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价值?

2024-05-16 17:31

1. 书法的价值?

1、书法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2、滋品导德,学书法对付一整体人格品质的养成,是有极大裨益的。古来很多书法人人,都有神圣的品德,他们都以奇怪的形式熔铸于书作之中,学生深造书法,能从历代书法家的高风亮节中失掉熏陶。
3、书法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
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
4、倡学兴问,加强文明本质,学好书法,须以富厚的学养为基础,由学书法而悟到念书的重要,这是前进学子文化素质的第二个播种——使学子爱学习。进而使人加倍相信自己,并易取得别人的赏玩、尊重和置信。

扩展资料
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人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书法之道、之韵,人与书法之间的关系、情感,总有说不尽的话题。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篆、隶、草、楷、行几个阶段,但每一个阶段,字型都有独特的美。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字的间架结构对汉字美起关键作用。
史书记载汉字由黄帝时的仓颉所发明,仓颉发明的应是象形文字。唐代张彦远认为,仓颉时代的字与画“同体而未分”。既然象形文字本为图画,那么汉字有着朴素的自然之美。汉字的演化过程一直被儒家的精神所影响。
所以,汉字的美最体现儒家的中庸之道。汉字有四大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和独体字,这些结构包含来了谦让、对称、均衡、节奏等元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

书法的价值?

2. 书法的价值是什么?

书法是艺术,艺术是无价的,这是人们常说的,按“价值”理论,世上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有“价 格”, 只是高和低之分。 如王羲之的“兰亭序”、 或专供皇上欣赏的“三希堂”等一些国宝级文物, 是无价之宝,“价值”就高。一些没有名的、作品低劣、粗糙的,是没有价值的,或“价值”很 低。 判定书法是否有“价值”,这是一门学问,要弄懂分清作品优劣,那得下一番功夫。像徐邦 达那样的鉴赏家见过很多常人见不到的书画作品, 对书画作品的鉴定有很深的功夫, 也是常 人无法达到的。但这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简单的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否有历史价值。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有一定的影响的人物的书法,如当代的有 影响的美籍华人作家韩素音女士钢笔手书,放大刻在中国的碑林中。 二、是否有艺术价值。如当代的布衣白蕉先生其书法高度可称之当代的“王羲之”。 三、是否既有历史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如于右任先生,即做过行政院长、同时又是大书法 家。 从中国的书法历史看, 那些有名的书家留下的作品都具有历史“价值”, 同时又有艺术价值。 从此而言书法的“价值”,是要经过历史的筛选,才能断定她的含金量,否则,很难说清是否 具有真正的“价值”。所以投资书法作品一定要慎重,今天看来很有名的,或许明天就没有名 了,今天没有名的,或许明天就有名了。今天有名人的作品的价位很高,少则一两千,多则 四五千,是否有投资价值就很难说了,而且大量的求购者购得的作品的质量难以保证。这时 我想起了“股市”,越是最红火的时候,风险也就越大,也是最危险的时候,“股市”天天长, 就是让人失去理智。如同筐下放着好吃的食物,引诱鸟儿来觅食,贪吃的鸟儿往往被美食所 吸引,其目的是套住贪食的鸟儿,幸运的鸟儿会在被扣住之前逃脱,不幸者就成为贪吃食物 的牺牲品。 “投资”就是要求回报。一个精明的“投资”着,往往在不经意处下功夫,投资少,回报多。 如:有人“买股票”是看股市里几乎没有人了,去买,等股市里人头串动、人满为患时,去卖, 轻轻松松挣大钱。这如吃甘蔗,光吃中间的那一段,把高处的留给别人吃。我有一个朋友是 做集邮和古钱币的,很有眼力,低买高卖,把品像好的留下,品像差的买出,像滚雪球似的 越滚越多。以集邮和古钱币来养集邮和古钱币,即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又赚了钱。还 有的不懂“投资”,见人买也买,只买不卖,结果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不但挣不到钱还要陪钱。 投资是一个生意,有高潮也有低潮,只进不出不是投资,进进出出才能搞活,像水一样,流 动则活,不动则死。目的就是赚钱,这是“投资”的原则。 “价值”决定着“投资”。书法价值怎么定,这不好说,同是一个人,找到家里四尺条幅标价 几千,可到 XX 交易会上展销,竟没有成交。另一位先生想在《XX 书法》杂志上发表作品, 一位经纪人说:你只要买 XX 先生的十幅书法作品,一幅三千,共三万就可以。还有的书家 到某地去讲学,不忘推销自己的作品。自称我的作品的价格在家是 X 千元,对自己的学生 (或同道)优惠,500 元一幅、200 元一幅;印章 800 元一枚等。不同的书家价格也不同, 现场交易,一会儿几十幅作品或印章一挥而就。不过现场交易确实便宜,如果到家去买,价 格是不可以谈的,几千就是几千。价格是怎么定的不知道,都是谁买的?搞不清楚。笔者问 过一位当地的书家,这些作品你买吗?回答是肯定的:不买。那谁买哪?没有证据,也不能 乱说,只有自己猜测而已。有一次一位画家来访,笔者和他谈起了画和画的销售情况,画家 谈起自己的卖画经历:有人要两幅 XX 画,他按主人的要求画完,去和买画人见面,一个是 XX 局的局长,一个是印刷厂的厂长。当面谈好价钱一幅 3000 元,两幅 6000 元。局长看后 很高兴说:好!厂长就从兜里拿出 6000 元钱,当场交给画家。还有一次和朋友到了南方的 一个大城市,和当地的 X 局局长吃饭,在饭局上朋友介绍其画家,并拿出画家的画展示, 局长赞不绝口,说这两幅都要了,一幅 3000,两幅 6000 元我要定了怎样?画家对这样的 买主的爽快当然很高兴,说:好!好!局长拿出 6000 给画家,当场交易成功。啊!明白了, 原来是这样一种情况。 我去过古物市场,在那里可学到真正的“投资”和“价值”的关系,学到识别真假的能力,各 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真与假由自己判断,买与卖也由自己决定。我看到有很多 “赏玩”高手,用很低廉的价格买到很好的东西。如一块河田玉印章,篆文、刀工极为漂亮, 30 元钱搞定。有一天笔者花了 210 元也买了一枚小玺印,银质,龟钮。龟钮纹理清晰,做 工讲究,栩栩如生,漂亮至极。印面是凿印,印文是:“王 X”,我请郑大的教授,殷商文化 研究所的专家王蕴智博士鉴定,他说也没有见过这个字。看来中国文化确实博大精深,有很 多东西需要去学,去研究。有人要买,可我不卖,我是欣赏者,不是投资者,要的是精神享 受,自娱自乐。在古物市场上一枚好的汉印,价格在 500 元左右。另外,我还掏 40 元买了 一枚桥钮、铜制、朱文、汉铸印,也很漂亮。近几年没有时间去过古物市场了,不知现在行 情如何,但我想,比现代篆刻家的作品要便宜很多。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价值”。古玩也是如此,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时期,“价值”也不相同。 有的值钱,有的不值钱。如在鼎盛时期,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物品丰富,有很多精美的东 西产生,其物品“价值”就大。在兵荒马乱时期,人们吃都吃不饱,物品贫乏,不可能创造出 好东西,其物品“价值”就小。现代的书法也是如此,有的值钱,有的不值钱。另外,不一定 价钱高的就值钱,价钱低的就不值钱,关键是看质量、水平如何。而现在不是这种情况,书 法交易大多是“暗箱操作”,买书法的不挂书法,不买书法的而挂书法,没有真正走向市场, 离老百姓很远,这不利于书法的振兴。离老百姓近的还是哪些民间艺人的“彩色的鸟虫字”, 用一块皮子,沾上不同的颜色,画出鸟、虫、草连成字,是名字,警句等,二尺 3 元,生 意尚好。可书法没有走向街头,没有走向人民大众。这里有很多原因,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 “观念”的问题。上次和书友聊天就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在美国街头上‘鼓手’的技术,到中 国来都是第一流的。”这话虽有些夸张,但不无道理。我说:“中国的那些书法家一幅字几千, 到美国靠书法是否也能生活?”“那肯定不能!”他坚定的回答。我又说:“在中国几千一幅的 书法作品,在市场上公开销售,能抢购吗?老百姓买吗?”“那肯定不买!”他又坚定的回答。 试问胡长青的书法几千一幅的都卖给谁了?是否从国家的腰包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书法的“价值”,只有真正地走向市场,走向老百姓,书法作品才能体现其真正“价值”。

3. 书法的价值是什么 ???

1  自然   
    率真自然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最有价值的艺术品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得来的。苏轼说:“书出无意于佳乃佳尔”,那种矫揉造作,刻意求工的作品反而艺术价值不高。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寄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都以草稿的形式流传后世,虽为草稿但其艺术价值是最高的,如果想刻意写出一幅好的作品却未必能如愿:黄庭坚就在《黄州寒食帖跋》中笑到:“复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2  思想  
    苏轼有句话叫“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即言工夫在书外。一个没有思想的书法家顶多算个书匠,其书法是没有艺术价值的。被外行臭骂狗屁不通不是坏事,你可能是真正的书法家:真正有价值的书法是有思想内涵的,是作者用独到的审美眼光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如金农的书法作品虽然笔法稚拙,但这与他们追求的那种生活方式,处世态度是相映成趣的,其艺术价值与一个信手涂鸦的儿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倪云林乃一代高士,隐居太湖之滨,于是他的书法作品就透出淡雅高古的气息;赵孟頫身为宋室嫡孙却被元朝廷招入为官,他追求一种圆滑世故的中庸之道,他的作品的气象温和雅丽,与他的思想是协调的。
3  创造性  
      只有创新才有价值可言。书法的创造性在于贯古通今,唐代释亚栖在《论书》中说“凡书即通变”,学别人的东西学的再像还是别人的,是谈不上任何价值的。书法家并无优劣之别,真正的书法家贵在能有独到的面目。艺术无论怎样发展,都必须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任何抛弃传统的东西是不能称之为艺术的。但是书法家之所以成为书法家,就是因为他们能在承传统的基础上博览众家之长而成一家之貌,这就是创造性。书法史上几乎所有书法家都或多或少地受二王的影响,但只有少数“师古而不泥于古”的人才成为大家,其中颜真卿得其筋,柳公权得其骨,董华亭得其雅,楮遂良得其气、赵孟頫得其韵、陆柬之得其型、李世民得其意、欧阳询得其势、智永得其法。
4  境界   
    书法有三种境界:心摹手追之境界、得心应手之境界、心手两忘之境界。其中心手两忘境界是最高境界。不同境界书法家作品的艺术价值是不同的,同一个书法家当他的书法境界得到提升时,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随之得到提高。

书法的价值是什么 ???

4. 书法字画的价值

书法字画的价值:
1.文化价值,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
2.修身价值。扬雄说“书,心画也”,意为书法能够表达人的心灵和情感。中国人历来把写好汉字作为读书人的一个基本要求。从古到今,许多人都把习练、创作书画当作一种丰富生活、修养人生的好方法。甚至在屋子里挂上一幅好的书画作品,也能起到愉悦心情、静脑安神、促进身心健康的神奇作用。

3.玩赏价值,如何去判断一幅书法作品是否是可玩可赏的,首先要看这幅作品的传统继承方面,即要看这幅书法作品能否展示出作者对中国传统书法中精髓的整体领会和把握。同时还要看整幅作品的内容是否高雅,这体现出作者对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了解与掌握及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
4.经济价值也要分门别类的去看待。其价值的辨别不仅与其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高低息息相关,更与书画家的综合修养、社会地位、知名度、市场流通程度等紧密相联。
5.辅助学术古代的书画鉴定理论,具有许多创新之处,对于现在来说的确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

5. 书法的文化价值?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书法的文化价值?

6. 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有收藏价值

书法大家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会稽内史(世称“王会稽”),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负的书体。钟繇创造由隶入楷的新貌,但尚未摆脱隶书的影子。王羲之楷书不仅跳出隶书的影响,而且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上升至一个全新的鼎盛境界。王羲之代表作:(没有原迹存世,有刻本和墨迹廓填本),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贴》;行书:《姨母贴》《快雪时晴贴》《丧乱贴》《兰亭集序》等。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书法全集》限量收藏版www.zjshipin.com

7. 什么样的书法最具收藏价值

□文/图 曹军华 中国书法以其灵动多变的线条,抒发着书写者的心绪情感,展示着书写者的审美趣味,传递着书写者的精神气象,千百年来深为士大夫阶层及各界人士喜爱。能有一幅风韵高标、神形俱佳的书作张挂于厅堂,把玩于案头,抑或高悬于店面,或浸润身心,或游目骋怀,或满足精神需求,充实胸怀历来是一件令人快意的事情。那么,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是上乘之作?才最具收藏价值?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感触良多。 书卷气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一条长河,是一条锁链。传统是这条河的上游,这根链条的前端。而历朝历代擅书者都是这条长河上的一段,这根链条上的一环。你这一段,你这一环能否在书法的长河中存在并传承下去,既要看你能否接上还要看你能否续下。否则,你这一段、这一环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成功的书家无不是从传统中走来,而又在传统的基础上彰显着个性与本人的情感风姿。这里既有“入帖”、“出帖”的问题,又有“以巨大的勇气打进去、再以巨大的勇气打出来”的问题。中国书法的传统便是书写的优雅和浓浓的书卷气息。脱离了传统的训练和深厚的书法线条、结构与章法功底的所谓书家肯定是瞎胡弄。只有在具备深厚传统功底、又拥有深厚传统文化素养基础上再加上自身独特的禀赋天资而形成自家书写面目的书家,才真正可称得上是一名成功的书法家。这也即古人所讲的“法由古授,美自我成”! 独特面 这是指书家要有强烈的个性和自家面目。使笔下的字焕发着强烈的个性色彩。把自身的禀赋、才情、审美取向等通过刚柔相济的线条和徐疾奇侧的运笔展现于纸上,形成独特的自家面目,形成迥异于他人的“这一个”,才可谓是真正成功的书家。 影响力 成功的书家必须具备深厚的学识,甚或是某一文化领域的专家权威。因为中国书法是用提炼出的线条来架构作品,表情达意,挥洒性灵的。书写者需要有知白守黑,计白当黑等审美眼光;更需要有“挥纤毫之笔而千里在掌,展方寸之能而万类由心”的挥洒自如。故没有较全面深厚的文化素养,精深的学识滋润等,决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书家。然而假如一个人虽有良好的书写功底却缺乏在文化领域的建树、成就及其较广泛的影响,其名必行之不远,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强。若既具备良好的书写本领,加之又有文化方面特殊的贡献建树及其较为广泛的影响,其必能如虎添翼,大翮扶风,盛名远扬。 收藏当然要首选那些传统功力好,有风神独具的自家面目,又富广泛文化影响的书家的作品,也即名家的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富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和巨大超强的文化含量,审美价值,具备独特的美的风姿,挂于厅堂,观之定能润物润心,骋怀明目。 书法收藏,首在赏玩。自古以来,收藏字画都是一件雅事,是人们在衣食温饱等基本生活需要解决之后的一种审美精神活动。贵在愉悦身心,怡情养性。进而在于研究,并由此扩充开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兴趣点,提升审美眼光和生活趣味。这就决定了书法作品收藏第一是为了带来审美愉悦,其次才是他的投资和增值。而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书法收藏也是一样。虽然上乘的名家书法基本路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保值增值。但作品的真赝、精品还是一般泠泠之作,作者的知名度、影响力、文化建树等等都决定着作品的价格起伏。书法收藏的这种风险性就要求书法收藏和投资必须是以满足爱好和使用闲钱为前提。因为书法作品的收藏、欣赏是主要目的,它主要是用来满足收藏者精神需求。再好的书作它本身既不能用来吃喝,也不能用来御寒。只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所以只能用基本生存需求之外的多余资金,也即闲钱来进入,切不可孤注一掷,把基本生活费拿来投资,陷自身于被动那就得不偿失。 书画收藏赏析有它的不确定性,而市场也有它的复杂性。虽然市场有时发挥着书画收藏晴雨表的作用,但因种种复杂的原因,书画市场往往在一定时期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件书作真实的价值。二十年前,历史上一些名人的书作价位往往还不如当代,如当年我省一些当代书家的书作因其高涨的人气其作品价格基本和于右任先生的书作价位相差不大。但若论其功力、学识、建树、资历、历史地位等等两者都不可同日而语。如今于右任先生的书作基本都在二十万元以上,远远将当代书家甩在了身后。这既是历史的公平,也是市场的公平。 再如我省两位知名的老书家刘自椟、卫俊秀的片羽之作价位已近万元,但即使这样,也远远未达到他们应具备的市场价位。

什么样的书法最具收藏价值

8. 书法艺术作品的价值情况

在北京荣宝斋见过他和著名书法家潘守宇(字鸿伟,齐鲁欧楷第一人)的正楷书法,每平价格上万,够贵的
著名书法家潘守宇常说: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潘守宇常说书法有三要素:
     1,人品:心正则笔正。(唐太宗问柳公权书法;另外世人不推崇奸臣蔡襄,蔡京的书法作品。) 人品不高,笔墨无法。 什么人写什么字,什么人画什么画。
   明末清初名医、文学家 、书法家傅山先生在《作字示儿孙》中讲: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未学颜公书,先读颜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
   《书道》中说:“自来书品,视其人品。故无学不足以言书,无品尤不足以言书,此书道之理也。”    
     2,苦练:《史记》记载:(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染。 -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 墨磨万挺,不做张芝做索靖。(中国历史上几位成功书法家的苦练典故。) -
     3,书卷气:退笔千管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个人学识修养关乎书法成就!
    潘守宇数年如一日,苦工临习历代名帖,深有体悟:例如《九成宫》《黄甫君》《化度寺》等都临写了数千遍。还有《兰亭集序》是王羲之行书代表作品,被后世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唐墨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名。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最好的摹本。潘守宇所临《兰亭集序》,行行疏密相间,相映成趣,字字珠玑,点画呼应,气墨贯通,全文从“永和九年”开始,将“修契”兰亭之事娓娓道来,心情平和,字如珍珠,大小均匀,圆润光泽;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时,则在群贤毕至,气氛和谐的环境中,作者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神情跃然纸上,这时则字如宝石,大小参差,交相辉映;而到了“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者虽然感慨生死之大事,但同时又不无谓地“嗟叹感伤”,超越生死的限制,珍惜今天,这才是正念正见正思维,这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后人也能“有感于斯文”,这也是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初衷所在。天地人合一,身心境同构,是以情作书的光辉典范,通篇洋溢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意境,让人观赏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感觉。感叹生命短暂的无奈,更有对生死的超越。整幅作品心情起伏跌宕,字如行云流水,作品气势贯通,浑然一体.
    潘守宇耐得住寂寞,手不释卷,数十年如一日,无论多忙每天晚上都是在阅读中进入梦乡的。对入国学和古法的研读,使得他的书法楷隶灵动飘扬,草行庄重典雅。幅幅作品或儒雅蕴藉、凝重沉着,或整齐多变、轻盈神秀,或自然流动,清丽高雅,运笔疾而不失势,涩而不凝滞,在多端变化中尽显恬淡古雅的艺术风格。潘守宇精骛八级,心游万仞,推己及人充分理解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情感,抓住作品中体现的微妙的情感变化,与古人气韵相契合,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备。这种形神兼备不是对古人的亦步亦趋,而是将自己对生命的赞美融入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