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的几个阶段?

2024-05-20 08:03

1. PPP项目的几个阶段?

项目识别阶段
  项目识别阶段的主要功能是挑选适合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包括项目发起、项目筛选、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4个步骤。项目识别环节的各项工作主要由政府负责,其关键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项目筛选责任主体
  目前,在国家层面上PPP牵头机构有两家,分别是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在执行阶段,要明确项目筛选责任主体,这是成功采用PPP模式的前提。
  第二,明确项目筛选标准
  根据《操作指南》的筛选原则,“投资规模较大,需求长期稳定,
  价格调整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项目”适宜采用PPP模式。但是这个原则属于定性描述,筛选标准并不明确,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落实。
  第三,PPP政策缺乏操作细则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出台的政策比较多,但都缺乏操作细则。财政部的承受能力论证细则(《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号))刚出台不久,物有所值评价细则还迟迟没有推出。这种情况下,每个地方在做PPP项目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这就会导致评价和论证方法混乱,给人为干预论证结果留下空间。
  第四,如何界定社会资本
  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发布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2号)中对“社会资本”进行了定义,指出“对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化运营的,在其承担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得到妥善处置并明确公告今后不再承担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的前提下,可作为社会资本参与当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但是,对于其他控股国有企业,还是没有清晰的阐述。
  第五,如何界定公共产品的范围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公共性,政府对社会资本提供的服务的质量、数量或价格应有一定程度的制约。然而,部分地方政府为快速推动项目、增加政绩,将PPP模式应用于商业地产、园区开发等纯竞争性领域的项目,与PPP模式的本意不相符。
  项目准备阶段
  项目准备阶段是为项目实施做好准备工作,包括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机构、人员等,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第一,合理分配项目风险
  风险分配基本框架是按照风险分配优化、风险收益对等和风险可控等原则,综合考虑风险管理能力、项目回报机制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等要素,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原则上,项目设计、建造、财务、运营维护等商业风险由社会资本承担;法律、政策和最低需求等风险由政府承担;不可抗力风险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理共担。
  第二,选择合适的项目运作方式
  PPP模式的运作方式是根据项目各个环节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进行分配组合。通过考察项目各个环节是政府来做,还是社会资本做更合适、更有效率对项目设计、建造、融资、运营、维护等各个方面的职能进行划分。不同的划分方法就会得到不同的组合,从而产生不同的PPP运作方式。
  财政部发布的《操作指南》中列示了委托—运营(OMC)、管理合同(MC)、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转让—运营—移交(TOT)和改建—运营—移交(ROT)等6种PPP项目运作方式,但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根据项目各个阶段的不同组合,应该会产生几十种运作方式。
  究竟选择哪种运作方式,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会有不同的选择。目前,国内选择PPP运作方式的主要依据是为了项目融资,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政府推出PPP项目的主要目的将不再是融资,而是由政府负责融资,社会资本只负责设计、建造、运营维护等职责。因为政府的信用高于企业,相应的,政府的融资成本比企业低,采用这种模式才更加物有所值。
  因此,项目实施机构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项目特点选择合理的项目运作方式。
  第三,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
  按照财政部的要求,PPP项目采购应该遵守政府采购法,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竞争性磋商以及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从实际情况看,公开招标是目前各地PPP项目最常使用的采购方式,因为这对于政府来说,公开招标的政治风险最少。
  然而,公开招标并不总是最适合PPP项目的采购方式。公开招标方式程序复杂、规定僵化,不但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资格预审,同时还需满足“投标人超过3家”等为传统简单政府采购而设计的规定。公开招标适用于核心边界条件和技术经济参数明确、完整,且采购中不做更改的项目。而大量PPP项目边界条件模糊、采购需求复杂,简单套用公开招标程序,通常会导致项目流标,增加项目采购的失败率。
  目前来看,比较适合PPP项目的采购方式是竞争性谈判和竞争性磋商,通过政府与潜在投资人的谈判和磋商,可以帮助政府明确项目边界条件,从而设置合理的采购条件,提高项目采购效率。
  第四,制定合理的交易结构
  PPP项目的交易结构主要由四个因素决定,分别是项目参与者、项目投融资结构、回报机制和相关配套安排。项目参与者指参与项目的各个主体,包括授权政府级别、项目实施机构、监管机构、出资机构等;项目投融资结构指项目资本性支出的资金来源、性质和用途,项目资产的形成和转移等;回报机制主要包括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政府付费三种方式;相关配套安排指项目以外相关机构提供的土地、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和项目所需的上下游服务。
  政府或其委托的咨询机构需要通过综合考虑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合理的交易机构。
  第五,设计合理的回报机制
  PPP项目的回报机制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使用者付费,由购买服务者支付购买费用,像高速公路、自来水公司、停车场等经营性项目比较适合采用使用者付费模式。第二种是可行性缺口补助,使用者付费不足以满足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而由政府以财政补贴、股本投入、优惠贷款和其他优惠政策的形式,给予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的经济补助,比如轨道交通类PPP项目就是典型的采用可行性缺口补助的项目。第三种是由政府直接付费,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可用性付费,比如社会资本为政府提供了一条满足通行标准的道路,政府购买道路可用性付费给社会资本;二是使用量付费,比如免费的公园,政府可以根据入园量来进行付费;三是按照绩效付费,比如社会资本为政府提供基层的医疗服务,政府按照服务的绩效设立相关的指标来进行付费。
  此外,在设计回报机制时还应考虑价格调整机制,比如轨道交通类PPP项目,通常决定轨道交通票价的主要因素为动力费用、人工费用和其他费用,通过设置调价机制,当这几个费用发生变化时,票价就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项目采购阶段
  项目采购阶段的关键问题包括三个,分别是充分的市场测试,设置合理的资格预审条件和核心边界条件。
  第一,充分的市场测试
  市场测试是在启动PPP采购程序前,政府用以检验项目方案能否吸引市场参与主体如潜在投资人、融资机构的意愿,并借此获得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反馈,对PPP方案进行调整完善的一种工具。市场测试是一个寻找最佳项目实施方案的过程,而不是寻找最佳交易对手的过程,也不是进行实质性谈判的过程。目前,投资人对参与市场测试的积极性不是特别高。但市场测试对PPP项目的运作非常关键,很多项目的失败都是归结于此。
  第二,设置合理的资格预审条件
  资格预审主要是为了实现市场测试的职能,验证项目是否具有足够吸引力,实现充分竞争。资格预审的条件主要为资质、项目经验、财务等方面的客观条件,条件设置既需要满足项目基本需求,实施机构的特殊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潜在投资人的实际情况。资格预审条件要求过高,可能导致符合要求的社会资本数量不足,无法实现充分竞争;条件要求过低,可能难以满足项目需求。
  在设置资格预审条件前,需要充分了解项目所处行业社会资本的相关指标,并了解项目所需要的基本资质和经验要求。
  第三,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
  项目的采购边界条件主要包括项目运营模式、项目合作年限、回报机制、交易结构、风险分担机制等。政府应在设置边界条件时充分考虑社会资本的利益,为其留下合理利润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在项目实施中,还有一些条件是可以灵活调整的。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政府始终担心社会资本“占便宜”,为社会资本进入设置了较为苛刻的条件,如设置过低的限价或不设置调价机制。这些边界条件极大削弱了项目的吸引力,也给社会资本造成了地方政府难以合作的印象,极有可能导致项目招标失败。
  项目执行阶段
  项目执行是PPP项目运作成功的关键,因为PPP项目从项目识别、项目准备到项目采购阶段可能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而PPP项目的执行阶段通常需要20~30年的时间,这才是PPP项目开始实施并产生效率的关键阶段。项目执行主要关注项目公司的设立、融资管理、绩效监测与支付。项目执行阶段还需要制定定期评估机制,按照《操作指南》,每3~5年需要进行一次中期评估。项目执行阶段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良好的履约管理能力
  良好的履约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政府对于项目公司的履约具有监管意识和监管能力,因为PPP项目大多提供的是公共产品,为了保障公众利益,需要政府对提供产品的数量、质量、价格进行日常监管;另一方面是指政府自身的合同履约意识和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政府的付费能力。
  第二,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PPP项目实现物有所值的一个重要方式是要对项目公司的服务按照绩效付费,但是目前大多数项目的付费与绩效考核的挂钩做得不够好。要实现按照绩效付费的机制,需要政府针对项目公司的运营情况建立一个绩效考核的指标,通过每年对项目运营绩效的考核结果来决定政府付费额。
  项目移交阶段
  项目移交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移交准备、性能测试、资产交割和绩效评价,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性能测试。
  项目实施机构或政府指定的其他机构应组建项目移交工作组,根据约定确认移交情形和补偿方式,制定资产评估和性能测试方案。项目移交工作组应严格按照性能测试方案和移交标准对移交资产进行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结果不达标的,移交工作组应要求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进行恢复性修理、更新重置或提取移交维修保函。
  如何保证社会资本移交的设施是完好的,移交的设施应该达到什么标准,这都需要在合同中进行详细、准确的描述,但是目前来说,很多PPP项目对这些问题都约定得比较粗泛。

PPP项目的几个阶段?

2. 现在,PPP发展到哪个阶段了

现在,PPP发展到第三阶段了。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被译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综合国际各机构,PPP是指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就公共产品的提供而建立的风险共担的长期伙伴关系。PPP在我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1995-2003:以外商投资为主要目的试点PPP;2.2004-2013:以实用主义为特征并逐步推广;3.2014-:建章立制推动PPP规范化,逐渐适合我国国情。

3. ppp项目是什么模式?

PPP模式就是公私合作模式,指政府在和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产品和服务,为政府和民营部门带来利益。

ppp项目是什么模式?

4. 什么是ppp模式项目

PPP模式就是公私合作模式,指政府在和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产品和服务,为政府和民营部门带来利益。

5. 什么叫ppp模式项目

PPP模式就是公私合作模式,指政府在和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产品和服务,为政府和民营部门带来利益。

什么叫ppp模式项目

6. 什么是ppp模式项目


7. 什么是ppp模式项目?

PPP模式就是公私合作模式,指政府在和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产品和服务,为政府和民营部门带来利益。

什么是ppp模式项目?

8. 工程项目ppp模式?

工程项目ppp模式特点主要包括哪些,为什么工程项目ppp模式势不可挡,工程项目ppp模式的优点是什么,在此中达咨询为你带来工程项目ppp模式的相关介绍以供参考。
在当前PPP模式下,建筑市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而建筑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PPP模式要求建筑企业需进一步提高对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另一方面,建筑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也将面临着崭新的发展环境。
一、工程项目ppp模式特点
1)工程项目ppp模式稳
基建、房地产投资直接贡献GDP 增速分别为0.6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对维持经济增长底线扮演至关重要作用。现阶段,融资平台为基建投资主体, 43号文之后政企债务分离,融资平台难以维持对基建领域的投入。目前样本融资平台负债率较高(EBITDA 利息保障倍数仅为0.8),只能通过“借新还旧”弥补资金缺口。基建投资急需新的融资替代模式。
2)工程项目ppp模式势不可挡
工程项目PPP“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传统BOT 模式升级, 可涵盖基建投资各个领域。PPP 政策法规更为规范,地方政府职责明确。基建投资长期稳定的回报对社会资本有较大吸引力。地方政府迫于经营效率以及债务压力将选择以PPP 替代融资平台撬动投资。财政部PPP 项目库投资规模达13万亿。2016年以来,PPP 新签基建投资额约1.8万亿,远景年投资额可超7万亿元,行业增速有保障。虽然现阶段纯收益性项目仅占财政部入库项目35%,但地方政府预算约束与投资饥渴必然会导致此类项目占比提升,未来项目实际投资回报率更有弹性。
二、工程项目ppp模式的优点
1)减少人工成本,推广机械自动化。建筑业长久以来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设施建筑项目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农民工”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专用称呼,他们群体庞大,辛勤劳作,创造了这一产业链中最大的价值体量,是支撑整个建筑业蓬勃发展的基石。但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经济转型等多重影响,情况正在加快转变。
首先,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新生人口增速持续下滑,一线产业工人数量萎缩趋势加剧。其次,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及人力资源等体制完善,建筑业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其增速超过了工程成本中其他子项的增速,以往主要依靠剪刀差赚取利润的时期已不可持续。再次,建筑业技术整体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对产业工人职业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级技工等较为稀缺。
2)提高物资材料设备的周转效率,推广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物联网。在工程成本中,物资材料设备等成本一般占50%以上。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物资材料设备的数量及类别众多,生产加工、采购、运输、存储等环节长,同时材料价格等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大,因此物资材料设备成本的因素也往往成为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未来如何加强对物资材料设备环节的成本管控?笔者认为,应积极运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加快建立覆盖建筑业主要物资材料设备的物联网,通过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物联网对所有物资材料设备进行资源统筹整合,缩减运转周期,规避市场行情变动风险。
3)缩短管理链条,推广信息化。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单体工程额度大、周期长、一次性成型等特点,其管理链条也明显长于一般的消费品生产环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具有管理职能的单位包括项目公司(项目法人单位)、设计单位、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施工班组、监理单位,另外各个单位的母公司或监管单位就项目的管理费用也要在项目成本承担。项目施工成本中除工程直接费用外,项目管理成本占了较大比例。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