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云的哪几场战斗,可以看出他确实是非常有实力?

2024-05-10 10:35

1. 关于赵云的哪几场战斗,可以看出他确实是非常有实力?

大战名将文丑,救下公孙瓒。
颜良文丑是袁绍帐下的大将,二人都以勇猛善战著称。文丑曾在军队士气低落时,射退张辽。还曾和徐晃大战三十回合未分胜负,协助袁绍平定了河北。文丑首先战的是公孙瓒,公孙瓒很快败下阵来,他又派四位大将去迎战文丑。

前三位大将还没有显露身手就被文丑的气势吓退,只有第四位赵云冲上前去,和文丑大战五六十个回合,最终帮助公孙瓒摆脱了危机。虽然在这一战中,赵云和文丑打成了平手,但为士气极其低落,领头人战败。在同伴四散逃命的时刻,赵云不论是从勇气还是武力来说都是大赢家。
博望坡之战,妙计获胜。
博望坡之战的军师是诸葛亮,出战的大将是赵云。刘备本无心将主要战力放在中原地区,于是便使了一点计策。曹操派出的大将是夏侯惇、于禁和李典三人。在两军对峙过程中,刘备军队营造出一副敌强我弱的态势,派出少量军队迎战还故意处在下风,然后又烧毁营寨逃跑。

如此种种,都使夏侯惇觉得刘备无力在战,于是他和于禁乘胜追击。但到了一个狭窄的树林后,刘备军队在那里点起来了火,曹营陷入祸乱之中。子龙从烟中杀来,夏侯惇和于禁无力抵抗,最后在李典的营救下逃跑。赵云此战虽有妙计的帮助,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云能同时牵制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夏侯惇和于禁两位战将,还是可以说明他的单挑能力和勇士风范的。

长坂坡之战,独战显雄风。
博望坡之战刘备是假弱和假弱势,长坂坡之战刘备则是真弱和真弱势。刘备率众前行,粮食沉重,速度缓慢。曹操的虎豹骑追了上来,虽然虎豹骑只有5000余人,但各个都是曹营精挑细选出来的勇士,有最高的武功和最精良的装备。刘备一方虽然人多,但基本都没有负甲,很多都是手无缚鸡之力还需要人保护的平民百姓。
刘备一方很快就被曹操的虎豹骑击溃。慌乱之下刘备带着赵云、张飞等重要之人逃离。逃离路上,忽然发现匆忙客间赵云不见了,有人说赵云丢弃刘备投降了。刘备说“子龙不会负我”,果然不一会儿,赵云带着刘备的妻子和幼子回来了。赵云孑然一身,不畏惧曹操的虎豹骑不害怕曹操的优秀将领。独自一人闯大营救回了主上的妻子儿子,既体现了赵云的忠诚又体现了赵云超出常人的单挑能力。

汉水之战,英勇倍现。
长坂坡之战赵云便没有把曹军放在眼里,汉水之战中面对曹操军队,赵云更是来去自如。汉水之战,刘备一方占据地理优势,赵云为主帅,张翼和黄忠为主要将领。赵云派黄忠去烧曹军的粮草,约定时间已到但黄忠迟迟不归。赵云放心不下便让张翼留守自己带了数十个人去看。行至一半,赵云一行便碰到了曹操的先锋部队,不久曹操的大军便浩浩荡荡跟来。
赵云面对千军万马,且进且退,凭借一己之力,搅乱了曹操的军队。在都拿着武器的人墙中,突围了出去。他的其中一个将士张着受伤被围,赵云立刻调转马头,又冲了回去,救下了张着,并且一路把他带回了刘备的军营。此次赵子龙的单挑对手是千军万马,他没有害怕没有犹豫,有的只是对刘备的一腔忠诚和对战友的不抛弃,不放弃,令人敬佩。

箕谷疑兵,为诸葛亮争夺时机。
箕谷之战中,刘备虽然是战败方,但其中的赵云确实又显奇勇。诸葛亮是一个善于使用计谋的人,他没有和曹军硬碰硬,让赵云带着数十个士兵去“炸”曹军,把曹军的主力都集中过来。赵云给攻打陇右的诸葛亮争取了很大的机会,但马谡在街亭被魏将张郃击败,诸葛亮选择撤兵。赵云也只得在重重包围中突围,虽然突围的过程中出了一些意外,但赵云依然全身而退。
赵云单挑的神勇和霸气在整个三国历史都熠熠生辉,在战场上他仿佛是完美的化身,有勇有谋,忠心敢为。

关于赵云的哪几场战斗,可以看出他确实是非常有实力?

2. 正史中的赵云能力到底如何?

历史上的赵云

对于蜀汉的高级将领刘、关、张、马、黄,甚至与包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历来都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只有对于赵云,则基本都持肯定态度。 
赵云虽然是第一流的武将,但他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却并不是表现于此,而是展现在他的胆略、见识、气度和人品上。《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赵云的各种事迹,除了七十岁的时候力杀五将是虚构的外,其它在史书上均见记载。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三国志》中,有幸被单独作传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记曹操的《阿瞒传》,另一个就是记录赵云事迹的《云别传》。 

赵云,公元168年左右出生于常山真定(关于真定究竟在什么地方,一直颇多争议,我比较倾向于今河北正定的说法)。及长大成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这一点无论从古代人还是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都属于美男子了。在初平二年(191年)的时候,黄巾起义大规模爆发,赵云的家乡人推举他带领精壮青年投奔公孙瓒,当时河北袁绍势力最大,其他投军的人基本投奔的袁绍,公孙瓒看到赵云当然很高兴,于是问他为什么不投袁绍而要来投我。赵云不客气地回答:“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公孙瓒当时就哑口无言。从这以后,赵云正式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当时刘备正依托于公孙瓒,听了赵云的这句话,非常惊讶,要说刘备这人还是非常识人的,料定赵云不是等闲之人,立刻交好赵云,等到公孙瓒让刘备帮助田楷抵拒袁绍,刘备要了赵云随同前去,为刘备执掌骑兵。后来赵云的兄长去世,赵云还乡,还是刘备,又料定赵云此去不会再回来了,借着这个机会,再三对赵云是殷切叮咛,赵云非常感动,对刘备说:“终不背德也。”。就因为这么一句承诺,赵云此后的一生就跟定了刘备,实在是难能可贵。 

等到刘备投奔袁绍后,赵云前去邺城找他,这一找,找出了赵云非常出彩的一件事来,很奇怪的是,这事三国演义中并没有记载,后人也很少提到,不知道为什么。 

刘备得到赵云,是大喜过望,甚至与赵云同床眠卧,并且交给了赵云一项秘密使命,让他秘密招募士兵,赵云不负所托招得数百人,这事从头到尾都在袁绍的眼皮子底下进行,居然没有让袁绍和手下的文臣武将有任何的察觉。用现代的话说,根本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间谍,属于三国时代的邦德。后来刘备正是带着这数百人的队伍投奔了刘表,赵云也正式开始从征于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的初期,并没有得到重用,一直担当刘备的侍卫长的角色,他的时来运转,应该感谢曹操的南征。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取荆州,刘备败逃,在当阳长坂(今湖北东阳东部)被曹操追上,两军展开决战,结果刘备大败,弃妻小南逃,不见了赵云,人言:“赵云已北走”,刘备用手指着那人大骂:“子龙不弃我走也”(《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没有过多久,赵云果然保护着甘夫人和阿斗回来了,刘备无限感激,众人则无限感愧。这以后,赵云升任牙门将军。 

那么,赵云究竟是怎么保护刘备的家小的呢?当然没有《三国演义》中的那么夸张,而《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记载得有并不详细,这两年我努力地寻找了一些历史资料,大致情况是这样的:赵云与刘备失散后,身边仅有五十多名士兵,其后陆续阵亡,逃跑,,身边居然已无一人,赵云抄人烟稀少之地而走,偏偏又遇到了当时的河北名将晏明、晏亮(这两人还真是名将,在当时的名气比张颌大多了)率领的四五百士兵,赵云知道不能久战,立刻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这两兄弟,这一下,把几百个士兵吓坏了,四散而逃,赵云于是得脱。以一人之力,败军之势而退数百之得胜之兵,实属罕见。 

长坂护主的行动,迅速确立了赵云在刘备集团中稳固的地位,等到刘备平定四郡,赵云被提拔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开始执掌军权。这其中就有了《三国演义》中说的“赵云拒婚”的故事,这故事与史料记载完全吻合,我就不多说了。 

赵云拒婚,完全是大义为公,毫无私心,其实在这之前,赵云还有个有些类似的故事,《三国演义》中也没有记录。 

刘备与夏侯敦在博望交战的时候,赵云生擒夏侯兰,那么夏侯兰和赵云是什么关系呢?夏侯兰和赵云是一个乡里的人,并且从小就是好朋友,赵云知道夏侯兰这个人精通法律,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因而赵云既没有放他,也没有杀他,而是直接将夏侯兰推荐给了刘备,刘备得到夏侯兰,果然非常开心,立刻任命夏侯兰为“军正”。赵云这种举荐人才的不避讳,处事谨慎、思虑周祥之处,是相当值得称赞的。 

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受益州牧刘璋的邀请入蜀,并紧跟着就开始了他这一生中最重大的战略决定,平定刘璋集团,建立自己稳固的地盘! 

但战役进行得并不如当初设想得那么顺利,刘备屡遭败绩,甚至损失了重要的谋士庞统,受到重创的刘备急调留守荆洲的诸葛亮、赵云和南郡太守、征虏将军张飞入蜀,参与平定益州,当时的赵云归诸葛亮节制。两路人马平定江洲后,张飞从江州溯嘉陵江北上,攻克垫江,再从这里溯涪江而西攻克德阳,最后在成都与刘备会合。而诸葛亮、赵云从江州溯长江而西攻克江阳,诸葛亮继续西溯长江平定僰道、南安、武阳,赵云则从江阳北上平定汉安、资中、牛髀,最后同时到达成都。兵贵者,神速也,赵云在进军途中,没有耽搁一天,为最后的攻取成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后赵云晋升为翊军将军,不再受诸葛亮节制,开始独当一面。 

攻取成都后,刘备准备把成都的好房名田赏赐给刘备集团的那些有功之臣,赵云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直接反对的,他是这么说的:“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不宜夺之以私所爱也。”刘备听了这话是非常羞愧,于是打消了这个想法,赵云因为这事,也是很得罪了一些人的,但他的刚正不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行为,至今尤使人称道! 

说到赵云的刚正,又想到了一件趣事。说的是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后,这位孙夫人从小爱练武,为人非常骄横无礼,带来的一批家奴也个个仗着孙夫人无法无天,弄得刘备一点办法也没有,不光别人不敢管,连他自己也管不了。后来刘备深知赵云为人持重严瑾,必能整治这帮人,于是任命赵云为“内事”(专管内部事物),果然,赵云一上任,这些人就再也不敢肆无忌惮了,终于去了刘备的心腹之患。 

及至刘备平定汉中时,赵云开始上演了他一生中最最经典的一幕,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成语“一身是胆”。这个故事《三国演义》中应该记载得比较详细,唯一不太一样的是,实际上在黄忠劫粮失败,曹操大举进攻的时候,赵云当时只带了数十骑,没《三国演义》中说的那么多人,而曹军自相践踏,掉进汉水着实死了不少。这一个方面是赵云胆略的体现,另一个方面,是不是在曹军的心中,乃至于在曹操的心中,对赵云有一种本质上的畏惧呢? 

古代的战争,在战前对对方的兵力部署早就知道得一清二楚,基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刘备部署在前线有多少人,曹操不会不知道,赵云手下的那点人,就算有埋伏,恐怕给曹操塞牙缝都不够。而曹军之所以看见赵云寨中有点动静就失魂落魄,胆战心惊,按照我的估计,还是赵云在平常积累下来的声望所造成的! 

附带说明一下,当时刘备夸赵云“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但并没有封什么官爵,“虎威将军”,其实是由广大士兵自发送给赵云的一个绰号,可见赵云在士兵心目中的威望之高。 

这一次看似不大的小规模战役,实际上严重地削弱了曹军的斗志,也给了曹操的精神以重创,在随后进行的汉中决战中,曹军的失败是可以想象的到的了。 

但非常奇怪,对于这么一个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甚至在敌人心目中都有极高威望的大将,刘备竟然没有给予足够的升赏,《三国志》中,也写的是“关张马黄赵”,将赵云排在了最后一个(后来的“五虎大将”即由此而来),这应该和三国时期极强的门户观念有关。关张不必多说,马超出身于大军阀家庭,属于名门望族,黄忠久居于长沙,世代将官,赵云的和他们比,就差多了,祖上没有显赫的事迹,本人也出身寒微,声望,官职全凭自己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在此条件下,刘备就算想要迅速的提拔赵云,恐怕也必须考虑来自于士大夫阶层的压力。 

而赵云官职权利和功劳不相匹配的状况,一直要等到对他欣赏有加,铁腕治国的诸葛亮正式执掌大权后才会得到大幅度改善。 

在赵云的军事生涯达到第一个顶峰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镇守荆洲的关羽军团惨败,关羽本人也被斩首,盛怒之下的刘备,立刻发动对孙权的战争。赵云当即上书力谏:“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 当时上书谏言的人无数,而只有赵云的这份谏书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其分量之重,可想而知。从这份谏书中我们可以看出,赵云分析得十分中肯,十分透彻,他并不是反对夺回荆洲,只是认为在现在的条件下,时机尚未成熟,其高瞻远瞩的政治才能,表露无疑。可惜的是,年事已高,急于完成大业的刘备不但没有采纳,相反对赵云产生了疑心,将其冷落一边,连南征这么重大的事都没有让赵云直接参加。其实赵云的力谏,是他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的表现。 令人钦佩是是,遭到挫折冷遇的赵云并没有丝毫的记恨,反而在刘备惨败后,第一个迅速感到增援,一直将刘备平安护送到永安才放下心来。这份心胸和气魄,不是一般人有的。 章武三年(223),刘备病死,诸葛亮正式执掌蜀汉大权,以赵云、魏延、王平等人为代表的,出身寒微的中青年军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用,建兴元年,也就是刘禅登基的第一年,赵云被提拔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来了一个三级跳。并且被诸葛亮委以抵御魏大将军曹真的重任,这以后赵云的事迹,《三国演义》基本都有记载,就不多说了。 建兴七年(229)赵云病逝,谥大将军,顺平侯。其后,赵云和关羽张飞等人一起被追谥为十二大臣。(十二大臣为:法正、诸葛亮、蒋琬、费祎、陈祗、夏侯霸、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和赵云) 综观赵云一生,其武艺出众,见识一流,人品清高,有勇有谋,处事缜密,文武双全,并且具有极高的军事素养,推崇他为蜀汉第一大将并不为过。在成都武侯祠的左右两廊各有文臣武将十四员,东府文官廊以庞统为首,西府武将廊则以赵云为首(依次为孙干、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及冯习)。再让我们借用一下姜维对赵云的评价: “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这段评论,已经足可以使赵云含笑于九泉了。 可惜的是,他的两个儿子没什么太突出的事迹。大儿子赵统,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另一个儿子赵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阵战死。 

最后用一首赞美赵云的诗做为本文的结尾: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3. 正史上的赵云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说简直不可思议?

主要是因为赵云有着一般人没有的勇气和胆量,当然才华也是相当拔萃的。不过单从赵云仅仅带了十几个人就把自己军队的队友救出别人的阵地就是非常的厉害了。而且在三国演义里面赵云这个任务的塑造的特点就是这个人没有任何缺点,而且几乎完美。

据相关记载,在汉中之战的时候,由于曹操骁勇善战,黄忠在与曹操对战的时候,不小心被曹操给包围得水泄不通,而且连个报信的人都没有,当时的黄忠认为自己这一身就这么战死沙场完蛋的时候。突然看到远远的杀过十几个人,一看是赵云,黄忠立马就有被救的感觉。不负众望,赵云仅仅用十几个人就将黄忠从曹操的阵营里面给救了出来。当时曹操军营的人否惊呆了,他们不相信会有人仅仅带十几个人过来劫人。

当赵云以为自己的救人任务完成时,结果又听到通报说张著又被曹操给包抄了,当时赵云那个气啊,但是又没有办法,谁叫是自己家的人呢。但是军中的人都劝赵云不要管他了,毕竟前次救黄忠的时候就冒了很大的危险,而且很有可能导致赵云被杀死。但是赵云觉得曹营有什么好害怕的,而且自己已经战过一次了,没什么好怕的,再说是自己的兄弟,不能不救。于是又带了十几个人就冲进曹营救人。

当时曹营的人真的是惊呆了,一个个被这个只带了十几个人就闯戒备森严的曹营的人给救走了。但是在他们惊讶之余,赵云当机立断,直接刷刷的两下就把他们给杀了,都来不及有人给曹操报信。

正史上的赵云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说简直不可思议?

4. 正史中的赵云能力到底如何?

在演义中,赵云武艺高强、为人忠义,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常胜将军。他大战过许褚、张郃、徐晃等名将,斩杀高览、朱然、邢道荣等人,武力超群,鲜有败绩。他两扶幼主,对刘备赤胆忠心。在演义中,罗贯中对赵云的战绩有些过度拔高,对赵云的形象也有些过度美化。但正史中的赵云虽然稍逊于演义中的形象,但确实是文武兼备的真英雄。

在影视剧中,我们常听赵云自报家门“常山赵子龙”。赵云是常山真定人,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河北正定。赵云生活的时代,正值汉末军阀混战。当时赵云受本郡的推举,带着一支人马投奔了公孙瓒。可是,不久赵云便发现公孙瓒并非是其心目中的仁主,便有离开之意。之后赵云借口兄长故去,离开了公孙瓒。赵云入伙公孙瓒时,结识了依附于公孙瓒处的刘备。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所以七年后,当赵云在邺城再遇刘备,从此一生忠心追随刘备左右。

当时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后逃往袁绍处,赵云背着袁绍秘密帮助刘备招募兵士,培植自己的势力。在邺城时,赵云与刘备同床而眠,情同手足。但赵云为人审慎,做事极有分寸。在同曹操的博望之战中,刘备大败曹操,赵云生擒了曹将夏侯兰。夏侯兰是赵云的发小,在赵云的请求下,夏侯兰得以活命。夏侯兰精通法律,但赵云为了避嫌,没有任用夏侯兰,最后由刘备任用了夏侯兰担任军正一职。赵云两救幼主,对刘备忠心耿耿。建安十三年,刘备驻守樊城。曹军挥师南下,直指荆州。荆州牧刘琮不战而降,事后被曹操表为青州刺史。而樊城的刘备也落荒而逃,在当阳长坂被曹军追得连老婆和孩子都顾不上,只带着几员大将飞奔逃命。此时,幸亏赵云冲入敌阵,大战曹军,救出了甘夫人和刘禅。因为赵云舍身护主,事后刘备升其为牙门将军。

赵云第二次扶救幼主是在建安十四年,当时刘备占领荆南四郡,原属刘表的万余人马都归了刘备所有,刘备成为了荆州牧,势力不断壮大。孙权为拉拢刘备,就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两年后,刘备入益州,赵云任留营司马留守荆州。孙权得知刘备入蜀后,接其妹孙夫人回东吴。孙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将幼主刘禅也强行带走。幸亏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拦截东吴船队,这才将刘禅夺回。在益州之战中,赵云等人由荆州入蜀,夺取江阳等地,并在次年完全包围刘璋。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赵云功不可没。战后,赵云升为翊军将军。

赵云不恋钱财,一心为公。刘备取得益州后,一些将领主张将成都的一些房舍和土地赏赐给将领们。但赵云对此坚决反对。他认为天下未平,现在当务之急是争取民心,应该让老百姓得到房屋和土地。只有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国富民强。刘备对赵云的建议非常赞赏。赵云不但勇猛无比,而且在作战中善于智谋。在汉中之战中,他就用空城之计,设计逼退曹军。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发动汉中之战。赵云带数十名骑兵出营时,遭遇曹军。在赵云退入营寨时,曹军尾随而至。眼见曹操大军杀到营寨,赵云反而大打营门,迎接曹军。曹军见状,疑有伏兵,便下令撤兵。此时蜀军一鼓作气,痛击曹军。

此战中,曹军损失惨重。而赵云大胆设计,被刘备赞为浑身是胆。赵云也很有战略头脑。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斩杀后,刘备执意东征东吴,为关羽报仇。这时赵云上书劝谏,称曹魏现在是最大的敌人,与东吴不宜开战。而刘备这时也听不进赵云的劝说,就把赵云留在江州,率大军发动夷陵之战。结果就是蜀军大败而归,这次惨败,严重动摇了蜀汉的国基根本。刘禅继位后,赵云迁镇东将军,封永昌亭侯。在建安六年随诸葛亮北伐,赵云与邓芝因与曹军兵力悬殊,最终在箕谷失利。但由于赵云的正确决断和指挥,蜀军的损失并不太大。诸葛亮的此次北伐,由于马谡失街亭,最终失败。诸葛亮因此引咎自贬三级,而赵云也被降职为镇军将军。

建安七年,为蜀汉奉献一生的赵云去世。他的爵位由其长子赵统继承。他的次子赵广是姜维麾下的战将,在驻守沓中期间,战死沙场。赵云自邺城追随刘备,鞍前马后尽忠刘备二十余载。他上马身经百战,冲锋陷阵,下马兼治地方,施政颇有头脑,有武功又有文治。所以赵云被后世誉为“武神”,纪念他的祠庙也遍布全国各地。赵云的英武、忠义形象深入人心,并在小说、评书中进一步美化。

5. 正史中的赵云能力到底如何?

赵云的武艺高强,先是单骑救主,而后在北山孤军援友,空寨退敌,成为大耳朵在汉中之战史籍记载的唯一战绩。
简介: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典故:
《见龙卸甲》赵云被称作常胜将军的称号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出处难以考证,明清一些学者在自己私撰的个人作品里有说到过,但也并未直接说“常胜将军”四个字,而是用诸如“身经百战未尝败”、“无敌之将”等来表述。
1984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的评书《兴唐传》里,罗成被比为是常胜将军赵子龙。
2008年由李仁港执导,刘德华主演的电影《见龙卸甲》里,将赵云塑造成常胜将军。

正史中的赵云能力到底如何?

6. 正史中的赵云能力到底如何呢?

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是最早跟随刘备一起打天下的元老之一,赵云早开始投奔公孙瓒,在公孙瓒处结识刘备,从此,就一生追随刘备,征战天下,刘备死后,赵云又继续和诸葛亮一起辅佐后主刘禅,并北伐曹魏,在正史中,赵云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呢?正史中的赵云能力到底如何呢?

赵云一生,有这几次出色的表现,分别如下:
第一次出色表现,是跟随刘备一起,兵败当阳长坂时,曹操大军追来,危急时刻,刘备扔下老婆孩子逃走,赵云保护刘备的老婆孩子安全返回。
史书《三国志 赵云传》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在《三国志 二主妃子传》中也有记载: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於当阳长阪,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於难。

有人说,赵云保护刘备老婆孩子,不一定与曹军交战,并不是演义中说的那样,杀了个七进七出。我想,曹操大军追上刘备,刘备都吓跑了,双方军队能不交战吗?曹军追上刘备军队,难道会很礼貌和友好吗?
从史书记载来看,曹操军和刘备军是交战了的,因为,曹操大将曹纯追上了刘备军队之后,俘虏了刘备的两个女儿,还俘虏了很多士卒。证据在《三国志 曹仁传》:(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

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这说的很清楚,肯定是交战了,只是,刘备军败了,曹军俘获了刘备的两个女儿,难道就会放过刘备的老婆和儿子吗?正是赵云保护刘备的老婆和儿子,才成功脱险。
赵云第二次出色表现,是和诸葛亮一起,进军益州,赵云从水路与诸葛亮在成都会师。《三国志 赵云传》记载: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

赵云不仅一路上平定郡县,而且,出色地率领水军抵达成都,出色完成任务。由此来看,赵云不仅会带骑兵(曾为刘备骑兵主骑,也就是骑兵首领),也是会带水军的,而且,水战能力也不差。
赵云第三次出色表现,是和诸葛亮一起北伐,在箕谷以偏师抵挡魏国曹真大军主力,以弱敌强,成功完成疑军任务。《三国志 赵云传》记载: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这一战,赵云率几千偏师,吸引魏国曹真主力,以配合诸葛亮主力进攻祁山,赵云率军和数倍于己的敌军正面较量,硬碰硬,赵云军奋力拼杀,虽然失利了,但是,没有导致大的损失,退军时赵云亲自断后,没有丢失一件辎重,堪称完美,如此,也堪称名将了。
有此三次出色表现,《三国志》作者陈寿,盛赞赵云是西汉开国功臣滕公夏侯婴这样的名将。《三国志》: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如此评价,已经很高了!赵云是名副其实的蜀汉名将,蜀汉开国元勋。

7. 赵云很厉害吗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赵云

正史的武功没有那么厉害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建兴七年(229年)寿终正寝。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刘禅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与众臣商议后建议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赵云很厉害吗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赵云

8. 赵云究竟有多厉害?历史又是怎么评价赵云的?

仅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看,赵云的勇武不在吕布之下,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智谋来说人称之为常胜将军,但未曾有过像关羽那样,独挡一面守荆州等大任。深得刘备等人的信任,还曾保护刘备前往东吴娶亲,单骑救主可谓扬名天下,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失败,赵云保存了有生力量,从而受到诸葛亮的大加赞赏,但又婉言拒绝了奖赏,可谓是忠勇双全。作为一个臣子,赵云真的是很靠谱的人,做事低调,办事踏实。他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而受到众人褒贬不一的评议。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单纯是好坏、对错就能判定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娃娃,政治就是政治,是没有对错之分的。赵云作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的一生也并非好坏二字就能简单作结的,我们要透过历史的尘埃,努力看到一个真是的赵子龙。赵云一生低调,没有朋党,不徇私枉法,甚至于两次推辞赏赐,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刘备:子龙一 身是胆也。钟惺《史怀十七卷》: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独名将而已。赞美的同时,批评声也接踵而至,说赵云只不过是刘备身边的一个保镖,统军能力不行,又对主公唯唯诺诺,终其一生,智能成为一个名将而非大将。面对是非褒贬,我们应该如何对赵云作评价?
 
 赵云,字子龙,汉末三国常山郡真定人,汉族。初从公孙瓒,后追随刘备。曹操取荆州时,刘备败于当阳县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帮助攻取汉州。建兴六年(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 *** 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他在刘备麾下的只要职务是禁军统领,而赵云统军的能力虽然在演义里很少提及,这跟他带兵作战的机会不多有关,还跟他的职务有关,他是禁军统领,这一职务非亲信心腹智勇足备之人不能胜任,由此可知,刘备对其是极其信任的。赵云之所以没有留下斩将夺关的辉煌战绩,是因为中军与外军的分工和职责是不同的。中军重防守,鲜有主动出击,因此他也很难有像关羽、张飞一样,在战场与敌人正面交锋。这使赵云少了很多立功的机会,当然这和赵云不长于谋略也是有关的。 
 
 不可否认的是,主要中心在后方的赵云,如果遇上带兵上前线的机会,他在战场上变现也是很令人满意的。他在战场上最出名的事情主要有四件。其一,刘备夺取荆南,赵云领桂阳太守,代赵范,他的太守之职做得是相当敬业,当时赵云以偏将军身份从平江南,即随刘备参与了平定江南四郡的军事活动,而后赵范迫降,赵云取代赵范任桂阳郡太守,桂阳能够成为刘备的囊中之物全靠赵云用计。
 
 其二,入川。赵云和诸葛亮张飞作为第二批部队入蜀。三人兵分三路,赵云定江阳、犍为。蜀道十二郡,赵云夺取其二,不可不谓有功。其三,汉中之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刘备曹操处于对峙状态,刘备方面唯一的战绩就是赵云汉水空营,曹军堕水死者众。其
 
 四,伐吴。赵云未随亲征,后领军都督江州以接应刘备。虽战绩不多,但赵云参与了刘备在荆州开展的所有重大军事行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另外,赵云虽然没有比较大型的战役指挥记录,但是在作战中所表现出的兵精将勇,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赵云说到底不是关张这样才绝惊艳的将领,但是他在几乎在每次军事行动中都很好的达成了作战意图,其中并非无波折风浪,却不少一厘也不多一分。
 
 赵云几乎不做不对的事情,除了能力确实不如关张这样的名将以外,也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他的当着禁军统领把刘备的后方管理得很不错,解决了刘备的后顾之忧,但太过逆来顺受了,凡事都考虑的太过周到,反而做事畏首畏尾的。谨慎,是赵云最大的优点也是他最致命的缺点。如演义中,在刘备跃马过溪后,刘备被曹操引出了宴席,赵云察觉有异转而去追这二人,却不肯轻易入城,云再欲入城?又恐有埋伏,遂急引军归新野。这里赵云的冷静细心却让刘备险些送命,这样的性格就使到赵云的创造性思维受到约束。
 
 又如在演义中一回:孔明聚众将于堂上,问曰:今葭萌关紧急,必须阆中取翼德,方可退张合也。法正曰:今翼德兵屯瓦口,镇守阆中,亦是紧要之地,不可取回。帐中诸将内选一人去破张合。孔明笑曰:张合乃魏之名将,非等闲可及。除非翼德,无人可当。此时,老将黄忠主动请缨,赵云却没有动静,为什么赵云不去积极争取呢?因为他谦恭,与世无争,不喜好强出头,一切听从安排,当然不能成大器了,也就难怪赵云一辈子的地位都很低。
 
 赵云并非完人,就算是吕布也有三姓家奴的臭名,但没人就否定吕布的英勇。赵云也是,他是三国时期不完美的英雄。