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
在被问到,对自己的理财基本满意与否和是否偶尔会借钱的问题时,46%的同学选择了偶尔会借钱,借钱的人当中,借来的钱,选择还债的高达80%.为什么会欠债呢.“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
大学生的个人消费存在较大的差距,有75.9%的人每月日常生活消费在800元或800元以下,而消费1000元以上的占到了4.1%,高消费群体(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与低消费群体(月生活费500元以下)之间的差距比较悬殊.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

2. 大学生消费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一)依赖性消费

大学生没有完全独立的经济来源,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或亲友资助,只有一小部分同学靠自己劳动所得、奖学金或贷款,目前,大学生消费基本上仍属于依赖性消费。而且,这也正是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的特殊之处。

(二)消费缺乏计划性

很多大学生要么消费无计划,要么时有时无,不能很好地坚持,要么就只有大笔消费才有计划,大学生中消费有计划的不到三分之一。针对大学生的无计划消费,一些学者提出了冲动消费的概念。冲动消费不是必须的消费,大多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刺激引起的消费行为。现在有一部分学生进行消费时,随意购买,凭感觉,没有计划性,也不管自己能不能真正用得上。部分大学生还比较容易受广告、促销的影响,遇到商场打折,觉得东西便宜就买,或者轻信广告,什么广告做得好就买什么,引起不必要的消费行为。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情绪性消费,即消费行为受心情的影响,比如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心情苦闷时,就疯狂地购物来调节自己的心情,当然,在心情大好时也会出现大量购物的情况。结果,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三)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消费结构多样化,除正常吃饭费用外,还涉及个人发展消费、人际交往及娱乐消费、通讯上网消费和其他生活费用等。由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不成熟,消费过程中冲动大于理性,使得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是购买生活用品与学习资料,在生活费用方面用于饮食的费用是最重要的。但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是除通讯、上网费用在大学生中是最重要的,甚至个人发展消费还排在服装鞋帽、化妆品消费的后面。大学生往往咬紧牙关,压缩开支,把省下的费用,用于购买衣服或化妆品、人际交往、恋爱、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而且随着手机的普及,很多大学生的手机花费成了日常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生依赖于手机进行通讯、上网,学生除跟家里联系外主要用以与同学朋友联系以及社团或工作上的联系,手机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每月高额的通信、上网费用只能从其他开支中挤取或者向父母索取。由于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没有盈余,近二分之一的学生偶尔有借钱度日的经历,有极个别学生经常借钱度日。

(四)理财意识淡薄

前面提到的消费无计划性,其实也是大学生缺乏理财意识的表现。有些大学生不具备理财意识,所以才会冲动消费,才会受心情、同学、朋友、家长、亲戚的影响买下对自己没有太多用处的商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每个月生活费所剩无几,甚至花光光,甚至有借钱度日的时候。缺乏理财意识的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不会管理自己的钱财,很大一部分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有盈余,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选择马上花光。另外,一半以上的学生一直没有记账的习惯,学生一直保持记账的习惯且从未间断过的学生人数不到十分之一。

(五)独生子女存在高消费现象

独生子女在高消费水平中所占比例远远高于非独生子女,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独生子女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度疼爱或者是溺爱,往往给独生子女高出非独生子女很多的生活费,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都是围着孩子转,孩子想要什么,就让他买什么,完全不考虑价格或者家庭的经济能力,使孩子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独生子女的高消费现象的发生。

3. 大学生在校消费较高的原因是

1 在校大学生超前消费环境概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校园里的在校大学生规模越来越大,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特征非常明显:追求独特、追求新潮、追求情调。广大在校大学生所消费的不仅是商品本身所具有的物质属性,还重视对商品消费过程中所带来的精神感受和心理满足,尤其是对超出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商品或服务消费充满着期待与好奇,而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引发超前消费的冲动。
作为新生代的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物质丰富,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前的物质短缺生活,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缺少物质匮乏的体验,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消费的要求较高,对满足自身需求的欲望较强。
又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移动支付、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应用,数字化支付手段更方便了人民的支付。而作为学习能力最强的在校大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比较敏感,也更容易追赶时髦,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为在校大学生超前消费打开了便利之门,在客观环境上为在校大学生超前消费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在校大学生不是孤立地生活在校园环境中,他们通过互联网能接触到大量的新闻、商业等信息,尤其是商品促销信息,在物欲横流的影响与刺激下,诱发了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强烈欲望,于是在满足物质欲望的虚荣心理驱使下,加剧了在校大学生的超前消费欲望,在校大学生消费欲望的主观环境在客观条件下得到了激发并能轻松地通过互联网金融方式予以实现,从而导致了更为广泛的不理性消费行为发生。
2 在校大学生超前消费主要原因分析
当前在校大学生消费已超出了满足基本伙食的需求,其他食品和形象消费等所占比重明显提升,成为在校大学生当前消费支出的三大项,也说明当前在校大学生消费已发展为以“吃”为主的符号消费、形象消费及情感消费等综合型消费。并且,超前消费的比例和规模均有明显的提升,分析在校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攀比心理作祟。大学生消费群体容易产生跟风消费、攀比消费,以使用高端消费品并炫耀为荣,而在校大学生消费资源保障程度因家庭而异,因人而异,在该攀比心理作祟下,促使一部分经济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跟风高消费,特别容易诱发通过互联网金融进行短期消费,获得消费快感,满足在同学及朋友面前的虚荣性需要。这是在校大学生超前消费最重要的主观因素。
二是便捷的互联网金融消费客观环境。在校大学生很容易申请到互联网贷款,但他们并没有考虑清楚互联网金融贷款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信贷机构不了解,对还款方式不了解,对套路贷缺乏防范意识。有更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通过支付宝花呗、借呗、分期支付等方式超前消费,类似这些超前消费申请门槛很低,监管难度较大,甚至有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恶意发放校园贷欺诈在校大学生。
三是具有诱惑力的互联网消费宣传。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宣传非常丰富,在校大学生又是网络主力军之一,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的消费信息非常多,特别是在诸如情人节、双十一、六一八等电商平台重点打造的消费时期,促销手段及力度等极大的诱导了在校大学生加剧了超前消费的冲动。
四是不良消费观念影响。部分在校大学生受原生态家庭成长环境或消费观念的影响,对他们的消费观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甚至有些是长期的。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而言,在超前消费之后将不得不面对如何按期还款的现实问题,超出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超前消费,经常导致部分大学生到了月末就没有生活费的囧境,或者有些学生通过APP或向朋友借贷,当这种习惯形成后所积累的利滚利容易导致学生在经济上爆雷,严重的甚至引发到生命的威胁。
五是自身价值观不够端正。部分成长于新时代的在校大学生,受社会对物质追求与膜拜的不良影响,其价值观也容易产生偏差,对社会的责任感比较缺乏。特别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物质方面容易得到满足,而在精神方面却不一定丰富,对物质的占有欲望强烈,对富有正能量的精神追求不一定热心。价值观的偏差,容易导致超前消费行为的发生。

大学生在校消费较高的原因是

4. 大学生消费不当的原因?

大学生消费不当我觉得是很少一部分的,虽然说可能每一个学校里面都有这样的大学生。
然后,原因我看无非就是买一些贵重的东西。比如买笔记本,然后又买手机,完了还要给女朋友买礼物。每个月送个礼物还是要的吧。
但是呢,像是我们朋友之间,大学生贷款的事情也是经常提到,我这边就提到过那种已经被催债的给威胁了的,而且还威胁这个人的朋友。把这个人欠钱的事情居然直接发到他的朋友的手机上。然后就被那个人的朋友报警了, 好像后面学校出面解决了。不过大家顶多是讲这个大学生怎么去这样借贷。大家都觉得这个催债的活该被警察抓。
我想能消费不当的,大多是都是要面子要得不行的。我自己用的手机还是oppo r9s。也不会怎么样啊,现在用苹果又不能体现说你有本事,分期一下只要有稳定收入的都能买,一个月200元谁付不起?(iphone 11还有之前的型号都降价了)

5. 目前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对他们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
第一部分介绍了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具体有三点,包括手机消费热引起通信相对较高;恋爱消费热;感情和直觉冲动直接影响消费欲望。第二部分描述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所处消费来源与消费水平的矛盾;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消费心理易受外界影响走进消费误区三方面问题。第三部分分析大学生消费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有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自身的原因;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大学生消费问题提出4点具体的合理化建议: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家庭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第五部分本文的结论部分:大学生是当前社会的消费主体之一,我们应该肯定其合理的一面,也不能忽略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6. 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消费新概念 
1、崇尚理性消费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 
20岁左右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10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奢侈品,50%以上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大学生购买高档消费品,从某些方面说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日渐提高,但是不菲的大学学费、生活费本来就已经是各个家庭,特别是工薪和农民家庭难以承担的一笔不小开支,为学生们购置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价格不菲的高科技产品,无疑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还会让同学之间产生相互攀比的思想,有些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甚至不顾家庭实际经济状况,看到同学买了这些高档商品,也逼着父母为自己购买,令父母苦不堪言。另一方面,这样的高消费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一股不良的风气,容易使孩子养成懒惰、不肯吃苦,只会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攀比炫耀的坏习惯,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 
在被问到,对自己的理财基本满意与否和是否偶尔会借钱的问题时,46%的同学选择了偶尔会借钱,借钱的人当中,借来的钱,选择还债的高达80%。为什么会欠债呢。“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 
大学生的个人消费存在较大的差距,有75.9%的人每月日常生活消费在800元或800元以下,而消费1000元以上的占到了4.1%,高消费群体(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与低消费群体(月生活费500元以下)之间的差距比较悬殊。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7. 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原因有哪些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及原因
当前大学生出现消费节奏快、交方式快捷、追求时尚、前卫,存在较大差异或超前消费等特点,既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有关。
(一)消费节奏加快、消费方式快捷
据我院调查,大学生在选择消费品时,对经济因素方面的考虑减少了,对消费品的购买和更新的速度加快。从实际情况看,用在学习、就餐方面的费用偏低,而用在娱乐方面的消费过高,已明显的超出了大学生正常的消费轨迹。如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个月约支出1000-1500元,最少的也有800元,最高的达到几千元。他们认为,为了追求情感,需要进行物质投入,经常是把握不住适度消费的原则。
当代大学生普遍接受快捷的交易方式,大部分学生拥有银行卡,交通IC卡。各类打折卡等,刷卡消费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崇,如今网购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普遍消费方式,网购的省时、快捷、方便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
(二)、追求时尚和新潮
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以及理性、成熟三个方面。
品牌商品不仅蕴含经济价值,而且有文化价值。随着科技高速发达,品牌竞争已经超越了产品的功能竞争,人们而更多地倾向于心理感受而不是从直观上判断某种商品的优势。品牌代表的“质量”的权威性,以及品牌的“文化”权威——体现消费者的身份、地位、增强消费者的自信心。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消费者市场物质极大丰富。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处于接受新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冲动浮躁心态向更趋理性化转变,在消费行为中开始表现为较成熟的价值取向。同时大学生的消费权益保护意识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而日趋成熟。当他们的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超消费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最新的调查表明:80%受访学生选择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名牌产品。追求名牌,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观点,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品质,重名牌,有品位的生活的需求与消费观念。存在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如为了追求一款手机或者换上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
(三)、追求个性化、多样化
大学生消费个性化的表现,是新型青年文化运动的显著特点。这样个性也可以理解为时尚化和风格化,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青年文化对个性和自我的可以追求和表现。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应运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并因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色彩和基调,即成为一种风格化的东西。其所反映的是青年大学生的这样一种观念: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没有什么系统是完全封闭的,没有什么事物或道理是不能用形象来表达的。
多样化,当代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特征。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大众文化被有的研究者称为“通俗的、一次性的、消费的、廉价的、大批生产的、年轻的、诙谐的、色情的、机智而有魅力的”。这种解释描述了大众文化的某些特征。其中“年轻的”直观上使我们都会意识到:大众文化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参与、烘托和鼓噪。
(四)攀比心理突出,且消费者(大学生)间差异较大
有些大学生虚荣心很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一件名牌服装,情愿节衣缩食,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个别女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谎称学习费用开支增大,再次向节俭的父母伸手,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虚荣心的膨胀,又极容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最后导致人格上的缺陷。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贫富分化加剧的现实加剧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在校园内产生了相当一部分的贫困生。他们的消费水平较低,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生活费都难以保障。但也有富裕的学生,如上述一样,他们消费得起品牌名牌,每月的生活费非常庞大,且大都来自于父母的支持。
(五)当代大学生呈现出以上消费特点的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消费观受到严重的冲击,形成新的消费观。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向的倾向。当学生家庭经济可以满足较高消费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这只是社会因素。但是家庭因素也影响着他们的消费特点。我国家庭的独生子女化越来越明显。家长从小都把自己的孩子作做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孩子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的政策。这就加剧了消费攀比心理;然而学校的因素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特点,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比较重视对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素质的,而对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心理置之不理或知之不多。另外,不断恶化的校园周边环境也是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催化剂。当然,大学生本身也存在一些因素。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不知金钱来之不易,不知当家的困难,有没有理财的经验,故而到了原理家园而独立生活时,就不能正确合理地支配生活费。
二、针对大学生消费特点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对消费文化方式的正确引导
当前大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不健康的娱乐方式、交往活动和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社会缺乏健康的消费方式的引导。基于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身心巨大的影响作用,我们寄希望并依赖于社会的力量,按照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摒弃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消费行为,积极扶持和建立大学生校园新风气、新消费文化的特点。
(二)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消费文化环境
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他们一定的消费自主权的同时要注意“家情”的教育,对消费要求有意识地给予区分,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加强劳动教育,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成。
(三)切实重视对大学生争消费观的培养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应包括:强调“合理与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强消费;强调节约、勤劳俭朴等节俭消费观,反对及时享乐、奢侈腐化、挥霍浪费等消费主义观;强调理性消费、理性行为,反对非理性的盲目消费;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消遣性消费等等。说到底,消费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道德习惯,自觉遵守消费道德规范,树立科学的消费道德观点。

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原因有哪些

8. 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大学生消费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学习支出(学习资料,考证,上网等)

2、消费收入(家庭供给,奖学金,助学金,自己打工等)

 3、生活支出(伙食费,衣着用品,人情消费,娱乐消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