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要具备哪些条件

2024-05-19 06:31

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要具备哪些条件

我先说下几个实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途径,之后我着重介绍下自主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成熟理论。
首先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购买现成软件包进行二次开发几种形式。一般来说选择哪种应该根据企业的技术力量、资源及外部环境而定。
应对你想探讨的基本条件问题,我先借用英国比较成熟的的SSADM系统论来展示实施信息系统建设的一般步骤,然后再提出需要的资源和基本条件就比较直观了。
SSADM这套理论大概包含8各阶段:
1.业务规划
2.可行性分析
3.需求分析
4.需求确定
5.逻辑设计
6.物理设计
7.程序实现
8.系统实施
需要的基本条件: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资金和人员投入规模(这些都取决于阶段1~4的结果,系统范围大,需要的资源就多)。
人员需求分两大类,分别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指系统开发项目管理人员和对企业熟悉的原有管理人员,需要他们做的基本工作是项目管理和原有流程的梳理和未来流程的设计(新信息系统运行后的)。
技术人员的基本工作是将这些逻辑流程数据化,设计出需要的电子程序图和电脑操作点、权限和数据库存储器形式等。
以上介绍的就是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步骤(SSADM系统论),基本条件(钱和两类人员),基本工作(新系统的范围、逻辑流程拆解和电子数据流设计)
希望有帮助,有相关话题的话以后常探讨。
原创回答,请给予肯定鼓励,谢谢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要具备哪些条件

2.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哪些?

MIS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购买现成软件包进行二次开发几种形式。一般来说根据企业的技术力量、资源及外部环境而定。 补充: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不可行的开发方法:组织结构法,机械的按照现有组织机构划分系统,不考虑MIS的开发原则。
数据库法,开发人员从数据库设计开始对现有系统进行开发。
想象系统发,开发人员基于对现有系统进行想象为基础进行开发。
可行的开发方法:自上而下(Top__Down),从企业管理的整体进行设计,逐渐从抽象到具体,从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体现结构化的设计思想。自下而上(Bottom__Up),设计系统的构件,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组成整个系统,缺点在于忽视系统部件的有机联系。
两者结合是实际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逻辑模型, 进而从逻辑模型求得最优的物理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这种螺旋式循环优化的设计模式体现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的设计思想。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完整实用的文档资料是成功MIS的标致。科学的开发过程从可行性研究开始,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主要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应有文档资料,并且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充实。目前使用的开发方法有以下两种:
1.瀑布模型(生命周期方法学)
结构分析、结构设计,结构程序设计(简称SA—SD—SP方法)用瀑布模型来模拟。各阶段的工作自顶向下从抽象到具体顺序进行。瀑布模型意味着在生命周期各阶段间存在着严格的顺序且相互依存。瀑布模型是早期MIS设计的主要手段。
2.快速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
快速原型法也称为面向对象方法是近年来针对(SA—SD—SP)的缺陷提出的设计新途径,是适应当前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及对软件需求的极大增长而出现的。是一种快速、灵活、交互式的软件开发方法学。其核心是用交互的、快速建立起来的原型取代了形式的、僵硬的(不易修改的)大快的规格说明,用户通过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和试用原型而向开发者提供真实的反馈意见。快速原型法的实现基础之一是可视化的第四代语言的出现。

3.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条件包括哪些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条件:
1、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
2、配备专门人才,培训组织成员;
3、选用计算机主机和外围设备。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条件包括哪些

4.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哪些?

数据库法,开发人员从数据库设计开始对现有系统进行开发。
想象系统发,开发人员基于对现有系统进行想象为基础进行开发。
可行的开发方法:自上而下(Top__Down),从企业管理的整体进行设计,逐渐从抽象到具体,从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体现结构化的设计思想。自下而上(Bottom__Up),设计系统的构件,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组成整个系统,缺点在于忽视系统部件的有机联系。
两者结合是实际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逻辑模型, 进而从逻辑模型求得最优的物理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这种螺旋式循环优化的设计模式体现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的设计思想。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完整实用的文档资料是成功MIS的标致。科学的开发过程从可行性研究开始,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主要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应有文档资料,并且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充实。目前使用的开发方法有以下两种:
1.瀑布模型(生命周期方法学)
结构分析、结构设计,结构程序设计(简称SA—SD—SP方法)用瀑布模型来模拟。各阶段的工作自顶向下从抽象到具体顺序进行。瀑布模型意味着在生命周期各阶段间存在着严格的顺序且相互依存。瀑布模型是早期MIS设计的主要手段。
2.快速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
快速原型法也称为面向对象方法是近年来针对(SA—SD—SP)的缺陷提出的设计新途径,是适应当前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及对软件需求的极大增长而出现的。是一种快速、灵活、交互式的软件开发方法学。其核心是用交互的、快速建立起来的原型取代了形式的、僵硬的(不易修改的)大快的规格说明,用户通过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和试用原型而向开发者提供真实的反馈意见。快速原型法的实现基础之一是可视化的第四代语言的出现。
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MIS时,工作重点在生命周期中的分析阶段。分析阶段得到的各种对象模型也适用于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实践证明两种方法的结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来

5.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有哪些内容?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有哪些内容?
将软件工程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开发中,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具体来说,它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独立的六个阶段,包括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系统测试、运行和维护以及系统评估。这六个阶段构成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流程就是: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系统测试、运行和维护以及系统评估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有哪些内容?

6.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1.信息具有那些特性:客观性,系统性,开放性,相性,转移性,变换性,有序性,动态性, 时效性,共享性。信息的媒介性。

  2.系统的特征:系统边界,输入和输出,输入到输出的转换方法和系统接口。

  3.系统具有哪些特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开放性,稳定性,相似性。

  4. 信息系统有那些结构:概念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物理结构。

  5. 信息系统有那些类型:按照行政级别进行划分,按照行业进行划分,按照处理事物或承担职能的不同,按照解决主要问题的不同。

7. 管理信息系统的常用开发方法?

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策略
一、“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在诺兰阶段模型的起始阶段,即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例如资金、设备、人员等等,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自发的和从企业中的少数部门开始的,然后逐渐推广到其它部门。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也可以按照这种模式,从现行企业管理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其具体功能,例如财务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等。逐层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由基层业务管理的数据处理开始,再增加中层控制管理,最后到高层战略管理。这种开发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循序渐进,避免一开始就研制和建立大系统可能引发的配合不协调,容易导致失败。缺点是由于没有从整体系统和长远的观点考虑问题,系统的开发只是简单地重复了原有系统的功能,仅提高了某些部门的工作效率,而没有从更高的层次去重构企业和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使信息系统的开发意义和价值失去应有的价值。另外,由于从局部出发去建立信息处理子系统,对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相互之间的联系、功能的合并或重新定义等等工作,都有可能被疏忽或考虑不周。随着系统开发的进程,许多工作往往要重新评估、修改,甚至要重新规划、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自下而上”的策略主要适宜于小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二、“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符合系统观点。采用这种策略是从整体考虑问题,首先对企业或组织进行系统地分析,由长远到近期、由全面到局部,为企业或组织寻找更合理的物流与信息流。构建信息系统的同时,还包含了企业流程重组的概念。
应用“自上而下”开发策略,能很好地协调组织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信息系统具有更高的应用水平和实际价值。这种开发方式适用于大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更充足的资金与设备、素质更高的人才,工作难度也更大。
合理的策略是:对于大型的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结合这两种方法,首先自上而下地进行项目的整体规划,再自下而上地逐步实现各子系统的应用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的常用开发方法?

8.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应准备哪些工作

我先说下几个实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途径,之后我着重介绍下自主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成熟理论。

首先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购买现成软件包进行二次开发几种形式。一般来说选择哪种应该根据企业的技术力量、资源及外部环境而定。

应对你想探讨的基本条件问题,我先借用英国比较成熟的的SSADM系统论来展示实施信息系统建设的一般步骤,然后再提出需要的资源和基本条件就比较直观了。

SSADM这套理论大概包含8各阶段:
1.业务规划 2.可行性分析 3.需求分析 4.需求确定 5.逻辑设计 6.物理设计 7.程序实现 8.系统实施

需要的基本条件: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资金和人员投入规模(这些都取决于阶段1~4的结果,系统范围大,需要的资源就多)。
人员需求分两大类,分别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指系统开发项目管理人员和对企业熟悉的原有管理人员,需要他们做的基本工作是项目管理和原有流程的梳理和未来流程的设计(新信息系统运行后的)。
技术人员的基本工作是将这些逻辑流程数据化,设计出需要的电子程序图和电脑操作点、权限和数据库存储器形式等。

以上介绍的就是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步骤(SSADM系统论),基本条件(钱和两类人员),基本工作(新系统的范围、逻辑流程拆解和电子数据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